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三監測工作總結5篇

很多人都在為寫不好一篇工作總結而感到煩惱,工作總結是一份幫助我們得到進步的書面文體,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三監測工作總結5篇,感謝您的參閱。

三監測工作總結5篇

三監測工作總結篇1

礦山機電專業建設委員會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對於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是我院礦山機電專業建設與發展始終不變的主題。我院是一所行業性很強的學校,“礦山機電專業”是我院在長期辦學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的特色專業,有較長的辦學歷史,在行業內享有一定知名度。在“軟體建設”方面,培養了一支有“雙師”素質的技術人才和師資隊伍,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硬體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了具有一流水平的綜合實習車間,並在開灤各礦設立了11個實習實訓基地。為機電類專業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踐環境。

一、專業建設的目標和指導思想

(一)專業建設的指導思想貫徹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針,全面實施機電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大批具有較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面向社會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機電一體化專業領域人才需求調查結果為基本依據,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宗旨,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培養理念和建立多樣性、靈活性與選擇性相統一的教學機制,通過綜合和具體的職業技術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實際工作經驗,突出職業技術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貫徹“三個面向”思想,以培養機電領域及崗位(群)人才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突出“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和依託大企業辦學的優勢和特色,實現教學過程的平臺和模組、理論與實踐、合格與特長的有機結合,確保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以富有特色、充滿活力的教學執行模式以及產、學研相結合的機制,充分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努力提高專業辦學質量和水平。

(二)專業建設的目標:

1、轉變教育思想,建立適應現代礦山機電領域需求的人才培養方向;

2、建立一個2+1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3、與企業合作開發、編寫、完善和整合一批與課程體系相配套的教材;

4、建立一個有企業特色專業理論課和實踐課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實現實踐教學的模組化;

5、創建出一批產、學、研結合、校企共建的新型實踐教學基地;

6、探索新教學模式的同時,試行學分制下的彈性學制,建立教學過程和人才達標的評價考核體系;

7、造就能夠適應人才培養要求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雙師型”教學教師隊伍;8、培養學生具備對礦山機電裝置的安裝,除錯、執行維護的能力。對國外先進技術的進行消化理解,可直接查閱外文資料,經過一段時間的崗位鍛鍊,基本具備對礦山機電裝置的整體除錯以及對技術含量較低的裝置進行升級改造的能力。畢業生達到專科層次的本專業理論水平並獲得相應工種和高階工資格證書。

二、專業教學的基本思路

(一)體現高職高專教育特色

1、專業在辦學上,要體現出發揮校企結合辦學的優勢、充分利用企業教育資源的特點。專業方向要依據礦山機電技術領域及崗位(群)需求,及時動態地按生產需要進行調整;聘用企業高層次技術人才兼課以彌補校內專業教師的差距和不足;建立和完善企業的實踐教學基地,實行人才的目標培養。

2、課程的內容要體現能力素質本位,反映當前礦山機電領域的新思想和新技術及發展趨勢。按需減少理論課教學,並將傳統的“專業理論課”改革為“專業理論與實踐”課程,形成新的教學系統和模組;對國外引進裝置的技術進行消化吸收,採用模組式教學,改變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注重課程的實用性、課程內容的先進性、;推進直觀教學、多媒體網路教學,加快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3、按需制定教學計劃、大綱,因材施教,實行專業教學與現場課題研究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調研去實習。

4、建立專業的教學質量標準和人才質量評價標準,強化教學管理與教學質量的監控,實施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和跟蹤調查。

(二)落實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為主線建立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1、改革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專業課程突出實用性,文化基礎課側重數學、英語和計算機的應用能力。2、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開放專業實驗室,改革實驗內容,鼓勵學生多做實驗和自由設計實驗專案。

4、“雙師型”教師要同時承擔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項工作,實現一體化教學模式,以發揮“雙師型”的作用,解決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脫節的問題。

5、指導和幫助學生在生產現場尋找課題,藉助生產現場的裝置,在一線技術人員和指導教師的共同幫助下,完成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學習。

6、選編適合的教材,突出生產裝置的故障檢查、分析、判斷、排除的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內容。

(三)、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體系徹底廢除“老三段”理論教學體系,建立“2+1”的教學體系。“2”指文化基礎知識體系,要相對系統化,以保證高專文化層次和基本素質的培養。數學課重點講授應用數學,強化英語及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開設人文類選修課程,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1”指緊密圍繞專業方向所必備的專業理論和知識體系,該體系體現高、新技術特色,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

