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道德教學工作計劃7篇

及時解決工作計劃中的障礙和困難,避免影響整體進度,及時的反饋和溝通有助於確保工作計劃順利執行,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道德教學工作計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道德教學工作計劃7篇

道德教學工作計劃篇1

一、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這一教育主題表達了編者明確的設計意圖和課程標準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內容。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每課的內容力求打破學科界限,將各學科的內容綜合起來,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每個單元所涵蓋的課文內容表現為一組完整的經驗和一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單元中的每一課又力求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單元主題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

三年級上冊共安排了四個單元主題,即:“我和我的同伴”、“我在這裡長大”、“我們的公共生活”、“家多樣的交通和通訊”。這四個主題將來源於不同生活領域的素材整合為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主題與活動,這些主題與內容將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

二、教學總目標:

1、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群生活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受,獲得對家庭、學校、社群的初步認識,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

2、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3、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說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

4、培養對學生道德判斷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

三、教學重點:

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採用第一人稱的表現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絡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難點: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五、教學措施

1、利用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通過各種有趣的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3、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體現“用中學、學中用”的原則。

六、教學改革實施設想

1、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資源,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2、發揮藝術形式在本課程教學中的效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建立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自主性。

3、精心準備,指導學生開展好課內外教育活動,寓教育於活動之中。

七、培優補差安排

1、學困生指導: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的品質。

2、優生指導:指導其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充分理解掌握課文知識的基礎上,加以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道德教學工作計劃篇2

六年級下冊教材設三個單元,共6課。下冊為4-6單元,每個單元2課,每課一般安排2課時,每冊安排18課時左右,留出一些課時用於研究性學習、社會調查、社群活動等實踐活動,每單元實踐活動安排2課時。

一、教材分析

六年級下冊教材為了針對適應新的環境和學習生活,解決適應與學會調適的矛盾,設立了三個單元的內容。由“優化心理品質”(直面挫折,磨礪堅強意志)到“感悟生命價值”(珍愛生命,自尊自信,感悟人生、生命價值),將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機地融為一體,是教材的內容體系完全構建在學生心理髮展的基石之上,為道德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再到“樹立法治觀念”(法律在我身邊,法律不可違,做守法公民),提高學生的守法意識,樹立法治觀念,成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將心理、道德、法律有機融為一體,在行文上以提升學生的行為為主線,目的在於使學生能真正的融合相關知識於正確的行為之中,既達到教學目的,又能提高德育法治教育的實效性。

第一單元:優化心理品質。當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能注意調整心態,學會控制,並憑藉堅強的意志迎難而上,鍛鍊個性心理品質,磨礪堅強意志,陶冶情操,追求高雅情趣,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

第二單元:感悟生命價值。這一單元,對剛步入青春期的學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主要引領學生體會生命的可貴,領悟人生的意義。從豐富多樣的生命現象談起,談到生命需要相互關愛,人的生命具有獨特性,再談如何珍愛我們的生命,如何尊重生命、延伸生命的價值。養成自尊自信的生活態度,樹立為社會服務遠大志向,承擔社會責任。

第三單元:樹立法治觀念。本單元內容以法律知識為線索,講述了法律的特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感悟生活中處處有規則,生活離不開規則,區分法律與道德的不同。明確違法與犯罪的含義及其後果,任何違法犯罪必定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處理,提高學生的守法意識,恪守法律、服從法律,發自內心的相信法律的權威,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保障我們的生活,樹立法治觀念,成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二、教學和評價建議

1、以教材為基礎,講解熱點問題,增加資訊量,開拓學生視野。

在課程教學中,本課程教學的難點在於概念,觀點較為抽象、枯燥,與國中生的年齡心理有一定差距,教師可以以教材為基礎,講解熱點問題,增加資訊量,開拓學生視野。中學生在思維方面,開始進入抽象思維的境界,學了理論就與現實對照。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講解熱點問題,可謂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對於與教材有關聯的熱點問題,可以結合教材進行講解。只要教師能夠準確捕捉住學生思想方面的熱點問題,巧妙地質疑解惑,學生就會對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較好地掌握學科的理論觀點,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關注學生思維困惑點,設定兩難問題,提高課堂思辨性。

