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5篇 1. 《青春盛宴:三首古詩詞引領心靈》 2. 《美麗中國:三首古詩詞勾勒家國情懷》 3. 《鄉情濃郁:古詩詞三首描繪農村生活》

本文介紹了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在教學中的運用。通過對每首詩的賞析和教學設計,讓學生更好地瞭解中國文化和詩詞文化,提升詩詞鑑賞能力。

《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5篇 1. 《青春盛宴:三首古詩詞引領心靈》
2. 《美麗中國:三首古詩詞勾勒家國情懷》
3. 《鄉情濃郁:古詩詞三首描繪農村生活》

第1篇

1、瞭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誦以前學過的他寫的古詩。

2、瞭解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閱讀他們的作品。 

⑴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鎮頭。”這首傳唱了千年的歌謠向我們介紹的是──(生答:瓜洲)川流不息的長江水見證了瓜洲的興衰,瓜洲曾經是“江北重鎮、千年古渡”。

⑵ 而“京口”不僅是東漢吳國第一古都,更是文氣洋溢的靈秀地。許多詩人在此流下千古絕唱的詩句:

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宋代蘇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課件展示詩句)而其中最為人們傳誦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間(jiàn)、數(shù)重(chóng)山、照我還(huán)”

3、反覆多讀幾遍這首詩,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學生多讀。

(我覺得它寫得很美、我覺得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的感情)

1、剛剛同學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們一塊兒來讀一讀吧。齊讀。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麼說什麼。

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這麼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那就用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彷彿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可為什麼詩中只有一種“綠”色呢?仔細觀察一下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1、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站在──(手指課題“船”字)(生答: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

(生答:綠色),讓作者那麼明顯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來了)。

12、你可別小看了這個“綠”字哦,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麼呢?。

(感受到春天就單單是個“綠”也各有各的美;這個“綠”有著層次美,遠近各不相同;”綠”也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4、同學們理解的多準確呀!把你感受到的“綠”再讀出來吧。分男女生賽讀。

15、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6、聽完“綠”字的故事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指名答。

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更改十多次,難道我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

18、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讚賞。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你的讚歎吧。

這麼美的綠,這麼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裡去?詩中的家鄉是指哪?引導從課題的船停*在“瓜洲”“鐘山只隔數重山”等處理解。

3、你能到這個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他是在那兒長大的,對鐘山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是他的第二個故鄉。

引導從“一水間”“只隔幾重山”“又”“何時找我還”這些詞句理解。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呀!漂泊在外的遊子對家鄉是多麼的牽腸掛肚呀!讓我們一塊再來感受一下詩人的情感吧。

3、學到這,我們再來想想為什麼人們對這首詩如此偏愛?

4、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生答: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立志於國家改革。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 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了久思故鄉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己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巨集圖嗎?千頭萬緒湧上心頭……更讓我們驚歎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一個“綠”讓“萬千寵愛於一身”,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範!:不要放過這麼優秀的詩篇,趕快背下來吧。

2、聽!來自遠離家鄉遊子們的聲聲吶喊。故鄉的雲總是那樣的白,故鄉的人總是無比的親!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那麼,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他們又是如何表達胸中滿溢的情懷呢?

1、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首讀一讀,要求讀準、讀通,看看註釋或藉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詞。

5、那麼,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夥伴一起反覆讀上三遍之後,再好好想想。

6、這麼多遍的讀讓你感受到了什麼?任選一首說。指數名答。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課件出示兩首古詩。默讀,劃出來。

3、“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提起筆來才發現要寫的──(生答:要寫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這真是──(生讀: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6、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滿腹惆悵、心事重重的感覺。

7、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麼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指名答。

8、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交流。

10、這一次又一次的開封、密封的過程中,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掛念),這真是說也──(生答:說不完)道也──(生答:道不盡)。

11、就讓我們一起走入這理還亂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12、王安石見明月而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這都是──(生答:借景抒情)。那麼,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巧妙的藏與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4、全班交流,師引導注重體會“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2、在你背誦時,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指名答。

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就不同。我們不可能到達詩人生活當中去,不可能看到那個朝代詩人面前真實的景色,但是,詩人們那份濃濃的思鄉情,我想無論是誰都能感悟的到!因為詩中的字字句句無不包含著──(生答:對故鄉的想念、對家鄉的思念……)讓我們一起再來背一背這麼感人的詩吧。

