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學與問》教學設計6篇 「探究生命,問道自然」——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學與問》教學設計

本文圍繞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學與問》教材展開,針對這一章節設計了一套教學方案,旨在幫助老師更好地引導學生探究知識,激發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學與問》教學設計6篇 「探究生命,問道自然」——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學與問》教學設計

第1篇

2.通讀全文,明白學與問的密切聯絡,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2.先小組內背誦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詩句,並交流詩意。

⑴ 時期的沈括是個 ,他讀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時,產生了一個疑問: ?但是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後來他在深山的寺廟裡觀察思考發現了:原來 。

⑶聯絡書後第2題,說說怎樣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縱覽全文,我們發現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都在第一、三、五自然段,作者為什麼還要在文中插入兩個小故事呢?你還能講出類似的一些小故事嗎?

1.這篇課文讓我明白了學與問的關係是: ,只有 , ,才能 。作者例舉哥白尼的事例說明 ,例舉沈括的事例說明 。

2.做學問離不開學和問,除此之外,你覺得還需要什麼?想一想,再寫下來。

1.哥白尼創立了 。沈括是北宋科學家,創作了科學鉅著《 》。西方人稱他 。

⑷讀了這段話,你覺得沈括是個什麼樣的人?對你有什麼啟發?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學與問》教學設計6篇 「探究生命,問道自然」——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學與問》教學設計 第2張

第2篇

3、聯絡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絡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2、通過閱讀本文,知道問與思的密切關係,養成良好的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2、板書學與問,老師在中間加上了一個與,又是什麼意思呢?

3、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文章,叫《學與問》。齊讀課題。

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議論文。議論文通常在開頭鮮明地提出觀點,然後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結論。

5、那麼,本文作者提出了一個什麼觀點?又是怎樣把這個觀點說清楚的呢?讓我們共同走進第23課。

1、默讀課文,思考:在這篇文章裡,作者在開頭提出了一個怎樣的觀點?討論:

出示1: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問和學在掌握知識過程中一樣重要。)齊讀

出示2: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齊讀 相輔相成?

2、這兩句話一句在開頭,起的作用是——總領,一句在結尾起的作用是——總結。兩句話又形成的關係是——首尾呼應。

3、這兩句話的意思用一個四字詞語來說就是要——勤學好問。 板書:勤學好問 勤就是勤奮,好就是喜歡、喜愛的意思。齊讀詞語兩遍

課文第一、第五小節擺出了勤學好問這個觀點,圍繞這個觀點,課文中間三小節各寫了什麼?自由讀課文思考,交流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國小生有問題要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1、過渡:這三個小節中,寫到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哥白尼,一個是沈括,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哥白尼。

傑出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是波蘭人。他從小熱愛科學,大學讀書時萌發了地球是運動的思想。20多歲去義大利留學,攻讀數學、天文學、法律學、哲學和醫學,並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大部分時間是潛心於天文學的觀察和研究,不論寒暑,每天,都用自己製造的天文儀器來觀測、計算、研究,30年如一日。根據豐富的觀測資料和細緻的計算研究,寫出了劃時代的鉅著〈天體執行論〉。哥白尼的日心說,第一次衝破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4、哥白尼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為什麼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呢?拿起書,一起來看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討論。 (好問。)

出示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經常纏著爸爸媽媽問這問那:太陽為什麼總是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麼多星星,為什麼到了白天卻無影無蹤了?小雞為什麼要從雞蛋裡出來,而不從母雞的肚子裡出來?……

b、說明哥白尼有韌勁;問問題一定要問出個所以然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對問題的不懈探求。

③省略號:表示什麼?也說明了什麼?(省略了許多其它問題;也說明哥白尼非常喜歡問。)

小哥白尼都問了些什麼呢?齊讀。 這些問題都是和生活有關,我們習以為常、不去思考的問題,可謂是——稀奇古怪。稀奇古怪?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還會提哪些問題呢?

