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幼兒早操教案5篇

教案的有效性可以通過學生成績和學習成果來衡量,我們要鼓勵創新,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案設計,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幼兒早操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幼兒早操教案5篇

幼兒早操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排隊時要做到先來後到,依次排列,依序而行,不應插隊,插隊是無禮的。

2、通過看圖學兒歌,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及概括能力。

3、使幼兒體會兒歌的美好氛圍,每天早起做早操,開開心心地幼兒園。

活動準備:

掛圖,兒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聽!快起立,我們一起做一做吧!高興嗎?剛才我們做的是什麼?(早操)

二、基本部分

1、師:寶貝!老師也帶來了一首《做早操》的兒歌。我們邊看圖片,邊聽兒歌,圖片中出現了哪個小動物?(小貓,小雞,小狗,小鴨)

師:它正在做什麼運動?(早操)什麼時侯才做早操?(早上)引出“早上空氣真正好!我們大家來早操”(幼兒跟讀2遍)。

師:我們做早操是怎麼做的呀?(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幼兒跟讀兩遍。

師:我們為什麼要做早操呢?(鍛鍊身體)

師:對了,(天天鍛鍊身體好)幼兒跟讀兩遍。

2、剛才我們說的詩歌就叫做“做早操”老師讀一句,小朋友跟著讀一句。師幼加上動作完整地讀兩三遍兒歌。

3、師讓2—3位幼兒試著獨自表演兒歌。

附兒歌:《做早操》

早上空氣真正好,

我們大家來早操。

伸伸臂,彎彎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早操身體好!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開心嗎?今天學了什麼兒歌?以後每天早上小朋友都要早早來到幼兒園,我們一起做早操鍛鍊身體,可不許睡懶覺嘍!

幼兒早操教案篇2

教學內容:水果做早操

教學目標:

1.感知4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初步感知物體的數量不受排列方式的影響。

準備:香蕉圖片每人4個  蘋果或橘子實物每人4個

教學過程:

1.引題激趣

(1)今天有很多客人老師來了我們跟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吧!

(2)出示香蕉圖片:看看還有誰來了?對了是香蕉,誰來說說香蕉怎樣的?

(3)是的香蕉是黃黃的彎彎的像月亮,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說“看看來了幾個香蕉朋友?(教師和幼兒邊數邊拿出4個香蕉圖片)

2.香蕉做早操

(1)4個香蕉朋友想去做早操,誰來幫他們排排隊?(請個別幼兒上前試一試)

(2)你排的真棒,我們一起來數數香蕉朋友都排進去了嗎?(引導幼兒手口一致點數)小手拿出來從走往右數吧,1、2、3、4一共4個香蕉朋友。都排了給他鼓鼓掌!

(3)除了這樣排還可以怎麼排?誰有不一樣的想法。(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4)小朋友講的都很好,這樣吧我們每人拿4支香蕉在桌子上排排吧!

(5)聽清除了,我們等一下從臉盆裡拿出香蕉拔下回形針放回臉盆,然後給香蕉排排對,看看誰最能幹會動腦子能排得和別人不一樣,排好就不要動轉過來舉手告訴大家,好嗎?現在大家試試吧!

(6)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

(7)集中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麼排的?(請個別幼兒上來排一排)

(8)好的,我們也來數數香蕉朋友都排進去了嗎?(帶領幼兒手口一致點數)

(9)誰再來說說你是怎麼排,要和別人不一樣?(幼兒排一排,教師和幼兒一起數一數)

(10)剛才小朋友個香蕉朋友排了很多不一樣的隊伍呢,每對都有幾支香蕉?一樣嗎?

(11)我們再來數一數吧!一樣嗎?對了香蕉朋友都一樣不管他們怎樣排的都是4支。

3.水果做早操

(1)看到小朋友這麼能幹會給香蕉朋友排隊,蘋果朋友、橘子朋友也來了,他們也想請小朋友幫他們排排隊,你們願意嗎?