4、指導書寫,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5篇 1. 《青春盛宴:三首古詩詞引領心靈》
2. 《美麗中國:三首古詩詞勾勒家國情懷》
3. 《鄉情濃郁:古詩詞三首描繪農村生活》 第2張

第2篇

?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都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都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泊船瓜洲》這首詩通過描寫詩人泊船於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時的所見、所思、所感,表達了作者思鄉、愛鄉和急於返鄉的心境。詩句語言凝鍊,意境優美,同時反映了作者對家鄉的深切懷念和熱愛,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審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好教材。此詩“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的錘鍊歷來被人所稱道,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彷彿有陣陣春風撲面。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長,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詩中遲遲不能下筆的生動意態描寫,深深地感動了每一位遊子的心。

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則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天涯羈旅最易引起共鳴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異鄉、夢迴家園的意境,信手拈來不顯雕琢。詞風纏綿而不頹廢,清麗自然之中又不乏邊寨之雄奇風情的描述,細膩哀婉的人物內心世界和山高水長的場景及氣勢龐大的隊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並且它們巧妙地結合到一起,昇華了羈旅懷鄉的主題,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長。

選編這三首詩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對詩詞的誦讀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通過幾首詩詞的對比誦讀,揣摩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的;同時,積累古詩詞,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厚實文化積澱。

追求古詩學習的人文性、個性化。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抓重點詞句,反覆咀嚼,反覆品味,反覆朗讀,引領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以情感人,注重情感體驗,感同身受地與文字對話,提升感悟內涵,達到入情,悟情,融情,升情的目的。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

3、學習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4、感受詩人暗藏於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一、背誦比賽,激趣匯入1、組際比賽背誦關於思鄉的古詩詞。

2、家鄉,是每個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絃,誰一觸動它,就會發出最纏綿的思念之音。今天我們就隨著古詩《泊船瓜洲》,與王安石共彈一曲思鄉曲吧!

背誦思鄉古詩,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亮相的機會,喚起他們的成就感,激發他們樂於自覺背誦古詩文的興趣。用富有感染力的導語,撥動學生的思鄉之琴絃,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⑴ 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嗎?“瓜洲”在這裡指哪裡?

⑷ 反覆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並想一想:哪句詩最能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

讀通是讀懂的前提,因此,先讓學生試讀,適時輔以教師的範讀,或學生的賽讀,力求讀通的同時,讀美。並讓學生藉助圖、課後註釋,以學生自己對詩歌內容的領悟來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以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來取代統一答案,以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來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

⑴ 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⑵ 描述關於綠的好詞: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綠”過江南的美麗景色?

(“陽春三月”、“鳥語花香”、“奼紫嫣紅”、“生機盎然”、“綠滿江南”、“桃紅柳綠”、“春風和煦”……)指數名學生說。

師: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彷彿看見了一派綠意盎然的春光圖。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學生朗讀。

師:你看,這“綠”字讓你們這麼一說,竟如此的豐富多彩;這“綠”字讓你們這麼一讀,竟如此的生機盎然。知道嗎,這小小的“綠”字裡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呢!引導閱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交流:聽完“綠”字的故事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指名答。)

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通過換詞、朗讀體會作者用詞之妙,揣摩作者滲透在字裡行間的思鄉之情。

春風真的只綠“江南岸”嗎?那作者為什麼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不說“春風又綠江兩岸”呢?哪個詞寫出他想回家?(還)

你有過思念家鄉的感受嗎?你想家時心裡是什麼滋味?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還,不由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滿大地,離家已久,思緒萬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

聯絡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感受,讓他們的情緒在情境中與詩人產生共鳴,更能體悟作品蘊含的情感。

3、是哪些景物讓詩人想回家?他的家鄉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重山”等處理解:

⑴ 詩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麼景色?朗讀一、二行詩。

⑵ 這兩行詩中有兩個地名,誰知道京口是在什麼地方?瓜洲和鐘山在什麼地方?教師畫圖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學生在圖上標出位置。結合圖和註釋理解詩意。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水間”“只”“數重山”的意思。

⑶ 作者這兩句詩提到了三個地方之間的距離,他到底要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京口和鐘山離得很近,這與作者有什麼關係呢?

