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25古人談讀書教案6篇

教案是老師為了掌握課堂節奏預先整理的文字報告,通過教案的書寫,教師們可以很好的給孩子們上課,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5古人談讀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25古人談讀書教案6篇

25古人談讀書教案篇1

一、說教材

這篇文章由三篇文章組成。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現的。第一篇選自《論語》,是對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的解讀;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紹的是讀書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國藩的文章,曾國藩通過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並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論證,證明三者對讀書人來說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二、說目標

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和課文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恥、矣”等3個生字,會寫“恥、誨”等9個生字。

2.朗讀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3.體會古人讀書的方法和態度,並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有所啟發。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本課的教學內容,我把重點確定為: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把難點確定為體會古人讀書的方法和態度,並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有所啟發。

四、說教法和學法

1.選擇教法,形成思路

為了能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理解課文,把握課文的思想,我圍繞三維目標,引導學生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藉助課件展示等方法,對這篇課文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我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用讀的方式促進學生對課文深入理解,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提高學生的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1.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匯入的環節,我採用了讓學生講故事的方式,這樣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激起他們學習的慾望。

2.對於課文的理解,我首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在自讀的基礎上先把握課文內容,然後再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解決重點詞句,從而達到對課文的理解,明白作者寫作意圖。

3.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我還設定了拓展延伸的環節,引導學生蒐集課外的有關讀書的名言,以擴大學生的積累。

4.板書設計:略

六、教學效果預設。

25古人談讀書教案篇2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2.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會用“心急如焚”、“霎時間”造句。4.觀察夏夜的天空,找到天河、牛郎星、織女星,將觀察的結果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1.相關的投影片,影音檔案;2.生字詞小黑板;3.學生自己蒐集的有關民間故事的資料;4.一張夏夜星空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現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發現天河兩邊有兩顆最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民間早就有關於牛郎和織女的傳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二、瞭解作者資料。葉聖陶,又名葉紹鈞,江蘇省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的童話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國現代兒童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著重強調“釀”的讀音;“妻”的書寫筆順;知道“挨”是多音字並分別組詞。四、理清文章脈絡,理解文意。

1.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全文,試著給課文分段。

2.學生彙報。課文按時間順序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開頭到“那該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養牛,和牛建立了親密關係。第二部分(“一年一年過去”到“這就算安了個家”):講哥嫂只給了牛郎老牛、破車,便把他趕出家門。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結束):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織女,二人結為夫妻。

3.再讀課文,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甲:牛郎是怎樣的孩子?學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學生丙:長大後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學生丁: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生活的?五、請同學們圍繞著自己不理解或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學。

(一)小組內交流。(二)全班彙報。1.牛郎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度過的?(1)學生甲:牛郎從小無父無母,與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對他不好,吃的是剩飯,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條件差,孤苦伶仃,無依無靠。(2)學生乙:他的童年沒有樂趣,哥哥嫂子變本加厲地讓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這個年齡應該無憂無慮地上學,而他卻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3)學生丙:我認為牛郎的生活還是有樂趣的,他的樂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過“兩下一比較”,他也樂得跟牛一塊兒出去,一塊兒睡。說明哥嫂待他不好。(4)學生丁:牛郎的童年是與牛在一起的。通過他對牛照看得那樣周到,簡直就是把它當作人來看待的,說明牛郎是個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對牛很好,無論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讓牛吃好的、住好的、過舒服,他不停地幹活,說明他是勤勞的孩子。2.長大後,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呢?(1)學生甲:長大後,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沒有什麼改變,但是幹活卻更多、更重、更累了。(2)學生乙:哥嫂怕他分遺產,於是不給他分文,把他趕出了家。牛郎勇敢地離開了家,開始尋找自己新的生活。(3)學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勞動得來的,從無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4)老師追問:他會受哪些苦呢?(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想象。)(5)學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這頭牛,是他們共同的努力勞動,才有了一間茅屋,一塊地,才會安了家。(6)老師追問:從中你懂得了什麼?(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勞動換來的。)3.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的?(1)學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織女下凡的訊息,引導牛郎找到了織女。(2)學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動了織女,也是使他們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寫道“姑娘聽他說,聽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愛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訴他了。”織女聽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慘的遭遇,是牛郎勇敢離開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品質打動了織女的心,對他產生了愛慕之心。(3)學生丙:織女是王母娘娘身邊織錦最好的外孫女,王母娘娘只讓她們幹活,織女厭倦了這種生活,她勇敢地擺脫了受壓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六、你喜歡他們嗎?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一讀。

