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示兒》教學反思3篇 《重構》教學反思

該文是一篇以《示兒》教學經驗為主題的教學反思文章。作者深入思考了教學中的問題,通過分析和總結,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教學改進方向,為讀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示兒》教學反思3篇 《重構》教學反思

第1篇

?兒子的示例》是陸游的絕筆詩,詩句意思平白質樸,容易讀懂,但感情強烈,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的愛國激情。實際上這個願望貫穿了陸游的一生。在陸游出生的第二年,金兵攻入北宋首都開封,北宋政權滅亡。當年農曆五月,宋高宗趙構稱帝,建都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南宋朝廷只守著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又對金採取屈辱投降的政策,在殘忍的金兵控制下的中原與華北地區的人民受盡了折磨。因此,陸游的一生也飽嘗流離之苦,無比悲憤。所以在他的很多詩中都寫到希望南宋王師早日平定中原。如《北望》“北望中原淚滿巾,黃旗空想渡河津。丈夫窮死由來事,要是江南有此人。”《病起書懷》“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等。

2、拓展陸游的其他愛國詩,在同類詩中體會陸游的愛國之深。出示《題臨安邸》,瞭解權貴們的花天酒地,苟且偷生,尋歡作樂。在相互參讀中比較,力求讓學生的情緒與詩詞產生共鳴,體會詩人在古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和詩人及本文的對話,走進陸游的內心世界。

3、反覆利用文中的插圖,用“讀了這首詩你彷彿看到什麼?彷彿又聽到什麼?”這樣的問題組織教學,引導學生想象說話、交流。然後出示司馬談、肖邦的臨終囑託,指名讀,組織練筆,還原一種情境。最後比較參讀,瞭解歷史,引導學生完善對話描寫,講述一段故事,達到對詩思想感情的昇華。

1、教學設想三在課堂上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從學生的課堂想象交流、練筆反饋看,學生對古詩情境的還原、講述停留在一個層次上,沒有很好地體會到蘊含在詩人心中的那份無法排遣的悲痛,熱切的盼望和堅定的信念。

2、課堂上沒有安排學生自我小結與反思,沒有交給學生閱讀古詩的方法。

3、教學時間的分配不太合理,給予學生更多時間練筆,導致最後的有感情誦讀成了走過場。

《示兒》教學反思3篇 《重構》教學反思 第2張

第2篇

這段時間,發現學生的作業很多時候地一邊做不對,而當改錯時,則做得很快,只要有一個同學做的全對,很快全班就全都會了。而當考試考察同樣的問題時,還是有很多同學不會,數學老師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經過調查,很快發現,學生有照抄作業的毛病,有的時候即使不照抄,也互相問,很快雷同的作業就出現了。靜下心來,細細地思考一翻,於是有了對這些抄襲作業同學調查的念頭。經過調查,發現學生抄襲作業原因有三:

一是這部分同學上課大多不喜歡聽課或者說聽不懂老師講的課,激不起他們的聽課的興趣,因而學不到知識,不懂得做就產生抄襲;

二是國小生正處於好玩的年齡,而部分學生往往迷於玩電腦遊戲或者無聊的電視節目,為了應付教師佈置的作業,騰出更多的時間玩,他們就選擇了複製;

三是由於各科的作業太多,學生為了按時完成,就想到了節省時間的“copy”。

四,學習缺乏主動性,缺乏目的性,完成跟會不會沒有多大的聯絡。寫作也就是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調查完後,我突然覺得學生有太多的“苦衷”,學習也夠辛苦的,同時也讓我對教學進行了反思:

反思一:在目前新課程的環境下,在實施“減負”的今天,為什麼學生的學習還會如此辛苦?這固然有學生本身自己的原因,如學習態度、自覺性等,但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要有所反思呢?學生不喜歡聽課,激不起聽課的興趣,教師是否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呢?為什麼學生會不愛聽課,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老師的促進者、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角色是否到位等都需要教師好好反思,有些教師對教材研究得很透徹,語言點講得很仔細,可是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得不夠,心中沒“裝”有學生,因而就形成教與學的脫節,學生學不到知識,不懂得做作業,也就難怪學生會想到“複製”了。

反思二: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些學生的自覺性不高,自主合作學習不到位,他們往往迷上電子遊戲等,出現這種情形,老師就有必要對學生加以學習方式的指導,對那些自主合作學習不強的學生,正確地引導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樣他們也就不會“複製”作業了。

反思三:新課程強調教師之間的合作,要求教師之間要互相溝通、協調發展,因此教師在佈置作業時,要講究實效性,要求質不求量。教師之間在佈置作業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學生的學習不會感到壓力很大,教師佈置的作業不一定都是書面作業,也可以是學生喜愛的一些動手製作、繪畫、上網蒐集材料等作業,這樣也就可避免某些學生“複製”作業了。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習,努力改變教學方法,創造讓學生樂於學習的氣氛,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加以學法指導,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能自主合作學習,同時教師之間要加強協作,各學科之間要協調發展,只有這樣,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才能得到遏制,也就不會再出現部分學生 “複製”作業了。

第3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默寫《兒子的示例》。

你喜歡古詩嗎?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古詩接龍的遊戲;背誦六年來所學的詩(課外的也可)(一人一首)。

1、同學們看詩的題目《兒子的示例》你是怎麼理解的?“示”是什麼意思?“示兒”是什麼意思?(“示”把事物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可以說是告訴兒子,在這裡指對兒孫們有所交代,相當於遺囑)

1126年,金兵攻入北宋首都開封,第二年四月初俘虜了兩位皇帝及皇親國戚三千多人北去,北宋政權滅亡。1127年農曆五月,宋高宗趙構稱帝建都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南宋朝廷只守著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又對金採取屈辱投降的政策,在殘忍的金兵控制下的中原與華北地區的人民受盡了折磨。陸游出身書香門弟,幼年時正值金兵南犯中原,飽嘗流離之苦。他的一生作詩甚多,現在九千三百多首,自稱“六十年間萬首詩”。《兒子的示例》是他在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遺囑。

1、初讀 學生自由朗讀,指名朗讀,達到正確、流利,並指出“祭”的書寫筆順和“乃”的讀音。

2、品讀 小組合作自悟詩意,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大家討論。學生彙報

①“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元”同“原”是本來的意思。“元知”:本來就知道的意思。“萬事空”:什麼事都沒有了。

“九州”指中國。同:統一。“九州同”:指全國的統一。

詩意: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只是為看不見全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

乃:你的,你們的。翁:指父親。乃翁:你們的父親。

詩意: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家祭時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小組合作討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意所描繪的畫面。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①交流:你從描繪的畫面中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談談你的看法。

如:對國家未統一的悲憤,對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期盼,對國家統一的堅定信念,表現詩人愛國主義情感等。

古代的詩人在臨終時都能想著國家的統一,表現了詩人的愛國主義熱情。作為新時代的少年,為了愛國你準備做哪些?

同學們學習很主動,我們不僅知道自學古詩的四步法,而且從詩句中展開聯想,感悟到愛國詩人的高尚情懷,今後我們讀書就要注意從內容展開聯想。

課下蒐集有關陸游的詩,讀一讀,再次感受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