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大班優秀科學教案4篇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精選:激發好奇心,發掘探索精神

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的不斷髮展已經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在學科教學方面,科學教育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而大班教育更是關乎孩子們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因此,本文將要介紹的是大班優秀科學教案,希望能夠為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於大班優秀科學教案4篇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精選:激發好奇心,發掘探索精神

第1篇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徵,學習簡單的記錄。

3、培養幼兒細緻觀察的習慣,體驗發現的樂趣,產生探究的慾望,萌發愛護蚯蚓的情感。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2、兩、三條蚯蚓放置在大盤中,放大鏡、鑷子、小刀、筷子若干

1、師:今天老師帶來的一個彎彎曲曲的動物朋友,你們猜一猜是誰?引起興趣。教師在白板上倒序地畫出蚯蚓、再畫泥土、最後畫泥土上種植的樹。

2、引導幼兒細緻觀察、想象、並互相質疑。(它像蛇,但沒有眼睛;它像毛毛蟲,但沒有腳。)

師:那我們來看一看蚯蚓到底長得什麼樣子。請小朋友觀察桌上的蚯蚓你能來說說它長的是什麼樣子?請大家把觀察蚯蚓的樣子請小組長在記錄紙上記錄好嗎?

1、每組記錄(教師注意巡迴觀察,並注意引導、幫助引導一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的,鼓勵幼兒互相交流。)

2、代表性的孩子講解自己的記錄。(教師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並鼓勵幼兒提出自己的問題、質疑別人的觀點。)

4、小結:蚯蚓的身體是細長的、一節一節的、彎彎曲曲的,頭部有點尖,便於鑽土,最在最前面,沒有眼睛、鼻子、耳朵、腳。他靠面板來感覺,靠“蠕動”來“行走”。

師:那蚯蚓生活在哪裡呢?(泥土裡)它吃什麼呢?看讓我們來看一看蚯蚓是怎樣在泥土裡生活的。看ppt(圖一),讓幼兒講述。你們知道蚯蚓有一個什麼特殊的本領?(鬆土)蚯蚓有用嗎?觀察ppt(圖二)

(引發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你喜歡蚯蚓嗎?為什麼?小結蚯蚓的用處。

1、什麼時候會出現許多蚯蚓呢?(下雨過後)。為什麼下雨天會有這麼多蚯蚓。觀察ppt(圖三)拓展幼兒的知識經驗。

2、激發幼兒扮演小蚯蚓的興趣,模仿蚯蚓爬以及鬆土的遊戲!

最後讓幼兒看著大哥哥姐姐手拿小工具外出挖蚯蚓的情景圖,再次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慾望。

?綱要》中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

今天的科學活動中我的教學掛圖一出示出來,孩子們就開始大聲嚷嚷起來:“蛇!快來看呀!好大的蛇啊!”“不對,是蚯蚓呢!”“是蚯蚓,蚯蚓比蛇小好多的。”…… 由此可見,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還是挺多的。這個活動不僅使孩子們觀察到了蚯蚓的外形特徵,瞭解了蚯蚓的生活習性,使他們掌握了蚯蚓的作用,還知道了蚯蚓的一個神奇的本領。

相信孩子們對蚯蚓還只是表面上的瞭解了一些相關知識,所以今天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項任務,就是週末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戶外去找一找蚯蚓,在做進一步的觀察,並要求他們親自操作通過自己的觀察去了解蚯蚓的再生本領,希望能得到家長們的配合。

關於大班優秀科學教案4篇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精選:激發好奇心,發掘探索精神 第2張

第2篇

此次活動是大班主題活動《奇妙的水》中的一次常識活動,這個主題對孩子們來說很感興趣,非常喜歡動手操作。

1、瞭解水由於溫度的高低,會發生變化的物理現象。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成冰。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一、朗誦散文詩《會變的水》,引導幼兒思考水是否真的會變,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回憶生活經驗和在家做的“水變冰”的小實驗,講述“水是怎樣變成冰的”。

五、幫助幼兒梳理有關水的三態變化規律的經驗:當水的溫度在“0”度

以下時,水就變成冰。冰融化了變成水。水熱了就會變成水蒸氣了。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

