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排行榜

格爾木10種最出名的特產

排行榜3.27W

10、陶玉

格爾木10種最出名的特產

陶玉是青海省李鴻倉獨創發明的一種新型工藝品,選用多種成瓷材料燒製而成。這種新工藝突破了自古以來人類製造陶瓷的傳統模式,並創造了陶文明的新紀元,特性在於既似陶器又似玉器,表面硬度超真玉,所燒製出的藝術品圖案式樣古樸,格調高雅,風彩華貴,為陶彩繪、彩印、彩釉磚和天然大理石等類產品所無法比擬,是裝飾和美化室內的高階工藝品。 1990年,陶玉產品榮獲第二屆國際專利及新技術新產品展覽會金獎,成為世人矚目的藝術珍品。

9、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一種主要食品。糌粑的製作方法是,將青稞(屬大麥類,有白色、紫黑色二種)晒乾炒熟,磨成細面便是待食的糌粑了。這與我國北方的炒麵相似,但北方的炒麵是先磨後炒,西藏的糌粑卻是先炒後磨,不除皮。藏族吃糌粑,大都是先把少量酥油茶倒進碗裡,加點糌粑面,用手不斷攪勻,只到能捏成團為止,食時用手不斷在碗裡攪捏,成團叫"粑",送嘴而食。也有一種吃法是燒稀的,裡面放些肉、野菜之類,叫做"土巴"。 糌粑比冬小麥營養豐富,又攜帶方便,出門只要懷揣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再解決一點茶水就行了,用不著生火做飯。

8、幹拌

幹拌是一種先經水煮,而後加入豐富的佐料炒制而成的拉麵,辣椒和醋可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新增,別送一碗牛肉清湯,味道獨特、極為爽口。幹拌麵的份量很足,如果不夠的話,還可以另加一個烤饃,總共不過6元錢左右,價廉物美。

7、什錦人蔘果

將蕨嘛洗淨,和蓮子、薏米一起蒸熟,再配以青梅、京糕、核桃仁、蓮子、薏米、葡萄乾、櫻桃等,燒開後加糰粉勾芡即可。此菜味鮮純甜,五色斑斕,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6、枸 杞

枸杞(lycium barbarum)屬茄科植物,主要產於海西州的德令哈、格爾木、都蘭、烏蘭,以各農場種植的品質最佳,其他各州及東部農業區亦有野生和種植,年產量約近百噸。8-9月間果實成熟時採收,晒乾、在涼晒時不宜翻動,以免變黑。馳名中外的青海特產枸杞,沐塞北之寒露,潤天地之精氣,鮮果玲瓏剔透,紅豔欲滴,狀似紅寶石,乾果色澤紅潤,皮薄肉厚,籽少味甘,營養極為豐富。枸杞性平,味甘,早在漢代就以其滋陰補腎,健腦養血、明目益神、延緩衰老等神奇功效而享譽天下。經專家鑑定:其中所含鍺、鋰元素獨具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助於開發兒童智力;所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鐵、磷、鈣等營養成份和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具有抗癌、保肝、養顏之奇效,是最佳天然保健物,用於治目昏、眩暈、耳鳴、腰膝、痠軟、糖尿病等症。

5、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牧區群眾款待賓客的美食,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初次吃手抓羊肉,會有原始之感,經多次品味,則越吃越饞,使人經久難忘。“手抓”是青海高原上有獨特風味的吃法,在全國也頗有聲譽。 手抓羊肉和藏族同胞依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是緊密相關的,因吃時一手抓肉,一手拿刀,割、挖、剔片,把羊骨頭上的肉吃得淨光而得名。做法是將剛剛宰殺的新鮮羊肉入鍋,只需30分鐘,便由主婦撈出來剁成條塊,熱氣騰騰地端到客人面前(其中胸叉肉招待客人,肩胛肉給老人),客人用手抓起大塊羊肉,只需蘸一點“青鹽”入口,味道異常鮮美。在吃手抓羊肉的同時,還會為客人捧上剛剛製作好的“血腸”、“粉腸”、“肉腸”

