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活動策劃

綠色技術科技創新方案

  綠色技術科技創新方案

綠色技術是指降低消耗、減少汙染、改善生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興技術,包括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保護與修復、城鄉綠色基礎設施、生態農業等領域,涵蓋產品設計、生產、消費、回收利用等環節的技術。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綠色技術科技創新方案文章,提供參考,歡迎閱讀。
 

綠色技術科技創新方案

 

    方案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並明確要求“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綠色技術創新體系也是我國第一次針對具體技術領域提出的創新體系建設。按照國家相關部署要求,為進一步完善xx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增強綠色產業競爭力,xx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結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未來綠色發展工作需要,研究制定了《xx市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方案》,已經xx市委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明確到2022年,基本建成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將xx市努力建設成為具有區域輻射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綠色技術創新中心。圍繞以上工作目標,《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以下內容:

一什麼是綠色技術?

綠色技術是指降低消耗、減少汙染、改善生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興技術,包括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保護與修復、城鄉綠色基礎設施、生態農業等領域,涵蓋產品設計、生產、消費、回收利用等環節的技術。總體上看,綠色技術創新活動具有明顯的漸進性、跨界性和外部性特點:漸進性是指綠色技術大多是對現有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生產裝置、生活設施的綠色化改造,以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為主要特徵,顛覆產業體系的突變性創新較少。

       跨界性是指綠色技術創新需與其他生產工藝或技術緊密結合,創新多為跨學科交叉產生,比如,汙水深度處理技術中應用較為廣泛的膜處理技術,就來源於材料技術和環境技術的跨界融合。外部性是指綠色技術的產出不僅體現在經濟效益,更體現在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因此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必須首先堅持市場導向原則,這樣才能更好發揮企業在綠色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更有動力和活力進行綠色技術研發、擴散和應用。同時,也必須高度重視政府及中介組織作用,更好發揮系統協調、政策引導、標準約束、公共研發等服務功能,提供良好創新環境。二xx現狀怎麼樣?

近年來,xx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成效明顯,相關工作在全國處於前列。具體看,xx市綠色技術創新領域有一些自身特色:
       一是xx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節能減排整體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xx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為0.23噸標準煤,優質能源比重達到97%以上,能源利用效率居省級地區首位。20xx年PM2.5平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較20xx年降低超過50%。

       二是綠色發展的制度體系逐步形成,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推動機制,頒佈了《大氣汙染防治條例》《xx市節約用水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出臺了新增產業的禁限目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保障舉措,制定實施了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環境監測機構監測質量管理技術規範等70餘項地方生態環境標準,基本形成了國內最為嚴格的地方生態環境標準體系。

       三是綠色創新領域資源優勢明顯,其中綠色技術相關領域有重點實驗室115家、工程技術中心51家,處於全國領先水平。xx市在滬深A股、香港和其他全球市場上市的綠色技術企業數量較多,達到xx0餘家。四是湧現出一批先進技術,一批成功的城市汙染治理案例為行業發展樹立典範,xx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措施被聯合國環境署評為全球最佳實踐案例,可為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可借鑑經驗。五是輻射效應明顯,形成了京內創新、京外應用為主要特徵的轉化模式,據估算,xx市70% 的綠色技術創新成果在京外實施。三xx重點發展什麼?

在國家確定的6個綠色技術主要領域基礎上,結合xx市技術創新基礎,xx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進一步細化明確xx市將重點發展8個重點領域和若干優勢環節的綠色技術,具體包括大氣汙染防控、節水和水環境綜合治理、節能與環境服務業、固體廢物減量化和資源化、汙染場地與土壤修復、現代化能源利用、綠色智慧交通和生態農林業。在大氣汙染防控領域圍繞PM2.5與O3汙染治理、汙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以控制VOCs和NOx等主要前體物為重點,加強餐飲油煙、汽修、加油站、乾洗等面源汙染防治新技術研發。在節水和水環境綜合治理領域圍繞節水關鍵技術、生態處理技術、水處理先進工藝裝置及成套裝備、高階水質分析儀器裝置、智慧水務、農村汙水生態處理及小型整合裝備等方面推動技術整合與創新,促進示範和規模化應用。

        節能與環境服務業領域重點支援城市能源系統、區域能源系統、清潔採暖技術創新,鼓勵整合清潔原料、清潔能源、清潔工藝和裝備、清潔過程控制等創新。固體廢物減量化和資源化領域重點鼓勵研發各類固體廢物協同處理處置技術、固體廢物處理工藝和裝備小型化技術,加大可迴圈、可降解塑料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提升替代材料和產品的效能。汙染場地與土壤修復領域重點支援研發高效修復材料、修復工藝、修復裝備,促進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技術協同創新。現代化能源利用領域重點推動先進燃料電池、先進輸變電技術與裝備、先進容量型儲能、可再生能源併網與消納等實現創新突破。綠色智慧交通領域重點支援智慧交通、共享交通、慢行交通體系建設和運營創新技術體系。生態農林業領域重點鼓勵生態農業、現代種業領域綜合配套技術系統整合創新。四在哪裡佈局?