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裡長大的,對鐘山即現在的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裡是他的第二故鄉。

在學生心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時,教師適當地介紹背景,幫學生體會文字裡面蘊涵的意思。

4、離家近了,應該回家;離家久了,更應該回家。可是什麼原因?

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通過讀、說、議、背誦,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感受詩人濃郁的思鄉之情。改編詩作,為詩配畫,則更是展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表現。

1、補充寫王安石的詩供學生選擇自讀,或同桌讀,或幾個人討論。

2、補充閱讀中國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拓寬閱讀的時空緯度:一是古詩,一是現代詩;一是思家,一是思家更思國。從而實現情感昇華,深化學生情感內涵。

收集思鄉思親的詩作,特別是王安石、張籍、納蘭性德的詩。

?泊船瓜洲》一詩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採用板畫能很明確地表達了這個主題:京口、瓜洲一水相隔,岸上,詩人獨自一人向著家鄉的方向遠眺,雖然家鄉離此地相距深遠,但詩人看來,只是翻過幾座山就到了,很近很近,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在王安石的眼中啊,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的徐徐春風。在余光中眼裡,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到了張繼和納蘭性德的的筆下,鄉愁又是什麼呢?請大家開啟課本,自由朗讀《秋思》和《長相思》。注意,仔仔細細地讀上五分鐘。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還要注意詞句內部的停頓,爭取把它讀得有味。

2、自由讀兩首古詩詞,要求讀得正確、通順。通過看註釋,查資料,試著說說兩首詩詞的大概意思。

兩詩詞都是表達思鄉之情。其中《長相思》是詞,詞又叫長短句,因此,詩句與詩句不同,根據詞牌填寫,字數有多有少。長相思是詞牌名,內容多寫男女或朋友久別思念之情。

5、同樣的思鄉之情,但表達卻不相同。和你的夥伴好好讀詩,看看詩人們是怎麼表達的?

2、藉助圖、課後註釋交流詩的大意,結合重點詞隨機點撥引導:

⑴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② 看到“秋風”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秋高氣爽,涼風習習,心曠神怡;秋葉紛紛,落紅遍地,寂寥肅殺。)

③ 秋風是沒有形狀的,難道真的看得見?“見秋風”,其實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景象?(感受蕭瑟冷清之氛圍。)

④ 課件播放繁華的洛陽城,再對比反襯引思:面對如此繁華的洛陽城,詩人卻只“見秋風”?

① “家書”是什麼意思?古人說,家書抵萬金,假如你給家中寫信,會寫些什麼?

張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貧,年紀很小,就遠離故鄉,到二十五、六歲時,已經歷了浪跡天涯的羈旅生活。常年四處奔波、漂泊異鄉。他祖籍吳郡,後客居洛陽。

假如你就是詩人,就是遠離故土思念家鄉的詩人,你會在家書中寫些什麼呢?

④ 秋風落葉喚起思鄉夢,讓人一言難盡呀!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麼?(意萬重)反覆讀“意萬重”,讀出“意萬重”之感。

在這裡,朗讀不再是機械錄放,而是學生個人情感的渲洩。

⑵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從這兩句中你讀懂了什麼?你還有什麼讀不懂的?

① 看看文中插圖,找找畫的應該是哪句詩的意思?

② “開封”是什麼意思?(開啟封好的信)什麼時候“開封”?為什麼當信快要送出的時候又“開封”?“恐”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恐“說不盡”?(意萬重、匆匆)說不盡什麼?

想一想,如果你是詩人,在這秋風瑟瑟的時節,給家鄉的親人寫了一封家書。臨發前,又將封好的信拆開,你當時心中會說什麼?家書“開封”後,你會怎麼做?(添上一筆,補上……;重新合上,隻字未動。)如果你是“行人”,你目睹了詩人這一奇怪舉止,你心裡怎麼想?你想對詩人說些什麼話?想象畫面,把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學生自由練習,全班交流,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3、誦讀全詩,說說在詩人眼中,鄉愁是什麼?(一封意萬重、說不盡、臨發又開封的家書)。

3、欣賞課文插圖,對照文中註釋,嘗試用自己的話互說插圖所繪情景。

(學生默讀並思考詞意,教師在一旁巡視,瞭解學生的讀書情況。)

② 相機理解“一程”“一更”“此聲”是指什麼聲音?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的情景,聽著寒風朔雪的嘈雜聲,叫人無法安睡的情景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③ 聯絡生活談談:踏遍千山萬水,風雨兼程,你們有沒這樣的感受?你覺得邊塞軍旅生活怎麼樣?朗讀體會邊塞軍旅的千辛萬苦。

聯絡生活放談感受,由生活走向文字,激起學生情感體驗。

① “故園”是什麼地方?為什麼他想到了“故園”?他可能想到故園的什麼呢?

