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賣數學教案參考8篇

優秀的教案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教案是教師常用到的一種檔案,是為了讓我們的課堂更有紀律性的材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賣數學教案參考8篇,供大家參考。

賣數學教案參考8篇

賣數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法:教材第47~51頁(例1、例2和練習八)

加法運算定律的推廣和用計算器計算:教材第52~55頁(例3、例4和練習九)

整理和複習與探索實踐:教材第56~5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現實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能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運算;學會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稍複雜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2、使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積累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問題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和自覺驗算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方法和與整數加減法的內在聯絡

難點:自主地歸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加法運算定律的推廣

課時安排:7課時

(1)小數加法和減法

教學內容:p.47、48的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八第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絡,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並解決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把小數點對齊”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

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絡。

教學準備:在黑板上的板書。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知:

1、課前在黑板上板書:

鋼筆8元

筆記本3元4角

講義夾4元7角5分

水筆2元6角5分

問:我們平時說價錢習慣說成幾元幾角幾分。現在請你把它們改寫成以元為單位的兩位小數。

指名說一說: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這些小數哪些能化簡?把它化簡成最簡小數。(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樣商品的價錢,請你選擇兩件商品並算出總價。

交流:(可能有的幾種情況)

(1)鋼筆和筆記本一共多少錢?

口答算式和結果,板書:8+3.4=11.4(元)

問:這個“11”哪裡來?為什麼8加的是3而不是4?

補充豎式說算理(略)強調:8是整數,3是整數部分的,要和它對齊。

補充一個整數加法的豎式,說說整數加法在列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麼?(相同數位對齊)特點:右邊對齊。

仔細觀察小數加法:右邊不對齊。

追問:那該對齊什麼?(小數點)

補充:把8改寫成8.0,體會小數點對齊。

那你做這樣的題時,會不會把小數點和小數部分的0補出來?

指出:沒必要補,但要注意整數部分和整數部分對齊,小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對齊。

繼續算一算:鋼筆和講義夾的總價,鋼筆和水筆的總價。

(2)講義夾和水筆的總價:

指名列式,板書豎式。觀察豎式,體會“小數點對齊,就等於相同數位對齊”。

算出結果:7.40

指出:豎式上算出的結果是兩位小數,寫在橫式上的時候要化簡成7.4

(3)筆記本和講義夾的總價:

列豎式計算,再次體會小數點對齊。

小結:今天我們學的小數加法和以前學的整數加法有什麼相同?

(都要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滿10進1。)

要注意那些地方?

(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豎式上正常計算,橫式上要化簡。)

3、看黑板上的資訊,問:筆記本比講義夾便宜多少錢?

指名列式,板書豎式(略)

說說要注意的地方。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學生完成後交流得數。

注意最後題,豎式上的計算結果是3.00,如果有橫式,只要寫成3

2、第2題。說說錯在哪裡?再訂正。

第1題,小數點沒對齊。第2題,得數的小數點沒點上。第3題,只寫了小數部分,整數部分要寫0。

3、口算第50頁的第1題。

指名讀得數,注意能化簡的要化簡。

4、完成第50頁的第3題。

看線段圖,說說圖意。看線段圖分別提出加法、減法算的問題。再算一算。

三、檢查預習作業。

四、學生作業:第2題

(2)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小數減法

教學內容:p.48、49的例2,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八第4~6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小數減法。

2、經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自覺驗算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探索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索當被減數小數部分的位數少於減數時的處理方法。

教學準備:板書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口算8+1.4,讀,說說正確的計算方法。補充豎式,指出:小數點對齊後相加。

二、學習新知:

1、提前板書書上的4件商品的單價。

問:昨天我們利用這些資訊,學會了小數的加法和簡單的小數減法。

說說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麼?(小數點對齊後加減,化簡)

舉例較簡單的減法:(1)4.75-2.65;(2)4.75-3.4

分別用豎式算出上面的減法,並比較不同:第2小題小數部分缺一個數位,可以補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減,直接移下來。

2、繼續看4件商品的單價,提出較難計算的小數減法問題。

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列式並板書:8-4.75

豎式(略)。指豎式問:這題在計算時有什麼困難?怎麼解決?

(引導:被減數小數部分沒有,要補0,變成8.00後算。8.00-4.75時,可以先不考慮小數點,當成是整數減法來算……)

3、驗算:這題比較難,我們還可以用小數加法來驗算。

補充加法驗算的豎式。規範其書寫格式。

4、與“4.75-3.4”的豎式比較:為什麼兩題都出現了小數部分有缺位情況,一題可以直接算,另一題卻要補0後再算?

(指出:被減數有空位要補0,減數有空位可以不補0。)

5、學生練習另幾題較難的減法計算(做在書上)指名板書。講評。

3.4-2.65 8-2.65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1)第1題,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2)第3題,讀出上的新,並依次回答兩個問題。

交流解法。問: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並解答嗎?