三、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

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既高度分化,又趨向綜合,各學科廣泛交叉、相互滲透,課程體系的建設不僅要考慮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的變化需求,有利於教學內容與知識的更新,同時還應有相對穩定的理論支援體系,使課程結構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四、教材建設與教學成果

為實現本專業的建設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近幾年來,在教材建設方面學院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教材建設方面,我們的基本思路是:

(1)專業基礎課教材的建設,應優先選用“十一五”高職規劃的優秀教材,使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水平達到省內先進;

(2)專業方向課與選修課的教材建設,在選用國內優秀系列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專業發展目標與特色建設,組織特色課程教材的建設;

(3)積極參與及與企業合作開發教材的編寫工作,提高本專業的教材建設水平;

(4)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方法的研究,使專業基礎課的多媒體課件使用率達85%以上。按照“2+1”分段式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本專業使用近三年新出版教材達到總教材數的70%,使用自編教材、講義部,專業基礎課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率達80%。

五、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

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理論課程實驗、課程設計、教學實習、科研訓練、社會實踐、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建設,是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內容,只有將理論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緊密結合,才能實現在人才培養中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協調發展。在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中,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基礎性實踐環節的建設

2、實習基地的建設

3、專業實驗室的建設

六、科研能力培養

七、存在的問題與今後的努力方向

近幾年來,雖然我們在品牌專業的建設與發展中,在各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還存在著多方面的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後的專業建設工作中進一步改進與完善。

(1)師資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雖然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專業教師的職稱、學歷結構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但在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培養方面還存在著不足,我們將繼續按照“引進來,送出去”的思路,培養和提高現有教師的業務能力。

(2)教學改革與管理還需要進一步深化與完善。重點加強教學內容、系列課程建設;專業基礎精品課程、專業優秀課程的建設和特色課程的建設,符合教學規律要求具有創新的多媒體課件的建設方面還需要花大力氣;教學管理的現代化還需進一步提高層次和水平。

(3)實踐教學環節與基地建設還需要有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重點是在實驗裝備的規模與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監測工作總結篇2

土壤監測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農業基礎工作,是土肥站的一項最基本的公益性職能,是土肥事業的核心。大田土壤監測是在農戶自主耕作的條件下,定田定期調查瞭解其施肥狀況、產量水平以及測定土壤養分變化情況並統計分析等,研究土壤的肥力動態變化規律,為合理利用日趨緊張的土壤資源、保護不斷下降的土壤地力、培肥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和科學指導農業生產提供第一手最寶貴的資料。

我市共有耕地57萬畝,是個典型的農業大市。我市土壤監測工作始於1990年,在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和株洲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指導下,已持續監測18年。現將20xx年監測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布點:全市共計25個大田土壤監測點,其中15個水稻監測點,1個糧食作物(玉米)監測點,4個經濟作物監測點和5個蔬菜作物監測點。分佈在醴陵的東、南、西、北10個鄉鎮13村18組,總面積124.04畝。

2、土種:選擇了我市有代表性的6個土種,其中紅黃泥田6個,紫泥田3個,麻沙泥田3個,黃泥田2個,河沙泥田9個,紅壤2個。

二、監測結果

1、種植利用情況

今年我市有8個監測點的耕作制度為稻閒,7個監測點為稻稻閒,1個監測點為春玉米秋玉米-冬閒,1個監測點為苗木,1個監測點為西瓜-冬閒,2個監測點為葡萄,5個監測點為種植蔬菜。

2、產量情況

15個種植水稻的監測點稻穀平均產量為551.68kg/畝,其中早(中)稻平均產量為565.68kg/畝,晚稻平均產量為537.67kg/畝。

此外,玉米(鮮棒)產量為735.75kg/畝,西瓜產量為20xxkg/畝,葡萄產量為2182.8kg/畝,茄子產量為3560kg/畝,百合產量為1077.5kg/畝,菜藕產量為2690kg/畝,芋頭產量為1800kg/畝。

3、施肥水平和結構⑴有機肥施用實物量:

①水稻:據全市15個水稻監測點資料統計,今年平均每畝(全年)有機肥施用實物量為175.3(其中早、中稻122kg,晚稻53.3kg)。

②其他作物:

苗木: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0;

玉米: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100kg/畝,其中豬糞尿1800kg/畝,秸稈300kg/畝;

西瓜: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0;

葡萄: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750kg/畝,其中豬糞尿1500kg/畝,人糞250kg/畝。

茄子: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200kg/畝,其中豬糞尿20xxkg/畝,人糞200kg/畝.