價值觀多重化不斷衝擊著人們的思想,改變著人們的道德判斷、價值標準。國中生正處於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道德判斷也開始從他律走向自律,引導他們瞭解社會、關注生活,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六年級學生有了一定思辨能力,但能否理清層次脈絡還有一定的困難。教學時,須緊扣社會熱點,學生的興趣點和生活的困惑點搭建思辨平臺,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層層點撥和引導,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提煉為理性總結,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幫助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感悟、構建並豐富學習經驗,真正實現知、情、行的統一。

3、有效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教材設計的一個亮點,是本套教材體系和內容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遵循單元教育主題而設計,與單元學習內容緊密相關。單元實踐活動有別於課堂教學,但二者相輔相成,有機統一。實踐活動也要有教學目標,需要提前設計、提前準備、提供各種保障。活動形式是豐富多樣的,如社會調查、討論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手抄報等。具體採用哪種形式,要根據學生實際、活動要求、教學需要確定。在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顧問”。教師的作用在於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收集處理資訊、交流和合作,在實踐中感受、體驗和內化,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明確價值取向。實踐活動是理論聯絡實際、課堂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載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學措施

1、不斷學習,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豐富自身知識,與時俱進,以適應本學科的教學。

2、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與之適應的教學方案,備好每一節課。

3、多樣化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積極參與,更多地進行討論、分析、探究活動等形式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一定的效果。

4、教學中多舉與學生生活貼近的例項,鼓勵和引導學生從自身學習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進度

時間內容第一週第七課第一二專案第二週第八課第一二專案第三週單元複習第四周第九課第一二專案第五週第九課第三專案第六週第十課第一二專案第七週複習迎期會考試第八週期會考試第九周單元複習第十週第十一課第一二專案第十一週第十一課第三專案第十二週單元複習第十三週第十二課第一二專案第十四周第十二課第三專案第十五週複習迎考期末考試

道德教學工作計劃篇3

本學期我校的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生活(社會)研訓工作將繼續以市科研中心學科教研要求及區國小學科研訓計劃為指導,緊密結合我校的教學教研工作安排,以深化品德課程建設、提高品德學科育人質量為重點,加強學科課程實施力度,強化學科專業學習與研究,重視學科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進一步深化品德學科教學改革,努力轉變品德課“看圖畫、教課本”的傳統教學,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教學目標,進一步增強德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實現學科課程實施的規範化、教師課堂的專業化,全面提高我校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及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努力保持我校教育均衡發展的良好格局。

(一)加大檢查力度,夯實課程實施方案

1.圍繞“開齊、開足、上好”的課程原則,深入貫徹落實課程實施方案。結合學校教學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做好課堂督查,加大監控頻率,及時反饋監控情況;加強隨堂聽課及推門聽課制度,強化常態課建設,確保每一堂課都能夠上實、上好。

(二)加強學科業務學習,更新學科教學理念

2.繼續進行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的系統培訓學習,正確把握學科培養目標及措施。根據本學科教師兼職教師多,流動性大的特點,學期初繼續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的培訓與學習指導,使老師們

國小道德與法治教學教研工作計劃

明確課程是什麼、怎麼教,正確把握培養目標及措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水平。認真組織學科教師參加對課程理念、教學內容的學習與培訓。充分利用好區級教材培訓的機會,及時進行校級培訓,建立健全參訓通知、到會記錄、學習考核、成績通報等形式,督促教師熟悉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明確課程目標,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

3.繼續深化市學科教學策略學習,熟練掌握學科教學流程及實施辦法。以區送教活動、優質課評比活動等為學習平臺,結合網路優秀課例或者聘請兄弟學校的優質課例觀摩等活動,組織老師們對市學科教學策略進行再研究、再學習、再反思,促進學科教師不斷優化品德課堂教學流程,提升個人教學設計能力。

4.系統學習德育教育知識及資訊科技知識,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三)深化品德課堂教學改革,構建生本活力課堂

在教學的引領上,繼續以市學科策略落實、學生有效參與、學科課程整合以及資訊科技融合為深化著力點,大力推進學科生本活力課堂的構建,讓學生學習真正發生、活動體驗真正參與、品德養成真正落地,努力改變部分課堂“看圖畫、教課本”的現象,還真實生活體驗於課堂,讓品德課堂充滿活力。

5.加大生本理念的學習與思考。深入學習課程標準以及其他教法內容,對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學生自主展示評價交流情況進行研究,真正在課堂放手學生體驗、探索、發現,互相啟迪,自主生成。

