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小班體育熊來了教案反思6篇

優質的教案能夠提供清晰的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寫教案的過程讓教師更加註重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培養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小班體育熊來了教案反思6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班體育熊來了教案反思6篇

小班體育熊來了教案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 練習幼兒平衡、雙腳跳、鑽、爬、跨躍的動作技能。

2. 體驗遊戲活動的樂趣。

3. 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 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兔子頭飾每人一個、小籃子每人一個、蘑菇(小紙團若干)、小路(高20釐米,寬20釐米的平衡木一條)、獨木橋(高15釐米,寬30釐米的平衡木一條,用積木塊支起兩頭)、小河(兩根平行放著的繩子,距離為40釐米)、山洞(直徑60釐米的拱門)、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熱身操,激發幼兒對遊戲活動的興趣。

二、教師帶幼兒練習雙腳跳、鑽、爬、平衡的基本動作,並講解動作要領。

1. 請3—4個幼兒出列,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示範練習。走障礙物前,教師詳細講解動作要領,每走完一個障礙物,教師再次強調動作要領,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走,不能推搡,也不能擁擠。

(1)過獨木橋:兩手側平舉,以保持平衡。

(2)鑽山洞:雙手著地,兩膝著地,爬過山洞。

(3)過小河:爬過山洞後通過助跑(2米)跨過小河,上身正直,保持重心平衡。

(4)走小路:快速走過小路,兩手側平舉保持身體平衡。 2. 幼兒進行練習活動,教師進行指導。

三、教師扮演兔媽媽的角色,帶領幼兒去採蘑菇。

1. 教師:孩子們,你們已經學到了很多本領,現在媽媽帶你們去採蘑菇。

2. 教師帶領幼兒先過獨木橋,再鑽過山洞,再跨過小河,練習三遍。 3. 讓幼兒走過小路去採蘑菇。

四、教師帶領幼兒回家。

1. 教師:孩子們,天黑了,咱們應該回家了。

2. 教師帶幼兒原路返回。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旨在練習幼兒的雙腳跳、鑽、爬、跨躍的動作技能,主要是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由於幼兒的動作發展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因此遊戲進行中,有一部分幼兒會因動作慢而對活動的進行造成影響。因此,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應恰當引導幼兒。

小班體育熊來了教案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戰勝大灰狼的活動,充分享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2.初步學習有規律的整齊的貼上方法。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重點難點:

重點:積極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享受參與的快樂。

難點:學習貼上的方法,能整齊的貼上好籬笆

活動準備:

故事《戰勝大灰狼》、籬笆卡片若干、膠棒人手一個、印有小房子的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匯入:講述故事《戰勝大灰狼》

師:"今天,我們來認識兩個新朋友,它們一個叫聰聰,一個叫小小……"教師講述故事《戰勝大灰狼》。引出籬笆的含義。讓幼兒觀察籬笆,找到籬笆的特點。

教師小結:籬笆是由一小塊一小塊小籬笆組成的.,尖尖的頭在上邊,這樣才能把大灰狼扎得再也不敢來了。

2.教師示範貼上過程

教師進行示範,注意強調膠棒的使用方法,以及塗上膠以後怎樣將籬笆粘得更牢固。

老師邊示範邊講:"我們在家的周圍插上籬笆,要從上到下直直地插下來,插得整齊一些,多一些,不讓"大灰狼"鑽進來。"

讓個別幼兒上臺進行練習,其他幼兒仔細觀察進行判斷,幼兒正確完成後給予其鼓勵。

3.幼兒動手,自己練習貼上籬笆

幼兒練習貼上"籬笆"。(教師巡迴指導,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想象,老師的肯定也鼓勵了幼兒戰勝大灰狼的勇氣。)

幼兒作畫過程中,教師給予鼓勵,並且進行個別點評。對於優秀作品和稍遜的作品都做出點評。

個別完成速度較快的幼兒可以對自己的籬笆進行裝飾。

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太棒了,把小雞的家用籬笆圍得嚴嚴實實的,大灰狼再也進不來了,現在,我們一起放心的去玩耍吧!"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資訊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小班體育熊來了教案反思篇3

課程目標:

1、大帶小自主探索笆斗的玩法,發展走、跳、攀的運動技能與協調性。

2、能主動參與體育鍛煉,體驗合作與挑戰的樂趣。

課程準備:

1、交往經驗準備:

大班和小班幼兒有一起友好的遊戲經驗。

2、物質準備:笆斗、音樂

3、動作技能準備:

①小班孩子能夠走平衡木和雙腳跳的技能經驗。

②大班孩子有滾動、各種跳的技能經驗。

課程過程:

