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工作總結優秀範文精選三篇

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可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幫助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促進自身的發展,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相關的工作總結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工作總結優秀範文精選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工作總結優秀範文精選三篇
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總結1

過去的一學年,我縣緊緊抓住師資隊伍建設不鬆手,致力於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教師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一年中,我縣共培訓在職教師4806人,其中高中教師496人,職高教師241人,國中教師1263人,國小教師2165人,幼兒園教師458人,幼兒園園長68人,國小校長35人,全員培訓任務圓滿完成。此外,我們還對191名新教師進行了為期10天的崗前培訓,對225農村教師進行了學歷提高培訓,完成了市級骨幹123人、省級骨幹32人的送培任務。

一、初步建立了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制度

為實現我縣基礎教育“二圈層第一,成都市一流”和職業教育“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發展目標,我們在學年初明確提出了我縣教師培訓的工作思路,即以校本研修為載體,立足校本,覆蓋全員,充分發揮各級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引導教師把新的課改理念轉化為常態下的課堂教學行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在這樣的工作思路下,全縣教育系統廣大幹部教師深刻認識到了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實現我縣新的教育發展目標的重要性,各校以行事曆的形式落實校本研修工作,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制度在我縣已初步確立,有效地規避了校本研修的風險,教師教育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二、建立健全了培訓機制,完善了評價制度

1、為提高培訓質量提供製度保障

前幾年的培訓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要提高教師培訓的質量,教育行政部門必須為培訓提供製度保障。因此,縣教育局近年來每年都以檔案的形式對學校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和考核辦法,出臺了《中國小校本研修管理細則》、《縣中國小校本研修考核細則》等工作規範,要求學校做好五個方面的保障:第一,機構保障。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校長牽頭,教導處或教科室主管並由專人負責;第二,制度保障。學校根據上級檔案精神,制訂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進行月考、期總評,並與評優評先晉級掛鉤;第三,文化保障。學校以校長為首帶頭學習帶頭舉辦講座,創設共生的校園文化,讓每位教師都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受到潛移默化地影響,使其不斷反思更新自我;第四,經費保障。學校每年都把教師培訓經費列入預算。龍泉實驗國小、龍泉外國語實驗學校國小部,國中部還對教師培訓經費進行了分類使用,只要教師外出學習都極力支援。學校也千方百計為老師尋找和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航天中學、龍泉中學、同安中學、洛帶中學一年利用暑假送教師外出培訓或請專家到校進行專題研究培訓就達數萬元。大興國小一年為教師訂閱學習用書達5000元以上。各學校都投入了資金加大了培訓力度;第五,技術保證。利用校內外的一切可能調動的技術資源,加強與校外有關專業機構的合作,為教師上網交流提供便利。由於學校努力做好了這方面的保障,使得校本研修得以有效開展。

2、建立了有效的評價機制

過去,我們對教師培訓的考評過於刻板,影響了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為提高教師培訓的質量,我們從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研究培訓機構和學校三個層面對教師教育評價機制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進,讓教師自主選擇,自主發展,建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從根本上改變學校內的組織文化、結構和領導角色,實現文化重構,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狠抓過程管理,突出培訓實效

1、確定了教師教育的工作重點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國現行的師資培訓忽視教師實踐性智慧的提升已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軟肋,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悟出基於學校實際,基於教師實踐才是師資培訓走出“效果不彰”的必由之路。為突出培訓實效,我們確定了我縣師資培訓抓校本研修和骨幹教師培訓兩個工作重點,初步實現了縣教育局組織領導、縣教研室專業引領和教師研修學習的教師教育實施策略。

第一、縣教育局組織領導。縣教育局建立了以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寧旺成同志為組長的師資培訓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推進校本研修制度的有關檔案,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狠抓過程管理,把師培經費列入了財政預算,獎勵先進,從評價激勵、督促協調和制度保障三個方面強化對教師教育的組織領導。

第二、縣教研室專業引領。縣教研室緊緊圍繞“推進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個核心制訂了相應的操作實施方案,大力開展網路教研,整合力量對教師進行專業引領,融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於一體,把縣教研室建成資料資源中心和教師發展中心。

第三、學校行動跟進,教師主動發展。我們要求各校從校情出發,從教師培訓需求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師繼續教育實施方案,針對本校亟需解決的教育教學具體問題,發揮本校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並藉助外腦開展以教育行動研究為主要形式的各種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活動,研究課程的有效實施,營造研究氛圍,關注制度創新,逐步形成以教學研究為中心的教師教育執行機制。

