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教育教學案例範文


優秀教育教學案例:生活即教育

教育教學案例範文

在生活中,餐桌是最方便的資訊集散地。人們習慣在餐桌是進行資訊交流,以至於發展了餐桌環保文化。組織“餐桌上食物的來源”討論活動,目的是讓孩子懂得環保不僅是揀垃圾、採訪河流。環保活動無處不在,環保滲透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甚至每一個細節。在日常生活吃穿住行的每一個環節裡,都貫穿著人與環境的關係。從小小的餐桌上可窺視地球上的高山和海洋,可以窺視人類的命運。

一開學,每次吃飯之後,倒下來的剩菜剩飯很多。無論我在晨會、班會課中怎樣宣傳、引導,成效似乎並不大。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翻倒一本書,書上就有這樣一段話:“環境是具體的,無處不在的。保護環境也是具體的,不能有半點虛假。

餐桌是我們和自然最直接的聯絡點,讓孩子從這裡學習保護環境。因為生活本身給予的比書本更難忘。”所以我由此想到了組織一次“餐桌上食物的來源”討論活動。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情緒激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談自己的想法,說自己的體會,論大家應該怎樣做,好不熱鬧。

經過這樣的討論,學生在就餐時慢慢的就開始注意了,尤其是在校吃飯的同學,結合著我的加星活動,更是比得難分難解,每次吃完飯後,總喜歡將空盆子給我看,等待我的一句誇獎。所以我也從不吝嗇自己的“美言”。

現在很多時候很多學生不僅和自己班的同學比,常常跑到外面看別人家的鍋裡剩了多少,覺得自己做好了,就沾沾自喜;看到別人比自己做的好了,就悶悶不樂,不服氣地說明天和他們再比比。

熱愛餐桌上的食物,並思考它們的來源,以及通過一個蔬菜、一盤水果進行思維聯想的訓練,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教育,而且是最有效的教育。所有的與人的吃穿住行發生緊密系的物質資訊,都具有改變人思維情感和行為方向的能量。

當一個人知道魚是從汙染的河裡長大的,他會因為恐懼中毒,而不再吃魚,甚至害怕魚。

由這個事例,我和學生又開展了“假如世界上只剩下一個人”“人和大自然”等小討論,對這種與生活相聯絡的話題更能激起學生的積極性,更能教育孩子的行為。經過討論活動後,學生開始注意身邊的事情,也有學生特意會作為一件事情,鄭重其事的跟我討論。

如果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他會喋喋不休地問,直到你能給他答案。許多學生開始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同學間的小變化。所以講人捕捉資訊的能力、思考的能力,直接來自對生活細膩的觀察。而觀察生活必須保持對生活擁有持續而熱情的感情,而這中感情須持有對日常生活中對“吃穿住行”瑣事的敏感。

生活即教育,因為生活每天給予的大量的資訊在不同程度地左右著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情感不能通過書本教授,情感一變成文字就失去了色彩和力量。情感流淌在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最平凡的生活小事裡。

“珍愛生命”活動總結

在愛中成長

感謝陽光,因為我們沐浴著它的光彩;

感謝綠色,因為有它的呵護我們才更健康;

感謝父母,因為他們讓我看到了這個絢麗多姿的世界;

感謝我所擁有的一切,

感謝,讓我更珍惜身邊的一切……

珍愛生命,似乎是一個很老的話題,但是今天的孩子,的確需要它。如今的孩子們,無疑是生活在蜜罐之中。他們驕傲,因為家裡是眾心捧月般愛著他們,於是他們坦然,理所當然地接受別人的愛;他們脆弱,因為在他們眼裡,任何小事都是他們心情“沉重”的理由。

珍愛生活的顏色

父母的寵愛,生活的一帆風順使他們忘記了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去珍愛生活。所以,報紙上才會經常出現因為一句批評、一次失敗孩子便會承受不住的事件。我們的教育,應當讓孩子們瞭解生活的顏色本就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哪一種顏色,我們都應該敞開心胸,勇敢地接受,勇敢地面對,勇敢地挑戰

生活的顏色多種多樣,有亮麗,也有灰暗。沒有風雨的人生是不可能的,有了風雨,要學會撐起雨傘,尋找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一個寧靜的港灣。

其實,生活本該如此呀!

可是,當今的孩子似乎顯得過於脆弱了,也許,他們還沒有學會經歷風雨,

還沒有學會接受生活中的不同色彩。於是,一節主題為“生活的顏色”的心理輔導課在我的腦海中應運而生了。

父母的信,使他們明白長輩的良苦用心;觀看短片,使學生們明白生命的

美好;小遊戲,讓孩子們感覺到自己的優秀,擁有信心;新聞的播出,讓學生的心靈震撼……

這一系列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一點:我們是駕馭生活的人,不管生活賦予我們什麼顏色,自己永遠是塗抹色彩的人!這節輔導課的成功,讓我感覺到每個孩子的心裡都掀起了波瀾,他們學會了重新審視生活,審視自己。

我相信,我們的學生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

教育,有的時候需要走進學生的心,讓他們的心與你的教育產生共鳴!