一、熱身匯入:快樂的笆斗操。

1、小大班幼兒、老師和客人老師互相問好。

2、展示笆斗,跳笆斗操。

二、初玩笆斗:好玩的笆斗。

1、大帶小自由探索笆斗的玩法(幼兒自由探索)。

2、分享玩法(大帶小展示笆斗玩法)

三、自主遊戲:和笆斗做朋友

1、一個笆斗:推小車、過大橋(大幫小自由探索和分享一個笆斗的玩法)

2、兩個笆斗:兩人三足(大帶小嚐試和分享兩個笆斗的玩法)

3、一排笆斗:蜈蚣行(大小合作一排笆斗的玩法)

4、許多笆斗:笆斗塔(大小挑戰許多笆斗的玩法)

四、放鬆活動:送笆斗回家

1、放鬆活動(大帶小隨著音樂一起放鬆)。

2、師幼總結(大帶小嚐試了笆斗的許多玩法,學會了照顧別人,挑戰了自己,懂得照顧別人和挑戰自己是最棒的!):

課程反思:

該體育活動是大小班幼兒的混齡遊戲活動,在活動設計上,我充分考慮以下兩點:

一是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不同發展需要,提出了不同的難度要求,且都具有一定挑戰性。

二是關注同齡和異齡幼兒間的互動和合作,特別是團隊合作意識。

在材料選擇上,我們從孩子們選擇了鄉土材料——笆斗來作為活動器械,讓孩子們通過合作、探索、嘗試,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體驗到運動的興趣,增強體質,培養幼兒大膽、自信、勇敢、互相幫助的品質。活動開始,提供了許多笆斗,讓大、小兩個好朋友自主地去探索一個笆斗的玩法:推小車、過小橋。活動中共同探索兩個笆斗、許多笆斗的玩法:兩人三足、蜈蚣走等,活動最後大家齊心合力共建笆斗山,挑戰高度爬笆斗,在大小孩子互動的放鬆環節中感受互愛互助的情感。整個活動過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活動中,充分體現了“指南”的精神,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對不同年齡的幼兒都有不同的指導和要求。在笆斗操中,大班站在笆斗上熱身,小班可自由選擇平地和站笆斗上熱身;在跳笆斗中,大班跳,小班模仿跳;大班表演各種方式跳,小班在大班幫助下挑戰在有高度的物體上走一段距離。同時鼓勵大小孩子互相交流和學習,我有目的選擇需要兩人、多人合作完成的遊戲玩法:“二人三足”、“蜈蚣走”“過橋”和挑戰笆斗山等。讓年齡不同和能力不同的孩子都去嘗試、體驗,並在此過程中輕鬆地學會了走、推、跳、合作走和攀爬等技能。在學會多種玩法的基礎上,體驗互相和成功的樂趣。在大小幼兒互相合作中,使大班幼兒的責任感得到了培養,在榜樣的影響作用下,小班孩子大膽、勇敢的個性品質也得到了培養,各種能力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內有了最大的提高。

小班體育熊來了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多項玩圈活動,願意與同伴合作玩。

2.喜歡嘗試多種玩法,懂得注意活動中的安全。

3.增強基本動作的協調性,發展身體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大小輪胎、嵌在路邊呈同等大小半圓形的輪胎、各類大小不同且材質各異的圈圈(呼啦圈、小圈、繩圈等)、畫在地上,由大小不同的圓形、半圓形等組成可供幼兒跳躍的圖案。

2.場地準備

活動場地較為平整、無影響幼兒活動的障礙物。

活動區域及玩法

1.車輪滾滾

玩法:幼兒排成五路縱隊,每隊第一名幼兒在起點線站立雙手扶握輪胎,教師或一名幼兒發出指令後,五名幼兒一齊推著輪胎直線向前,先到達終點線的獲勝。幼兒將輪胎滾回起點,交給第二名幼兒,遊戲繼續進行。

2.獨輪小路

玩法:幼兒排成一路縱隊,一個接一個走上“獨輪小路”,中途從“小路”上掉下的幼兒必須走到隊尾接著走上“小路”。

3.呼啦圈轉轉

玩法(1):幼兒四人一組,一名幼兒當裁判,其餘三名幼兒各手持一個圈。遊戲開始,三名幼兒將圈套在手腕上順時針轉動,圈最後掉下的幼兒獲勝。

玩法(2):幼兒四人一組,一名幼兒當裁判,其餘三名幼兒將圈套在腰部。遊戲開始,三名幼兒在腰部轉動圈圈,圈最後掉下的幼兒獲勝。

4.跳“花屋”

