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數學說課稿範文5篇 數學拓荒者:國小數學說課精選

本文是一個關於國小數學說課稿範文的文章。通過這篇範文,我們可以瞭解到國小數學教學的內容安排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讓我們更好地瞭解如何編寫一篇出色的數學說課稿。無論您是一位數學教師還是一個家長,這篇文章都會給您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和建議。

國小數學說課稿範文5篇 數學拓荒者:國小數學說課精選

第1篇

2、教學地位:本課是在學習了( )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後面學習( )的

2、教學地位:本課是在學習了( )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後面學習( )的基礎。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並發現(或理解並掌握)( ),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 )的過程中,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4、教學重點、難點: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是( ),教學難點是( )。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律出發,為了更好的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化解難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操作發現(或觀察比較):教師利用直觀教具(或多媒體)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再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使學生在豐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應用新知,從而鞏固和深化新知。

(2)巧設疑問,體現兩主:教師通過設疑,指明學習方向,營造探究新知的氛圍,有目的,有 計劃,有層次地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觀察、比較、討論、研究等活動中參與教學全過程,從而達到掌握新知和發展能力的目的。

(3)運用遷移,深化提高: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培養學生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出( ),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程式:情境匯入(或複習匯入)、探索新知、實踐應用、反饋 總結。

(評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找準了新知識的起點,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評價:讓學生充分經歷了操作、觀察、比較、想象、推理、反思、歸納、概括等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發現了( ),充分的探究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評價: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層次、有針對性地設計上述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拓展練習,可以深化教學內容,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四) 反饋 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國小數學說課稿範文5篇 數學拓荒者:國小數學說課精選 第2張

第2篇

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把數學與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購物素材,引導學生從現實情景中發現並提出問題,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讓學 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流中充分感知、體驗位數相同小數加、減法,主動建構新的計算方法,體會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獨立探求數學知識的 能力。

1、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並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相關的一些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例題以購物問題呈現,貨幣寫成以元為單位時,百分位上表示的是分,十分位上表示的是角,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

由於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和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不退位)的計算的基礎,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 中,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 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六)、授課內容在全冊教材和某單元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等內容:

第二單元編排了小數加減法這一教學內容學生在這冊教材第一單元剛學習完小數,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而且對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不退位)有 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安排學習的,教材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學習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小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第二層次學習小數位數不同的小 數加減法。本課是學習第一層次的第一課時,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即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相 加減),和演算法(把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點對齊)是學習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的關鍵,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

課件出示情境圖,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育學生多看書,看好書,同時說明有很多數學問題,值得研究。

這一環節首先引導探索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根據圖片資訊,提出數學問題,能不能用已學過的知識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嘗試計算、體驗認知的過程。又通過彙報交流,初步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

師問學生髮現了哪些數學資訊?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讓學生提問。

教師篩選(出示)問題,師:我們來解決買這兩本書一共多少元?

?設計意圖】教師創設課外書價格的情境,貼切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主提問,根據學生編出的問題,教師及時捕捉問題,引出小數的加減法。這樣靈活地使用教材、同時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比較容易就列出算式,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計算的方法

①自主嘗試。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想想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再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答。做好後,可以在小組內(或與同桌)交流。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這是個預設性的的問題,學生能通過以往的學習,來尋找不同的解答方法,如:估算,口算,筆算……引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

a、估算這兩本書總價是多少元?對有估算意識的學生及時表揚還要抓住機會是加強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多數學生會選擇用豎式計算,一名學生彙報,師板書。

通過學生口述計算方法,抓住時機追問,(問:寫豎式時怎樣對位?為什麼要這樣對位?為什麼把小數點對齊便可以直接相加了呢?)從而解決課的重難點,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小數點對齊了,就是把相同的數位對齊了,相同數位上的數可以相加。

口述完畢一起觀察整個豎式過程:再完整敘述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抓住三點:①小數點對齊②最低位加起③滿十向前進??

