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盆和瓶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6篇

教師在開始教學工作之前,都會提前寫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會寫的一種書面材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盆和瓶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盆和瓶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6篇

盆和瓶教案及教學反思篇1

設計意圖:

進入秋天,各種果實和農作物逐漸成熟,於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大人們要帶孩子回家團圓的機會,我們給孩子們佈置了"走進田野,採集果實"的任務。節後回來,那火紅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還有各種各樣的高粱秸、穀子穗、帶莢毛豆等農作物,紛紛登上了我們班的展示臺。孩子們對這個小展臺情有獨鍾,一有空就圍攏過來整理和擺弄。

在一次裝瓶時,有個孩子偶然發現在他裝滿的一瓶花生裡,竟然還能再裝上半杯小米!看著小米慢慢地從花生的空隙裡穿過、漏下,孩子們都特別驚奇!追隨孩子們的興趣點,於是一個關於"物體間的間隙"的科學探索活動就在孩子們的激烈討論和探索中展開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體的空間。

活動準備:

盤子、紙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記錄表、篩網、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實驗用品,說說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麼不同

1、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裡有什麼呀?"。"誰願意來說一說,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麼不一樣呢?"

2、小結:乒乓球大大的、圓圓的,玻璃球小小的、圓圓的,而小米又細又小,當我們用手抓起小米時,小米會從我們的指縫裡流下來。

二、幼兒探索、嘗試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裝到一個瓶子裡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把三個杯子裡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裝到一個玻璃瓶裡,看誰最愛動腦筋,能把他們都裝進去!"

2、指導幼兒記錄實驗結果,並注意操作規則,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說說我的發現

1、師:"有的小朋友已經裝完了,清你拿著記錄表坐到前面來?""沒有成功也不要緊,把你怎樣裝的記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誰願意來說一說,你是怎麼裝的?你成功了嗎?"

四、引導幼兒用篩網將摻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開,再進一步探索其他的裝瓶方法

五、交流、討論實驗結果提問:"這一次你成功了嗎?成功的請舉手!"討論:"為什麼先裝乒乓球,再裝玻璃球,最後裝小米的方法比較容易成功呢?"

六、觀看課件,引導幼兒懂得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要學會合理安排物體的空間師:"先裝乒乓球,因為乒乓球佔的地方大,然後放玻璃球,這樣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給填上了,最後我們再放上小米,這樣小米又把更小的縫隙也給填上了,所以最後它們都被裝了進去。"

七、拓展幼兒對物體間間隙的理解引導幼兒再次嘗試:裝滿的瓶子裡,還能再裝上半杯水嗎?為什麼?

八、幼兒分享交流實驗的結果,進一步感知水所佔的空間師:"小朋友你們都成功了嗎?為什麼這麼滿滿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還能裝上這一小杯水呢?"(因為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九、結束活動幼兒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動延伸:

把實驗材料投放到幼兒的活動區裡,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活動情況,可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不規則的物體之間的間隙,比如嘗試裝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頭、鵝卵石、沙子等。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主要是引導孩子們探索規則的物體之間,在量都比較多的情況下,怎樣把它們都裝進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種方法裝的更多。在接下來,我們還要和孩子們進一步的探索不規則的物體之間的間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還有石頭、石子、沙子、水等物體之間的間隙,以及不同物體量的增多和減少後,還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盆和瓶教案及教學反思篇2

旋轉是第一單元《圖形的變換》中的內容,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如:鐘錶錶針、風車、電風扇、行走的車輪的旋轉等,讓學生認識它們是怎樣按照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明確旋轉的含義,探索圖形的特徵和性質。所以在教學中,我不僅是讓學生初步認識旋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把這種數學思想滲透到生活中去,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真正認識旋轉的實質。同時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旋轉的圖形,特別注意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和興趣。

在這堂課教學中,我設計了玩一玩、看一看、畫一畫、剪一剪、擺一擺等大量的操作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圖形的性質和變換,發展空間觀念。上課伊始,我抓住學生愛玩的興趣愛好,把風車發放到每個小組裡,讓他們邊玩邊回答問題;其次,出示鐘錶,讓學生看一看鐘表的指標,獨立思考描述出“指標從12到1是怎樣旋轉的”,再通過交流,使學生弄清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的含義。再次,運用三角形在方格紙上擺一擺,變一變,轉一轉,說一說是如何旋轉的,這樣使學生感到既輕鬆又愉快地學到應有的知識,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也輕鬆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這種實物化的教學方法,不但能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向深層次的探索。這樣就逐步引導學生從感知到認識,由淺入深,環環相扣,既學到了應有的知識,也學會了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節課就旋轉概念的表述來說,學生對旋轉角度的表述不夠準確,畫旋轉後的圖形也找不準方向,以後還需加強這兩個方面的訓練。

