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8篇

教案的準備對於一個即將上課的老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案在完成的過程中,大家需要注意講授內容要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8篇

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篇1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冊第49頁

教學目的: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義。

2、理解、掌握約數和倍數的意義,知道約數、倍數的相互依

存關係,滲透辨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3、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

數學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學、討論等方式的學習,培

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

1、兩張卡片、2、多媒體演示課件

?評析〕為了體現當今新的教育觀,即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使兒童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有目的去培養學生的數

學能力。所以制定的目標體系全面、恰當。

教學過程:

一、複習整理、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義

1、整除的含義

①讓學生在小卡片上寫一道除法算式

②黑板上展示學生的除法算式

?評析〕學生的學習材料是自己尋找的,而不是教師或書本給定的材料,它們來源於學生自己,這樣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一開始就處於積極

狀態,使學生對學習充滿著興趣,學生樂於繼續學習下去,而無須教師強迫學生學習。

③教師提出問題:a、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數能被除數整除

b、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說“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

④讓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解決以上兩個問題

⑤學生交流完畢,每小組派代表彙報本小組研究成果

?評析〕讓學生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即給了學生一個人人蔘與、自主探索的機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識;又使學生

在平等、自由、真誠悅納的情意關係中學會了與人共處。

2、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

①師: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數,用字母b表示除數,在什麼情況下,a能被b整除?

②生:略

③師:讓學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義

?評析〕由於學生對整除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所以通過學生討論,師生對話,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這樣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

規律,同時可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鞏固練習

①下面哪一組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17和549和73.6和1.210和10

②下面四個數中誰能被誰整除

2、3、6、12

?評析〕概念初步後,為了有效鞏固,恰到好處增加了練習,練習題設計時,考慮到不同學生的發展,增加了開放題,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

學習興趣,而且又加深了學生對整除的理解

二、新知教學,瞭解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1、提出問題,看書自學

①在什麼情況下,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

②約數和倍數中的數一般指什麼數?不包括什麼數?

③你能仿照書中的(例1)舉一個例子,說明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倍數,另一個數是這個數的約數

2、學生自學,並回答問題及舉例、說明理由。

?評析〕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這樣的學習,即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及自學

能力。

3、明確約數和倍數的關係

根據例項提出問題:45能被15整除,能不能單獨說45是倍數、15是約數,為什麼?

生:略

師生共同小結: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不能單獨地說一個數是倍數或約數。

?評析〕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明確了一個數是否是另一個數的倍數或約數時,必須是以整除為前提,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

獨立存在。突出了教學的重點,準確地把握了教學關鍵。

4、鞏固練習

①下面每組數中,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約數?

36和97和1445和451和100

②下列數中,誰是誰的倍數?誰又是誰的約數?

1、2、6、12

③遊戲

規則:老師出示一個數,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老師提出的條件,符合的請舉起你的卡片。

a、我是12,12能整除誰?

你們是我的什麼數?我又是你們的什麼數?

b、我是19,誰是我的約數?

c、我是2,誰是我的倍數?

d、我是1,誰是我的倍數?(小結:1是所有自然數的約數)

e、讓全體同學舉起卡片,讓具有數字6的同學指出自己的約數

?評析〕練習題設計時,考慮到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發展,即有層次,又有坡度,形式又有多樣。即重視基本知識的訓練,同時還將知識

性、趣味性有機地結合。學生興趣盎然,思維敏捷。通過練習,即鞏固了知識,又使全體學生不同程度得到了發展

五、回顧反思,談各人的收穫。

師:今天我們研究了什麼?又是怎樣研究的?你有什麼收穫?

