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專案建議書建議書範文

1總論1

專案建議書建議書範文

1.1專案背景1

1.2專案概況2

2專案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3 2.1專案建設的背景3

2.2專案的建設必要性5

3場址及建設條件8

3.1地點與地理位置8

3.2自然條件8

3.3公用設施條件10

3.4社會經濟條件12

3.5交通條件13

4建設方案14

4.1專案總體規劃14

4.2工程方案15

5環境影響評價20

5.1環境現狀20

5.2採用的環境保護標準20 5.3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21 5.4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24 6專案組織機構26

7專案實施進度27

7.1專案設施工期27

7.2實施進度安排27

8工程招投標29

8.1概述29

8.2招標組織形式29

8.3招標方式29

9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30 9.1投資估算30

9.2資金籌措32

11社會評價33

11.1專案對社會影響分析33

11.2專案對所在地的互適性分析3281.1專案背景

1.1.1專案名稱

象山縣半邊山旅遊開發移民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專案。

1.1.2承辦單位概況

本專案承辦單位為象山縣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1500萬元,由象山縣人民政府、象山縣旅遊局共同組建,公司宗旨為“以優質的服務、良好的信譽開拓象山旅遊資源,發展象山旅遊業,促進象山經濟發展”。主要經營範圍涉及旅遊資源市場開發、旅行社、建築裝潢、飲食、住宿,兼營旅遊產品營銷、旅遊諮詢服務、旅遊人才培訓、旅遊汽車出租、旅遊票務待售等。

1.1.3報告編寫依據

1、《投資專案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

2、《象山縣域總體規劃(2004-2020)》;

3、《石浦鎮總體規劃(調整)(2003-2020)》;

4、《寧波市徵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條例》;

5、《村鎮規劃標準》;

6、象山縣人民政府相關檔案;

7、其他相關設計標準和規範;

8、委託方提供的相關基礎資料。

1.2專案概況

1.2.1擬建地點

專案所在地為石浦鎮昌國南門桔場。地塊東臨沿海南線一級公路,其它方向為山地。

1.2.2建設規模及內容

建設規模:專案規劃總用地面積176198.1m2。

建設內容:半邊山旅遊專案二期、三期移民安置小區(石浦鎮昌國南門桔場移民安置地塊)“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

1.2.3主要建設條件

本專案建設地點位於石浦鎮昌國南門桔場,昌國片區村莊供水、供電、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能滿足建設要求。

1.2.4專案建設進度

本專案於2008年5月開始動工,至2008年12月竣工,建設工期為8個月。

1.2.5專案建設投資和籌資方案

該專案總投資為2180萬元,資金來源為自籌。

1.2.6主要經濟指標

表1-1 專案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序號名稱單位規模備註

1 總用地面積m

2 176198.1

2 建設工期月8

3 專案總投資萬元2180

2專案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

2.1專案建設的背景

2.1.1象山縣旅遊發展概況

象山縣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的中心地帶,緊靠國際大都市上海.境內群山連綿,海域壯闊,千港百灣,島礁眾多,碧海金沙,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華東惟一擁有山,海,島,崖,灘,景,物七大特點的濱海資源地區。

象山縣委縣政府在1998年作出了全面發展海洋旅遊的戰略決策.對全縣170多個自然,人文景觀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實地勘察,在此基礎上,按照"高起點,全方位"規劃的總體要求,先後編制了嚴密的規劃, 並啟動鬆蘭山旅遊開發。2000年,召開第一次全縣旅遊工作會議,提出了"大旅遊,大產業,大發展"的思路,把旅遊業作為全縣第三產業的先導和全縣經濟新增長點著力加以培育。2003年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旅遊富民"發展戰略,明確了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全縣經濟支柱之一的發展方向。2004年,召開全縣加快服務業發展大會,明確了把旅遊業培育成為第三產業的主導產業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象山縣始終堅持精品開發理念,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凸顯海洋,生態,文化主題,目前已形成鬆蘭山度假區,象山影視城,中國漁村,石浦漁港古城四大骨幹旅遊品牌。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旅遊綜合產業服務體系。2006年,全縣接待遊客數達到232萬人次,旅遊經濟總收入1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和17.5%。旅遊業已成為縣域國民經濟中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程序的加快和杭州灣大橋,象山港大橋,浙江沿海高速通道的相繼建設,將使象山直接接軌上海,為象山的旅遊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機遇。

