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熱門版《中國合夥人》觀後感範文四篇

觀後感1.16W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們需要寫觀後感的地方越來越多,然而觀後感的內容必須是建立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的。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熱門版《中國合夥人》觀後感範文四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熱門版《中國合夥人》觀後感範文四篇

熱門版《中國合夥人》觀後感範文1

我們總是對這個世界抱有太多的幻想,幻想著勝利永遠屬於正直的人,幻想著世界的一切有著絕對公正的天平稱量,偶有見到一些負面事實,青春年少而又熱血沸騰的我們總會想著要改變這個世界——但我們錯了,我們所幻想的美好,都只不過是世界的一角。

正如片中三位心懷大志的年輕人一般,他們何曾不懷有雄心壯志?就像那個立誓要打破家族傳統的天之驕子孟曉駿,他可以說是那一代同齡人中的佼佼者,無論他的家族出身還是他的實力頭腦,都近乎算得上是完美。同大多數人一樣,他亦有著“美國夢”,但是,當他終於來到了美國之後呢?天之驕子從一個整天喂喂小白鼠的助理,一瞬間變成了餐館裡連小費都拿不上的雜工!

我們總是說著想著要改變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很難成功,因為想要改變這個世界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但真正成功的,也不過寥寥無幾。那些整天嚷嚷著夢想改變的人,最後大多也只是成為了一個小老闆,小職員。改變世界,實在是一項太難太浩大的工程了,當我們懷著熱血走上社會,當我們現實的利刃狠狠刺傷之後,有人開始退縮,開始選擇隨著大流一同渾渾噩噩的走,每一個人都遵循著一個平凡人的法則——庸庸碌碌的生活。

時間的流水漸漸抹平了年少熱血時的稜角,直到最後,在那名為“世界”的河灘上,只有一塊塊光滑的鵝卵石靜靜地躺著。

我們終有一天開始會在日復一日麻木中忘了自己,忘了我們最初的樣子,最初的想法,這時候我們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我們改變不了世界,到頭來,反倒是世界改變了我們!當我們的身心俱變時,最後剩下的,僅是幾點廉價的自尊心罷了。

難道這就意味著我們只能任憑世界的利刃在我們的生命中隨意雕刻嗎?不!當我們漸漸被周圍的人所影響甚至同化的時候,保留住最後的自我,無論它是好是壞,縱使所有人都被世界雕刻成了一個模樣,你也要在這無邊無際的大浪中,走出另一個方向——那個屬於你本我的方向。漫漫長路,或許只有你一個人逆著方向,或許有人會嘲笑你奇葩,會勸阻你回頭,你亦或許會感到疲憊,感到彷徨,在這時,請你堅持下去,義無反顧的走下去!當所有人都朝著一個方向行走時,那個逆向奮前的你,便會是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蓮——你保住了真實的你。

流水它帶走了光陰的故事,它帶走了曾經的青春,但是,別讓它帶走了你的夢想,你的初衷,你的熱血,還有,你的自我。

熱門版《中國合夥人》觀後感範文2

《中國合夥人》主要講述了“土鱉”版黃曉明,“海歸”鄧超“憤青”佟大為為了改變自我的命運,為之奮鬥。都想去美國,改變自我,改變世界。最終三人攜手創辦培訓學校實現“夢想”。

“土鱉”

在影片中,“土鱉”版黃曉明自始至終都懷抱著一個美國夢。他努力攻克英語,當然也想過不少歪點考託福求籤證。可回回都跟他說“拜拜”看見好友出國圓夢,他失望透頂。無可奈何只好留下當教師,但也以失敗告終。雖說他是從農村來的,但那兩個人比不上,為啥呢.?因為他有一個韌勁,執拗的性格,不畏犧牲的精神,執著的信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對他來說無論經歷過多少磨難,都必須成功,即使不擇手段。所以我們應當學習他,永遠打不死的“小強”精神。

“海歸”

在三人之中孟曉駿是第一個去美國的人,也是他們出國的代表,他有一腔熱血,在朋友面前總是裝模作樣,狐假虎威。厲害堅定地的說他不會回來的,但內心十分脆弱背轉身後卻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而到了美國的他卻一向在實驗室餵養小白鼠,不被重用。之後又遭辭退。使他跌入人生低谷。在美國找不到工作,只能落得在餐館做零工。不僅僅如此還是一個連小費都收不起的零工。;然而一個老太太的一番話激勵了他。“我相信你,年輕人,你有潛力。相信,多年之後,她還是員工,而你將不一樣。”讓他明白了子想要的生活看。重振旗鼓

“憤青”