草原上的手抓羊肉,色、香、味、形都代表了草原牧人的粗獷、豪放、熱情、虔誠和好客的性格。青海各族人民,無論是回、漢、蒙古、撒拉都用手抓羊肉作為敬客的上好食品。近年來旅遊事業大發展,青海各地賓館已把手抓羊肉列為青海風味名菜之一。

4、彩蛋

彩蛋是一種具有欣賞價值的裝飾工藝美術品。青海的彩蛋多以青海湖鳥島的"棄蛋"殼為原料,精心繪出各種工筆畫或彩色圖案製作而成。青海湖鳥島每到夏季,就在斑頭雁、棕頭雁、棕頭鷗、鸕鶿等幾十種數萬只候鳥在島上產卵、孵化、傳中接代。大批雛鳥破殼而出,也有不少孵化不成的鳥蛋被剔出巢外,成為"棄蛋"。這些無用的"棄蛋"就成了製作彩蛋的上好原料。繪畫人員在空蛋殼上畫上種種不同圖案,如《崑崙歸獵》、《祁連放牧》、《黃河源頭》或文成公主、格薩爾王、塔爾寺佛像,還有馬鹿、雪雞、羚羊等等。這些畫面有的具有青海高原風士人情;有的具有民族物色;有的展現了牧區風貌。總之,具有濃厚的青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這些彩蛋除在國外銷售外,還銷往英、美、法、德、日、瑞典、加拿大、西班牙、荷蘭等國,深受歡迎。 青海的民間刺繡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人們用它來裝飾和美化生活,表達自己的理想和願望。民間刺繡多以服飾和棉、毛、化纖等日用品為繡物,服飾方面有辮筒、腰帶、鞋襪、領口、頭箍、圍肚等;生活用品方面有枕頂、菸袋、錢包、針扎、荷包、筆包、刀鞘等;這些刺繡用品,大多是作為禮物和信物饋贈親友和情人的。 青海民間刺繡在手法上有堆繡、平繡、盤繡、拉繡、牽繡、網繡等;在紋樣圖案上有繩紋、雲雷紋、水紋、卷草紋及團形球花圖案;菱形、方形幾何圖案,還有各種邊式圖案。所描繪的形象有人物、日月、花草、蟲魚和飛禽走獸。民間刺繡在各族婦女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炕頭、院落、地邊,三五成群的婦女利用勞動之餘,坐在一起,互繡互學,不斷豐富和發展著刺繡藝術。

3、格爾木蒙古羊

格爾木是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爾木蒙古族放牧的格爾木蒙古羊,是元朝時東臺吉乃爾部落的一個分支,由於德天獨厚的天然草場資源放牧,格爾木蒙古羊作為蒙古族“那達慕”或喜慶節日、祭敖中以全羊席,手抓羊肉等美食絕稱,當地蒙古族民族文化獨特,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蒙古羊”一詞大約公元1206年左右,隨著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北方各部落形成統一民族後,蒙古族飼養的綿羊隨統稱蒙古羊。隨著歷史上蒙古族的遷移而帶來了生產和生活資料,其中也帶來了脂尾型粗毛種格爾木蒙古羊。由於產區地處柴達木盆地特定自然環境中,通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培育,形成了今天的格爾木蒙古羊適應惡劣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特性。格爾木蒙古族宰羊和分割羊肉主要講究的是按照關節分解,保持每根骨頭的完整性,這樣既可以充分保留其營養和味道,還能保持其原汁原味。

格爾木蒙古羊是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的特產。格爾木市蒙古羊是經長期選育而成的優質肉脂兼有品種,肉質鮮嫩、蛋白質高、風味獨特,有“綠色食品”的美譽,已通過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格爾木市烏圖美仁衛拉特蒙古羊是17世紀時,從新疆遷移到青海地區的,在青藏高原經過三百年的發展繁育,在典型的草甸草原生態環境下,具有遊走、採食、抓膘、貯脂、抗寒、抗風雪能力強和體大、肉多、脂尾肥厚、產肉率高、肉質鮮美的特點。這種羊肉水分含量低,富含鈣、鐵、磷等礦物質,肌原纖維和肌纖維間脂肪沉澱充分,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品種。