結合各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和特色,在中關村、經濟技術開發區、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和平谷區,打造5個創新叢集高地。中關村主要充分發揮綠色前沿技術創新高地引領功能,聚焦一批綠色技術創新鏈條,培育一批領軍企業,推出一批協同研發平臺,在大氣、水、土壤、固廢、高效節能、新能源等領域加強關鍵技術、綜合解決方案等方面整合突破。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綠色技術產業集聚高地,加快佈局先進的綠色技術研發機構和企業,探索建立“無廢城市”綜合管理制度和技術體系。

       懷柔科學城圍繞前瞻佈局綠色科技原始創新,在環境、氣候、能源、材料、資訊等交叉領域,取得一批世界領先的原創科研成果。未來科學城努力建設現代能源技術創新高地,支援不同創新主體間開展聯合攻關,在能源網際網路、新能源、先進儲能、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等重點領域形成一批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技術創新成果。平谷區建設生態農業科技創新高地。聚焦生態農業,集聚高階創新資源,集中開展聯合攻關,加快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五在哪裡示範?

在冬奧會、xx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機場、“迴天”地區,建設4個綜合應用示範區,以及在部分迴圈經濟和汙水資源化園區、廠區建設一批專業技術示範基地。在冬奧會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實施綠色場館、綠色能源和綠色交通等節能低碳措施,全面推進場館綠色建築標準認證。在城市副中心綠色城鎮化示範區,推進綠色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加強園林綠化和水環境建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城市資源、土地綜合利用效率。

       在xxx機場“中國標準”綠色低碳機場示範區,主要廣泛採用各種先進技術,提升機場建設運營整體綠色化水平。在“迴天”綠色示範社群,圍繞居民生活社群特點,在公共設施、智慧停車、家庭節能節水器具、垃圾分類等重點領域,加強綠色技術與產品的示範應用,促進公眾參與。建設專業技術示範基地,在魯家山迴圈經濟園、北神樹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高碑店汙水處理廠、槐房汙水再生廠等專業園區,示範應用一批先進技術。試點建設若干園林廢棄物資源化處置示範專案。建立企業綠色低碳示範廠區。

六有哪些實招?

圍繞xx市綠色技術創新體系仍面臨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突出、產學研金介聯絡薄弱、創新服務環境不完善等問題,xx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優化完善綠色技術創新環境。

在提升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方面,鼓勵龍頭企業實施綠色發展規劃,帶動形成綠色供應鏈。支援以企業為主體的工程技術中心、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鼓勵更多企業參與財政支援的綠色技術研發專案。強化對企業創新支援,市級重大科技專項支援的綠色技術研發專案由企業參與承擔比例為60%。

在促進“產學研金介”聯動方面,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及研究機構。鼓勵建立綠色技術創新聯盟及參與示範工程建設。培育由龍頭企業引導,按照市場化、專案化機制組織運作的新型專業孵化器。支援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科技服務機構根據企業個性化需求提供精準服務。設立綠色技術創新融資綜合服務平臺。促進綠色技術經紀人隊伍建設,提高技術轉移專業服務能力。

在完善創新環境方面,強化標準引領,制修訂一批能耗限額、汙染物排放等地方和團體標準。加強重點綠色產業的智慧財產權戰略佈局和專利池建設。完善首臺(套)政策,加強綠色採購政策落實。加強綠色技術推介,支援本市綠色技術企業在津冀、“2+26”大氣汙染聯防聯控等區域開展節能減排和汙染治理專案。建立綠色技術創新服務包制度,“一企一策”助力綠色企業更好發展。強化資源開放共享,逐步開放綠色技術領域相關的城市執行基礎資料、環境監測資料。

七近期做什麼?

