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數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4篇 《星際探索者的眼睛》教學反思

本文從教學角度出發,對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動畫電影《數星星的孩子》進行了深入分析和反思。通過分析其故事情節、角色塑造以及教育意義等方面,探討了如何將這部動畫電影應用於課堂教學中,以期激發學生對科學、環保和人類命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科學精神。

《數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4篇 《星際探索者的眼睛》教學反思

第1篇

一直以來,無論是公開課,還是家常課,字詞教學大都成了“浮光掠影”的點綴。其實閱讀教學講究“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怎樣讓字詞教學與文字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字詞教學不孤立,顯得豐滿,學生呢,又學得輕鬆有效,這是我一直以來所思考的。

?數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比較經典的課文,考慮到學生的學情,我把第一教時的教學內容定為初讀課文檢查,學習第一、第五段。在教學中我力求融字詞、句段與體驗情境、化話為畫、想像還原於一體,讓字詞教學變成一張縱橫交織的立體網。

對低段孩子而言,他們對字詞的感受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表象的積累。就如“珍珠”一詞,學生的腦海裡所蹦出的印象僅僅是停留在很美,是一串串的,而讓學生體會到星星像珍珠,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具體操作時,我先讓他們自己邊讀句子,邊想像,“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再讓他們把這種感受帶進朗讀,通過教師的隨機朗讀指導,強化感悟“珍珠”,讓孩子的語言感覺敏銳起來。這樣一個過程之後,再讓學生通過看圖說話,對這一個詞語進行遷移運用,顯得順理成章。而對“珍珠”一詞的寫字教學,我也巧妙地把它安排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使學生覺得寫字也是充滿著詩情畫意般的美。

“撒”字是本課中的一個生字,通過對這個字的理解能輻射到整個句子的學習。因此在教學時,第一步,我先把“撒”字換成“排”,讓學生對“撒”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它不像“排”那麼整齊劃一;而後,我讓他們仔細觀察這個字的字形,是提手旁加一個“散”,使他們對這個字的字義有個感知;緊接著我就用肢體語言和情境描述,讓學生的腦海裡聯想星星一顆顆“撒”在天空的畫面;然後我再出現一幅星空圖,讓真實的畫面與他們的想像印證一下。在學生充分感受到“撒”字的形象、意趣、情致和色彩之後,他們再去讀這個句子時的感受是鮮活的,靈動的,更好地促進了對句子的理解。

最後一個段的生字比較集中,出現了“張衡”“漢朝”“天文學家”等幾個比較陌生的詞語,如何讓這幾個詞語成為孩子腦中深刻的記憶,我是這樣教學的:先讓他們自由讀,“你能從中知道些什麼?”激起孩子的求知慾,讀完之後他們會說“張衡是漢朝人”“他是著名的天文學家”等。然後通過老師的簡單介紹瞭解漢朝年代的久遠,從字面猜想“天文學家”的含義,讓學生對這些詞語的印象有了一個清晰之後,我就出示張衡的畫像,請學生用多種方式把這幾個詞語連起來介紹張衡,從而使抽象的詞語變成自己能熟練操作的語言,同時促進了孩子的對資訊的組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讓他們明白原來同一種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多好!

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來看,以上幾個點的落實應該還是有成效的。在回顧自己的教學後,覺得有幾點值得我去思考:

1、我創設了很多的情境想讓孩子去感受夜晚星空的美麗,以及作者描述時的語言是多麼形象,但在朗讀時,學生的感覺沒有充分地滲透和表現,我卻未及時進行點撥或範讀,回過頭想想總覺得這句話的美感、亮度表現得還不夠。當時在學生朗讀時,我是察覺到了,也想到過範讀,可又怕耽擱後面的教學便掠過了。這說明我的教學機智還不夠,主要是有種被教案所束縛的感覺。

2、在教學中,隨著各個環節的展開,每個教學點的畫面恰到好處地出示(這是我的自我感覺),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視覺衝擊,但這樣的畫面多了,到後來體會並演示動詞時,學生好像有點疲憊了。我在想,閱讀教學時外在的刺激過多可能會削弱對文字的感受,學生也會產生審美疲勞。

