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8篇

教案促使教師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和創新能力,適應資訊社會的發展,有了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提高他們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8篇

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和情節,並能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2、運用掛圖和課件,初步理解並形成“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3、萌發對月相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感受半個月裡月亮形狀變化的過程。

4、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5、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和小兔玩偶、課件、單月的日曆一張。

2、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

3、《望著月亮吃大餅》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是誰呀?”(出示玩偶)“打個招呼吧!”“兔公公家蓋房子,兔媽媽要去幫忙,小兔只能在家裡等媽媽,它會怎麼等媽媽呢?”(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講述)“平時,你的媽媽不在家,你會怎樣等媽媽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初步瞭解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小兔子怎樣等媽媽呢?請聽故事《望著月亮吃大餅》。”

教師:“兔媽媽要多長時間才回來呢?你們知道半個月時間有多長呢?”(教師出示日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日曆,就知道半個月有多長了)除了用數日曆的方法,兔媽媽還告訴小兔一個什麼好辦法呢?

3、出示掛圖,進一步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好,我們一起來聽聽兔媽媽的好辦法吧!”(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

提問:(1)兔媽媽走後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的?(演示掛圖中的月亮變化)

(2)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麼樣?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

(3)又有幾天過去了,天空中的月亮只剩下了什麼?小兔的餅也變成了什麼?

(4)最後一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小兔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5)小兔是照著誰的樣子等回了媽媽呢?原來圓圓的月亮會變呢! 4、播放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好,我們看著大螢幕,一起講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好嗎?” 5、律動《月亮婆婆喜歡我》結束活動。

“小朋友,月亮不僅會變樣子,它還會和我們做唱歌做遊戲呢!”(教師彈琴,幼兒做律動)

【分析與反思】

本活動是以語言活動為主要領域,滲透了科學、藝術等領域內容的活動。對照《綱要》,課後反思自己的教學,簡單總結如下:

1、目標定位恰當

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比較恰當,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及認知特點、如:匯入部分,利用手偶兔媽媽和小兔的生動形象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師聲情並茂的完整講述故事時,孩子們的專心致志、鴉雀無聲。本節活動的亮點就是充分利用操作月亮變化的圖片,讓幼兒形象直觀的瞭解半個月中月亮的變化過程,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於理解和接受。通過多種形式34遍的講述故事,讓幼兒在傾聽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能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最後的音樂遊戲,使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自然的接受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比較喜歡。

2、注重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

完整欣賞部分,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完整講故事,再進行簡單的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注重了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當老師講故事時,孩子們都特別的安靜,專心致志的傾聽故事的每一個環節,這對於故事內容的理解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3、重、難點把握準確

本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於幼兒對月相變化現象的理解,活動中通過老師操作月亮變化的圖片,使幼兒更加形象直觀的瞭解半個月中月亮的變化過程,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孩子們能輕鬆地說出故事情節,較容易的理解月相的變化特點。比如老師提問:兔媽媽走後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的?(老師演示掛圖中的月亮變化)孩子們興奮地說:“月亮缺了一些”。“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麼樣?“變成了半圓。” “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 “吃掉了一半……”

4、教育理念的滲透

首先創設一個比較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抓住孩子們都比較喜歡聽故事的心理,充分地讓每一個孩子發言,讓他們想說、敢說,並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5、本節活動還有一些不足,比如可以增加逐頁的月亮變化圖片,(可折成手風琴式的)隨著故事的內容逐頁展開,讓孩子們在故事的基礎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月相變化過程,效果會更好。

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整理爬樓梯的經驗。

2、自由想象和創作。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掛圖、音樂vcd

活動過程:

一、爬樓梯

1、談談爬樓梯的經驗:為什麼我們每天都要爬樓梯呢?(可以到更高的地方去)

2、樓梯是什麼樣子的?你是怎麼爬樓梯的?

