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心理學與教育讀後感6篇

優秀的讀後感是我們對書中人物關係和情感糾葛的思考和感受,讀後感是讀者對書籍中情感和情節的體驗和感受,能夠觸動讀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心理學與教育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心理學與教育讀後感6篇

心理學與教育讀後感篇1

作為教師,常常會遇到一些非常“不懂事”的學生,他們有的會經常違反學校紀律,把老師的叮囑當成耳旁風;有的會在同學交往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顯露出自私、不為別人著想的特點;還有的竟敢與老師頂撞,毫無尊師重道之言。這些學生令老師非常頭疼,費了很大的勁兒,收效卻甚微。

?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書中講到,“不懂事往往是沒有能夠將社會規範和準則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在交往和溝通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人的成熟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人通過社會實踐,得到了許多不同體驗的過程。那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夠遵守社會規則,有的就很困難呢?“不懂事的孩子大多是被寵壞了,或者與現實社會過度隔離造成的。”聯想一下曾遇到的“不懂事”的學生,的確大多屬於這兩種情況。

記得有一個叫小江的學生,經常和同學鬧矛盾,每次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從來都不讓步,從不認為自己是錯的。個人的自理能力很差,不會擦桌子,不會繫鞋帶,衣服總是穿得歪歪扭扭的。後來得知,他上國小之前跟奶奶一起過,奶奶非常寵他,事事以他為中心,所以才養成他不知道考慮別人感受的不良習慣。對於這類學生,他其實本質上並不壞,只是缺少自我控制的訓練,在家庭教育中,從沒有明確生活中的原則,所以要在生活小事中訓練他的規則意識和合作能力。教師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讓步,必要時嚴格執行,強化認識,讓社會規範入腦入心。

還有一類學生與之相反,不是被寵溺過度,而是被隔離過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過於嚴格,與社會接觸較少,對周圍環境產生畏懼、恐懼或者敵意的心理。他們很敏感,一個微笑有可能被理解為挖苦嘲笑,一個動作可以被誤解為攻擊,他們自我防禦機制非常不成熟,常常以攻擊性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環境。記得有個學生叫小可,家教很嚴,在家寫完作業,就是隨便玩玩,但不允許去別人家玩,也不能帶朋友來自己家,如果出去玩,就會招來家長的辱罵。有一次上課時,有位同學衝他笑了笑,課下他就把那位同學打了,問原因,他說是因為他被人嘲笑了。還有一位同學,和同學發生爭執,拉都拉不住,嘴裡還振振有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兩天不抽,皮肉發餿。”對於這類學生,不要指望短時間內就能改變。首先要從家庭開始改變,創設一個安全有愛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孩子有了安全感,便會卸下很多防備。在學校裡,要進行規範化要求,讓他們在合作交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繼而總結經驗,改變之前的錯誤做法。

對於“不懂事”的學生,有時真得很上火,也很無奈,但終須要面對的,無論如何,不能放棄,不能貼標籤,以積極的心態、積極的方法去獲得積極的體驗,理解學生獨特行為和背後的原因,找到解決方法,才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心理學與教育讀後感篇2

自從小寶出生後,我總是希望有人或者有一本書能教我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雖然相隔5歲,但他兩真可以用“相愛相殺”來形容。好的時候,一個溫柔一個聽話;吵起來的時候,一個霸道另一個更霸道,總是以其中一個人哭來結束爭吵。

大概是吵的次數多了,我也“麻木”了:讓他們自己吵去,不再為他兩吵架而抓狂。這樣反而清靜了許多,不需要充當裁判。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無論處理的多麼公平,總有人覺得不公平,即便孩子們覺得公平,大人們還經常為其中一個打抱不平(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對小寶)。

我就發現一個問題,大寶本身比較愛哭,再加上經常無緣無故挨小寶打,又迫於“姐姐”這個身份不好還手,總是被打哭,然後跑來找我訴說委屈。有時候我也懶得講道理,直接回一句:你打回去。(此處有風險,請勿模仿)

母親大人發話了,肯定是“打回去了”,但一般下手都不重。我就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感覺受了天大委屈的大寶下手有所保留呢?僅僅是怕我說,還是面對手足之情不忍心?

