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書筆記《原則》5篇 "原則:引領成功人生的指南"

《原則》是美國投資界的知名人物、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所著,是一本關於成功的管理哲學書。達利歐從自身的成功經驗出發,總結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應對挑戰的原則,展示了一種能夠駕馭複雜問題和變化的有效方法。本書對於企業家、管理者和投資者都具有啟發意義。

讀書筆記《原則》5篇

第1篇

近日終於看完了這本刷爆朋友圈的書——《原則》。詩人告訴我們:“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而這本書,則是在告訴我們,為什麼這種預言可以相信以及到底該怎麼做。

本書的作者瑞?達利歐是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橋水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1600億美元,瑞?達利歐本人也被媒體稱為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這種力挽狂瀾、跌宕起伏的英雄傳說,在資本市場其實並不罕見,為什麼是瑞?達利歐做成了全球第一?答案還是在書中找吧。

這位傳奇人士的書由三個部分組成:人生歷程、生活原則和工作原則。他將自己的人生經驗濃縮成五百多條標題,分享給世人。但這並不是一本“走向成功指南”。一如作者在書裡反覆強調的:“我的目的不是推銷這些原則,而是與你分享在我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吸取的寶貴經驗。我的目標是讓你認真思索,在很多情況下如何進行艱難取捨。在思考原則背後的取捨時,你就能得出自己的結論,究竟哪些原則最適合你。”非常有趣,一個符合普世價值觀的成功者,將凝結自己智慧和人生經驗的思考結果分享於眾,卻不會說,“這就是真理,聽我的!”這個投資教父似乎沒有當意見領袖的野心;他的野心更大,他說,要輔助他人發掘真相。福勒說:“人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而不在乎真相”。

在看書過程中,我總是一直想到我的一個朋友。我們小到日常為人處事,大到時政熱點新聞,都會討論。我們可以說是互相幫助打造各自的原則指南。有一次,我們在旅遊回程的車站候車室,由於對當時一個熱點新聞聊得太過慷慨激昂,引得旁邊一對老年夫妻也加入探討。老兩口拿著退休工資炒炒股,手拉手到處旅遊,出發前買的股票,回家後漲了就賣、跌了就持有。最後聊得開心了,大爺還給我們推薦程式碼。最後我們誰也沒有說服誰,卻理解了對方的思考邏輯,開心揮手道別。

這也是《原則》這本書最令我喜歡的地方,達利歐沒有說“跟我學你就能成功”。他說,“找到適合你的”。

在看似複雜的現實情境裡:歷史總會重演,不同事件背後發生的邏輯可能相同。在這些重複類似的事件中,不論是個人、企業還是社會,整體進化的腳步從未停止——這是作者揭示的真相。在踽踽獨行的一路,從年少時見山是山,到現在見山有時不是山,追求意義和進步似乎是唯一能撫平焦慮的方法。因而,作者推崇這種以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將複雜問題分類,讀書筆記在這些原則的警醒下,做出理性思考並讓決策更高效,避開走過的失敗選擇,最終實現人生快速的進化。投資教父在書裡樹立的感覺也是一副教父的形象,我彷彿看見他字裡行間平靜的隱藏程式碼在說:“不要糾結,要進化。”

世間的成功有各種定義,達成事業成就和擁有積極的人際關係,都是令人豔羨的成功。浪漫如艾米麗狄金森也說,“如果我能讓一顆心免於破碎,我的一生就不算白活。”這些人生成就都很迷人,但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要的是哪一種。

最後分享書裡作者反覆提倡的五步流程實現願望法,希望大家都能實現求仁得仁、夢想成真的一生:“有明確目標;找到阻礙你實現這些目標的問題,並且不容忍;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做一切必要的事來踐行這些方案,實現成果。”

讀書筆記《原則》5篇

第2篇

這是全書最重要的一條,影響我們合理決策的最大障礙是你的自我意識和思維盲點。這會讓我們難以看到客觀事實。例如:我們的潛意識與意識。潛意識有很多防衛機制,比如需要被愛,需要認同感,難以接受自己的缺點和批評,害怕自己不能成功等等。它們在你行事的過程中,不斷的操控你,甚至你也很難有任何覺知。