七、佈置作業熟讀課文,試著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匯入新課。1.說說牛郎是怎樣與老牛相處的。2.說說牛郎跟織女是如何認識的。

二、指導精讀,複述故事。1.師:牛郎織女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誰願意來做故事大王,還可以帶上你的圖片呢!2.指名上臺講故事。3.補充提示:他講出了這個民間故事的特點了嗎?誰來給他補充。4.閱讀相關小節,出示思考題:(1)牛郎有什麼特點?(2)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勾畫出來。(3)該用什麼語氣來表述?5.請小導遊出示圖片和影音檔案,請同學們感受這些特點。6.指導朗讀: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吧。7.指導說話:現在,誰願意做個故事大王,來為我們有條有理地介紹一下這個情節。

三、出示要求,豐富情節。1.師:課文有些情節比較簡略,你能把它們說得具體點嗎?2.出示句子1:牛郎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事告訴老牛。3.問:想一想,牛郎會把什麼事情告訴老牛呢?(引導學生想象牛郎的心裡話,從中體會牛郎和老牛之間的親密關係。)4.出示句子2:仙女們商量著瞞著王母娘娘去人間看看。5.問:仙女們會怎樣商量呢?(引導學生想象仙女們的話,從中感悟仙女們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嚮往。)6.在交流的基礎上,把想象到的內容演一演。

四、拓展練習,體會民間故事的創作方法。課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比如,老牛突然說話了,他知道織女何時會下凡。你在課外讀到哪些民間故事也有這樣不可思議的情節,與同學交流。結合交流的內容,老師總結民間故事的特點(出示課件):1.時代久遠,往往伴隨著人類的成長曆程而經久不衰。2.口頭傳播,民間故事大都以口頭形式傳播。3.情節誇張、充滿幻想,大都表現了人們的良好願望。4.多采用象徵形式,內容往往包含著超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民間故事就像所有優秀的作品一樣從生活本身出發,但又並不侷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範圍之內。

板書設計:

牛郎織女(一)老牛(善解人意)牛郎(心眼好、能吃苦)織女(心地善良、嚮往自由和美好)

25古人談讀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棧、冤”等12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4個生字。理解“千變萬化、紙屑”等詞語。

2.朗讀課文,從課文中的具體描繪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3.領悟以小見大的寫法,領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並從中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

領悟以小見大的寫法,領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棧、冤”等12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4個生字。理解“千變萬化、紙屑”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通過具體事件初步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匯入。(出示課件2)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著濃濃的父愛和母愛。父母的愛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愛是那親切的話語,父母的愛是那熱情的鼓勵,父母的愛是那嚴格的要求。父母的愛表現出了多種多樣的形式。可是,不論哪種形式,都讓我們感到溫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父愛之舟》這課,去感受文中那濃濃的父愛吧。

板書:父愛之舟

二、讀文識字。(出示課件3)

1.自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畫出使你深受感動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

3.交流彙報:(出示課件4)

(1)大家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出示本課的生字,糾正讀音,重點記住“蠶、繭、掀、席、廟、屑”等課後生字以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以自由舉手讀、開火車讀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4.討論交流(出示課件5)

(1)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2)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說說你感動的理由。

(3)讀一讀讓你感受最深的句子,體會人物的感情。

5.小組活動。

小組成員帶感情朗讀課文,評出朗讀較好的同學推薦給大家。

三、整體感知。(出示課件6)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文中寫了哪些事。

2.從這些事中,我們感受到了什麼?