?評析〕讓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的方法,並談自己的收穫,這個過程不僅使學生明白了許多道理,而且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誘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的收穫不僅只有知識,還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學生體驗到學習之樂,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反思〕:素質教育的重要著眼點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

所形成的那種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形成一種主動探究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學習方式

,這是一種有利於終身學習、發展學習的方式。為了倡導這種學習方式,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筆者在設計約數和倍數的意義這一課時,採用了

以問題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以合作交流、討論、自學等形式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

踐能力的發展有了切實的落腳點。

綜觀整堂課,教師教得非常少,而學生講得非常多,學生之間合作交流多,學生自主學習多,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真正成為

學習的主人,不僅積極參與每一個教學環節,切身感受了學習數學的快樂,品嚐了成功的喜悅,而且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滿足了學生求

知、參與、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篇2

教學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徵及初步理解了周長含義,並且掌握了一定的計算能力,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從而更好地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運用電教手段,指導學生直觀的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小組合作討論獲得知識,並將成果展示出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語言表達、合作交流能力。

知識與技能

正確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含義。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算理的理解。

一、創景激趣,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學校的花壇美麗可愛,吸引了好多同學的視線,有的同學禁不住要進入花壇欣賞花草,那樣會損害這美麗的景色,為此,我們學校打算給他圍上護欄,護欄每米8元,需要多少錢呢?如何來算呢?要是一個正方形花壇,你會算嗎?(出示課件圖畫:長方形花壇實物圖)(學生齊答)

結果:需要先算出它的周長然後再乘以8,就是所花的錢數。

情境激趣,引出問題。

自主探究,歸納方法理論聯絡實際,拓展應用小結鞏固

師:那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如何來算呢?好,今天我們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二、自主探究

(一)憶一憶(回顧舊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什麼是圖形的周長,看螢幕,誰知道他們的邊有什麼特徵?什麼是周長?(課件出示不同色彩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舉手回答)

結論: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圍成一個圖形一週的長度是周長。(教師板書: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

(二)試一試(探究新知)

1、師:同學們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螢幕上長6釐米,寬4釐米的長方形的周長嗎?(出示課件:長6釐米,寬4釐米的長方形)(小組合作探究)

探究結果:有三種方法。

(1)6+4+6+4=20(釐米)

(2)6×2=12(釐米)4×2=8(釐米)12+8=20(釐米)

(3)(6+4)×2=20(釐米)

2、師:同學們,哪一種方法最簡單呢?(問題明顯,齊答)結論:(6+4)×2=20(釐米)最簡單

3、師:這幾個數字表示什麼意思呢?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什麼結論呢?(小組討論)(討論出結果之後出示課件:長方形的周長公式)

討論結果:“6”表示長方形的長,“4”表示長方形的寬,“2”

表示兩條相等的長邊和兩條相等的寬邊,“20”表示周長。

由此得出結論: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教師板書此公式)

(三)展一展(拓展應用)

1、師:我們學習了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你能計算出螢幕上一邊靠牆,邊長是8米的正方形的院子的護欄的周長嗎?(演示課件動畫)(小組合作探討)

探討結果:院子護欄周長=(8×4)—8=24(米),因為院子一邊靠牆不用護欄,所以要減去一邊的長度。

2、師:同學們如果兩個圖形拼在一起組成新的圖形,那麼新得到的圖形的周長是兩個圖形周長的相加嗎?請看大螢幕,你能算出這兩個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嗎?(演示課件動畫)(小組合作研討)

研討結果:長方形的長是2釐米,寬是1釐米,

周長是(2+1)x2=6(釐米)。學生要明白:兩個圖形拼在一起組成新的圖形的周長不是兩個圖形周長的相加

三、小結鞏固

1、周長是圍成圖形一週的長度。

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3、正方形的周長=邊長x4。

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徵。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徵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流程

流程一、聯絡生活,引入課題:

1、師(課件出示:教室圖):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物體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狀。大家看螢幕,這是一間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裡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2、(課件逐個點選這些物體的面)師小結:教室裡視力表、國旗、黑板的面、粉筆盒的側面、講臺的側面、課桌面、電燈開關的面都是長方形的。廣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實,何止是教室裡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無處不在。那麼它們都有些什麼特點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ppt板書課題))研究它們的特徵。

(ppt出示課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段:在遊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流程二、在遊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特徵。

1、師:(由現場老師準備一個不透明紙盒,裡面裝有一些硬紙板做的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老師為每一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紙盒子,裡面放有一些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你不用眼睛看,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形嗎?每小組的同學輪流試一試。(暫停)

2、師(出示一個三角形):你們為什麼不摸出這個圖形?(暫停)

3、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你們為什麼不摸出這個圖形?(暫停)

4、師(出示一個梯形):你們為什麼不摸出這個圖形?(暫停)

5、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圖形有四條邊,四個叫都是直角,你們為什麼不摸出呢?(暫停)

6、師:(出示一個長方形)那你們摸出的一定是這個圖形了,對嗎?