(2)好等一下小朋友每人拿4個蘋果或4個橘子給他們排排隊,動動腦想想辦法排和別人不一樣的`,比比誰最能幹?排好了就舉手告訴我。

(3)幼兒操作教師引導

(4)集中交流:你是怎麼排的?請給別幼兒展示,並數一數。

(5)小結:小朋友們真棒,想出了這麼多辦法,剛才我看到你們給水果寶寶疊起來了,下一次我們來比比疊高看誰疊得高好吧!

幼兒早操教案篇3

活動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明白鍛鍊可以使身體強壯。

2、通過學習兒歌教育幼兒養成早起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文對照的方法,引導幼兒學會恰當運用“滾來滾去”、“跳來跳去”、“飛來飛去”、“跑來跑去”。

2、通過實物讓幼兒充分理解“滾來滾去”、“跳來跳去”、“飛來飛去”、“跑來跑去”。

三、知識與技能

1、能用連貫的語言有順序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2、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語言的邏輯性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學會恰當運用“滾來滾去”、“跳來跳去”、“飛來飛去”、“跑來跑去”。

活動準備

錄音、課件、圖片、實物。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教師:小朋友們,現在請大家聽一段音樂,聽完之後請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在哪聽到這段音樂,那時我們在幹什麼?

(學生回答)

教師:對了,這是我們做操時的音樂。小朋友們聽的真專心。其實在生活中,除了我們還有很多的朋友每天都早早起床做早操,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學生回答)

教師:今天我們就要認識這樣一些朋友。

二、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

教師:小朋友們請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誰?

(學生回答)

教師:對,今天我們要看這些小朋友是怎樣做早操的。請聽老師說。(課件播放音樂,教師泛讀。)

教師:現在我們來認識第一個朋友,小露珠。(課件演示小露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

教師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教師:在生活中還有那些朋友是滾來滾去做早操的。

(學生回答)

同法學習其它小節。

三、練習說話

指名學生說一說還有那些動物或植物出來做早操?它們是怎樣做的?

(學生回答,如果回答不準確,教師可出示課件中的動畫供學生觀察,說話)

請個別學生將自己仿編的兒歌內容通過動作表演給全體幼兒。

(如果學生表演不出,教師可激勵學生用動作表現課本中的內容。準備實物圖片)

四、結束新課

全體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完整的朗誦自己仿編的兒歌。

教學反思

從孩子們的表現看,教學過程的設計還是挺好的,能做到循序漸進,能讓孩子在觀察畫面以後引導他們說出內容,並且是與本節課相關的,為後面學習兒歌打下基礎,可以說孩子在學校兒歌時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反應出新的問題;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沒有完全放開,沒能讓孩子最大限度的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是要縝密的思考,並對孩子的水平最相關的測試,以便在新的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得到最大的發展。

幼兒早操教案篇4

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折折,激發幼兒學疊套衫的願望。

2.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準備:

1.老師準備兩件小套衫;幼兒每人準備一件套衫。

2.視訊轉換儀,電視機。

3.錄音機,《我的小寶寶》音樂磁帶。

過程:

一、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早操。

老師邊說邊做:今天空氣真正好,早上起來做早操。伸伸臂,伸伸臂,拍拍肩,拍拍肩,彎彎腰,彎彎腰,天天鍛鍊身體好。做了早操真舒服,你們想不想也和我一起來做操。

老師:小朋友們做得真棒,回到座位休息一會吧。

二、學習折衣服。

1.認識衣服各部分。

老師:剛才我們做操的時候,有兩位小客人看得可認真了,它也想跟我們來學一學呢。你們看看它們是誰?(出示小套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它。衣服最上面的部分叫什麼?(衣領)衣領前面低,後面高;衣領兩邊一模一樣的兩個是袖子,中間這一塊大大的是衣身,衣服下面的這條邊我們叫它衣襬。

2.學折衣服。

(1)老師在視訊轉換儀上演示:衣服寶寶也想來做操,可它軟軟的,陳老師來幫幫它吧。衣服寶寶做早操,領子在上躺躺好,伸伸臂、伸伸臂(把袖子拉直),拍拍肩、拍拍肩(左右袖子往中間折),拎起衣襬彎彎腰,蓋住領子睡大覺(拎住衣襬蓋住領子),做完操衣服寶寶就要去休息了(放到一邊)。還有一件衣服寶寶也想來做操,請你們和我一起來教教它好嗎?提示幼兒講操作過程,老師演示。

(2)幼兒嘗試折衣服。後面還有更多的衣服寶寶想請你們教他們做操呢,你們願不願意幫助它們?(兩次)第二次提示語,衣服寶寶們還想再來一次,誰願意幫助它們?