2.1.2象山縣半邊山旅遊專案概況

“象山半邊山旅遊度假區”位於象山旅遊生產力“一帶四區”佈局中的石浦重點旅遊開發區。該專案由新鶴、蛟龍、半邊山三個區域組成,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里,南鄰中國漁村皇城沙灘,北與國家4a旅遊景區鬆蘭山相呼應。區內濱海岸線曲折綿長,植被良好,海蝕地貌景觀獨特,是尚待開發的處女地。該專案擬建成以生態、文化、探險、運動、休閒為主題,具有商務會展、遊樂健身、海洋娛樂、休閒度假功能的舒適旅遊休閒度假區。度假區力求以國際一流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服務,塑造獨具魅力的“東方夏威夷”,接納來自海內外的賓客。專案建成後將大大提高象山海洋旅遊檔次。象山縣委縣政府在關於象山旅遊的發展戰略中提到要重點推進半邊山旅遊區的開發,該專案已列入象山縣重點工程。

旅遊開發應與移民安置有機結合起來。半邊山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徵收蛟龍村、金山村、新鶴

村集體土地。做好半邊山旅遊度假區的移民安置工作是專案開發的基礎和前提,是旅遊開發專案健康發展的保證。為此象山縣徵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辦公室出臺了《象山縣半邊山旅遊專案徵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並通過了象山縣人民政府的審批。《方案》中提到安置方案以遷建安置為主,遷建安置由拆遷人提供遷建和費用,被拆遷人自行建造安置用房;拆遷人負責遷建用地的通水、通電、通路和場地平整,被拆遷人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管理的要求由所在村統一或自行建造單體或聯體住宅。2.1.2專案的規劃相關性

根據《寧波市徵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條例》,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應當遵循依法管理、合理補償、妥善安置的原則,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有利於土地集約和節約利用。住宅用房的拆遷補償安置,可以實行調產安置,也可以實行貨幣安置,對符合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規定條件的被拆遷人,還可以實行遷建安置。被拆遷人有權選擇具體的補償安置方式。調產安置和遷建安置地點的確定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的要求。

《石浦鎮總體規劃(調整)》(2003-2020)提出,昌國區以居住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為主,建設文化中心和旅遊服務中心,為半邊山-皇城沙灘旅遊開發提供配套服務,併兼顧昌國組團的發展。

半邊山旅遊度假區專案一期徵收新鶴村集體土地,二期、三期徵收蛟龍村、金山村集體土地。本專案為專案二期、三期移民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安置地塊位於石浦鎮昌國南門桔場。安置方案符合《寧波市徵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條例》和《石浦鎮總體規劃(調整)》(2 003-2020)。

2.2專案的建設必要性

2.2.1該專案的建設是促進半邊山旅遊專案開發的需要

象山縣委縣政府在關於象山旅遊的發展戰略中提到要重點推進半邊山旅遊區的開發,該專案已列入象山縣重點工程。作為象山縣旅遊重點開發專案,半邊山旅遊區專案物件山縣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大的影響作用。

移民工程是半邊山旅遊區專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移民工作的順利實施關係到該專案的健康有序發展,也關係到象山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將為開發商提供好的投資環境和旅遊資源,為當地居民解決旅遊開發帶來的不良影響,切實把“旅遊惠民”的政策落到實處,為半邊山旅遊專案的開發贏得更大的支援。

2.2.2該專案的建設是保障居民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

旅遊開發要注重對開發區域資源及人文的影響,要實現“以人為本”。半邊山旅遊區的開發對於當地人文產生的影響就是將佔用當地居民的生存空間,客觀要求改變當地居民人文環境。解決該問題的措施需要保障並且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摒除旅遊專案對當地的居民造成的不利影響。

該專案的實施,以保障居民利益為原則,合理確定安置方案,力求改變居民生活條件,發揮移民安置的積極效用,對於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2.2.3該專案的建設是引導村莊集聚,優化村莊佈局的需要

該專案將蛟龍村、金山村兩個村莊集中安置,統一配置基礎設施,合理規劃建築佈局,有利於引導村莊佈局的優化和人口集聚,促進城市化健康發展;有利於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的統籌配置,改善人居環境;有利於農村住宅的集中建設和有序改造,節約土地資源。對於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建設面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3場址及建設條件