2、充分發揮教師自主學習能動作用

在實踐中我們把教師繼續教育的著眼點放在解決好教師的學習問題上。縣教育局在本學年度教師教育的實施意見中,提出了“六個一”活動,引導教師在學習培訓中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牢固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知識經濟時代教師要不斷學習,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識,方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第二,變革學習方式。

一是要主動學習,把學習視為一種樂趣,更是一份責任,把它作為所從事的事業和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自覺自願地去學習。

二是學有特色。學習不僅是為了學習掌握已有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創新知識,更新技能。要用發展的眼光,創新的思維觀察和思考問題。

三是要求結合實踐的學習。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親身體驗和感悟對原有知識進行再認識,不斷總結,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和行為,從而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四是一定要帶著問題學。要求教師把學習看成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去對待。善於將所遇到的問題整理歸類,去分析,去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第三,不斷改進學習手段。《龍泉教育》網的建立為教師的學習與交流提供了平臺,建立起了教研員與教師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交流互動的全新機制。教師通過《龍泉教育》網進行合作學習的氛圍正在一步步形成。

四、進一步完善了校本教師培訓的操作辦法

1、充分了解教師的培訓需求,提出指導性意見,幫助學校和教師確定目標。

我們通過各種渠道瞭解教師的實際需求,找準培訓的切入口。在校本培訓中,以學員的需要為中心,力求解決被培訓者的實際需求和問題。使教師知道知識和技能對他們是重要的,是能夠用於他們實際工作的。教師則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確立自己的側重點,形成適合自己特點的內容體系。

2、轉變角色,關注個體,重視教師的能動性。

我們開展的一系列培訓活動中要求培訓者成為引領者、幫助者、指導者、合作者和催化者,關注學員的需要和期望,正視他們的經驗和知識儲備,允許他們在培訓過程中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學校制定培訓規劃、計劃時,既規定學校培訓的總體目標,基本要求,又給教師富有較為寬泛的自我發展空間,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個人學習計劃。

3、預設有效的問題,注重培訓的實踐性

在上一學年度培訓結束後,我們要求各校進行對教師教育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找出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設想。同時,縣教研室每週兩天深入學校瞭解教育教學情況,瞭解教師培訓的問題和需求。在本年度制定規劃時,我們要求培訓者要不斷地向教師提出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使教師處於啟用狀態,進行獨自思考和反思。在培訓中運用互動式的問題,注重調動參與教師的熱情,進行了有效的雙向溝通,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保持樂觀的學習狀態。我們在工作中還特別注意強化教師的自我評價意識,幫助教師根據新的課改理念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批判性反思,通過自我評價改進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

4、創設“共生”願景,共享教育資源。

在各級培訓中我們十分強調為教師的學習創設一種相互尊重、合作的氛圍。培訓者與被培訓者始終處於一個平臺,培訓者作為平等之中的首席發言人,與教師充分交流,實現經驗共享。為充分挖掘教師在學習中的集體智慧,培訓者總是充當激發者、促進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不給教師貼“是與否”的標籤,讓教師在培訓中享受著自我評價的快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校教師通過相互學習將集體研究成果上傳到《龍泉教育》網與全縣教師進行交流討論,並以文字的形式推薦到龍泉《課改線上》上進行刊登。

五、全面高效地完成了培訓任務

通過督導檢查,各校完教師培訓任務質量很高。龍泉中學的學科組建設,龍泉外國語實驗學校國中部的集體備課、課題研究與網路教研,龍泉實驗國小的行政領導深入課堂研究與資源中心建設,航天中學、洛帶中學、同安中學的青年教師培訓等都很有特色。許多學校創造性地開展“六個一”活動,建立健全了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機制,提高了教研活動的質量。由於我們把目光聚焦在課堂質量提高上,聚焦在隊伍建設上,努力創設共生的校園文化,一批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師茁壯成長。我們相信,經過不懈努力,我縣教育質量一定能再上新臺階。

4、創設“共生”願景,共享教育資源。

在各級培訓中我們十分強調為教師的學習創設一種相互尊重、合作的氛圍。培訓者與被培訓者始終處於一個平臺,培訓者作為平等之中的首席發言人,與教師充分交流,實現經驗共享。為充分挖掘教師在學習中的集體智慧,培訓者總是充當激發者、促進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不給教師貼“是與否”的標籤,讓教師在培訓中享受著自我評價的快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總結2

本年度,通過參加學各類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學習,使我對自己過去的教育教學產生了許多的感慨。通過學習,本人瞭解到自己過去的許多不足,同時也提高了認識。現主要從教學方式方面總結如下:

教學方式是直接影響學習方式形成、完善以及改變的重要因素,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在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轉變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做到“四變”:

一是,教師角色的轉變,由過去的管理者、控制者、主導者、仲裁者為現在的組織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由施與者轉變成引路者,從講壇走向學生中間,參與學習發生的全過程,體會共同成長的快樂。面對飛速發展的科技知識,在今天教育資訊化的平臺上,教師的絕對權威已不復存在,因而教師作為終身學習的首當其衝者具有非凡的意義。從前倡導的換位思考、思維平等、理解學生等觀念,在今天自然地成為教師的行為。

二是,教學策略的轉變,研究適應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設計的改變,構建符合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模式群,開發、利用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平臺,探索長假、短假、平時作業形式的改變,為學生提供實踐場、體驗場,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快樂。學生的作業從昨天的複習知識、鞏固加深這一學習的延伸階段變成產生疑問、探求解答這一貫穿學習全過程的活動。

三是,教學方式的轉變,重情景、重民主、重過程、重引導、重體驗。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營造輕鬆愉快、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例如:在教學“毛茸茸的小動物”一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虛擬動物”的情景,用所學過的語言相互交流描述自己喜愛的動物,然後向同學們說一說小動的相同和不同。學生學得生趣盎然、主動積極,創造力得到了培養。

還課堂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的殿堂,這是現在教師們追求的一個境界,即使一個細節也不放過。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感悟、表達:可以用詞語描述;可以用動作表演;可以用實物演示等等。這種教學設計,拓展了孩子的思維,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

四是,教學呈現方式的轉變,注重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為學生學習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資訊高速公路,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了教師資訊素養的培養和提高,進行培訓,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基於資訊科技的網上學習已經成為眾多教師探索的課題,因此可以創造了豐富多樣的課型。

資訊科技正被廣泛,深入地應用到每一個方面,正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使學習內容更豐富,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有樂趣。資訊科技的發展,既向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為教育創造了無限的機遇。為了迎接時代的挑戰,我自覺地運用當代資訊科技革新教育思想。

通過校本培訓學習,更新了我的教育觀念、樹立了現代教育思想、掌握了現代教育技術,師專業水平得到了提高。能更好地實踐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加快了作為一名教師專業化的成長。通過本年度培訓學習,我的計算機知識得到了鞏固和提高,我相信自己繼續努力,今後我一定會用新技術處理教學工作.

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總結3

自國家教委推廣繼續教育工程以來,我校按照自治區、市、新市區檔案精神,積極落實繼續教育的各項要求,以提高教師駕馭新課程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水平為重點,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為目的的“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程”(以下簡稱“工程”)在我校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現代教育觀念在我校教師中初步形成;學校建立了一套以教師繼續教育相配套的制度和機制、教材和資源、方法和模式;一支以青年教師、校級學科帶頭人、中老年教師為中堅力量,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科研水平高、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隊伍基本形成。為總結經驗制定目標,促進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在我校的健康持續發展,特對我校“三五週期”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做以下總結。

從教育部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為貫徹落實全教會精神和《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制定並實施了以“工程”為綱的一系列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條例、方案,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建設一支以骨幹教師為中堅力量的具有現代教育思想、理論、技能和創新意識與能力的教師隊伍,以適應不斷深化的教育改革和充滿挑戰的新世紀。為此,我校以“三步”走為核心的《烏市84國小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努力建設一支素質良好、結構合理、人員精幹的教師隊伍”,並且在學校的重大會議、制度改革和重要活動中,始終將教師隊伍建設和繼續教育工作作為重要內容。

學校採取積極引進青年教師、加快培養青年教師的策略。併為每位教師提供學習、培訓、實踐、交流的機遇,設想經過3—5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建設一支以自治區、市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中青年教師為中堅力量,經過全員培訓的較高素質教師隊伍。

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這是由建設教師隊伍的重要性和與日常工作衝突的複雜性所決定的。因此,如何建立學校教師繼續教育的執行機制、科學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明確工作職責。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繼續教育領導小組,制定繼續教育工作方案,把繼續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的議事日程。校委會每學年召開專門會議,討論繼續教育培訓計劃。辦公室負責教師出外學習、培訓跟蹤管理。教務處負責協調學科職務培訓,新課程培訓和市級教研。教研室負責校本培訓,課題培訓和繼續教育的登記驗證。總務部門提供必要的後勤保障。從而形成學校行政為教師繼續教育保駕護航的良好機制。