3.畫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生總結 彙報(出示課件7)

本文先回憶了過去:父親送“我”報考學校和上學,見“我”晚上在旅館被臭蟲咬,父親心疼的樣子。

在廟會中,父親帶“我”去逛廟會,給“我”買豆腐腦,可是自己卻捨不得吃,後來還給“我”做萬花筒。

父親在雨雪天氣背“我”上學。

為了供“我”讀書,家裡籌錢,為了節省路費,父親借船送“我”。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出示課件8)

1.課文分了幾個場景進行描述?哪個場景讓你感動?

(夢中出現了父母深夜喂蠶,父親帶“我”住旅店;父親帶“我”去廟會讓“我”吃豆腐腦及為“我”做萬花筒;父親雨雪天送“我”上學;鵝山高小為“我”鋪床;無錫師範送考;無錫師範送“我”去上學的路上為“我”縫棉被。)

這些場景都顯示出父親對兒子博大的愛。

2.分小組討論,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生總結,彙報

第一部分(1)以夢境開始,引入往事的回憶。

第二部分(2~9)以小舟為線索,寫了父親對“我”滿滿的愛。

第三部分(10)以夢結尾,首尾呼應,表現出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愛意。

五、佈置作業(出示課件9)

1.背寫課文的生字。

2.繼續閱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中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從課文中的具體描繪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2.學習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領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出示課件11)

1.聽寫上節課所學的生字詞。

2.回顧上節課內容,說說在“我”的夢中出現了哪些難忘的場景?

3.文中的父親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二、品讀感悟,體會父愛。

1.課文出現了五個場景,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場景。(出示課件12)

板書:第一個場景

找出描寫父親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父親的情感。

生總結、彙報

“心疼極了”體現出父親對“我”的深切的關愛;“父親動心了”說明在明知道自己非常貧苦的情況下,還打算為孩子換房間,體現出父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

師:我們只體會了父親對孩子的愛,那麼,這段文字裡有沒有體現出兒子對父親的愛呢?

生總結、彙報(出示課件13)

“體會到父親掙錢的艱難”、“不肯再加錢換房子”表現出“我”對父親艱難的體諒,也體現出兒子對父親的愛。

2.品讀第二個場景。(出示課件14)

(1)作者詳細描寫廟會盛況的目的是什麼?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對“我”的愛?

生總結、彙報(出示課件15)

詳細描寫廟會的盛況,尤其詳細描寫各種小吃,表達出當時“我”想吃的願望。“父親覺得我太委屈了”可以看出父親對“我”的愛;“做萬花筒”更能體現出父親的愛。

(3)從哪些地方看出兒子對父親的愛?(出示課件16)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親買”說明“我”非常體諒父親,也非常愛父親。

板書:第二個場景

3.品讀第三個場景。(出示課件17)

詳細閱讀“雨雪天送我去上學”,從中我們感受到什麼?

生總結,彙報

是父愛給兒子撐起了一片天,是父愛讓惡劣的環境變得溫暖。

板書:第三個場景

4.品讀第四個場景。(出示課件18)

讀“無錫師範送考”這個場景的描寫,體會作者沉痛的心情。

板書:第四個場景

5.品讀第五個場景。(出示課件19)

哪件小事體現了父愛?

生總結,彙報

送“我”上學的路上為“我”縫棉被。

板書:第五個場景

三、感受寫法。

對文章的寫法,你有什麼見解?(出示課件20)

總結:這篇文章選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這些瑣碎的小事中,蘊含著父親對兒子深切的愛,同時也蘊含著兒子對父親的愛和感激。這種寫法叫做以小見大。

板書:以小見大。

四、激情昇華,拓展延伸

從父親身上我們感受到了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深沉的父愛。從兒子身上,我們也感受到了愛和感激。你對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這樣?是否也是互相的?寫下來吧。

五、作業佈置。(出示課件21)

