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計劃

福建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徵求意見稿)

福建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

福建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徵求意見稿)

(徵求意見稿)

 

全民健身是增強人民體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間,福建省認真組織實施《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各項工作成效顯著。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依據《全民健身條例》《福建省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為目標,以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核心,以建設體育強省為主線,以建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縣(市、區)為抓手,以體醫融合發展為突破口,進一步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方位推進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超越,實現全民健身共建共治共享,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福建篇章發揮積極作用。

(二)發展目標

2025年,建成與體育強省、健康福建相適應的全民健身發展新格局。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素養和體質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舉步可就,科學健身指導服務體系更為健全,人民群眾參與體育健身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2%以上,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到92%以上,學生體質健康國家標準合格率達到93%以上;行政村公共體育設施和城市社群“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5人。

二、主要任務

(一)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全民參與、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機制,發揮各級政府全民健身領導小組在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組織實施全民健身實施計劃中的作用,夯實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組織基礎。推動出臺《福建省全民健身條例》,推進全民健身法制化程序。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制定落實我省實施意見。

促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均衡化、融合化、數字化、多元化。落實國家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標準,加快制定完善社群體育相關標準和制度規範,推進全民健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展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縣(市、區)評選活動,推動全民健身再上新臺階。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全民健身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二)建設更高質量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組織編制並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明確各年度目標任務,優先規劃建設貼近社群、方便可達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繼續將全民健身中心、智慧體育公園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專案,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檔升級。依託山水資源特色、城市更新等,建設與城市功能相融合的城市綠道、健身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車道等休閒步道網路體系。推動在公園、綠地等區域建設嵌入式體育設施。主動對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體育場館設施智慧化建設和改造。支援建設符合環保和安全等要求的氣膜結構健身館、裝配式健身館等。鼓勵社會資本加大戶外運動營地、冰雪場地等體育設施建設。

完善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補助政策,加強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使用評估督導,優化開放績效管理方式。落實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運營和維護管理指引,提高服務適老化程度,提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服務功能。推動學校、企事業單位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鼓勵委託專業機構集中運營符合對外開放條件的學校體育場館。鼓勵社會力量承接公共體育場館運營管理。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發改委、省體育局、省住建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教育廳、省生態環境廳

(三)組織更加豐富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

持續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會、運動健身進萬家等系列品牌賽事活動,支援開展“一縣一品、一縣多品”賽事活動,扶持和舉辦社群運動會等基層賽事活動,打造全社會參與、多專案覆蓋、多層級聯動、貫穿全年、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舉辦運動專案業餘聯賽,普及運動專案文化,發展運動專案人口。結合北京冬奧會,推廣冰雪運動,推動“冰雪進校園”;結合全運會群體專案比賽,組織開展“我要上全運”系列活動;結合紀念毛澤東同志“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全民健身日”、農民豐收節、建黨100週年等時間節點,豐富節慶群眾體育生活。

依託網際網路、大資料、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大力推廣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網路賽事活動,開拓全民健身線上線下互動新模式。支援企業、社會組織等自主設計、建立、發起線上賽事活動。建立健全賽事活動應急、監管和服務機制,保障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安全有序開展。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體育局、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旅廳、省公安廳、省應急管理廳

(四)發展更具活力的全民健身社會組織

構建“體育總會、單項體育協會、人群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健身團隊”的全民健身社會組織網路體系,夯實全民健身組織基礎。發揮體育總會在全民健身中的龍頭作用,實現市、縣級體育總會全覆蓋,並向鄉鎮(街道)延伸。支援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社群體育俱樂部、職工體育俱樂部、健身團隊的發展,鼓勵健身團隊向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申請備案。推進縣(市、區)“1+3+N”(1個體育總會,3個人群體育協會,N個單項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健身團隊),鄉鎮(街道)“1+N”(1個單項體育協會、N個健身團隊)建設。

強化黨建引領,鼓勵和支援全民健身社會組織構建有支部、有場地、有活動、有經費、有服務的發展新格局。加大政府購買全民健身社會組織服務力度,支援全民健身社會組織為農村、社群、企業、學校、機關等提供體育服務。開展全民健身社會組織等級評定,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示範效應明顯的全民健身社會組織,發揮全民健身社會組織在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和參與體育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體育局、省民政廳

