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創意思想心得體會4篇 創意瞬間:思維與靈感的碰撞

在工作中,創新思維和創意思想能力對於我們的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探索嘗試,增強創意思維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本文將分享創意思想的心得與體會。

創意思想心得體會4篇 創意瞬間:思維與靈感的碰撞

第1篇

上思想政治課是教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國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教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教育技巧靈活。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教師的才能與素養的提高分不開的。

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教育技巧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才能和素養,一名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教育技巧,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條件,隨機應變地、創造性地處理各種錯綜複雜、突如其來的教育、教學問題,否則,即使你有高談闊論的理論也無法成為實際的好教師。

在教學的實踐中,廣大教師對教育的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我們在觀摩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時,會發現他們都非常善於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的時機和分寸,方式方法靈活自如,語言通俗、生動,分析精闢入理,富於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顯示出一名政治教師的聰明才智,即高度的教育技巧。但與此同時,一部分教師由於對教育技巧的含義、表現及其培養途徑等缺乏瞭解,在實際工作中只對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比較重視,而對培養自己的教育、教學才能則往往重視不夠,認為只要自己有了:“一杯水”,就一定能給學生“一滴水”,殊不知,如果缺乏教育技巧靈活和才能,沒有把握學生思想脈搏、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為主體地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則連“半滴水”都得不到。另一部分教師在目前的觀念常常把教育的技巧理解為是管理學生,維持秩序的一種應急手段。這些誤解,往往影響著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培養自己教育的智慧才能的自覺性,妨礙了他們教學水平的提高。

教育機智,即是教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獨特結合和綜合表現。技巧有效地發現和處理各種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具體表現有如下幾個方面:

近年來,“思想政治課”的教材有所變革。如:在國中階段,原來八年級年主要是上“社會發展簡史”,而現在是上有關的法律知識,對於這種不同教材,就有不同的要求,要對症下藥,才會有的放矢。如果缺乏針對性,就好比射箭沒找到靶子,治病沒找到病因。只能陷於枯燥無味的空洞說教,有的甚至在朗讀教材。如果善於發現問題,並能迅速準確地抓住問題的本質和妥善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這非易得之。所以它要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分析力和判斷力。

二、善於因勢利導、創造性地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方針。

改進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關鍵是要理論聯絡實際、善於因勢利導、創造性地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社會、理解人生,解決周圍各種思想認識問題,從而解開學生思想上的“疙瘩”,因勢利導地對其進行教育,更需要教師有高度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對於課堂上突然出現的問題,這是常見的事,不足為奇。但要能及時地作出正確的反應,機智果斷地給以恰如其分地處理,不僅可以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表現出教師在巧妙處理問題的聰明才智,還會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政治課教學所獨具的魅力,從而增強學生對該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欲速則不達”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切莫急於求成,而應恰如其分地掌握分寸,不僅是教師在教育機智的重要表現,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條件。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區分層次,以理服人,講求實效,以情感人。

以上是我通過學習對思想政治課的一些感悟,今後我會繼續努力來塑造我的課堂,以至於讓我的政治課堂更上一臺階。

創意思想心得體會4篇 創意瞬間:思維與靈感的碰撞 第2張

第2篇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2021年,建黨__週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開啟,作為黨員幹部,我們惟有奮鬥,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創造輝煌。鄉鎮基層作為“三農”工作的“著力點”,工作紛繁複雜、點多面廣,亟需打造基層工作高效化,以推動鄉鎮區域高質量發展。如何助推基層工作高效化,因地制宜,可用以下三個“妙招”:

“優”配組工幹部,提升“黨建”上下聯動效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鄉鎮基層是黨聯絡人民群眾的直接紐帶,黨建則是這條紐帶的“牽引頭”,“牽引頭”足夠堅強有力,紐帶的作用才能發揮得更有效。鄉鎮書記是抓基層黨建的“第一責任人”,但日常工作的謀劃和執行離不開組工幹部,可考慮以配優配強組工幹部、加強與上級組織部門的聯動為抓手。首先,組工幹部的人選要側重年輕化、知識化、能力化,要善思會寫、能做會講,要打破走一走、看一看的傳統培訓學習方式,可採取以“理論學習成績+崗位實踐成效”來綜合評定學員的結業等次,力爭達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培訓學習實效。同時,在適宜工作階段,可統籌安排縣、鎮組工幹部上下交流歷練3個月,一對一結對帶,互為學習、互補短板,雙向提高業務本領和工作效率,切實提升“黨建”工作的上下聯動效應。

