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小心理讀後感6篇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完書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及時寫好詳細的讀後感,一味地追求篇幅長短對讀後感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心理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心理讀後感6篇

國小心理讀後感篇1

捧起《兒童學習心理與國小數學教學》這本書,我就不禁回想起十多年前在師範讀書的美好生活。張興華老師的這本《兒童學習心理與國小數學教學》的前身是一本綠色封面的小冊子,大約不過薄薄的一百多頁,在師範讀書時人手一本,當年的.我覺著這本小冊子遠比大部頭的教育學、心理學好讀、實用、親切。這本《兒童學習心理與國小數學教學》在每一篇的架構上,保留了原來的“教學例項——心理分析——教學運用”的三部曲,對原有的內容進行了拓展和整合,我注意到原有的部分內容幾乎是進行了重寫,全書變成了三百多頁,可想而知凝聚著張興華老師的多少心血,讀著這本書彷彿能夠感受到一位一輩子致力於兒童數學教學心理研究的長者對教育、教學和兒童的一種痴迷和情懷。

讀完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受有以下三點:

一、數學教學要研究兒童的學習心理。

學習的主體是兒童,兒童具有好動、好玩、好勝、好奇等個性心理傾向。正因為有了這些特點,兒童才對整個世界都充滿探索的願望。有效的數學學習必然建立在對兒童學習心理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要總是用成人的思維一廂情願地去設計教案,而是要真正走近兒童、瞭解兒童、研究兒童。只有摸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才能有高質量的教學預設和精彩的課堂生成。我認識到:數學教學只有基於兒童的學習心理展開,才能真正開啟兒童的數學學習大門,促進兒童的發展。

二、數學教學要順應兒童的學習心理。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了解兒童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而且要努力做到在準確解讀和把握兒童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努力調整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使其儘可能地順應兒童的學習心理,才能真正創造出最適合兒童的數學教學,併發揮數學教學的最大效益。實際上,好的數學教學須指向兒童的學習,並建立在兒童的學習心理之上。所以,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設計,必須適合兒童的心理特點,以利他們能動地進行“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獲得新知意義。目前我正從事著低年級的`教學,在實踐中我深有體會,低年級兒童好玩、好動、喜歡新奇的事物,每天的口算練習對他們來說顯然就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而大家都知道口算應作為教學的常態常抓不懈。怎麼辦呢?

我針對低年級兒童的學習心理,從多方面做好口算教學工作:

1、堅持要求學生每天練習口算,為激發學生天天練習口算的主動性,我特地設計了“小蜜蜂口算練習自主記錄卡”,如果練習全對,小朋友就自己在相應的日旗下用個性圖案記錄。

2、每週設定一天為“口算日”,在這一天裡組織班級口算競賽,及時批改並表揚競賽全對的小朋友。

3、每月評選班級月度“口算王”,當月幾次口算競賽全對者當選為月度“口算王”,每學期評選學期“口算王”,口算全對次數最多的前五位當選為學期“口算王”。這樣的口算練習模式受到了家長和小朋友的歡迎,在活動和目標的指引驅動下,孩子練習口算的主動性增強了,興趣變濃厚了,口算練習質量更是得到了提高。反思我自己探索出的關於口算教學的做法,不正是順應了兒童的學習心理嗎?

三、數學教學要適當用好激勵措施。

這本書不僅不惜篇幅專門用第六章講來講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和培養,而且仔細研讀書中的教學例項會發現:張興華老師特別重視教學評價對孩子學習的促進作用。“你真會想問題”“你想得和數學家一樣”“你真有創意”等等教學評價語言無不給學生莫大的鼓舞和成功感。早在清代,教育家顏元說:“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適當地用好激勵措施,的確能讓孩子們的數學學習充滿陽光和愉悅感,為什麼我們要那樣地吝嗇自己的表揚呢?

合上這本書,張興華老師那“誘而導之”、“喚而醒之”“鼓而舞之”的課堂就浮現在我的眼前。很可惜,那本師範裡發的小冊子不知什麼時候已經不慎弄丟了,幸好,我又擁有了張興華老師幾乎重新編寫的這本《兒童學習心理與國小數學教學》,我還只讀到一點皮毛,以後還要認真讀多遍。

國小心理讀後感篇2

一個孩子和我聊天甚歡,媽媽來接他,看到這個情景,非常詫異,說:“這孩子很內向,在家裡基本不說話,在你這裡怎麼這麼能說?”