6、師:通過剛才的遊戲活動,你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徵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暫停)

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1.師佈置操作要求:同學們已經初步發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但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想,還需進一步驗證。請同學們拿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麼特點。(ppt出示:下圖)

2、師提問: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發現長方形的邊有什麼特點?你是通過怎樣的操作發現的?(暫停)

3、師歸納長方形邊的特徵:(課件演示:長方形對摺)我們可以將長方形對摺,使它的兩組對邊分別重合,通過比較,發現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發現長方形兩組對邊的長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鄰的兩條邊長度不相等。

4、師提問:再來看看長方形的4個角?這幾個角都是什麼樣的角呢?(暫停)

5、師歸納長方形角的特點: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現長方形有四個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比一比,發現這四個角都是直角。(ppt圖片演示)

6、師提問:誰能像剛才一樣,分別從邊的特點和角的特點兩個方面來說一說你從操作中發現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徵?

7、師歸納正方形的特徵:正方形也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也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第四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絡

流程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絡

1、通過學習,我們發現了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徵和角的特徵,你們能再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些特徵嗎?與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交流。(暫停)

2、師歸納:我們一起來看課件的演示:

3、你們說的和螢幕上顯示的一樣嗎?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4、師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都相等。長方形具有的特徵,正方形也都具備,所以,我們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5、師:為了今後進一步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通常把………

第五段:教學想想做做1、2、3、5、6

流程五、教學“想想做做”1

(注:釘子板改為點子圖,由現場老師上課之前給每位同學準備好)

師:你會在點子圖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暫停)

2、師:你畫的圖形有什麼特點?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暫停)

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2

1、師:大家剛才已經能利用點子圖來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們再來進行一個有趣的活動。請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兩幅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在拼之前,請同學們先想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徵,然後再拼。(暫停)

2、師:同學們已經拼出來的吧,老師也來拼一次,看看和你們拼的是不是一樣。(互動工具軟體演示拼的過程)(右上圖)

3、師提問:在拼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條邊拼在了中間?為什麼?自己靜靜地想一想。(暫停)

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3:

1、師: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摺紙活動。你會把手中的長方形紙變成正方形嗎?(暫停)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師一樣折的?

2、想一想,為什麼我們這樣子折了以後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暫停)

3、師小結:將長方形的寬邊與長邊重合,剪去長比寬多出的長度,那麼長邊就和寬邊一樣長了,這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

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5:

1、師:剛才我們折出的是怎樣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樣向別人介紹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暫停)對了,只要告訴別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別人就明白了。現在我們一起動手來量一量。做書上想想做做5.(課件出示)(暫停)

2、看看你填的結果是否正確,和電腦老師對一對。(暫停)

流程九:教學“想想做做”6:

師:我們的數學書是什麼形狀?(暫停)你知道它的長和寬是多少?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大約是多少,再來量一量,看看你估計得準不準。(暫停)

第六段:全課總結及拓展

流程十、課堂總結。

1、師:今天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認識、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徵?你們是用什麼方法發現這些特徵的?(暫停)同學們,只要你樂於探索,還可以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裡面更多的奧祕。瞧,老師這裡就有許多長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圖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

2、如果你們有興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創作更有趣的圖畫。

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選做)

1、師:我們來討論想想做做第4題,你們先自己獨立解決,然後大家來交流。

2、師:(結合ppt演示)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你想到幾種拼法?是這樣的兩種嗎?一種是將這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6釐米和1釐米;另一種是將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3釐米和2釐米。你們拼對了嗎?