不過我們還有更高層次的意識,就是有邏輯和理性的“前額皮層”。這也是為何有些人更情緒化,而有些人更理性。書中認為:自我意識和思維盲點這兩大障礙就是人的致命缺陷。導致聰穎勤奮的人無法發揮自身的全部潛力。

而有一種方法可以改變,那就是保持大腦的極度開放。你知道並承認自己有盲點,你就可以找到一種解決方法。但假如你不知道,你將持續不斷的栽在同樣的問題上。

極度開放是一種能力,讓你有效的探析各種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讓自我意識或思維盲點阻礙你。你始終在自我觀察,並作出最佳選擇。這讓我想起了關於意識的認識:人類最終幸福的源泉在於自我意識的提升(對自己的意識和對他人的理解意識)。

a、相信你不知掉最好的解決之道是什麼,能不能妥善處理“不知道”才是最重要的。

b、認識到決策應當分成兩步:先分析所有相關資訊,然後做出決定。

c、不要擔心自己的想象(或面子),只關心如何實現目標。

簡而言之就是,承認自己的不足與頭腦思維慣性的盲點,謙虛及廣泛地吸納意見和資訊,以便作出最佳選擇。

我們總是有一種過度自信,覺得自己推理出來的東西是絕對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的盲目自信,很多時候是佔大多數的。

看到一種不能理解的行為,覺得很奇怪。看到和自己價值觀不符的事情和人,難以接受。看到一種商業行為,覺得是錯誤的,結果等大家都賺錢了,自己才後知後覺。這就是我們過度自信(相信過往的經驗和慣性的判斷),從而忽略了最本真最現實的情況。所以,遇到新事物的時候,抱著“我什麼都不知道”的心態是尤為重要的。吸收所有的客觀經驗,給自己的大腦程式更新。不斷的質疑自己,打破自己的思維常規,往往可以得出最客觀的答案。

作者達利歐在前言和介紹中就闡述了:每個人都是依據自己的原則作出最客觀的選擇。而原則的形成就是在不斷的經驗,失敗和反思當中得出來的。

他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展示和總結他自己的原則,讓我們由此思考屬於我們自己獨有的原則。因為我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目標和性格,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選擇最合適自己的目標和性格的原則。

而找到這些原則又是我們生活中必須的,因為每個人都會面對紛至沓來的各種情況,假如我們沒有原則,我們就會被迫針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情況做出孤立反應,但是我們有一系統的原則,就會分類處理不同型別的情況,也會做出更好的決策。並因此過上更好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你想要什麼以及想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並依此指定你的“原則”。

如果你想達到目標,你得明白這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是什麼,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等待)。這至關重要。

你發現的每個問題都是一次改進機器的機會。發現問題而不容忍問題,是最重要也是最不為人所喜歡的事情。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麻煩,從而掩蓋問題。因為覺得解決問題過於艱難。而不解決問題就像溫水煮青蛙,過程中雖然不痛苦,但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慘痛的。

診斷問題,探究根源是我們每個人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必須審視的,為了我們更加美好的人生。

第3篇

?法律的原則》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哲學和法學教授邁克爾·貝勒斯的一部力作。作者從對法律原則的一般分析入手,運用規範分析和比較分析的方法,以簡明的語言,概括和評論了程式法、財產法、合同法、侵權法、刑法等主要法律領域的基本原則。這本書對於希望全面瞭解方法律制度、特別是英美法系的法律原則體系、價值基礎、立法宗旨和運作程式的中國讀者來說,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觀點;對於從事法學研究的學者來說,作者的理論和研究方法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法律的原則》運用的主要方法是規範分析方法和比較分析方法。規範分析方法的運用體現為,本書作者在每一章節的敘述前都在引言裡明確了自己的立場,其次在引言後作者都會寫明該法的目的。例如第六章刑法,在目的中作者說明了刑法的較為重要的目的是使人們不敢實施犯罪行為(威懾),報復犯罪行為(報復),改造罪犯(改造或復歸),以及譴責違背社會價值的教育(譴責)。再如作者在論述刑法中的罪過原則時,從心理的角度,輕率和疏忽往往難以分辨,故它不具備刑法的譴責目的所包括的可譴責性和倫理罪過。

另一個方法比較分析方法,在本書也是普遍運用。例如在程式法中對抗制的論述中,作者用富有的當事人和貧窮的當事人對比,論證對抗性程式並不能斷言是發現真相的最佳程式,在確認事實問題而言,它也許是相當糟糕的。再如第五章救濟中,作者以加拿大、美國和英國的法院判予懲罰性賠償方面作對比,說明懲罰性賠償不是基於原告所受的損失。

