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數學湊十教案優秀8篇

教案是我們根據自己的教學任務所提前制定出的書面計劃,教案在撰寫的時候,教師務必要強調邏輯思路清晰,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數學湊十教案優秀8篇,供大家參考。

數學湊十教案優秀8篇

數學湊十教案篇1

教學意圖:

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出,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同時提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

教學策略:

1、本篇課文是識字課文,為了力求改變識字教學的枯燥乏味,我就從興趣入手,創設情景,例,第一課時以去農村小明家開始,以“比一比”的遊戲結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嚐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2、利用圖片進行教學,將詞語置於畫面中,圖文結合,直觀形象,形象巧妙地識字,讓學生喜歡識字。

3、識字教學做到有梯度,從圖片帶出詞語到讀帶音節的詞語到去拼音讀詞語到自己學生字。

4、重視遷移、拓展練習,擴大知識面,激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一個偏旁“ ”。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

3、正確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二、教學重點:認識生字

三、教學難點:區別量詞“顆”與“棵”

(一)創設情景,學習詞語、生字

1、利用課文插圖創設情景

2、認識課文中的詞語

(1)藉助圖片讀(2)藉助拼音讀(3)離開拼音讀(4)認讀生字“黃”“紅”“貓”“蘋”“杏”“桃”(讓學生說學會了哪個生字)

(二)揭題

利用動物、水果進行比賽來揭題

(三)藉助媒體學習課文

1、出示圖??

(1)看誰與誰比什麼?它們比什麼?讓學生自由說

(2)師:看看課文裡是比什麼的?隨機出示相應的句子

(3)讀句子

2、利用圖二、三、四學習課文另外三個句子(方法同上)

在讀這三句的同時學習生字“邊”“多”“少”“群”“顆”“堆”和偏旁“ ”。

(1)理解“一群”“一堆”(2)知道“多”與“少”是一對反義詞

(3)區別“顆”與“棵”

3、讀課文

(四)小組開展比一比活動

1、比生字組詞(兩個組)

2、比用詞說句子(兩個組)

3、比讀課文(兩個組)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能仿照課文說句子。

4、正確書寫“牛、羊、小、少”。

5、激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會使用量詞

三、教學難點:仿說句子

(一)複習生字、詞語

1、利用摘“蘋果”複習生字、偏旁。

2、給詞語歸類(動物、水果)

(二)我會說(正確使用量詞)

1、大螢幕出示課文中“我會說”的圖片讓學生說。

2、大螢幕出示更多的物品讓學生說。

(三)流利地讀課文

採用齊讀,師生、生生合作讀等多種方式讀課文

數學湊十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

2、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準備:

1、課件

2、自制大鐘面。

3、為每個幼兒準備教具時鐘一個。

4、大灰狼頭與懶洋洋頭飾。

教學過程:

(一)、匯入1、ppt動畫:小紅,七點了該起床了請幼兒觀察畫面,並回答是誰叫小紅起床的?她是幾點起床的?

2、七點,你是怎麼知道的?一起學習電子錶上的時間。

3、除了這個電子錶,你還可以怎麼知道是幾點起床的?(鐘錶)

(二)、新授,認識鐘面a、幼兒觀察老師手中的鐘面

1、教師出示鐘面並提問:看,鐘面上有什麼?

2、比比看,這兩根針有什麼地方不一樣?這根長長的針叫什麼?(分針)這根短短的叫什麼?(時針)

3、鐘面上還有些什麼?數字寶寶是怎樣排隊的?

4、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

5、請小朋友仔細看,當時針從12轉到1的時候,分針有什麼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了12上)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動規律。

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依次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請你們猜猜誰會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開始!(教師操作鐘表)師:誰跑得快啊?

幼:分針師:請小朋友好好看看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祕密呢?教師反覆操作誰跑得快?(分針的腿兒長,像只小兔跑得快;時針的腿兒短,象只烏龜跑得慢)

6、小結:當分針走一圈時,時針就走一大格,就是一小時。你們知道一天有多少個小時?

三、認識整點鐘

1、今天小貓、小鴨和小兔要考考我們小朋友,請你們看看它們分別表示幾點鐘?

提問:這三隻鐘面什麼地方是一樣的?(分針都指在12上)什麼地方不一樣?