2、完成練習八的部分題目:

(1)第4題,強調做這類題的要求:對的要打“√”,不能空著;錯的打“×”,然後在旁邊空的地方訂正。

再分別找出錯在哪裡,再改正。

(2)第6題。讀題後,學生把算式寫在書上,再交流。

四、檢查預習作業。

五、佈置作業:

p.49第2題,p.50第5題

(3)小數加、減法的練習

教學內容:p.51練習八第7~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結合現實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問題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2.6+8= 0.86-0.4=

指名說說口算方法。提醒:豎式時可以把小數點對齊後加減,口算時更側重整數部分和整數相加,一位小數和一位小數相加。要看清楚數位。

2、筆算:3.6-1.28= 7.18-3.6=

學生列豎式計算,比較兩個計算。發現前面一題要補0後再減,後面一題可不用補0。

3、小馬虎在計算3.56加一個一位小數時,由於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了4.23。正確的結果應當是多少?

教會學生用還原思想解決這類問題:4.23-3.56=0.67,3.56+6.7=10.26

二、完成書上的練習:

1、直接寫出得數

0.83-0.5= 9.2-6= 2+2.8=

3.4-3.1= 0.73-0.23= 3.6+2.4=

學生完成後,指名交流得數。

2、第9題。觀察折線統計圖,說說你看懂了什麼?

(人的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左右,這是位體溫偏高的病人。……)

分別計算:這一天,病人的最高體溫和最低體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從中午12時到下午4時,病人的體溫升高了多少攝氏度?

這一天開始時與結束時,病人的體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要引導學生會看折線統計圖:折線越陡說明變化越快;折線平說明變化慢。

可按段數相差的格數,找到變化情況。

相差不多的再通過算的方法來進一步確認。

3、第10題。獨立解答書上的問題,再交流。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注意提問的範圍:提一些需要計算的問題,不要問如“哪個最貴?”之類的問題。

4、思考題:小力用豎式計算5.1加上一個兩位小數時,把加號看成了減號,得2.76。你能幫他算出正確的結果嗎?

要求學生用剛才教的還原方法來解答。交流講評。

三、檢查預習作業:

對比練習:

0.17+0.06= 0.79-0.04= 1.3+0.03=

0.17+0.6= 0.79-0.4= 0.56+0.4=

要求學生看清楚位數再加減。

四、佈置作業:(略)

(4)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內容:p.52的例3,練一練和練習九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整數加法的運算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適用,能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2、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例題的板書

教學過程:

一、複習:

題組練習:4.3+7 4.3+0.7 4.3+0.07

觀察後說說:(1)這組題有什麼聯絡?(2)通過這組題,你覺得做小數加法要注意什麼?

二、學習新知:

1、課前板書:水彩筆8.9元,筆記本3.6元,鋼筆6.4元,三角尺1.1元

問:現在我要每件商品買一份,需要準備多少錢?

指名列式:8.9+3.6+6.4+1.1

(可能會有學生列式的時候就考慮了簡便的問題,指出:列式的時候,我們一般要按照題中的順序,這樣可以不遺漏不重複。)

觀察這些加數有什麼特點?你準備怎樣算?

(由於有預習,所以不少學生都會考慮簡便的問題。)

板書簡便的過程:=(8.9+1.1)+(3.6+6.4)

=10+10

=20(元)

問:為什麼這裡要用“( )”?

說說這樣算的依據是什麼?

複習加法運算律:a+b=b+a,(a+b)+c=a+(b+c)

找找例題中哪裡運用了加法交換律?那裡運用了加法結合律?

指出:運用加法運算律,也可以使我們的小數加法變得更簡便。

整數簡便計算一般是要把加數湊成整百整千數,而小數加法一般只要湊成整數就可以了。

2、湊整練習:

板書3.3,問:你能說一個小數和它湊成整數嗎?

(2.7,0.7,8.7……)

問:這些小數有什麼共同的地方?說得完麼?指出:我們只要看小數部分,和0.3湊成整數的是0.7。為了統一,我們就用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來繼續湊整。

7.2,1.76,2.37,3.34,0.237,2.178

(老師依次板書上面的數,學生依次說出另一個小數,老師繼續板書)

觀察完整的板書問:

要湊整,你發現了什麼?

(看位數,位數一樣多的才能湊整;看末尾,末尾加起來是10,如果小數部分有多位的,最後一位加起來是10,前幾位加起來是9。……)

問:1.76和3.34,7.2和2.178能不能湊成整數?為什麼?

三、鞏固練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2.78+0.8+0.2 0.37+1.79+0.63

指名口答簡便過程,並說說要注意的問題。

2、五年級一班女子4×100米接力賽跑4位同學的成績如下表。你能很快算出她們完成接力賽的總成績是多少嗎?

問:你知道接力賽的總成績是怎麼算的?

算一算,交流怎樣算更簡便?

(一般學生都會用湊整的方法來計算,但還可以引導學生從估算的角度來觀察,發現通過移多補少,每一個成績都正好可以看成18秒,也就是18×4=72秒)

3、口算下面各題:(p.54第1題)

學生完成後,校對得數。

4、算一算,比一比。(p.54第2題)

觀察題組,說說上下兩題有什麼聯絡?選你認為計算簡便的那題算出結果。

一起按順序口算出另一題,比較兩題結果是否相同,感受“簡便”。

補充板書:a-b-c=?