盆和瓶教案及教學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識別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以及安全標誌,並能區分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隱患。

2、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提高食品安全自我保護能力,有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3、多吃有益健康的食品。

4、瞭解垃圾食品吃了以後對人體會有什麼害處。

5、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安全。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吃健康的食品》

2、圖片若干(健康食品——蔬菜、水果、堅果;垃圾食品——油炸食品,罐頭類食品,醃製食品,加工的肉類食品,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奶油製品,方便麵,燒烤類食品,冷凍甜點,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過期食品——黴變及變質的食品)。

3、健康大冒險遊戲棋盤若干。

教學重點

知道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教學難點

認識和區分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隱患。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1、談話匯入課題:平時你最喜歡喜歡吃什麼東西?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點選課件一一出示食物的圖片)

2、引導幼兒

小結:你們喜歡吃的東西真是各式各樣,但是有的食品吃了是有益健康的,而有的食品吃了則是對我們的身體有害處的……

(二)區分各類食品

1、師:食物的種類有很多,你們願不願意來給食物分分類呢?(點選課件:引導幼兒將食品分成兩大類)

(1)健康食品:水果類,牛奶,蔬菜類。(吃了有助人體健康的食物)

(2)垃圾食品:油炸食品,方便麵,果凍,蛋糕,燒烤、甜點,餅乾,可樂等(吃了對人體有害的食物)

2、瞭解垃圾食品吃了以後對人體會有什麼害處

(1)請幼兒說說:平時自己都喜歡吃什麼食品

(2)點選課件請幼兒瞭解垃圾食品的製作過程,幼兒討論,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進行

小結:在我們喜歡吃的食品中有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吃了以後會對我們人體造成一定是傷害……所以,小朋友們要少吃或不吃這樣的食物,才會健康成長。

(3)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垃圾食品?(油炸食品,罐頭類食品,醃製食品,加工的肉類食品,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餅乾類,奶油製品,方便麵,燒烤類食品,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教師將幼兒說到的垃圾食品逐一用課件展示,幫助幼兒更多的瞭解更多的垃圾食品品種。

(三)區分食品安全標記

1、提問:除了垃圾食品以外還有什麼食品也不能吃?(請幼兒討論並回答問題)

2、請幼兒觀看課件(小朋友喝過期牛奶出現肚子痛的畫面)

師:他怎麼了?為什麼會這樣?

引導幼兒

小結:我們購買食品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包裝袋上面的食品保質時間,過期的食品是不能吃的,否則會產生身體不適,還可能會發生危險。

3、認識生產日期和安全標記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並進行分辨食品袋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及安全標準。

小結:食品包裝袋上的這些標記會告訴我們那些食品是安全的,那些食品是不安全的,我們以後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地看清楚,還要提醒爸爸、媽媽不要忘記了看清楚食品的安全標記哦。

(四)知識搶答

1、將幼兒自然分成兩組進行問題搶答

搶答規則:教師逐一出示帶有問題的課件請幼兒來判斷正誤,當老師說出“開始搶答”後,幼兒舉手示意,哪一組舉手快則由該組來回答問題,答對了給出一個笑臉,最後以獲得笑臉多的小組為勝利方。

(1)喝碳酸飲料比喝白開水對健康好嗎?

(2)多吃油炸食物對健康好嗎?

(3)常吃零食好嗎?

(4)空腹喝牛奶對身體有益嗎?

(5)多吃瓜果、蔬菜對健康好嗎?

2、教師對問題搶答環節進行小結,並告訴幼兒正確的飲食衛生習慣既要少吃零食,不吃油炸類食品,多吃瓜果蔬菜,少喝飲料多喝水,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食品衛生習慣。

(五)遊戲——健康大冒險

帶幼兒進入遊戲場景開始遊戲。

遊戲規則:幼兒分成兩紅,藍兩組開始健康大冒險的比賽遊戲,輪流拋擲骰子,按骰子所指的點數前進,到位後再按所在圈內的文字要求行走,以先到終點者為勝者。

引導幼兒在遊戲時討論零食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鼓勵幼兒一定要剋制自己,少吃或不吃零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活動在愉快的遊戲中結束。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盆和瓶教案及教學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輪子的作用。

2、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養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汽車玩具、三角形、正方形積木玩具、有輪子的盒子和沒輪子的盒子。

購物車運沙袋和兩人抬沙袋;

可拉動的行李箱和揹著旅行袋;

場地佈置:

運物路線(圓形、雙圓)可接力的站點(兩種顏色的點)。

區角操作材料:

①圖畫紙、彩筆;

②紙盒、輪子、雙面膠、繩子等;

③展板(展出幼兒作品)

活動過程:

一、玩中生趣,直接匯入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東西,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請小朋友試著玩一玩你面前的東西,看看誰玩的方法多、最有趣。)

二、分類遊戲,討論探知:

1、快速把它們放進這個籃子裡。好,小朋友們真能幹,現在到我這裡來。《伸手招呼幼兒過來,幼兒圍坐在老師身邊》

2、小朋友來看,你能告訴我這些玩具為什麼能滾動嗎?