總的來說本書理論性並不是很強,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本書首先是對沒有廣泛法律背景的法律哲學家和法學學生寫就的。對法理學感興趣的法律哲學家和法學學生會在書中發現許多論題的有益的初級探索,並且對這些論題還可以以更詳細的研究。對於我這樣的非法學專業學生,也是能夠理解書中所談及的內容。

?法律的原則》這本書的目的是確定對於當代普通法社會來說可以證成的法律原則,也因此作出了必要的限制,只考慮程式法、財產法、契約法、侵權法、和刑法五個領域,許多複雜問題和細節也沒有考察。

通過貝勒斯的論述,讀者能夠了解到五大法律領域中所適用的法律原則,也加深了對五大法律領域的理解。同時本書的最後一章還對滲透在之前論述中的三個一般主題即用來分析法律問題的方法、法院的制度性以及它對法律程式和實體法的影響、實體法中利益和價值的地位做出了詳細論述,也能讓讀者更易理解本書所論述的內容。

法律原則直接地反映出法的內容、法的本質以及社會生活的趨勢、要求和規律性。研究法律的原則對當代法律體系的建設和法治社會的推進有著重要的作用。這讓我想到了發生在美國的裡格斯訴帕爾瑪一案。針對受遺囑人(遺囑繼承人)帕爾瑪在殺害遺囑人(自己的祖父)之後還有無繼承權的問題,形成了多種完全相左的意見。其中一種意見是:如果按照紐約市《遺囑法》的一般規定,似乎即使繼承人殺害了遺囑人,除了承擔相關刑事責任之外,並不應當剝奪其繼承權。

然而,在法律規則的背後存在著更為重要的法律原則:“法院說,在‘必須遵守合同約定’的條文的背後,可以發現‘誠實信用’的原則,在‘不得傷害他人’的條文的背後,可以發現‘保護個人權利’的原則。同樣,繼承遺產的條文也依賴‘不得有過錯’的原則。試想,《遺囑法》怎能容忍繼承人謀殺被繼承人而獲得遺產!因此,法律包括了原則,違反了原則當然是違反了法律。”此案最終的判決結果是帕爾瑪敗訴,並因此得出了一個重要的法律原則:“任何人不得因其過錯而獲益”。

第4篇

一:做讀書筆記的時候,先要理解內容,再寫讀書筆記。

目前來說,讀書筆記的做法沒有一個固定的程式,可以由讀者自己來規定,但必須做到格式明確,符號統一。

記載的內容要有條有理,不能不分主次,密密麻麻寫成一大片。要格式清楚、明確。一般來說,重要的論點、論據、事實、數字、公式等應各佔一行;關鍵詞和非關鍵詞可以採用不同的字型、不同的色筆;相同的問題應儘量分段;不同的問題之間要空若干行等等。

在做筆記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符號,這些符號自己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前後要一致,保證日後能夠順利地辨認。

寫讀書筆記要求簡明扼要,抓住問題,無關緊要的詞句省略掉,便於日後的使用。

寫筆記要便於自己閱讀,就是說,可以使用一些縮寫體。但要注意使用的縮寫體必須是那些自己相當熟悉的。這樣做的筆記即自己清楚,又相當完整。

作讀書筆記時,要寫明筆記的時間,日後把不同時期的筆記做一比較,會有收效。

除去寫明筆記的時間之外,還要註明所記錄資料的出處,目的是便於日後查詢、核對。

讀書筆記的分類,就是將讀書筆記分門別類地組織起來,把相同的集中在一處,把不同的區分開來。

(1)以筆記的內容為主,必要時再按時間、出處、筆記形式分類。

通過經常複習筆記可以不斷理解,消化所讀到的知識,提高閱讀水平。

堅持寫讀書筆記,做到持之以恆,養成習慣,必須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不能憑興趣出發,高興就寫,不高興就不寫。要想長期地堅持下來,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充分認識寫讀書筆記的意義,在思想上真正重視寫讀書筆記,才能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2)把讀書筆記作為讀書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列入其中,嚴格執行。

