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報告

洗煤廠儲裝運系統技術改造可行性報告

洗煤廠儲裝運系統技術改造可行性報告

  一、洗煤廠基本情況 ****集團**分公司洗煤廠是**兩國政府以補償貿易方式合作建設的礦井型洗煤廠,1986年開工,1989年投產,設計年入洗能力180萬噸,入洗本礦和集團公司內團柏礦井原煤,生產工藝採用跳汰—重介—浮選聯合工藝,尾煤壓濾回收,主要生產8--11級1/3焦煤和肥煤。 洗煤廠儲裝運系統包括一個外礦調入煤回煤場和一個2萬噸的儲煤場,入洗煤倉有3個,每倉容量1200噸,用於各礦層原煤的分離和配煤入洗。精煤倉有6個,倉容6300噸
  (1#倉800噸,其餘各倉1100噸),呈南北方向一字排開,其中1#----4#倉貫通相連,雙系統在鐵路專用線3道、4道裝車外運,5#、6#倉相連與中煤倉合用一個裝車系統在1道裝車外運。 投產以來,隨著各礦點煤層地質條件、生產能力的變化以及煤炭市場多煤種、多品種和鐵路不均衡突擊性外運的多元變化。原有的儲裝運系統暴露出許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1、原煤場儲存能力不足。隨著各礦點煤層地質條件的變化,本礦井生產能力萎縮,年生產能力僅為50---60萬噸,其餘入洗原煤均從外礦點調入且調入點多,各礦點原煤性質各異、煤種不統一,需分存、分選、合理配洗。而洗煤廠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外調煤每天調運量在3000噸左右,一般有兩個以上礦點,而外調煤儲煤場只有1個,面積約2000m
  2、儲量約8000噸,很難適應既要分離原煤又要保證調運量的需要。
  2、分儲配煤能力不足。由於入洗原煤來源點多、複雜多變,各礦層原煤性質差異較大,煤種不統一,分選密度差異大,配煤入洗的比例隨機變化較大,一方面影響產品質量波動和分選效果,另一方面損失精煤產率和經濟效益,因此,要求各礦層原煤有完善的分離、分儲、分運,合理配洗的均質化、按比例配洗的能力。而洗煤廠只有2個儲煤場即1個113外調煤場、1個篩分破碎後的228儲煤場和3個配煤倉,只能滿足3種原煤的少量配洗要求,特別是外調煤場,只能滿足單種煤配入,不能滿足來源多而複雜的原煤配洗需要。
  3、配煤手段不完善,自動化水平低。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和最大產率,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特別10#高硫煤的入洗,不僅要配灰,更主要的還要配硫與煤種。各礦原煤必須嚴格按比例實現均質化入洗,而原設計配煤倉下配煤系統是靠給煤機人工調節配煤,人為因素影響大,自動化程度低,不能適應比例要求嚴格的原煤配洗要求。
  4、精煤倉儲和配裝能力不足,現有6個精煤倉儲量為6300噸每個倉有1100噸
  (1#倉800噸),2個主導產品配列就需6個倉,其它產品沒有倉位,只有通過相互擠佔適應外運,往往造成某品種庫滿,需裝車的品種不足,加班生產,成本費用增加,給管理上帶來很多不便,經常因車等煤坐失外運良機。另外精煤5#、6#不能同1#--4#倉同用,與中煤裝共用一個裝車系統,相互影響,精煤6個倉不能同線裝車,是兩點裝車,裝車時間長,不能實現多品種配裝。同時精煤倉下GZ—8Q型給煤機和DT1000—50/650型推拉桿執行不可靠,事故率高,影響裝車。