3.1地點與地理位置

石浦鎮地處東海之濱、象山半島南端,位於東經121°48-121°57,北緯29°08-29°13,處於以上海為龍頭,浙江、江蘇為兩翼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寧波港口群的重要組成,目前為全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北接新橋、定塘等鄉鎮;西扼三門灣;南與鶴浦、高塘隔港相望;東臨大目洋、貓頭洋,是象山縣南部的區域中心。行政區域由鎮本土和檀頭山島、東門島、對面山島、半招列島、漁山列島等眾多島嶼組成,鎮本土呈東北-西南走向,帶狀形態,陸上海岸線長108km,全鎮陸地面積121.6k㎡(含海島面積19k㎡)。

專案所在地為石浦鎮昌國南門桔場地塊,土地利用現狀為林地。

3.2自然條件

3.2.1地型地貌

石浦鎮背山面海,大陸部分,東北屬沿海丘陵地貌,城區處濱海階地,西高東低,一般海拔20~28米,沿港3~4米,平均海拔15米;西南多為海積平原,面積約為30平方公里。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大明山主峰海拔425.2米,為最高峰。島嶼部分,多屬海島丘陵,檀頭山地勢高峻,主峰海拔225米。打鼓峙及對面山、東門島有小塊平原,均圍墾而成,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專案所在地塊地勢存在高差。

3.2.2氣象條件

石浦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夏長春秋短。年平均氣溫16.2℃;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393毫米,一年四季降雨主要集中在兩個雨期,即4-7月份的梅雨期和7-10月份的颱風期;沿海平均風速為5.6m/s(4級),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多為偏南風,春秋兩季風向多變。災害性天氣較多,其中臺風、暴雨成災較為頻繁。颱風是主要的災害性天氣之一,5-11月為颱風影響季節,其中7-10月還可直接登陸象山。平均每年約出現2次。暴雨大多出現在6、8、9三個月,主要由颱風及梅雨造成,暴雨雨量集中,雨勢猛,時間短,強度大,易造成山洪爆發,農田積水內澇。

3.2.3工程地質和水文

1、地質

象山縣地質構造屬閩浙隆起東南沿海褶皺帶,以新華系構造和緯向構造為主體構造,均以斷

裂為主要形跡。地層主要為侏羅系上統陸相火山岩,次為白堊系火山沉積岩,第四系地層多見於濱海平原,泥盆系—下石炭統、第三系地層亦有出露。

2、水文

a 陸域水文

石浦鎮背山面海,自成獨立水系。山丘溪澗密佈,大多源短流急。境內的地表水主要有大塘港河水系,為大塘港末端,大塘港河總蓄水量為8000萬立方米,1983年開通金石引河,引大塘港水入石浦港。鎮域內主要河流有4條:金石引河主流長11公里;雞鳴河主流長4.75公里;長塘河主流長6公里;坦塘河主流長1.75公里。主要特徵為河流短促,水源不豐。石浦鎮地下水分兩種型別,即裂隙水和孔隙潛水,裂隙水分佈在周圍山區,補給水源為大氣降水;孔隙水主要分佈在平原區,含氟量較高,補給水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其次是裂隙水。一年內地下水徑流高峰分別為4-7月(黃梅期)。

7-10月(颱風期),深層地下水埋深一般在60m以下。

b海洋水文

全年平均水溫為18.7度,冬季最低為6.4度,秋季最高為28度;海洋水鹽度為22.7~30.9度,石浦港屬半封閉式海港,潮汐屬非正規半日潮,潮差太大,平均潮差超過4米,是一個強潮差,港中大小潮流差異顯著,平均潮流流速在1m/s左右,小潮流速約0.4m/s,歷史實測最高潮位4.83米。石浦鎮沿海水域廣闊,灘塗遍佈,水質肥沃,營養鹽豐富,水產資源品種繁多,是多種海洋生物繁殖、索餌、生長棲息的優良場所。

3.3公用設施條件

3.3.1給水

石浦鎮現有四個水廠,石浦鎮用水水源主要來自四個水庫,分別為供水量180萬立方米的三家村水庫、88萬立方米的利民水庫、8萬立方米的文昌閣水庫及超過1000萬立方米的大塘港水庫。其中昌國片主要由小南門水庫及鎮北簡易水廠聯合供水,由金架山水庫引水供給。

3.3.2排水

石浦鎮區帶狀佈局,背山面海,鎮內溝河縱橫,現狀排水體制為雨汙合流制。排水管道普及率在70%左右,現有排水管道總長54.38公里。

3.3.3供電

石浦鎮現有主變兩臺,容量為2×3.15萬kva。石浦110kv變電站由寧海躍龍變電站經一回路110kv供電,且有35kv出線。另外,丹城至石浦的110kv連線為備用線路。

