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專案績效目標實現的自我評價

專案績效目標實現的自我評價

專案績效目標實現的自我評價

 

一、基本指標分析

1、業務指標分析

①目標設定情況

為了滿足實驗室發展和示範實訓中心建設,2007年11月,我校申報的中央與地方共建數控技術實訓中心專項資金專案國家財政部的批准,總投資600多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財政專項資金420萬元,地方財政配套投入建設資金200多萬元。經費已於2009年7月底全部到位。目前,學校數控技術實訓中心基礎階段建設已基本完成並投入使用,成為了湘北地區最大的數控技術實訓實驗基地,起到很少的輻射和示範作用。

②目標完成程度

基礎階段,已經投入資金600多萬元,對原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更新和擴建,能夠承擔我縣職業學校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培養學生人數每屆達1000多人,總人時數約2萬左右。擴建階段,擬投入經費120萬元,將新增儀器裝置30套,並完善配套設施,能夠滿足兩個班級學生100人同時實習的需求。

實訓基地建成後,除了為全校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相關理論課配套開設相關必修實驗課和課內實踐環節外,還為學生模具設計競賽、課程設計、軟體模擬實習、課外成人教學和自學考試等提供服務場地和裝置。

③組織管理水平

實訓中心建成後,學校成立了以實習處主任為組長領導小組,健全和完善了各實訓中心執行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裝置維護保養制度、教師實訓指導工作規範、實訓教學工作考核方法等,同時制定學生實訓行為規範,編寫實訓大綱、實訓專案指導手冊、實訓專案作業指導書等。2008年開始了校企合作生產。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比如,學校在協議中承諾在一定時間內要派多少人去企業頂崗實習多長時間,企業已將此內容納入生產計劃,如果學校不能履約,導致企業生產損失,必須按協議賠償。

④經濟效益

培養了一批在知識結構、綜合素質、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社會及用人單位認可的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人才。實現了該專業學生90%的對口就業。培養一批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方面的機械製造、機械操作和機械維修等專業人才。目前,本專業的“梳刷式收穫機”研究專案已取得初步成果,現已開始推廣運用,且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校企合作開發的產品,學校年獲利20多萬。

⑤社會效益

該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成功,不久開拓了我校學生穩定的就業市場,獲得了用人單位的好評。而且為服務我縣新農村建設做出了貢獻。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本地區群眾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⑥生態環境效益

該專案的實施對地區生態環境無任何負面影響。

⑦可持續性影響

該專案的建成,為促進我縣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的發展,調整我縣農業產業結構,實現我縣“工業強縣”的目標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財務指標

①資金落實情況

專案計劃總投資600萬元,2007年10月,地方財政投資100多萬元建成實訓中心大樓;2008年7月,中央財政投資420多萬元購置了數控儀器裝置24臺套和100臺計算機;2009年,地方財政先後投入160多萬建成了配電房等。

②實際支出情況

本著專款專用、量力而行的原則,學校制定了合理的資金使用方案和詳細的實施計劃,下達了專案任務書,並按規定、進度安排實驗裝置的購置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所有需購置的裝置已經購置完備,實驗室現有裝置24套,總價約人民幣480萬元,其他配套裝置設施約200多萬,超支約80萬元。

③財務管理狀況

該專案啟動後,經過了周密、細緻的調研,實施方案經過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討論、修改,在此基礎上,編寫了工程主體部分的裝置規格書,向國內公開招標,經過專家組的論證,在紀檢、審計部門領導的監督下,確定了主體工程的中標單位。配套設施如配點房等也遵照此辦法實行。專案建設遵循規範、優質、公開的原則。專項基金由學校財務部門集中管理,並在專項基金的使用上,嚴格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財務收支的業務內容務求“真實、完整、客觀”地予以反映,購置的固定資產也全部於支出發生時計入“固定基金”科目,保障了會計資訊的“真實性”。財務處會同實驗室與裝置處定期和不定期的對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專項基金杜絕挪用或侵佔現象。

④資產配製與使用

校內實習實訓基礎設施條件:計算機51臺(數控加工模擬訓練)、數控車床13臺,車床20臺,數控銑床5臺、銑床20臺、加工中心2臺、線切割機2臺、電火花機2臺、鐳射雕刻機1臺、平面磨床1臺、臺鑽20臺、鉗工臺50臺、塑料模具成品5套、五金模具成品5套等其他裝置工具。裝置使用按照一年級焊工、鉗工實訓每大周5節。二年級數控操作實訓每大周6節進行。外校學生實習實訓隨到隨學。學生實習與企業生產同時進行。

二、績效指標分析

1、本專案的預期目標

硬體建設標準:校內實習實訓基礎設施條件:計算機51臺(數控加工模擬訓練)、數控車床13臺,車床20臺,數控銑床5臺、銑床20臺、加工中心2臺、線切割機2臺、電火花機2臺、鐳射雕刻機1臺、平面磨床1臺、臺鑽20臺、鉗工臺50臺、塑料模具成品5套、五金模具成品5套等其他裝置工具。

軟體建設標準:加強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的培養和引進工作,經過3年建設,力爭該專業有5名專業帶頭人,8名骨幹教師,“雙師型”教師15名。具體如下:

①加強專業帶頭人的培養和聘請

②加強骨幹教師的培養和聘請

③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

④聘請企業兼職教師,改善“雙師”結構。

通過三年的建設,實現實訓中心達到能滿足學生100人同時實習的要求,年培訓學生1000人;校企合作年創利潤30萬元。

2、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本實訓中心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已建設成為湘北地區最大規模的數控技術實訓中心,現有實驗儀器裝置30套,已能夠滿足每年約4000-5000名學生的需求,總人時數將達約6萬。擴建後的實驗室從2008年9月起投入使用,在2007~2008學年共承擔了以下教學和其他實踐任務,為學生提供服務4000多人次,實現利潤20多萬元,基本實現了實驗室擴建的預期目標。

三、專案主要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效益

(1)每年可以培養數控技術專業初、中級人才1000~1200名。本專案按計劃完成建設後,完全可以滿足本校內外及周邊學校數控技術專業、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課程實驗環節的需要,也可以通過假期開放滿足縣內外企業、自學考試人員的再教育要求。

(2)可以配套自主開發的實驗箱,自編教材,開展遠端網路實驗輔導,開展社會化服務,推動產學研相結合,在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又可以進一步創收,獲取顯著的經濟效益來滿足裝置更新和自身發展的需要。

(3)本實驗室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類實驗室,不但提高了我校數控技術與製造專業實驗教學的水平,也為資源共享、成果共享提供了條件,顯現了良好的示範輻射作用。其主要輻射作用有:

①校外開放:

在完成本校實驗教學的同時,充分發揮中心的資源和教學優勢,承擔自學考試、成人教育、其他同類學校的實踐教學任務。

②經驗交流:

實驗中心積極與兄弟學校進行工作和學術交流,近年有幾十多所職業學校和企業到中心參觀訪問。並參加研討會介紹實驗教學經驗。近三年,我們將分批次的從企業單位聘請“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專家對我校學生進行實習實訓指導,傳授實際操作經驗。

③教學成果推廣

幫助校內外進行實驗室建設方案的制定和論證,如校內的財會實驗教學實驗室。縣內其他職業學校的實驗室建設也來我校取經。三年內,力求完成各項建設預期目標,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實習實訓體制,依託本基地興辦實業,為教研教改提供一手資料。




 

標籤:績效 目標 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