(五)提供更加科學的健身指導服務

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大賽、交流展示大賽,評選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優化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級結構,提升科學健身指導能力和質量。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服務資訊系統,建設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驛站。大力弘揚全民健身志願服務精神,打造全民健身志願服務品牌。將全民健身志願服務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建設,把全民健身志願服務工作納入志願服務體系。充分發揮體育、醫療領域專家的權威效應以及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健身達人的引領效應,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加強科學健身指導。

推廣“群眾身邊的健身課堂”,開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科學健身大講堂。積極探索與線上運動平臺合作開發居家健身課程,推動居家健身常態化。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國民體質監測站點,推動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測驗活動和國民體質監測常態化。加強體醫融合的體質測試點建設提升,推廣個人健康檔案和運動健身服務。每年定期組織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測驗活動。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體育局、省文明辦、省衛健委

(六)推動更為均衡的重點人群參與健身

發揮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老體協等社會團體的組織引領作用,推動職工、青少年、婦女、殘疾人、老年人、少數民族等重點人群參與健身、樂於健身、受益健身。建立和完善學校、社群、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活動機制,推進青少年體育“健康包”工程,開展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側彎等突出問題的科學普及和體育干預,建立健全分學段(國小、國中、高中)、跨區域(市、縣)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積極開展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校外體育活動基地建立工作,幫助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組織實施健康老齡化行動計劃,推進新週期老年人健身康樂家園建設,開發適合老年人蔘與的健身休閒專案,豐富社群養老健身服務,推進健身養老、健康養老、綠色養老,辦好省十一屆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推廣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全面推行工間健身制度和群眾運動等級評定製度。推動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開展,辦好省第九屆殘疾人運動會。挖掘和推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專案,開展民族傳統體育賽事活動,辦好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體育局、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民族宗教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殘聯

(七)形成更為自信的全民健身文化交流合作

樹立全民健身榜樣,講述全民健身故事,弘揚全民健身正能量,著力打造福建體育展覽館、閩僑體育紀念館、蘇區紅色體育歷史博物館、“中國女排騰飛紀念館”為代表的體育精神文化平臺。加強福建體育健身文化遺產的文物、文獻的收集、收藏和整理工作,推廣武術、健身氣功、龍舟等民俗民族民間體育進校園、進社群、進鄉村。

配合國家外交大局,服務福建對外工作,拓展對外體育健身交流輻射範圍。以“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加強全民健身賽事、體育旅遊、體育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積極探索閩臺體育融合發展新路徑,推動臺灣“首來族”和青少年來閩交流,加強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和研學、棒壘球等運動專案、宋江陣等民間民俗傳統體育等交流合作。加強跨省區域合作,積極對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平臺,推動全民健身重點領域交流合作。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委宣傳部、省體育局、省文旅廳、省廣電局、省臺辦、省外辦、省僑辦、福建日報社

(八)促進更為多元的全民健身融合發展

大力促進全民健身與教育、醫療、康養、旅遊、鄉村振興等多元融合發展。深化體教融合,出臺福建省《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建立省級青少年體育發展廳際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體育和教育資源共享。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加強對不同職業人群、不同年齡段人群運動促進健康、運動傷病預防、體質健康干預和指導。鼓勵社會力量建設運營體育醫院、運動康復中心、健康養老中心、運動醫學實驗室等體醫融合實體機構。加強運動處方師培養,試點推進“體醫融合”社群體育健康促進專案。

充分發揮山水資源、文化資源、海絲資源優勢,推動山地、航空、水上、馬拉松、自行車等戶外運動專案與旅遊深度融合,不斷豐富體育康養、戶外探險、民俗體育、紅色研學等精品體育旅遊產品和服務供給,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體育旅遊精品線路、精品賽事、精品景區和體育特色小鎮。推進“體育+鄉村振興”,鼓勵鄉村統籌規劃建設健身休閒綠道、登山步道、山地戶外營地、自駕車房車營地、航空飛行營地等特色體育設施,植入鄉野特色體育賽事活動和鄉村體育旅遊專案,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體育局、省教育廳、省衛健委、省文旅廳、省農業農村廳

、重點工程

(一)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縣(市、區)建立工程

以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縣(市、區)建立活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強城市發展活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和健康水平,推動全民健身事業高質量發展。按照領導重視、建立有力,規劃科學、體系健全,設施完善、活動豐富,融合創新、廣泛參與的總體要求,依據完善全民健身組織保障體系、健全全民健身政策保障體系、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等評選指標,組織開展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縣(市、區)建立活動。經過考評達到省級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縣(市、區)的,納入建立國家級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縣(市、區)重點推薦名單,地方人民政府對在建立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記功獎勵。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體育局、省人社廳

