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高校人事工作總結3篇 《聚焦高校人事管理:總結與展望》

高校人事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著招聘、選拔、任用、培養、考核、評價等多個環節。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人事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本文將對近期高校人事工作進行總結與評估。

高校人事工作總結3篇 《聚焦高校人事管理:總結與展望》

第1篇

在校黨委和校行政的領導下,以“人才強校戰略”為工作重心,以教師隊伍補充和業務提高為工作基礎,以“以人為本,精誠服務,公道辦事,務實進取”為工作宗旨,按照20xx年工作目標任務書的要求,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在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較好地完成了目標任務書中的各項指標任務。

一、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為學校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1)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和《神州學人》等新聞媒體釋出“長江學者”招聘資訊,有6名海外優秀人員應聘講座教授。經專家評審,最終向教育部推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候選人1名,講座教授候選人2名。

(2)做好高層次人才的招聘工作。通過各種途徑和各種渠道宣傳我校,積極吸引優秀人才來校工作。全年共收到應聘材料72份,接待來校考察、面試27人次。目前正式來校報到9人,正在辦理手續4人,正在聯絡5人。

(3)向教育部推薦了15名“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候選人員。經專家評選,我校共有8人已經正式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截止目前,我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入選人員已達到28人。向陝西省人事廳和科協推薦陝西省“新世紀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5人。

(4)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嚴格的.審查和評審,遴選出青年學術骨幹36人,完成了“教學名師支援計劃”和“推廣專家支援計劃”的申報工作。並對20xx年度入選學校人才支援計劃的創新團隊、拔尖人才和青年學術骨幹進行了中期考核。對在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進行了分析和反饋,確保學校人才強校戰略的順利實施。

(1)向教育部推薦了2支“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候選團隊。這2支團隊現已正式入選,截至目前,我校教育部創新團隊已經達到3支。

(2)向教育部推薦20xx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候選專案1項。目前,該專案已被教育部、國家外專局批准為20xx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二期培育專案。

積極實施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研修專案。全年共派出青年教師74名,主要分佈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20xx年遴選了40名,已全部獲國家留學基金委批准;西部項目錄取13名;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項目錄取4名。

1、加強教師培養力度,努力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

(1)加強教師國內進修培訓工作。全年共有92名教職工參加進修培訓,其中教師81人,其他人員11人。教師進修中專業課進修16人,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5人,一般訪問學者3人,教育部短期高階研修班、培訓班49人,外語培訓8人。

(2)努力提高青年教師的外語水平。先後舉辦了四期校內英語培訓班、三期雅思培訓班和一期公派研究生專案英語培訓班,有301名青年教師參加了培訓。

(3)加強青年教師實踐技能培訓。依託機電學院舉辦了暑期科教人員培訓班,依託生命學院舉辦了第2期暑期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培訓班,共培訓校內青年教師71人。通過培訓,極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師的動手努力和實踐技能。

(4)加強新教工崗前培訓工作。在總結20xx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集中對20xx年85名新教工進行了系統的崗前培訓,並組織新教工觀摩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使全體新教工在上崗前熟悉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5)積極推進導師制。按照導師制規定為20xx年補充到教師崗位的58名新教工配備了指導教師,並按照《崗前培訓規定》對新進教師進行了檢查和考核。

(6)青年教師助教制經徵求有關專家意見,已經完成了檔案的起草,待進一步徵求學院(系、部)意見後提交學校研究。

(7)加大青年科教人員學歷提升的支援力度。20xx年有63名科教人員考取了博士研究生,33名科教人員考取了碩士研究生;有47名科教人員獲得博士學位,34名科教人員獲得碩士學位。截至目前,我校教師中碩士、博士學位獲得者的比例達到55.4%。

(1)20xx年共選留來自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44所重點大學和中科院科研院所的62個專業優秀畢業生75名,其中博士27人,佔36%,碩士43人,佔58%,博士、碩士學位比例為93%。博士、碩士比例均比20xx年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啟動了20xx年畢業生選留工作。在研究生教育網、全國112所重點大學和中科院42個研究所的就業網站釋出了我校20xx年人才需求資訊,並組織專人到西安、武漢、南京、成都等高校相對集中的城市進行招聘資訊的宣講和釋出。截至目前,共收到有效求職材料4000餘份,在校內組織試講30場次,共有339人蔘加試講,其中博士101人,較往年有重大突破。現已上會通過58人,其中博士12人,碩士46人。