6.加強對生本活力課堂流程的反思改進。藉助區“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優質課賽課、專題課例研討等形式,對活力課堂尤其是與學科活動性相結合的思考,加強對市、區品德學科“活動體驗式”和“問題探究式”教學策略的再學習和再落實,圍繞市、區科研中心“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效參與”研討會精神,積極推進學生品德學科學習活動的自主、高效,努力在品德與生

活(社會)課程中,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進一步重視師生之間交往互動、平等共享關係的構建。

7.通過聽課、評課、教學問卷調查等多種評價形式,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及時進行整改。在平時的教學評價中,建立互學互幫制度,促進學科教師水平與品位的提升。依託“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及示範課、展示課、達標課等活動,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建議兼、專職本學科的教師有關的品德學科聽課節數本學期不少於3節和6節。

(四)夯實傳統教研,加強創新教研,提升教師的研究力

8.繼續落實教研教學常規建設,抓好教學的五個環節。老師備課繼續實行電子備課與書頭備課相結合的方式,減輕老師的負擔的同時提高上課的效率。詳案要求環節清晰,教學策略運用得當,內容詳實,問題設計適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簡案實用、有效;認真設計學生作業並充分利用《自主學習指導課程》,做到要求嚴格,指導有方,批改認真,反饋及時,輔導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嚴禁作業應付、潦草。

9.紮實推進學科問題研究,有效組織針對性強的主題教研活動。深入課堂進行調研,對不同程度課堂呈現的問題進行思考、上報、梳理,並圍繞著共性問題,藉助集體教研活動、網路研修平臺、常規專題研修等形式真正幫助教師解決教學難題,提高教學技能。

10.認真學習區關於品德課程資源區域化整理專案研究方案,深入解決區域品德教育突出問題。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區教研室提出的品德課程資源區域化研究方案,依託“問題導向”的德育課程實施研究、在課堂上實施:學生參與度高、活動設計實效性強以及課堂教學與資訊科技與學科的融合專案研究,為全區的品德課堂教學研究提供典型課例,推動研究實效。

(五)強化教師梯隊發展,提高整體教師專業水平

11.抓好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以區“名師工作室”為平臺,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好優質資源,以點帶面,積極培養物件,制定培訓計劃,挖掘與發現事業心強、樂於奉獻、敢於吃苦的教師,多加擔子,多給機會,多加磨礪,讓學科骨幹教師迅速成長,逐漸形成一支具有獨立研究能力、獨特教學風格的專業團隊,引領本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

(六)注重素養綜合評價,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修養

12.不斷完善本學科學業評價體系。對學生學業的評價內容、評價形式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逐步實行課後行為跟蹤評價,探索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進一步深化品德學科質量評價的內容及形式研究,立足學生品德學科素養形成,建立多元科學評價體系。各學校進一步完善階段品德學科質量評價辦法,實化品德學科質量評價。

九月:

1、制訂並傳達本學科教學教研工作計劃,組織品生、品社教材培訓活動;2、學期初教學業務初查;3、參加省遠端研修學習;

4、參加省品德學科教研員培訓,做好部編教材道德與法治的校級培訓工作;十月:

1、組織推門聽課、開展課堂教學研討;2、組織參加品德學科研究共同體專題研討活動;

3、參加省遠端研修學習;十一月:

1、參加區“名師送教”活動暨品德學科教學研討會;2、組織參加學校課堂教學達標活動;3、組織不同學段質量抽測調研;十二月:

1、組織參加區品德學科研究共同體專題研討活動;2、校常規調研,抽查課程執行情況;3、組織學科作業展覽;

4、組織參加區品德與生活優質課評比活動;一月:

1、期末命題設計,迎接學期末教學調研;2、總結本學期教學工作,制定下學期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國小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工作,以新課標為依據,以常態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為重點,以專題研究為依託,創新教研方式,注重對骨幹教師的培養,以此帶動其他教師對本學科的重視,從而使國小道德與法治教學教研工作的質量和效益有所提高。

二、教研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觀念。

組織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實踐,根據學校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教研組和每位教師要及時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並在實際工作中有計劃有步驟地貫徹和落實。為此,教師應經常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經常交流心得,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完善自身知識結構,並用以指導教學實踐。每位教師在外出學習、聽課後,積極主動地向組內其他老師介紹學習內容與經驗。同時,我們還要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有針對性地撰寫各類文章,從實踐上升到理論。