三、把摺好的衣服送到衣筐中。

老師:衣服寶寶們都睡著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讓它們美美地睡一覺吧。(放音樂)提示幼兒輕輕走,輕輕放。

四、幼兒回座位。老師:小朋友們真能幹,衣服寶寶們可喜歡你們幫它們做操了,以後你可以幫助每一件脫下來的衣服寶寶都做一做早操,然後讓它們整整齊齊、舒舒服服地睡一覺,好嗎?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早操教案篇5

今天第一節課,我給一年一班同學上了一堂識字課。這是聽了一年級兩位老師教學這節課後的教學。由於兩位老師沒有教過這套教材,而且其中一位從英語組轉到這裡來,自然對老師是個挑戰。看到她們反覆認真備課,並共同聽課評課的情境,心中油然一種感動。感動的意義是要對他們也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那就是,要進一步引導教師就識字環節,如何紮實並落實,或者如何更好地讓教師們趕快“上路”。於是,在她們的課堂啟發下,我進行了今天的教學——算是拋磚引玉。

?早操》是一首兒歌。既然如此,從識字的方法看,可以採用韻語識字。但我們學校由於開展“主題識字”研究。“主題”在這裡含有“文化主題”之意。因此,識字教學不僅僅停留在基於課文體裁的教學法上,還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滲透中華民族古老的漢字的迷人之處。因此,有些字在教學的時候,儘量從造字的規律與特點出發,讓學生感受漢字的博大精深,愛上漢字,從而體會出漢字的“生命意義”與“精神意義”。於是,我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既基於常規識字教學的模式,又從中體現了這一方法的滲透。因此,寫下教學後記,供教師們研討。

一、聽讀兒歌,讀準字音。

現在提倡自主學習。看到大多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讓學生藉助拼音識字。比如這兩位教師講課的時候,從生活情境出發,引出題目“早操”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的確,學生也許真的會讀,並能讀好。比如“媽媽教我的”;“我看拼音學會的”;“我在幼兒園就認識很多字”等等。但有一點,剛剛上國小兩個月的孩子,即便自學能力再強,也不能忽視年齡和學齡特點。萬一學生有的字音讀錯了呢?一下子讀錯,就“先入為主”,像配錯了藥一樣,再改很難。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時間的增加,再慢慢放手為好——我以為。

我“以識字的方式識字”,引出課題後,讓學生看60頁和61頁的圖,看看圖上有誰起的早?學生馬上觀察到——小鳥起得早,蹦蹦跳跳在唱歌;小蜜蜂真勤勞,起得早,就採蜜;小露珠起得早,滾來滾去跳舞呢……他們生活在這裡,就在這裡做操。簡單觀察圖的目的是讓學生注意教科書的圖畫,體現圖文並茂的意味。緊接著我說,“有位叫胡木仁(這裡也順便關注書中的註腳,引起學生注意)的叔叔看到這一景象,寫下一首兒歌,想讀嗎?”說著,就進入了“聽讀”環節。

我故意說:“我相信有些同學已經會讀了,不過這裡竇老師卻要讀,你們看我讀的正確嗎?”學生們在“左手扶書,右手指字”的口令中——聽讀開始了。他們一個個好像要給我做鑑定似的,特認真地聽著。真好。

一個小節一個小節的慢慢地讀。每一個小節中,注意有些字音需要強調。別看是北方學生,發音相對正確,有些還是要重視的。比如“早操”這兩個字音都是平舌,但兩個放在一塊比較難讀。我就在出示“早”時單獨強調,出示“操”時也單獨強調其發音。最後再連起來讀正確。還有“綠葉”的“綠”防止讀成“路”;“樹枝”兩個字都是翹舌,讀到此詞的時候,都要重視。