擁有一顆"珍愛生命"的心,善於發現事物的關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那我們就會以坦蕩的心境、開闊的胸懷來應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原本平淡的生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珍惜自然的給予

初春的四月,正是養蠶的大好時節。一條條可愛的蠶寶寶拼命地“吞噬”著桑葉,和孩子們一同成長。

“老師,你看他在幹嘛?”

正在改本子的我抬頭一看,原來是調皮的小康拿著蠶玩耍,他用手使勁捏著蠶的身體,不一會兒,小小的蠶便在他的手上慘死。

看著這一幕,我心裡有著說不出的滋味。在他們的眼裡,動植物的生命變成了玩物,可以任意糟蹋、凌辱、殘害,真是一群不懂得保護生命的孩子!

隨即,在夕會上,我引導學生展開了討論,大家都對這種行為進行了批評與指責,我看到小康的臉紅了。我想:也許是因為孩子們並沒有感受到自然給我們的無私給予,所以才會如此不尊重自然生命吧!

於是,在假日,我要求學生盡情去欣賞大自然的風景;校園的迎春花開了,我讓學生去欣賞花兒的嬌嫩。召開“生命與自然”班會,讓學生收集資料,瞭解自然界生命的珍貴與奇妙。

走出家門,讓孩子們走向自然。放眼花紅草綠,鶯飛燕舞,珍惜大自然的無盡美好,珍惜上天的無私給予,珍惜大地的寬容浩博。

這也是我們開展“珍愛生命”教育的真諦呀!

珍視父母的關愛

“感恩”!?很多人都對這個詞有片面的理解;或者在實施的時候認為要對父母、教師……等幫助過的人做出很大的貢獻才叫感恩;或者只是把“感恩”掛在嘴上。

我班結合學校開展的“珍愛生命”活動開展了為父母從小事做起。在對學生進行“珍視父母的關愛”教育的同時,讓學生學以致用,在同時利用班、對會開展有關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珍視別人的關愛,學會關心、幫助別人。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聽父母的話、、掃掃地、為父母到茶、拿鞋、捶捶背、搓搓手、在家裡洗洗碗……”都是對父母感恩。

學生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去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我也將這種思想貫穿在平時對學生教育的點點滴滴上,將什麼是感恩,如何珍視滲透得更深。我讓孩子將自己所寫的《給媽媽的感謝信》都寄回家,有些孩子在信中寫得很真實也很感動,我想作為父母的以外地收到孩子這樣的一封信,一定會欣喜不已。我也細細讀了每一位孩子的信,真的是很令人感動。

另外,我班抓住“3·8”婦女節這個契機,讓學生動手為母親製作了賀卡:祝母親節日快樂!

每天都帶著一顆珍愛生命的心,那麼每一天的生活就是幸福的,快樂的。因為懂得珍愛,就有了快樂的理由!!!

優秀教育教學案例:長城

教學背景: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有層次的朗讀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並學會用朗讀來表達這一情感。激發孩子的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片段:

師:要知道,那可是兩三千斤重的條石!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收)他們是怎樣一步一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邊說邊把“兩三千斤重”、“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和“陡峭的山嶺”點成紅色。)

師:看,這是當年修築長城的工地。(出示陡峭的山嶺,學生一片驚訝,老師也驚訝地仰頭觀看)別說讓你抬著石頭上山,就是讓你空手爬上去也很……(難啊)!更何況他們態度是……(兩三千斤重的條石)誰再讀這句?(一生讀,讀得一般|)

師:兩三千斤重的條石,他們靠得可不是現代化的機械,而是……(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他們走的也不是平坦大路,而是這……(陡峭的山嶺);他們更不可能大步流星地走,而是……(一步一步地走)。誰再讀這句?(一生讀,讀得好)

師:我彷彿看到了那血跡斑斑的肩膀,彷彿看到了那豆大的汗水一滴……地滾落。誰再讀?(一生讀,讀得更好)。

師:我們似乎聽到那沉重的腳步聲,聽到那痛哭的呻吟。全班一起讀。(齊讀)

反思:這時最重點的,也是最精彩的頻度片段——“陡峭的山嶺”。由一個質疑開始……(“他們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的?”)匯出陡峭東山嶺圖。可以說都喬丹山嶺圖成為了這一片教學點情感基點,成為學生理解和朗讀的重大轉折點。

在這裡,視覺的衝擊(看圖)、角色的體驗(“就是讓你空手爬上去……”)以及殘酷的現實對比,一起構成了孩子情感的火山,勃然噴發。

特別震撼人心的是,四個排比式的強烈對比的使用(可不是……而是;也不是……而是;更不可能……而是……),如排山倒海,一波接一波,撼動學生的心絃,於情感至高處引出朗讀,恰到好處。

特別扣人心絃的是,兩個孩子在情感高潮處的朗讀點評(我彷彿看到……彷彿看到……;我們似乎聽到……聽到……)化點評雨情境中,既是對孩子朗讀的最高評價,也是對文字的深度窺透,更是對學生情感的強力激引。

我想,評價的理想境界就是於文、於境、於情中了無痕跡,既激勵了學生,又推動了感悟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