制定了《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選派計劃》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關於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的實施意見》,從制度上保證該專案的順利實施。在相關處室的積極配合下,我校共選拔128名候選人,獲批122人,超額完成了教育部下達我校的指標。由於我校工作出色,在10月份教育部召開的總結視訊會上,我校介紹了選派工作經驗。同時,根據專案的選拔條件和我校學科建設需要,從入選的學生中選拔了8名優秀學生與學校簽定了回國工作協議書,使其在畢業後能夠順利來我校工作。

高校人事工作總結3篇 《聚焦高校人事管理:總結與展望》 第2張

第2篇

過去的一個學年是在學校內涵建設不斷加強,學校全面以評促建、迎接本科合格評估,實現快速發展的一年。在學校董事會、黨政領導的正確領導和主管校長、書記的直接領導與指導下,組織人事處工作緊緊圍繞學校發展的大局和中心工作基本完成了職能部門目標管理職責以及學校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大力招聘引進優秀人才,促進人員的合理流動

本年以來,學校從本科辦學合格評估要求出發,引進專職教師,希望學校能夠引進教師100人的目標,江校長親自給學院院長佈置動員,到目前已經進校各類人員47人。

自20xx年9月20xx年8月,參加師資專場招聘會3場(武漢、光大、交大),當場接受並整理書面簡歷總計約600逾份;洽談網路平臺4家,並最終落實2家,通過網路渠道收集的簡歷約900逾份,分階段整理並下發各個用人部門總計約200逾份。

聯絡溝通應聘教師約100人次,最終上報校長辦公室簽字審批77人,進校72人,其中聘用合同43人,特殊勞動關係27人,外教2人;輔導員9人,教師33人,督導5人,其他行政等25人。教師和輔導員、督導47人,佔進人總數65.3%;有博士9人,碩士33人,博士碩士學位佔教師、輔導員、督導的89.4%;有高階職稱17人,中級職稱9人。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上海市“柔性流動”政策,加強與兄弟學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實現高階人才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積極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有實踐經驗的雙師型老師來校兼職上課或進行合作科研,建立起了一支相對穩定的校外兼職專任教師隊伍。通過大力度引進高層次人才,以及與學校培養相結合,不斷優化教師隊伍學歷、學位、職務、年齡、學緣等結構,取得了明顯的工作效果。為此,在朱瑞庭副校長與人事處領導登門拜訪後,江建明校長親自接待來自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老教授協會領導和退管會領導,力圖與上海地區相關學校建立退休返聘教師聯絡穩定渠道。

離校24人,其中聘用合同15人,特殊勞動關係9人;輔導員2人,均為聘

用合同人員;教師10人,聘用合同8人,特殊勞動關係合同2人;教輔1人,為特殊勞動關係合同;行政及其他11人,聘用合同5人,特殊勞動合同6人。離校教師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

以上反映出本學年學校人員流動情況比較正常,通過流動充分發揮各人的工作意願和特長,學校得到人員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按照上海市人保局的相關規定,今年起所有涉及戶籍的工作(包括居住證)一律不接待個人,必須全部由單位人事出面辦理,截止目前辦理人新辦或續辦上海市居住證20人次;20xx年非上海生源畢業生落戶申請18人;海外留學歸國人才引進申報3人;居轉戶申報5人(其中1人已進入公示階段);夫妻解困1人。

二、抓住機遇,將骨幹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1、配套市教委“教師發展工程”專案的開展,學校連續頒發了四個重要文

件,進一步規範了學校中青年教師的培訓培養工作,進一步調動教師的進修提高積極性,做到能夠基本滿足各學院、系、部一線教師的培養安排要求。

我校教師培養工作的創新點在於:我們以學校檔案的方式明確了教師的培養是從學科建設、專業建設、主幹基礎課程的建設需要出發;是在為每一位青年教師制定了個人職業發展近期規劃的基礎上,個人的要求與組織發展的需要是一致的`情況下操作;學校保證100萬的培養費,教師派出不受市裡經費審批的限制,按照學校計劃和需要派出以及派出教師學習期間的比較優惠的工資待遇等。前天、大前天在上海評估院進行的上海高校“教師發展工程”執行情況評估檢查中,全市62所公辦、民辦高校,我校在規範管理、制度保障、創新組織選拔等方面受到專家們的高度評價,也是民辦高校唯一作為典型受到認可的。