正如書上所說:(出示句子:問常常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這句是比喻句,把問比作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和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說明了問的重要性。

5、正是因為哥白尼喜歡問,敢於問,勤於問,他才能夠發現科學的無窮奧祕,他才會不懈探求,最終獲得成功!其實不僅僅是哥白尼他從小好問,還有許多名人小時侯也很好問。同學們,你們能舉出一些名人勤學好問的例子嗎?

(牛頓根據蘋果下落髮現了萬有引力;瓦特根據水壺的蒸汽發明了蒸汽機)

6、小結:從哥白尼和同學們剛才所列舉的事例上,我們真正認識了問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

1、現在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日新月異?瞬息萬變?我們有疑惑,我們該怎麼做?——(教師接讀——拜能者為師)

2、找一找,書上哪句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能者為師的意思。

出示: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2)理解:什麼叫能者?(確實能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的人)

說明:根據書上的句子解釋詞語是一種好方法,但有時應稍作修改。

③什麼叫能者為師? (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確實能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的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講解: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說明應該虛心向別人學習。

(孔圉)聰敏又勤學,不認為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是恥辱。

4、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1、我們有了問題,要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但不光要靠別人,還要靠什麼?讀讀第4小節,

結合理解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2)、問了媽媽就到此為止了嗎?指讀。沈括是怎麼解開疑團的?

5、小結:(勤學好問;留心觀察;愛動腦筋……)是呀,課文中列舉了沈括的事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讀第一句話)

記住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害。)

師:是啊,大千世界,茫茫宇宙,在我們身邊有無數的為什麼,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呢?

出示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家,得到了一塊當朝宰相贈送的書有學問兩個字的金匾。這家主人過世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家,誰都想得到那塊能帶來學問的金匾,互不相讓。結果兩人只好找來工匠把匾從中一分為二。老二得到了有學字的半塊。於是他就扛著這半塊匾到處求學,見什麼學什麼,從不多問。幾年下來,卻一無所獲。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學假如你是這位智者,你會怎樣來說服這位只知學的老二呢!

友情提醒:不僅可以用書上原文、原故事來說服老二,還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來說服老二。

第3篇

3、聯絡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絡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麼?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國小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然後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4)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啟發學生談談“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國小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麼辦?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絡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麼做的呢?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為什麼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麼遠呢?

(2)討論:學與問是什麼關係?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3、說一說自己蒐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第4篇

此文出自六年級(上)冊,是一篇闡明事理的課文。

這篇課文提出了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求得真知的觀點,舉出了中外著名科學家勤學好問、問思結合的事例來加以證明,給我們以深刻啟發。

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出觀點。這一自然段有如高屋建瓴,樹起了全文的中心。第二至四自然段論證觀點。這一部分是全文主體:舉例證明成功是從問開始的,世界千變萬化必須“問”,而且要以“能者為師”,接著又舉例證明問思結合。第五自然段作出結論。這一段對應開頭觀點、中間論證的結論,給我們指明瞭方向,使我們對這一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提觀點——做論證——下結論,結構上符合一般闡明事理文章的特點,同時例證充分,說理有據,更添說服力。

3.學會收集勤學好問的小故事或名言,懂得與同學交流。

4.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絡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國小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指出:在語文閱讀中,文字語言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資訊的載體,認識的工具,學生必須以它為憑藉,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學習思想;另一方面,它又是認識,學習的物件。閱讀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論述方法。從整體入手,是閱讀的一般規律。在揭題時,就要讓學生閱讀全文,抓住中心,知道作者在文章中說明的道理。然後,採用直奔中心的方法,培養學生“整體感悟”的能力。

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自讀感悟,合作交流;總結拓展,實踐昇華。

同學們,我們在四、五年級學過《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這兩篇課文有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什麼文?(板書:說理文)說理文往往有這樣的規律:作者一般都是在開頭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通過名人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結論,給我們讀者以啟發,使我們對他的觀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板書:提出觀點 事例證明 得出結論)

過渡: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共同觸控作者的思想脈搏。

快速瀏覽,整體感知,看看作者介紹了哪些名人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了結論。(板書:哥白尼 沈括)

同學們輕聲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亮出了怎樣的觀點?