(二)抓好常規實施,提高教學效益。

每位教師應嚴格執行課程教學計劃,認真鑽研課標、教材,根據學生實際認真寫好教案。教師要創造性使用教材,並講究備課的實效;深入落實“探究——研討”教學法。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德法課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將組織教學質量的調研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共同研究,尋求對策,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三)以各類專題研究活動為載體,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結合每月教研活動,以課堂教學為關注點,以“課前精心設計、課中靈活處理、課後反思落實”為研究思路,開展研討活動,不斷完善豐富“課前預設性研討——課中比較性研討——課後反思性研討”的教研活動模式,力爭使教研活動的開展達到“常態、規範、有效、創新”,並將提高“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工作融入常規教研活動之中,打造出一些有效課堂示範課。

2、以師徒結對、每月教研等活動開展為契機,注重培養教師的課堂設計、課堂執行能力。

3、有效地組織好教研組常規工作,抓業務學習、集體備課、聽課等工作,發揮團隊協作精神,用集體的智慧來促進自己的教學,培養骨幹教師。

4、為了讓青年教師夯實基礎,加厚功底,使他們在教育教學中各項知識、技能達到精通的程度。我們將開展“四個一”活動,即:讀好一本教育理論專著;設計好一份教案;上好一堂公開課;寫好一篇教育科研論文。

總之,我們會在教研室的統一指導下,在學校領導的大力關心支援下,團結務實,努力學習,勤奮工作。

道德教學工作計劃篇4

單位

姓名

xx年x月

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xx年x—xx學年度______年___月___日

(第二學期)

單位

姓名

xx年x月

在本學期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我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不斷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同時,我將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教育教學效果為目標,全面貫徹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各項任務,通過外出請教、自主鑽研、集體學習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我校四年級共有學生xx人。學生能在以前所學知識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理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本身是非常喜歡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但由於家長對它不夠了解,所以重視不夠,這樣影響了一些家庭作業的完成,也影響了一些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也會受到了影響。在本課程的教學工作中,我力爭減少一些負影響,努力提高活動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採用單元編排、主題統整的方式來構建教材體系,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本冊教育內容由通訊與生活、讓誠信永相伴、我們的民主生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等三個單元構成。單元主題下設節次主題,每個節次主題都產生一個引導學生學習、探究的話題,節次主題又生成多個小話題,也就是課時活動主題。

(二)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有機結合,突出了通訊與生活、讓誠信永相伴、我們的民主生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內容。

從多方面展示社會生活,在引導學生了解、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

(三)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人與群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健康地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3.解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識,理解人與生活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簡單瞭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4.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地參與集體生活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學習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資訊,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說明問題。

6.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7.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正公平、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8.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

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我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同時,在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通過什麼方法學,不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我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我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兒童期是道德與法治發展的啟蒙階段,我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一、工作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縣教研室教研計劃的精神和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為目的,紮紮實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開展好各項活動,認真落實教學目標。

二、教研目標: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研工作的重點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作業設計的研究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逐步成熟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真正起到優化學生的品德與行為的作用。

三、活動安排:

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備課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目標,上好每節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依據教材提供的範例,積極開發綜合的教學內容。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絡,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絡起來;消除學科界限,與其它學科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儘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採取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大量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以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完成;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與其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根據學科特色,努力創新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參與創新學習的機會,留心收集活動作業的案例,並多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設計。

充分利用教育資訊網上的'教學資源庫的素材,積極進行多媒體網路教學,使教學內容現代化,促進教學改革。

四、本學期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制定本學期品德教學工作計劃,交流討論,落實計劃目標要求。組織教師學習課標,結合本學段要求落實教學常規。

十月份:開展教研活動,學科組內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互相學習,加強交流,探究作業設計案例。

十一月份:新教師彙報展示課,開展教研活動,組織老師們探究作業設計案例。

十二月份:做好期末總結工作,組織學生開展期末評價。

次年一月份:複習,期末測評。

道德教學工作計劃篇5

一、指導思想:

九年級是整個國中階段的最後一個學年,即通常我們所說的畢業班,其重要性非同一般。讓學生順利地通過會考進入高中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是本學年的最重要的任務。這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一切以服務會考為導向,深入研究會考,以《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為指導,遵循教學規律,結合本階段學生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合理高效組織日常教學工作,不斷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國中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以國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國中學生思想品德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具有較強的思想性、人文性、綜合性、實踐性,要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和知識三個維度得到均衡發展。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又是整個國中三年知識難度大、涉及考點多的重點考查物件。其主要內容涉及我國現代化建設種的五個方面,及五大建設。具體包括經濟建設(改革開放),政治建設(民主建設、法治建設)社會建設(共同富裕),文化建設(科技創新、教育、文化、美德、精神、價值觀),生態文明建設(人口、資源、環境),另外還要了解民族團結教育及民族常識的相關內容,最終落腳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就需要學生關注國家時事,樹立國家情懷,提高開放意識,樹立全球觀念,這是學好本冊書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三、學情分析

