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淺析××交通發展新思路

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淺析××交通發展新思路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淺析××交通發展新思路

李安廳長在今年的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堅持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的發展觀”指導全省交通工作,特別強調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大力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以此推動交通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這是我廳黨組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具體體現和智慧結晶,為全省交通工作指明瞭奮鬥方向和目標。反覆通讀今年的交通工作報告,通篇昭示著一個科學論斷,那就是:只有探索和倡導“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湖南交通改革和發展新思路,才能實現全省交通改革開放的新突破,才能進一步開創我省交通事業新的跨越式發展的新局面。本文試圖從我省交通改革和發展實際出發,結合學習和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分析和闡述這一科學論斷。

“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就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牢固樹立人本思想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將社會資源轉化為交通資源,並整合交通資源,在這個過程中不追求主管部門對交通資源直接掌握和控制的程度,而是追求全社會交通資源總量的擴大、質量的提高、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它體現了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體現了執政興國、加快發展的客觀要求,體現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革;
是我省交通改革開放成功實踐的總結和深化。

要探索和倡導這一發展的新思路,必須要做到“四個破除、四個樹立”,即破除交通建設單純依靠國家投資和規費投入的思維定勢,樹立市場化籌融資建設的觀念;
破除搞交通建設一定要交通部門當業主的思維定勢,樹立誰投資誰當業主的觀念;
破除交通企業集團一定要國家控股的思維定勢,樹立誰資產大、實力強誰控股的觀念;
破除科技和人才部門所有的思維定勢,樹立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合理利用人才科技資源的觀念。

(一)運用市場機制,創新運作方式,在籌資和建設上做到“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

籌集更多的交通建設資金是加快交通發展的基礎條件。我們要在鞏固過去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基礎上,開闢和擴大資金籌措渠道,特別是在積極財政政策將逐步淡出的情況下,我們要加大社會籌融資的力度,在盤活存量、招商引資、股票融資、債券融資等方面下功夫,以滿足加快發展的需要。

1、不斷創新籌資方式。“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就是通過把握巨集觀經濟政策和發展的持續性,創新籌資方式,努力擴大籌資規模,全力以赴完成“十五”期500—600億的投資目標。一是進一步爭取貸款。從目前情況看,投資於基礎設施建設是金融機構開拓業務,提高效益的重要方面,交通部門要繼續加強與金融部門的合作,抓好重點專案的貸款,同時,要儘量降低借貸成本,認真做好貸款專案的還貸能力分析,減少貸款的風險。加入wto後,外資銀行的進入將為我們爭取銀行貸款開闢新的領域,交通系統要爭取有新的突破。二是招商引資。我們要破除所有制准入壁壘,簡化程式,要認真總結已經引資專案的經驗教訓,為投資者服好務,優化投資環境。同時要健全和完善引資激勵機制。調動各層次各方面對招商引資的積極性,鼓勵引進更多的資金。三是轉讓經營權。要積極擴大成果,總結宣傳成功經驗,將轉讓領域從公路拓展到港航站場,廣泛吸納外資,吸納國內民間資金,吸納國內其他產業和企業的資金。四是盤活存量資產。通過資產重組、股票融資、債券融資等方式,將實物資產變為資金,同時要用好已變現的資金,主要投入公路建設和交通新技術開發應用領域。

2、不斷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模式。“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就是隻要有利於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無論何種建設模式都可以探索和採用,不管是國外、境外資金,還是國內社會資金,只要願意投資湖南交通基礎設施,有利於湖南交通發展,不管誰當業主或老闆都行,並要提供良好的服務和支援,創造良好的建設環境。一是bot模式。所謂bot模式就是投資、建設、經營、移交一條龍,被國際上認為是專案融資開發的帶趨勢性的一種模式。二是世行建設模式。以京珠為代表的世行貸款專案建設模式,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和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有益探索,當前重要的任務是作好經驗總結,其他擬採用世行貸款的工程,必須嚴格執行世行規範和程式,管好專案,以爭取國際金融組織更多貸款。三是企業投資建設模式。一家獨資或多家企業合資合股聯合建設交通工程,是建設市場的一種新趨勢,長益和長潭西線高速公路和部分市縣的普通公路建設作出了新的探索。