(1)=a-(b+c)=a-c-b

舉例說說上面等式之間的聯絡。記住連減可以改寫的形式。

5、在一次跳遠比賽中,小強跳了3.06米,小星比小強少跳0.18米,小宇比小星多跳0.32米。小宇跳了多少米?

讀題後,要求學生列出算式:3.06-0.18+0.32

指名說說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師板書計算過程:=3.06-(0.18+0.32)=3.06-0.5

說說這樣算行不行?為什麼?

四、檢查預習作業:

4.52-(3.52+0.72) 4.9+0.1-4.9+0.1

五、佈置作業:

第3題

(5)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內容:p.53的例4,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九第5~9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能用計算器計算稍複雜的小數加減法,體會小數加減法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3、在經歷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用計算器計算稍複雜的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解決問題:

1、(第5題)四五年級同學採集樹種,四年級採集了13.5千克,五年級比四年級少採集2.8千克。四五年級同學一共採集多少千克?

讀題後讓學生列式,交流各種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

(1)13.5+(13.5-2.8)

四年級是已知的,五年級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級再算出兩個年級

(2)13.5+1.35-2.8

先假設五年級和四年級一樣多,再把五年級少採集的減去。

觀察兩個算式,哪個更簡便?算出結果。

2、(第6題)分別計算書上的4個問題。

交流各個問題,注意有的學生會出現選錯商品價格的現象。

二、學習例4,用計算器計算並探索:

1、課前板書:

商品名稱 數量 單價/元 金額/元

鉛筆 1支 0.80

電池 4節 24.00

鉛筆盒 15.40 15.40

書包 1個 44.70

麵包 3.00 6.00

問:這是一張不完整的發票,說說“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係並算出空的格子。

填寫完整後,算出總金額。

(可以用計算器算,也可以利用資料特點口算或筆算。)

2、如果老師付出100元買這些商品,應找出多少元?

學生列式計算。

3、(第8題)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況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後的餘額,並算出合計數。

指導學生看懂該份表格,區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個空格。

討論:上月結餘、合計收入、合計支出以及表中最後餘額的關係。

4、用計算器計算前三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1)找到不變的數:小數部分前面都是8,最後一位是9

(2)找到變的數字及變的規律:整數部分是變的,它比最後一個小數的位數少1;它同時還是後面小數部分的8的個數。

(3)按照發現的規律填出最後一題的得數。

5、兩個小數的和是8,相差0.4,這兩個小數分別是多少?

引導學生思考並交流:

(1)畫線段圖(圖略),發現如果把8減0.4,得到的是兩個較小的數;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兩個較大的數。再除以2就可以了。

(2)從平均數的角度考慮:平均數是4,要符合“相差0.4”,一個數要大0.2,另一個數小0.2

(3)檢驗:兩個條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6、思考題:小華在計算一道小數減數時,把被減數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減數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錯誤的答案與正確的答案相差多少嗎?

指名說說思考方法。明確:被減數少算了,結果也少算了;減數多減了,結果也偏小。

三、佈置作業(略)

(6) 整理與練習(一)

教學內容:p.56、5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溝通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絡,提高計算能力,發展數學思考,激發學習的興趣。

2、綜合運用有關負數、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體會小數加減法的廣泛應用價值,拓展知識面,提高正確選擇資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口算:2.5+3.2 0.83-0.5 0.25+0.75

9.8-4.8 1.7+0.4 1-0.6

1.2-0.8 0.92-0.2 0.52+0.4

要求學生注意小數部分的不同位數,選擇這樣的既題讓學生說說口算方法。

2、用豎式計算:(第2題)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做在本子上。做完後,可請平時多訂正的學生說說得數,有問題的再講具體的計算過程。

3、簡便計算:

4.3+0.98+0.7 3.6+1.98+6.02

7.5+4.9-6.5 5.27-3.9-0.1

8.44-(5.44+2.8) 1.29+3.7+2.71+6.3

學生獨立做在本子上,後交流:

(1)只有加法的,改變加數的位置湊整數加比較簡便。(如第1、2、6題)

(2)連減題,可以減去兩個減數的和也可以先減後面的數再減前面的數,要根據具體的數來定。說說第4、5題的簡便計算方法。

(3)有加有減題。在改變運算順序的時候要帶符號“搬家”,舉例:第3題。

指出:簡便計算的目的是要“簡便”,但如果不按規定隨意改變會出現錯誤的結果,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用不簡便算一算的方法檢查結果是否一樣。

二、解決問題練習:

1、第4題,要求學生看懂圖的意思,明白竹竿分成了幾部分,然後再列式解答。

2、第5題,讀讀表格中的資料,說說其含義。

依次回答書上的問題。

3、第6題,簡單介紹“警戒水位”及相關概念。

說說表格中的各資料分別表示什麼?