1.找出文中那些描寫父親對兒子的愛的句子。

2.仿照這種寫法,也寫一寫父親對自己的愛。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 從顯眼的詞句中深入:在研讀時對字、詞、句、段上是必須要下功夫細細體會的,不能輕易放過。《父愛之舟》這篇課文中,把握重點詞句,同時對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深入細讀,從句子中落實到重點字上,都是值得推敲和品味的。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詞句,對文章有更深刻的解讀。

2.從熟知的知識點深入:在初讀,研讀後,從學生能夠熟知的知識點切入課堂教學,那一定能給學生自信心,培養好整堂課的氣氛。在這篇文章的處理中,“父愛”這個主旨是學生最為熟悉的知識點,以此作為解剖處,讓學生自我概括文章,並圍繞“父愛”的事件進行梳理就簡單得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對學生激勵性評價不及時,導致一些學生的興致有點低落。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及時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

25古人談讀書教案篇4

教學目標:1、默讀課文,理解朱丹在考場上為什麼放棄終試,後來又為什被破格錄取。

2、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難句的意思。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朱丹的愛國之情,知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祖國的歷史。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瞭解內容,通過朱丹的語言、神態、笛聲體會他的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難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今天我們接著學習9課——木笛,讓我們一起走近朱丹,聆聽他的笛聲,一起走進朱丹的內心,感受他的心聲。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回憶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生說主要內容)

二、理解對話,體會真情

1、出示課件:看過卡片,朱丹眼裡閃過一絲悲慼。

師:在終試的考場上,當朱丹看到卡片上的題目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悲慼。這是為什麼?默讀1-23節,找到原因,簡單批註。

預設:學生應該很容易能找到“今天是12月13日,悲傷的日子讓他無法演奏;這個考試不是一般的考試,經過兩輪激烈的競爭才進入終試,這是決定人一生命運的關鍵時刻,他不演奏,也許就與夢想失之交臂)

如果學生不能從競爭激烈、決定命運的角度回答,師可以“這是一場怎樣的考試”引導。

12月3日是個令人悲傷的日子,為什麼?(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2、師:你知道南京大屠殺嗎?

(兩個同學說說)

(播放課件:南京大屠殺圖片資料)

師解說:12月13日,作為中國人是永遠不應忘卻的。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一場駭人聽聞的大屠殺開始了。日軍對被俘的中國軍人,對成千上萬的難民,對無數的男女老幼用機槍掃射,屍骨堆積如山;侵略軍把我們的同胞綁在木樁上作為活靶子練習刺殺;為了掩蓋罪行,殺人後他們放火焚屍,或沉屍江中;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被趕入土坑殘忍的活埋;有兩個日軍居然用中國百姓的頭顱做賭注,展開殺人比賽;就連幾個月的嬰兒也不能倖免,被挑在槍尖扔入火堆活活燒死。南京成了人間地獄。

(大螢幕出示)

師:屠殺持續了——40多天——近1000個小時——約60000分鐘——屠殺300000萬人——大約每1分鐘殺6個人

3、師:這一個個數字是被中國人的鮮血染紅的,這一個個數字背後就是一個個同胞的生命啊,你想說什麼?

預設:學生回答(可能是對日本侵略軍的憤恨,可能認為是國恥,可能認為世界需要和平等)

師:在這樣的日子裡,朱丹的眼前彷彿出現了南京大屠殺那悲慘的一幕幕,想到那些無辜被害的同胞,他又怎能吹奏歡快的曲目呀!

課件出示:看過卡片,朱丹眼裡閃過一絲悲慼。沉默片刻之後,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後抬起頭,歉疚地說:“請原諒,我可以不演奏歡樂的曲目嗎?”

他沉默片刻,只是片刻便快速而冷靜地做出決定——拒絕演奏。(板書:拒絕演奏)

4、師:朱丹的決定猶如悶雷在考場爆裂,這樣重要的考試怎能輕言放棄呢?考官們不理解。他們哪裡知道,一邊關係著自己的命運,一邊是國恥國恨,朱丹做出拒絕演奏的決定內心是多麼的痛苦,但又是多麼的堅定。

請學生讀一讀對話。

師指導朗讀。

分角色朗讀。

三、聆聽笛聲,感受心聲

1、師:聽到大師果斷的拒絕,朱丹眼中湧出苦澀的淚水。他的內心能向誰傾訴呢?黑暗漸漸襲來,老天彷彿也悲傷落淚,紛紛揚揚的雪花從空中飄落,不知不覺他來到了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碑前。自讀24-25節,他看到了什麼呢?