2、當分針指在12上的時候就是整點鐘,這時候時針指在几上就是幾點整。那麼,這是幾點整?......5點整時針指在哪個數字上?分針指在哪個數字上?8點整呢?(幼兒討論操作)

3、做練習

4、小狗的一天5、做練習c、遊戲:"老狼老狼幾點鐘"我們小朋友真棒!現在我們來玩一個"老狼老狼幾點鐘"的遊戲。小朋友們扮演小羊撥鍾,你們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老狼說幾點,你們就撥幾點,撥好就定住,老狼看小羊撥對了就不吃他,如果誰撥錯了,就要被老狼吃掉。

四、鞏固練習動畫做題,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五、課堂小結時針不停地轉動,時間也悄悄溜走了,小朋友要珍惜時間,不能像小豬那樣浪費時間玩耍。

活動反思:

此活動雖然是個舊題目,但設計者打破以往的教學方法,而是採用發現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自己操作,觀察理解,最後得出結論。比如掌握難點“分針走半圈,時針走半格。”都是主要讓幼兒自己動手撥針,親自嘗試,驗證得出結論。結尾部分也比較新穎,採用遊戲形式,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進一步掌握了學習內容。延伸活動中製作小鐘表也是一個理解內化的過程。

數學湊十教案篇3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決問題”是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8單元中的內容。本節內容安排了兩個例題,分4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說的是其中的第1課時。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量關係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瞭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好本課知識,必將為學生以後的解決數學問題提高一個階層。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學習時,已經會用表內乘法、除法以及加減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對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的。實踐體悟中,有一定的整理資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

(三)目標定位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及本課的知識特點,我預定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注意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重點是讓學生學會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難點是會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問題。

二、教學理念:

1、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建立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以學生熟悉的廣播操、跑步、相簿等為教學資源,讓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對解決新問題產生積極的影響,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在教學時,我立足於讓學生自主收集、理解數學資訊,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資訊、尋找方法,對於學生合乎情理的闡述,給於積極鼓勵,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增強信心。不斷的引導和鼓勵,使學生逐步形成從多角度去觀察問題的習慣,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境以舊引新

這一環節,我從學生熟悉的廣播操入手,通過讓學生說說是怎麼猜的,加深學生對行列的認識,同時也鞏固了幾個幾。

(二)注重發現收集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從一個小方陣,很自然地呈現出書本的例題:三個大方陣,讓學生通過觀察,去發現題中所呈現的數學資訊,再出示問題,形成一道完整的解決問題。通過例題的分析與解答,旨在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一題多解的思維。當然,此時的教師不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積極參與。在解題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此題的教學,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理解並能掌握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解題方法,而其餘學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種方法即可。

(三)聯絡生活學以致用

這裡我安排了三個練習,第一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第二題放手讓學生自己來探索,在反饋時重點讓學生來說說是怎樣想的,第三題安排了一題讓學生自己來提問,並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通過“你今天學到了什麼?”讓學生對本課有一個回顧,然後通過數學日記的形式來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錢?”?這個問題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這兩類兩步計算問題的不同有一個初步的比較,為後續學習做好鋪墊。

數學湊十教案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83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解決乘加、乘減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決策略,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2.能自己從實際情景中搜集資訊,提高問題,然後再解決問題,培養應用意識和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

3.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演算法、想法的過程,培養自主探索、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解決乘加、乘減實際問題的一般策略。

教學難點:能夠根據實際問題靈活地思考、分析乘加、乘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例題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談話:猴山上的桃子豐收了,猴媽媽帶著猴寶寶來摘桃子。猴媽媽說:我採了36個桃子,猴寶寶說:我採了6個桃子,你知道猴媽媽和猴寶寶一共採了多少隻桃子?

學生列式計算,師講解數量關係:要求猴媽媽和猴寶寶一共採了多少個桃子,用什麼方法計算?誰加誰?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一共採了多少隻桃子=猴媽媽採的只數+猴寶寶採的只數。

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

1.現在我們把條件改變下,猴媽媽呢採了3筐,每筐12個,猴寶寶還是採了6個,問題還是求兩隻猴一共採了多少隻?