“狠”抓班子隊伍,激發“火車頭”引領帶動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鄉鎮領導班子是基層各項工作的“火車頭”,是“黨聯絡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中堅力量,班子隊伍必須要“狠”抓。目前,鄉鎮基層存在部分領導班子推諉扯皮、懶散不作為的普遍現象,這時就要打破傳統“隔靴撓癢”的批評方式,該“紅臉”時就要有“紅臉出汗”的效果。同時,要注重推薦選拔勇打硬仗的領導班子,何為勇打硬仗?猶如戰爭年代,身先士卒,不怕犧牲、衝鋒在前,靠近前線指揮;和平時期,不計個人得失、攻堅克難,不看重個人“帽子”、以人民利益為上,不做“老好人”、敢於做事、能做成事。逢鄉鎮領導班子換屆之際,要充分做好研判分析,因地制宜制定獎罰措施,獎賞之下有勇夫,略罰之下知恥而後勇,切實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能上能下,形成一種鞭策效應,充分激發“火車頭”的引領帶動作用。

“育”壯黨政精苗,營造“青年幹部”有為有位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當前脫貧攻堅碩果頗豐、鄉村振興全面推進、“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基層逐漸成為青年幹部選拔“賽馬場”“主陣地”,“育”壯黨政精苗將有利於各項事業發展。目前,鄉鎮各項工作執行“中樞”在黨政辦,部分鄉鎮黨政辦除了主任是公務員,其他工作人員較多是事業編、僱員,日常加班多、任務重、委屈多,且缺乏激勵措施,導致後續年輕幹部不願去黨政辦,存在後備人選青苗不接、現任主任難晉升的隱形惡性迴圈。可結合年度評優、晉升等方面制定黨政辦工作人員激勵措施,打造一種黨政辦“光環”,鼓勵青年幹部勇來歷練,培養足夠青苗,以更好育出、育好、育壯黨政精苗。同時,要鼓勵精苗向更高“平臺”發展、充分展現價值,切實營造一種“青年幹部”有為才有位的氛圍,迴圈助推基層工作高效化。

第3篇

在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巧妙融入情感教育,對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具有積極作用,是加強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習的基本條件,也是提高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率的關鍵點。而當前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情感教育依然存在些許問題,這便要求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給予其足夠重視,制訂相對應的措施將其優化,保證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質量。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巧妙融入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開展道德與法治課能夠切實影響學生情感與心理,使學生的價值理念、興趣愛好以及思想觀念發生一定轉變,這便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標。教師每節課的教學都要有一定的計劃與目的,在目標的有效引導下,以教材為中心,輔以高效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基於此,能夠看出,在實際教學中確立目標十分重要,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在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明確情感教學目標要與學生具體狀況相結合,可以以下述兩點為切入點:其一,情感目標的層次。一般情況下,情感目標分為三層,主要包含反應、接受以及態度。其中接受指的是學生通過溝通與觀察,在情感上發生積極變化;反應為應用特定情境,在道德與知識的方面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對學生心理起到正面影響。其二,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目標。其具體包含人生價值感、道德感、美感以及理智感等[1]。其中,美感指的是人對事物所產生的實際情感體驗,如滿足、開心等;道德感指的是個體對周邊人群或是社會持有的感情;人生價值感指的是想擁有良好品質與持有積極心態的想法;理智感指的是人在評價過程中創設的情感體驗,如成就感、自豪感等。