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是一項全新任務,需要步步為營,紮實推進,後續我們還會繼續推進2.0、3.0版本的政策方案。2020年作為《實施方案》實施的起步之年,計劃重點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基礎工作機制,研究完善綠色技術領域統計方法,開展行業發展狀況第三方評估,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成立細分專業領域專家諮詢委員會,提高決策科學水平。二是深化細化5個創新高地和4個綜合應用示範區建設專項工作方案。三是力爭在綠色技術創新企業認證、個性化服務機制、區域合作等領域取得突破。

各有關單位:

根據《佛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佛山市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佛府〔20xx〕1號),我局制定了《佛山市科技創新券實施方案(2020-2022)》,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佛山市科技創新券實施方案(2020-2022)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粵府〔20xx〕1號)精神,根據《佛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佛山市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佛府〔20xx〕1號)有關要求,優化我市科技創新券(以下簡稱“創新券”)政策,以對企業創新活動實施普惠性支援為重心,改革創新券使用管理,引導全國優質科技創新資源加強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開放共享服務,進一步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市科技創新大會部署,以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強化科技創新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協同推進省、市創新券改革,擴大創新券使用和適用範圍,按照“擴範圍、簡流程、提效能”,“全國使用、佛山兌付”的原則,充分激發創新券政策效力和中小企業創新活力,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技術創新中心。

總體目標

到2022年底,建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科技服務機構的普惠性支援體系,面向全國匯聚一批服務水平和社會信譽度高的科技服務機構,備案科技服務機構不低於500家, 受創新券資助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000個,帶動研發投入超過10億元。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交易活動更加活躍,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更加緊密,形成產學研融通創新的良好氛圍,全市創新創業服務能力顯著增強,面向企業的創新資源供給更加豐富,資源跨區域流動更加高效,促進全市自主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為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麵向全球的製造業創新中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實施指引

本方案所稱創新券是指政府將財政科技資金採用後補助方式,支援科技型中小企業向科技服務機構購買技術研發、創新創業、科技金融、檢驗檢測或科技中介諮詢等科技創新服務的財政補貼憑證,以電子券形式發放,申領的創新券當年有效,逾期未兌付自動作廢。市創新券資助的實施指引具體如下:

(一)支援物件

在我市範圍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有技術創新、研究開發等活動,有研發經費投入,從業人員500人以下且年營業收入2億元以下的中小微企業,並同時滿足以下任一條件:

1.科技主管部門、高新區主管部門主辦的國家、省或市級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企業;

2.國家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入孵企業;

3.經科技部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4.經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

5.在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科技創新企業;

6.建有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企業;

7.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個或實用新型專利3個以上的企業。

8.獲得國家級或省級新品種認定的企業;

9.佛山高新區火炬納統企業。

(二)支援範圍

1.技術創新和研究開發服務:企業購買科技創新活動所必需的研究開發服務,包括新技術研發、新產品開發、工業(產品、工藝、功能)設計與服務、技術產業化服務、軟體、雲端計算服務等;

2.創新創業服務:企業在國家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購買的創新創業服務;

3.科技金融服務:企業為開展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所需要的科技金融服務,包括科技貸、技術入股、掛牌融資等;

4.檢驗檢測服務:企業購買科技創新活動所必需的檢驗檢測服務,包括產品檢驗、指標測試、產品效能測試等;

5.科技中介諮詢服務。

6.科技統計和火炬統計服務。

服務專案具體內容以當年市創新券申報通知或指南為準。(服務內容清單詳見附件)

(三)市創新券不能用於以下服務

1.按照法律法規或強制性標準要求必須開展的法定檢測或強制檢測等活動;

2.開展質量管理體系等非科技創新類的認定所需的服務;

3.購置科研儀器裝置,計算機硬體裝置;

4.用於支付辦公及實驗場的租金或購買場地的資金;

5.購買上述支援範圍的科技服務已獲得其他市級財政科技資金資助的。

(四)支援方式

市創新券由符合條件的企業申領和兌付。企業每年申請的創新券額度不超過20萬元。企業向在市科技局備案的科技服務機構購買相關科技服務,創新券兌付額度不高於實際發生金額的50%。

(五)科技服務機構的備案

改革市創新券的使用範圍,實現“全國使用,佛山兌換”,實施創新券服務機構備案制度,建立市科技服務機構庫,備案服務機構工商註冊地無地域限制。對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國家和省實驗室、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分析測試中心、科技資料中心、擁有第三方資質並通過國家認證備案的檢驗檢測機構等實行免備案直接進入科技服務機構庫制度。其他服務機構,需提交備案申請材料,經稽核公示後納入科技服務機構庫。科技服務機構申請入庫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經營範圍具有科技服務內容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