百合: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200kg/畝,其中豬糞尿20xxkg/畝,秸稈200kg/畝;

菜藕: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0;

芋頭: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000kg/畝,豬糞尿1000kg/畝。⑵無機肥施用施物量:

①水稻:每畝化肥全年施肥量為63.64kg/畝,(其中早稻66.5kg/畝,晚稻60.7kg/畝),單質肥料中氮肥用量為16.97/畝,磷肥用量為11.79kg/畝,鉀肥用量為7.29kg/畝,復混肥每畝用量為30.57。

②其他作物:

苗木: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4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15kg/畝,磷肥施用量為110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5kg/畝;

玉米: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2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65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55kg/畝,復混肥施用量為100kg/畝;

西瓜: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1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30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30kg/畝,複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葡萄: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2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2.5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7.5kg/畝,複合肥施用量為200kg/畝。

茄子: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98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32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6kg/畝,複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百合: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65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2.5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2.5kg/畝,複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菜藕: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77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12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5kg/畝,複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芋頭: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72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12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0kg/畝,複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⑶純養分量:

①水稻: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12.17、1.24、7.38,其純n:p:k=1:0.1:0.61.

②其他作物:

苗木: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6.9、5.24、7.47;玉米: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26.67、2.35、18.89,其純n:p:k=1:0.09:0.71;

西瓜: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20.3、1.09、17.85,其純n:p:k=1:0.05:0.88;

葡萄: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35.85、6.51、26.06,其純n:p:k=1:0.18:0.73;

茄子: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32.0、3.71、18.43,其純n:p:k=1:0.12:0.58;

百合: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19.07、3.57、19.45,其純n:p:k=1:0.19:1.02;

菜藕: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12.02、1.09、10.38,其純n:p:k=1:0.99:0.86;

芋頭:每畝單季施肥摺合純n、p、k分別為16.82、2.27、11.46,其純n:p:k=1:0.14:0.68。

三、問題與對策

從今年的監測結果來看,目前我市存在著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有機肥投入嚴重不足

20xx年我市監測點(特別是水稻)有機肥的施用量逐年下降,這與農民“重無機輕有機”有關,有機肥與無機肥的施用比例日趨失調,這樣必將會造成土壤有機質入不敷出,從而導致土壤有機質虧缺,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性狀亦將發生質的變化(如土壤板結、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超標等),耕地質量的持續下降將對國家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對農民的增產增收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極為不利。

因此,針對近年來農民對增施有機肥不夠重視的這種現狀,必須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應對。而在當前,分析農民輕視有機肥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大多數傳統有機肥髒、臭、體積大,施用起來費時費工費力;二是農民對有機肥的認識片面,不瞭解有機肥對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認為化學肥料是最好的,不僅施用方便,而且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三是農業比較效益低下,而大部分家庭勞力外出務工,因而不願意多投工投勞施用有機肥。

目前,可以大力推廣的新措施有以下:一是政府行為推廣經濟綠肥,打破綠肥早已絕跡這種局面(我市已多年罕見綠肥),使農民能一舉多得;二是推廣機械化收割水稻,使水稻秸稈能直接還田,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更省工省時省錢,還合理利用了稻草,亦可謂一舉多得;三是政府補貼推廣商品有機肥,解決農民“施有機肥難”的問題;此外,政府還應該積極利用現代化宣傳工具宣講增施有機肥的益處、舉辦相關的技術培訓以及辦點示範等,促進農民增施有機肥。

2、施肥結構不合理,n、p、k比例嚴重失調

科學研究表明,生產稻穀從土壤中帶走的純n:p:k=1:0.23:1.18,而監測統計資料表明,我市20xx年平均施用純n:p:k=1:0.1:0.61,這仍是n、p、k比例的嚴重失調,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土壤磷鉀收支不平衡,出現普遍的缺磷少鉀現象。

歸其原因,主要是農民的施肥觀念未轉變,重氮輕磷鉀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民培訓,想農民之所想,花大力氣摸清本地耕地地力家底,準確掌握耕地養分在新時期的變化情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科學簡化施肥程式,方便農民合理施肥。

