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串積木教案8篇

優秀的教師一定會在教學開始前將教案制定好,鑽研教材的教案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串積木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閱。

串積木教案8篇

串積木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獨立能力。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活動。獨立完成。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準備一桶積木。

活動過程

1、每個孩子發一桶積木。

2、老師在一邊啟發孩子的想法,

3、讓孩子自己動手壘出自己想象的建築。

教學反思

1、能結合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及一些建築,讓孩子聯想到怎麼壘出自己心理想的形狀,

2、整堂課幼兒的學習興趣很濃,師幼互動較多,幼兒語言表達機會較多、參與性高。

不足之處:應該再發揮一下幼兒思維,教師不要急於告訴孩子到下一環節。應讓孩子敢於創作自己的建築。

串積木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學習有序地觀察和統計數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達觀察的內容,喜歡挑戰空間邏輯遊戲。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小積木;“積木房”圖片若干;記錄用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話建築,贏積木。

導語: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裡有各種各樣的老房子和新建築,你喜歡怎樣的房子,為什麼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歡的房子?

過渡:今天我們就用積木來造房子!每組的桌上有幾塊積木呀?夠不夠造一幢房子?

那就請你們就分成4組在數積木遊戲中贏取更多的積木。

二、爭回答,數積木。

(一)數數相同數量的積木房。

導語:聽清題目喲!(出示相同數量積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題:我用積木造了4幢房子,請你們用好方法數一數,每幢房子各由幾塊積木建成的?

形式:將答案記錄在記錄紙上,呈現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對的為本組加上一塊積木。

驗證:移去屋頂,拆層演示

重點提問:房子有幾層?每層有幾塊?一共有幾塊?

小結:數量相同的積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積木被其他積木擋住了,我們不容易發現,點數的時候我們可以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不多數,也不漏數看不見的那些積木。

(二)找找躲起來的積木塊。

導語:有的小組領先了,有的小組暫時落後,不過沒關係,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裡有些積木很頑皮,像玩捉迷藏一樣躲了起來。讓我們仔細觀察,把藏起來的積木找出來。

出題:準備好了嗎?請問這幢房子有幾層?每一層有幾塊?共有幾塊積木建成?

重點:移去屋頂,拆層演示,幫助幼兒學會數隱藏起來的積木塊。

小結:房子一層層往上造,如果上層有幾塊積木,那這些積木下一定也有幾塊積木

三、造房子,數“磚塊”。

(一)造幢房子把分數。

導語:經過兩輪的比賽,哪一隊的領先了呢?請每組朋友用你們現有的積木造一幢房子,然後我們一起來數數你們的房子由幾塊積木建成,共得到了幾分。

重點:鼓勵各組建造出點數上有難度(有多層、有重疊)的房屋

集體點數時一層一層數清楚。

(二)學做小小建築師。

導語:(出示建房圖紙)你們造房子、數積木的本領都那麼大。那你們能不能在根據圖紙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鐘內造出與圖上一模一樣的房子,並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他是由幾塊積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隊派一個代表挑選喜歡的圖紙,用積木搭出與圖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點觀察:每組搭的房子是否與圖紙上的一樣,各組搭建、點數的方法。

驗證:他們搭的房子與圖紙上的一樣嗎?記錄的對不對呢?

小結:雖然各隊拿到的圖紙看起來不一樣,其實是同一幢房子從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小小建築師們讓我們回去建造更多獨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們你是用幾塊積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較為順利的開展了,也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還成為了我園計算專題組的“一課多研”研討的課例,反思一路走來獲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覺得有:

a)關注細節的設計

計算活動教具多,對環節間的小結語要求也高,在這一次組織活動前教案在我的腦海中一次次的“過電影”,把握了每一個環節的細節要點(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狀況、每一次小結重點提煉和梳理的內容、重難點落實的方式)。“細節決定成敗”,活動前我讓一個個環節都順溜了,我想這也是活動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注重互動的有效性

我的教學物件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為孩子們創造了很多合作互動和思考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本文擴充套件閱讀:積木通常是立方的木頭或塑料固體玩具,一般在每一表面裝飾著字母或圖畫,容許進行不同的排列或進行建築活動積木有各種樣式,可開發兒童智力,可拼成房子,各種動物等。

串積木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業、本、書”4個字,認識“彳”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課前準備

有條件的小朋友在家時學習搭積木。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1、出示彩色的積木。

師生交談:你喜歡搭積木嗎?你能搭出什麼來?

