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新課標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4篇 挑戰自我,輕鬆掌握「有餘數的除法」: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練習課

本稿為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旨在幫助學生掌握有餘數的除法的基本規律和運算技巧,提高數學應用能力。本課程緊扣新課標,結合實際場景和案例,形象生動、易於理解,非常適合國小生進行數學學習和鞏固。

新課標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4篇 挑戰自我,輕鬆掌握「有餘數的除法」: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練習課

第1篇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 “有餘數的除法”例1,例2。

1、利用學生已有知識,教學豎式計算表內除法,掌握除法豎式中的各部分含義。

4、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並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地將表內除法列成豎式來計算和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學校運動會開幕式即將就要舉行了,需要佈置會場。小朋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打算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分一分.

(3)提問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15盆花有沒有擺完?想一想15裡面有幾個5?

(4)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5)加法和減法中,我們都能用豎式來計算,那麼除法如何列豎式來計算呢?

(6)(課件出示:豎式)仔細閱讀課本p50頁,看看這個豎式中的每一個數和符號表示什麼意思?同時瞭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1)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打算將班級聯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同學們將校園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2)23盆花平均每組擺5盆,用什麼方法來計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動手操作:讓學生小組合作,用學具代替23盆花來擺一擺。看看每5盆擺一組,能不能全部分完?還剩幾盆?剩下的夠不夠再分一組?

(5)認識餘數:餘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我們就把這3盆叫做餘數,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餘數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餘數的除法)

(6)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現了什麼?(發現了當餘數是0,也就是沒有餘數,剛好能被分完.而有餘數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餘數就是不夠再分而剩餘下來的數,就像分5盆一組,3盆因為不夠分成一組,而是剩餘下來的,所以餘數要比除數小(板書:餘數要比除數小)

2、現在從小袋子中拿出50個小方塊,平均分給8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個?剩餘幾個?你會列算式和列豎式嗎?(學生小組合作完成)

新課標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4篇 挑戰自我,輕鬆掌握「有餘數的除法」: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練習課 第2張

第2篇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除法的 含義, 並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 培養學生觀察、 分析、 比較的能力。

2.藉助用小棒擺圖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 並通過觀察、 比較探索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理解餘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滲透藉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 活的密切聯絡。

故事引入,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可以吃到很多新鮮的水果了, 老師很喜歡吃草莓,你們呢?喜歡嗎?現在就和老師一起去摘草莓 吧。 請四名同學摘草莓(回答問題)。

師:老師也摘了一些草莓,我們一起來分分草莓吧! 出示題目:有 6 個草莓,每 2 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 學生敘述,老師演示。 (板書:擺 3 盤,正好擺完)

師:擺的過程,你怎樣列式。 (板書:6÷2=3(盤) )

師:你為什麼選擇用除法計算? 生:因為是平均分,也就是求 6 裡面有幾個 2。

師:誰來結合這幅圖,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這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你們知道嗎?6 叫做……2 叫做……3 叫做……。

師:現在有 7 個草莓,每 2 個擺一盤,可以擺幾盤? 小組活動,按照這樣的要求擺一擺,請同學到講臺演示。 板書:擺 3 盤,還剩 1 個。 師:這一次擺的和上一次擺的有什麼不同?

師:為什麼剩下的 1 個沒有繼續擺呢?剩下的 1 個夠不夠擺 1 盤? 師:像這樣有剩餘的情況,咱們就可以用有餘數的除法來解決,今天 咱們就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 (板書:有餘數的除法) 師:像這樣擺,我們又可以怎樣寫算式呢? 生:7÷2=3(盤)……1(個)

師:這裡的 3 表示什麼意思?這裡的 1 呢? 師:誰能結合這幅圖,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的含義? 剩下的 1 叫做餘數, 讀一讀其他數的名稱。 7 叫做……2 叫做……3 叫做……

師:那麼有更多的草莓你會分呢?請同學完成作業紙第 1、2 題。 學生認真的讀一讀題,獨立完成。

師: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有餘數的除法,其實有餘數的除法中蘊含了 許多的數學知識,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它,這些小朋友正用小棒擺 正方形,想一想,擺一個正方形需要幾根小棒。 (出示例 2)

師:8 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 生:8÷4=2(個)

師:那如果是 9 根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學生說,老師演示。 師:怎樣列式呢?請同學把作業紙上的表格補充完整。

師:那麼 10 根、11 根呢?請同學繼續用畫一畫的方法,並用算式表 示出來,寫在作業紙上。 8根 9根 10 根 11 根 師:那麼 12 根小棒,可以擺幾個這樣的圖形呢? 生:3 個。