3、最後一個環節,在語境中用“珍珠”說話後進行書寫練習,是不是讓學生先在腦海中再現這個詞,想想字形,嘗試記憶,然後我再進行指導會更有效。

《數星星的孩子》教學反思4篇 《星際探索者的眼睛》教學反思 第2張

第2篇

6月中旬,大新教辦組織聽課組來我校聽課,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認真備課,我安排的是二年級語文第29課《數星星的孩子》,上完這一課後我有許多感想,周校長也給我做了詳細的點評。下面是我個人的反思:

本課教學我採用變序法進行教學。先學習課文的最後一段,讓學生了解張衡由於刻苦鑽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那麼,他小時侯是怎樣數星星的呢?再學習前面的課文,抓住張衡認真耐心的詞句進行教學。充分運用課件,演示星空圖,讓學生直觀感知星空的美麗,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有助於學生的感情朗讀。本節課教學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整個課堂教學用兩個問題進行貫穿:數星星的孩子是誰?小時候的他是怎樣一個人?所有教學活動緊緊圍繞主線索展開,一氣呵成。

從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採用表演法、遊戲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快樂識字,主動探究,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發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薰陶,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3、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設計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張衡怎樣數星星這幾個動詞時,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坐、仰、指、數”等幾個動詞後,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讀、自己做做、自己數數。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

還有設計了一個小練筆環節,你想對張衡說點什麼,寫下來。學生都把自己的觀點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1、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讀的次數太少,應給讓學生反覆的讀,抓住關鍵詞,讓學生體會張衡對星星的感興趣。

2、課件運用上沒有做到及時,在一個環節上出現了問題,比如:北極星是什麼?北斗七星又是什麼樣子的?它怎麼樣繞著北極星轉的,為什麼我們的祖先把它分成一組一組的。我沒有用課件給學生講解,這是本節課最大的失誤。

第3篇

?數星星的孩子》是一篇融描寫人物、科學知識、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優秀教材。課文通過對小張衡與爺爺、奶奶一同觀察天上星星這一故事的記敘,突出表現了張衡從小就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課文語言生動、簡潔、優美,處處透著童趣,顯著童真,又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對孩子們充滿著無窮的吸引力。所以,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孩子們真正走進文字,體會星空的美,感受張衡勤於觀察,樂於思考的品質,盡情地讓他們自讀、自悟、自得。具體表現在:

這篇課文有九個生字,我採用先小組自主合作識字,再有小老師帶領全班同學一起識字,並且被給生字組詞,用喜歡的詞說句子,再找找這些字在課文的什麼地方,讀一讀,注意要讀準字音,再將這些字、詞請回課文中,正確朗讀課文,為了鞏固學生對字的掌握,開展一個“小星星找朋友”的小遊戲。在寫字這一關,我沒有一個字一個字平均用力,只輔導易出錯,筆畫多的幾個字,先引導學生觀察,再師範寫,學生臨寫,然後生自評。觀察時引導學生從字形、字義等方面著手。

課文語言生動、優美,直觀,我利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走進文字,感受語言的魅力。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我讓學生自讀自悟,並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首先讓學生讀讀這個句子,說說你有什麼感受?再讓學生理解“珍珠”是指什麼?“碧玉盤”指什麼?然後通過生動的描述,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星空的美,星星的.多,星星的亮。孩子們在朗讀中體驗,又將體驗融入朗讀中,都將這些詞語讀出來了,將這一句也讀美、讀出感情了。

又如“一個孩子坐在院子裡,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這句話,在教學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體驗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張衡怎樣數星星這幾個動詞時,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一讀、自己做一做、自己數一數,在情境中體驗。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情境體驗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學生們表演讀,數完星星之後對張衡數星星體會得更深刻了,他們不僅從“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中體會到了張衡的認真,耐心,甚至於還體會到了他對星星的喜歡,他數星星時的困難,星星不停地在動,眼都看花了,手都酸了??