2、板書課題並帶課題。

3、師: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那就讓我們快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借債拼音讀課文。

2、師:誰能靠著拼音朋友的幫助,把課文讀通,讀準?

三、認讀生字。

師:想讀好課文真不容易!有一個新朋友我們還不太熟悉!

1、出示要認識的11個生字,讓學生開火車認讀。重點指導“平、這、住、呢”的讀音。

2、出示沒有拼音的漢字,現在,你還認識這些新朋友嗎?

3、小組交流:你是怎麼記住這些字的?有什麼好辦法?

全班交流記字方法。

師適時點撥:你們發現了嗎,“很”字的偏旁很特別,它叫——“雙立人”。

4、出示句子(無注音):

(1)平平搭了四間房子。

(2)這些房子都給誰住?

(3)給沒房子的人住。

比賽讀句子,看誰讀得正確。

四、再讀課文。

1、在小組裡輪流朗讀課文,互相正音、評議,看誰讀得正確。

2、指名朗讀課文,集體評議。

3、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麼?

五、指導寫字。

出示“業、平、本、書”:

1、師: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四個字,發現了什麼?

寫這樣的字,要怎麼寫才漂亮?

2、師在黑板上田字格里示範寫“平”字。強調豎筆要寫直,而且要寫在豎中線上。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出現生字詞。指名讀。

二、指導朗讀。

(一)舉行朗讀比賽。

1、你覺得哪幾句話特別需要老師幫助?

老師指導讀好“這些房子都給誰住?”“還有一間呢?”“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三句中的“呢”、“啊”和問句的語調。

2、各自練習朗讀,進行準備。

3、比一比誰讀得好,

(二)啟發想像讀。

1、師:你們看,這圖上畫的不就是平平和奶奶嗎?他們倆會說些什麼呢?

鼓勵學生分別扮演角色,大膽想像說。

2、師:原來呀,第3、5、6小節裡就是平平的話呀!該怎麼讀好它?

男女生配合讀。(3、5、6小節男生讀,其餘由女生讀。)

(三)師生配合讀。

第2、4小節老師讀,其餘由學生讀。

三、讀讀說說。

1、師:為什麼要說“很多很多”,不反其中的一個“很多”去掉呢?

引導學生讀、比較、體會。

2、師:看平平多麼自豪,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你們能不能也像這樣說一說?

3、口頭練習:

很紅很紅的_________;很大很大的____________;

很_______很_______的路;很______很______的_______。

四、說話比賽。

師:平平真是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他的理想多麼美好啊,他要讓每個人都有房子住!小朋友們,你們一定也有很多美好的想法吧。說說看,你長大了想幹什麼?

1、在四人小組裡輪流說。

2、選派代表到臺上說,集體評議。

3、小結:理想就像是這積木搭成的漂亮的房子,它可不是一下子就變出來的,要靠我們一塊一塊地搭,不斷地努力才行呀!小朋友的理想也要靠努力學習才能實現的!

五、佈置作業。

串積木教案篇4

搭積木

教學目標

1.藉助熟悉的物體,使學生正確用數表示20以內這些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善於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動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小捧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一)搭積木(出示圖片:說一說1)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搭積木的遊戲嗎?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兩摞積木在列算式時遇到了困難,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3.根據圖意誰能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師板書:10+5=15  16-2=14

4.為什麼這樣列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三塊,明明又放上了兩塊一共是十五塊,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十八塊,拿走了兩塊是十四塊,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結

我們通過觀察畫面,動腦思考幫助明明和丁丁解決了他們搭積木情況,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積木的塊數.你們真聰明.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

(一)動手操作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個十(畫圖、用學具盒裡的東西或其它物體都可以).

2.請你任意新增一個圖或其它物體的個數,組成一個算式,看誰組的多.

3.小組內交流,說一說圖意和算式是怎樣組成的(出示圖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舉出一列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一個十新增一個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個十和一個一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一根還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十根還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師小結

我們通過動手操作,列出這麼多的加減法算式,這充分體現了你們善於動腦思考的結果.

三、活動三:整理歸類.