幼:他們有輪子。

3、師:哦!因為它們有輪子,所以才會滾動。那如果我們用長方形和三角形做輪子會怎麼樣呢?可以讓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

4、師:那有了圓形的輪子有什麼好處呢?

師:還有嗎?

三、實驗感知:

教師請幼兒分組推動有輪子和沒輪子的盒子,然後報告試驗結果,哪一個盒子更容易推動。

1、師:現在我請小朋友自己來試一試,想一想,輪子還有什麼作用呢?看這裡老師準備了兩個不同的盒子,一個是有輪子的,一個是沒輪子的。現在我們分成四組,去試一試哪一個盒子更容易推動。(幼兒分組進行實驗)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個盒子更容易推動了嗎?舉起來讓我看一看。

2、師:小朋友剛才都試過了,有輪子的盒子輕輕用力就能走很遠,而沒有輪子的盒子,要用很大勁才能往前走一段路。(教師邊說邊示範)這樣看來有輪子的盒子要比沒有輪子的盒子更省力一些。

四、操作對比(輪子的省時省力的功能)

師: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幾件有意思的東西,現在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都有些什麼?教師出示物品(兒童購物車和米袋)。現在我們來像運動員一樣玩個接力賽,這裡有兩個跑道,一個跑道一組小朋友,現在老師把你們分成四組,我們按箭頭的方向進行運物比賽,看看那個組能輕鬆獲得勝利。

①用購物車運沙袋和兩人抬沙袋;

②可拉動的行李箱和揹著旅行袋;

師:小朋友都參加比賽了,比賽結束了,你們有什麼想法?你運物的時候怎麼樣做會既節約時間又力氣呢?

五:拓展思維

活動反思:

進行完《有趣的輪胎》活動之後,孩子們更喜歡和輪胎做遊戲了,而且特別喜歡獨出心裁,每當他們想出一種新的玩法,都會興奮地告訴我:“老師,我能夠這樣玩。”“老師,我可以那樣法玩。”並且會不厭其煩地逐個告訴其他小朋友,發展了他們的創造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的同時更好的培養了他們語言能力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盆和瓶教案及教學反思篇5

教學目標:

1、藉助分物活動,回顧並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絡,認識除法豎式,掌握其書寫形式,瞭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意思。

2、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體會除法的意義,學會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具:課件。

2、學具: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淘氣和笑笑正在分蘋果,他們遇到了一個數學問題,我們去幫幫他們,好嗎?(大螢幕出示主題圖)觀看主題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資訊?根據資訊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學生提問題。

二、學習新課,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獨立思考解決。 18個蘋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你會算嗎?

2、算一算、議一議。小組合作。在小組內討論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3、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小組彙報

a組、利用數數的方法,一盤:6個,兩盤:12個,三盤:18個。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圓片擺一擺,在實物投影上展示擺小圓片的過程。(直觀展示給學生。)

b組、利用減法的方法:18-6-6-6=0

c組、利用乘法口訣:三六十八

d組、利用除法豎式的方法

4、小組派兩名同學,到黑板,一名演示豎式計算過程,一名講解,每一部分表示什麼?

5、結合學生板書,教師補充,強調豎式的書寫順序: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最後在左側寫除數,商要和被除數的各位對齊。強調除法豎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說一說除法豎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學練習說一說。

7、試一試:進一步熟練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師強調書寫豎式的順序,完成第2頁填一填,說一說

18÷2= 63÷9=

三、學中做

1、元宵節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過節,他們分別帶來了很多好東西,我們去幫他們分一分吧。完成第3頁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練習在小組內說一說除法各部分分別表示什麼?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 )裡最大能填幾?

3×( )<25 8×( )<36 7×( )<29 ( )×7<36

4、小黑板出示:錯題解析

四、質疑

同學們對本節課的內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五、課堂檢測

8÷4= 64÷8= 81÷9=

集體訂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揚。

六、總結本課

同學們,在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板 書 設 計:

分蘋果

18÷6=3(盤)

豎式

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最後寫除數,商和被除數個位對齊

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體驗抽象除法豎式的過程。學生在學習表內乘除法時,利用乘法口訣已經能夠在算式上直接寫出得數。教材安排了“18個蘋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的“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這些蘋果,進而再由對除法豎式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介紹豎式計算,並且把豎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和分蘋果的活動緊密聯絡起來。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試商方法。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質疑和創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3、不足:這節課上得不夠生動、活潑。

盆和瓶教案及教學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電池的外形、種類、及簡單的功能。

2、在嘗試性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探索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活動準備:

收集多於幼兒人數的電動玩具;形狀、大小不一的電池;電池裝配示意圖。會發光的花兩朵。

活動過程:

一、感知電動玩具有電池和沒電池時的不同狀態。

1、(幼兒分散自由站立,老師站在一邊)師:小朋友,你們看電動玩具城玩具真多呀!想不想去玩一玩?等會把你在玩具城發現的祕密告訴大家,好嗎?