3、監測條件保障問題

土壤監測工作的核心主要是全面掌握土壤肥力變化動態,即物理性狀與化學性狀的變化,而決定監測資料的準確性有人為因素和監測硬體因素,且土壤監測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必須不間斷堅持的工作(英國洛桑草原試驗站已經有100餘年以上土壤監測、肥料試驗的歷史),而農業部門自身經費十分緊張,在人員配備、資金保障等方面存在很現實的困難。因此,建議政府加大對土壤監測和耕地質量建設的扶持力度,更一步完善監測設施,以期適應新時代土壤監測,更好的保護和利用耕地,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4、基本農田保護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農業部門與國土部門應分工合作,行使職能職責,加強耕地質量管理。

三監測工作總結篇3

我教學點於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點樣本校,我校於20xx年5月25日參加了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我校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積極組織,精心安排佈置,認真貫徹實施,使質量監測工作客觀、有序地順利推進,現將此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立領導機構,制定方案預案。

為了確保質量監測工作順利實施,學校成立了以胡業編校長為組長的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副校長袁秀碩配合校長組織本校測試。各領導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學校按縣教育局動員、培訓會的要求制定了《陽西縣程村鎮中心國小石龍教學點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方案》,確保各項工作嚴格按要求執行。

二、廣泛宣傳,統一思想。

我校被確立為20xx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樣本校後,學校採用了教師會、宣傳欄、觀看視訊等多種形式對質量監測工作進行了宣傳報道,引導家長、教師、學生和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使全體師生認識到國家教育質量監測是關係到未來教育發展、國計民生的大事。通過監測全面把握國家基礎教育的質量狀況,科學診斷國家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教育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撐。這個過程,特別突出了教育科研的意識、態度、方法、工具,其嚴密性、真實性必然會帶來全社會對監測資料和結果的高度重視,從而有利於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全面關注孩子健康成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導向,有利於提升教育的寬度、厚度和深度,有利於培養民主開放、個性豐滿、富有創見、精神健壯的現代公民。

三、周密安排,行動到位。

學校按照上級要求,集大家之力,匯群體智慧,認真組織,全面落實。並在參加縣教育局督導室培訓後,組織監測工作人員和接受監測人員的進行培訓。由校長親自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學生掌握監測專案規則,確保了監測質量的有效性。監測前,由指定人員負責對場地及宣傳的佈置,校長親自帶領領導小組成員對照要求進行檢查,並接受了縣及教育部督學的檢查,確保了質量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過程規範。

我校按照縣教育局督導室培訓會會議精神,做好各階段資訊資料統計上報工作;協調各部門,切實做好了監測工具的接收、保管、分發、回收、回郵等過程的保密工作。

總之,我校高度負責、力盡所能、紮實認真、嚴格規範地抓好本次質量監測的各項工作,每個環節都能按時地高質量完成,實現了國家實施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目的。

三監測工作總結篇4

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否成功關鍵在於教師的因素上,通過審視自主互動型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我們發現老師應成功實現角色的轉換:由知識的複製者、傳授者轉向建構者、促進者;由課堂的控制者、獨自者轉向引導者、對話者;由教學中的單一主角轉向眾多主角;教學也由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互相分享知識,共同發展。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為中心,得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從教師素質的提高,教師角色的轉變;從學生道德行為、職業行為的養成教育,到職業能力的`培養;從人文素質的提高,到對學生質量評價的全過程,以達到培養高素質的高職人才的目標。

一、對教師要求

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改革,關鍵因素在於教師,為此要求教師在以下方面進行準備:

1、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師對教育的一種信念和一種理想,是教師人生價值觀的體現。自主互動型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確立這樣一種理念: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努力使自己成為不可多得的人師。只有這樣,教師才會把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當作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2、積極創新,勇於探索。自主互動型教學模式的創造和實踐就是一種教學改革意識和探索精神的體現。一種模式呈現程式化,就可能導致單調乏味。而學生總喜歡新的事物,每個新的事物卻只有一定的新鮮期,這就要求教學方法應不斷創新求變,而不能一成不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永遠充滿生機和魅力。

3、不斷學習,拓展知識。在自主互動型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熟悉教材,充分備課,才能從容應對學生的各種提問;才能對教材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授課重點時能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妙語連珠,不僅滿足學生的求知慾,而且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憧憬。而學生質疑問難環節中,提出問題的不確定性對教師的知識儲備更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所以,教師要不斷學習,把自己的知識面拓寬、拓深。