3、大家一起去爬一爬,討論:還有什麼好辦法爬樓梯?一次爬幾個臺階?你覺得爬樓梯像什麼?(像鍵盤上的音符,一個比一個高)

二、爬到月亮上去

1、創設情境:我們前面停過一首歌,再聽聽好嗎?教師放《半個月亮爬上來》的音樂。

2、月亮爬到了半空中,我們也爬到月亮上去吧。但是我們沒有翅膀,不會飛,我們的飛機也飛不了那麼高。還是讓我們做一把梯子吧。大家想一想,要多高的梯子才能到月亮上去呢?

3、欣賞米羅的作品《犬吠月》

——來看看藝術家米羅做了一把什麼樣子的梯子?這把梯子有多高?給你什麼樣的感覺?畫裡的人到月亮上了嗎?

——畫面上什麼地方最明亮?什麼地方最暗?你覺得畫家為什麼要畫成這樣?你最喜歡畫裡的哪個地方?為什麼?

——你覺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夜晚?這幅畫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篇3

22、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月亮下來吧》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大膽進行仿編,並嘗試完整地講述。

2、學會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意境美。

3、能簡單複述兒歌。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已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2、物質準備:圓形、半圓形圖片數張、兒歌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天黑了,星空中出現了月亮姐姐,小朋友們還記得月亮是什麼形狀的?”

小結:對了,月初的時候小月牙彎彎的,過了幾天就變成圓形的!再過幾天又變成彎彎的小月牙。

二、引導幼兒想象“月亮像什麼?”

1、“月亮真調皮,喜歡變魔術,你猜彎彎的月亮會變成什麼?”

小結:彎彎的月亮變成香蕉,可以那在手裡吃……還可以變成生活中的很多東西。

2、“圓圓的月亮會變成什麼呢?”

小結:圓圓的月亮變成皮球,可以拿在手裡玩,變成西瓜拿在手裡吃……還可以變成生活中的很多東西。

三、欣賞並學習兒歌。

1、第一遍欣賞。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月亮的兒歌,聽聽兒歌裡的小朋友和月亮做什麼遊戲。

提問:兒歌的名字是什麼呢?聽了這首歌感覺怎麼樣?你覺得好玩嗎?你想不想和月亮做遊戲?

2、出示圖片,欣賞兒歌。

提問兒歌裡小月亮做什麼事?月亮變成了什麼?

3、結合圖譜,學習兒歌。

師:老師把這首歌,變成了小圖譜,誰能看著圖譜,給大家朗誦這首歌呢?

四、利用圖譜進行仿編。

1、幼兒自由討論,嘗試創編。

師:“你想不想請月亮下來呢?你覺得月亮是什麼呢?”

2、引導幼兒嘗試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五、活動結束:月亮告訴我,它有點累了,小朋友們想她的時候在語言區告訴她吧!

活動延伸:

將圖片投放在語言區。

附兒歌: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個皮球呀,

小弟弟,要把你,

拿在手中玩。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面鏡子呀,

小妹妹,要把你,

拿在手中照。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隻小船呀,

小弟弟,小妹妹,

坐你到天上!

教學反思:

本活動以談話形式引入,運用形象的圖譜,通過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啟發、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韻律美,教師精巧的課堂設計、熱烈有效的師幼互動、真實自然的教學風格,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23、中班中秋節教案《我與月亮的對話》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協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詩歌,豐富詞彙;淘氣、微妙。

2、初步瞭解月亮變化的科學知識。

3、激發幼兒從小愛科學的情感。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學習詩歌前兩週,家長協商幼兒觀察月亮的形狀和變化

2、教師繪製好與詩歌內容想適應的圖片,月亮在月層裡穿行、漸變的立體教具。

3、錄製好配樂詩朗誦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利用立體教具鼓勵幼兒的月亮提出問題。

1、我們小朋友通過觀察發現,月亮的臉總是在變,有哪些變化呀?

2、有誰知道為什麼月亮的臉有時圓圓的、有時經常的、……?

3、我們一起來看看月球的介紹(多媒體)

二、聽配樂詩朗誦,試著理解詩歌

1、我們先來聽一首詩歌

2、詩歌裡的.小妹妹問了月亮什麼問題呀?