如果要求兩隻猴一共採了多少個,你會解答嗎?在本子上試著列式解答。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

2.集體交流:要求兩隻猴一共採了多少個,可以先算什麼,為什麼?(要求兩隻猴一共採了多少個,可以先求出猴媽媽採了多少個,因為猴媽媽採的個數沒有直接告訴我們。)

怎樣求猴媽媽採的個數?同桌交流12×3的演算法。

求出了猴媽媽採的個數,再求什麼?列式並口答。

3.師指著板書:在這道題中,求兩隻猴一共採了多少個,可以先求猴媽媽採了多少個,再把猴媽媽和小猴採的合起來,求出兩隻猴一共採了多少個。你做對了嗎?沒做對的小朋友別洩氣,下面還有一個問題等著大家呢,有信心解決嗎?

4.教學“試一試”

第二個問題求:猴媽媽比小猴多采多少個?請小朋友用剛才的方法,從問題出發去尋找條件,確定先算什麼,自己列出算式計算,行嗎?

把你的想法和計算方法與同桌交流。集體交流反饋。

5.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應用題與以前有什麼兩樣嗎?像這樣的實際問題怎樣解決?為什麼?

三、分層練習,發展能力

小猴子說:“二(2)班的真棒!為了獎勵大家,決定帶大家到公園去玩。你們想去嗎?可是玩的過程中,我還有問題要考你們,如果你們答對了,還有驚喜等著大家哦,大家好好表現啊!”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小猴子領著大家來到公園門口。

看到牆上寫著票價:成人15元,兒童5元。一個叔叔正在買票,叔叔買了2張成人票和1張兒童票,請小朋友幫他算一下,一共要付多少錢?

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後同桌交流,校對糾錯,並說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小猴子領著大家來到公園的苗圃。

指名說圖意,這樣的問題呢?能解決嗎?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校對糾錯,並說想法。

3.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集體訂正時要求學生說出思考過程。

四、課堂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像這樣“乘加、乘減的實際問題”,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小朋友經常會碰到,以後你就可以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數學湊十教案篇5

一個完整的教案包括以下內容:

?教學內容】

?教材簡析】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教案格式要求:

目標明確流程清晰預設充分意圖明顯行文嚴謹回顧全面

⑴教學內容。

要寫明所教學的內容是哪個版本第幾單元(第幾資訊窗)第幾頁。

⑵教材簡析。

要寫明本節教材的來龍去脈,即本節的知識基礎和為哪些後續知識做準備(即承上啟下的作用),以及資訊窗所呈現的素材意圖。

⑶教學目標。

三維目標都要兼顧,不僅要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⑷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要找準,以便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講解。

(5)教學過程

1.教學環節要清楚明白。每一個大環節、每一個大環節中的每一個小環節都要層次清楚,目標明確。

2.重要知識不要遺漏,尤其要注意練習環節。以前老師們往往不注重練習環節的設計,只是呈現練習題的內容,而對於練習過程的預設、練習題的處理沒有一一寫明。現在要求要把練習的的每一個環節呈現出來,要充分預設。

3.要注意和教學實錄的區別。教學實錄的形式一般是師:生:,教案撰寫則要運用諸如談話、引導、提問、小結等用語。

4.每個教學環節都要有設計意圖,即這一環節你之所以這樣設計的原因是什麼,目的是什麼。注意,設計意圖不是教學環節。

5.預設要充分。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在這個環節會出現什麼情況,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情況,教師分別應採取什麼措施,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做到胸有成竹、遊刃有餘,這樣就會達到心中有學生的境界。(教案右側,有專門寫預設與設計意圖的地方,寫的時候請註明預設:設計意圖:幾個字)

6.回顧要全面。課堂“總結回顧”時,不能走過場草草了事,也要充分預設,要引導學生對全課的所學知識點、學習方法、情感體驗等進行梳理歸納,在交流時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以前的知識進行前後的聯絡,教師再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總結提升。

7.撰寫教案時行文要嚴謹。包括教案的的格式、字號、大小標題的序號寫法、標點符號等等都要非常規範。

教案撰寫的水平,體現了老師理解教材的水平以及靈活調控課堂

的能力,從而為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打好基礎。

數學湊十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高中數學3(必修)第三章概率的第二節古典概型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之後,幾何概型之前,尚未學習排列組合的情況下教學的 。古典概型是一種特殊的、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它的引入避免了大量的重複試驗,而且得到的是概率的精確值,有利於學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概率值的存在,也為後面學習幾何概型作鋪墊。同時學習了本節內容,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節知識在高中概率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計算公式,