(二)“運動健身進萬家”品牌活動提升工程

結合全民健身日、農民豐收節、文化節、旅遊節、黨日活動等,以“創新、多元、融合”為主線,挖掘群眾喜愛的體育專案和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將“運動健身進萬家”系列活動之全民健身百村行、社群體育嘉年華、職工體育文化節、清新福建運動之旅生態戶外休閒賽等系列賽事活動送到農村、街道、社群、機關、企業、學校,讓更多人感受到全民健身的獲得感、幸福感。

依託全民健身數字化平臺,建立“運動健身進萬家”品牌活動管理服務系統,通過“運動健身進萬家”品牌活動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的市場開發,並藉助融媒體平臺宣傳活動理念、文化,提升品牌形象,擴大活動影響力,提高市場價值。激發全民健身社會組織、企業、社群(村居)等協辦賽事活動的積極性,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承接賽事活動。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體育局、省直機關工委、省總工會、省農業農村廳、省文旅廳

(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檔升級工程

以全民健身中心、智慧體育公園、二代室外健身器材、智慧體育場館建設與改造等為重點,全面提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品質,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新高地。支援各地落實全國城市社群(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到2025年,全省新建100個智慧體育公園,實現縣(市、區)全覆蓋;全省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達到1塊以上。

依託“福建數字體育”服務平臺,為全省大中型公共體育場館建立“身份證”資訊庫,實現公共體育場館人臉識別、體溫檢測、場地使用、賽事培訓、客流監測、安全預警等智慧化線上遠端管理和運營“一鍵通”,提升服務質量和消費者體驗感,推動大中型公共體育場館逐步實現智慧化管理。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體育局、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

省住建廳

(四)體醫融合促進工程

組織成立省、市、縣三級體醫融合協會,指導推廣體育健身與康養、醫養、旅遊、休閒、研學等融合發展。推進針對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肥胖症、腫瘤及其他特殊人群康復運動處方的制定。鼓勵具備條件的醫院開設運動處方門診,提供個性化“運動處方”服務。支援有條件的地區將慢性疾病患者的體質測評、運動處方開具和指導納入醫保體系,建立體醫融合的長效機制。加強運動處方師等體醫融合人才培養,建立運動處方師工作平臺,充分發揮其在社群運動健康服務和科普宣傳中的作用。建立體醫融合的健康大資料管理和服務平臺,促進覆蓋全人群、全生命週期的健康智慧化發展。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衛健委、省體育局

(五)全民健身數字化工程

發揮我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優勢,依託“福建數字體育”服務平臺,著力打造集全民健身電子地圖、體育場館運營、體育賽事活動、體育教育培訓、科學健身指導、全民健身調查等為核心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綜合化、智慧化、數字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全民健身資訊資源共享,提升全民健身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體育局、省大資料局

四、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領導,把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超越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基本公共服務發展規劃,列入精神文明建立活動考核評價體系,將重點工作納入政府年度為民辦實事專案加以推進和考核,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並組織實施本級《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充分發揮全民健身領導小組的作用,建立部門聯動、分工合作、責任明確、齊抓共管的協調機制,為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提供組織保障。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全民健身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二)強化政策保障

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全民健身經費投入機制,加大公共財政對全民健身事業的投入力度。落實和優化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全民健身事業。將公共體育設施用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制定並向社會公佈可用於建設全民健身設施的非體育用地、非體育建築目錄或指引,盤活城市空閒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設用地、鼓勵租賃供地、倡導複合用地,建設舉步可就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建廳、省體育局

(三)壯大人才隊伍

加強全民健身人才隊伍建設,將全民健身人才培養、能力提升、結構優化作為推進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基礎性工作。優化全民健身人才培養機制,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加強全民健身人才隊伍與其他行業人才隊伍的互聯互通。積極引導退役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教師、社會體育指導員以及其他領域人才為全民健身發展提供人才支援。為完善全民健身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全民健身人才智庫。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體育局、省教育廳、省人社廳

(四)實施績效評估

省政府將定期對各設區市、縣(市、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實施成效進行第三方評估和社會滿意度調查,對重點目標、重大專案的推進情況進行專項評估。各級全民健身領導小組不定期對本地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在2025年,各級體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全民健身實施計劃落實情況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體育部門報告。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全民健身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