鎮區現狀電壓等級為110kv/10kv。石浦變電站有35kv出線二回路:一路送東溪變電所,並與110kv西周變相連;一路至定山變和高塘變,基本為郊區農村使用。

3.3.4通訊

1、電信

鎮區內有電信母局一處。電信模組局四處(昌國、延昌、東門島、金星),其中,石浦天門

路電信母局裝機容量2.4萬門。2000年後,因業務發展需要,使用者劇增,現電信母局裝置已擴容至30480門,實裝24742門。

2、郵政

石浦鎮內設有郵政支局一個,郵政所3個,分別分佈在昌國、新城區的漁港北路和金山路北側。

3、廣播電視

石浦鎮內現有石浦廣播電視一座,共擁有有線電視使用者1.6萬餘戶,調頻廣播使用者7000餘戶。已形成電視、廣播共纜傳輸,並具有衛星接受、多功能開發條件。

3.4社會經濟條件

石浦鎮為象山縣轄鎮,系省歷史文化名鎮。鎮域面積121.6平方公里。下轄76個行政村, 22個居委會,有常住人口9.3萬人,流動人口3萬餘人,是象山縣域南部經濟、文化中心,以海洋經濟為主導的旅遊和港口城鎮。石浦鎮由昌國、延昌、石浦老城、番頭新區、東門島五個組團組成。其中四個舊城區是在原鄉鎮政府所在地的基礎上,發展為各自為政的格局,並相對獨立地集中在海灣的山嶴和海島上,經過歷代建設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居住規模和完善的服務體系。而番頭嶴平坦的地形和廣闊的腹地,使新區於西南集中成片,形成了現代化的城鎮格局。

石浦鎮農漁業經濟發達,具山海、港口之利,物產豐富,城郊型效益農業發展較好,種植以水稻、蔬菜、柑桔為主,全鎮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2.2萬畝。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培育了名特優農產品基地4個。漁業經濟發達,幾年來水產品年捕撈量一直保持在28萬噸左右,漁業產值維持13億元左右,約佔寧波市的40%。

臨港型工業特色明顯。全鎮現有工業企業64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達60多家,已形成水產品加工、機電製造、船舶修造、食品生產、石油化工等為主、其它為輔,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產業結構。2006年完成工業產值61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25.5億元。

3.5交通條件

石浦鎮城區現狀道路體系為南北交通依賴性較強,以漁港路為骨架貫穿延昌組團、老城組團和新城組團。東西交通以金山路為主幹,在新城組團基本上按照2000年的總規形成比較完整的方格形路網。

3.5.1對外交通

a對外交通主幹線:由沿海南線石浦段和沿海高速公路石浦連線線構成,其中沿海南線為穿越式交通,由北向西南在石浦城區沿山一側穿越,是石浦城區各組團對外交通主要通道。

b對外交通次幹線:陸島交通東線,石浦港區域陸島交通的一部分,擔負著石浦港區域北部和島嶼的對外交通的職能。

3.5.2城區交通

a城區交通主幹線:漁港路-興港路,貫穿石浦城區大部分組團交通併兼有疏港通道的職能。

b城區交通次幹線:五新公路、大明河西路,輔助聯絡石浦城區大部分組團交通的職能。3.5.3區間交通

a區間交通主幹線:金山路、葛峙西路、望鶴路、漁港東路、皇城大道、漁村大道等,主要為組團區間交通聯絡。

b區間交通次幹線:主要解決各組團內部交通聯絡。

4建設方案

4.1安置方案

4.1.1安置方式及規模

1、安置方式

安置方式主要有遷建安置、調產安置和貨幣安置,本專案為安置方式以遷建安置為主。

2、安置規模

本專案為半邊山旅遊開發二期、三期專案蛟龍村、金山村移民安置專案。共計安置人口144 0人,戶數580戶。其中安置蛟龍村人口780人,戶數310戶;安置金山村人口660人,戶數270戶。按照《村鎮規劃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中村鎮規模等級分類,該安置小區屬於大型中心村等級。

4.1.2安置規劃要求

1、基礎設施工程

按照《方案》要求,拆遷人負責遷建用地的通水、通電、通路和場地平整等基礎設施工程。通水、通電管線敷設至規劃住宅基地戶外牆體位置為止;安置區內主要道路要求達到硬化標準;主要安置區進行場地平整,達到建房要求。

2、建築工程

根據《方案》,被拆遷人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管理的要求由所在村統一或自行建造單體或聯體住宅。