3、不斷創新基礎設施養護管理。“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貫徹到養護工作中,就是要大力推進養護企業化、社會化和市場化程序。這是提高養護效率,降低養護成本,保證養護質量的重要途徑。養護市場化的目標就是建立全省性的統一的養護市場。關鍵是要規範招投標工作,堅決打破部門保護和行業壁壘,建立有序的競爭機制。

(二)改革產權制度,優化運輸結構,在企業改制上做到“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

按照“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思路,企業改革必須有利於放開搞活交通運輸市場,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社會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在此前提下企業採用何種形式改革,必須由市場說了算,由企業自主決定。

1、打造湖南交通企業的“旗艦”。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競爭,是規模競爭,是實力的競爭,服務質量的競爭。特別是在全國高速公路網路逐步形成、建設市場日趨規範的形勢下,國家對參與跨省高速公路客運和參與全國建設市場競爭的企業有規模和資質要求。為應對新的競爭要求,我省必須抓緊進行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敢於把交通國有運輸和建設企業推向市場,敢於吸引社會不同所有制企業參股,甚至控股交通國有企業,在整合而不是捏合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以資產為紐帶,儘快形成在全國市場具有競爭力的“旗艦”型的企業集團。一是抓緊組建高速客運和物流領域的企業集團。重點在於爭取資質達標,搶佔市場競爭有利地位。二是抓緊組建基礎設施施工和養護集團。重點在充實機械裝置,提高管理水平,穩定經營市場。三是抓緊組建科研設計開發企業集團。重點是搶佔新的經濟增長點,圍繞效益目標,儘快實現企業化經營。

2、著力調整交通企業所有制結構。從湖南交通運輸業的所有制結構來看,非公有制經濟所佔比重低於國民經濟中的一般水平(30%左右),也低於全國交通行業平均水平,交通運輸的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在經營上還依附於公有制經濟,沒有形成不同所有制經濟成分之間的有效競爭。與此同時,交通國有經濟也存在分佈過寬、素質不高、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狀況。交通行業這種不合理的所有制結構必須儘快改變,作到進退有序、有所為有所不為。要積極探索公有制多種有效實現形式,支援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要大力發展混合經濟和集體經濟,大力發展私營、個體經濟,推動個體、私營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儘快提高民營運輸經濟的比重。通過調整交通企業所有制結構,促進交通經濟整體效益提高。

3、大力發展交通民營經濟。要針對民營企業規模小、力量薄弱的特點,制訂和實施促進交通民營經濟發展的激勵政策和有效措施,儘快取消對民營企業的歧視性政策,營造其生存發展的良好環境。其次,要幫助民營經濟規範化運作,在尊重自主決策的前提下,為民營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援。在發展民營經濟的過程中,還應高度重視中小交通企業民營化,通過參股、拍賣、兼併等有效形式,使中小國有、集體企業走民營化之路。

4、實行政企事企分開。在企業改革中,要特別重視政企分開,事企分開,政府通過出資人代表國家行使所有者職能,政府和行業管理部門不再直接管理企業。只有這樣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既是主管部門,又直接管理交通企業而導致地區封鎖的體制性障礙,才有利於妥善處理由於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而產生的各種利益關係的調整。

(三)開拓人才和技術市場,在科教興交上做到“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援。國際、國內一些著名學者認為,21世紀的競爭主要是智力和科技的競爭。按照“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思路,交通一方面要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和科技自主開發,另一方面要樹立人才和技術的市場觀,多種形式,不拘一格地把人才、技術吸引進來。

1、推行人員聘用制。除按照國家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及轉製為企業的單位外,其他所有事業單位都要全面推行人員聘用制度。有條件的要全面推行,不具備條件的可先行試點,按照統一部署、穩步推進的原則,在事業單位基本建立正常化、規範化、市場化的聘用制度,著重抓好科學設崗、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合同管理、嚴格考核等環節,規範聘用操作程式,強化競爭激勵機制,轉變人才管理模式。