二、主要教學方法與教學改革的舉措

1、靈活採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要培養高等職業技術應用性人才,就必須根據教學內容不同和學生學習心理規律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課程使用不同教學法。如《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主要用講授法、演示法、測量練習法;《機械製造基礎》主要用講授法、參觀法法;《數位電路》主要採用講授法、課件演示法;《礦山供電》、《電力拖動與控制》、等課程就要用講授法、實踐觀察、現場討論等辦法。同一門課程不同章節也會需要使用不同教學法,一般將啟發式、講授法、歸納法、對比觀察法綜合使用。如《機制製造基礎》教學中,在鑽床夾具一節講解時,介紹基本概念及組成、分類時用講授法;講解工作原理時利用觀察啟發式;分析結構上的特點件時利用對比討論法等。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掛圖、實物、模型等教具,例如:《機制製造基礎》課的理論教學,可使用掛圖、實物、模型等教具,有條件用錄影、多媒體教學課件等現代教學手段更好,把各種典型零件加工工藝、夾具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直觀地顯示出來,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2、教學方法的實踐性

與其它型別、層次的教育相比,高職教育的教學方法更加強調實踐性,這既是高職教育的教學特色所在,也是培養技術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證。教學方法的實踐性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一是互動性,更加重視學生的參與。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多多參與,親自動手,親自操作。二是要根據專業實際合理確定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堅持以實踐為本。三是要把學業與就業、創業緊密結合,更加註重職業素質的培養,努力使學生通過實訓教學獲得就業的技能和創業的本領。

3.培養學生適應工作崗位的實訓教學

課堂教學在實訓室中進行並不意味著實訓教學的任務就完成了。高職學生不僅要學懂理論知識,還要對職業崗位的基本技能準確操作,以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電力拖動與控制》這門課涉及各種電器元件的線路設計,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很難接受,在授課時安排一定課時到實訓室教學,組織學生到生產車間,學生親自動手設計電路與實行控制程式比較,教師幫助分析問題,這樣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也使學生獲得頂崗的模擬鍛鍊。

4、專案教學法

隨著科技水平的突飛猛進,產業的科技含量不斷增加,產業崗位對知識的要求趨於綜合化、智慧化,社會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愈來愈高。要通過五年的學習使學生成為企業歡迎的人才有很大的難度,為尋求教法的突破,在《礦山供電》這門課程進行了專案教學試驗。通過資源開發系機電教研室幾位老師的通力合作,將《礦山供電》課程知識轉化為實踐工作任務,將工作任務貫穿於專案教學的始終,以工作任務為基礎驅動專案教學的整個過程。在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學習課程的專業知識。利用工作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講授的知識緊密結合實踐專案,讓學生學有所用;讓學生在操作中實踐中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並做到融會貫通;最終通過專案的成功製作,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理論與實踐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

5、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與用人單位保持零距離

對於高職學生來說:不僅要有理論知識,還要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技能;要有能在一線組織生產,並隨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的能力。因此,礦山機電專業與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讓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共同培養技能型人才,為學生在校期間提出供更多的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機會,縮短與實際崗位間的距離,儘快提升工作能力。

教學方法影響教學質量,為了能培養出合格的,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我們將不斷努力,改進教學,爭取取得更大進步。

三監測工作總結篇5

2020xx年市環境監測站在市環保局的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保證完成常規監測任務的前提下,緊緊圍繞我市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以汙染源總量監測為重點,以地表水和飲用水常規監測為基礎,緊密配合建設專案環評與環保設施竣工驗收工作,積極做好環境汙染應急監測,不斷加強監測能力建設,在提供技術支援、技術服務與技術監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提供技術支援與服務為目標,監測計劃全面完成

(一)繼續做好城區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和市域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城區大氣環境質量監測2個點位、3個主要專案,我站共向全市釋出城區空氣環境週報52期,獲得成果資料1144個,市域地表水為省控監測網,城區集中飲用水源水庫每逢單月進行常規監測,共獲得成果資料1728個。整個常規監測工作做到了定點準確、操作規範、資料可靠、上報及時。

(二)有條不紊的進行汙染源總量監測工作。全年完成汙染源總量監測任務160家(次),其中24小時連續監測企業14家(次)。

(三)完成建設專案“環評”基礎監測21家(次),完成近三十家水庫“環評”監測,完成建設專案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7家,同時與市監測站合作啟動礦山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已完成兩家煤礦的驗收工作,多家礦山驗收監測即將啟動。

(四)加強突發性汙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全年對27起汙染事故進行了應急監測,能夠做到快速反應,及時到位,為消除汙染隱患、確定汙染範圍和汙染程度提供準確有效的監測資料。