故園沒有這樣的風雪交加,故園不會這樣的臥不成眠,故園不會這樣的寒冷孤寂;故園,有的是寧靜祥和,有的是親人關愛,有的是溫暖舒適……

天倫之樂,溫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現在,此時此刻,這樣的畫面全都破碎了,這樣的情景全破碎了。碎在征途上,碎在風雪中,碎在心坎上,誰再來讀《長相思》?(帶著心碎的感覺讀下闋。)

既然身在征途,身系家園,感覺那麼的心碎,那為什麼還要參加邊塞軍旅生涯?引導學生明白好男兒心繫故園,更愛國家。

(第一首,借景抒情,渾然天成;第二首善於從尋常細節入手,刻畫入微;最後一首善於將寫景與敘事融於一體。最終目的都為抒情。)

3、山水相隔,隔不斷我的思鄉情;鴻雁傳書,表達不盡我的思鄉意;風雪聒耳,吹不斷我的思鄉情。讓我們一齊誦讀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師生齊誦讀)

4、鄉愁,是遊子心中難解的結;故鄉,是遊子心頭永恆的家。多年以後,當我們離開家鄉,遠離故土,我們的心中,會情不自禁地湧起那一股股思鄉情!

4、課後收集表達思鄉情緒的詩詞,交流,比較一下這些詩在表達方法上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句詩出自()朝詩人王安石的《》,全詩表達了詩人真摯的()之情。其中“綠”的意思是( ),還”的意思是( )。全句詩意是()。

這句詩出自宋朝詩人()的《》,在詩人眼中,鄉愁猶如(),讀著這首詩,我彷彿看到了()。

學生應該是積累了一些表達思鄉懷親的詩詞,要善於利用學生的積累,然後引入新課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理解的盲點,適當點撥,使學生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

三首古詩詞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一樣的,但是表達的方法各異,《泊船瓜洲》是寫景抒情,《秋思》則是敘事抒情,《長相思》則融寫景與敘事於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於這個特點,可以在初讀課文,理解內容之後,把三首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教學。在體會相同感情的同時,感受語言的各自特點,揣摩表達方法的不同。

也可以按順序一首一首地進行教學,可以第一首詩為例,學習理解詩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二、三首詩則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交流來理解詩意,通過討論和教師的點撥來比較寫法,通過誦讀來積累語言。

在古詩教學過程中,也可適時適度地引導學生古詩與現代詩對比閱讀,詩與詞對比閱讀,如學了《泊船瓜洲》後,適時補充閱讀現代詩《鄉愁》,引導學生朗讀發現異同點;學習《秋思》和《長相思》時,則讓學生對比閱讀詩與詞的不同風格特點,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讀中求解,讀中求悟”,因此,在理解詩意前,應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詩句,讀出節奏感,再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通過想象讀、看畫面讀、換位思考讀等形式讀出詩詞蘊含的獨特情感,達到與詩人情感共鳴的目的。

可以引導學生課外蒐集誦讀積累有關鄉思的詩詞或詩詞名句,並啟發學生在說話和習作時加以引用,提高語言表達的品位。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蒐集表達思鄉情感的歌曲,唱一唱。要切實提高古詩詞背誦積累的質量。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讓學生認真保質地默寫下來。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1021~1086),字介甫,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慶曆二年進士。神宗時,兩為宰相,創新法。後罷相居金陵,號半山老人。其政事文學皆著名,詞傳不多,卻一洗五代綺靡舊習。今有輯本《臨川先生歌曲》。

唐詩人,字文昌,蘇州人,貞元進士。其樂府詩多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甚受白居易推崇,和王建齊名。