(一)找規律

1.根據我們列出的算式進行整理,你們能找到這些算式計算的規律嗎?

2.小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體反饋.

4.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二)教師小結

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揮集體的智慧,同時找到了這些算式計算的規律及方法,你們真了不起,希望你們繼續發揚這種探索精神.

四、活動四:結合實際鞏固練習

(一)出示圖片:說一說4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會得到什麼結果?

2.根據相碰的情況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圖片:說一說5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會得到什麼結果?

2.根據相碰的情況列出減法算式.

(三)教師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麼?高興嗎?我和你們一樣高興,因為,我們在玩中也學到了

一些數學知識,可見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案點評

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含義,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採用多種表示數的方法(如:圖形、小木棒等),讓學生任意選擇,以達到理解和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含義為目的,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發展了思維、培養了創新意識。教學中以聯絡生活實際入手,結合學過的知識,學以至用,把數學知識中數學問題以問題情境的方式呈現,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存在,以及發展數學知識,培養各種能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串積木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範例圖中物體的空間關係。

2.能用實物展現範例中的物體的空間關係。

3.幼兒能根據需要選取積木,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1.積木造型照片一套8張。

2.幾何積木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各兩個。

3.底卡3《補圖畫1》,圖形補塊6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派派學麥麥搭積木”為情景)

1.介紹角色出示麥麥和派派:“麥麥是搭積木能手,每天都能搭出一種新花樣。(出示積木照片)派派想學麥麥搭積木,就把麥麥搭的積木拍成了照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你能看出麥麥搭的是什麼嗎?”幼兒欣賞。

2.看照片搭積木取任意照片,提問:“用了幾塊積木?分別是那些積木?”出示積木,根據照片找出積木,搭積木。

二、幼兒分組操作

1.分組操作請幼兒回到自己所在組開始搭積木。

2.觀察指導教師巡視各組,觀察幼兒是否理解操作規則。

3.提示常規教師:“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給其他小朋友檢查一下,檢查完後要把所有積木放回筐子裡,如果少了趕緊找一找,材料都收好了就可以和相應組小朋友交換操作。

三、交流評價

1.展示交流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都搭好了麼?把搭好的積木留在桌子上,請大家相互參觀一下。

2.評價教師:“今天我看到小朋友用積木把每個圖上的建築都搭了一遍,你們真棒。”

3.整理教師:“派派要和大家再見了,我們也一起把材料收起來吧。幼兒有序收學具,活動結束。

串積木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會觀察圖片,並能用簡單的詞彙講述圖片的內容。

2、會說禮貌用語:“謝謝”、“別客氣”、“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3、知道與小朋友遊戲時也使用禮貌用語,友好地玩遊戲。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第一冊p24

2、配套掛圖

活動過程:

1、開啟圖冊,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提問:圖上有誰?

他們在幹什麼?

他們會說些什麼?(啟發幼兒講清他們在借積木時的對話並練習禮貌用語)

2、幼兒在老師的指示下講述圖片的內容。

(1)講述內容:紅紅和東東在搭積木,東東搭房子,紅紅在搭橋。紅紅搭橋的時候少了一塊積木,就對東東說:“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2):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時,缺少玩具了要和小朋友商量,不爭搶,友好遊戲才會很快樂。

3、為圖片起名字。

提問:圖片說了紅紅和東東在玩什麼?那我們可以給這張圖片起個什麼名字呢?

4、情景練習。

每組放少量的玩具,使幼兒在遊戲情境中有機會與同伴商量交往,練習使用商量的語言及禮貌用語。

串積木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簡單的立體圖形。

2.正確點數完整作品中的各個積木的數量。

活動準備:

1.《我的數學》第14~15頁。

2.多個積木。

3.膠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積木,讓幼兒識別各個形狀。

1.這是什麼形狀的積木。

二、教師隨意地使用多種形狀的積木拼搭出造型,請幼兒觀察使用到了哪些積木,並點數相應的數量。

1.仔細看看老師搭的房子中用到了哪幾種積木?

2.每一種積木分別有多少塊?