指出:+和-如果用在某個數前,表示的是增加或減少的意思。

如果用在算式裡,是表示加或減的意思。

依次加或減,算出結果,並對照警戒水位,說說哪幾天的水位超過了。

4、思考題:

指導學生讀懂題目的意思。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

(1)分段算出每一秒的落地距離,再加起來。

(2)簡單介紹等差數列求和方法,並用該方法算出和

比較兩種方法,檢查結果是否一致。

三、佈置作業:(略)

⑺ 整理與練習(二)

教學內容:p58 7

教學目標:1.通過對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專案的調查和了解,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絡;

2、讓學生通過計算有關專案的合計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併產生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3.通過此次教學,使學生能積極關注家庭收入情況,體貼父母工作的艱辛,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支出和收入在計算時採取的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提前收集:上月的電話繳費單,水電燃氣三個月的繳費資料

教學過程:

1、 拿出你家上個月的電話繳費單,看看每個月的電話費包含哪幾個部分。

小組交流,分組彙報;

上月餘額、本月消費、本月餘額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你能寫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式嗎?

本月消費有很多,你怎樣算本月消費的合計數。

計算一下是不是存在這樣的關係呢?上月餘額—本月消費=本月餘額

小組交流一下誰家的電話費最多,各自的餘額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話費,那麼又有什麼樣的數量關係呢,我們一起來幫他算算。

2、 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個月的水電氣消費的資料填在書上,然後自己算一下合計數,看看誰家的哪項費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較高者:

再與你家庭的收入情況結合起來考慮,哪些同學的家庭儲蓄額最多,支出較多的同學考慮一下能不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呢?

通過這次的記帳你有什麼樣的體會?

3、 統計一下自己上週的收入、支出和結餘情況

你的收入是從哪兒來?你的支出合理嗎?必要嗎?

你結餘多少?你準備怎樣處置你結餘的錢?

4、 我們應當如何合理安排收入與支出?

5、 圍繞書上的三個方面的指標回憶相關的學習過程,舉例說說自己在學習本單元中學得好的地方和學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後在小組內向組長彙報,自己給自己評幾顆星。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連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談不上管理好國家這個“大家”。具備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國家這個“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整理家庭收入與支出情況,已具備了初步料理家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財技巧,相信經過一定時間的努力,我們也一定能治理好國家,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回去收集你家一週內生活費用的支出情況,並用計算器算出合計數。並對家庭支出的各種資料作出相應的判斷,給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初步學會理財。

賣數學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並能正確說出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的名稱和基本特徵;

2、探索興趣的激發,以及觀察、比較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2、準備四種顏色的圓圈(紅、黃、藍、綠四色)

活動過程:

1、讓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樣物品,請他們自由的觀察、觸控和擺放

老師:每位小朋友到老師這來拿一樣玩具,待會玩的時候,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你拿的玩具是什麼樣子的?它摸上去是有什麼感覺?把它放在桌子上看看會怎麼樣?並猜一猜它叫什麼名字?(幼兒帶著問題自由操作,教師從旁觀察,並適時給予指導)

2、教師從幼兒的觀察中向學生介紹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的名稱及其特徵

??組織幼兒進行討論

??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滾,一擋,它就向別的方向滾,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總向周圍滾”,“我玩的是方積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我玩的是可樂瓶,一推,它就向前滾,一擋,它就停下來。我把小可樂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教師對於幼兒的觀察分析進行總結型概述

老師:球體無論從哪一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平面上能向任何方向滾動;圓柱體的上下兩個面是一樣大的圓形,中間上下一樣粗,把它平放在一個平面上,會前後滾動,像一根柱子;正方體有六個面,六個面一樣大,都是正方行,把它放在桌面上,不管怎麼放,都不能滾動;長方體和正方體差不多,有四個面是一樣大,是長方形,還有兩個面是正方形,也是一樣大,把它放在桌面上,不管怎麼放,也都不能滾動。

3、請幼兒分別將各種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等形狀的物品進行分類,並請能力強的幼兒檢查是否放對了。

老師:為了證明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了,下面來請小朋友將手中的物品分分類,將球體放入紅圈內,將圓柱體放入黃圈內,將正方形放入藍圈內,將長方體放入綠圈內。

(分好後)

老師:我請小朋友來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都分對了,如果有錯,應該放在哪裡?

4、請幼兒從周圍環境中找出相似的物體(教室內的事物)

老師:不知道小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教室裡面有很多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形狀的物品,大家來找找看好不好?(找到後,老師誇小朋友們真厲害)

賣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對乘法口訣進行歸納整理,列出乘法口訣,找出規律.

2.熟練地掌握乘法口訣,計算表內乘除法.

3.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乘法口訣表的結構和規律.

教學難點

乘法口訣表的結構和規律.

教具和學具

乘法口訣表.

教學過程

一、整理乘法口訣表.

1.教師談話過去我們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訣表.出示口訣表.

同學們還記得,第一橫排是1的乘法口訣,只有1句;第二橫排是2的乘法口訣,有2句;第三橫排呢?……第六橫排呢,6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2.這個階段我們又學了7、8、9的乘法口訣,7的乘法口訣有幾句,應該排在哪裡?(7的乘法口訣有7句,應排在第七橫排)

8的乘法口訣有幾句,應該排在哪裡?(8的乘法口訣有8句,應排在第八橫排)

9的乘法口訣有幾句,應該排在哪裡?(9的乘法口訣有9句,應排在第九橫排)

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訣.