書後要求記認的一類字和二類字中,除了“早操”以外的“飛、葉、去、光”比較好讀,隨文讀準就可以了。

這堂課,整首詩四個小節,也算長的,但在不同的聽讀環節中,讀了五遍。不僅在語言環境中讀準這些字音,又為後面的理解背誦做了必要的鋪墊。

二、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

其實,上面讀的環節和下面談到的這個環節不是脫節的。在一次次的朗讀中,也一次次地,分步驟落實對生字詞的理解,瞭解詩表達的大概內容。

於是,從整體入手,第一次學生自己讀的時候,老師幫助學生梳理每一個小節寫一個“人物”——小露珠、小鳥兒、小蜜蜂、國小生。他們都“起得早”。第二次再指名讀各個小節的時候,弄清他們是怎麼做早操的。於是,學生就對號入座說出小露珠是“滾來滾去”,小鳥是“跳來跳去”,小蜜蜂是“飛來飛去”,國小生是“跑來跑去”。第三次讀的時候,進一步弄清楚小露珠是在“綠葉上”做操,小鳥兒在“樹枝上”做操,小蜜蜂在“花朵上”做操,國小生在“陽光下”做操。

你看,在兒歌中,字娃娃們都有好鄰居,他們手拉手就組成了一個個詞語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的分組,讀一讀。於是,黑板上的板書呈現如下:

小露珠 滾來滾去 樹葉上

小鳥兒 起得早 跳來跳去 樹枝上

小蜜蜂 飛來飛去 花朵上

國小生 跑來跑去 陽光下

板書的內容就是在一次次朗讀中順勢寫出來的,不過,是把詩“橫著”提煉在黑板上的。這時候,讓學生再讀每一個小節,試著把這些詞串連起來,表達。學生呢,在韻語的語感中,此時已經完全能夠脫離書本,藉助“詞串”獨立讀下來,並且背出每一小節的內容。

到此,根據分類,“縱向”讓學生比較這些詞語——為什麼他們做早操的地方會不同?學生們就很自然地,結合剛才看的書中的插圖,聯想他們生活的地方,就很清楚地說出,小鳥兒願意高高興興在枝頭,所以說它跳來跳去做早操;小蜜蜂來到花朵上採花蜜,真勤勞,所以說它在花朵上做早操……其實,這裡不僅理解這幾個詞語,也在滲透“環境”與人物的關係。

更有,把這“跳來跳去”“滾來滾去”“飛來飛去”“跑來跑去”縱向放在一起比一比,讓學生說說有什麼特點。學生髮現,“來”和“去”每一個詞中都有,而且有學生說,這些詞語讀著有點重複的意思。這樣的疊詞積累恰恰是小朋友需要積累的。緊接著,讓學生用動作表演,比較這些詞語的不同。學生們真可愛啊。可以想象他們的表演多麼形象。尤其是“滾來滾去”有的用身體搖動表示,有的用手勢表示。一次,就很好地理解了“字義”。就這樣,這類詞語放在一塊兒醒目地比較與體驗,就是培養對這類詞語的“語感”及印象。另外,平時總覺得學生見過的題型太少,有時遇到新題型不知道怎麼答,這種訓練方式也能起到讓學生感知一種新的題型的作用吧。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也用上這樣的句式,這樣的詞語自己也編一句詩。沒想到有一個學生說:“小蚯蚓,起得早,鑽來鑽去,在泥土上做早操。”(幫助改成“泥土裡”),有個學生說:“小螃蟹,起得早,爬來爬去,在沙灘上做早操。”原來,像那兩位老師一樣,以課文為出發點,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進行如此說話訓練,學生,就成了真正的創造者。

以上,生字沒有單個拿出來講意思,就是在上面的語言情境中感悟理解。要知道,任何生字的學習都不是孤立的,不然的話,每一個學生手裡拿個字典不就成了嗎?