玩法:幼兒三人一組,猜拳確定先後順序,每次一人蔘加遊戲。遊戲者站在“屋” 前手持一圓形積木,將積木扔進標有數字“1”的格子,然後單腳(或雙腳)跳進格子(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選擇單腳或雙腳跳,但前後須一致),邊跳邊將積木按數字升序逐一踢進相應格子(如從1到10的順序)。將積木踢到“屋”外,或踢進其它格子,遊戲即停止,換下一人玩。第二次玩時則將積木扔進此次遊戲已經到達的格子,雙腳按序逐一跳到此格繼續玩,誰先將積木扔進標有“10”的格子游戲並將積木踢出“屋”外,誰贏。

5.奇妙的“圈圈屋”

玩法(1):將由六隻小圈組合拼裝成的“圈圈屋”放置在墊子上,幼兒排隊依次從“圈圈屋”鑽爬而出。

玩法(2):幼兒三人一組,猜拳選出一人當裁判。兩名幼兒各“住”一間由六隻大圈組合拼裝的“圈圈屋”,站在起點線後,裁判發令後,兩人同時用手將“圈圈屋”向前滾動,雙腳同時在“屋”內向前跳躍,先到終點線的獲勝。

6.看誰接的多

玩法:幼兒五人一組,協商選出拋圈的人或由教師擔任。拋圈的人將多個彩色繩圈用力向空中拋撒,其餘幼兒奔跑去接,比比誰接住的最多。

活動分析:

1.尊重幼兒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程序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程序中的個別差異,支援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體育區域活動的設定本身就體現了讓幼兒自願選擇符合自己活動水平的活動方式,多個玩法的呈現以及幼兒可自主選擇活動方式等都充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確保每個幼兒的活動能力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得到充分展現。此外,中班幼兒年齡尚小,與同伴協商、合作的能力有限,多個區域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通過“猜拳”確定先後順序或選出裁判,這樣既提升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又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幼兒樂在其中。

2.有效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注重觀察,適時調整區域活動材料數量、玩具結構和活動方式,長時間以來,幼兒對玩圈活動始終保持著濃厚興趣,不少幼兒還自發創新玩法,走、跑、跳、投、平衡、鑽爬等基本動作和身體協調性、靈活性得到顯著發展,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日益增進。

3.充分體現家園合作精神

?綱要》強調,幼兒園應與家庭、社群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本班區域活動材料的蒐集製作由教師、家長和幼兒共同完成,能更加充分地挖掘幼兒生活中的材料資源。幼兒全程參與蒐集製作過程,擴大了眼界,培養了積極動手動腦的習慣,有效增進親子情感,充分體現了家園合作的精神。

活動反思:

1.由於班級幼兒人數眾多,各區域幼兒人數也相對較多,區域活動時間較短,常常不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此外,幼兒園活動場地狹小、分散,區域設定地點不集中,不利於教師管理和指導。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本班的體育區域活動充分體現了遊戲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關注到幼兒語言、數學、社會等領域目標的融合,但缺少幼兒藝術領域目標的滲透。在今後的活動中要加以改進。

小班體育熊來了教案反思篇5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小雞吃蟲

設計思路:

前幾天,連下了幾天雨,有一天在戶外活動時,一個孩子發現了一條蚯蚓,頓時所有的孩子都圍了上去仔細“研究”起來:“它叫什麼名字?”、“它住在哪裡?”、“它為什麼會在操場上?”??根據幼兒的一系列討論,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使兩組物體一樣多。

2、體驗操作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母雞頭飾,小雞、蟲各三隻,幼兒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雞吃蟲

1、學小雞走路

老師:我的小雞寶寶在哪裡啊?小雞寶寶真乖,今天媽媽帶你們去找好吃的好嗎?你們喜歡吃什麼?那我們一起去吃蟲吧!

幼兒學小雞走路,雞媽媽念兒歌:“小雞小雞嘰嘰嘰,找找小蟲嘰嘰嘰。”雞媽媽說:“小蟲找到了!”小雞做吃蟲狀。

2、學兒歌

老師:你們吃飽了嗎?那我們一起回家吧!

兒歌:小雞小雞嘰嘰嘰,一起回家嘰嘰嘰。

(二)、小雞找蟲

1、給小雞排隊

老師:嘰嘰嘰,誰來了?請寶寶給小雞排隊。(個別幼兒操作)

老師:我們一起數數有幾隻小雞?(3只)

2、吃蟲子

老師:小雞餓了,要吃東西了,小雞喜歡吃什麼?