2、大力引進社會人才。交通要發展,人才是關鍵,除用好現有各類人才之外,還要通過市場化、契約化的做法,引進社會賢才為交通發展服務。尤其要從社會引進法律、金融、經貿、資訊、物流等特殊需要的高層次的專門人才,為交通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保證交通工作的高效運轉。在時機和條件成熟時,可試行政府僱員制。

3、建立科技人才和成果的引進轉化機制。一是圍繞交通生產建設中的技術難題,以聯合攻關的形式,採取激勵政策和措施,讓社會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力量進入交通主戰場,也可採取長期合作的形式,有針對性的開展課題研究、技術諮詢。二是圍繞交通生產建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置的應用,按照“引進、消化、推廣、應用、創新”的原則,有組織、有重點的將大批先進、適用、成熟的科技成果及時引入交通領域。三是以事業留人,以待遇留人,要捨得花本錢直接引進高素質的科技人才。

(四)轉變職能,強化服務,在領導和管理方式上做到“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發展,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後,在行業管理體制和方式上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必須繼續深化改革,按照“以人為本,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思路,就是要重新定位管理部門的職責,轉變職能,理順行業管理部門與市場經營者、中介組織的關係,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具體從三個方面入手。

1、構建服務型政府。由於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各級政府管理部門在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職能安排上,不同程度地出現錯位、越位、缺位,似乎把所有職權拿在手裡,唯我所有,直接調控,才能體現管理者的作為,因而導致職能偏差和行政行為的不規範。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級交通管理部門首先必須在管理觀念上要用為社會服務,為管理物件服務的觀念,代替如何把管理物件“管住”的觀念;
在管理手段上,要用經濟和法律手段調控市場,代替單純運用權力和行政手段調控市場,改變只有利於管理部門,不利於管理物件的管理規定。其次,必須實現職能轉變,還權與社會,還權與人民,還權於企業。將政府不應管、管不好的職能或下放、或轉移給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政府職能轉變,要體現在行業管理各方面,特別是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政府的主要職責不再是直接調動社會資源或指揮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是通過政策引導、制定法律法規、資訊釋出等方式,為企業成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環境,真正使政府管理部門做到不錯位、不越位、不缺位。

2、健全和完善管理體系。市場經濟是效率經濟,提高管理部門的效率,首先就必須理順管理部門內部各級單位和管理部門之間的相互關係。在國有資產運營方面,要理順管理部門、企業與資產經營單位(公司)的關係,落實各方責權,提高工作效率。在行業管理方面,計劃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能下放的職能要全面下放,確保直屬局的責權到位,減少層次、避免重複,提高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要站在全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看交通,立足於發展綜合運輸體系的目標,推動公、鐵、水、空運輸統一管理體系的建立。特別要進一步理順公路交通與城市交通管理之間的關係,從有利於繁榮運輸市場,有利於多種運輸方式相互銜接的原則出發,明確有關管理部門相互關係,增強協調性。

3、深化管理方式的改革。一是要深入學習和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樹立做法制政府、誠信政府、責任政府的理念,遵循權由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須賠償的權力執行規律。二是要繼續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式,提高審批效率。為落實被管理者的知情權,維護市場公平,要解決審批事項和其他行業管理中存在的封閉運作、暗箱操作等問題,落實政務公開和依法行政的要求,把部門的行政審批納入社會的行政服務中心統一運作,以實現行政審批方式方法的創新。

4、推進領導方式、領導方法和領導作風的轉變。在領導方式上,要由微觀管理向巨集觀管理轉變,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轉變,轉換職能,下放許可權、抓大事、不拘泥於小事;
在領導方法上,要發揚民主,善於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科學決策、敢於決斷、敢於負責、一抓到底;
在領導作風上,要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江澤民同志曾指出: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不僅僅是工作方法的問題,也是思想方法和世界觀的問題,是對人民群眾的立場和態度問題。就交通工作而言,也是實現交通改革發展思路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定要努力轉變,適應新形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