課堂匯入環節為建構高效課堂的核心部分,所以若想實現巧妙地將情感教育滲透到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在課堂匯入環節中融入情感教育就至關重要。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責任與角色同在》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活動,如你畫我猜、成語接龍、兩人三足等,讓學生充分體會團隊意識以及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如此不但能夠有效活躍道德與法治課堂氛圍,還能提高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對該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全面瞭解,進而加強學生責任意識與團體精神,從而實現道德與法治課程開設的教學目標。在課程匯入中巧妙滲透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是當前國中道德與法治課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之一[2]。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需切實把情感教育全面融入課堂之中,讓學生感受到情感教育的效用與價值。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合理利用網路》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與網路案例相結合講解這節課的知識,教師可以課前上網蒐集一些素材,並將其製作成課件,在課上為學生展示,使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有觀感受,從而使學生受到深刻影響,為學生合理利用網路提供有利條件。再比如,在教授《誠實守信》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一段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老丁頭,他管老王頭借了200元錢,借期為一週,當一週過後,老丁頭並未將200元錢還給老王頭。這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老丁頭是否守信用?”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當探究結束以後,每組指派一位同學到講臺上綜述小組觀點,當所有小組闡述結束之後,再由教師統一總結歸納[3]。此種教學方式不但能夠吸引學生注意,還能加強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另外還能加深學生對這節課知識的記憶,為學生成長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鋪墊。

對於國中道德與法治課來講,課外實踐活動為核心組成部分,是達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的主要展現流程,在該期間可以全面地把情感教育滲入其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的才藝得到有效展現,使其情感充分地釋放出來。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人人遵守規則》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視訊,讓學生在觀看視訊中提升自身道德素養,成為一個遵守規則的好公民。

綜上所述,對於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來講,巧妙融入情感教育十分重要,是豐富學生情感意識的基礎,也是加強學生道德素養的關鍵,基於此,國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師需對巧妙融入情感教育給予高度重視,促使其存在的效用在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充分地發揮出來,為推動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質量提升提供有力依據。

第4篇

我認為:思想道德教育要少“說教”。不防結合學科的內容,在課堂上抓住點滴的德育契機。

比如說在學生說到哪裡的花漂亮,她採了一朵做標本時就該及時指出:花是給大家看的,你摘一朵我摘一朵,那麼後來的人就沒有花看了。也可以使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具有育人的價值。我們班就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如《團結力量大》、《該先愛國還是先愛家》的主題班隊會;同時開展拔河、跳繩、小製作等活動,通過實踐,學生從中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找竅門,體會手腦並用的益處,找到集體合作的最佳方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責任感和義務感,豐富學生課餘生活;組織學生每人每週至少看一本書,開展讀書沙龍,好書推薦,讀書經驗交流等活動拓展學生視野,展開想象的翅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班級中開展的活動,形式多樣,趣味性強,學生有了顯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參與意識日益加強,自理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處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更是使日常生活成了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習慣的演練場。

而對於不同年齡、年紀、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個性、興趣、學習習慣的學生要區別對待,做到因材施教。比如高年級的學生對說教、批評非常反感,嚴格的有很強烈的牴觸情緒,我總是先和他開開玩笑,放鬆他的心理防範意識,讓他知道老師是來幫助他的,讓他把老師當作朋友,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欠妥。比如我們班上有名學生李某,他性格孤僻,上進心不強,逆反心理重,學習成績不好,缺少家庭的溫暖。我初步分析了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並制定了應該先從心理疏導開始的教育方法,儘量讓他取得小的進步,循序漸進的轉化。具體的教育方法是:先通過班級師生交流,取得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學生交心,還通過集體活動,為該生參加集體活動提供便利條件,讓其感到集體的溫暖。另外,幫助其與養父建立起和諧的父子關係,改變自我審視角度,淡化自我怨恨意識。

最後,幫助他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發揮優勢,彌補不足。從而樹立必勝的信心和勇氣。通過以上的工作,學生黃某的行為習慣大有改變,進步比較大,學習上也開始努力,初步收到成效。相信他能轉化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好學生。

不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他們的思想都不是一下子形成的,都是從小到大,通過點點滴滴的事情和感受,逐漸形成的,因此,思想道德教育要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想到這裡,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突然重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