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夜鶯之歌教學反思3篇 傾聽夜鶯之歌:教學反思與心得體會

近日,“夜鶯之歌”一課在網路上引發廣泛討論。這一關於士兵激勵的教學案例,既讓人動容,也引發了許多反思。這篇文章將從多個角度對“夜鶯之歌”的教學意義和反思進行探討。

夜鶯之歌教學反思3篇 傾聽夜鶯之歌:教學反思與心得體會

第1篇

一直欣賞這樣一種說法,一堂好的閱讀課應該是書聲琅琅、議論紛紛、情意濃濃。我更欣賞這樣一種理念,一堂成功的閱讀課應該讓語言學習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關,應該從情感深處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生活激情,讓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成為師生共同度過的美好的生命時光;讓短短的一節課留給學生是無盡的回味,帶給學生深遠的影響。這是我渴盼達到的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

1、巧選突破點。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遇見到課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調整和變動。因此選擇符合學生的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夜鶯之歌》這篇課文篇幅長、故事情節曲折,若能巧妙地擇取鮮明的線索加以引導、悟讀、自讀就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作者描寫的人物的鮮明特點。本次課,我以“夜鶯的歌聲”為主線,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夜鶯的歌聲的句子,並和同桌交流歌聲有何特殊的意義,然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此時,我發現了學生學得非常成功,也非常樂意,甚至他們經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時也及時把自己的不足進行補充。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應儘可能地尊重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氛圍,就能讓學生學得主動,這樣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

2、巧設情境。美國教育家唐納德:“對兒童來說,文章是一種富有魅力的密碼,他們很想學會這種密碼,老師的任務就是利用這種興趣,引導學生把學來的語言知識轉化為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本次課,我巧設了兩個情境,其一,在課的伊始,為了幫助學生更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衛國戰爭,我讓學生交流知道的資料,再把自己的資料呈現在大螢幕上,讓學生了解得具體。然後,我特地地向學生傳遞這樣一條資訊,蘇聯衛國戰爭是1941年至1945年,這樣,在孩子的腦海中就能存有一定記憶。在以後的學習中,他們也能很快記住這一資訊。福州的林莘老師曾經說過,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教給學生隨處可感知、可理解、可運用的能力。為了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經驗,我們的課堂也應該這樣堅持著。其二,在學習夜鶯的歌聲在戰爭中有什麼作用時,我與學生展開對話朗讀,有師生獨體的對話朗讀,有生生之間對話朗讀,有全班性的師與生對話朗讀,在這樣一次次的互動朗讀中,我發現我與孩子們的距離接近了,小夜鶯的人物特點鮮明地展現在老師和學生面前,孩子們很快地瞭解到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沉著冷靜、臨危不懼。在不知不覺中,學生走進了文字,走進了小夜鶯的心裡,同時實現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完美統一,在學生的靈魂深處引起了震盪。

語文課是一門飛揚著作者靈性的課程,它具有濃郁人文特點。在教育教學中,要正視教材中的人文思想進行合理闡發,適當穿插,適時吶喊,有效地滲透,就能使學生得以感悟,使其靈魂得以淨化,生命得以閃光。

反思一節課的不足之處,我覺得在各環節的銜接上可以更緊湊些,在教材方面可以更充分地吃透教材,在學生方面,可以多創設一些小情境,讓他們在悟讀中與文字、老師產生共鳴,進行心靈對話。在教師方面,可以多研討一些課堂實錄及教育專著以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

夜鶯之歌教學反思3篇 傾聽夜鶯之歌:教學反思與心得體會 第2張

第2篇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主要設計為四個環節:第一,比較課題匯入新課;第二,檢測預習檢查反饋;第三,初讀課文,概述故事的主要情節;第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19小節),品味小夜鶯與德國軍官的對話,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總的來講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第一環節比較《小英雄雨來》《狼牙山五壯士》《夜鶯之歌》的課題,大部分學生存在困難,當時應指導他們從“小英雄”和“壯士”來進行比較,從而知道前兩個題目的共同點是課題中含有作者對英雄人物的評價。接下來的第二個環節預習成果反饋時關於“蔑”字的寫法,學生一時想不出較好的記憶字形的方法時我適時提供了一個方法“戍”字頭上四根草,此時還不如讓學生當場書寫幾遍或許效果會更好。第三個環節概述故事的主要情節時共的時間過長,學生在文章結構還沒有理清楚時可以採用畫情節曲線來把握故事的情節,同時釐清歌聲出現的次數,抓住文章的線索——歌聲,這樣應該會更加高效。本來預設利用表格的提示來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後再利用情節曲線總結,可在課堂上在指導如何分段這個點上花了較多的時間,邊畫情節曲線進行小結便省略掉了。小組合作學習第一部分這個環節裡,學生能充分學習的自主性,圍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夜鶯的機智勇敢”這個主要問題進行探究。小組交流時都能暢所欲言,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由於時間不夠充分,展示交流的小組不多,學生覺得有點掃興。在教師方面,我應該在進行交流的時候適時地指導朗讀,同時還應該在小結時點出表達的特點,或動作或神態或語言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同時又積累語言獲得知識。

第3篇

在寫到德國法西斯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時,“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著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這裡的“歌聲”是小男孩有意吸引敵人的注意接著,在小男孩給敵人帶路時,他“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學杜鵑叫”,似乎把身邊的軍官給忘了,取得了敵人的信任,為游擊隊巧送情報,為後面把敵人領入埋伏圈作伏筆在小男孩把敵人引到樹林深處,進入游擊隊的埋伏圈時,“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繼而“夜鶯的叫聲停止了”,“接著傳來兩聲杜鵑叫”,游擊隊員們知道其中的意思於是,游擊隊員向德國兵開火,不多時,全部殲滅了敵人,取得了勝利這裡表現出小男孩為協助游擊隊殲滅敵人,冒著生命危險把敵人領進埋伏圈,突出了他機智勇敢的精神最後,小男孩完成了任務,又坐在河邊執行新的任務,“嘴裡飛出宛轉的夜鶯的歌聲”,生動地表現出他勝利後的喜悅。

考慮課文第一自然段為環境描寫,我利用當時的軍侵略蘇聯的一張圖片引入,讓學生在視覺上產生對德軍侵略行為的痛恨之情,為學習全文鋪下感情基調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位在理解“小夜鶯”的言行通過“讀——畫——思——議——談”體會人物的品質與思想感情當學生抓住:“孩子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樹枝,或者彎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腳把球果踢起來他好像把跟在身邊的敵人完全忘了”我設計“孩子有時候學夜鶯唱,其實;有時候學杜鵑叫,其實;打樹枝,拾球果,踢球果,其實_____”既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小夜鶯言行,又理解了第二部分的內容,達到長文短講的目的。

課堂上給學生充分地獨立學習、思考的時間,在學生默讀、劃批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然後全班交流,鼓勵他們談理解說體會課件的設計配合學生的學習程序。

四、我在課文問題的設計上,如能更放手讓孩子自由表達自己的看法,會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上我設計小夜鶯是怎樣一步步迷惑敵人的,來引領學生學習這樣雖然學生在在理解、交流時可能更容易談出自己的看法,對小夜鶯的言行理解可能會更透徹但可能束縛了孩子更廣闊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