3、師:將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邊長是4釐米,如果將這些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也有下面的兩種拼法。一種是將這1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16釐米和1釐米;另一種是將1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8釐米和2釐米。你們拼對了嗎?(暫停)二次備課

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 根據居民身份證號碼,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並推算出他的年齡。

2.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4.經歷操作、討論、交流等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實踐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並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材分析〗

時間與數學(二)”是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的一系列數學活動情境。這些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活動材料,讓學生充分感受時間與數學的密切關係,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能夠用數學的觀點看時間,使數學生活化,同時提供了素材以及進行探索研究的機會。

本節課共設計了三個活動。

1. 活動一是認識身份證,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身份證,但是從身份證上能得到哪些資訊,有些學生知道,也可能會有少數學生不知道。先讓學生把自己家長的身份證影印件拿出來,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有利於學生了解身份證以及身份證的作用。

2.活動二是幫助媽媽做家務,讓學生先在家裡把燒開水、洗茶杯、擦地板這些活幹一遍(因為可能有些學生這些家務只是見媽媽做過,而自己從來就沒有親身實踐過),然後把自己勞動時所用的時間記錄下來,在小組內交流。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有關時間安排的實際問題。

3.活動三是做實驗。通過做實驗,介紹人類水資源的缺乏,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使學生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這些活動都充分體現了生活中時間與數學的關係,可以使學生從中進一步感知生活離不開數學,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的學生多數來自於城市,生活經驗比較豐富,這就為學生學習這一課打下了很好的生活基礎。另外,學生學習了年、月、日之後,對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認知和體驗。有了這些基礎之後,讓學生根據父母的身份證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計算爸爸媽媽的年齡,並說一說身份證的作用;讓學生獨立或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完成課本中的第2、第3、第4題,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由於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三年級學生年齡的不超過9歲,所以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還不是太強。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認識身份證

同學們,你們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嗎?你願意把你的爸爸、媽媽介紹給同學們認識嗎?請你把爸爸媽媽的身份證影印件拿出來在小組內說一說,從身份證上你能得到哪些資訊?能推算出他們的年齡嗎?請你說一說身份證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在小組交流過之後各組選出代表再在全班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了解了居民身份證的作用,知道在很多場合都需要出示居民身份證,以提供個人的一些基本情況。把教材略加修改,改為通過身份證向同學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學生會更感興趣,同時,也會有一種自豪感。從而會更喜歡數學。)

(二)活動二:幫媽媽做家務

我們每個同學在介紹自己的媽媽時,都表現得非常自豪,可見你們是非常愛媽媽的。愛媽媽就要付諸行動,老師讓你們回家幫媽媽燒開水、洗茶杯、擦地板。你們做了嗎?在幹這些活時至少需要多長時間?把你們各自的活動記錄拿出來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並說一說是如何安排這些工作的,怎樣安排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小組交流之後選出代表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鼓勵學生用數學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思想去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並培養學生關愛父母和勤勞的良好品質。)

(三)活動三:做實驗

這是預測一個沒有擰緊的水龍頭一天浪費幾杯水的小實驗。

1. 先讓學生進行猜測,漏掉一杯水用幾分?一時漏掉幾杯水?

2.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得出漏掉一杯水用幾分(用整分計算)。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負責,在盛滿水的紙杯底部用大頭針扎一個小孔,把紙杯漏水的部分正對著瓶口,把紙杯坐在瓶子上,並開始記時。注意觀察紙杯裡的水滴完所用的時間。

在進行“紙杯滴水”實驗的同時進行下面的內容。

誰願意告訴大家“你一天至少要喝幾杯水?”,在練習本上算一算你一個月至少要喝多少杯水?半年呢?一年呢?算過之後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然後在全班交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演算法,要根據一個月、半年、一年的具體天數而定,不同的月份天數不同,上半年和下半年天數也不同,平年和閏年的天數也不同。)

我們每個人一年需要這麼大的飲水量,可見水對我們是多麼重要。

課件出示

某地區因缺水威脅各種生物生存和生活的錄影及圖片。同時配錄音“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離開了水人類就無法生存,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有多少人面臨水資源危機嗎?世界上有 80多個國家,20億人口正面臨水資源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正生活在缺水狀況中。我國600多個城市中,有一半城市缺水,有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看過、聽過之後你有何感想呢?

(設計意圖從小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人類居住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

3.反饋“紙杯滴水”實驗所用的時間。

4.讓學生獨立推算出1時、8時、1天漏掉多少杯水。學生交流推算的結果及方法。如果壞了的水龍頭和這個水杯漏水的速度相同,會出現什麼情況?通過這個實驗你還有什麼想法?