這段話作者把“問”比作________、________,說明了______________。

1.是啊!“問”常常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出示句子,齊讀,讀出重要性。)相信同學們學了哥白尼的事例後一定會更明白“問”為什麼這麼重要。

2.請同學們閱讀了哥白尼的資料(出示) ,誰來說說你知道他有哪些成就?

3.哥白尼真是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他是怎樣走上探求科學奧祕的道路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二節,思考。

5.師: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

(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著、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

(聯絡哥白尼提出的問題,理解後補充省略的內容再指名讀、齊讀)

6.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好問的故事?(學生根據提供的資料說一說)

(學生可能說到:要愛問問題,要多問問題,要敢於問問題等)

7.這麼多名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問,看來引讀…… “問”常常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不讓,然後為德。  ——荀況 

開啟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異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 ——巴爾扎克

過渡:現在,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學會從平常事物中發現問題。(課文第三節前四句話)

1.有了問題該向誰請教呢?你們以前都向誰請教過?(指名學生說)

5.這兩句名言就是告訴我們要不問年齡,不看地位,以能者為師。把這幾句話說給自己聽好嗎?

出示:有了問題,可隨時隨地請教別人。你可以請教父母和老師,也可以請教同學和朋友。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古人說的“能者為師”就是這個道理。

1.過渡:有了問題要向別人請教,不過有時問題不能完全靠別人來解答,因為別人也有不知道的時候。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默讀第4自然段,看看沈括小時侯碰到什麼疑問,他是怎麼做的?)

3.北宋科學家沈括小時侯是怎麼解決這個疑問的呢?(自由讀第四節思考)

小結:一個善問的人,不會滿足於別人給的模糊的解釋,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自己的大腦去思考, 得出科學的答案。(板書:觀察思考)

出示: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始盛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5.讓我們記住這句名言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齊讀總起句: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1.最後作者得出了一個怎樣的結論呢?你是怎樣理解的?

指名說說“相輔相成”的意思。(他們誰也離不開誰……),因此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2.怪不得作者說:我們從小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就好比插上了兩隻強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時,知識的天空將任你翱翔,宇宙的奧祕將任你探求,你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a.“兩隻強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什麼?(板書:勤學、好問的習慣)

指名讀好這句話,突出強健有力。指導朗讀,齊讀。

b.能夠自由地翱翔知識的天空,探求宇宙的奧祕你會感到怎樣?(高興、自豪……)就把這種感情融入到你的朗讀當中。指名讀,齊讀。

3.總結全文:學完了《學與問》這篇說道理的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作者除了和我們講道理,還舉了哥白尼、沈括的兩個事例介紹,這種寫法是說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擺事實,講道理。這樣文章才有說服力。以後想要和別人講道理時,可以想想這篇文章的寫法。

1.選擇你喜歡的勤學好問名言摘抄下來,做成書籤,送給同學和朋友。

2.寫話練習:古時候有一戶很有學問的人家,得到了個當朝宰相贈送的書有“學問”兩字的金匾。這家主人過世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家,誰都想得到那塊能帶來學問的金匾,互不相讓。結果兩人只好找來工匠把匾從中一分為二。老二得到了有“學”字的半塊。於是他就扛著這半塊匾到處求學,見什麼學什麼,從不多問。幾年下來,卻一無所獲。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學,你們現在就是這位智者,你該如何幫助這位只知“學”的青年呢!(友情提示:可以利用課文內容及自己蒐集的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名言等寫勸說的話。)

第5篇

3、聯絡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絡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2、通過閱讀本文,知道問與思的密切關係,養成良好的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1、板書“學問”一詞,指名讀,你知道什麼叫學問嗎?(生:知識、學識、文化……)

2、板書“學與問”,老師在中間加上了一個“與”,又是什麼意思呢?(生:學習與提問)

3、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文章,叫《學與問》。齊讀課題。

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議論文。議論文通常在開頭鮮明地提出觀點,然後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結論。