(3)經常檢查自己的讀書筆記,看哪些筆記對自己的幫助大,哪些對學習有益,哪些做得還不夠,以提高寫讀書筆記的興趣,促進寫讀書筆記習慣的形成。

讀書筆記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每種形式都有它自己的特點,便也有它必須遵守的共同的原則,這些原則也是對讀書筆記的總的要求。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5篇

書分三個部分:我的歷程、生活原則和工作原則。最吸引我的是“我的歷程”部分,瑞用119頁粗略但深刻地總結了他的前半生,非常精彩,不時閃著哲思。

可以從“我的歷程”裡看到80年代的中國,這種體驗很奇妙,一個你不熟悉的人,講著你最熟悉的國家裡你所不熟悉的事。

從書裡,我接受了一些觀點,或者說,我本來模糊地有這些想法,瑞很好地寫了出來。關於如何選擇人生的目標,如何追求卓越,如何調和生活和工作,如何選擇自己的夥伴。

對本書一句話總結是:清晰地認識自己,確定自己的目標,勇敢堅定地向前,讓生活工作有效結合,關心家人。

值得花時間讀一讀。當然,文字的可讀性並不強,可能是翻譯的原因,也可能是寫作本身的原因。畢竟這不是文學作品,這是一本類似於個人成功祕籍之類的操作指南。如果時間不多,可以就讀第一部分“我的歷程”。牛逼哄哄的人自己略帶謙虛寫下的簡歷還是有看頭的。

我的書摘如下,可以節約你看書的時間(如此貼心的老媽媽,呵呵)。

梭羅的一句名言:“如果一個人和同伴的步調不一致,也許因為他聽到的是不同的鼓點,讓他跟著他聽到的音樂前行吧,不管節奏是遲緩還是激越。”

那年秋天入學哈佛大學商學院時,對於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絕頂聰明的人做同學,我感到很興奮。我的期望值很高,而真實體驗更是超出預料。

儘管回頭來看,幾乎所有事情都是必然和符合邏輯的,但在事情的發展過程中看,就絕不是這麼清晰明瞭了。

想象一下,為了擁有美好的生活,你必須穿越一片危險的叢林。你可以安全地留在原地,過著普通的生活;你也可以冒險穿越叢林,過著絕妙的生活。你將如何面對這一選擇?花點時間想想這件事,因為無論其形式如何,這是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做出的一個選擇。

成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我們都有內心深處的需求,所以每個人都要決定對自己而言什麼是成功。你想成為宇宙的主宰還是成天吃零食看電視,還是想要追求別的東西,我並不關心。我真的不關心。一些人想要改變世界,而另一些人只想與世無爭地簡單生活,享受生活。二者沒有好壞之分。每個人都需要判斷自己最珍視的是什麼,並選擇實現它的路徑。

幾乎總是存在著一條你還沒有發現的有利的道路,所以你需要不斷找下去,直到找到它,而不是滿足於最初對你顯而易見的那種選擇。

如果你以勤奮和有創造力的方式工作,你幾乎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東西,但你不可能同時得到所有東西。成熟意味著你可以放棄一些好的選擇,從而追求更好的選擇。

我一直希望過上一種充滿有意義的工作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的生活(也希望和擁有相同願望的人作伴),對我而言,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是指開放誠懇的關係,人們彼此坦誠相待。

在弱點呈現時就對其失去信心時一種常見的錯誤,就像在其有效時對其過於迷戀一樣。

我們的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因素決定的,是可以改變的。

我不能說一種充滿成就的緊張人生就一定比充滿享受的輕鬆人生更好,但是我敢說,堅強比軟弱好,而拼搏讓人堅強。

自然會走向整體的最優化,而不是個體的最優化,但多數人只是根據事物對自身的影響判斷好壞。

你的生活質量如何,將取決於你在這些痛苦時刻做出的抉擇。一個人妥善適應的能力越強越好。

不要為喜不喜歡自己的處境擔憂。生活根本不關心你喜歡什麼。你必須根據自己的願望找到實現願望的途徑,然後鼓起勇氣堅持下去。

面對自身缺點,你有4種選擇:1)你可以否認缺點(這是大多數人的做法);2)你可以承認缺點並應對缺點,努力把缺點轉化為優勢(能不能成功取決於你的自我改變能力);3)你可以承認缺點並找到繞過缺點的方法;4)活著,你可以改變你的目標。

