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二單元教案通用5篇

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課程情況來,合理的教案一定是我們在認真分析了自己教學任務後寫出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二單元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

二單元教案通用5篇

二單元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將口語交際與習作指導緊密結合在一起,創設寬鬆自由的口語交際環境,通過師生相互傾訴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後的故事,繼續培養學生傾聽、應對和表達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理想觀。

2.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習作,表達自己內在的真實體驗,感受習作的快樂。

3.嘗試前後照應的寫法。

教學預設:

一、理想何必要驚人——暢想我的未來路(6分鐘)

1、切入話題:(課前板書:我的理想) 同學們,在咱們重慶,有一位著名詩人叫流沙河,他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

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

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

可望不可及,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

……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

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陰。

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聽了這首詩歌,你有什麼話想說嗎?(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激發興趣,喚起生對理想的美好向往,形成傾訴理想的慾望。)

2、師生暢談理想:是啊,理想不僅是一個美好的名詞,更是通過奮鬥可以實現的目標和願望。俗話說得好:“人無志而不立。”那麼,你的理想是什麼呢?(板書:是什麼?)誰願意先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理想。(自由暢談理想,儘量多人說。)

(設計意圖:在詩歌的引領下,學生的情緒被快速啟用,不覺中已進入課堂學習狀態,腦海裡一定在不停地詰問自己的理想是什麼?此時正是需要讓學生傾吐的最佳時機。在此過程中,可以引領學生的理想朝向對別人有益的。)

二、理想背後多故事——真實具體動人心(10分鐘)

1、同桌互相說自己理想後面的故事,然後小組推薦5—7人說。

2、師:其實理想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很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想聽聽老師的理想嗎?我的童年是在鄉下度過的,有一段時間,我迷上了圖畫書,但因為家庭貧寒,父母拿不出錢來給我買。每次到十幾裡外的場鎮商店,看到售貨員阿姨坐在櫃檯後津津有味的閱讀著那些圖畫書,我就會羨慕不已。那時,便悄悄地立下了人生第一個理想——長大後當一名商場的圖書售貨員,天天看圖畫書。今天看來雖然幼稚天真,但這個理想卻陪伴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童年!考上學校後,因為喜歡文學,又立下成為作家的大志;工作後,才慢慢將理想穩定下來——猜猜是什麼?做一名受學生喜歡的老師。孩子們,不管你有什麼樣的理想,我想,每一個理想背後,也應該有一定的原因(板書:為什麼),或者一個小小的故事。讓我們來用心聆聽,你為什麼要樹立這樣的理想?

(設計意圖:在學生講述的基礎上,以教師的理想和學生自然對話,引領學生感受兩點:一是理想是可以改變的,二是每個人的理想背後都會有一個故事或者原因。)

三、理想遠大須努力——妙筆生花寫華章(4分鐘)

1、一個理想,就是一段故事,也就有了一份幸福的期待!有人說:理想是用來追的,不是用來想的。為了實現理想,很多人為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才終於成功!請看螢幕:(出示高爾基和劉翔奮鬥成功的案例。)為了實現理想,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板書:如何做?)

2、學生談為了理想,應該怎麼做?(3-4人)

記得作家巴金曾說過:理想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終有實現理想的那一天。(燈片出示)

(設計意圖:用名人成功的案例和名人名言來提升學生對理想的理解,也體現從感性入手再上升到理性的過程。)

3、師:孩子們,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湧動著關於理想的種種激情,那就請拿起你手中的筆,以《我的理想》為題,寫下你對你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後的故事,當然,還有你準備為之付出怎樣的努力。寫的時候,重點要把理想背後的故事和你準備為之付出怎樣的努力寫清楚,還可以試著運用首尾照應的寫法安排自己文章的結構。我這裡還羅列了一份記敘文提綱:(燈片)

開頭:我的理想是什麼?

中段:理想背後的故事——我為何有這樣的理想?

我將為理想付出怎樣的努力?