(順治十二年1655~康熙二十四年1685),本名成德,為避太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始祖為蒙古土默特氏。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乾清門侍衛。他是清大學士明珠的公子,鄉試出徐乾學門下。他生平淡泊名利,喜交接文學名士,酷愛書史。論詩反對模仿。文學成就以詞為最。共存詞三百四十二首,尤以小令見長,悽惋幽深,頗得南唐二主遺韻。著有《通志堂集》、《飲水詞》等。時人譽為“清代第一詞人”。

第3篇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激發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3、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的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通過三首詩詞的對比學習和拓展,初步瞭解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4、通過對三首古詩詞的學習,體會作者對家鄉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

品味語言,積累並內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思親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比體會三首詩詞在表情達意上的異同,感受思鄉詩詞的一般特點。

借用註釋,查閱資料、工具書,質疑問難,自讀感悟,朗讀涵詠,討論交流,撰寫小論文等。

以文定教、順學而導──根據古詩詞的體裁和思鄉詩詞的題材特點和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經驗和規律,確定了以朗讀品味為主的教學方法;依據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設計了對比教學的教學思路。

1、針對課文內容有側重地查閱資王安石、張籍兩位詩人的資料,對他們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人生履歷有所瞭解,並做簡要地記錄:

2、藉助註釋、工具書、聯絡語境,正確流利地朗讀三首詩詞,並嘗試讀懂古詩大意。

2、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理解詩詞的大意及重點詞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經過對比學習,體會出兩首詩詞都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但思鄉的緣由、表達的方式、語言特點是不同的。

師:思鄉是一種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懷,她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今天我們再來讀三首思鄉的詩詞。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詩。

(板書課題“古詩詞三首”,詩詞題目“泊船瓜洲”“秋思”。)

(重點強調“間”“重”等多音字,並以此滲透聯絡上下文,分析字意,確定多音字讀音的學習方法。)

1、學生運用積累的學習方法,自讀古詩,畫出不懂的問題。

“你從詩句中讀懂了作者身在何處呢?”引出兩首詩的寫作背景,感知古詩大意。

四、朗讀品味兩首詩,體會詩情,感悟詩境。對比兩首詩的異同

透過詩中哪些詞語,你能體會到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可以在書上圈一圈、畫一畫,還可以寫寫簡單的批註。

重點預設“一水間”“只隔”“綠”“又”“何時”“還”。

在奉詔進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風,家鄉的春景勾起了詩人無限的鄉愁,那引發了客居洛陽的張籍鄉愁的又是什麼呢?思鄉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邊,明月下,想著自己的家鄉,發出了感慨:“明月何時照我還。”那思鄉的張籍又做了什麼呢?請同學們自讀詩文,深入體會。

⑶ 交流彙報,扣住“見秋風”“意萬重”深化對詩文的感受,相機指導朗讀。

兩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家鄉,在不同的環境中又因為不同的緣由觸動他們共同的情感──這就是思鄉。

整理對比學習本課的思鄉詩詞。獨立或合作學習收集到的詩詞,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泊船瓜洲王安石奉詔入京春意濃 追問明月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秋思張籍客居洛陽見秋風寄寫家書敘事抒情 含蓄感人長相思納蘭性德徵旅途中遇風雪輾轉難眠寫景敘事 傾訴心聲

“比較和兩首思鄉詩(詞)的異同”“古代人離開家鄉的原因略談”“觸動古人的思鄉愁緒的意象有哪些”等題目寫小論文。橫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的賞析”論文題目。

第4篇

這篇精讀課文包括兩首古詩《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和一首詞《漁歌子》、《鄉村四月》是宋代詩人翁卷所作。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裡波光粼粼,天空中煙雨濛濛,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後兩句寫人,四月到了,農活多了,鄉里的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蠶桑又是插秧,突出了“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給人一種“一年之際在於春”的啟示,整首詩就像一幅鈀彩明亮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四時田園雜興》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詩人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忙時熱烈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尤其是後兩句寫的意趣橫生,意味深遠,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地也不會織布,但卻在茂盛成陰的桑樹下學種瓜。這些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十分有趣,也頗有特色,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詩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年的讚揚。全詩語言平白、樸實、自然,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漁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張志和,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畫意詩情。看,初春的遠山剛蒙上幾分綠色,從水田裡飛來的白色鷺鷥在山前低徊,粉紅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黃色的鱖魚時而躍出水面,漁翁頭載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綠的蓑衣,停舟於春波之上,色彩多麼明麗,畫面多麼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為它染上一層斜風細雨,整個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煙雨之中,顯得寧靜而美好。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