●小數減法:解決問題 《童話故事》比《科學家的故事》貴多少元?,列式後直接用豎式計算?學生獨立做。師巡視、指導。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由於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法計算的知識作鋪墊,就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在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引導概括出: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也就是要把小數點對齊。

?設計意圖】練習的目的是鞏固演算法,同時暴露新的認知衝突,計算結果末尾有0,正確處理0的問題。學生髮現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小數的性質,正確認識和掌握計算結果末尾有0的時候要化簡,即劃掉末尾的0的問題。

?設計意圖】解決身邊的問題,體會新知識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在解決問題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法,掌握新的本領。

分為兩部分,先看書36頁,整理所學知識;再由學生談收穫、談體會。歸納總結是否達到知識情感的預定目標。

第3篇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方程》第一課時的內容.下面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重難點分析、教法與學法分析、教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方程》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展開的,為下面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的教學作鋪墊,有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同時,方程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對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國小生年幼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

學生已經完成了整數、小數的認識及其四則運算的學習,積累了較多的數量關係的知識,是在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學習方程知識的.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編寫意圖、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已有的知識結構,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係.

能力目標:通過將現實問題抽象成等式與方程的過程,培養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觀察、分析、探求的學習激情,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及主體作用.

方程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因此,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理解方程的含義.

國小生的認知水平還處在感性認識的階段,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還存在著很大困難,所以將理解等式與方程的關係確定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因此,在學法中,讓學生通過“感知交流→觀察比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過程去發現新知,從而達到發展思維,提高能力的目的.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因此,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我採用以小組合作觀察探究為主,多媒體為輔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觀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在與學習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使自身的認知結構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迴圈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在該理論的指導下,我將按創設情境→觀察探究→知識運用三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我首先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圖,通過“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係”的活動,引出“50+50=100”的等式,啟用學生已經積累的關於等式的感性經驗.這樣,以具體的例項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索活動,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徵.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我採用以下幾個步驟突出這個重點.

?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平圖,讓學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係.通過展示圖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觀察比較】接著,我提出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和比較,認識到列出的式子中,兩個式子是等式,還有兩個式子不是等式.而這裡的等式與前面的等式不同,它們都含有未知數.通過實驗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

?得出概念】通過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方程的特點,並用自己的語言充分地表達,從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 “像x+15=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培養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概括能力.

?分析概念】這部分是教學的難點,為突破這個難點,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礎上,我及時組織學生討論“等式和方程有什麼關係”,幫助學生感受等式與方程的聯絡與區別,體會方程就是一種特殊的等式.這樣做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試一試”通過列方程表示現實情境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方程的含義,體會方程的思想,併為進一步學習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作一些準備.

“練一練”安排了三道題.第一題採用學生搶答的方式,通過判斷題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導學生體會等式與方程之間的邏輯聯絡,加深對方程含義的理解.第二題通過讓學生寫出一些方程在小組裡交流,引導學生將已有的對方程的認識用外顯的形式表達出來,促進學生自主地建構方程的模型,內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題採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據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係列方程,既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維特點,又有利於學生對方程含義的理解.

本課的小結采用學生小結的模式,這是讓學生學會自己梳理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然後我再對學生的小結進行總結.

為了使所有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我佈置了必做題:要求學生每個人寫一篇數學日記,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疑問.同時又為學有餘力的學生留有自由發展的空間,我佈置了探究題.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和構想,如有不妥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第4篇

本節課所講的是國小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 章第 節的內容,這 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 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對 的應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為學習 奠定了基礎,又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本節課非常重要。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以及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認識……、掌握……

能力目標:能熟練運用 ,通過對 的探究,培養學生 的能力。

根據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心理特點,以及現有的認知水平,從而採用情境教學法,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境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採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對 的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課堂的主要內容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如故事情境,遊戲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改變過去教師教、學生聽的傳統模式。

講故事(做遊戲、實物直觀、模像直觀、多媒體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從而引入今天的新課——

通過以下幾個環節,讓學生自主探究 ,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逐步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1)出示課本例題,讓學生先自己練習,再討論分析,分析學生的解題思路,並對出現的典型問題加以指正,引起學生警覺。