結尾:期待著理想實現後的心情、輝煌。

當然,你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靈活地安排文章結構,比如直接從故事入手,然後再揭示你的理想,你甚至還可以給習作重新擬一個題目,不管怎樣寫,記住,把你理想背後的故事真實具體(板書)的寫下來,就是最感人的習作。相信你的筆下,一定會湧出一篇篇激盪人心的理想之歌。

(設計意圖:用提綱的形勢為學生成文作一個結構上的提醒,這是保底的做法,而優生則可在老師的提醒下做靈活的調整,寫出靈動的習作來。)

二單元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部編本《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__年版)》對本課的要求是:“知道隋朝的統一,瞭解科舉取士制度的建立和大運河的開通;知道隋朝滅亡的原因。”本課共四部分,即隋的統一、開通大運河、開創科舉取士制度、隋朝的滅亡。本課主要講述了隋朝結束魏晉南北朝割據混亂完成統一,為鞏固統治採取一系列措施,但最終因暴政而亡的歷史過程。隋朝的統一及發展為此後唐朝盛世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課知識,可以對教材進行簡單的整合,即分為大運河為何能開通、大運河如何開通、大運河開通致隋亡三部分進行教學。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七年級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歷史學習,他們已經掌握簡單的歷史學習方法,對歷史充滿了好奇,這有利於調動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七年級學生了解隋朝這段歷史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圖書、影視劇(如《隋唐英雄》《隋唐演義》)、網路遊戲、遺址博物館等。很多同學對這段歷史都有一定了解。這對於開展本課教學是十分有利的,因為學生很容易進入歷史情境。但是由於一些影視劇、網路遊戲的誤導,七年級學生在認知上存在偏差,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還不能辯證地分析,故教師應在課堂中予以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學會分析歷史問題,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三、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教材瞭解隋的建立、大運河的開通、科舉制度的創設及隋的滅亡等基本史實。通過對隋文帝滅陳建立隋朝的學習,認識到統一是歷史發展的潮流。通過對隋朝戶籍制度及科舉制度的學習,學生能認識到隋朝政治經濟政策的實行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促進了社會經濟不斷髮展,為大運河等公共工程的修建提供了條件。通過對隋朝滅亡原因的分析,學生能學會正確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並意識到隋雖滅亡,但其制度在唐不斷髮展完善,為唐朝鼎盛時代的開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大運河的開通、科舉制度的創設、隋朝的滅亡。

難點:隋朝滅亡的原因。

五、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材料??

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教師講述:1999年,淮北市對公路實行拓寬改建,在改建到柳孜鎮時,意外發現古運河南堤從柳孜鎮穿過,這是我國隋唐大運河考古的首次發現,該遺址被稱為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遺址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另外還有銅錢、鐵器、石器等。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國家文物局評為1999年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國大運河於20__年6月22日,在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的考古發掘給淮北博物館增加了眾多的高古瓷珍品。我國著名古建專家、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先生親自題寫了“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館名。

講授新課

(一)

大運河為何能開通

材料二 中國大運河……比舉世聞名、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長21倍,比連線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長10倍,即使被稱為世界“運河之王”的蘇聯土庫曼大運河,也比我國大運河短700多公里。

——嶽國芳著:《中國大運河》

教師設問:在古代要開通這樣一條運河需要哪些條件呢?(參考答案:國家統一,國力強盛。)

教師講述:這麼長的一條大運河,它的開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不是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很難實現。大運河是在隋朝時期開通的,隋朝是具備了哪些條件才能開通這條舉世無雙的大運河呢?

1

國家統??