(五)完成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等委託性監測6家。

(六)在我市“兩考”期間,組織噪聲監測專班參加噪聲巡查工作。

(七)完成小型建設專案環境影響影響評價41家。

二、以加強管理為重點,全面提升工作合力

今年以來,我站在多方位考核先進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結合我站實際,歷時五個多月,修編《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手冊》,共有21類程式檔案,使環境監測工作更具制度性、科學性,全站所有工作程式都受控於《管理手冊》,監測工作更加規範化、制度化、標準化。二是根據聘用制改革的指導思想,為深化“多勞多酬,少勞少酬,不勞不酬”的分配原則,提高本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經站務會研究,制定監測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實現工作量與工作難易度和考核量化掛鉤,全站職工工作積極性、責任感都顯著增強。三是建立了站班子每週輪值考核制,重點考核、考評部門職責和崗位責任、監測工作質量保證措施、規章制度執行情況以及上、下班考勤及工作紀律情況。通過以上長效工作機制的管理,我站工作作風、工作合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四是積極爭取應急監測儀器資金。二00五年以來,為提升應急監測能力水平,積極謀求資金、儀器支援,已經從省環保局爭取到價值20萬元的儀器裝置,填補我站在重要監測專案、儀器上的空白,強化了環境監測範圍和應急監測能力。

三、以監測質量為核心,強化質量控制與保證

一是強化環境質量綜合分析能力與水平。我站特別重視環境質量綜合分析,在做好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的基礎上,著重加強環境質量變化規律分析、環境質量變化原因分析和總量分析,不斷提高為環境管理和領導決策的服務水平。二是強化環境監測站三級稽核制度。我站根據環境監測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的高標準開展工作,在分析過程中加強了密碼平行樣的控制。三是強化取樣分析人員責任意識。進一步修定完善監測考核制度,加強技術資料、檔案、儀器裝置和試劑管理,保證了監測報告的準確性、公正性,並在工資考核中予以兌現。四是以計量認證監督檢查為契,機,全面檢查整改。通過現場監督檢查,檢查組認為:實驗室管理規範,滿足計量認證要求,個別專案需要改進。根據計量認證現場檢查組的要求,我站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計劃,並上報到市技術監督局。五是全面加強標準化實驗室建設。根據《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試行)》以及《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達標驗收辦法》的要求,制定出了科學的建設方案,通過自查、驗收整合、整改了不標準和需要加強的的問題,從而使本站標準化建設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四、以綜合服務為基礎,完成服務收費任務

20xx年在全站人員同心協力,努力搞好綜合服務,加大監測收費創收力度,共完成監測收費萬元。

20xx年我站各項工作基本完成,但是,也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主要是:儀器裝置缺乏、老化、落後,經常因為儀器裝置等硬體的原因而影響正常的監測服務工作,特別是應對突發性汙染事故的反應能力,目前常規監測儀器已不能滿足對突發事故快捷、準確和有針對性;監測站個別同志責任意識較差,出現幾起責任事故;監測分析水平整體不高,部分同志業務水平有待提高;監測站在冊人員冗多,本年度深化改革力度不夠,存在等待、觀望、依靠的思想。

20xx年,我們要繼續發揚好的工作作風,充分發揮技術支援和技術監督作用,完善制度、嚴格規範,把握好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和環境執法的重要依據與手段,是環保部門最基礎的工作。以建設高標準優質實驗室為目標,團結一心、勤奮工作,力爭20xx年監測工作出現新面貌、再上新臺階。其工作要點如下:

1、強化對環境汙染事故應急能力建設,全面摸清各汙染事故隱患,有針對性的做好環境監測預案。

2、做好河四個斷面,水庫水質常規以及城區空氣質量監測工作,定期釋出水質公報。

3、加強地表水與功能區空氣質量監測分析與評價工作,定期完成環境質量報告書。

4、繼續做好工業汙染源監測工作,由濃度監測向濃度與總量監測轉變,逐步實現汙染源動態管理,全面完成監測計劃。

5、做好建設專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提高為建設專案環境監督管理提供技術支援的水平與質量,特別是協助好與市環保站對我市礦山建設專案竣工驗收工作。

6、組織監測專班,做好農村飲用水源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性監測工作。

7、根據《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試行)》以及《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達標驗收辦法》的要求,全面加強標準化實驗室建設。

8、加強對汙染事故和環境突發事件的應急監測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切實保證監測、應急處置、資訊釋出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9、繼續加強環境監測綜合分析與評價方法的學習研究,提高環境質量綜合分析水平。

10、繼續加強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質控管理,並嚴格按照《質量管理手冊》考核管理。

標籤: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