生自讀後回答。

2、課件出示課文片段:一片熒熒光亮,像曙色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墨滴在宣紙上無聲暈染。走近一看,竟是一個由孩子組成的方陣。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們高矮不一,衣著不一,顯然是自發聚集起來的。他們的頭上、肩上積著一層白雪,彷彿一片幼松林。每個孩子手擎一支紅燭,紅燭流淌著紅寶石般的淚。

生齊讀。

3、師:同學們,聽老師讀,你們用心去聽、去看,你彷彿看見了什麼?

師範讀。

預設:學生想象可能會有些難,引導學生理解“曙色”“蓓蕾”“幼松林”都象徵著孩子,象徵著希望,象徵著祖國的未來,師可引導“朱丹為什麼會想到這些畫面”他被孩子們感動了,愛國的情感就像墨滴在孩子們的心中無聲擴散開來,他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一顆顆火熱的愛國心,看到了祖國的未來)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教師及時、恰當評價。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看到眼前的情景,朱丹內心的情感再也無法抑制。

他想——(學生接)

他要——(學生接)

他只有——(學生接)

師:是啊,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心愛的木笛,抖落了上面的雪花,盡情地吹奏起來。(板書:廣場悲歌)這是一種怎樣的笛聲呀?請找出描寫笛聲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同桌互相說說你彷彿在這笛聲中聽到了什麼?

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笛聲悲涼悽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著這聲音,燭焰溫暖著這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託著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孩子們在靜靜地傾聽,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生齊讀。

生回答(悲傷、傾訴、憤怒、吶喊等)

師:是的,這笛聲在雪花紛飛的南京夜空中迴旋,這笛聲是在告慰死去的亡靈,這笛聲是中國人不忘國恥的吶喊,這笛聲是對劊子手的控訴,這笛聲更是如朱丹一樣千萬中華兒女的中國魂!

請你再讀這節。

音樂起

師:這就是朱但當時吹奏的曲子,伴著這幽幽咽咽的笛聲,讀一讀這首小詩。

課件出示:笛聲 / 悲涼悽切 / 猶如 / 脈管滴血 / 寒冷凝凍著這聲音 / 燭焰溫暖著這聲音 / 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 / 託著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 / 孩子們 / 在靜靜地傾聽 / 他們 / 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指名讀這首小詩。

齊讀這首小詩。

四、破格錄取

師:朱丹的笛聲不但感動著我們,感動著孩子們,更讓主考的大師改變了態度,這是為什麼?默讀最後四節。

生讀後回答。(應該能從愛國來講)

師:是的,大師是被感動了,被朱丹和孩子們胸中跳動的火熱的愛國心感動了。大師僅僅是因為朱丹的出色演奏鞠躬嗎?在作者的原著中大師還對朱丹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是在向一種精神鞠躬”。這種精神就是我們的中國魂!

(板書:中國魂)

朱丹雖然沒有參加終試,但他被錄取了。因為他有一顆滾燙的愛國心,因為他有不屈不撓的中國魂。遺忘就等於背叛!讓我們記住這段血淚史,讓我們永遠做像朱丹那樣有氣節的中國人!

板書設計:

木 笛拒絕演奏 廣場悲歌

中國魂

25古人談讀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反覆朗讀《少年中國說》,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

2.掌握重點詞句的含義,掌握課文主要內容。

3.瞭解本文比喻、象徵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國所具有的特點。

教學方法:

1.小組合作探究

2. 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 情境鋪墊 導語引入

1.師:同學們,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寫下了一篇文章,激勵了當時無數的中國有志青年,這篇文章是《少年中國說》,有沒有同學知道這位著名作者是誰?