教師講述:隋朝的建立者楊堅為北周外戚,他的女兒是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僅8歲的周靜帝繼位,楊堅以大丞相身份輔政。581年楊堅廢周靜帝自立,國號隋,都城在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兵向南方的陳國發動進攻,最終滅陳一統天下,由此結束了中國長期的割據局面,實現了國家統一。隋文帝建立隋朝後又採取措施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隋朝的統一,是南北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同時也為大運河的開通提供了有力的後盾。

2

經濟發展

材料三 開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縣官吏“大索貌閱”,即根據戶籍簿上登記的年齡,來核對本人體貌,以防詐老訛小逃避租役……行“輸籍定樣”法(或稱“輸籍法”)。規定每年正月五日縣令出查,令百姓五黨三黨為一團,根據標準定戶等上下,從輕制定稅額,並將各戶應納稅額寫成定簿。這樣人民不能逃避賦稅,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而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所定稅額比世家大族對其佃客(浮客)的剝削為輕,因此吸引佃客脫離世家大族的蔭庇,成為國家編戶。

——朱紹侯等主編:《中國古代史》

材料四 隋朝剛建立的時候,全國大約有400萬戶、20__多萬人。建國第三年清查戶口後,立刻上升至700萬戶、4000多萬人。

——何成剛主編:《史學閱讀與微課設計·中國古代史(上)》

教師設問:隋文帝在戶籍方面採取了什麼措施,有何成效?(參考答案:進行“大索貌閱”,編訂戶籍;增加國家控制的人口,提高賦稅收入,同時打擊了豪強世族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教師小結:戶口不實會影響政府的收入和徭役的徵派。南北朝時期戶口隱漏情況嚴重,要改變這種情況,必須嚴格檢查戶口。徹查戶口並重新編訂既有利於國家的賦稅收入和徭役、兵役的徵派,又打擊了豪強世族的勢力,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

材料五

五銖錢

教師設問:隋文帝在幣制方面採取了什麼措施,有何作用?(參考答案:統一幣制;有利於商品交換,為隋朝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教師講述:隋朝初年,錢幣非常混亂,關東、關隴、樑益等地使用的錢幣不但大小輕重不一,而且幣質低劣,影響了商品交換。隋文帝建隋後,統一改鑄五銖錢,另外還統一了度量衡,這一系列的經濟措施,促進了隋朝經濟的發展。

3

人才濟濟

材料六 著名詩人李賀想參加進士考試,但李賀的父親叫“晉肅”,晉與進同音,李賀若考中進士,就犯了家諱。這在當時是個“不孝不敬”的罪名。李賀為此顧慮重重,躊躇不決。一些跟李賀爭進士名額的人,更加推波助瀾,造謠攻擊,竭力阻止李賀應試。大文學家韓愈堅決反對這種腐朽的“避諱觀”。……在韓愈的鼓勵支援下,李賀就勇敢地報考了。但事與願違,以李賀之才,卻屢試不中。是否因為鬧了這場避諱風波,考試官們嘴上不說,心中有鬼,故意不予錄取呢?這就不得而知了。李賀鬱郁不得志,死時年僅27歲。

——林白、朱梅芳著:《中國科舉史話》

材料七 科舉考試製度是中國歷史上一種選拔官員的制度。它不問家世,不須舉薦,主要以考試成績決定取捨,比世卿世祿制、察舉制吏具有公開、平等和競爭的性質,因而在歷史上也更具有進步性,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進步、也是最重要的選拔官員的制度。

——張希清著:《中國科舉考試製度》

教師設問:材料五中李賀參加的考試是什麼選官制度?這個制度什麼時候建立的?有何意義?(參考答案:科舉制;隋朝;體現公平,提升官員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開通大運河這麼一項浩大的工程,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才,而隋朝通過改革選官制度,選拔出了很多有實際才幹的官吏,這就是在中國封建社會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隋文帝即位後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創立進士科,標誌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科舉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史上選舉制度的重大變革,它改變了以往門閥士族把持選官的弊端,重才學輕門第,從而擴大了招攬人才的門路。科舉制度的創立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有利於選拔統治人才,提高了政治效率,適應了大一統王朝的政治需要。

設計意圖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本部分設計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用歷史小故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有了學習興趣後,學生的求知慾望才會更強烈。

過渡

雖然隋朝具備了開通大運河的條件,但是為什麼要這樣勞民傷財去開通大運河呢?大運河的開通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二)

