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書信 > 申請書

論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

申請書2.55W
論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
胡錦濤同志關於“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要求,明確了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大力倡導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對於打牢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精神文明建設顯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應當看到,在社會深刻變革、經濟快速發展、文化相互激盪的今天,熱愛祖國、積極向上、科學文明、團結友愛,是我們社會精神風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分是非、不知榮辱、不辨善惡、不分美
醜的現象還大量存在,不僅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也阻礙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奮進的中國,不僅要向世界展示物質文明的豐碩成果,而且要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嶄新的精神風貌。事實證明,沒有健康的社會風氣,沒有良好的道德水準,一個國家的經濟再發展,綜合國力也強大不起來,更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我國是一個有13億人口、56個民族的發展中大國,加快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礎,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規範。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知榮棄恥,褒榮貶恥,揚榮抑恥,才能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發活力,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共同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程序。
    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刻反映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應具備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基本特徵,無不蘊涵著深刻的倫理文化思想和道德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深刻地包含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等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也深刻地包含了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和艱苦奮鬥等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所以,“八個為榮、八個為恥”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本質要求和價值追求上是一致的。
    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思想道德的繼承和弘揚。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從修身養性到處世治國,積澱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譬如“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無私無畏”、“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
“天下一家”、“千古同文”的凝聚意識;
“精忠報國”、“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
“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思想;
“重義輕利”、“捨生取義”的義利取向等等,無不與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個為榮”息息相通。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程序中,無數英雄模範像董存瑞、黃繼光、雷鋒、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牛玉儒等等,無不閃耀著高尚品德的光輝;
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為傳統美德注入了新的內容。社會主義榮辱觀根植於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根植於黨領導人民奮鬥的實踐,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體現著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由於我國當前正處在社會發展變化的重要時期,多樣化的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的社會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形式,以及多樣化的就業方式和分配方式等等,必然產生多樣化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及其之間的摩擦與矛盾。同時,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對我國社會的影響,也必然產生思想觀念上的激盪與衝突。因此,當前我國社會在一些領域與地方,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思想道德建設上的困惑和混亂,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有所混淆。一個時期以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有的人崇尚“金錢萬能”,把鬥富、顯闊看作是“瀟灑人生”,把大款、大腕看作是“英雄”,把金錢、美女、別墅看作是“輝煌的人生”。更為嚴重的是有些人不以恥為恥。危害祖國成了“鬥士”,背離人民成了“本事”,驕奢淫逸成了“榮耀”。這些價值錯位、道德失範等現象的出現和蔓延,損壞了社會規則的效力,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秩序,敗壞了社會風氣。如果任其發展,必然導致有紀不守,有規不循,正不壓邪。面對我們倡導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遭受嚴峻挑戰的現實,面對我們弘揚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主旋律時有雜音的現象,我們需要旗幟鮮明地辨清是非,毫不含糊地劃清“榮”與“恥”的界限,確定評價標準,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在全社會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八榮八恥”的內在要求,真抓實幹,全面推進。   
    注重開展道德實踐活動。任何道德規範只有轉化為道德實踐,才能成為人們自覺的行為準則。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既道出了嚴格自律的價值判斷,也說明榮辱之別常常反映在生活細節處。學會如何從日常小事中來明辨是非、區別善惡、分清美醜,對幫助人們懂得何以為榮、何以為恥,進而養成榮進恥退的習慣至關重要。我們要抨擊社會醜惡現象,更要嚴於律己,從我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要堅決避免知行脫節、言行不一的現象。黨員幹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要身體力行發揮表率作用,從政治道德、社會公德和為人品德各方面加強修養,從而帶動和促成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乃至整個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風清氣正”。
    注重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事關全民素質提高的道德建設工程,需要一個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薰陶的長期過程。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一個人、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富裕之後,精神文明程度並不會自然提高,正確的榮辱觀也不會自然而然地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樹立,需要長期耐心的教育、引導、薰陶與啟蒙。落實“八榮八恥”不付諸行動不行,而希望一蹴而就、立竿見影也不現實,唯有堅持不懈、講
求實效,才能日積月累,取得成效。這就要反對形式主義,防止華而不實的花架子,杜絕急功近利的虛誇做法。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注重輿論的正確引導。文藝作品、報紙刊物、廣播電視,都應旗幟鮮明地宣傳“八榮八恥”,絕不能混淆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以充分發揮先進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積極作用,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使人們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現在有一些錯誤有害的、格調低階的、封建迷信的東西,在我們的書刊、報紙、舞臺、娛樂場所甚至課堂和講壇上時有出現,有的還屢禁不止。而一些單位、一些同志又自覺不自覺地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這種狀況必須改變。我們現在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還有廣泛的影響,它們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剝削階級的思想是不可能同它們的棺材一起埋入地下的,它們必然要在人類社會中腐爛發臭,毒化人的精神,危害人類社會。因而,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用馬克思主義去佔領思想文化陣地。
    注重加強領導、齊抓共管。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自覺地把這項任務擺在突出位置,作為大事來抓,切實貫穿到改革發展的全過程,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黨政部門特別是宣傳文化部門要明確職責,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多做工作。各行各業、群眾團體都要發揮自身優勢,把實踐榮辱觀的工作做到各自聯絡的群眾中去。

    社會主義榮辱觀,屬於社會主義道德範疇。它具有健康性、科學性、時代性、民族性、群眾性、實踐性等鮮明特徵,與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並行一致的。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還須在工作中處理和把握好以下幾個重要關係。
    處理好先進與廣泛的關係,堅持把先進性要求同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在普及提高上下功夫、見成效。人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覺悟具有多樣性和層次性。樹立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也要區分層次,有的放矢。所謂“先進性”要求,是對共產黨人和其他先進分子而言,它包括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奉行共產主義道德,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所謂“廣泛性”要求則是對一般公民而言的,它包括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大力倡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倡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倡導“八榮”行為,形成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先進性”與“廣泛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丟掉了“廣泛性”,就脫離了我國目前的思想道德建設的實際;
丟掉了“先進性”,整個思想就失去了目標和方向。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不斷地提高全社會的思想道德水平。
    處理好教育與法制的關係,堅持把教育與規範結合起來,在強化約束制約上下功夫、見成效。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治。道德和法律從來就是相輔相成的,我國曆史上就有“以德輔法”、“以法彰德”的傳統。所以,在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同時,必須依法加強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管理,把教育與管理、他律與自律很好地統一起來,通過健全的法制和嚴格管理,他律的外在強制就會逐漸轉化為人們自律的內在約束,從而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要重視建立健全同道德建設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依法加強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管理。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輿論等手段,規範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約束和制止不文明行為,形成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社會風氣。
    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堅持把樹立正確的榮辱觀與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在與時俱進上下功夫、見成效。形勢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樹立和實踐
社會主義榮辱觀,既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變化,把繼承和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逐步建立起既體現社會主義的道德要求,又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道德規範。市場經濟是利益經濟、效益經濟,更是信用經濟、法制經濟,其內在的倫理道德與“八榮”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我們既要尊重關心個人的正當利益,又要把國家、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強調三者統一;
既要社會成員樹立自主、自立、自強精神,又要樹立社會整體觀念、履行社會義務和責任;
既要勇於競爭、追求利潤,又要手段合法、兼顧公平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深化改革、發展經濟的同時,形成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