3.同學們還記得,在整理1~6的乘法口訣時,我們可以橫著背,豎著背,還可以拐彎背,由學生橫著讀一遍,豎著讀一遍,誰還記得什麼叫拐彎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十八)

本來1的乘法口訣只有一句,2的乘法口訣有兩句,3的乘法口訣有三句,……,9的乘法口訣有九句,拐彎背以後,同學們發現了什麼?(每部分乘法口訣都有九句)

由學生拐彎讀乘法口訣,兩人互相背,指名學生背,爭取1分鐘內背完全部口訣.

把乘法口訣的得數蓋住,任意指一句口訣,由學生很快說出得數.

把乘法口訣裡任意一句的乘數或被乘數蓋住,指名學生很快背出這句口訣.

二、找規律

1.斜著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這九句口訣有什麼特點?(每句口訣的被乘數和乘數一樣)

以上每句口訣只是計算幾道乘法算式和幾道除法算式.(只能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7=49,49÷7=7)

其餘的口訣能計算幾道乘法算式,幾道除法算式?(其餘的口訣能計算兩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

在每句口訣的下面,寫出兩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7×3=21 6×8=48 7×8=56

3×7=21 8×6=48 8×7=56

21÷3=7 48÷6=8 56÷8=7

21÷7=3 48÷8=6 56÷7=8

2.找一找,下面的數是哪些口訣的得數.

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18:二九十八,三六十八;

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36: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

3.找一找,哪幾組口訣的積個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對調.

:三四十二 :三七二十??

:三六十八 :九九八十??

:三八二十四 :六七四十二

:三九二十七 :八九七十二

:四九三十六 :七九六十三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三、利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

利用乘法口訣可以計算下面81道乘法,同學們試一試,看誰填得又對又快.

在這些乘法中,同學們是不是覺得有關7的乘法比較難算,下面重點練習有關7的乘法.現在把乘法算式按照積的個位數1~9的順序排列,請你把乘法算式填完全.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四、括號裡最大能填幾.

例如,( )×4<29.

這道題的意思是幾和4相乘,它的積比29小,答案就很多,1×4=4,比29小,2×4=8,比29小;3×4=12,比29小;4×4=16,比29小;5×4=20,比29小;6×4=24,比29小,7×4=28,比29小;8×4=32,比29大了.題目中要求( )裡最大填幾,只能填(7).

練習:括號裡最大能填幾?

( )×8<55 ( )×6<38 7×( )<30

( )×9<32 34>5×( ) 60>( )×9

板書設計

賣數學教案篇4

教學內容:

相應的補充題,練習十五的10---14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和複合應用題第型別及解題步驟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2、經歷交流、討論、練習等學習過程,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3、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說說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2、我們學過的解決問題有哪些型別?(出示課題)

二、解決問題型別

1、簡單應用題的型別

簡單應用題:指一步計算解答的應用題

2、複合應用題的型別

複合應用題:是用兩步或兩步以上計算來解答的應用題。

(1)歸一問題

此類應用題中暗含著單一量不變,文字敘述中多帶有類似照這樣計算的字樣,其解題的關鍵是從已知的一種對應量中求出單一量(即歸一),再以它為標準,根據題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臺拖拉機2.5小時耕地2公頃,照這樣,這臺拖拉機耕完4.8公頃的地需多少小時?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

(2)歸總問題

此類題中暗含總量不變,即乘積不變。其解題的關鍵是先求出總數(即歸總),再根據總數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批貨物,每箱裝36件,需要40只箱子。如果每箱多裝9件,可以節省幾隻箱子?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

(3)行程問題

根據速度、時間和路之間的關係,計算相向、相背或同向運動的問題,稱為行程問題。其基本的數量關係式為

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

①相遇問題,即同時相向而行並相遇(或同時背向而行)

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

②追及問題,即同時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後

速度追及時間=路程差

賣數學教案篇5

1、通過生活中的情境,進一步體會小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利用已有知識,自主探究除數是整數商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正確掌握已學過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運用小數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除數是整數,商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除得的結果有餘數,補“0”繼續除。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課件出示情境主題圖

開學了,班級購置了打掃衛生用具,買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買4個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並獨立計算:18.6÷6 24÷4

計算後說一說整數除法與小數除法的異同。

二、對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師:複習題中的兩道問題同學們解決得非常好,如果老師把它們稍作改動,你還會不會計算呢?

教師把情境題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嘗試,發現問題。

請你嘗試計算這兩題,你發現了什麼?

2、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師:有餘數還能不能繼續除下去?該怎麼繼續除?試算18.9÷6

3、討論交流,異中求同。

(1)在小組內彙報自己的計算方法。

(2)展示彙報。(可能出現第4頁中幾種不同的方法)

(3)對比這幾種方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髮現,無論是轉化成整數,拆分整數與小數分別除,還是豎式的方法,都有一個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數的末尾可以添“0”繼續除,在具體的情境中可以解釋為,18元裡有6 個3元,9?裡有6個1角,剩餘的3角可以換算成30分,30分裡有6個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應用方法,歸納總結。

豎式計算26÷4

(1)引導學生髮現,整數除以整數有餘數時,可以在被除數個位後點小數點,添“0”繼續除,商的小數點一定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2)嘗試總結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買16個玩具恐龍花了12元,平均每個玩具恐龍多少元?