大運河如何開通

1

開通的目的

材料八 從政治上看,開運河是為了鞏固隋封建政權的需要,通過運河直達江淮,從而加強了東都洛陽和江南地區的聯絡,以進一步控制江南。從經濟上看,江南地區經過六朝時人民的辛勤勞動,已經成為富庶地區……關中和河洛地區的物資不足以供應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須轉運南方的物資。通過陸路轉運,運輸量不大,費用又高,而利用舊河道開通運河,是最好的辦法。

——朱紹侯等主編:《中國古代史》

教師設問:隋朝開通大運河的目的是什麼?(參考答案:為了加強南北交通,轉運物資;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2

大運河的開通

材料九

隋朝大運河

教師引導學生看《隋朝大運河》的示意圖講述:隋煬帝即位後便徵發百萬民工,利用天然河道和舊有渠道,開通了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先是開挖連線黃河與淮河的通濟渠,同時又對連線淮河與長江的邗溝進行修整、擴大,邗溝最早是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時開鑿。我們前面提到的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就屬於通濟渠段。這兩段河道在605年便完成了。後來隋煬帝出征遼東,為了軍事上的需要,便於608年開鑿了北至涿郡的永濟渠,連線了海河與黃河。隋朝大運河最後一段是江南河,610年從京口(江蘇鎮江)引長江水直達餘杭錢塘江。前後歷時6年,最終開通了貫穿南北的大運河。

3

開通的意義

材料十 (大運河)自其鑿通以來,一直是我國南北水上交通運輸的重要通渠。它為我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的經濟繁榮與水上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發揮了不可估量的歷史作用。

——羅傳棟:《大運河的開鑿與隋煬帝的功過》

教師設問:隋朝大運河開鑿的原因是什麼?有何意義?(參考答案:鞏固政權,加強對江南的統治;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大運河開通後,貫穿河南、河北、江蘇、浙江等省,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餘杭,連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4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巨集偉的工程之一。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聯絡,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對加強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設計意圖

利用大運河地圖,直觀生動地展示了大運河的開通以及其起到的作用,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

過渡

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交流,大大促進了隋朝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如此龐大的工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大運河開通後,隋煬帝數次乘船遊玩,勞民傷財,使得階級矛盾激化並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隋朝滅亡。

(三)

大運河開通致隋亡?

1

隋朝滅亡

教師講述:在大運河開通的第二年,即公元611年,山東爆發了王薄起義,此後,各地農民紛紛響應,舉起反隋大旗,起義燃遍了全國各地。在起義軍的打擊下,隋朝的統治土崩瓦解。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死,盛極一時的隋朝隨之滅亡。

材料十??

隋末農民起義形勢圖

2

隋朝滅亡的原因

材料十二 僅公元605年他首次遊江都,就有遊船數千艘,兵船數千艘,拉船民夫18萬人,船隻首尾相接200餘里。兩岸有騎兵相隨,皇后、嬪妃、道士等共50多萬人。

——肖長中:《我國隋朝財政政策探析》

學生討論:有人說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就是為了遊玩並最終導致隋朝的滅亡,你同意這種觀點嗎?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大運河的開通是隋煬帝的一大貢獻。運河溝通了南北交通,促進了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絡和交流,有利於沿河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有利於加強隋對南方的統治。當然,大運河的開通,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是隋煬帝暴政的表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加速了隋朝的滅亡。但是如果不開通大運河,隋煬帝的暴政依然存在,隋朝依然會滅亡。

材料十三 隋朝的人口,剛建立的時候大約20__多萬人,20多年後達到峰值,大約5000多萬人。人口構成中男女各佔一半,再去掉未成年和老人、殘疾人,隋朝的勞動力在最高峰的時候,國家勞役竟然高達3000多萬人次,幾乎勞動力都被徵調去興建國家工程和當兵打仗。