  5、配套環節能力不匹配。一是原煤倉存在著蓬倉貼壁現象,無法順利放煤,影響到入洗原煤的均勻給入及生產的連續。二是精煤脫水系統不完善,洗精煤水分高,包括浮精和跳汰精煤,不能滿足使用者7%的要求,另外浮精水分也造成蓬倉貼壁,影響裝車。三是矸石線運輸能力不配套。實際生產中由於原煤性質與原設計出入較大,矸石含量增加,設計矸石小時排矸量76噸,而實際排矸量達120---160噸,矸石倉容僅有140噸,每班生產約有80---120噸的矸石落地,這樣造成小時排矸能力不足、影響生產效率,使洗煤廠整體裝置不能發揮最佳效能,導致小時入洗能力一直不能達產,進而影響到小時配煤量。 因此,針對儲裝運系統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滿足生產及外運的需求,有必要對儲裝運系統進行改造。
  二、改造方案
  1、改造原則 a、提高生產效率和精煤產率,獲得最大經濟效益。 b、投資省,見效快,不影響生產。 c、方案簡單、靈活,裝置選型先進、可靠。 d、改造方案分期分步實施,逐步完善。
  2、改造方案 ⑴、增建101回煤系統和10#煤儲煤場 在原113煤場南側平整煤場2500平方,可擴大原煤儲量1萬噸;並增建一條60米長的回煤暗道,兩個受煤坑,安裝1米的皮帶運輸機一部,K3給煤機2臺及給通風排水設施,該系統與原煤20
  1、202系統聯接,提高了回煤能力;在原煤202皮帶中部,走廊中間支承點以上2米處,增設臨時卸煤點。以確保高硫煤倉庫滿時高硫煤落地,不影響井下高硫煤的生產,同時在高硫煤不多時也可儲存其它外調煤,增加了外調煤的儲存量。 ⑵、原煤倉下增加自動配煤系統 原煤倉下選用新型的給煤裝置及自動化的配煤系統。將原煤倉下12臺GZ-7Q型給煤機和DT1000-50/650型推拉桿更換為先進的XZG7型變頻調速給煤機和DT2000-50/750型推拉桿,並完善推拉桿的限位自停控制系統;安裝由可編程式控制器(PLC)、圖形工作站(上位機)、煤量調節裝置(變頻器)、電子皮帶秤、超聲波料位計五部分組成的自動配煤控制系統,實現以精確的配煤比例配煤入洗。 ⑶、精煤倉下運輸系統貫通及配煤系統改造 將精煤倉下兩部裝車皮帶向中心平移1.1米,向南延長41米,貫通到5#、6#倉,使6個精煤倉可一線裝車;並拆除倉下執行不可靠的原24臺GZ-8Q型給煤機和DT1000-50/650型推拉桿,更換為新型的、執行可靠的XZG8型變頻調速給煤機和DT2000-50/750型推拉桿。 ⑷、原煤倉增設破拱系統 在原煤倉外排矸車間西南12米處增建一面積36m2高5m的壓風機房,安裝一臺5L-40/8型壓風機,並在原煤倉內增設高壓風管、電磁閥及控制閥門,利用壓風機產生高壓風、電磙閥間斷控制,實現高壓風破拱。 ⑸、產品脫水系統改造 在主廠房水洗車間四層安裝一臺ZKX2460型振動篩,改造前後溜槽及篩下水管,用於跳汰精煤的脫水;在主廠房浮選車間三層安裝一臺ZYK-110型真空泵,與原有真空泵串通,形成兩臺真空泵對一臺過濾機或三臺真空泵對兩臺過濾機,提高配氣率,以降低浮精水分。 ⑹、矸石運輸能力改造 將矸石皮帶提速並增設落地返回設施,將581皮帶電機由Y180-4 22kw改為Y200-4 30kw;減速器由ZQ65 i=31.5改ZQ65 i=23.34;皮帶速度由1.6m/s提高到2.5m/s,運輸能力可增加到148.4t/h。同時在581矸石皮帶走廊中部增加落地設施,並在落地口附近增設返回設施:灌築混凝土基礎,製作了高16米、底寬40米的支架,安裝一部T4080鬥提機,完善機頭溜槽及配套電控部分,這樣在矸石能力不足時,矸石落地,停車後返回外排。
  三、改造投資 估算整個改造投資 ***萬元。其中裝置****萬元,工程 **萬元,安裝**萬元。其中:
  1、增建101回煤系統和10#煤儲煤場,投資119.5萬元。裝置27.5萬元,工程72萬元,安裝20萬元。
  2、原煤倉下增加自動配煤系統,投資147.2萬元。裝置108.9 萬元,工程11萬元,安裝27.3萬元。
  3、精煤倉下運輸系統貫通及配煤系統改造,投資234萬元。其中裝置101.9萬元,安裝132.1萬元。
  4、原煤倉增設破拱系統,投資 **萬元。裝置** 萬元,工程 **萬元,安裝 **萬元。