5、那麼,本文作者提出了一個什麼觀點?又是怎樣把這個觀點說清楚的呢?讓我們共同走進第二十三課。

1、默讀課文,思考:在這篇文章裡,作者提出了一個怎樣的觀點?討論:

出示2:“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齊讀

2、這兩句話一句在開頭,起的作用是——總領,一句在結尾起的作用是——總結。兩句話又形成的關係是——首尾呼應。

3、這兩句話的意思用一個四字詞語來說就是要——勤學好問。

課文第一、第五小節擺出了勤學好問這個觀點,圍繞這個觀點,課文中間三小節各寫了什麼?(請學生朗讀回答。)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國小生有問題要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

相機理解“瞬息萬變”指變化速度快。“日新月異”指變化大。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1、過渡:這三個小節中,寫到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哥白尼,一個是沈括,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哥白尼。

2、(課件出示圖片及人物的生平簡介)看,這就是哥白尼。請同學把這段文字讀一讀,想一想,他給你怎樣的印象?

3、同學們,看了剛才的簡介,請你談談哥白尼給你的印象。(哥白尼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4、為什麼哥白尼會有這麼大的成就?拿起書,一起來看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討論。

出示“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經常纏著爸爸媽媽問這問那:太陽為什麼總是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麼多星星,為什麼到了白天卻無影無蹤了?小雞為什麼要從雞蛋裡出來,而不從母雞的肚子裡出來?……”

b、說明哥白尼有韌勁;問問題一定要問出個所以然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對問題的不懈探求。

③省略號:表示什麼?也說明了什麼?(省略了許多其它問題;也說明哥白尼“非常喜歡問”。)

從“經常”、“纏著”、省略號都可以看出哥白尼好問,下面我們來朗讀這段話,注意讀好這些詞。

正如書上所說:(出示句子:“問”常常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5、同學們,你們能舉出一些名人勤學好問的例子嗎?(牛頓根據蘋果下落髮現了萬有引力;瓦特根據水壺的蒸汽發明了蒸汽機)

6、小結:從哥白尼和同學們剛才所列舉的事例上,我們真正認識了“問”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

1、現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我們有疑惑,我們該怎麼做?——(教師接讀——拜“能者為師”)

2、找一找,書上哪句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能者為師”的意思。

出示:“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②理解:什麼叫“能者”?(確實能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的人)

說明:根據書上的句子解釋詞語是一種好方法,但有時應稍作修改。

③什麼叫“能者為師”?(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確實能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的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講解: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說明應該虛心向別人學習。

不認為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是恥辱。

4、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1、過渡:拜能者為師固然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態度。但是,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去獲得問題的答案。這一點沈括是我們的榜樣。

[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b、說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c、時期的沈括是個,他讀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時,產生了一個疑問:?但是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後來他在深山的寺廟裡觀察思考發現了:原來。

[北宋;大科學家;為什麼同是桃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麼遠呢;深山上的溫度要比山下低得多]

1、過渡:課文學到這裡,我想同學們一定也懂得我們從小應該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因為(導讀)“我們從小應該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2、是的,勤學好問,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有許多的名人名言也驗證了這一點,下面請大家看幾則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2)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清鄭燮(xiè)

(3)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4)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普列漢諾夫

出示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家,得到了一塊當朝宰相贈送的書有“學問”兩個字的金匾。這家主人過世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家,誰都想得到那塊能帶來學問的金匾,互不相讓。結果兩人只好找來工匠把匾從中一分為二。老二得到了有“學”字的半塊。於是他就扛著這半塊匾到處求學,見什麼學什麼,從不多問。幾年下來,卻一無所獲。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學假如你是這位智者,你會怎樣來說服這位只知“學”的老二呢!