三、瞭解月球的變化,嘗試分析變化的原因。

1、詩歌裡回答說月亮什麼時候是圓圓的呀?什麼時候是彎如刀?

2、這兩個星期來,我們每天都在觀察月亮,也同過各種方式獲得瞭解了關於月亮的相當多的知識,現在有沒有小朋友可以為大家分析一下變化的原因?

四、分角色學習朗誦詩歌。

五、鼓勵幼兒發揮想象繪製登上月球的想象畫。

和:月亮月亮我問你

月亮月亮我問你,月亮聽了笑嘻嘻,

為啥當個小淘氣?不是我要躲著你;

那天是個圓圓臉。圓圓臉兒是十五,

望著我們笑咪咪;彎如鐮刀是月初;

今天只露一道眉,要問這是啥微妙,

你要躲到哪裡去?長大書本告訴你。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鍊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節日的濃濃的節日氣氛!

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篇4

中班社會優秀教案《月亮船》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地參與文學閱讀活動。

2、知道小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特別是在朋友需要的時候。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朋友船》的故事(見幼兒畫冊)。

2、投影儀。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自己看畫冊。

師: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拿到一本幼兒畫冊,請你翻到**,小朋友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想想你在圖畫上看到了什麼,請你猜一猜發生了什麼事?

2、欣賞故事。

師講故事,或者讓幼兒聽磁帶,講清楚聽的要求:小朋友們聽的時候要想一想發生了什麼事?

師:故事聽完了,請你回憶一下故事裡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3、用投影儀示範閱讀,讓幼兒再聽故事。

師:聽這一遍的時候要好好想一想:為什麼這條船叫“朋友船”?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離開這條船?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

師:這一遍故事又聽完了。大家討論討論:a為什麼這條船叫“朋友船”?b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離開這條船?c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

幼:我看到了許多小動物,有小、小熊、小馬、小豬、小狗、小兔、小猴、小鳥、海豚、大章魚;我看到了森林;我看到了大海;我看到了船;我還看到了礁石把船撞破了……

幼:森林裡的小動物小、小熊、小馬、小豬、小狗、小兔、小猴、小鳥非常想去看大海,他們分工合作一起造了一艘船,並起名為“朋友船”,當“朋友船”駛進大海時,忽然颳起了大風暴,海浪越來越大,把“朋友船”衝到礁石上,被礁石撞破了,當海豚和大章魚呼喊小狗小猴,讓它們離開破船的

師總結:小朋友之間也要互相幫助,特別是在朋友需要的時候。

4、再次讓幼兒看書講故事。

師:下面請小朋友自己看書講故事,邊看邊想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發生了怎樣的一件事情?

附故事:朋友船。

森林裡住著許多小動物,他們都是好朋友。他們非常想去看大海,於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終於造好了。大家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朋友船”。小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馬和小豬接著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後,小猴和小鳥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順著小河駛進了大海。忽然,大風暴來了,海浪越來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開始進水了!一隻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趕快離開這條破船吧!”小狗說:“不!我不能離開我的朋友。”一隻大章魚向小猴喊道:“小猴!趕快離開這條破船吧!”小猴說:“不,我不會離開我的朋友。”小動物們齊心協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駛向了岸邊。從此以後,森林裡就多了一條船,船上還畫著小動物航海的故事呢。

活動後反思:

本活動我首先利用兒歌匯入了新課,從而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中的小小的船是指月亮船。故事的欣賞,讓幼兒知道了我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長的牆、最大的廣場。整個活動的開展始終圍繞活動目標來教學,通過層層的設問,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開發了幼兒的思維,為幼兒創設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幼兒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時又培養幼兒更加熱愛祖國的情感。

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溫柔、優美的旋律,學習用連貫和跳躍的方法唱歌。

2、會看懂圖譜,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受歌曲內容帶給我們的快樂。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月亮婆婆頭飾。

2、幼兒用書:《月亮婆婆喜歡我》。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教師頭戴月亮婆婆頭飾,與幼兒共同做遊戲,幫助幼兒熟悉歌曲和歌詞)1、教師:晚上,天上有什麼呀?