後來看阿德勒《兒童教育心理學》提到追求卓越與自卑的關係:在每個人身上,追求卓越感和自卑感是並存的。因為自卑我們才會去追求優越感,我們企圖通過努力追逐來獲得成就以消弭自卑感。

大寶的自卑在於,父母把部分關注轉移到了弟弟妹妹身上,ta不會理解這是因為小寶需要更多的照顧。在大寶眼中,小寶帶走了一部分父母的關注,這會讓大寶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在行為上,他又會採取一些方式去獲取父母的關注。

對於滿意姐而言,哭是其中一種方式,而當我把處理事情的主動權還給她時,她的需求得到了關注,也不會因為父母的“處理不當”引發反抗情緒,反而化解了矛盾,不得不說是一種意外的收穫。

心理學與教育讀後感篇3

最近,有幸拜讀了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著作《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一書,受益匪淺,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發,讓我重新認識了我的學生,學會去關注這些孩子的心理髮展歷程,從而更瞭解他們。今天,我想談談讀完書中第二章節“兒童心理學及青少年心理學的進展”後的一些感受。

這一章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皮亞傑對於認知的兩個方面:影象與操作。心智自然生長,經歷了“感覺+運動”主導的初級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其特徵是轉化體系的逐步形成,我們把認知的這一方面稱作“操作”。有認知工具專門處理狀態,或者說把運動和轉化描述成一個個前後相隨的狀態,我們稱其為“影象”,比如說感知、模仿,所謂內化的模仿,就是由心理影象構成的。

書中舉的.例子都很有意思,讓人很容易就聯想到自己的生活。比如說在講兒童的心理影象發展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前運算階段,影象還是靜態的和可複製的,這是由於兒童還沒有預測運動或變化結果的能力。比如說,4—6歲的兒童會通過拉伸一根彎曲的鐵絲來感受一段弧線變直的過程,兩種狀態的突變在他們腦海中的映像,只是在一根曲繩旁邊在擺一根直繩子,他們無法想象曲直之間的變化狀態。只有在具體操作的影響下,影象才變得更加靈動且具有預見性,這個能力要在兒童7-8歲或更大時才能發展起來。因此,心理影象的發展並不遵循自主原則,他需要外來因素的干預,干預的性質是操作。

在形象記憶和一般記憶之上,我們可以證明記憶結構化和記憶儲存對操作、對動作的圖式化有密切的關係。例如,比較下列三組兒童對一套積木組合的記憶。a組:兒童只是觀察搭好的積木;b組:兒童自己重搭;c組:兒童觀察成人搭建。我們可以發現:b組的記憶效果有明顯的優勢。由成人演示的c組並不比直接觀察的a組效果更好,這再次說明了如果我們只在兒童面前演示,而不讓他們自由操作,就失去動作本身所含有的資訊價值和培訓價值。

這章給我的啟示是: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在頭腦裡建立表象,從而加深他們的印象,教師不能包辦代替,只看不做,效果可能並不會理想。

心理學與教育讀後感篇4

比發射火箭還複雜的事兒是什麼?很多有孩子的父母會不會有點預感,沒錯,就是“養孩子”。這不是誇張,這是《清單革命》一書的作者阿圖·葛文德說的:養孩子是個極端複雜問題,是比把火箭送上天還複雜。

雖然這裡沒有一份“清單”可以一勞永逸,但是,對於極端複雜問題,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不能僅靠一個人努力,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的“巨人”讓我們選擇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說他的著作《兒童教育心理學》。

對這本書來說,最關鍵的關鍵詞就是“整體人格”。阿德勒所側重的並不是行為本身,而是行為背後的整體人格。在他看來,與其分析一片樹葉的顏色紋理,不如瞭解整個樹木。也就是我們說的,一葉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

由此,書中通過分析包括口吃、說謊、打架、孤僻、懶惰、尿床、暴躁等行為,發現行為背後的根源,解讀孩子的人格特徵。書中舉例,“孩子上學忘記帶書本,是因為他知道他忘記了什麼,他的母親都會為他操心。這可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而是這個孩子總體人格系統的一部分。”

對於懶惰,他說:“懶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的一道屏障,也成了阻礙他們面對困難逃避困難的藉口。”

阿德勒探索的是一條從觀察行為到認識孩子的整體人格,進而改善優化,培養孩子自信、獨立、勇敢、堅韌、合作的完整人格,從而讓行為問題迎刃而解的有效路徑。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阿德勒所有理論的重要前提是,阿德勒相信“與生俱來的能力並不能決定一切”,“孩子的智力水平並不是天生的、一成不變的”。正如人本主義所堅信的那樣:人是可以自我成長和發現,也就是可以自我實現的。