師:怎樣列式? 生:12÷4=3(個) 8÷4= 2 (個) 9÷4= (個)…… (根)

師:同學們,咱們不用擺的方法,能推算出 13 根、14 根、15 根、16 根的結果嗎? 學生口述,螢幕顯示結果。

師:仔細的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有什麼發現? 生: (引導學生髮現,除數的規律和餘數的規律)

師:為什麼餘數都是 1,2,3,而不是其他的數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為什麼餘數不可能是 4 呢? 為什麼餘數不可能是 5 呢?誰來說說理由。 生:5 根小棒又可以擺 1 個正方形餘下 1 根。

師:6 根呢?7 根呢? 發現餘數總是 1,2,3,在不斷的重複出現。餘數不能等於 4,也不能 比 4 大,只能比 4……

師小結:在有餘數的除法中,餘數總是要比除數小的。板書:餘數

1、那麼擺五邊形需要多少跟小棒?可能會剩幾根呢? 生:需要 5 根,可能會剩 1—4 根。

師:咱們現在不擺小棒,看這道數學題,如果有餘數,可能是哪些? 除數是 8,餘數可能是哪些數呢?

2、 (1) 、 ÷8= ……( ) 餘數可能是幾? 餘數能填幾? (2) 、 ÷( a、3 )= b、4 ……5,除數可能是( c、5 d、8 )。 除數還可能是幾? 除數最小能填幾?

第3篇

今天,我聽了王豔紅老師的一節《有餘數的除法》課,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王老師在課堂上的大方和穩重以及良好的課堂組織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要感謝王老師為這節課所付出的辛勤勞動。

首先說教材,《有餘數的除法》這部分的內容是《表內除法》的延伸和擴充套件,兩部分內容互相聯絡,具有互補性,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延伸,同時也是今後繼續學習除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學好。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初步理解有餘數的除法意義,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橫豎式寫法。

1、王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語言有親和力,基本功紮實,隨機應變能力強。這是王老師的一貫作風,能與學生打成一片,很快將學生引入課堂,為學生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 當學生回答不出例1和例2有什麼不同點時,王老師再巧然點撥,學生便豁然開朗。

2、王老師用手指遊戲設定懸念引入課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絡生活實際,同時讓學生主動參入到課堂中來。

3、王老師大膽對教材進行重組,在把握教材知識點的情況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王老師不是直接講解例2,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做,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再講。

4、王老師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好奇心,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來引導他們去探索和合作研究。這樣做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機會,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王老師從現實出發,從學生熟悉的擺小棒入手,明確擺小棒是有餘下的小棒,從而引入一個新的數——餘數,學生通過擺小棒的方式理解餘數的意義,這樣的設計更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的積極性有很大提高。

5、王老師精心的教學設計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空間,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複習舊知,引入新課的目的,做到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在活動中做數學”,我認為這樣的設計更新穎。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老師講,學生聽,而王老師卻是在講臺上邊講邊板書豎式,而學生也再講臺下面邊聽邊列豎式,這樣能加深學生對新授的印象。這也是我今天的收穫。

課堂永遠是我們探索的陣地,再完美的課堂都有缺陷,下面我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1、整節課雖然知識連貫,條理清楚,重難點突出,但時間有一點緊湊,如能以改錯或判斷的形式,出一些鞏固題,讓學生觀察餘數和除數的關係時,為下節課打基礎,來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就更完美了。

2、在教學有餘數除法的橫式和豎式的寫法時,教師應該多強調商、餘數以及算式所表示的意義,和“最多能擺幾,”這樣直接關係到以後試商時能上幾,因為試商時商和除數相乘的積要小於被除數並且最接近被除數,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算式所表示的意義的理解。

最後我要感謝王老師為了這一堂課所付出的努力,感謝她給我們學校的教研帶來耳目一新的一課,帶給我們收穫!

第4篇

本課教學設計頗有新意.老師從創設任務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聯絡學生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等幾個層面進行設計的.老師充分關注數學課的人文價值,努力創設融知識,道德,能力為一體的課堂.

一開始,宓老師創設了活動情景,以奧運為契機,平均分送奧運吉祥物福娃的照片,代替傳統的分蘋果,既聯絡了生活實際又體現了情感教育的目的,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宓老師還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運用了小丁丁,小巧等學習夥伴的生活案例,代替了傳統的判斷和改錯,充分利用直觀教學,,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提高.在練習設計中,一道道題目就像一個個發生在身邊的小故事,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教師充分運用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機會,使學生掌握了除數要比餘數大的道理,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所以,這節課讓學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到了教學創造的樂趣,也增進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同時也獲得了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