三、利用韻語滲透“字理”識記字形。

當課文以及生字字義理解之後,接下來就要檢查生字識記情況。由於黑板上的詞語學生早就讀下來,這個時候教師要逐個擦掉多餘的,只剩下生字讓學生識記。黑板上只剩下七個生字“孤零零”地站在“原地”。這個時候,隨意指認生字。如果記不住,就引導生字的位置,去想一想,“順一順”就記住了。

當黑板上的生字隨便打亂順序鞏固後,又讓學生進行“猜字遊戲”——這個環節是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他們特別願意參與。為了更好地加深記憶,我也和學生進行猜字遊戲——手裡拿著生字寶寶(字卡),讓學生猜是哪個字。這個環節也有意思。學生有時候一下子猜對,有時卻把黑板所有的生字讀出來才猜對。其實兩次遊戲的過程,就是一次識記生字的過程。濃厚的參與興趣中不知不覺掌握了這些生字。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後,把黑板上的字擦掉(擦的過程又讀了一遍),重新歸成:只要認識即可的和必需會寫的兩組。用詞卡分組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重點談自己怎樣記住這些字。

這回,可不是上面韻語記憶中,“混個臉熟”的整體記憶與鞏固,而是要說個一二三來。教師一定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識字。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裡可以體現“主題識字”的一點味道。

比如課題“早操”的識記——課前我這樣出示題目中的“早”:寫一個日(稍扁些,但不能寫寬不然就讀成“曰”了),學生馬上讀了出來。然後在“日”下面再出示一個“長橫”——這是地平線。讀“旦”(有學生一下子說出)——天剛剛亮,太陽緊貼著地面,還對大地依依不捨呢。這個“旦”就是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過幾天我們就要過元旦,所以表示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那麼“旦”加上一個“豎”,就是指太陽離開地面啦。突然間我看到孩子的眼睛亮了起來,原來字裡面有故事啊!真好玩。

為了進一步理解“早”,我提問:早上的時候,我們都做些什麼呀?學生說穿衣服,刷牙,吃飯,上學,做早操。於是“操”順手而寫。要一邊寫一邊強調做操要用手,所以左邊是個提手旁。右邊的部分表示讀音,這個字也叫形聲字。雖然這個字是二類字,但教師隨嘴說說,也是隻有益處沒有壞處的。而且,“操”這個字,採用的也是“形聲字”記憶法,也是基於漢字規律的識字。

下面,重點談談擺在黑板上的,要求會寫的“早、葉、飛、光”。我們一起看看師生是怎麼完成以下學習的。

學生記“早”時說,上面是個“日”,下面是“十”。教師要趕緊給該同學總結:用的是結構記憶的方法。當然老師也可以提示用剛才老師解“早”的方法也行——“會意”識字。

學生記“葉”也是用結構記憶。這時也可以用會意識字法點播給學生。古人造這個字時,“口”表示一片葉子,“十”表示樹枝——說到這裡,學生們笑了。這笑說明學生也會意了。於是“葉”就變成了有生命的“葉子”。

有個學生記“飛”,“橫折斜鉤”(這個名稱沒有說好,老師幫助的結果)好比小鳥的頭和身體,裡面的“點撇”就是小鳥的兩個翅膀。這個時候要馬上表揚——她的辦法就是古人的象形字的造字法!當掌聲響起來的時候,就是拉近了千百年來故人與今人的感情與思想。孩子們還不懂得這些,但是,作語文教師的我們,會感受到,今人的血液裡已經有古人的文化基因——竟然小小的兒童有著和古人相同的理解。如果就這樣滲透文化的情感與精華,我想,幾年以後,這些孩子對漢字的認識就絕對不會停留在只是認識字,認識漢字就是為了寫作文這樣一個淺層次上了!

有個學生記“光”,也是用結構記憶,我呢也用會意識字法告訴學生下面的“兒”表示人,上面的部分表示火把,黑夜裡人舉著火把就有了光亮,這個字就是這麼來的。有個學生馬上在我的基礎上,又用了故事聯想的方法:“一”個“小”“兒”子,拿著一個火把。這名同學的進一步引發,不就是後人的一種超越嗎。原來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一個漢字就是一個可以想象的故事!