(聯絡生活,引導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活動,你感觸最深的是什麼?今後你將怎樣去做?

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遊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遊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經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學練習過程,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積累生活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積累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滲透有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及車溪風景區美景視訊

教學設計:

一、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遊嗎?(喜歡),大家去過哪些地方旅遊,或者有什麼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課件:春天來了

同學們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氣息,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到民俗風景區宜昌車溪去看看。我們要到車溪旅遊首先要解決什麼問題?(生:租車)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以前旅遊美好經歷的回憶或嚮往,為後面旅遊活動作鋪墊;接著出示宜昌風景區春天美景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參入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動一:租車

1、(課件完整出示情境資訊)生獨立閱讀資訊後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麼資訊?

(1)我們班的同學有31名,為了安全學校還派了9名老師。

(2)大車每輛限乘18人;小車每輛限乘12人。(大車、小車圖)

2、我們怎樣租車呢?(對話框出示問題)

3、研究租車方案

溫馨提示:

(1)請獨立設計租車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裡。看誰的辦法多!

(2)四人小組交流,並對組內租車方案進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組合作,能把組內的想法有條理的進行描述。

a、學生活動

b、全班交流。(各組派代表上臺發言)

教師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些表格,你認為那種整理得?為什麼?(學生比較租車方案統計表)(板書:有序思考) 4、這麼多種方案,你會選擇哪種方案?為什麼?

請看(課件新增資訊):大車每輛160元,小車每輛120元。

5、猜一猜:哪種方案最省錢?

(板書:空位最少最省錢)

5、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分組計算各種方案需要多少錢.

比較得出租1輛大車2輛小車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車方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小組合作的優越,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活動二:購門票

1、出示資訊:同學們,我們坐上汽車很快就來到了車溪風景區的大門口,請看大螢幕(課件出示資訊),購買門票就可以進去啦!

成人票每張80元,學生票每張40元。

團體票40元/人(45人起訂)

2、提出問題:怎樣買門票最合算?

3、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設計方案。

(2)集體交流

(三)遊車溪:課件出示:車溪美景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遊覽車溪。(看圖片及介紹)

師:我們徜徉於車溪的青山綠水時,無盡的鄉土氣息如清泉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彷彿回到了“夢裡老家”。

?設計意圖】解決了租車問題後,學生已經略顯疲憊。欣賞車溪風景區美景,調節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得到短時的放鬆,還能起到過渡的作用。

(四)活動四:用餐

師:醉人的景色真是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肚子餓了。同學們我們看看有什麼好吃的。

多媒體出示37頁快餐店圖片

1、合理點菜

(1)師:假如你們一組人到本店吃飯,你們想吃什麼?共花多少錢?請大家設計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2)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彙報。

(4)仔細看看,哪種訂餐方案好,為什麼?引導得出點菜時注意營養,葷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時注意養成節儉的習慣。(板書:葷素搭配,注意營養,節約不浪費)

2、合理配菜

(1)師:同學們,現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湯並贈米飯的活動,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闆,你打算怎樣配菜?怎樣配菜才合理呢?請大家想一想,在小組內設計出一種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學生小組交流,設計方案。

(3)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點菜設計中,再與組內成員交流,使學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優越;對別人點的菜進行評價,提出合理的建議,增強了生與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樂

師:同學們,今天的旅遊活動很順利愉快,你們開心嗎?在旅遊中知道了什麼?(生談收穫)

師補充:1.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數學。

2.旅遊中除了學會計算,節約費用,還要注意安全、衛生、健康、文明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資訊,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數學學習是有意義的,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四、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共同解決了旅遊中許多問題,你們真棒!旅遊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要考慮,如時間,住宿等等,課後為班級制定一份旅遊計劃。下節課再全班交流。

作業:

設計旅遊計劃

這次旅遊,同學們非常高興,還有很多收穫,你們想去哪兒遊玩?

佈置學生設計旅遊計劃,填寫旅遊計劃書

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給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2、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過程,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呈現收集的資料。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探究新知

(一)感知分類

出示兩個文具店,提問: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揭示課題,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二)體驗分類

教師(出示例1):小朋友們到遊樂園玩,買了許多氣球。看,多漂亮!