瞭解詩詞內容,感受古詩詞中描繪的鄉村風光,體會詩人在詩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主動積累的習慣。

1、學習前兩首古詩,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教具準備〗學生準備有關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資料,老師準備相應的音樂帶。

老師:同學們,本單元我們隨作者領略了中外的田園風光,體會到了自然、質樸、和諧、靜謐的鄉情,今天,我們再來走進古代詩人為我們描繪的田園美景,學習《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你也一定會陶醉其中的。

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古詩。《鄉村四月》和《四時田園雜興》。

1、作者簡介,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一生沒有做官,他的詩大多講求技巧,詩風清苦。

白滿川:指稻田裡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子規:杜鵑鳥。

句意: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滿是綠色,稻田裡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天空中煙雨濛濛,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句意,四月到了,農活多了,鄉里的農民們都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採桑養蠶,又是插秧種田。

(播放音樂帶,有感情的朗讀)。詩文展示四月的鄉間充滿生機,一派繁榮的景象,同時勾畫了農民在四月裡緊張、繁忙的勞動場景,表達出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讚美之情。

範大成:蘇州吳縣人(今江蘇)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南宋詩人,他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合稱“南寧四大家”。他的詩憂國憂民,多有佳作,晚年隱居,寫了《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他一生田園詩的代表作,反映農民的勞動生活和民生疾苦。這裡選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句意:夏季農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間鋤地,晚上要在燈下搓麻成線,農家男女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⑵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未解:不懂。供:從事。傍:靠近。句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雖然他們不懂的耕種與織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詩文描繪了鄉村大人耕織,孩子也學耕種的情景,展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勤勞,是一副具有濃濃生活氣息的農家耕織的圖畫。

2、請你說說“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的景象,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1、學習《漁歌子》理解詞意,想象畫面,體會詞人的情感。

上節課,我們領略了兩位宋代詩人為我們展現的田園風光,使我們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質樸,誰能想象畫面,再來背誦一下這兩首詩。

1、誰還記的我們第一節課學的一首詞,你們還能背誦嗎?《憶江南》

詞有詞牌名,是詞的調子的名稱,詞調是寫詞時依據的樂譜。有的詞牌原來就是詞的題目,如《憶江南》《漁歌子》但後人寫的《漁歌子》《憶江南》就與詞牌無關了。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故又稱長短句。

作者簡介。張志和,唐代詩人,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被貶官後,不再復仕,放浪江湖間,自稱煙波釣徒,著有《玄真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句意,西塞山附近,白鷺展翅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肥美。(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光)。

句意: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悠閒自得,溢於其中)

作者將山前高飛的白鷺、岸邊盛開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鱖魚及斜風細雨中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漁翁,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清新、優美、充滿情趣的漁翁垂釣圖。展現了詩人悠閒自得的心境,也表達了他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

1、學習了三首古詩詞後,你對鄉村生活又有了什麼新的感受?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背給大家聽聽。

第5篇

4、理解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詩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光輝。同學們喜歡古詩嗎?那我們來開一個古詩的交流會,怎麼樣?你喜歡哪首古詩就馬上站起來背,由你開始!(學生背)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看來咱們班同學平日裡特別注意積累!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詩《獨坐敬亭山》(教師板書)請同學們跟我齊讀一遍課題。

同學們,我們知道敬亭山是一個山名,那你能根據圖片的內容來說一說獨坐敬亭山這個題目的意思嗎?

(教師引導:坐,對坐;意思就是詩人獨自對坐在敬亭山)

這首詩就是李白獨自對坐敬亭山時的所見所感。同學們想不想看這首古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誰能來把這首古詩讀給大家聽一聽?聲音真響亮!那現在我們同學就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最好多讀幾遍。開始吧!