2、教師:月亮婆婆會灑下月光,和小朋友玩遊戲。現在,我來當月亮婆婆,我們一起來玩“月亮走我也走”的遊戲吧!

3、教師:這個好玩的遊戲老師還把它變成了一首很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朗誦一下吧!

4、教師:好聽的兒歌如果能唱出來就更好聽了,你們聽!(教師清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歡我》)5、教師:歌曲裡的月亮婆婆喜歡誰呀?她是怎麼喜歡小朋友的?

6、教師一邊帶幼兒學唱前兩句歌詞,一邊帶幼兒做與歌詞相應的動作。

7、教師完整地範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歡我》。幼兒欣賞,再一次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與歌詞內容。

(二)幼兒完整地學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歡我》。

1、教師帶領幼兒隨歌曲伴奏唱歌。

教師:演唱歌曲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聽前奏。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腳印圖譜。根據圖譜的暗示,選擇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師:小朋友看,圖譜上有什麼?這些腳印一樣嗎?代表什麼意思?

3、在教師幫助下,個別幼兒指圖,集體演唱。

4、學習用連貫和跳躍兩種方法學唱歌曲。

5、遊戲:月亮走我也走。

(三)幼兒欣賞視訊傣族舞。

教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月亮婆婆喜歡我》,是一首有著傣族風格的歌曲。傣族人能歌善舞。現在請小朋友欣賞傣族舞。

活動延伸:

1、家園共育:家長可以與幼兒共同玩“月亮走我也走”的遊戲,即家長跟著音樂的節奏向某個方向走,幼兒向同一個方向走,前後左右都可以,步伐也可以變化。

2、日常滲透:遷移在其他領域的活動中觀察圖示、標誌的經驗,提高幼兒理解、應用圖示和標誌的能力。在健康活動中,可以帶幼兒玩“踩影子”體育遊戲。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自始至終都貫穿於情境教學。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引出了月亮婆婆哄我們睡覺的情景,聽音樂旋律摸孩子的頭和做哄孩子睡覺的動作提升孩子進入活動的興趣。我啟發孩子們認真聽,通過出示字卡,激發幼兒記憶歌詞,從而激起他們想學下去的強烈願望。

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能理解作品描繪的畫面,感受詩歌語言所表現的意境美。

2、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正確運用量詞:灣、棵。

3、運用自己積累的經驗大膽想象,嘗試仿編詩句。

4、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詩歌。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配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活動

1、談話匯入

師:你們看到過月亮嗎?

幼兒:月亮在天上;晚上才有月亮;有時候清早還能看到月亮等

師:你們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圓圓的、亮亮的;有時是彎彎的像香蕉。

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非常好,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關於月亮的詩歌,我們一起欣賞

二、初步感受詩歌內容

1、教師富有感情地配樂朗誦詩歌。

師:詩歌的題目是什麼?你們聽到詩歌裡說了什麼?

幼兒可以泛泛地說

2、幼兒看圖片,再次欣賞教師配樂朗誦。

提出欣賞的要求:詩歌裡有誰?他們在哪裡看到了月亮?

(1)師:小鳥在哪裡看到了月亮?它說了什麼?

(2)師:青蛙在哪裡看到了月亮?他說了什麼?

(3)師:寶寶在哪裡看到了月亮?他又說了什麼?

三、深入理解詩歌的情感內涵

1、幼兒在教師帶領下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注意語調的輕柔及量詞的運用。

2、組織幼兒討論。

(1)師:月亮真的掛在樹梢了嗎?為什麼說樹梢掛一個月亮?

幼兒:這是月亮的光照在樹梢上。

師:小鳥為什麼說:月亮和我好?