(2)結合課本內容,創設現實情境,讓學生理解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能真正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理解生活中的問題。

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總結今天所學的知識點 ,若學生總結的不夠完善,教師再加以補充,強化對知識的認知。

在使全體學生掌握本節知識的基礎上,針對性的分層次佈置作業,使基礎差的學生得到訓練和進步,並使學有餘力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把師評、互評、自評相結合,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學習熱情的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總之本節課,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其掌握所學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並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意識和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知識與能力的提高。

第5篇

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是有關國小數學說課稿:《小數的性質》範文,歡迎借鑑!

1.教學內容:五年制國小數學第七冊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64-6 5頁,例1—例4)包括:(1)小數的性質;(2)小數性質的應用(六年制第八冊第四單元)。

2.教材所處地位:本節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為後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準備,起鋪墊作用。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對小數的性質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節的難點,小數性質的應用是本節的重點。

4.教學目標:(1)識記理解小數的性質;(2)根據需要把小數化簡或是把整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後經過比較歸納,最後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 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採用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於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 口、動眼以及採用對口令搶答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 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

在商店裡,經常把商品的標價寫成這樣的小數:手套每雙2.50元,毛巾每條3.00元。這裡的2.50元、3.00 元分別是多少錢?(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為什麼能這樣寫呢?這是小數的一個重要性質,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並板書小數的性質。

首先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米尺(10釐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釐米、100毫米是同一點,說 明:1分米=10釐米=100毫米(板書)。

請同學們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米);10釐米是10個1/100米,可寫成怎樣 的小數?(0.10米),100毫米是100個1/100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0米)

在這裡應用直觀演示法,變抽象為具體。然後板書準備比較,觀察上下兩個等式,說明0.1、0.10、0.100 相等,再添上因為、所以、=。

a.從左往右看,是什麼情況?(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大小不變)

b.從右往左看是什麼情況?(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c.由此,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在這裡應用了比較法,便於發現規律,揭示規律,總結性質。

(2)為了進一步證明小數性質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較0.30和0.3的大小。(圖略)

①左圖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0份)陰影部分佔幾分之幾?(30/100)用小數怎樣表示?(0.30 )

②右圖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份)陰影部分佔幾分之幾?(3/10)用小數怎樣表示?(0.3)

③引導學生小結從圖上可以看出:0.30是30個1/100,也是3個1/10。0.3是3個1/10。所以得出:0.30=0.3 。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為了幫助學生對小數性質的理解,教師強調指出:為什麼在小數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數的大小就不變 呢?(因為這樣做,其餘的數所在數位不變,所以小數的大小也就不變。舉例說明)小數中間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數中間添零?(都不能,因為這樣做,其餘的數所在數位都變了,所以小數大小也就變了。舉例 說明)整數是否具有這個性質?(沒有,理由同上第二點)

教師談話:根據這個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提問:這樣做的根據是什麼?(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弄清題意後,學生回答,教師板 書:0.70=0.7;105.0900=105.09。通過這組練習鞏固新知,為以後小數作結果要化簡作準備。

教師談話: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還可以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 0",把整數寫成小數的形式。

出示例4: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小組討論後,2人板演,其餘學生齊練,訂正,表揚。

c.把整數改寫成小數時,一定要先在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後再添"0"。(想一想為什麼)

3.學生仔細閱讀課本第64頁的例1、例2,記住並理解小數的性質;閱讀課本第65頁例3、例4掌握小數性質的應用。

1.練習十三第1題: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對口令,其餘學生當小評委。

第2題:把相等的數用線連起來,先在書上填好後,再提問找朋友。一個同學在第一欄裡按順序報數,其他同學準備當朋友。

第3題:下面的數如果末尾添"0"哪些數的大小不變,哪些數的大小變化?小組討論,提問訂正,找規律(小數的末尾添"0"大小不變,整數的末尾添"0"大小變了)。

2.練習十三第6題:用元作單位,把下面的錢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2人板演,其餘學生齊練, 評價鼓勵。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