老師從同學們的讀詩熱情中可以看出你們非常喜歡這首古詩,那肯定讀得也不錯。誰願意來讀一讀?讀得真流利!誰願意像他一樣來讀一讀?還有誰想讀?咱們班的男子漢來讀一讀?不愧為男子漢,讀的聲音就是響亮!女同學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同學們讀得真流利!那你想不想聽聽播音員是怎麼讀的?(想)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課件錄音)誰能說一說播音員讀得和你有什麼區別?(學生說:有感情、有拖音、字讀得有起有伏)你想不想學著他的樣子來讀一讀?那我們就小聲地隨著播音員一起來讀一讀?(學生看大螢幕讀)剛才我們是隨著播音員一起讀,你能單獨有感情地來讀一讀嗎?(能)我們先來練習練習。誰想讀?還有誰?想讀得我們就站起來一起讀!

同學們讀得這麼有感情。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遊戲,怎麼樣?在同學的桌面上都有一些不完整的字條,你們小組能不能通過合作把它組成一首完整的詩,貼上在這張白紙上。第一個先完成的小組就可以到臺前來展示一下!同學們檢查一下他們的答案對嗎?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小組合作的力量多大呀!老師發現有的小組不僅答案正確,而且還貼上的工整、美觀。讓我們掌聲鼓勵這些小組的同學。在座的同學和他們的答案一樣嗎?舉起來讓老師看一看!我們同學都這麼棒,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老師也想來讀一讀,行嗎?那老師讀得時候,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眼前彷彿都看到了什麼?教師範讀。請同學們睜開眼睛,誰來說一說,你彷彿都看到了什麼?(學生說)教師相應板畫。

同學們說得這麼好,那你想不想隨著優美的音樂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誰來讀?你也來試一試?老師認為你也是我們班的小播音員,你讀得這麼好,肯定小組讀得也不錯,小組起來讀一讀?

同學們讀得非常有感情!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老師相信同學們在讀得過程中對詩已經有了自己的瞭解。現在就讓我們對照著圖片(課件掃描)小組討論交流一下: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這首古詩的?(學生交流)在這首古詩中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句呢?為什麼?同學們說得這麼好,看來你對這首詩理解很深。

同學們,假如你是李白,就坐在這高高的敬亭山上,你想不想看一看當時景色?(想)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教師播放課件。一邊講解:同學們我們就是詩人李白,讓我們帶著孤獨、寂寞的心情,獨自坐在敬亭山的對面吧!一群群的鳥兒都全部飛走了,就連一片白雲也飄然而去;詩人靜靜的看著這敬亭山,也只有敬亭山望著詩人,怎麼看也不厭倦。)

同學們,看了剛才的畫面,你能不能帶著與詩人同樣的孤獨、寂寞的心情來地感情地讀一讀。(讀得形式多樣)

同學們讀得太精彩了,老師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老師想如果我們把這首詩唱一唱,那會怎麼樣?我們隨著優美的音樂來試一試?會唱的同學大聲地唱一唱!剛才我們隨著音樂唱了這首詩,那你能不能自己來編曲子把這首詩唱一唱呢?自己先來試一試?誰願意來唱一唱?同學們唱得這麼好,我也想唱一唱,行嗎?教師唱:《春天在哪裡》的曲子、《數鴨子》曲子、《阿門、阿前》的曲子、《採蘑菇的小姑娘》曲子、《上學歌》曲子

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讀詩、畫詩、唱詩,那你想不想來當個小詩人來作一首詩呢?(想)課件播放:老師這有四幅圖畫,它們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你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季節來作一首詩。開始吧!

老師找學生到臺前來展示一下,你能大聲地來讀一讀你所寫的詩嗎?(學生讀)

老師相信同學們還會寫出更多更好的詩句來。可是這節課的時間到了,希望同學們在課下多交流或者與爸爸、媽媽一起來寫一寫。下節課我們就來開一個自編詩的展示會,好不好?謝謝同學們的合作,下課!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遊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並寫了非常優美的文章。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濛濛、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說一說:

⑵ 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多媒體出示)

師: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師: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說一說。

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2、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敬亭山》這首詩,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色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寂寂寞的感情,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

?望洞庭》詩人則以輕快的筆觸,勾出一副優美的洞庭湖秋月圖。

這兩首詩我主要放手讓孩子們自學,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但對詩句所表達的作者的情感感受不深,這也有可能是孩子們蒐集資料的不足,對詩人當時情景不是很瞭解所造成。而我做的也很不夠,開學之初,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我沒有細細備課,在很倉促的情況下上了這節課,很多問題都是請教同組的老師,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能抽出時間來好好備備課,每節課講求效益,讓孩們享受快樂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