——韓昇:《隋朝滅亡的經濟原因》

材料十四 隋煬帝窮兵黷武,頻繁發動對外戰爭……連續發動了三次對高麗的大規模戰爭。

——朱紹侯等主編:《中國古代史》

材料十五 隋朝統治階級內部始終矛盾重重,異己的割據分裂暗流時隱時現,他們只是懾於隋朝的高壓政策而表面順從,一有風吹草動,就要興風作浪,當他們眼見隋煬帝已經不行了,就紛紛起兵,以廢昏立明為旗號,把隋煬帝丟擲去,在政治上換馬,以求重建地主階級的政權。

——韓昇:《論隋朝統治集團內部鬥爭對隋亡的影響》

教師設問:隋朝為什麼會滅亡?(參考答案:隋煬帝的暴政;統治階級內部不穩固,矛盾重重。)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隋煬帝統治時期苛暴的徭役、兵役,隋煬帝毫無節制地壓制壓迫勞動人民、抑制貴族地主,引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地主反抗,這是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還是隋朝統治階級內部埋藏著不安定因素,統治基礎很不穩固,這種缺陷是隋朝在強盛之際迅速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

設計意圖

我們看問題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也不能只抓一點,不計其餘,要全面看問題。學生分析歷史問題往往是感性的、片面的。本部分設計主要是通過史料分析,提升學生全面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隋朝的統一結束了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隋朝在政治、經濟及軍事等方面實行了一系列的舉措,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後來唐朝鼎盛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板書設計

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一)大運河為何能開通

1.國家統??

2.經濟發展

3.人才濟濟

(二)大運河如何開通

1.開通的目的

2.大運河開通

3.開通的意義

(三)大運河開通致隋

1.隋朝滅亡

2.隋朝滅亡的原因

二單元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高潔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詞語。

3.理解兩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2)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難點: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陋室銘(劉禹錫)

一、預習

朗讀課文,查字典,看課文註釋翻譯課文。

二、匯入

1.作家作品簡介

2.關於“銘”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可採取多種方法朗讀,如老師範讀、聽課文錄音,學生個別讀、集體讀等。

2.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語。

3.提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問:“斯是陋堂,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深刻含義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採。

5.提問:“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寫陋室幽雅的恬靜的自然環境。

6.提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樣的高雅。

7.提問:“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寫室中事。可見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問:“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兩句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9.提問:“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裡,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四、小結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勝炙人口,久為傳誦。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第二課時

愛蓮說(周敦頤)

一、預習

朗讀課文,查字典,看課文註釋翻譯課文。

二、導人

1.作家作品簡介

2.題解

“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

三、正課

1.朗讀課文。老師範讀,學生齊讀、輪讀均可。讀時注意節奏、重音,正確、流利、有感情。

2.學生翻譯課文,補充課文註釋。

3.請再次朗讀課文。

4提問:作者描寫蓮花,為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喜愛哪一種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現。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5.提問:文章用了兩個“獨”字,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生活態度。

討論並歸納:兩個“獨”字,都表現出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態度。但“我”愛蓮又與陶淵明的愛菊又有所不同。

6.提問:“我”愛蓮花什麼呢?討論並歸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7.提問:具體地說說作者寫蓮的哪些美好形象。討論並歸納:

(1)從生長環境方面:寫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灌清漣而不妖的質樸;

(2)從體態香氣方面:寫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寫她“香。遠益清”的芳香;

(3)從風度方面:寫她“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清高。這些描寫,是將蓮人格化了,是把她作為一種高貴品質的象徵。

8.提問: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蓮”比喻象徵哪三種人?討論並歸納: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徵成隱士,把牡丹比喻象徵成富貴的人,把蓮花比喻象徵成君子。

9.提問:作者對“愛菊”“愛蓮”“愛牡丹”的態度分別是什麼?討論並歸納:愛不同的花象徵一種不同的生活態度。菊花秋天開花,獨抗寒霜比作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隱士,作者對愛菊並不反感,只是慨嘆真正的隱士極少。牡丹雍容豔麗,比作富貴之人,作者對愛牡丹是厭惡鄙棄,諷刺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態。而對愛蓮同氣相求。作者託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結