三、再請幼兒隨意搭建幾種積木造型,幼兒進行觀察並點數積木的數量。

四、請幼兒翻開《我的數學》到第14~15頁,先看看第14頁畫面上的積木有哪幾種,每種分別有多少塊,並取下玩具卡上的數字,貼到方框裡。再看第15頁的畫面,從數量和積木種類上判斷哪一個是正確的積木造型。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較為順利的開展了,也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還成為了我園計算專題組的“一課多研”研討的課例,反思一路走來獲得成功的的原因,我的教學物件是一群中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為孩子們創造了很多合作互動和思考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串積木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在遊戲情境中進行有目的的構建,探索發現積木因不同的連線方法而呈現的奇妙變化。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活動準備:

積木若干、毛毛蟲圖片、絨布毛毛蟲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自由搭建

1.回憶與交流:你用積木搭過什麼?

2.幼兒嘗試用7塊積木自由搭建。

3.欣賞作品。

教師分析

從自由搭建和作品展示引入,引導幼兒關注積木不同的連線方法所產生的不同效果,以此感受積木的多變性。

二、搭毛毛蟲

(一)遊戲一:搭一條毛毛蟲

1.(教師出示毛毛蟲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其特徵,並提出搭建要求)也用7塊積木搭一條毛毛蟲。

2.(幼兒交流)你是怎樣搭毛毛蟲的?怎樣把毛毛蟲的身體連線起來?

(二)遊戲二:毛毛蟲變長了

1.(教師引導幼兒相互比較,看看誰的毛毛蟲最長)

2.(教師提出搭建要求)讓你的毛毛蟲變得更長。

3.(幼兒“修改作品”後,再次比較並交流)你的毛毛蟲是怎樣變長的?

小結

積木連線的孔越少,毛毛蟲就越長。

(三)遊戲三:會扭動的毛毛蟲

1.(教師出示絨布毛毛蟲玩具)請大家觀察一下,積木搭出來的毛毛蟲和絨布毛毛蟲在形狀上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

積木搭出來的毛毛蟲是直的,絨布毛毛蟲是可以扭動的。

2.(教師引導並提出搭建要求)讓你搭建的毛毛蟲扭動起來。

3.(幼兒再次“修改作品”後交流搭建體會)你是怎樣讓毛毛蟲扭動起來的?

小結

兩塊積木只要各連線一個孔,毛毛蟲就可以扭動了。

教師分析

先讓幼兒嘗試用7塊積木搭建一條能連線在一起的毛毛蟲,目的在於引發幼兒搭積木的興趣;然後再用幼兒自己搭建的作品,通過比較來發現積木不同的連線方法可以使毛毛蟲變得更長的祕密;最後用柔軟的絨布毛毛蟲來啟發幼兒思考硬硬的積木能否搭出一條也能扭動的毛毛蟲。三個環節步步推進,始終在引發幼兒產生認知衝突,從而激勵幼兒大膽探索,在體會積木的多變性的同時體驗遊戲的快樂。

三、師幼交流分享遊戲感受

活動反思

在設計“百變積木”活動前,我主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內容的生活化。積木是幼兒最常見和熟悉的玩具,每個幼兒都非常喜歡且百玩不厭。作為一種玩具,能夠獲得幼兒如此喜愛並且持久不衰,本身就說明積木的魅力。但事實上,恰恰是因為積木的多變性特質而讓幼兒很難獲得理想的搭建結果。幼兒在搭積木時,受從自身意願出發的自由隨性和有限經驗的影響,搭積木活動往往呈現出過度自由而目的性和挑戰性不強的狀況,這一狀況很容易瓦解幼兒搭積木的興趣。教師也大多忽視積木這一玩具背後所隱含的教育功能和價值,忽視提高幼兒搭積木的興趣和質量。因此,選擇幼兒所熟悉的材料――積木作為活動材料,有利於幼兒與遊戲材料的有效互動。

二是目標的適宜性。考慮到中班幼兒剛從小班升上來,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目標設定在:讓幼兒在自由搭建的基礎上,嘗試有目的地搭建;通過發現並掌握積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來激發幼兒搭積木的興趣。

三是過程的互動性。作為有目的的教學遊戲活動,我主要採用了創設遊戲情境,用提問或追問的方式與幼兒互動,以此讓幼兒體驗挑戰和成功的快樂。我認為有效的師幼互動,應建立在教師對幼兒已有經驗瞭解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做到既鼓勵幼兒大膽思考和動手探索,又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標籤:積木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