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學生眼中的副科,一直以來都不怎麼受學生的重視,這也是各個階段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因此,一般情況下,從國中一入學開始,學生就沒有在本學科上投入很大的精力,這種狀態在七八年級時一直都存在。從而導致學生在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上普遍存在基礎薄弱的現實情況。加之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八年級上半學期幾乎沒有上課,耽誤了很長時間的課程,這也為九年級的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和更繁重的任務。要在一年的時間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並且補齊之前學生的短板,難度可想而知。網課期間,學生在家上課,自律性不高,態度不端正,紀律鬆散,學習效果較差,可想而知,學生入學後肯定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適應學校正常的上課節奏,這將大大降低學習效率,所有這些都是以後正式上課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四、奮鬥目標

圍繞學校“凝心聚力,奮發有為,再創輝煌,再造巔峰”的錚錚誓言,作為一名九年級畢業班的老師,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勢必要奮發有為、力爭上游,儘自己最大努力將自己所帶領的班級打造成全校最優秀的班級隊伍的一員,不為班級拖後腿,不為級部拖後腿。在全校40個班級當中,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我所帶領的班級都進入班級前十名的行列,對每個班的60多個孩子負責。爭取在每次考試中,讓我的學科成績全員及格,良好率達到60%以上,優秀率達到30%以上,歷次考試中各項指標都不低於全校平均水平。最終在xx年的會考中再創佳績,成就每一個學生,同時也成就自己。

五、方法措施

立志不難,口號誰都會喊,但關鍵在落實。任何一項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踏踏實實的埋頭苦幹,持之以恆的默默付出。除此之外,更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為此,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來實現我的目標。

1.研究會考,尤其是命題規律,總結答題技巧,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2.研究教材,歸納基礎知識體系,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

3.精選習題,題不在多而在,讓學生從精練經典習題中學會運用知識。

4.注重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利用好課堂的每一分鐘,關注每個學生。

5.充分備課,充分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前提,不能簡單依賴經驗。

6.注重反饋,讓學生時刻重視老師的每一項任務,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六、教學進度安排(見附表)

新學期的開始又意味著一個新的征程,新的面孔,新的班級,但不變的是奮鬥的目標及常規的任務。只要我的教學工作始終圍繞著會考這個指揮棒,就能戰勝一切困難,贏得最終的勝利。

道德教學工作計劃篇6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和科教興國戰略為指導,以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為方向,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精神建設,增強班級學習積極性的凝聚力。堅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女同學愛學上進,但部分男同學雖很聰明,但學習勁頭不足,對於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基礎知識及書寫方面對他們來說是弱項,究其原因是認識不到位,這還有待於採取恰當的方法去解決。八年級學生總的來說比較穩定,學習態度及氛圍都比較好,學以致用恰恰是他們的弱點,這就需要讓他們知道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不單需要記憶一些基礎知識,還需要靈活應用,來解決一些實際案例中存在的問題。由於我對個別的學生不是十分了解,這需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與日常交往中,進一步瞭解、分析、及時發現,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症下藥,以便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教材分析

本冊書包含四個單元十課的內容,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分為兩課,豐富的社會生活和網路生活新空間,善於與人交流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本單元為後三個單元起到鋪墊的作用,所以在整冊教材中舉足輕重。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網路。教學難點是懂得如何在社會中成長和理解網路提供的新空間。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分為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秩序、社會生活講道德和做守法的公民,以人際交往為主題,圍繞學生生活圈的擴充套件,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尊重他人,做一個誠實的人;學會尊重寬容他人,能夠平等待人,與人為善。他是對上一單元內容的承接,也是本冊教材內容的重點之一。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理解規則重要性的基礎上自覺遵守規則,禮貌誠信待人,同時也要在理解違法的危害性的基礎上預防犯罪。教學難點是理解各個規則的重要性,理解法不可違。第三單元,承擔社會責任分為兩課責任與角色同在和積極奉獻社會。幫助學生學會交往,提高他們的交往品德,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使他們終身受益。本單元教學重點是加強學生對責任的認識,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教學難點是讓學生認識到為社會服務。本單元為下一單元的知識提供了理論依據。第四單元維護國家利益,共分為三課國家利益至上、