戶型設計:遷建安置用地面積分為三種戶型:大戶型用地面積125m2,中戶型用地面積100 m2,小戶型用地面積62m2。

房屋結構:要求統一高度、統一立面、原則上按樣本房設計要求建造。

4.2專案規劃

4.2.1專案總平面佈置

該移民安置小區主要分為住宅、會所、商業服務、公共綠地四個功能分割槽,總用地面積176 198.1m2。

會所及商業服務區沿小區入口處主幹道兩側佈置,規劃設計建築層數為三層。

公共綠地佈置在會所及商業服務用地以西。

其它區域為住宅區,規劃大、中、小戶型相對集中成排沿區內道路佈置。

小區內主要道路為東西向主幹道,村內主幹道與地塊以東沿海南線一級公路交叉口作為村口。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下:

地塊總用地面積176198.1m2

淨用地面積166464m2

總建築面積151758m2

建築基底面積50082m2

容積率0.86

建築密度28.1%

綠地率30%安置總人口144 0人

安置總戶數580戶

其中:大戶型240戶

中戶型220戶

小戶型120戶

人均建設用地115.6m2

室外停車位20輛

詳見“專案規劃總平面圖”。

4.2.2場地平整工程

場地平整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平整使土地更適合用途的需要。土地平整工程一般由土石方開挖、土石方回填、土石方運輸和平整土地等組成。根據《標準》要求,村鎮建設用地的豎向規劃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保留原有水面和綠地,有利於地面水的排出,符合道路坡度設計,減少工程量。

本專案區域為林地,地勢存在高差,根據要求隨形就勢進行場地平整,所需土石方均就近採購。

工程規模:土地平整總涉及面積176198.1m2,平整物件為現有林地、坡地。

4.2.3道路交通工程

1、對外交通

專案所在地為石浦鎮昌國南門桔場。地塊東臨沿海南線一級公路,其它方向為山地。

本區塊將在沿海南線一級公路上設定主幹道出口,小區內支路與沿海南線一級公路相通。2、區內交通

區內交通要求處理好沿海南線一級公路與內部道路網之間的關係,建立等級明確、佈局合理、網路貫通的道路網。

1、道路等級

根據《標準》,村鎮道路級別分為4級,本專案區內道路應設3級、4級道路,可設2級道路。

區內主要道路分主幹道、次幹道、支路三級。主幹道按照村鎮道路級別的3級標準設計,紅線寬度12米,次幹道按照4級標準設計,車行道寬度為6米,支路道路寬度為4米。

2、路網結構:區內結合地形採用方格網狀路網,主幹路系統為一橫,次幹路為五縱,支路為宅前道路。

3、路面:村莊主要道路路面實行硬化標準,根據需要設定路燈。

4、村口:村內主幹道與沿海南線一級公路交叉口作為村口,村口設定綠化景觀

5、停車位:小區商業服務區設室外停車位20輛。

道路交通系統用地面積為63533m2。

4.2.4供電工程

1、用電量預測

根據用電性質和單位面積用電量指標,預測本區塊電力負荷。住宅按10kw/戶計,路燈照明按村莊道路面積1w/m2考慮,其它公建用電負荷按100kw計取,估算負荷總量為5964 kw。同時率以0.6計,區塊內用電計算負荷為3578kw。

2、電力設施

根據基地用電負荷,小區內設配電房兩座,分別佈置在公共綠地區域及住宅區域,與電力管線相接。每座變電所配置2臺1000kva的變壓器。

3、電源及線路佈置

小區供電來源為石浦110kv變電站,10kv電力線沿道路架杆敷設。

住宅及其它建築物380/220v線路由配電房採用電纜埋地方式敷設。電力管線成網狀佈置,主要沿小區主幹道、次幹道敷設,根據供電需要敷設至支路。

4.3.5供水工程

1、用水量預測

根據《象山縣城市總體規劃》制定的用水量指標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用水量預測;人均生活用水量按最高日220升/人•日,用水普及率100%,共計生活日用水量為316.8噸;公建、消防、綠化及未預見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10%計,則用水量為31.68噸。