  5、產品脫水系統改造,投資** 萬元。裝置 ***萬元,工程 **萬元,安裝** 萬元。
  6、矸石運輸能力改造,投資 **萬元。其中裝置**萬元,工程 **萬元,安裝 **萬元。
  四、相關環境設施 洗煤廠電力資源充足,有原煤配電室、高壓配電室和兩個低壓配電室,完全可以滿足改造增容的需求;外調煤源充足,年調入煤量有保證;原煤場有專用公路,新增煤場與原煤場毗鄰,可利用現有煤場資源,符合環境要求。
  五、預期效果與投資回收期
  1、增建101回煤系統與10#煤儲煤場,可提高原煤貯存和回倉能力,增加貯存能力1萬噸,通過增加201原煤落地與101返回系統,形成了高硫煤分離儲存、外調煤回倉的備用兩功能系統,既可實現原煤分離、分儲,又保證了10#高硫煤的井下正常生產和洗煤的突擊入洗。另外還有力地保證了外調煤的回入,在高硫煤不多時,充分利用101系統回入外調煤。年可提高綜合效益186萬元。
  2、原煤自動配煤系統自動配煤後,可提高入洗原煤的調質能力,原煤倉下投用安裝效能較好的12臺變頻調速給煤機和PLC自動配煤系統,三個原煤倉能夠按比例配洗,並可實現外調煤與井下煤的分倉儲存和合理均質配洗,消除各礦層原煤性質差異引起的精煤質量波動和產率損失,確保高硫煤的低比例配洗,可提高精煤綜合產率0.7%,年可創效179.85萬元。
  3、精煤倉下貫通及配煤系統改造。串通六倉運輸線,實現裝車多倉配合,彌補品種、數量的不足,實現有效倉容的最佳利用化,提高精煤的貯存能力和裝車能力,等於擴大了倉容多建了倉,節支150萬元。同時實現較均勻給煤和較準確的總量控制配煤,高硫出口煤分選配裝方案能夠實現,年可提高效益144萬元。另外,把精煤的裝車由兩道裝車變為一道裝車,縮短了裝車時間,提高了裝車速度,並解決了精煤與中煤同一道裝車相互汙染和相互影響問題。
  4、原煤倉增設破拱系統改造後可減少原煤倉蓬倉堵倉口現象,確保原煤按比例配煤的正常進行,保證了入洗量達設計430噸/時,可縮短開車時間,年可創效55萬元。
  5、產品脫水系統改造,跳汰精煤水分降至9---10%,浮精水分降至28%以下,確保了精煤的入倉水分的降低,最終精煤水分<9.5%,經倉儲和路途脫水產品水分可滿足使用者要求,大大降低了裝車過程和冬季運輸的困難。提高精煤的裝車速度,年可減少水分銷售損失78.41萬元。
  6、矸石運輸能力改造,矸石運輸能力可達146.58t/h,能適應原煤性質變化,確保小時入洗量達430t/h,全年可縮短開車時間710小時,節約費用支出53萬元,年可創效17萬元,
  7、整個系統改造年可創效863.26萬元,估算投資回收期為
   。
  六、結論 ****公司洗煤廠儲裝運系統技術改造,無論從生產外運需求、內外環境及資金、效益的回收來看,均是可行的。101回煤系統的改造,擴充套件了白龍礦井原煤組織的路子,滿足了多礦層分離配洗和突擊外運的洗煤要求;原煤自動配煤系統的改造,以全新的理念和簡捷科學的方法實現了原煤均質化,不僅能配灰而且能配硫,比傳統的配煤手段更經濟、更精確、更科學;精煤倉下改造,成功地提高了精煤倉的利用率,提高了配裝能力;原煤倉下破拱系統的安裝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及配煤的準確性;產品脫水系統改造既降低了精煤水份又避免了水分高對裝車的影響,矸石線的改造大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總之,整個系統改造是實用的,有明顯經濟效果的,尤其是自動配煤系統的改造為洗煤裝備的自動化、洗煤工藝資料的準確化、洗煤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的取得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