(2)會用列舉法計算一些隨機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數及事件發生的概率。

過程與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通過試驗讓學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徵:試驗結果的有限性和每一個試驗結果出現的等可能性,觀察類比各個試驗,歸納總結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計算公式,體現了化歸的重要思想,掌握列舉法,學會運用分類討論的思想解決概率的計算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學生用隨機的觀點來理性的理解世界, 使得學生在體會概率意義的同時,感受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鍥而不捨的求學精神。鼓勵學生通過觀察類比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數學思維情趣,形成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態度。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隨機事件的概率。

難點:如何判斷一個試驗是否為古典概型,弄清在一個古典概型中某隨機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個數和試驗中基本事件的總數。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1、教法分析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目標,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我採取了引導探究,討論交流的教學模式,即通過再次考察前面做過的實驗引入課題,根據學習情況,在合適的時機提出問題,設定合理有效的教學情境,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課堂討論,提供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與空間,師生一起探討古典概型的特點以及概率值的求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等手段構建數學模型,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並利用了情感暗示以及恰當的評價等教學方法。

2、學法分析

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景中,通過觀察類比、思考探究、概括歸納和動手嘗試相結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維能力,形成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增強了鍥而不捨的求學精神。

三、教學過程分析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通過設定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設定問題:在不用做模擬試驗的情況下,如何求解隨機事件a、b發生的概率呢?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知探究

1、考察兩個試驗:

①擲一枚質地均勻的硬幣的試驗;

②擲一枚質地均勻的骰子的試驗。

這兩個試驗出現的結果分別有幾個?(2個,6個)

2、思考:在試驗二中,出現偶數點包含哪些基本事件?點數大於4可有哪些基本事件構成?

在試驗一及二中,必然事件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嗎?不可能事件呢?

提出問題:上述兩個試驗的每個結果之間都有什麼特點?

3、基本事件的特點:

(1) 任何兩個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2) 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學生——思考、討論

老師——利用試驗給出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即基本事件。

老師——加以引導與啟發,利用基本事件的關係發現基本事件的特點。

學生——歸納與總結,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數學語言的組織能力

這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古典概型,通過擲硬幣與擲骰子兩個接近於生活的試驗的設計。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引導學生觀察試驗,分析結果,找出共性。最後,總結歸納出基本事件的特點。然後再通過舉例,進一步加深對基本事件的理解,從而為引出古典概型的定義做好鋪墊。

?二、通過類比,引出概念

例1 從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兩個不同字母的實驗中,有那些基本事件?(6個)

?設計意圖:使學生掌握基本事件,學會用列舉法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為歸納出古典概型的特徵提供了素材。

問題:上述試驗和例1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試驗中所有可能出現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個;

每個基本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相等。

老師——引導學生列舉時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學生——列舉出基本事件

老師——引導學生找出共性。我們將具有這兩個特點的概率模型稱為古典概率模型,簡稱古典概型。

為了引出古典概型的概念,設計了例1。通過列舉法列舉基本事件,進一步理解與鞏固基本事件的概念;然後設疑:“類比試驗與例1中基本事件有什麼共同點?”,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體驗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從而引出古典概型的概念。

?三、觀察類比,推導公式

思考:古典概型下,基本事件出現的概率是多少?隨機事件按出現的概率又該如何計算?

數學湊十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利用天平,結合觀察、猜測、圖示、推理等活動,理解“找次品”問題的基本原理,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

(二)過程與方法

以“找次品”活動為載體,經歷由多樣到優化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策略。

教學難點:用圖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過程。

三、教學準備

天平,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原理

1.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例1:有3瓶鈣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你能設法把它找出來嗎?