1、繼續組織實施教師專業發展工程專案。20xx年國內訪問學者7人、國外訪問學者3人(目前1人正在國外訪學,還有2人正在辦理出國手續)、其他國外師資培訓5人(其中1人學校派出)、產學研踐習8人(其中4人學校派出),並做好教師專業發展工程專案的督查工作。

20xx年度教師專業發展工程專案名單已上報市教委,國內訪問學者8人、國外訪問學者6人(其中1人學校已派出)、產學研踐習9人(其中2人學校已派出)。20xx年海外研修1人正在進行中。

2、指導青年教師申請高校教師資格證,做好高校教師資格認定的申報和思想政治表現鑑定等一系列工作。20xx年教師申請教師資格證31人,取得教師資格證22人。參加市教委組織的教師資格證“教學技能”培訓22人。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能力”培訓約40人。

3、組織安排20xx年新教工崗前培訓,共有69名教工參加。每位新教師都遞交了培訓小結。

4、一年來取得碩士學位6人、現在讀博士12人,在讀碩士36人。

5、做好“強師工程”培訓申報和檢查工作,財務管理1人、人事管理2人、資訊化管理2人、教學祕書管理3人、教學管理1人、國際交流管理1人、新教師教學能力培訓1人、後勤保障管理2人,培訓教師都取得合格證書。

做好“強師工程”培訓系統資料採集、彙總和輸入工作。(教職工的個人相關資訊輸入培訓系統)

6、做好第一屆民辦高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的申報以及初賽、複賽的準備工作。我校6名教師參加初賽,其中1名教師進入入圍獎、3名教師進入複賽。

7、組織安排20xx年市高校教師培養資助計劃入選者17名教師參加市科教黨委組織的培訓班。

8、協助做好20xx年18名教師培養資助計劃的申報工作。

本學年,學校將中青年教師的培養放在重中之重的工作位置。學校將花大氣力加強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以“培養、考核、晉升”目標管理為一體,實施學校中青年教師隊伍系統培養工程。學校將建立重點培養目標、計劃及選派教師預備庫,採取組織推薦與個人申報相結合的辦法,經過評審、批准進行選派;要緊緊圍繞學科、專業、主幹課程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和計劃安排、結合教師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落實符合選派條件的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培養活動;每年寒、暑假二批派出,學校先期經費支付,同時積極爭取市“教師發展工程”專案申報不受影響;加強過程管理,明確要求與責任,確保培養質量與效果。要保證長期為學校挑重擔,上進心強、具有(爭取專案、晉升職稱)競爭力的中青年教師是學校重點培養的物件,有更多的培養機會。

為加強該對計劃實施中的過程管理,推進我校教師踐習穩步進行,12月中下旬學校人事處領導與青年教師所在學院的領導、老師走訪了5名教師踐習單位。我們實地察看了教師踐習工作的部門和環境,瞭解教師工作的內容和任務及需要解決的問題,與5家單位的領導以及帶教導師進行了溝通和交流。在訪談中,踐習單位普遍對市教委的這一舉措非常認可,對高校教師踐習表示歡迎,對我校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充分肯定。企業十分重視教師踐習安排,將他們放在分析、測試、設計、研發、應用等重要的崗位上,放手讓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學到更多的實踐知識。教師通過一年脫產踐習,理論聯絡實際,今後教學、指導學生更能適應社會需求。青年教師紛紛表示,雖然踐習時間不長收穫卻很大,要將在企業學到的知識融入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在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工作中做出更大貢獻。首批從國外訪學回國的老師作彙報交流,帶回學科前沿的研究資訊引起聽眾老師的極大興趣。

20xx年申報專業技術職務46人。經過校內外評審、聘任程式,學校正式聘任正高職務1人、副高職務10人、中級職務25人;本學年度青年教師初聘相應專業技術職務12人;另外,學校內聘副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終身教授2人;20xx年上半年申報晉升中級專業技術職務3人正在進行中。與去年一樣,我們的高階職稱晉升人數,仍然保持在上海民辦高校中遙遙領先地位。