綜上,本區塊內最高日用水量為348.48噸/日。

2、水源

本專案由小南門水庫供水。

3、供水管網

本規劃區採用集中供水系統,給水管網主要沿小區主幹道、次幹道敷設,根據供水需要敷設至支路。

小區供水主管道管徑為dn200,次管道管經為dn150、dn100。

4.3.8排水工程

1、排水體制

本區塊排水體制為雨汙合流制。

2、排水管網

雨水:雨水排放充分利用地形,通過溝渠就近排入水體。

汙水:汙水量按給水量的80%計,本區塊的汙水量為278.78噸/日。生活汙水經化糞沉澱後由排水溝排入附近水域。

5環境影響評價

5.1環境現狀

5.1.1水環境現狀

象山縣大、小水庫水質基本保持良好,7個水源保護區基本保持在Ⅰ~Ⅱ類水質範圍內,部分水區水源受到汙染。石浦鎮域內金石引河水質及石浦港域近岸海水水體汙染比較嚴重,主要超標因子為cod、總磷、總氧、非離子氨。

5.1.2大氣環境現狀

象山大氣環境的主要汙染物是總懸浮顆粒物,其次是氮氧化物、降塵、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河氮氧化物的年均值和日均值符合大氣二級標準。石浦漁港有魚腥臭味空氣汙染。

5.1.3聲環境現狀

目前象山聲環境汙染主要來源於交通、工業、建築施工、社會生活和其他聲源。中心城區的噪聲功能達標區域是居民文教區、混合區、工業集中區,二超標較嚴重的是交通幹線兩側。石浦鎮隨著建設、發展等功能日趨合理,聲環境質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專案所在地聲環境質量較好。

5.2採用的環境保護標準

5.2.1環境質量標準

大氣環境: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

水環境: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標準;

聲環境:執行《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中Ⅰ類標準。

5.2.2汙染物排放標準

(1)廢氣

廢氣執行《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

(2)廢水

專案廢水排放可執行《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二級標準。

(3)噪聲

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築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

5.3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

5.3.1施工期噪聲汙染分析

1、施工期噪聲汙染源

施工期間噪聲汙染分為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及施工車輛噪聲。本專案主要施工噪聲源是:施工過程使用推土機、挖土機、混凝土震動機、混凝土攪拌機等以及道路施工時鏟用機、壓路機、瀝青砼推鋪機等機械裝置及運輸車輛。

2、施工期噪聲汙染防治措施

合理放置施工機械,儘可能佈置在對場界外造成影響最小的地點,並在高噪聲裝置周圍設定掩蔽物。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禁止夜間進行高噪聲作業。以液壓工具代替氣壓工具,打樁應採用液壓鑽孔、澆注樁頭的低噪聲施工方法。

5.3.2施工期水汙染分析

1、施工期水汙染源

施工期間將產生施工人員生活汙水、打樁泥漿水和施工裝置的沖洗廢水,給施工區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專案施工人員人數按20人/天計,平均每人每天120l的生活汙水排放量計算,施工期生活汙水排放量為2.4t/d;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將會涉及鑽孔、澆築等工程,工程施工過程產生少量的泥漿、砂漿等,如處理不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環境;施工時如遇降雨,雨水沖刷施工現場,雨水徑流含有大量懸浮固體物,也會短暫性的影響水體。

2、施工期水汙染防治措施

在施工前期應同步設計好排水溝和沉澱池,將建築泥漿水和沖洗水經沉澱分離後的上清夜排入汙水管網,沉澱泥漿應定期外運。建築廢物應按指定地點堆放並及時清理,避免因暴雨沖刷而流入附近水體。建議在施工場地設定簡易廁所和化糞池,對施工隊伍居住地的食堂、浴室和廁所汙水進行處理。

5.3.3施工期空氣汙染分析

1、施工期空氣汙染源

按起塵原因可分為風力揚塵和動力揚塵。風力揚塵主要是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黃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區表層浮土由於天氣乾燥及大風,產生風力揚塵。動力揚塵主要在車輛行使時產生。

施工過程中由於挖土、填土、推土及搬運泥土和水泥、石灰等裝卸、運輸、攪拌過程中有大量塵埃散逸到空氣中;道路施工時運送物料對汽車引起道路揚塵汙染;物料堆放期間由於風吹引起的揚塵;在路面施工時由於推鋪瀝青混凝土可能產生瀝青煙汙染;根據建築施工工地的有關資料,當風速較大時,周圍一定範圍內tsp濃度將超過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水平。此外,人員、工具、建築材料、土方的運輸汽車以及一些動力裝置會排放少量nox、co 和thc,對大氣環境也有一定影響。