我問:“你和孩子溝通多不多?”

“當然啦!作業、課堂、考試。我都會問的。”媽媽回答道。“唉,但他總是問一句答一句,不問就不說。甚至問他,他也是不耐煩的。”

聽聽孩子怎麼說的:“媽媽只會問我作業做完了嗎?考試了嗎?課堂聽講認真不認真啊?她從來不關心我快樂不快樂,有沒有朋友,喜歡玩什麼、吃什麼……”

母子倆的話語讓我們深思:孩子,你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關心?

和這位母親聊了很多次,最後,我推薦她去看《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這本書。

這本書我也是最近才開始看起的。但它改變了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一直以來,我也對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有所關注,但都是站在河邊看風景,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師的課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天邊的彩虹,美好而遙不可及。直到手捧這本《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才感覺到心理健康教育契機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俯首即是。

這本書共七章,每一章都以一段格言引入,富有哲理,通俗易懂,讓我們能從名人那裡看到成長的深度。每一部分都有具體事例做引導,溫言細語,既有理論指引,又有方法指導。不斷地閱讀著,那些滋養著心靈營養的成長箴言,那些精彩的、似曾相識的心理健康教育片段,總讓我在反思自己的工作,讓我心中有一種叫做“激情”的東西在潛滋暗長。

一、每一次進步都留下足跡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時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時期,這一時期良好的心理髮展,將是一個人終生心理健康的基礎,而心理健康將是一個人受益終身的財富。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有一縷善良向上的溫暖之光,誰不希望自己擁有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的人際關係,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但由於受心理髮展水平的制約,孩子的好習慣往往很難在短時期形成。這一點也是國小老師最頭疼的一點。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怎樣讓孩子儘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日常教育教學中,我們經常使用貼紙獎勵學生,5枚貼紙換一個印章圖案,5枚印章圖案又可以換一張獎狀。這種方法很奏效。但老師們可能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正是行為管理的“代幣管理”。當你走進本書第三章,你就會明白怎樣使用“代幣管理”更科學。本章從行為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有效原則及有效性的策略三個方面談起,在幼小銜接、親社會行為、學習習慣等方面給我們以有效的指導。在這一章提出了三種行為管理策略:示範學習、代幣管理、契約法。每一種方法都有詳盡的敘述與事例呈現。對我們的工作極具現實指導意義。

如果我們能將這些方法更科學地運用到工作中,相信我們能更有效的記錄下孩子每一次進步的足跡。

二、我遊戲故我在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兒童在遊戲中成長,遊戲時兒童通往社會的橋樑。對於孩子來說,我遊戲故我在。遊戲就是兒童的生活,沒有遊戲,就沒有孩子的快樂。

在這本書第四章中從三個不同的層次上分別介紹“遊戲輔導、遊戲治療與兒童的健康成長”。讀完這一章,我對“遊戲”又有了深刻的認識。

以前,我們總覺得課間遊戲,不就是讓孩子玩一玩嘛,只要開心就好。現在讀了這本書之後,才明白遊戲原來學問多多。

就拿我們學校大課間的跳長繩來說吧。孩子們甩繩按學號輪流,跳繩要排隊按順序來進行,這是遊戲的規則,每個孩子都要遵守,一旦違反,其他孩子都會責怪他。有的孩子不會跳,經過集體的幫助會跳了,他就感受到成功和被認可的快樂。有的孩子跳得很棒,可以教別人跳,這就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在各種遊戲中,兒童大膽的想象、充分的體驗、盡情地享受,遊戲讓孩子以自然的方式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情感,探索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遊戲體驗讓兒童學會體諒和同情他人。兒童在遊戲中遵守遊戲規則。與人合作、得到夥伴認可,這讓孩子隊自己充滿自信,感覺到有能力來成功教育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在遊戲中,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體驗,在遊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孩子內心深處流淌出來的旋律,它是孩子的“社會”,它以多彩的方式使學生的人生充滿陽光、智慧和希望。

遊戲教學,是兒童生命成長的真正家園。遊戲作為體現兒童獨特生存意義和生存方式的活動,已經受到老師們的關注和喜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也常常會運用到遊戲。在第四章中,還詳細介紹了遊戲活動在國小學科中的滲透,主要講了遊戲在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學科中的應用與注意要點。每一小節都舉了相關事例與教學片斷來告訴我們遊戲化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和操作要領。讀完本章,你會有一種立刻想把這些遊戲活動在自己課堂上加以運用的衝動。