幼兒:月亮給小鳥照亮了路;月亮看著小鳥睡覺,月亮喜歡小鳥。

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都有道理,月亮光撒在了樹梢上,遠遠望去好像在高高的樹梢上掛著一個月亮。

理解詞:掛

師:這裡用了一個好聽的詞:掛,請小朋友做一個“掛”的動作,

老師示範用“掛”說一句話:牆上掛著一個包。

請幼兒也用“掛”說一句話。

幼兒:架子上掛著一塊毛巾;晾衣架上掛著一件衣服等。

(2)師:為什麼詩歌中說池塘裡漂一個月亮?池塘裡真的有月亮嗎?幼兒:在池塘裡看到的是月亮的影子。

師:月亮的影子浮在水面,看起來月亮好像漂在水面一樣,什麼東西還會漂在水面?幼兒:紙會漂在水面;塑料會漂在水面等。

師:為什麼青蛙說:“月亮和我好”

幼兒:月亮的影子漂在池塘裡,,青蛙以為月亮來和他玩

幼兒:月亮的影子一會有,一會就看不見了,青蛙以為月亮和他玩捉迷藏,所以,青蛙說月亮和他好。

教師小結:在明亮的夜晚,水面上就會出現月亮的倒影,所以看上去好像池塘裡漂著一個月亮,當微風吹來,水波盪漾,月亮的倒影若隱若現,好像在和青蛙捉迷藏,所以青蛙說月亮和我好。

(3)詩歌中還說臉盆裡盛一個月亮,你們是怎麼認為的?

幼兒:臉盆裡看到的月亮也是月亮的倒影。

師:為什麼用一個詞:“盛”來說?

幼兒:盆裡盛有水,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所以要這樣說

幼兒:好像盆裡放了一個月亮。

師:寶寶為什麼說“月亮和我好”?

幼兒:月亮來到寶寶的盆裡,寶寶覺得月亮喜歡她

師:假如在你的盆裡看到了月亮的倒影,你是什麼感覺?

幼兒:我覺得很驚訝;我覺得很高興。

師:寶寶的水盆裡有一個月亮的倒影,就像盆裡盛著一個月亮一樣,寶寶在玩水,月亮的倒影就像和寶寶玩起了捉迷藏,寶寶開心極了。所以寶寶說月亮和他好。

3、師:我們明白了詩歌的內容,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最喜歡那句詩,請幼兒讀出來。

4、師:這首詩寫的是在靜靜的晚上,月亮悄悄地來和小鳥、小青蛙、寶寶玩,我們在讀詩歌的時候要用輕柔的語氣,心情愉快的讀。請全體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並加些動作來表現

四、創造性仿編

1、你們還在那裡看到過月亮?(啟發幼兒說出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

2、教師出示小河、小魚的圖片,鼓勵幼兒運用圖片仿編詩歌。

3、還有哪些小動物在什麼地方也看到了月亮?請幼兒把想到的畫在紙上,然後嘗試按詩歌的句式說出來。

活動反思:

從整個活動看,層次清楚,層層遞進,每一環節過渡自然,整個活動比較順暢。教師的提問具有層次性,能將回憶性提問、體驗性提問和創造性提問融合起來,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質疑,達到了良好的師幼互動。整個活動氛圍寬鬆,教師對教材的把握也比較到位,對詩歌的情感特徵、重點句、詞的分析比較準確,教師在活動中情感的投入感染著幼兒,使幼兒在活動中也很投入,尤其是幼兒在朗讀詩歌的時候,幼兒能做到深情並茂,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圖書,願意用語言表達對畫面內容的理解。

2、學習熱愛、關心他人。

3、對自然現象感興趣,樂於思考。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過生日的體驗,初步瞭解回聲。

2、物質準備:掛圖、課件;故事讀本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課件出示:本班幼兒過生日的場景,各式各樣漂亮的蛋糕、朋友團聚的歡樂場面——配生日歌

師問:小朋友看看這些快樂的小天使他們在幹什麼?(過生日)

2、談話:你們喜歡過生日嗎?為什麼?

3、有一隻小熊,它想給月亮送生日禮物,它會送什麼禮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月亮,生日快樂》

4、幼兒自主閱讀,教師適時介入個別幼兒的閱讀,幫助理解故事。

二、理解活動

(一)教師出示掛圖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

你看見故事裡有誰?小熊和月亮說什麼了?小熊送給月亮什麼生日禮物?