(2)理解題意。

學生可能會說:倒出來數一數,或掂一掂、稱一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解釋:生產或生活中有時需要從幾個物體中找特別重或特別輕的一個,在數學中我們把這類問題稱為“找次品”問題。

如果兩個物體的差異很大、很明顯,可以用數一數或掂一掂的方法。如果差異不明顯或物體數量很多(例如有30瓶鈣片),用數一數或掂一掂的方法可能不準確或不方便,此時可以用天平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次品”。

?設計意圖】理解問題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前提,當學生面對例1,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數一數或掂一掂,因為他們缺少使用天平的生活經驗,所以讓他們瞭解“數”和“掂”的侷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合情推理,理解原理。

(1)瞭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師出示天平,並讓學生想象: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支粉筆,在天平的右邊放一本數學書,天平會怎麼樣?為什麼?

學生回答:天平的左邊高,右邊低。因為數學書比粉筆重。

教師繼續追問: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本數學書,在天平的右邊也放一本數學書,現在天平會怎麼樣?為什麼?

學生回答:天平會平衡,因為左右兩邊一樣重!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中出示:天平平衡,兩邊一樣重;天平不平,下沉那邊重。

?設計意圖】學生沒有使用天平的經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觀察豐富表象掃除學習障礙,為進一步學習找次品做好準備。特別地,對兩種情況的概括有利於學生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2)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

如果只有兩瓶鈣片,放在天平上稱一次就知道哪一瓶少了3片,因為它會輕一點。現在有3瓶,那麼要稱幾次呢?為什麼?

學生:稱一次。左右兩邊各放1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天平翹起的一端所放的是次品。

教師分別演示天平達到平衡和出現不平衡的兩種情況,請同學進行判斷並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根據天平的情況推斷出剩下一瓶的情況,是解決“找次品”問題的關鍵。此處將實驗演示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原理。

3.交流圖示,掌握方法。

你能想辦法把用天平找次品的過程,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1)可以用一個“△”加一條短橫線表示天平,用長方形表示鈣片。

(2)為了方便,還可以給每瓶鈣片加上編號。

學生完成後,將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圖示是對問題進行抽象、概括的一種方式,通過圖示使找次品的方法具有概括性,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例1教學後及時進行方法的總結,可以分散本課的難點,有利於學生髮現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策略。

(二)探索規律,優化策略

1.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例2。

8個零件裡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2)大膽猜測。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學生:如果運氣好一次就能找到次品,所以至少一次。

學生:一次不能保證找出次品,因為如果運氣不好,就找不到次品了。

學生:每次稱2個零件,4次保證找出次品。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是什麼意思?

學生:既要保證找出次品,又要次數最少。

?設計意圖】這個討論是非常必要的,學生第一次遇到這類問題,可能不能兼顧兩端,說“一次”的同學忽視了“保證”,說“4次”的同學沒有考慮到至少。通過同學間的互相交流,否定錯誤,澄清認識,確定研究方向,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走錯路,少走彎路,有利於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數學湊十教案篇8

第一課:沙數字板,0-4的書寫第二課:沙數字板,5-9的書寫第三課:紡錘棒箱第四課:數字與籌碼第六課:序數第六課:相鄰數第七課:數棒1第八課:數棒2第九課:彩色串珠第十課:金色串珠第十一課:塞根板l第十二課:塞根板2笫十三課:1-100板第一課第十四課:1-100板第二課第十五課:片珠(百位數的認讀)第十六課:片珠(數與量的對應)笫十七課:塊珠(千位數的認讀)第十八課:塊珠(數與最的對應)第十九課:銀行遊戲笫二十課:超市遊戲

第二十一課:千位的加法(不進位)第二十二課:千位的加法(進位)第二十三課:千位的的乘法(不進位)第二十四課:千位的乘法(進位)

笫二十五課:千位的加法乘法遊戲課第二十六課:千位的減法(不借位化)第二十七課:千位的減法(借位)第二十八課:千位的除法(不退位)第二十九課:千位的除法(退位)第三十課:郵票遊戲加法第三十一課:郵票遊戲乘法第三十二課:郵票遊戲減法第三十三課:郵票遊戲除法第三十四課:加法蛇第三十五課:減法蛇

第三十六課:加法板(不進位)笫三十七課:加法板(進位)第三十八課:減法板(不借位)第三十九課:減法板(借位)第四十課:乘法板笫四十一課:除法板第四十二課:平方第四十三課:立方第四十四課:分數小人笫四十五課:時鐘(整點)第四十六課:時鐘(半點)笫四十七課:二項式三項式公式

標籤:湊十 教案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