2、錯題診所。

209÷5=418 10÷25 =4 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題的商哪些大於1,哪些小於1,再豎式計算。

32÷8 12÷25 2.45÷3

4、一隻蜜蜂的飛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時飛行11千米,蝴蝶每小時能飛行多少千米?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以上內容就是差異網為您提供的9篇《五年級數學教案》,您可以複製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件以便編輯使用。

賣數學教案篇6

【背景與主題】

一年級的孩子們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永續性差;孩子們都有爭強好勝的天性,喜歡錶達自己的意願,卻不善於傾聽別人的想法;孩子們多數以自我為中心,不善於與同學溝通和合作。這些問題往往影響課堂的學習效果。課改給我們打開了一個嶄新的局面——有趣的情境能促“學”,那麼如何把握情境的特點,又怎樣科學的運用情境呢?如何組織一年級的孩子進行有效的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呢?課堂上如何關注孩子的情感?我從“分類(二)”這一課得到了一點啟發。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課改教材中的一節活動課,在這一課之前,學生已通過〈整理房間〉這一活動體驗了分類的含義和方法,這一節課重點在於讓學生經歷分類的活動,感知分類的多樣性,不同的標準,分類的結果也不相同。

【案例描述】

課的開始,課件演示《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詼諧、有趣的片段,並配上這部片子的主題曲。孩子們被這父子倆逗得哈哈大笑,呀呀大叫,興奮異常,都在情不自禁地跟著哼起這首歌。

課件剛演示完小頭爸爸與大頭兒子去挑帽子作禮物,幾乎全班的孩子已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帽子的型別只有兩種,顏色也只有三種,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分類很簡單(在幼兒園已學過簡單的分類),學生很快按照顏色、形狀、個數分了三種。

師說:同樣的帽子,你們卻分出了三種不同的結果,真了不起……

這時一個怯怯的聲音說:“還有。”

舉手的是朱於悅,這個孩子平時較內向,很少舉手,我馬上讓她說。

她說:“把布做的放一起,毛的放一起”。觀察的多仔細啊,學生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我及時給予表揚,教室裡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畫面一轉,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買完帽子回到家,媽媽買來好多的水果,叫大頭兒子趕快洗一洗,分一分。

師說:老師把這些水果的圖片帶來了,你們會不會分?請每個小組的小組長把水果領回去,小組內先說一說都有些什麼,再小組討論怎樣分,按什麼標準分的。

小組的同學討論非常熱烈、認真,不時有孩子說:“老師,我們小組已分出三種了。”“老師,你快過來,我們已分出五種了……”我穿梭於小組之間,傾聽他們的意見,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

小組彙報的時間到了,蝴蝶組第一個彙報,一個同學擺,一個同學說:“我們按顏色分把紅的放一起、綠的放一起、黃的放一起,按形狀分把圓的放一起,不是圓的放一起,按個數分把一個的放一起、把兩個的放一起、把三個的放一起、把很多的放一起,按大小分把大的放一起、小的放一起,按吃法分把要剝皮的放一起、不用剝皮的放一起。”

其他組有沒有補充?

“還有還有”不少小組都紛紛舉起了手。

草莓組說:“還可以分成地上和樹上的。”

蘋果組說:“還可以看他的皮,分成帶刺和不帶刺的。”

“還有”,候家駿已迫不及待地邊說邊從凳子上站了起來。

他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小傢伙,思維特別活躍,但表達能力不是很強,說話也有點結結巴巴的。我想他一定有特別的想法,雖然他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站了起來,但我還是示意讓他說。

他說:“我也是按顏色分的”,我一聽,就不由分說地打斷他的回答,說:“好,說過的就不重複了”,並讓他坐下。看我已不讓他繼續說下去,他的臉上寫滿了茫然和失望,但也無奈地坐下了。

我繼續了下一環節。但當我讓孩子們把人物進行分類時,我卻注意到其他孩子都在熱烈的交流著,只有這個平時最活躍的侯家駿坐在一邊不說話。

難道我沒讓他說完,他就生氣了?有其他原因嗎?

我走了過去,摸了摸他的頭,還未等我開口,他卻急在我之前,滿臉不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我還有要說的,你卻不讓我說”。

師說:“我不是讓你說了嗎?可你在重複別人的分法,沒有創意”。

他說:“不是的,我是按冷暖色分的,跟他們分的不一樣,把紅的、橙的、黃的、紫的放一起,這幾種色屬於暖色,把綠的放一起,它屬於冷色調”。

我的心咯噔地往下沉,笑容凝固在我的臉上,這麼富有創意的想法卻讓我的武斷給扼殺了,我感到非常地慚愧和內疚,我該如何補救我的失誤?跟全班同學說,我剛才打斷侯家駿的話是錯的,其實他還有更有創意的方法,大家想聽嗎?然後讓侯家駿把他的分法說給大家聽。我如何在孩子們面前下這個臺?況且這還是一節公開課,聽課的老師又會如何看待我?安慰他幾句?就讓它過去?我能這樣做嗎?“課改”就是“改”在一切的`教學活動要“以生巍【”,教學過程要特別重視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樣做,也許以後他都不會喜歡數學了。我這樣做還是一個教師嗎?