三、 學校又一次為教職工加薪。學校董事會、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全力支援。工資平均提高12%,“四金”基數人均提高13%,年金人均提高10%,使得我校教職工的工資收入保持在全市民辦大學的中上水平。對於穩定隊伍,招聘新人員起到了極大作用。通過近二年工資新制度的實施,我們找到了一條基本符合我校工作實際和發展政策導向要求的、學校領導和學院部門領導共同負責的、教職工大多數人基本滿意的,而且操作比較簡單、明瞭的工資增長規律和方式。

學校規範了脫產培養教師的工資待遇,實施規範各類人員的病事假的請假手續、待遇以及青年女教工生育工資補貼發放辦法。

四、評估工作。力爭從實際出發,儘量少折騰;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進行著思考和探索。制度與工作規範建設既是評估的要求,也是管理上層次的反映,我們已經完成了學校師資人事管理規章制度的整理彙編工作,正在檔案的付印之中。

2、上一門課程,指導一批畢業設計學生,作一次學術講座,參加一、二次監考和參加學生學風服務隊工作。

1、對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及發展的規律把握不住,真正符合我校發展需要的、科學的、均衡的,即符合目前學校的辦學需要,也能夠保證學校辦學長遠目標實現的師資隊伍結構仍然吃不準;

2、針對目前辦學需要的師資隊伍建設中的問題,解決的部分不多;

(一)、學生黨建實現轉移到以質量建設為重點的軌道:本學年發展黨員786

人,比去年同期減少81人。根據中央和上級精神,培養髮展黨員重在質量建設,重在紮實培養和嚴格的入黨把關。

一方面加強培養力度,另一方面壓縮三分之一發展計劃。在培養力度方面,

注重理論聯絡實際,組織黨校學員參觀錢學森圖書館,組織學員代表赴東華大學參加學習十八大知識競賽,在黨校培訓中組織開展中國夢演講和學習十八徵文活動,開展微型黨課活動,安排引導自學,提高理論學習自覺性;制定學生黨建規範化建設,抓計劃擬定和落實,重視材料稽核、培訓等重要環節;積極探索把學生黨建延伸到社群,形成以社群建設為紐帶,以學生黨建為核心,以社群輔導員、帶班輔導員協調配合的全過程、全方位的加強學生思想工作的新的輔助平臺。

(二)、開展創先爭優總結,探索長效機制建設。總結三年來創先爭優工作成效,開展評選五好黨支部、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幹部活動。鼓勵各單位突出工作特色,創新活動載體,發揮黨員幹部示範帶頭作用,引導黨支部對照“五個一”要求,組織開展對標分級、進位爭先、評選先進黨支部工作,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組織黨員進行個人總結,開展黨內交流和向群眾彙報。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導向作用。根據黨的十八大關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要求,結合創先爭優總結,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探索長效機制建設。

(三)、組織機關學風建設服務隊,發揮機關黨組織在推進全員育中的表率作用。聯絡學校實際,以雙結對為紐帶,構建機關黨組織(各部門黨支部)聯絡學院、機關人員結對班級服務平臺,機關黨員帶頭與班級結對,形成機關學風建設服務隊,在結對中創先爭優,落實全員育人活動。107位機關人員參與,黨委書記、副校長帶頭參加,涉及92個班級。這項活動也帶動機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改變機關形象;目前多形式的雙結對活動正在深入。如第五黨支部(科研外事),結合部門職能,在結對中為學生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提供創新專案,引導學生理論聯絡實際,提高實踐能力;他們專門針對提高數學課學習成效展開研討,幫助分析原因,解決問題;同時,為學院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加強指導和服務。第一黨支部(校辦)等,通過勤工助學活動,構建聯絡學生渠道,幫助解決學生管理服務中的問題。第二黨支部(組織部)通過聽課、參加班級讀書活動等聯絡同學。通過這一活動,廣大機關人員深入一線瞭解教學工作情況,在參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提高服務中心工作的自覺性。

(四)、以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統戰工作為載體,推動學校民主建設。在校黨政領導下,用好民主生活會制度和統一戰線工作制度,深入基層座談和傳送徵求意見表,廣泛收叢集眾意見,實實在在地查詢問題,分析原因,制訂整改措施,虛事做實,推進工作;將民主生活會收集的群眾意見和整改方案網上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把民主生活會與推進黨務公開結合;組織民主黨派、無黨派活動,聽取學校建設發展意見,集中各黨派智慧,推進學校改革發展。