當然,教師採用的主題識字的點播,不是故意生拉上去的,而是在學生識記自覺地滲透。最後,讓學生組詞,延伸對字義的理解,在積累詞彙的過程中又一次加深記憶。而且,加上前面的“溫度”,我想,剛才的組詞就昇華了前面談到的兩點,而是滲透一種更大的價值——中國的漢字,因一個字就可以組那麼多詞語,表達那麼多不同的意思,而不像英語,一個單詞就是新的組合,而且每一個單詞永遠也不會讓你因形產生這樣生動的記憶。

四、觀察比較指導寫好字型。

從音、義的把握,到下面的“寫”,都很重要。尤其在漢字書寫“式微”的今天。因此,我用了10分鐘時間在此環節指導書寫。如何有效?

第一步,看田字格中的“早”和“葉”字。先比較“早”和“葉”。發現這兩個字中有一個相同的字是什麼。學生髮現是“十”。於是再進一步觀察,這兩個“十”有什麼不同。讓學生明白,“十”字做底的時候,橫要長些,“十”字要拖住上面的“日”所以寫的要比“葉”中的“十”大些。“葉”呢,是左右結構“十”寫的就要稍微瘦長一些,這也是左右結構字的特點。但是左右結構的字一般左窄又寬,所以“十”要比“口”大些。

在此觀察的基礎上,接下來就開始看看這兩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首先看“早”,要想寫好這個字,哪一筆最關鍵?學生髮現,“一”這一筆最關鍵,要寫在橫中線上。“豎”寫在豎中線上。這樣一來,“日”就要寫在橫中線上面。提示同學要橫平豎直。於是學生找這個要求慢慢在生字本上“描”了一個。

“葉”呢,“口”要寫在書中線的左邊,最後一筆的封口“一”要貼著左邊的橫中線,這樣“葉子”就長得好看了。“十”的“一”在右邊的橫中線上邊一點,然後挨著豎中線寫一個“豎”。這樣葉子就長在樹幹上了,“十”離“口”太遠,葉子就掉下來了。學生於是又描了一個。

第二步:看田字格中的“飛”和“光”。兩個字再一次比較,飛的斜鉤和光的最後一筆,哪個“彎”的更大一些?學生馬上發現,光的最後一筆彎的大。於是告訴學生這叫“豎折彎鉤”。在田字格中寫的時候,學生也發現了“飛”的“豎折斜鉤”是貼在豎中線上的,千萬不能太彎,不然鳥就“飛不起來了”。“光”呢,中間的橫一定要在橫中線上。上面的小字變形的寫法一定要注意,是“先中間後兩邊”,最後一筆的豎彎鉤也要貼著下面的豎中線。

為什麼把這四個字歸成兩類?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就會明白,相近筆畫或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比較,就會深入體會到這樣做的意義及效率。

參考書中安排兩課時,這樣,剩下的一課時就好好指導學生寫好這些字,並注意並強化訓練學生的寫字姿勢等。

以上粗略回憶了課堂教學的內容,雖然沒有按照課堂教學的流程記錄,採取分類歸納的方法說明,但,力圖體現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及有效性。我要力圖體現的是,看似一節簡單的識字課,什麼課件也沒有用,只充分利用書本及黑板也能實現樂學甚至會學。我這樣做的其目的,就是讓教師們知道,家常課也許就可以這樣上。

不過看似簡單,但,深入的備課,或者說細緻的備課還是要的。低年級雖然不及高年級的教學內容深邃,教師的調動,及對文字的理解把握和生字的歸類分析等等,也都需要功夫。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識字教學要體現出自己學校的識字特點。好啊,課講完後,一年級老師們紛紛向我討要關於“字理”方面的工具書,看到我手裡有一本《字源談趣》,大家紛紛要自費去萬聖書園買。我相信,這個年級的識字教學,會有靈動的,有生命的血液填充,讓主題識字教學有了分量,他們的教學研究不僅僅是識字教學法,而是利用那些教學法,走上一條探討中國漢字對中國人的影響,甚至深入地研究下去,因此改變當今資訊社會對漢字的錯誤認識。懷著深深的敬畏,讓漢字成為中國人的靈魂的圖騰。

標籤:早操 教案 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