小熊和月亮有沒有收到禮物?後來發生什麼事?結果怎麼樣?讓我們一起再來看看故事吧。

(二)師幼一起觀看課件21頁至28頁,共同閱讀故事

(出示課件)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圖21)小熊想送給月亮一份生日禮物,他不知道月亮的`生日是哪天?它想問月亮可小熊離月亮太遠了,你是小熊你會到什麼地方和月亮說話?

2、(圖22、23)你知道小熊到了山上後和月亮說了什麼呢?

3、(圖24)小熊買了帽子,可問題也出現了,它怎麼給月亮戴上帽子呢?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熊,你怎麼把帽子送給月亮呢?真棒!咱們來看看小熊是怎麼做的吧。師講述圖24頁。

4、(圖25)早晨,小熊發現了什麼?他的心情怎樣?(可啟發幼兒觀察小熊的表情和動作讓幼兒說出詞“手舞足蹈”,讓幼兒用動作表示小熊高興的樣子。)

5、(圖26、27)小熊的帽子怎麼了?小熊的心情又會怎樣?小熊又一次來到山上會對月亮說什麼了?月亮是怎麼說的?認們一起來讀讀小熊和月亮的對話吧。看來小熊是一個非常誠實的孩子,你們願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嗎?

6、一陣風吹走了帽子,可是小熊還是對月亮說:“沒關係,我還是一樣喜歡你”。月還是對小熊說:“沒關係,我還是一樣喜歡你”你從這句話裡讀到什麼?(是啊,一陣風吹走的只是小熊的帽子,可是卻吹不走他們的友誼。

7、教師小結:其實付出愛和得到愛都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朋友之間的友誼是很珍貴的。小熊在祝福月亮的同時,小熊也收穫了月亮的祝福。今天的故事好聽嗎?那我們再翻開書和老師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講一遍吧。

三、完整欣賞,教師朗讀故事,幼兒輕聲跟讀。

四、結束活動。

故事結束了,小熊和月亮快樂嗎?讓我們一起來為小熊和月亮唱起《生日快樂歌》吧。祝它們永遠快樂。(音樂起)

小熊和月亮聽到中五班小朋友的祝福特別開心,你們開心嗎?

你們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如果他們過生日,你準備怎樣給爸爸媽媽過生日,也讓他們像你們一樣快樂呢?現在你就可以到他們的身邊悄悄地告訴他們。(音樂起)

課後反思:

?月亮生日快樂》是個很溫馨的故事,故事中樂觀積極的小熊真誠無邪地交友,讓孩子們感到溫暖。通過故事的講解,幼兒都為小熊與月亮之間純純的友情所感動,心靈也受到了洗禮,為了讓孩子們學習熱愛、關心他人,在最後一個教學環節上讓幼兒和家長互動,感受與朋友分享快樂。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更好地讓幼兒提出疑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多讓幼兒提出疑問,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幼兒。

中班音樂小月亮教案篇8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1、歌曲《月之故鄉》。

2、作品欣賞:《二泉映月》,《月兒高》。

教學準備: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有關“月亮”的文字、音響資料。

2、請會演奏琵琶、二胡、小提琴等樂器的學生自帶樂器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月之故鄉》,並用心體會歌曲的內在情感。

2、通過欣賞小提琴曲《二泉映月》,瞭解西洋樂器演奏中國民族樂曲時所體現的音樂風格,可與二胡獨奏曲相比,瞭解二者的不同之處。

3、欣賞琵琶獨奏曲《月兒高》,瞭解琵琶音樂中的美麗月色。

4、聽賞後,能記住《二泉映月》,《月兒高》的音樂主題。

5、在聽賞過程中,能積極主動地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各種情感,並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會並能熟練演唱歌曲《月之故鄉》,注意其中變化音、速度、旋律特點等。引導學生感知和體驗音樂,嘗試進行簡單的即興創作和表演活動。

2、難點:學會欣賞音樂,懂得如何根據樂曲旋律發展判斷音樂情緒。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說明

學唱歌曲

1、以月為主題,以談話形式進入正題。

2、播放《月之故鄉》。

1、集體討論,探討交流(如下)