我應該選擇前者。

於是,我不動聲色繼續讓孩子們把圖片上的人物進行分類。由於前面的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得好,學生對分類的多樣性掌握得很好,再加上有趣的情境,學生的思維特別活躍,學生分了好多好多種,就連我備課時認為學生不一定能把人物按是否是一家人進行分類,結果好多學生都能把“大頭兒子”一家放一起,其餘人放一起,達到了我的設計意圖。

等孩子們基本上發表完意見,我毅然地向全班同學表達了我的遺憾……,我注意到發言後的侯家駿,帶著他那兩個可愛的小酒窩歡欣的坐下了。

【反思與問題】

1、記得一位中國的數學家說過:“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祕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對剛剛入學的一年級的國小生而言,學習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對於熟悉的情境,他們的知覺活動便能較自覺、順利的開展,因此給學生創設一個接近生活的情境,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驗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學生在觀察思考中,思維得到發展。這節課我創設了以《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故事這一情境貫穿整節課,學生熟悉的人物,精美的動畫,讓孩子始終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充分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慾望:孩子們所熟悉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詼諧的故事,把孩子很快進入到情景中,使學生的視覺、聽覺、記憶、情感同時參與教學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本節課是一節實踐活動課,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給孩子們充分的活動時間,是較符合課改精神的。但如何組織一年級的孩子進行合作學習?我認為我在“分水果”這一環節處理得比較好,我要求孩子先說一說有些什麼,然後再說分類的標準,最後動手分。這樣孩子們討論的目的很明確,而不是為討論而討論,以至陷入討論的誤區。

孩子真的是我所尊稱的學習的主人嗎?——這是這節課後值得我深思的問題。雖然我學了很多的“課改”理念,也在課堂上放開讓孩子探索、研究、提問……,可在我的腦子裡,我真敢放開嗎?我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教學任務,竟粗魯地打斷了孩子的發言。放開了怎麼收?如何滿足孩子的表達慾望又能不浪費時間呢?如何培養孩子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

賣數學教案篇7

統計教案

一、複習分段整理資料

出示第1題,讓學生讀懂題目,再獨立完成

全班交流:

(1)是交流自己所用的方法,比如可以每統計一個數據之後把該資料做一記號

(2)交流統計結果,檢查自己做對了沒有

(3)交流自己統計的時候有沒有出現問題,其他同學可針對性地提出改進辦法

最後要提醒學生注意檢查的習慣:資料提供的是20個學生的記錄,那在後面的表格中,也應該要有20個“合計”,否則就是遺漏或是重複了。

看統計好的表格,說說你從這表格中讀懂了哪些資訊?

二、條形統計圖:

1、看圖:

出示第2題:先讓學生讀懂題目

回答問題一:這一週的用水量,哪天,哪天最低?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回答問題二:怎麼評價一週的用水量呢?(一般可用用水總量或是平均每天的用水量)想一想:哪種方法更清楚?怎麼求平均每天的用水量呢?請你算一算

算完後問:有沒有哪天正好是這個平均數“9噸”的?

從條形統計圖上看一看,它在整體中處於一個怎樣的水平?(不高不低)

從這份條形統計圖中,你還想到了什麼問題?

2、畫圖:

出示第3題。先請學生說說各類食品具體所指,按要求分類整理,製成統計圖。

完成統計表後繼續完成條形統計圖,注意不要遺漏了製作時間和直條上的資料。

比較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說說你認為它們各有什麼好處?

(統計表能清楚地反映各類資料

條形統計圖不僅能反映出各類的具體資料,還能清楚地看出各類之間的多少關係,更加的直觀。)

三、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出示第4題。判斷3個遊戲規則:

1、正方體的三個面寫“1”,三個面寫“2”。“1”朝上甲贏,“2”朝上乙贏

讓學生說說是否公平?為什麼?

(1和2都有3次出現的機會,是公平的。)

2、正方體的四個面寫“1”,兩個面寫“2”。“1”朝上甲贏,“2”朝上乙贏

(1有4次出現的機會,2只有2次,是不公平的。)

3、正方體的六個面分別寫1~6,朝上的數小於3甲贏,否則乙贏

理解“否則”:小於3的只有1和2,否則就是指剩下的3、4、5、6,有4個,所以是不公平的。

小結:像這樣的遊戲要判斷是否公平,主要看什麼?

(決定輸贏的次數是否相等)

四、思考:

小明和小剛同時各拋一枚硬幣,這兩枚硬幣落地後如果朝上的面相同,算小明贏;朝上的面一正一反,算小剛贏。這樣的遊戲規則公平嗎?為什麼?

可先讓學生猜一猜。再互相說說自己是怎麼想的。

全班交流的時候,適當板書:

正正、正反;反反、反正有2次出現是一樣的,2次是不一樣的,所以是公平的。

賣數學教案篇8

學習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p57-59頁

學習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進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並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在解方程的過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與解方程。

2、通過創設情境,經歷從具體抽象為代數問題的過程,滲透代數化思想,並通過驗算,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3、在觀察、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學習重點:用等式的的性質解方程,理解算理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方程

1、研究例1:

猜球遊戲:出示一個乒乓球盒,猜裡面有幾個球?引導學生用字母來表示球數?