三、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我精選媒體,系統設計,寓教於樂,樂中求學。

這篇課文滲透著科學知識,有必要讓學生知道一些,如:一組一組的星星、北斗七星和北極星,我用課件讓學生欣賞美麗的星星。為了更形象地知道“北斗七星繞著北極星轉”,我根據文字內容“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對著的一顆星,就是北極星。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的大致位置,再畫出移動後的北斗七星的位置,讓學生看到北斗七星是如何繞著北極星轉動的。通過媒體化抽象為形象,既突破了重難點,又使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和發展。

這節課教學的內容安排,在第一課時的識字部分,我沒有完全參照教案的步驟來教學,思路有些混亂,時間分配不合理,而造成“指導寫字”這塊兒時間不充分,草草結束。雖然在第二課時時補充了,但是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在識字這一塊,教學的方法還要改進,忌急躁,一步一步來,仔細研究教案,把握好教學步驟與課堂時間安排。在第二課時的品悟課文時,如果是先教學最後一段,再學習第一段,這樣的教學步驟,更能讓學生理解課文,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教學效果也會更好。而我是直入中心,由“數星星”,再到“發現規律”再研究“證實規律”,看起來一氣呵成,但也覺內容過多,故此朗讀得還不夠充分,語文學習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並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充分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但我感覺讀得還是少了些。這些都是今後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第4篇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2、板書課題,重點教學“數”字。(老師在田字格里邊範寫邊講述寫“數”的要領,學生跟著書空。)

3、指名讀課題。區別多音字“數”的兩個讀音,並分別組詞。(板書出來)

(教學意圖:識字、寫字是低段教學的重頭戲,“數”的音、形易錯,在揭示課題時“一舉拿下”,減輕學生負擔。)

1、導語:預習了課文,我們知道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生答:張衡),老師板書。

2、讀準:張衡,提醒後鼻音。識記“衡”字,並組詞。

4、老師出示課件適當補充。(板書:漢朝人天文學家)區別:漢——汗。

張衡是我國漢朝人,他發明的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張衡的文章寫得也很好,他還是個傑出的文學家呢!

(教學意圖:對學生而言,張衡是陌生的。教學中補充適當的材料,來拉近學生與文字、學生與張衡之間的距離。“衡”和“漢”是文中要求會認的生字,隨文識認,化識字教學於靈動之中。)

(教學意圖:給學生自主學習與共同學習的空間,從“零距離”開始,拓寬學生的思域,並以學生喜愛的遊戲鞏固識字,有效地緩解了集中識字的疲勞。)

第一句:天上的星星是在動,可是看起來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

指導讀好長句,請距離近的和距離遠的同學分別讀“距離”一詞,在讀中理解“距離”。

第二句: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指導讀準“清楚”,這裡的“楚”字讀輕聲,但在“清清楚楚”中不讀輕聲。弄清多音字“鬥”。

第三句: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

指導讀準“數”和“撒”。演“撒”星星的動作,出示繁星圖,描述自己見過的星空。有感情地朗讀句子。練習用“像”說句子。

(教學意圖:崔巒:“課程改革不論進行多少年,我們都要堅守住語文的核心任務,那就是學習語言,那就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特別是運用的能力。這就是語文學科獨當其任的‘任’。”三個句子的呈現,看起來是為掃清生字障礙而設,其實它緊緊圍繞了課後“我會填”的三個句子訓練,即鞏固生字、讀通句子,並於無形之中理解詞語、訓練句子,看似簡單,卻紮實有效。)

(教學意圖:新課標指出,寫字教學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新課標還明確規定了書寫時間:“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當然,指導要突出重點,以一帶多。“距離”一詞筆順易錯,指導書寫極有必要。)

(教學意圖:只有紮紮實實地進行識字、寫字教學,才能更好地為閱讀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出示文中插圖),在湛藍的夜空下,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呢?默讀課文,劃出相關句子。

第一處:一個孩子坐在院子裡,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第二處: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②、創設情境讀,練習對話朗讀。老師演奶奶,學生演張衡,進行對話,然後,學生當爺爺,老師當張衡,再次對話練習。

(教學意圖:拋開繁瑣的講解,聚焦問題,還學生一個安靜而又明晰的課堂,換位體驗,讀中體會,演中感受。)

(教學意圖:雖然“垂”字學過,但仍是難點,“集中火力”,重點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