樹立整體國家安全觀、建設美好祖國,本單元是整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教學難點是激發學生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的情感。

四,總體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養成尊重他人、誠實守信、樂於助人、有責任心。樹立規則意識、法制觀念,有公共精神,增強公民意識。

(二)能力目標

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能夠自我調適、自我控制。逐步掌握交往與溝通的技能,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方法。學習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他人、國家和社會的合法權益

(三)我們要正確處理人際關係,養成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在具體情境中與人流暢地交流,溝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瞭解網路交往,學會自我保護,過健康的網路生活。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關心他人、關愛社會,做一個誠信守信的人。自覺遵守社會規則,遵紀守法,能夠利用法律保護自己。關心國家大事,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①養成親生活的行為,②合理利用網路

③維護秩序需要規則,④做文明禮貌的人

⑤如何加強自我防範,⑥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⑦正確認識國家利益,⑧實幹創造未來

難點

①理性參與網路生活,②維護和改進規則

③踐行誠信,④有勇有謀,應對犯罪

⑤如何關愛他人,⑥如何捍衛國家利益

⑦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六,教學措施

1.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以培養人為目的,為人師表,寓教於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教師要努力掌握教育新技術,充分利用我校有限的多媒體資源。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精心組織課外實踐活動。

2.按學校的要求,認真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知識、備教法,做到心中有書,熟練掌握教材,努力學習。深入鑽研教材,深入分析學生情況,確定好教學環節的重點難點,科學安排教學過程。

3.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講課時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精講多練,及時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訓練,提高起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4.搞好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提前對課文有大體的瞭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做到課堂有練習、課後有作業,並且當堂的知識當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搞好課前、課中兩個提問;做好課堂、單元、期中、期末測驗的準備及分析總結工作

5.認真做好後進生的工作。以鼓勵為主,不輕易批評。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做到因材施教,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其學習興趣。

道德教學工作計劃篇7

本學期裡本人擔任九年級的政治課教學工作,為了出色的完成本學期的工作,順利完成畢業班的教學,特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作為畢業班,就教材資料來說,與社會國家生活聯絡密切,理論性較強,課堂容量較大,學生心理壓力較大,就學生來看,有一部分學生基礎比較差,存在厭學情緒,沒有明確的奮鬥目標,缺少學習動力,上課的注意力不集中。針對這些狀況,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加強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在備課中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學習行為的養成。

我們要建立起“適合學生的教育才是的教育”的理念,學生有收穫的課才是好課!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重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科學素養教育,體現國家對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潛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潛力。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本學期對學生加強自成教育,把學生的內化的知識轉化為外在的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品質。

本學期將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雙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帶給資源(入境生趣)、瞭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習釋疑)、點難撥疑(練習解難)、反思教學、引導實踐(遷移創新)。

教師要在反思中成長,學生要在反思中進步;教師要反思的主要資料是怎樣優化“三環六步”教學設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要反思的主要資料學習用心性、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運用是否得當、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避免了從理論到理論;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學生生活情景圖片化;進一步加強了可讀性。

1、備課標、備教材

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絡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資料。

2、備學生

(1)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潛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理解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

(2)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式和教學方法。

(3)教師能在每一堂課上找到與學生能產生共鳴。

3、備教法、備學法

根據新課標,教材資料、學生實際、突出設計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的方法。

4、備作業

作業與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進行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據實際需要適量佈置作業,認真進行輔導。佈置作業目的明確。作業設計要貼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有利於學生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知識,掌握和提高專業技能、技巧。作業難度適宜、份量適當。要精選習題,以消化、鞏固當堂所學知識為基礎,培養學生潛力、開發學生智力。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作業資料貼合大綱和教材要求,能找準關鍵,具有啟發性、典型性、針對性和代表性。要指導學生先複習後做作業,講求實效。在批改作業時有錯要標記,質量評價採取等級加評語制,批語要體現鼓勵性原則,富有激勵作用和指導好處,每次都加批改日期。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業務理論水平,每個月學習固定的業務學習材料並撰寫讀後反思,力爭做到實效性,讓業務學習真正對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2、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服務於教學,加強對計算機技術應用的學習,努力豐富自己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課水平和課堂效果。

標籤:教學 道德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