三、在閱讀中分享美好生命

著名教育家張文質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書包,裡面少不了一本“正在讀的書”。他說:“讀書對我而言是極自然的,我甚至可以很誇張地說:如果不讀書,我還能做什麼?閱讀是對生命詩意的填充,也只有它才能幫助我們日漸一日地認識‘我到底是誰’。”閱讀不僅是成人心智成長的重要載體,它更是兒童生命體與知識體的對話。

埃及底比斯圖書館的正門上方鐫刻著銘文:“靈魂康復的良藥。”這句話極好的概括了書籍的價值。但高科技的傳媒、豐富的視覺衝擊,讓傳統的書本閱讀受到冷遇。孩子更多的時間沉湎於動畫片中,流連於電視、電腦螢幕前。本書第六章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我們:今天,我們更需要閱讀。

平常我們上課時總是強調讓學生讀書,只是為了讓學生開闊視野、啟迪心智、汲取文學營養。再低一點的要求就是通過閱讀學好語文。而現在閱讀的新概念是:開啟孩子智慧的大門,發展孩子良好的個性,造就有靈性的兒童。

讀好書,可以從中得到希望、勇氣和喜悅。在本書中,你可以看到閱讀在伴隨孩子生命的自我成長中的巨大作用,同時你會看到一個新鮮的名詞——閱讀療法。

“閱讀療法可以幫助孩子達到意識的更新。理解自我和他人,釋放鬱積的情感和解決衝突,提高間接經歷故事中的情景時的問題解決能力,能夠幫助孩子處理那些不能夠改變的事件。”埃裡克森的個性發展理論認為,人的發展具有階段性,每一階段都具有其特殊的目標、任務和衝突,均面臨著一個發展危機,每個危機都涉及到一個積極的選擇與一個潛在的消極選擇之間的衝突。有些事情,孩子們也許沒有說出來,但可能有一肚子苦悶;他或許沒有哭出來,但心靈深處可能在流淚。那麼,哪些孩子可以通過閱讀治療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怎樣選擇適宜的閱讀策略?怎樣尋找完美匹配的閱讀治療作品?書中都有詳盡的介紹。在第六章的每一個小節都貫穿了對一個叫“瑞安”的孩子進行閱讀治療的個案研究,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怎樣通過閱讀談話發現到孩子內心的衝突、掙扎,怎樣在孩子閱讀或傾聽故事時,通過同感和宣洩和領悟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閱讀治療允許孩子看待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沒有繁瑣的語言、對抗和解釋。如果孩子和書匹配的好,孩子就能同感主人公,體驗到情感的宣洩,主見姐姐自身的思想、感情和行為,也能更清楚地瞭解別人的行為。在本章第三小節中有針對性的進行了閱讀治療書目的介紹,讓我們對閱讀治療有更深的認識。第四小節中介紹了國小兒童閱讀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提倡師生共讀、親子共讀。我們學校裡有著濃濃的讀書氛圍,剛剛結束的首屆讀書節活動,定期進行的名著引讀講座,每學期舉行的詩文誦讀活動,圖書館開展的“閱讀之星”排行榜活動等,在學校班班都有圖書角,處處可以看到在書海里徜徉的孩子。作為教師,如果你讀了這本書之後,你會更加有針對性的觀察班裡的孩子在閱讀什麼,可以會更有針對性的與孩子共讀,對那些需要引導的孩子可以從他們的閱讀中找到突破口。

掩卷沉思:教育講求“潤物細無聲”,在國小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的社會經驗、思維、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我們只能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日常教學中,而本書就是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南針。它沒有深奧難懂的心理學術語解讀,只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與老師的日常工作之間架起一道橋樑。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健康教育原來隱藏在一些習以為常生活瑣事中。

劉良華說:在閱讀中喚醒自我、更新自我。我在閱讀《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這本書時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妙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高空中飛行的大雁,這本書中處處以低處飛翔的姿態告訴我們:原來我們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國小心理讀後感篇3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國小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國小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充套件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學習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有以下的體會:

一、開展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為此,我們作為教師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如:遇到了學生有自卑心理時,我們不能不關心他們,我們要多鼓勵他們,使他們知道自己在班裡面也是有用的人,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這樣他們就會和同學們友好的相處。

二、城鎮中國小和農村中國小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不同地區的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做到循序漸進,設定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