2、施工期空氣汙染防治措施

建議施工單位採取以下措施:開挖時,對作業面和土堆適當噴水,使其保持一定溼度,以減少揚塵量;開挖的泥土和建築垃圾要及時運走,避免長期堆放;確需較長時間堆放在戶外的散粒建築材料,如黃沙、碎石等,應採用雨布覆蓋或經常灑水保持溼潤,減少揚塵。對施工現場實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統一堆放,並儘量減少搬運環節。防止運輸車輛裝載過滿,並儘量採取遮蓋、密閉措施,減少沿途拋灑,並及時清掃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築材料,定時灑水壓塵,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揚塵。施工現場要進行圍欄或部分圍欄,縮小施工揚塵擴散範圍。當風速過大時,應停止施工作業,並對堆存的砂粉等建築材料採取遮蓋措施。5.3.4施工期固廢汙染分析

1、施工期固廢汙染源

建設專案施工期間固體廢氣物:一類為建築垃圾,另一類為生活垃圾。本專案從事場地平整,所需土石方均就近採購。施工過程中基本無廢土石方產生,施工過程中主要固廢為生活垃圾。施工期生活垃圾若處理不當隨意扔置,對周圍環境將產生汙染。預計生活垃圾產生量為40k g/d。

2、施工期固廢汙染防治

生活垃圾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內,由環衛部門及時進行統一處理,避免出現垃圾長時間堆置腐爛產生異味和招引蚊蠅。施工期間產生的建築垃圾應堆放或填埋到指定位置。在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垃圾散落在路面上,以免產生二次汙染。

此外施工期須設定施工人員的臨時衛生場所,以免汙染環境。

施工期產生的汙染對其環境的影響是短暫的,一旦施工結束,其影響隨之消失。

5.4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

5.4.1營運期水汙染分析

1、營運期水汙染源

本專案正常運轉後,產生的廢水主要生活汙水。預測本區塊的汙水量為278.78噸/日。

2、營運期水汙染防治措施

廁所廢水經化糞池處理,餐飲廢水經隔油池處理後通過溝渠排放。

5.4.2營運期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分析

居民廚房產生的少量油煙廢氣,可將其經油煙淨化裝置處理後排放。

5.4.3營運期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分析

1、營運期固體廢棄物汙染源

營運期主要廢棄物為居民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廢材及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2kg計,生活垃圾日排放量2.9t。

2、營運期固體廢棄物汙染防治措施

針對生活性廢物,區域內合理分佈垃圾收集處和垃圾桶等設施,以利垃圾的收集和清運。

專案組織機構

合理、科學地制定管理方案,確定專案的組織結構和配置人力資源是保證專案建設和生產經營順利進行、提高勞動率的重要條件。

本專案的承辦單位為象山縣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公司組織機構圖如下:

圖6-1 公司組織機構圖

7專案實施進度

7.1專案設施工期

本專案建設包括工程前期、工程建設期等過程。工程前期工作包括專案審批、土地審批、規劃設計、工程設計及現場準備,工期為5個月,工程建設從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總工期為8個月。

7.2實施進度安排

專案建設前期為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建設期為2008年5月至2008年12月,建設工期為8個月。

為加快專案的建設進度,本專案在專案審批結束後,立即組織進行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工作。專案具體實施進度安排見表7-1。

表7-1 專案實施進度

序號名稱2007年2008年

ⅣⅠⅡⅢⅣ

1 立項審批

2 土地審批

3 規劃設計及審批

4 工程設計及招標

5 工程施工

6 場地平整

7 道路及管線

8 其它設施工程

9 工程竣工驗收

8工程招投標

8.1概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工程建設專案招標範圍和規模標準值規定》(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第3號令),本專案屬於“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專案”中的“使用國有資金投資專案”的範圍,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勘察設計和施工等均採取招標方式。根據《工程建設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增加招標內容和核準招標事項

暫行規定》(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第9號令)和《寧波市工程建設專案招標方案核准暫行辦法》(甬發改投資[2006]450號),本專案編制工程招標內容。

8.2招標組織形式

招標的組織形式有自行招標和委託招標兩種形式。本專案業主委託具有相應資質證書的建設工程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招標。

8.3招標方式

招標方式分為公開招標、邀請招標二種型別。本專案各項工程擬採取的招標方式均為公開招標方式。具體招標情況見表8-1。

表8-1 象山縣半邊山旅遊開發移民安置小區工程招標說明表

序號招標內容招標範圍招標組織形式招標方式

1 勘察、設計部分委託招標公開招標

2 施工工程部分委託招標公開招標

3 監理部分委託招標公開招標

9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9.1投資估算

9.1.1投資估算依據

1.《建設專案經濟評價方法與引數》(第三版);

2.《投資專案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

3.《浙江省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定額(2003)》;

4.建築工程費用參考當地類似的工程建築造價指標估算;