六、跟讀散文詩《會變的水》,啟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觀察水的變化。

這次活動是以通過實驗讓幼兒瞭解水的三態變化,所以我選擇在室外進行活動,讓一部分幼兒坐在兩排臺階上,一部分幼兒圍坐成圓圈,以便能讓每個幼兒都能看清楚實驗的全過程,引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事實證明,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情緒愉快輕鬆,大部分幼兒的注意力能集中。

當我出示孩子們自己帶來的.冰塊問“水是怎麼變成冰”時,由於從冰箱中拿出來有段時間了,小朋友看到冰有些融化了,就開始爭論:“冰怎樣變成水了?”“這個冰塊怎麼這麼小了?那塊還很大呢?”……這是我在教學中沒有設計到的,顯然大家對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決定把這個問題交給孩子們討論,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小實驗。鼓勵他們用各種辦法把冰塊變成水。如太陽晒、暖氣烤、開水澆、涼水泡、小手捂等。讓幼兒比較哪種方法能讓冰融化得快一些。引導幼兒發現溫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反思三:當提問不利於幼兒活動時,及時引導,加以調整

在活動中我設計了這個問題:“水可以變成水蒸氣,我們能不能把水蒸氣變成水?” 幼兒一時難以回答上來。我就請幼兒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提示在歌曲《雲》中這樣唱:“白雲白,藍天藍,……不裝魚,不裝蝦,裝的卻是小雨點”。對幼兒講解水蒸汽升上天空後,會變成白雲,遇冷後會變成雨水落下來。提問:小朋友在洗熱水澡的時候,有水蒸氣嗎?牆上為什麼會有水珠呢?再提醒幼兒思考,我們現在有什麼辦法讓水蒸氣變成水。這樣一下子就啟發幼兒想出了好多方法。“找來冰箱裡冷的空氣。”“玻璃是冷的,把玻璃蓋在上面”。“我的手也很冷,也可以放在上面讓它變成水”……

反思四:重視幼兒的探索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在把水蒸氣變成水的實驗當中,有小朋友想出把手放在水蒸氣上,水蒸氣也會變成水時,小朋友都圍過來試一試。這時我很猶豫,是阻止還是支援呢?結果我沒有阻止他們,而是在一旁提醒他們注意安全,等他們都一一親自實驗過,然後與他們一起討論這是為什麼。就這樣循序漸進地將引導幼兒回到主題。

1、我在課前還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便於操作觀察的材料,如每組準備一隻酒精爐、燒杯,讓每個幼兒都能親自進行實驗探索,從而能更加引發孩子們的探索慾望。

2、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於他們的談話中發現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

3、對活動的組織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調整的教育行為還比較謹慎,不夠大膽。如在這次活動中的生成課程轉換得比較猶豫。

4、及時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還不足,活動後立即反思顯得條理性不夠強。

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於他們的談話中發現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對活動的組織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調整的教育行為還比較謹慎,不夠大膽。如在這次活動中的生成課程轉換得比較猶豫,及時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還不足,活動後立即反思顯得條理性不夠強。

第3篇

1.觀察發現蟋蟀、螞蟻等小昆蟲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

3.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要愛護益蟲。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1.畫有各種昆蟲的圖片(如螞蟻、蜜蜂、蜘蛛、螳螂)若干。

頭帶兩根雄雞毛,身穿一件綠衣袍,手握兩把鋸尺刀,小蟲見了拼命逃 (打一動物)

2.出示蟋蟀螳螂圖片,提問:蟋蟀螳螂共同的特徵是什麼?共同的名稱是什麼?

總結:蟋蟀螳螂身上都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讓幼兒觀察各種昆蟲圖片,引導說出昆蟲的外形特徵。通過結合圖片描述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提問:aaa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裡嗎?他們有什麼本領?是人類的好朋友嗎?