國小低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國小中、高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嚐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群、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那麼,我們就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來設計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我是教學二年級的學生,那麼我可以教會學生要善於和老師交流自己心理的想法,和同學們友好的相處,會與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就要時時刻刻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在和諧的校園裡,擁有健康的心理快樂的成長。

國小心理讀後感篇4

心理學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詞語。說它熟悉,因為在上學時就已經接觸過這門學科,而且感覺在工作中也一直用著它。說它陌生,雖然一直在用,但又覺得掌握的不透徹。暑假中再次重溫了《兒童學習心理與國小數學教學》,讓我再次體會到特級教師張新華的教學魅力。張興華,著名特級教師。他長期從事國小教學實踐,並在實踐中進行數學教學心理研究,逐步形成了基於兒童學習心理的數學教學流派。

曾經,有人認為,國小的數學嘛,應該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也沒有多大的科學道理可依,真正進行了數學教學之後我才發現,數學教學並不如他人想象中那麼簡單,而真正要教好數學更是需要付出一番努力。閱讀了張老師的《兒童學習心理學與國小數學教學》,現在我真正地感到“國小數學教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其中有太多的專業知識值得我們學習、鑽研,有時覺得很簡單的事物越是值得我們去研究!

這本書張老師從《知識的形成和習慣》、《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技能的形成與培養》、《智慧的發展》、《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和培養》六個方面進行闡述,每一章節張老師都結合了具體生動的課堂教學案例,細緻分析了國小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並對如何改進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讀後收穫良多。

劉墉先生在《中國學生的通病》一文裡面提到:中國學生“好奇但不愛發問”“有問題往往拿去問同學,卻不去問老師,因為他們怕自己的問題幼稚,惹得同學笑話;又怕問的東西簡單,顯得自己淺薄;還怕問得太多,讓人覺得愛表現”。想想說得還很有道理,學生比較喜歡“老師發問他思考”。在高年級,甚至有個別學生喜歡“別人發問,別人思考,別人回答,我聽聽”的情況。那這些學生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喜歡被別人牽著走。在《兒童學習心理與國小數學教學》中,張老師說“發現問題更重要”。因為對“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思維,推動實施實施教育起著積極的作用”。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問題的提出是求知者調動自己原有的知識儲蓄,主動地、新穎的、獨特的、個性感知的展示。美國衡量教育標準之一:把“沒有問題”的學生教的“有問題”。若把老師問住就算成功。布魯納認為:“學習者不應是新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愛因斯坦也認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

學生從會發現問題到發現有質量的問題是一個逐步前行的過程,是需要進行長期指導,反覆訓練的。

1、提供發現問題的示範。

學生是從模仿開始的,如果教師善於提認知水平高的問題,學生會以教師為榜樣,發現的問題質量也較高。因此,教師要言傳身教,不僅要鼓勵學生髮現問題,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的發現問題做出示範。長此以往,在教師的薰陶下,學生潛移默化,發現的問題自然不會表面化、膚淺化。

2、要發現得有價值。

問題的發現要“準”、要“精”。對認真思考能解決的問題就不需要提問,要鼓勵學生對一些查閱資料也未能解決的問題進行多提問。在學生髮現了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不僅要及時的表揚,還要讓學生將發現問題的過程與其他同學分享,讓更多是學生能發現有價值的問題。

3、教師要起到好的指導作用。

學生髮現的問題可能在表述上不夠準確,在把握上可能也不夠精準。此時,教師要進行適時地點撥,指導學生把握關鍵。在學生閃爍思維火花,卻是“霧裡看花”時,教師的啟發會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中,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思維中閃亮的火花,積極引導,把這些有價值的問題應用於課堂教學,為促進課堂更精彩的生成服務。

書好似讀完、看完,但我仍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書中談到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值得我們再次回味,再次思考。惟有反覆不斷的閱讀,細細體會,用理論聯絡實際,用理論指導實踐,才能更多地理解兒童,走近兒童,走進兒童的心理。

國小心理讀後感篇5

暑假裡認真研讀了“朱玉如工作室”推薦並贈送給大家的著名特級教師張興華的著作《兒童學習心理與國小數學教學》一書。記得剛讀師範的時候,張興華老師編的這本書就作為選修教材,那時就感嘆教學的每一個成功的教學環節都與枯燥的心理學理論相契合。工作後,數學教學心理學卻淡出人們的視線,不少教師由於缺失數學教學心理常識,出現誤讀誤用心理學概念等現象,重申了數學教學心理的重要性。張老師認為,課程標準要求”課程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特點究竟怎樣?學生的認知規律是怎樣的?兒童的心理特點有哪些?怎樣按照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來組織教學?……這些正是國小數學教學心理所要回答的問題。許多優秀教師的教學之所以富有成效,多半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心理學的原理、規律與實踐的結果;經典的、引人注目的教學設計,在其背後往往都能找到數學教學心理學的核心。因此,深刻理解並正確利用數學學習心理顯得十分必要。