(五)、注重工作研究,提高工作水平:承接教委系統兩個黨建課題,結合學校實際,開展黨建工作科學化研究。目前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被列為重點支援課題,負責牽頭四所民辦高校開展研究。同時,圍繞迎評促建,探索管理幹部隊伍建設、師德建設,制定管理幹部培養規劃、總結師德建設經驗,分析師德建設問題,提出整改意見。

(六)、注重加強部門自身建設。作為組織部、機關總支,加強自身建設很重要。建設服務型機關首先要從我們部門自身做起。因此,注重結合部門職能,多深入實際瞭解情況,努力以幫助師生解決實際問題為根本,在政策規定範圍內,滿腔熱忱做好服務,努力為師生成長創造條件。如利用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機制,深入學院召開座談會,發現問題,協調解決問題。利用有關平臺,推薦老師參加學習培訓和評獎評優等。

一是黨支部書記的培訓指導不夠。由於組織培訓工作難度大,組織人員學

習不容易,同時,也擔心因會議增加基層負責,思想上有畏難情緒;

二是深入基層還不夠。儘管千方百計利用機會深入基層,溝通情況。但全校上下都很忙碌,有時顧慮較多,自身主動性也不夠;

第3篇

一年來,人事處按照“辦一流特色大學,創一流辦學業績”的總體要求,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積極推進職稱評審改革,持續注重民生改善,嚴格規範編制外用工,為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提供人力支撐。

積極開展政策理論學習,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踐行黨的八項規定,學習人事工作相關政策及檔案,借鑑兄弟院校成功經驗,結合學校實際,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難題。

嚴格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任務,做到責任到人,建立和完善各項廉政制度,規範辦事程式,在各項工作中確保程式規範、公開透明。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做到廉潔做事,乾淨做人。

2.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不斷壯大師資隊伍、失業保險變動300人次。發放年工資、各種福利1億7千萬元左右,發放績效工資4000萬元左右。

20xx年,9名教師獲得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資助,3名教師入選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1名教師被錄取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新增在讀博士研究生11人,在職博士後進站5人。有30人蔘加網路課程培訓,9名博士到黔西南州參加工程實踐鍛鍊;組織了教師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組織了教師資格認定報名、教育理論考試、體檢、教育教學技能測試等相關工作,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教師共計48人。

截止到20xx年底,我校擁有省、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8名,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45名。

為推進二級管理體制改革,制定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推薦(評審)工作條例》,把職稱評審的.重心放在各教學單位,以此調動各教學單位和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明確規範評審程式,使學院、學校兩級評審推薦過程公開、公平、公正、有序。

今年,我校八個一級學科獲副教授自主評審權。在自主評審時,嚴格按照省裡有關檔案精神,按照我校職稱評審檔案要求,嚴格程式,最後22名參與評審的教師全部通過。

20xx年職稱申報共計359人,其中申報正高30人,副高164人,中、初級65人,審查、接收材料一萬餘份。通過河南省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正高12人,副高41人,中級41人。

人事處對學校教職工近五年的津貼分配收入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經過資料分析和測算,在借鑑兄弟院校各類人員績效工資發放標準的基礎上,提出了我校20xx年津貼分配方案,在20xx年的基礎上績效工資總體提高20%。認真核查“吃空餉”人員,通過工資發放名冊和編制、財政供養名冊認真比對,詳細統計,徹底清查,核實名單,落實到人,解決了多年存在的頑疾。

嚴格控制編制外用工,規範編制外用工的管理,按照《勞動合同法》與編制外用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為編制外用工辦理並落實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等各種保險待遇。做到人人有合同,個個有檔案,月月有考勤,年終有考核,使編制外用工管理進一步規範化。今年清退編外用工11人。

6月初,河南省省直高校人事調配工作會議在我校召開,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處室領導以及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70多所省直高校和教育廳直屬單位人事部門負責人蔘加了本次會議。省人社廳、省教育廳就省直高校人事調配工作有關事宜進行詳細講解,並對大家集中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充分利用學校新聞網和人事處網站等平臺,增強人事處各項工作的資訊化和透明度,保證人事管理與服務工作全面、全程、全方位接受廣大教職工的監督;積極建設人事資訊系統,推進人事辦公節約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