總結:螳螂生活在田地裡的植物上、草叢裡,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食物少的時候大螳螂會吃掉小螳螂,螳螂媽媽還會吃掉螳螂爸爸。蟋蟀生活在土穴裡、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裡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欣賞兒歌進一步對昆蟲特點加深印象:運動會,真熱鬧,昆蟲朋友來參加。頭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們都有六條腿。不能多,不能少,千萬不能數錯了。

結合有關昆蟲的視訊,觀察他們的活動,瞭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識。

如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作為教育活動內容一直是老師的.困惑,通過此次主題活動讓我深深感到:教師一定要善於觀察幼兒,發現幼兒平常生活中的真實需要與興奮點,在追隨幼兒的興奮點,生成教育活動內容時,教師一定要對幼兒的問題、需要、給以及時的應答與支援,這樣,才能為幼兒創造一個有利於幼兒主動探索,積極成長的環境,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4篇

中國成功發射載人飛船。這件具有世界性的事件不僅全國人民都關注、興奮,就連我班的孩子一提起這件事都非常的高興。許多幼兒在談到自己的理想時,紛紛表示要向楊利偉叔叔他們學習,做一名宇航員遨遊太空,也有小朋友表示長大後想登上月球看看上面到底有什麼……雖然這事情已成為往事,但我班幼兒的交談內容還是不離開這一話題進行,他們還帶來了各種圖書、碟片、報紙,互相閱讀和交流。我想:幼兒的興趣不能簡單地讓它停留在口頭上,應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幼兒去感受、去想象、去創造,使幼兒的經驗得以提升。

大班幼兒求知慾望強,他們好問好學,對數學知識也較感興趣,積極嘗試做一些計算練習,為跨入國小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我們知道數學活動有時顯得較為枯燥乏味,如果只滿足於讓幼兒學會加減練習、編一些應用題,內容顯得過於狹窄單一,很難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我在剖析《黑夜密語》這一大主題的精神要領下,預設了這個活動,以此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滿足他們探索太空的若干需求。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1、寫有6—10數字的星星五顆,制定成貼絨磁性教具。

2、模擬的大張登月軌道圖,在軌道的九個點上寫數字10。幼兒每人一張相同的小圖、筆。

3、幼兒每人1—10的數卡一套,彩色"通行證"一、手指遊戲匯入。

兒歌:食指中指並並,做把剪刀剪剪,我是手指魔術師。變、變、變個……。

1、出示圖片。提問:這幾位叔叔,你們認識嗎?(楊利偉,翟志剛等)

2、大家都想上月球,我們閉上眼睛,祈禱星星幫忙。

要求:到月球上去,先要和星星打電話。(出示五顆星星)每顆星星上面都有一個數字,數字是幾就代表是幾號星星。我們從卡片中找出兩個數字,如果兩個數字合起來和其中一顆星星上的數字一樣大,就算撥通這顆星星的電話。

師:你拿出是x和x,撥通的是x號星星的電話。幼:我拿出的是4和5,撥通了9號星星的電話。幼:3和2,可以撥通5號星星的電話。

提出要求:上月球要進入軌道,進入軌道必須先解開密碼,密碼是由兩個數字組成的,這兩個數字合起來都必須等於10,密碼解開了,到老師那兒領取通行證,就能登上月球。

聽音樂,幼兒做各種動作,模擬宇航員在月球的探索的情景。

自我評析執教了科學活動《上月球》這個活動中,在活動中我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現狀作為科學探究的物件,讓幼兒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解答虛擬遊戲中的'問題,使得數學活動更遊戲化、趣味化,深受幼兒的歡迎。活動中,我以登上月球為線索,把充滿奧祕的太空知識用圖片的形式簡單的展示在幼兒的面前,促進了幼兒的感官探索;把簡單劃一的數字分合式穿插在虛擬遊戲中,既鞏固了幼兒數學經驗,又滿足了幼兒上月球的探索慾望,讓幼兒進一步認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對促進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也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活動中,幼兒認真地追隨環節要求的變化,一次次大膽地闡述自己對分合知識的理解,探究的慾望無處不在。"通行證"的發放使得幼兒的操作結果被得到認可,雖然有些小朋友做錯或者重複了,但老師給予的訂正機會讓他們從失落中走了出來重新煥發求知慾望,使他們有成功和被重視的感覺,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而且幼兒之間的互相檢查既提高了幼兒的數學經驗,增強了幼兒的責任意識,又促進了語言和思維的相互作用。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