5.裝置購置及安裝費按專案建設單位的提供價格估算;

6.其他費用參照《浙江省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定額》及當地有關取費標準估算;

7.預備費按工程費用與其他費用之和的5%估算;

8.業主方提供的有關資料。

9.1.2建設投資估算

按照《建設專案經濟評價方法與引數》(第三版)的規定,將建設投資的估算分為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和預備費三部分,分別估算。

1、工程費用

建築工程費依據相關專業所提供的建(構)築物工程量和單位造價指標估算,單位造價指標的確定參照浙江建築工程費用估算表

序號名稱數量(m2) 單位造價金額

(萬元)

1 場地平整176198.1 15 264

2 道路交通工程6353

3 80 508

3 綠化工程52859 60 317

4 供水工程176198.1 20 352

5 供電工程176198.1 18 317

6 排水工程176198.1 10 176

7 合計1935

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根據《浙江省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定額(2003)》,本專案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主要包括地價、建設管理費、可行性研究費、勘察設計費、環境評估費、臨時設施費等,總估算金額141萬元,具體估算如下表:

表9-2 工程建設其它費用估算表單位:萬元

序號名稱計費依據費率金額

1 建設單位管理費工程總費用1.2% 23

勘察設計費工程總費用3% 58

2 可行性研究費專案總投資   1

3 環境影響評價費專案總投資0.1‰ 0.19

4 工程監理費工程總費用2% 39

5 建設單位臨時設施費工程總費用1% 19

7 合計141

4、預備費

預備費包括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目前一般不計漲價預備費;基本預備費按照工程建設費用和其他費用之和的5%計算,其估算值為104萬元。

5、建設投資

以上各項合計為建設投資,其估算值為2180萬元。

9.1.3建設期利息估算

本專案資金來源為自籌,故不存在建設期利息。

9.1.4總投資

本專案總投資=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本專案總投資為2180萬元。

9.2資金籌措

資金是每一個建設專案中的重要問題。工程專案中的主要資金包括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固定資金用於購置施工機械裝置等固定資產,流動資金主要用於購買工程所需要的材料、支付勞務工資和其他費用等。隨著專案的不斷推進,資金不斷增值,用貨幣形式反映出已耗費的生產資料價值和勞動者所創造的收益價值。因此,如何籌措和管理資金,是一個重要問題。本專案總投資為2180萬元,資金來源為自籌。

11社會評價

該專案是為社會生產和公共生活服務的,是以創造社會效益為主的非生產性建設專案,本報告對專案的綜合分析側重於社會評價。

11.1專案對社會影響分析

11.1.1對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

專案建成後將安置半邊山旅遊區移民1440人。安置小區實行同意哦規劃,將改善移民的生活環境和生存條件,有利於提高半邊山移民的生活質量。

11.1.2對當地基礎設施、社會服務容量的影響

專案完成後,區域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相配套的生活服務設施也將完善。專案建成後產生的輻射作用也將使周邊區域的服務功能得到提升。對當地的基礎設施、社會服務容量產生正面影響。

11.1.3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半邊山旅遊區作為象山縣旅遊重點開發專案,物件山縣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大的影響作用。移民工程是半邊山旅遊區專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移民工作的順利實施關係到該專案的健康有序發展,也關係到象山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11.2專案對所在地的互適性分析

11.2.1不同利益群體對專案的適應性分析

隨著象山旅遊業的發展,象山人民對旅遊業的支援度和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半邊山旅遊區的建設也得到了當地居民的認同。移民工作關係到移民物件的切身利益,在實施過程中做好移民的溝通工作,充分尊重移民意願,保障移民利益,將會取得移民的認可和支援。

建議專案建設期內,加強內外部監測,建立高效通暢的反饋機制和渠道,接受群眾監督,以保障工程實施過程出現的各種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11.2.2當地組織機構對專案的適應性分析

該專案物件山經濟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移民工程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關心。

為更好地保證本專案的功能實現,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辦理各種手續,與各相關政府部門保持溝通十分必要。

11.2.3當地技術文化條件對專案的適應性分析

本專案建設牽涉到設計和施工等系列技術問題,象山縣建築業發達,是建設部命名的“建築之鄉”,擁有建築企業54家,其中國家一級資質企業5家。獨特的象山建築業能滿足本專案對設計施工、建材等方面的高質量要求,有利於保證建築工程設計和施工的質量,保障工程安全,降低建設成本。省同類項目造價水平,並按現行價格水平予以調整。本專案建築工程費用估算為1935萬元。詳見表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