友情提醒:不僅可以用書上原文、原故事來說服“老二”,還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來說服“老二”。

第6篇

2、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係。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培養崇高科學、熱愛探究的精神。

1、(師板書學、問)師: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詞--學問,你知道什麼叫學問嗎?(知識、學識、文化……)

2、(師在學與問之間板書一個與字)師:老師在中間加上了一個與,那又該是什麼意思呢?(生答)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文章,叫《學與問》。那麼,學、問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共同學習這篇課文。

1、師:我知道大家一定預習過了這篇課文,那麼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呀?(5個自然段)那我想請5位同學來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同學們預習得怎麼樣。(讀完後及時評點朗讀)

2、師:每一次的朗讀,我們都會有不同的體會,現在我想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遍全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麼?(很多有學問的人,小時候都是非常好問的;學和問是緊緊聯絡在一起的;只有多問問題,才能學到知識;學和問不能分開;……)

3、小結:通過預習,大家就瞭解了這麼多,說明大家真的做到了邊讀邊想,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接下來,我們將認真地去學習、體會課文,相信大家對兩者關係的感悟會更加清楚、明白。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然後看看螢幕上這道填空題,把它完成。

填空:有知識就是指有,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常常是,是。

(指名讀一讀練習的答案,教師相機理解後評點,最後齊讀)

2、師:對於整篇文章來說,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文章的總起段,

下面的文字都是為了說明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來證明第一自然段所說的道理,那麼我們就先看看其中的一個事例。課文先說了誰呀?

那我們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們瞭解哥白尼嗎?(指名說完後,教師出示投影)老師這兒有兩段話,請同學們看一看。(見附錄一)

3、師:聽了對哥白尼的介紹,你對哥白尼有什麼印象呀?。(勤學好問;留心觀察;愛動腦筋;他從小愛問問題;他什麼都愛問;他問的問題都跟自己的生活有關……)(板書:勤學好問)

4、師:是呀,哥白尼能成為一名偉大的天文學家是和他小時候的這些習慣分不開的,請大家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5、師: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

(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著、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

(聯絡哥白尼提出的問題,理解後補充省略號中省略的內容,再指名讀補充的內容。)

6、師:小小的哥白尼和咱們差不多大,老師相信在平時,你也一定提過問題吧?能說說你提過哪些問題嗎?(指名回答)

7、師: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讀懂了什麼?(問是成功的開始;只有學會問,才能取得成功……)

8、師:我想大家對這些話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9、師:這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就是要通過大量的例子來證明作者的觀點。這篇文章中作者的觀點就是第一段,那麼列舉哥白尼的例子就是為了證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舉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他是誰呀?

1、(出示沈括的簡介,詳見附錄二)師讀簡介後說:沈括是多麼優秀呀,咱們一起回到沈括小時候生活的那個年代吧,看看他小時候是什麼樣的?

2、師: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第4自然段,試著完成螢幕上的題目。

填空: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和結合起來。

4、小結:讀完這段文字,你覺得沈括又是個怎樣的人呢?(勤學好問;留心觀察;愛動腦筋……) 是呀,課文中列舉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1、教師匯入:無論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還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們距離我們已經有好長時間了,我們現在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又該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哪幾個詞最能概括我們面對的世界的特點?(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有新奇,有疑惑。那麼,有了問題,我們該怎麼做?

4、齊讀3自然段。問:讀了這一段,你們知道可以怎麼做嗎?(我們應該多提問題)

5、是呀,古人云:能者為師,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書上是如何來解釋它的意思的?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指名回答,然後齊讀一遍)

6、老師這裡也有孔子的兩句名言,誰能結合剛才我們讀的這句話,說說是什麼意思嗎?

7、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愉快地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1、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開啟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現在老師也送你們一把金鑰匙。(老師發有關好問名言的小卡片,詳見附錄四)只要你拿到了這把金鑰匙,並且知道怎麼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2、好,開啟看看這是把這是把什麼樣的金鑰匙?你喜歡老師送給你的金鑰匙嗎?來,誰來讀給大家聽聽,你的金鑰匙是什麼?(指名讀名言)

3、老師這裡還有金鑰匙呢,看!(出示陶行知的兩首小詩,詳見附錄三)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這就是他所寫的關於勤學好問的兩首小詩,希望同學們課後讀一讀並去了解這兩首詩,相信對你們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