(出示2條蟲,個別幼兒操作)

老師:每隻小雞都吃到蟲子了嗎?哪隻雞沒吃到?為什麼沒吃到?

老師:小雞有幾隻?小蟲有幾條?誰多誰少?

老師:怎樣才能使每隻小雞都吃到蟲?(再出示一條蟲,請幼兒貼)

老師:數一數有幾隻小雞幾條小蟲?一隻小雞一條蟲,一隻小雞一條蟲??現在每隻小雞都有蟲子吃了嗎?

(三)、比多少

1、出示示範紙1

老師:這張紙上有什麼?還有什麼?有幾條蟲子?一樣多嗎?每隻雞都能吃到蟲子嗎?

2、出示示範紙2

老師:這張紙上有幾隻雞?有幾條蟲子?每隻雞都有蟲子吃嗎?那我們想個什麼辦法幫助這隻小雞?

3、出示示範紙3

老師:紙上有幾隻雞?有幾條蟲子?想各辦法把他們變得一樣多?

4、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小班體育熊來了教案反思篇6

設計意圖:

中班孩子的肢體發展,高於小班,又低於大班。比小班的孩子會玩但沒有大班孩子那種肢體發展協調能力,所以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規則遊戲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手段。寓教於樂,寓教於遊戲之中,通過情景遊戲讓幼兒既達到了鍛鍊的目的,又能快樂的遊戲,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併攏朝一定方向做立定跳,發展幼兒的腿部的力量,提高幼兒的跳躍和平衡能力。

2、能遵守遊戲規則,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

3、體驗模仿小蟋蟀的樂趣。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5、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蟋蟀頭飾,指定一地方為"家"。

2、活動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境引入)

1、教師向幼兒出示蟋蟀頭飾,讓幼兒進行角色定位。師:"我是誰呀?"幼:"蟋蟀媽媽"。為幼兒分發頭飾。

2、"今天天氣真不錯,小蟋蟀們,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進行隊形佇列練習,由大圓走成小圓等。

二、基礎部分

1、"真舒服呀,以後媽媽要經常帶你們去鍛鍊身體。咱們蟋蟀可是昆蟲裡的跳躍能手哦!小蟋蟀們,你們長大了,現在你們也來學一學、練一練跳躍吧。"教師帶領幼兒自由練習跳躍。

2、請個別幼兒示範自己的跳躍方法。"哇!我發現這隻蟋蟀寶寶跳的可能好,你來噹噹小老師,為大家做個示範好嗎?"

3、教師總結幼兒的跳躍方法,強調並示範雙腳併攏跳的規範動作。"咱們蟋蟀跳的時候是向前跳的。我們只有跳得遠遠的,連續跳得快快的,這樣才能當最棒的蟋蟀哦。"(動作要領:雙腳併攏,腳稍弓,腳後跟抬起,腳掌用力蹬地,然後向前連續跳,注意腳落地時要輕)。

4、鼓勵幼兒嘗試按照蟋蟀媽媽的方法學一學立定跳。教師巡視,並糾正幼兒不規範的地方。

5、"我的小蟋蟀們真能幹,大家都學會了跳躍的本領,現在來跟媽媽一起跳起來吧!"幼兒跟著老師練習正確的連續跳。

三、結束部分

1、遊戲:蟋蟀找家。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開展遊戲:能夠朝一定的方向跳得遠遠的、快快的。"現在媽媽分房子啦,房子在場地的各個方向,當我發出口令說"出發"的時候,你們就找準一個"家",然後用剛才所學到的方法跳過去,好嗎?"比一比誰跳的又快又好。教師在遊戲過程中繼續糾正幼兒的錯誤動作。

2、整理放鬆部分。"蟋蟀們今天真能幹,表現得都很棒,大家現在一定都累了吧,來,都到媽媽這兒,我們來抖抖大腿,拍拍臂,放鬆一下。"

教學反思:

中班孩子的肢體發展,高於小班,又低於大班。比小班的孩子會玩但沒有大班孩子那種肢體發展協調能力,所以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規則遊戲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手段。寓教於樂,寓教於遊戲之中,通過情景遊戲讓幼兒既達到了鍛鍊的目的,又能快樂的遊戲,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掌握立定跳的動作,在進行這個環節的時候,幼兒的動作有些不到位,應該請幼兒多演示幾次,教師還應著重講解。給幼兒多次練習的機會,讓幼兒熟練掌握。在朝不同方向跳和遊戲"蟋蟀找家"的這兩個環節中,教師同樣應多提醒幼兒做好準備動作,以防幼兒肌肉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