多年來,由於得天獨厚的天然草場資源遊牧民放牧,烏圖美仁衛拉特羊肉作為蒙古族“那達慕”或喜慶節日、祭敖中做全羊席,手抓羊肉、乾肉等美食的主選材料,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我市烏圖美仁鄉那稜格勒村(原烏圖美仁察汗烏蘇牧委會)共有牧戶53戶,總人口156人,該牧業社以畜牧業為主導產業,可利用草原總面積39.5萬畝,圍欄草場面積23.25萬畝,牲畜共計8596頭,畜用暖棚12座,基本實現了冬春季節牧民的定居放牧。

2013年,格爾木那稜格勒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申報的“格爾木蒙古羊”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唐古拉藏羊

唐古拉藏羊是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的特產。唐古拉藏羊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藏羊又稱藏系羊,英文名稱Tibetan sheep ,是我國三大原始綿羊品種之一。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產區。分佈廣,家畜中比重最大。依其生態環境,結合生產、經濟特點,可分為高原型、山谷型和尤拉型3類。高原型佔全省的90%,是藏羊的主體,主要分佈在高寒牧區。

產品品質特性特徵

1、獨特的感官特徵:唐古拉藏羊是在高寒高海拔等特定的自然氣候和生產方式下,經過長期的自然和人工選擇而逐漸育成的。體格大,身軀長,胸深廣,前胸發達開闊,背腰平直,整個體形似長方形;頭部粗糙,額部較寬,鼻樑隆起,公母羊多有角。公羊角粗大,長而扁平,呈螺旋形或捻曲狀,尖端向外,向左右伸展,母羊角扁平、比公羊角稍小,多呈捻曲狀, 有的呈小柱角;四肢粗壯,筋腱發達,蹄黑色或深褐色,蹄質堅實;尾瘦短,圓錐形。主要分佈在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行政轄區區域內。2、獨特的內在品質指標:肌肉有光澤、色澤紅潤,脂肪乳白色; 肌肉結構緊密、有堅實感、肌纖維韌性較強,纖維清晰有堅韌性,彈性好,指壓後的凹陷立即回覆; 外表溼潤,不粘手;無異味,具有鮮羊肉的特有氣味; 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凝結於肉湯表面,具有羊肉湯固有的香味和鮮味。唐古拉藏羊肉所含蛋白質總量≥22%、脂肪含量≥2%、17種氨基酸總量≥19%。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種類齊全,具有理想的外觀要求及優良的貯存穩定性,是生產優質羊肉的理想原料。3、安全要求:由於唐古拉山鎮位於青藏高原中部、素有“中華水塔”之稱的三江源保護區核心區,區內沒有任何工礦企業,因此對當地生態環境的汙染和唐古拉犛牛生產區的環境影響幾乎為零。因此,唐古拉藏羊飼養產地環境空氣質量符合GB3095的相關規定;飲用水符合NY2057無公害牲畜飲用水水質標準;土壤環境質量符合HJ 568 ―2010畜禽養殖產地環境評價規範。

唐古拉藏羊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1、唐古拉犛牛

唐古拉犛牛是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的特產。唐古拉犛牛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唐古拉犛牛被譽為“雪域之舟”,自古以來就與藏族文化、歷史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是藏族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一個重要表徵。唐古拉犛牛是藏族先民最早馴化的牲畜之一,自古以來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具有極強的耐力和吃苦精神。尤其是冰雪襲人的寒冬,唐古拉犛牛均以其耐寒負重的秉性堅韌不拔地奔波著,擔負著“雪域之舟”的重任。唐古拉犛牛是藏族歷史上重要的圖騰崇拜物。藏族創世紀神話《萬物起源》中說:“牛的頭、眼、腸、毛、蹄、心臟等均變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這是藏族先民對其所崇拜的圖騰唐古拉犛牛加以神化或物化之後,馳騁其豐富的自然想象能力而產生的必然結果。

標籤:格爾木 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