這篇短文,將花的形象比擬為人的品質,以蓮的形象比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態度的讚賞和追慕,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短文運用比喻、象徵、襯托手法,突出了蓮的美好形象。將記敘、抒情、議論結合起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句式驕散交錯運用,讀起來控骼悅耳,頓挫有致。

二單元教案篇4

【單元教材簡析】

本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質為專題編排的。《識字七》對仗工整、語言優美的對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描述了兩隻可愛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禮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後不同的表現?白兔辛勤耕種,灰兔貪圖享受,結果也不同?白兔種的菜豐收了,灰兔卻把菜吃完了。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有所收穫。《兩隻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隻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通過兩隻小獅子一勤一懶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的話,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我們應該勤奮學習,學會了本領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賴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小夥伴》課文以國小生比較喜歡的春遊活動為題材,寫了春遊時瑪莎丟失揹包後,幾個小夥伴對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比較、感悟,懂得: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緊扣本單元好孩子、好品質的專題,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國王用“種花”的方法來選繼承人,但花籽卻是煮過的.最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誠實的品質贏得了王位,教育學生從小就要努力做一個誠實的人。《語文園地七》“我的發現”是為了引導學生髮現偏旁歸類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是讓學生通過通讀句子,積累句子並鞏固生字。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圍繞“誠實”這個主題進行。

【單元總體目標】

1、認識常用漢字56個,會寫30個。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

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7、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8、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集體、誠實的美好品質。

【單元教學建議】

1、在教學本組教材之前,要引導學生讀讀導讀,並瀏覽本組課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時,教師要儘量創設情境,帶領孩子們走進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學生通過讀故事,感悟故事內容,從中受到教育,願意做一個好孩子。

3、對課文的重點段落或句子,可藉助多媒體創設情境或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幫助學生理解。

?單元教學時間】

識字72課時

?小白兔和小灰兔》2課時

?兩隻小獅子》2課時

?小夥伴》2課時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課時

?語文園地七》2課時

二單元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以“保護環境”為主題展開綜合性實踐活動,培養調查、訪問、查詢資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能力,加強對比喻句的認識。

3.積累反義詞。

4.背誦描寫景物的優美古詩句,培養對古詩的領悟力。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匯入:同學們,我們的家鄉美嗎?但是我們美好的生活環境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狀況。這段時間,你觀察到了哪些環境問題?

2.交流:各調查小組派出代表,根據本組的調查情況,採用資料、圖片或其他方法,圍繞以下方面再全班進行彙報交流:調查的哪方面內容?採用什麼方法?在調查中有什麼發現?瞭解到周圍的環境受到哪些汙染?汙染的原因是什麼?

3.討論:以“我們能為保護家鄉的環境做點什麼”為題,對改善家鄉的環境提出幾條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議。

各調查小組先在組內討論,然後推選出代表在全般介紹,其他組的同學可以共同出謀劃策。

習作

1.同學們,大家圍繞“環境保護”做了很多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剛才的交流,你一定對保護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願意把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嗎?可以寫自己調查瞭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後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學生自由寫作,教師巡視,引導學生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

3.交換習作,互相修改,教師就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共同問題給予指導,對有進步的同學給予鼓勵,並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第二課時

我的發現

1.學生自由讀兩組句子和學習夥伴的話。

2.發現了什麼?第二句話好在哪裡?

3.你能仿照例子說一組這樣的句子嗎?

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1.學生自瀆,藉助拼音讀準生字。

2.抽生讀、同桌互對、師聲互對、齊讀。

3.拓展:列舉一些自己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積累的反義詞。

讀讀背背:

1.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古詩句,讀準字音。

2.採取多種形式讀古詩句。

3.採取多種形式背古詩句。

展示臺:

安排學生圍繞“環境保護”這個主題,就其所獲得的綜合性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展示。可以採取製作保護環境的標語牌、保護環境的建議書、保護環境的手抄報等形式,可以單獨製作,也可以多人一起製作。對優秀作品進行獎勵。

標籤:教案 單元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