5項選擇:1)不要混淆你的願望和事實;2)不要為自身形象擔心,只需關心能不能實現你的目標;3)不要過於重視直接結果而忽視後續、再後續的結果;4)不要讓痛苦妨礙進補;5)不要把不好的結果歸咎於任何人,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綜合分析眼前的形勢:1)你能做的最重要的決定之一是決定問誰;2)不要聽到什麼信什麼;3)所有東西都是放在眼前看最大;4)不要誇大新東西的好處;5)不要過度分析細節。

始終記住改善事物的速度和水平,以及兩者的關係。當你要確定某個事物可以接受的改善速度時,你要注意的是事物水平相對於改善速度的關係,確保其在可接受的時間內超過平均水平。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東西需要以足夠快的速度不斷改善。

有時即使你押錯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押錯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押對的概率雖然小,獎勵卻很高,在這種情況下,試一下仍然是明智的。

不要把概率當作可能性。能夠準確區分概率和可能性大人通常善於“務實思考”。

每個傻子都能把事情複雜化,只有天才才能把事情簡單化。

“人工智慧”一詞首次出現於1956年達特茅斯學院的一場會議。

如果有人對發展這種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不感興趣,而只想一味工作,取得出色業績而得到公平的薪酬,這樣可以嗎?當然可以。不參與集體活動是完全可以的。我們都予以尊重。但這些人通常不能給團隊帶來有力承諾,這種承諾是在長期考驗中創造非凡所應必備的。

不要為自己的錯誤而懊惱,要珍愛它!當你每犯一個錯誤並從中吸取教訓,就會使你在未來免於再犯幾千個類似的錯誤。

擁抱你自己的失敗,直面給你和他人造成的痛苦,這是實現真正改進的第一步。人們都把懺悔作為寬恕的前提。心理學家把這稱為“觸底”。

珍惜志同道合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在所有事情上都與你看法一致,所以既然有人與你在最重要的方面價值觀相同,也與你有實踐價值觀的相同做法,那就要確保與這些人為伍。

如果你發現無法與某人就價值觀方面達成一致,就應考慮是否還與此人來往。價值觀不同,會導致很多痛苦的經歷和不好的結局,最終還是會讓你們疏離。一旦你發現此種情形,最好儘快分道揚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但通常不是什麼好點子。很多觀點都是一無是處甚至有害的。

每個領導人都要在如下兩種情況中選一:1)辭掉能力不足的好人,從而獲得成功;2)留下能力不足的好人,等待失敗。

用不了一年時間,你就能瞭解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是否適合其崗位。經過6-12個月的密切接觸、大量測試和求取共識後,你就能大體瞭解一個人的能力。更有信心的評估可能需要18個月。

不要對所有人等同視之,要合理對待、有所區別。人們常說,對人區別對待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但是,合理對待人就必須有所區別,這是因為人和環境都不一樣。如果你是你一個裁縫,你不會為顧客剪裁縫製同樣的衣服。

領導有一件事不應該做,那就是操縱。有時候領導者會操縱員工情緒來促使員工做事,而如果員工明白過來,他一般是不會這麼做的。你是在與聰明人打交道,你一定要按理性思維行事,而非基於本能和情緒。

要知道幾乎做每件事所花費的時間和資金都比你預期的要多。幾乎沒有一件事能夠完全按計劃進行,這是因為先前的計劃並未考慮過失敗的情況。每件事與計劃相比實際都要花費一倍半的時間和一倍半的金錢。你的預期將取決於你及你管理的人員如何表現。

怎樣儘可能做更多的事,這一直是個難解之謎。除了更努力、工作更長時間以外,還有三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1)通過優先排序或直接拒絕來減少工作量;2)授權給合適的人去做;3)提高工作效率。

有些人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而另一些人卻在同樣時間裡做了很多事。導致差別的,主要在於創造力、品行和智慧。

與他人合作可得三大益處:1)共同努力比單打獨鬥能更強、更好地完成既定使命;2)出色的人際關係造就優秀的團隊;3)積累財富以實現和滿足我們及他人生活所需。

總之,我對你的祝願是:1)你能將工作和激情有機結合在一起;2)你能與同事為了共同的使命而奮鬥,收穫成果;3)你能盡情享受奮鬥和成果帶來的歡樂;4)你將迅速改善和進化,成就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