(2)規範教師繼續教育管理工作。學校將教師繼續教育的形式、內容進行分類量化。每學年結束,學校根據量化細則結合實際情況填寫統計報表,報教研室統計、登記,以便新學年報教育局驗證。

(3)建立教師繼續教育的激勵機制。每學年學校在年度考核、評優、評職稱等方面均把繼續教育作為必備條件。對在繼續教育工作方面作出重要成績的教師給予表揚,學費給與及時報銷、兌現。

在繼續教育工作中,教育部制定的“工程”明確提出以骨幹教師培訓為重點。三年來,我校推薦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培訓。現市級以上受訓的二十幾位教師涵蓋了所有學科,成為學校的重要骨幹。同時,學校鼓勵青年教師參加提高學歷教育,近五年來,先後五批青年教師參加新疆師範大學教育專業、烏魯木齊市成人教育學院、新疆大學教學點的本科班的學習。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這批青年教師將健康、快速成長為學校的骨幹,成為迎接新世紀挑戰的中堅。

在這期間為他們的培訓,學校克服了教學人員緊張的困難,提供充足的時間、空間和一定的經費保障,並且對學習成績優異者給予表彰。

1999年教育部明確提出,中國小教師的全員培訓要以校本培訓為主。這是解決繼續教育全員培訓的主樑道和根本途徑。校本培訓把學校作為教師繼續教育基地,通過學校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講授式培訓,再結合教學、教研實踐活動的參與式培訓和自主或自學培訓,達到教師繼續教育的目的。

我校每學年制定校本培訓計劃,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特點和本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安排系列講座,完成部分繼續教育任務。如請本校專業教師、骨幹教師開設《計算機應用知識》系列培訓。請市教研室主任張老師主講《如何開展課題研究》、新市區教研室朱老師主講《如何開展教育科研》、新市區教研室導師團老師主講《如何指導研究性學習》。

另外,還安排本校教師聽取參加市級培訓的骨幹教師介紹培訓心得和體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素質教育的深入和發展。課改的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新目標對每位老師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一次大的碰撞。學校領導已敏銳地抓住了課改這一重大的改革契機,積極準備、主動申報,成為新市區課改實驗區的綜合實驗校。學校抓住機遇,制定計劃,迅速組織教師參加市“課改通識培訓”,又在假期組織課改全員培訓。組織教師學習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劉兼教授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介紹》以及其他課改專家、教授的講語錄相。還觀看了我校青年教師的課改課堂實錄。全體教師結合自身實踐撰寫了學習心得或素質教育案例。

課改為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利用課改,通過宣傳培訓、參與實踐,加快了教師思想觀念的更新換代,促進了教師轉變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

為了加快教師隊伍的建設,促進教師由“教書匠”向“科研型”、“專家型”教師轉變,學校制定了教育科研規劃,制定了科研課題管理方案和教育科研獎勵方案。

學校抓住“十五”課題申報的機遇,發動教師踴躍參加課題研究,通過參與課題研究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反思教育教學行為,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目前,學校有市級子課題一個:新市區教研室主持下《資訊科技與新課程整合》學校要求人人蔘與課題研究,尤其是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要參加一個以上的課題研究。希望通過科研課題這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理論指導又有實踐意義的科研活動;通過教師的積極的合作式、探究式、實踐式的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科研素質,從而達到教師繼續教育的目的。

學校不僅積極鼓勵和選派教師參加各級教育行政或業務部門組織的短期培訓、學術交流,還積極創造條件組織教師外出學習、交流。以此幫助教師拓展視野、更新觀念、提高能力。

新教師進校,除了參加新市區教研室組織的教學教材培訓,每學年假期還選派部分教師到大專院校、兄弟學校等學習考察。中青年教師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教師專業職務培訓。教研骨幹參加市教科所組織的教研骨幹培訓。每年暑期,不少教師還參加如市、區課改通識培訓、新教材培訓。每年還有個別老師參加自治區、市教育教學學術活動,在會上聆聽專家報告、進行學術交流。

逐步樹立了終身教育理念的教師,明確自主式的進修提高是繼續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徑。為此,一方面學校將自學為繼續教育的主要形式,鼓勵引導教師自學、自研,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條件。如學校先後給老師們提供了自學、自研叢書、教科研各類雜誌、報刊、書籍、內部刊物、專著等。另一方面,通過教研組、年級組的教研活動;通過新老教師的“傳幫帶”活動:通過學校的論文研討;大量傳輸教師教育教學心得、經驗,使教師既總結提高自己,又影響教育了他人,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