教師:這些漂亮的氣球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板書“形狀、顏色”)。

1、按給定標準分類計數,探索記錄方法

教師:能按照形狀分一分並告訴大家每種氣球有多少個嗎?

學生分組活動並想辦法記錄分類結果。

教師:現在請大家展示分類的結果,並討論“你喜歡哪種記錄結果的方式,為什麼?”

教師小結:雖然大家記錄結果的方式不同,但仔細觀察整理的結果,你有什麼發現?

教師:記錄的形式多樣,為什麼整理的結果相同?

教師結合不同的呈現方式,引導學生分析資料——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使學生讀懂各種呈現方式,體會不同呈現方式的特點。

2、按顏色分類計數,選擇喜歡的形式記錄結果

學生展示分類結果,

教師組織交流、評價:你覺得他做的怎麼樣?說說理由。

3、在對比中體會

教師:剛才我們分的都是這些氣球,為什麼分類的結果不一樣呢?

教師:無論結果怎麼樣,什麼應該是不變的?

二、鞏固提升 發散創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2、題。

(1)教師帶領學生完成第(1)題。

(2)學生自己完成第(2)題。

(3)討論:分的都是這些卡片,為什麼分類的結果不同?

2、課件播放生活中的分類(超市、圖書館)

三、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麼幫助?

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篇7

一、教材依據

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章、第四課時

二、設計思路

指導思想:本節教學設計是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是在學生知道如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基礎上,去理解周長和麵積有什麼區別,以便更好地應用到生活當中。

設計理念:讓學生通過練習、例題去自覺發現面積和周長的區別

教材分析:基於面積和周長的所學知識,從而比較面積周長不同。

學情分析:全班21名學生,其中16名學生基本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的計算,另外5名學生中,3人掌握面積如何計算,2人掌握周長如何計算。

三、教學目標

(一)通過比較,學生正確理解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能運用概念正確地計算面積和周長.

(二)提高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點:

區別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計量單位和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

正確地進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麵積的計算.

六、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一個邊長10cm的正方形,直尺,粉筆;學生每人準備一條手帕。

七、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師:我們已學習過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下面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

1.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2.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那麼,周長和麵積有什麼不同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面積和周長的比較)

(二)學習新課

出示圖形,這是一個長方形,長4釐米,寬3釐米.請同學提出問題,可以求什麼?

(周長、面積各是多少?)

師:請同學在自己作業本上,分別求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和麵積.老師板書

周長:面積:

(4+3)×2=14(釐米)4×3=12(平方釐米)

答:周長是14釐米.答:面積是12平方釐米.

通過計算你能發現周長與面積有什麼不同嗎?請根據下面幾個問題進行思考.

思考題:

1.周長和麵積各指的是什麼?

2.周長和麵積的計算方法各是什麼?

3.周長和麵積各用什麼計量單位?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討論.

集體討論歸納:

1.長方形周長是指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和,而它的面積是指四條邊圍成的面的大小.

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求周長計算出的結果要用長度單位,求面積計算出的結果要用面積單位.

師:同學們講得很好,那麼我們能不能簡單地概括出面積和周長究竟有哪幾點不同呢?(在老師的引導下,共同歸納、概括)

板書:面積和周長的區別:

1.概念不同;

2.計算方法不同;

3.計量單位不同.

師: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要向同學們請教,願意幫忙嗎?如果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是不是也存在這3點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也具備這3點不同)

師: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假如一個正方形它的邊長是4,會求它的周長和麵積嗎?(學生敘述列式過程,老師寫在黑板上)

周長:面積:

4×44×4

師:這兩個算式都是“4×4”,這不是完全相同嗎?你們怎麼能說它們不同呢?(討論一下,然後再回答)待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老師再歸納.

師:周長的4×4是4個邊長,式子中的第一個4是4釐米.面積的4×4是4個4平方釐米,所以兩個算式雖然都是4×4,但表示的意義不同.說明面積和周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題時要特別注意區分,要認真審題.

(三)鞏固反饋

1.請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長,摸一摸桌面的面積.

2.出示正方形手帕,請同學指出它的周長和麵積.