2、分形式演唱:集體,個別指導

為匯入課題作鋪墊,激發學生歌唱的興趣。

探討與交流

1、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各自收集的資料。

2、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歸納總結。

1、每組的小組長代表本組評價。

2、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空間,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的願望。

聽辯匯入

1、播放兩段音樂《二泉映月》。

2、大家分辨這兩段音樂在樂器選擇上有什麼不同。

1、聽音樂。

2、對音樂的感受、理解。

3、回答問題。

目的是激起學生的興趣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感受與體驗(一)

聽賞《二泉映月》主題片段

1、請學生猜謎語:泉邊賞月,穿街過巷,琴兒伴聲,目盲心亮。(打一民間音樂家)

2、播放音樂。

3、引導學生談感受。

1、猜謎語。

2、聆聽音樂。

3、哼唱樂曲主題。

4、談感受。

引導學生在積極體驗音樂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

感受與體驗(二)

聽賞《月兒高》主題片段

1、展示樂器圖片。

2、播放音樂片段。

3、引導學生感受音樂。

1、觀察並說出樂器的主要特點。

2、聆聽音樂,根據教師提示,談感受。

讓學生充分思考,積極的思維可以產生靈感的火花,使教學形式靈活,學生學有所得。

實踐與表現

組織、指導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表演。

1、備樂器。

2、選定表演曲目,進行排練。

3、分組表演。

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現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課堂小結:

課後請大家收集更多的資料,我們一起交流、欣賞。感謝同學們的精彩表演。

為下節課的順利展開做好充分鋪墊。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1、唱歌:《彎彎的月亮》。

2、作品欣賞:《月夜》,《花好月圓》。

3、音樂活動:演唱、演奏、配樂詩朗誦以月亮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4、聽樂·吟詩·賞畫:瞭解音樂與姊妹藝術的密切關係。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碰鈴、響板、三角鐵)、古詩、圖片等。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彎彎的月亮》,並用心體會歌曲的幽幽思鄉之情。

2、通過欣賞藝術歌曲《月夜》和民族管絃樂《花好月圓》,瞭解二者不同的旋律特點、表現手法以及風格。

3、借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

4、通過聽樂·吟詩·賞畫,讓學生以音樂、古詩、美術三位一體為出發點,更深刻地體會不同形式的藝術之間的密切關聯。

教學重點、難點:

1、點:學會並能熟練演唱歌曲《彎彎的月亮》,注意其中變化音、速度、旋律特點等,引導學生感知和體驗音樂。

2、難點:學會欣賞音樂,懂得如何根據樂曲旋律發展判斷音樂情緒。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說明

學唱歌曲

1、複習歌曲《月之故鄉》,以提問形式進入正題。

2、播放《彎彎的月亮》。

1、個別回答

2、分形式演唱:集體演唱,個別指導。

1、為匯入新課作鋪墊,激發學生歌唱的興趣。

2、引導學生注意切分節奏在歌曲表現中的作用以及反覆記號的運用。

感受與體驗(一)

聽賞藝術歌曲《月夜》

1、簡介德國作曲家舒曼的生平、創作特徵和藝術歌曲的概念等。

2、播放音樂。

1、請學生跟著錄音哼唱主旋律並熟記,哼唱樂曲主題。

2、聆聽音樂,請學生描繪出歌曲的意境。

引導學生在積極體驗音樂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

感受與體驗(二)

聽賞民族管絃樂《花好月圓》

1、播放音樂片段。

2、引導學生感受音樂。

3、介紹中國民族管絃樂的特點、風格特點等。

1、說出中國民族管絃樂中樂隊的主要編制。

2、聆聽音樂,根據教師提示,談感受。

讓學生充分思考,積極的思維可以產生靈感的火花,使教學形式靈活,學生學有所得。

實踐與表現:

聽樂·吟詩·賞畫

組織、指導學生自由組合進行排練。

1、自由組合。

2、選定表演形式,進行排練。

3、分組表演。

充分利用音樂與姊妹藝術的集體表現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課堂小結:

感謝同學們的精彩表演。

為下節課的順利展開做好充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