在此基礎上,阿德勒認為,父母和老師是兒童優化性格、自我實現的推手。他說“如果我們能以溫柔、關心和理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他們往往會表現出令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力與才智。”

他指出“那些相信孩子的性格特徵是與生俱來的人,就不應該從事教育孩子的工作”,而且“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有半點的灰心喪氣。”

應該說,看過這本《兒童教育心理學》,最大的收穫是給包括家長在內教育者帶來了信心:相信自己——可以不再抱怨甚至焦慮孩子的種種問題,相信孩子——有成就自己的內在潛力。

心理學與教育讀後感篇5

最近讀了一些關於教師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非常有幸拜讀了周國韜先生的《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這本書,讀完以後,令我感觸頗深。為此,我表達以下幾點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

這本書為人們學會積極的心理調理、構成樂觀向上的心態提供了有益的知識和策略,掌握這些知識和策略對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教師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針對中國小教師的實際選取了部份有助於教師心理調適的積極心理學內容,因此命名為“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我覺得非常公道。書中採取了一些心理丈量工具和訓練程式,這些內容要求我們學習者進行練習。並且有很好的平臺對其內容進行輔導,以便使我們這些學習者更好地理解有關的知識,學會應用有關策略進行心理調適。

書中介紹了“學習能力感”概念、“習得性無力感”等相干內容。其實使我印象最深入的是書中介紹的有關“習得性無力感”的研究成果,已被納入到積極心理學的領域當中。其中的情緒管理能力部

份對我們這些中學教師非常受用。情緒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控制情緒表達方式的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較強的人,一方面能夠在適當場合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另外一方面也善於調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例如,在正式集會當中,適當表達喜悅的情緒,在悲傷的葬禮上適度表達悲傷的情緒,在人際衝突中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善於調理氣氛激起他人的積極情緒或善於安慰他人的消極情緒。情緒管理能力由以下4種能力組成:對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開放心情的能力;根據對資訊的判斷和利用,成熟地進入或闊別某種情緒的能力;成熟地覺察自己和他人相干情緒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鑑戒學習的地方,我會結合書中的方法與實際情況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感到他們真的需要我們,我們不但是學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燈,還是他們性靈的創造者,更是他們靈魂的塑造者。我會用適當的方法與他們交換,減輕他們的壓力,同事減緩自己。希望我們在心與心的交換上,他們的學習,精神能更上一層樓。

心理學與教育讀後感篇6

身為父母,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教育孩子讀書、書寫和計算。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用鼓勵的態度幫孩子樹立自信。正如詩人維吉爾說:“我能,是因為我相信。”———摘記《兒童教育心理學》

每一個幼小的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他們思想單純,行為可愛,喜歡和你分享自己所成功的任何一件小事。而往往在我以前的生活中總是不懂得去理解孩子,不知道和兒子分享他們的喜悅,無形當中就把他們的自信和能力否定了,這樣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連自己最親近的媽媽都不喜歡或不重視自己的“小成就”,其他人怎麼還會喜歡自己呢?這幾天在讀《兒童教育心理學》這本書,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反思,對孩子要學會尊重,重視他們生活中的小細節,樹立他們的信心,多對他們說幾句鼓勵的話。例如今天中午,兩歲的小兒子把自己的玩具放到盆裡洗了,用衛生紙擦乾了,都放到陽臺上給他們排好隊晒太陽,當時的我正在準備下午上課的課件,他跑過來說:“媽媽,你看看我給玩具洗好澡了,你來看看,他們都睡覺了”,說著就拉著我的手向陽臺走,當時我的心裡很生氣,看到洗漱間弄得烏煙瘴氣,一大包的衛生紙被他這樣糟蹋了,主要的是自己還有一大堆的工作沒有完成,剛想要發火,小兒子又說:“媽媽我厲害吧!”看到一個兩歲的孩子那種期望得到表揚的眼神,我壓住火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說“寶貝會給玩具洗澡了,你是一個講衛生的孩子”,孩子當時高興的手舞足蹈,感覺自己的火氣壓得值了。

?兒童教育心理學》這本書中寫到:在教育孩子時,最大的錯誤無異於對孩子的惡語相向,這樣只會加劇孩子的怯懦。全書並沒有完全讀懂,但是僅此一點也是讓我這個兩個孩子的媽媽受益匪淺,反思好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