2.具備專業服務能力,有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5人及以上),並具有從事相關科技服務一年以上的業務基礎;

3.有明確的服務內容、收費標準,健全的財務制度和收費管理制度。

(六)申領與發放

創新券採取網上申領、集中受理髮放方式。符合條件的企業在特定的網上服務平臺上申領。創新券每年申領和發放一次。創新券申請材料包括:

1.佛山市創新券申請表;

2.企業營業執照影印件;

3.上年度納稅申報表;

4.下述材料之一:獲科技行政主管部門主辦的國家、省或市級創新創業大賽的獎勵證書、國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登記編碼截圖、國家及省級孵化器入孵憑證、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或培育入庫公示名單截圖)、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掛牌或註冊展示企業證書、有效專利證書。

(七)使用與兌付

持有創新券的企業在市科技局釋出的科技服務機構和服務內容目錄內購買服務,簽訂服務合同,合同履行完畢後,持券企業憑合同、發票、服務證明材料在特定的服務系統平臺上申請兌付。創新券發放後每年兌付一次。創新券兌付材料包括:

1.佛山市創新券兌付申請表;

2.對應的科技服務合同;

3.合同對應的發票或其他支出憑證;

4.合同履行材料。

企業提交的兌付資料經各區科技部門初審後,市科技局複審,經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給予兌現。

重點任務

(一)省創新券配套資助。對省創新券支援我市企事業單位或社會組織專案,即可獲得市級配套資助,另行申請市級創新券將不予支援。省市對單個專案支援累計不超過服務實際交易金額的50%,年度累計市級配套資助額度不超過10萬元。

(二)推動各區開展創新券資助。鼓勵各區結合本區發展實際,深化創新券使用改革,降低創新券支援門檻,擴大創新券規模和適用範圍,簡化創新券發放和兌現流程,制定適用於本區的創新券相關政策措施,對轄區內的科技型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普惠性支援,與市級創新券形成合力,共同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三)加強創新券政策宣貫。結合省創新券工作安排,大力宣傳省、市創新券政策,通過各種微信公眾號、召開宣講會等方式宣傳創新券政策,為組織實施創新券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完善創新券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市創新券全流程服務系統平臺建設,市和各區依託平臺組織實施創新券管理工作,實現全市創新券使用管理的資訊化、規範化,提高創新券組織實施的效率和效益。

       (五)擴大科技服務機構庫範圍。基於現有佛山市創新券服務機構庫,擴大服務機構徵集範圍,吸引國內外科技服務機構,特別是港、澳地區的優質服務機構入庫,為全市中小微企業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提供更加豐富、優質的服務資源。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市科技局與佛山高新區管委會、各區科技部門等單位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對全市創新券工作的統籌與指導。市科技局負責創新券實施方案的推進落實和執行監管,公開徵集和組織評審科技服務機構入庫,研究確定創新券年度工作計劃及支援重點,彙總年度實際兌付的創新券資助金額,組織申請省創新券配套資助經費。

       市科技局委託第三方服務機構,負責市創新券管理服務平臺的完善、科技服務機構庫的建立和管理,以及創新券的全流程管理服務(包括科技服務機構入庫申請、創新券的申領、發放和兌付的材料受理、形式審查以及組織專家評審等工作),配合市科技局做好創新券年度計劃、績效評價等相關工作。各區科技部門根據自身實際,制定本地區創新券政策和年度工作計劃,加強與市創新券的協同聯動,負責本地區創新券政策的宣傳、推廣。

(二)加強經費保障

在市科技創新資金中安排創新券專項經費,用於市創新券兌付。各區結合區域現狀、重點工作和創新券發展階段,安排區級創新券資金,協同支援各區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創新創業活動。

(三)加強監測監督

獲創新券補助單位應規範使用財政資金,自覺接受科技部門的監督和檢查。各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申請和使用創新券,嚴格執行財務規章制度和會計核算辦法,嚴格區分創新券和其他研發費用的支出,真實合法地使用創新券。

市科技局對創新券的申領、使用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對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佔補助經費等行為,嚴格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及其相關人員責任。

市科技局加強對入庫科技服務機構的監管和評價。探索建立科技服務機構信用評級制度,對嚴重失信行為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對科技服務機構存在被企業多次(三次及以上)投訴服務質量和違法違規等行為的,以及被列入失信黑名單的,市科技局按照有關程式撤銷其入庫的資格。


 

標籤:方案 創新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