3.計算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和麵積.

黑板出示:

周長:(12+3)×2周長:6×4=24(釐米)

=15×2

=30(釐米)

答:周長是30釐米.答:周長是24釐米.

面積:

12×3=36(平方釐米)6×6=36(平方釐米)

答:面積是36平方釐米.答:面積是36平方釐米.

4.選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裡.

(1)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在花壇的四周圍上欄杆,欄杆長多少?()

(2)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圍著花壇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3)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在這個花壇裡種草坪,這個草坪的面積是多少?()

a.20×20=400(米)

b.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

d.20×4×5=400(米)

5.計算下面兩個圖形的周長和麵積.

用直尺畫出下列兩圖形

單位:釐米

(由學生口答,老師寫在黑板上)

周長:面積:

(8+5)×2=26(釐米)8×5=40(平方釐米)

5×4=20(釐米)5×5=25(平方釐米)

黑板演示,把上面兩個圖形,合併成下圖.

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周長和麵積.

周長:(8+5+5)×2面積:(8+5)×5

=18×2=13×5

=36(釐米)=65(釐米)

比較一下,組合後圖形的周長、面積,與組合前兩個圖形周長之和、面積之和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面積相同,周長不同)能說說為什麼周長不同嗎?組合圖形的周長指的是哪部分?師生共同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面積和周長有三點不同:

1.概念不同;2.計算方法不同;3.計量單位不同.

作業:p.80第6、7、8題.

板書設計

國小數學準備課教案篇8

教學反思:

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

2.說一說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哪個圖形的面積小。

1、說一說每種顏色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3、小組長取出信封裡的紙片,這些紙片是幹什麼的?

5、互相說一說測量的結果,由小組長把這些結果記錄下來。

d讀作:平方分米

讀作: 平方米

公頃

平方千米

板書設計

小組實驗、討論解決方案。

2、用手比劃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3、想象7公頃 7平方千米的大小。

1、完成書第52頁第4題,第53頁第6、7題。

問:怎樣數才能數正確?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彙報,全班訂正。

板書設計:

課題練習課課時五 (30)

1.談自己的收穫。

學生用彩筆塗色,同桌交流各自作業。

2、 19 + 49 57 - 27 1 - 15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可翻書回顧所學的分數的知識,並和同桌說一說。

1、學生獨立完成後,當“小老師”檢查同桌作業並交流做法,評價作業。

練習課

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獨立完成後,全班交流,訂正答案。

四、合作交流,取長補短。

1.小組討論:我的成長足跡。

(1)我解決了一個生活中的問題……

(2)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數學讀物……

(3)我學會了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2.分組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小組總結匯報,師總結板書

生獨立思考,自由說:

學過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等。

平方釐米可用來測量橡皮、書本等的面積……米可用來測量教室的面積、黑板的面積等……

學生討論,小結:圖形必須是封閉的。

獨立做提。(可以拿出面積單位比一比,再思考。又組長主持討論、評估、反思)

生獨立看圖

小組合作學生可能提:

(1)房間面積?

(2)瓷磚面積?

(3)需要多少塊磚?

小組彙報,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1)面積的含義

(2)認識面積單位

(3)認識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並進行換算

(4)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

(5)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反思:

學生在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這類題目時,有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有時沒有注意題目中所給資料的單位不同。

課題實踐活動課課時 37

教學目標:

1.會用厚紙製作七巧板。

2.能說出各部分的名稱,知道各塊的面積。

3.會用七巧板拼長方形、正方形,會估計、測量他們的周長和麵積。

4.認識七巧板是我國人民發現的世界優秀文化,是我國人民對數學發展的重大貢獻,能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小組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能尊重與理解他人。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七巧板各塊佔原正方形的幾分之幾,能用七巧板拼出長方形、正方形。

2.正確第算出拼成長方形的周長和麵積。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激趣匯入。

你玩過七巧板嗎?

七巧板是中國唐朝發明的一種非常有趣的遊戲,它由一個正方形分割成五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19世紀初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廣泛的興趣,並迅速傳播,被稱為“東方魔板”。下面是一年時你們用七巧板拼出的圖形。

標籤:教案 國小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