導語:要想精確知道多少個球?再給大家一些資訊(課件出示:天平左邊盒子和二個球,右邊有七個球)

設問:能用一個方程來表示嗎?板書x+2=6

二、探究算理

設問:你們知道x等於多少嗎?那這個答案4你們是怎麼想出來的嗎?說說你們的想法?

預設:a、7-4=2;b、4+2=7,所以x=4,c、左右二邊都拿掉二個乒乓球,右邊還剩下4個,所以x=4

研究第三種想法:設問:左右同時拿個二個乒乓球天平會怎麼樣?

學生上臺用天平演示

請學生們把剛才的過程用式子表示出來,板書:x+2-2=6-2

追問:你怎麼想到是拿到二個乒乓球,而不是拿到一個或者三個呢?

嘗試驗算:板書:左邊=4+2=6=右邊,所以我們就說x=4是方程的解,板書方程的解,嘗試說說方程的解;剛才我們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可以自學書本)

講解解方程的書寫格式(與天平相對應)

小結:剛才我們用了好多方法來解方程,重點研究了第三種解方程的方法,這種方法我們用到了什麼知識?課件再次演示後,得出方程的兩邊同時去掉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相等。

嘗試:解方程:x-1=3,

想一想:如果要用天平的乒乓球,如何來表示出這個方程?

指名擺一擺,學生嘗試解決,並用操作來驗證

2、研究例2:3x=18

學生嘗試後出示:3x÷3=12÷3

用小棒操作後交流後想法:方程的左右二同時除以一個相同的數(零除外),左右二邊仍舊相等。

展示,課件演示後小結:方程的左右二邊可以同時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左右二邊仍舊相等,追問得到還可以同時乘以一個相同的數

總結:解方程時,我們都是想使方程的一邊只剩下一個x,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使方程保持平衡,我們可以採用……

三、鞏固練習:

1、p59頁1

2、後面括號中哪個是x的值是方程的解?

(1)x+32=76 (x=44, x=108)

(2)12-x=4 (x=16, x=8)

3、解方程

p59頁第2題的前面四題,要求口頭驗算

四、總結:

五、機動:研究練習2中的第二題,怎麼用今天的方法來解方程。

讓"天平"植入解方程中

?解簡易方程》是數與代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代數”教學的起始單元,對於滲透與發展學生的代數化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節課教材在編寫上為了實現中國小的銜接,改變了以往利用“加減法逆運算和乘除法逆運算”而是利用天平原理即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由於學生在前面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感性經驗(逆運算)來解方程,對於今天運用天平的原理來解方程,造成了極大的干擾,所以在本節課中我力圖直觀,讓學生在直觀的操作與演示中自主建構。同時藉助觀察、操作、猜想與驗證,一方面來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質,能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同時也讓學生抽象方程,解釋算理中來經歷代數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感及數學素養。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算理,經歷代數的過程。

新課程在數與代數的編排中最大的變化是取消了單獨的應用題編排,而是把應用與計算緊密的結合起來編排,每一個內容都是以主題圖的形式來呈現,主要的是目的是讓學生在具休的情境中理解算理,同時也在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本節課屬於典型的計算課,所以算理與演算法是二條主線,今天的演算法主要是突破學生原有的認知,能夠利用天平的原理來解方程,所以理解算理,讓學生體驗到解方程只要使天平的一邊剩下一個未知數,但要在這個變化中必須使天平保持平衡,可以通過在天平的左右二邊同時加上、減去、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數是本節課的重點。我通過創設情境,通過天平上的乒乓球的移動和補湊,來理解算理,而後利用小棒和棋子自己來解釋說明算理,突顯出本節課的重點。同時在情境的創設中,通過猜球,與天平的呈現資訊,讓學生經歷由直觀的生活抽象為化數化的過程,從中滲透化數化的思想。

2、在直觀操作中掌握方法,發展數學素養。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 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在本節課中,通過充分的直觀,利用學生熟悉的乒乓球、小棒等素材,力圖把方程建構於天平之中,通過匯入時從直觀到抽象,再到嘗試時從抽象的式子分別直觀的乒乓球與小棒來表示,打通天平與方程之間的關係,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深刻的模像。同時,在讓學生用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圖畫,用自己的操作解釋、驗證中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點困惑:

1、縱觀學生的起點,他們已經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背景來解簡單的方程,所以在教學中運用“逆運算”來解方程對於採用天平的原理來解方程造成了相當的衝突,部分學生雖然對於運用天平原理來解方程已經十分理解,但他們還是不願意用這種方法,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體驗不到這種方法的優越性,所以如何在本節課中讓學生體驗到天平原理的優越性,從而自願的採用這種方法,沒有好的策略?

2、教材中迴避了a-x=b與a/x=b二種方程,但在實踐中經常要碰到,教師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點遺憾:這節課在構思加入了大量的操作活動和直觀材料,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解方程的過程中在學生的頭腦中植入天平,並給學生以自我解釋與驗證的機會,但操作的作用在每一次實踐中都沒有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如何來提高操作的效性,讓操作的目標更明確,是以後這節課研討中重點商切的問題。

標籤: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