2、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老師巡迴指導指導語:師:你在玩什麼?,你發現了什麼?它是怎麼樣玩的?

3、集合:師:小朋友,電動玩具城好玩嗎?

你剛才玩的什麼玩具?發現了什麼?

(多請幾位幼兒回答)對幼兒回答作簡要小結,如:你的玩具汽車是會動又會響的。

對不動、不響、不亮的玩具,可說:你的玩具是不能動的。

小結:剛才小朋友在玩具城裡玩得很高興,發現了許多關於玩具的祕密,有的玩具是會動的,有的會響、會發光,真好玩!你知道是什麼東西使你的玩具動起來、響起來、亮起來的?(是電)你玩具裡的電在哪裡?(請一幼兒找出)可是有的玩具卻不會動、不會響、也不會發光,這是怎麼回事呢?

(請一幼兒找出玩具沒有電),(如沒有不會動的,教師可準備一沒裝電的玩具)小結:原來電動玩具是要裝了電池才會動、會亮、會響的,沒有電池就不能玩了,要電動玩具一定要裝什麼?(電)

二、認識電池並給玩具們選配合適的電池師:電池的本領真大,你見過電池嗎?(幼兒集體回答)你的椅子下面就躲著一位電池朋友,請你等會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告訴大家電池是長的怎麼樣的,你發現電池上有什麼祕密?

(請個別幼兒回答易說出的:電池是圓柱體的,有大有小,一頭凸出,一頭平,師出示,如幼兒找出+、-、師直接把+、-、貼在上)如幼兒找不到,師可提示:電池上有兩個數學上學過的符號,找找看在哪裡?或是:老師在電池上發現了這兩個符號,找找你的電池上有嗎?(幼兒找)+在哪一頭,-在哪一頭?幼兒說出後請一幼兒上來一貼“+、-”

小結:電池真有趣,今天,我們看到了圓柱體的電池,有大的、小的,電池上還有“+、-”呢?

電動玩具裝上了合適的電池就可以玩了,在桌底下的籃子裡有許多電池,下面請你給玩具裝上合適的電池,裝電池時看看你把電池裝在哪裡?你是怎樣裝的?有沒有什麼新的發現?

幼兒嘗試給玩具裝電池,老師瞭解幼兒安裝情況,引導幼兒觀察電池盒中也有“+、-”。

集合幼兒:

師:你們給玩具裝上電池了嗎?(幼兒集體回答)你把電池裝在哪裡?

請一幼兒將玩具拿上來,讓幼兒認識電池盒。

你們的玩具上都有電池盒嗎?在電池盒裡你發現什麼祕密嗎?(也有“+、-”)如幼兒說不出,則師:請你們再去看一看電池盒裡有什麼祕密看好了馬上回來。

小結:原來電池盒裡也有“+、-”和電池上的一樣,把電池裝在電池盒裡就可以玩了。

師:誰的玩具剛才裝了電池就可以玩了?(幼兒舉手)師:你們真能幹!(請一幼兒上來給花裝上電池)誰把這兩節電池裝到電池盒裡?

誰的玩具裝了電池還不動?

也請一幼兒裝電池,比較分析二朵花,並請不亮的幼兒參照亮的幼兒的示意圖在裝一遍電池,(教師適當幫助,使其體驗成功)。並向他表示祝賀。

小結:電池上的“+”對著電池盒裡的“+”,電池上的“-”對著電池盒裡的“-”,“+”對“+”,“-”對“-”。

三、再次嘗試,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裝電池時要看清楚“+”對“+”,“-”對“-”請另外再選一件玩具再去試一試。

1、幼兒裝電池後玩一玩玩具。(時間短一些)

2、總結:師:這一次那些小朋友成功了?

電動玩具裝了電池,開關一開就能玩了,你還知道什麼東西也要安裝了電池才能用?玩好了,用好了怎麼樣?(要關掉)為什麼不能一直開著?

所以,我們要節約用電,時間長了,電會用完的,沒電的電池就變成了廢電池,廢電池可不能隨便亂扔會汙染環境的。

教學反思:

1、孩子平時參與活動課偏少,導致紀律不太好,但孩子的參與度很高。

2、幼兒對電池環保的理解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