張老師還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對“表象、變式與反例、遷移、建構”等常見的心理學概念及教學策略作了精彩的闡述,使我充實了教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又有鮮活的案例幫助內化理解,深刻體會了“讀懂學生”的重要性,感受到教學有效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上。深入淺出的分析,生動貼切的舉例,隨手拈來、舉重若輕,使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變得鮮活貼切,使原本混淆不清的心理學概念變得清晰明朗。同時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兒童數學學習世界的視窗,引領我們走近兒童心理、探究兒童數學學習的密碼。

國小心理讀後感篇6

當我終於手捧著張興華老師的《兒童學習心理與國小數學教學》這本書時,內心異常激動。從20xx年在海門舉辦的張興華老師和弟子們的活動中,我對張興華老師的兒童心理學就充滿了興趣,記得當時託朋友買張老師的《兒童學習心理學》,可是網上根本買不到。讀不到張老師純正的關於兒童學習心理的觀點,我的心忍不住一直在癢癢,終於,在朱玉茹老師的關愛下,我們團隊中的每一位老師有幸收穫了這本好書,於我而言,猶如有了一次親近美麗河流的體驗。

讀過此書,感覺書中的每一處,都值得我結合實際教學進行深深反思,現記錄一二,貽笑大方。

、教師語言,連結學生心理的一條絲帶

本書中有不少教學實錄,我邊讀,其中思考投射最多的是實錄中教師那精彩的語言。記得上半年6月份張老師來實小的.時候,我就問了他一個問題,是不是研究學生學習心理,老師的語言非常重要。張老師意味深長地表示,老師的語言在走進學生心理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比如第7頁,《迴圈小數》的教學這一章,當學生用豎式嘗試計算並進行表達後,老師立刻送出一份鼓勵和肯定“大家能邊算邊觀察邊思考,真好!”一下子把學習習慣的主旋律成功定位,我想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肯定會把學習注意力不僅放在算上,更放在觀察思考上,從而獲得思維真正的發展。一句語言,不僅評價了學生,而且,站在瞭解學生學習心理的角度,走進學生學習習慣中,給予指導,為學生主動探究提供了方法保障。

再比如,第30頁《認識分數》教學片段中,當學生通過折、塗、塗出了各種不同的形狀的二分之一。老師的語言指向學生深入的數學思考:這些塗色部分的形狀各不相同,為什麼都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呢?這樣的問題,能夠讓學生從動手做中跳出來,整體地看待眼前的問題,並加以理性思考,運用抽象思維能力,給予解決。從而,分數的意義,也逐漸凸顯出來。一句語言,沒有拖沓的字字句句,簡簡單單,卻已經充分把握兒童學習心理,建立在兒童建立充分表象的基礎上,把學生引向深入,引進知識本質,讓學生主動走進數學本來面目,感受數學本身魅力。

、專業知識,剖析學生心理的必備工具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歎為觀止的是關於心理學的那麼多專業知識。當網路上不少文章對學習心理學有關概念有點氾濫引用的時候,書中對於心理學術語等深入淺出的解釋,讓我們一線老師真正搞清楚了一些術語的本來意義,明白了心理學理論與我們實踐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

比如,關於變式這一術語,別看這些個名詞常見於一些文章,但是不少人是用錯這些概念的,源於對概念理解的偏差。所謂變式,就是變換肯定例證的非本質屬性,使學生在事物的各種表現形式和事物所在的不同情境中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對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概括、更易於遷移。

學習中引用變式,能夠讓學生全面的把握問題本質,從而抽象出事物的本質屬性。

有了這些認識,在一次執教《複習平面圖形面積》的過程中,我引入一組變式題,給課堂增色不少。這三道題目,都是求一個正方形中一個圓的面積,不過情境有所變換,學生如果善於利用畫圖策略,加以變換想象,就會發現問題的本質所在。

本書中還有不少地方值得我學習深思,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反覆閱讀的好書。

標籤:讀後感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