2.作者連結: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我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代表人之一,著名學者,詩人,宣傳家。作為政治家的梁啟超,師從康有為,受改良思想影響。曾經參與“公車上書”,又與譚嗣同等創辦南學會,宣傳資產階級改良思想,組織保國會,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一生著作甚豐,大部分收入《飲冰室合集》。

3. 背景資料:本文寫於1900年,是作者在維新變法失敗後在日本時寫的。文章從日本人和西歐人稱我國為“老大帝國”說起,以人喻國,怒斥當權的清王朝封建貴族官僚是保守守舊、頑固苟且的“老朽”,號召“中國少年”肩負起救國的責任,為創造一個繁榮富強的“少年中國”而努力奮鬥。

二、初步感知,解決生字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鷹隼(sǔn)發硎(xíng)澌(sī)

2. 給文章劃分層次。

明確:全文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點明少年的責任。

第二部分(第二段)說明中國少年的勃勃生機。

第三部分(第三段)讚美了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點明瞭兩者之間的緊密關係。

三、深入閱讀。

1.細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及翻譯書弄懂重點文言字詞和文章的譯文。

2.理解題目中“少年”一詞有什麼深刻含義?

明確:一是針對日本人稱我中國為“老大帝國”,作者憤然回擊,稱中國為少年中國;二是因為少年象徵著國家如朝陽般蓬勃興旺,生機勃勃;三是中國是古老的中國,又是進步的未來之國。

3.閱讀課文,說一說少年中國具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課文運用了八種象徵、比喻描述了少年中國的英姿勃勃,前途無量。以“紅日初生”,象徵少年中國的燦爛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徵少年中國發展的不可限量;以“潛龍騰淵,鱗爪飛揚”的生動形象和“乳虎嘯谷,百獸震惶”的巨大聲威、以“鷹隼試翼,風塵翕張”的沖天氣勢,喻我中國少年創造的少年中國的英姿;“奇花”“干將”兩句,前者是歌頌少年中國在發展中的壯麗前景,後者是以剛剛磨礪過的寶劍比喻為建立少年中國立功的中國少年。

四、 拓展遷移。

特色品評:小組討論本文的寫作特點。

明確:結構完整,推理嚴密,以人喻國,富有鮮明的形象性。

五、佈置作業

我們的祖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正闊步走向世界。以“青春中國”為話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板書設計:

少年中國說

少年的責任

少年和祖國的關係

作者對少年和中國的讚美

25古人談讀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把握重點字的讀音和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3.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一、激趣匯入。(出示課件2)

1.同學們,你知道哪些古人讀書的故事?誰來給我們講一講?(生講述故事,師加以引導和評價)古人喜歡讀書,古人又經常會把自己的讀書方法和學習態度寫下來,供後世參考。今天,我們就學習《古人談讀書》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對待學習的。

板書:古人談讀書2.這課總共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出自《論語》,記錄的孔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

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國藩。今天,我們就去學習這三篇文章,從中獲取營養。(出示課件3)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出示課件4)1.師範讀正音,把握重點詞語的意思。好學 是知也 識 2.讀第一、二部分,根據註釋,解決生字詞。3.大聲朗讀課文。4.指名讀。5.全班同學大聲、流利地朗讀全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出示課件5)

1.小組討論,結合註釋,試著用自己的話解釋這兩部分的意思。小組彙報討論結果,師指導學生翻譯課文。2.我們首先來看第一部分,齊讀對這三句話的解釋,

思考:這三句話分別從哪方面介紹的?生總結,

彙報板書:(一)1.謙虛 2.求實 3.勤奮3.讀第二部分,試著根據註釋翻譯課文。思考:朱熹對讀書有什麼獨特方法?這樣讀書的好處是什麼?生總結,彙報板書: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四、拓展。(出示課件6)學習了這兩部分,你有什麼收穫?生暢所欲言,師進行指導五、作業1.背誦這兩部分。2.掌握重點詞語,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標籤:教案 古人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