追求浪漫自由的王陽,在大學期間一向肆意的揮霍青春,泡洋妞、寫情詩、打群架等等,還為洋妞放棄了去美國的機會,結果卻被洋妞甩掉,從此一蹶不振,因成冬青的幫忙,重新振作起來,並與成冬青一齊為教學而奮鬥,在應對成冬青與孟曉駿爭執時,一碗飯喚醒了他的心,讓他明白什麼才是真實的生活,什麼才是幸福,走出了洋妞的陰影,選擇了相貌平平的女職工結婚,因為他明白了生活的真諦。

影片的結局很圓滿,卻讓我想到了現實生活的我們缺少他們這堅持不懈的態度,可能一個小小的打擊,就讓我們洩氣了。《中國合夥人》再次激勵我們同學為了夢想執著追求!

熱門版《中國合夥人》觀後感範文3

看完這部電影,感覺到有一個問題非常令我感興趣,就是改變。

影片中不停地提到,改變世界,改變不了世界,被世界改變,不被世界改變。

但是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在成東青和王明等人的眼裡,改變是看待這個世界很重要的角度,換句話說,他們在用這個角度去審視著這個世界。孟曉駿在電影的一開始這樣說道,“我們這一代人最重要的是改變,改變身邊的每個人,改變身邊的每件事,唯一不變的就是此時此刻的勇氣,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改變世界。”成東青說:“最大的騙子其實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總是想改變別人,而拒絕改變自己。”而到後面,蘇梅在打給成東青的電話當中說道,“成東青,到底是我們改變了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改變了我們。”

我覺得,如果我們僅僅侷限在這個角度內部來討論這個問題的話,並非能夠得到很深刻的結論。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那麼我們得到的結論不過有三種,yes,no,或者辯證的。然後,我們可以討論一下在什麼情況下選擇哪一種情況。

不過我不想這樣討論,我想跳出來,從一些問題出發,最後談到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承認幾個基本觀點。第一個必須要肯定的就是,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如果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匯出這個結論——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區別,每個人看待世界的眼光也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理性出發點和感情出發點都不相同。

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每個人在追求不同的東西,所以每個人的理性出發點不一樣。而同樣,人類的思維並不是純粹理性的思維,這一點大致是弗洛伊德首先證明的;所以即便是在感情用事的時候,每個人的我所謂的感情出發點也不相同。

那麼既然出發點不相同,對於同一件事情的描述就必然有差異,看法有差異,做出的選擇也必然有差異。假設我們選取一個角度,比如說,改變,我們去描述一個人對於一件事情的態度,處理,選擇。我們必然得到三種可能結果當中的一種,yes,no,或者介於兩者之間,不能給出一個絕對的評價。通常情況下,我們這樣處理。於是我們得到了,改變這個世界,被這個世界改變這樣兩種相對的結果。

但是這種推導存在著兩個問題。第一點,每個人的出發點都不一樣。被這個世界改變和改變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相對視角的問題。從完全客觀的角度上講,人和世界都在改變,認為人是絕對不變的,就可以說改變世界;認為世界是絕對不變的,就可以被世界改變;而如果採取一箇中庸的態度,那麼兩者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這時候大致就叫做了interaction了。每個人的出發點都不一樣,就很有可能導致上面選取的參照點不一樣,從而使得對於同一件事情產生不同的看法。

舉例來說,王明在電影裡說,“我們沒有改變世界,是世界改變了我們”;但是如果是其他人呢?他們有很大機率說,他們改變了世界。

而第二點問題在於,很多人選擇的角度不一樣,他們的視角不一樣。成東青、王明、孟曉駿在電影裡選擇了這一視角,改變,來評判一些問題;但是很多人未必選這個角度,這是人與人性格之間差異所帶來的。的確,每個人選取相應的視角去評判一個一個問題,這的確沒有問題,很和諧。但是,如果在munication的時候,往往遇上麻煩。這就是為什麼社會上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例如兩代之間的矛盾,婆媳之間的矛盾。當然這只是引起矛盾的一個方面而並非全部原因。

所以我覺得,人的發展最重要的其實是自然。有些時候覺得某些人莫名其妙其實是出發點完全不同,相差甚遠。社會上的東西,人身上的東西,思維上的東西,不像是科學,有著共同的公認的公理或者基本事實,在每個人的心目當中,都會存在著不同的公理系統,這就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看法的差異。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很難用科學意義上的對與錯來評判人的思想與行為。因為一種公理得到的對,在另一種公理系統當中,可能就是錯的。

為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我想不得不講講這與法律等共同遵循的行為規範的聯絡。這兩個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思想,而另外則是行為。儘管我們在一些行為上需要統一,但是這種統一行為可以通過不同的思想指導得到。舉個例子來說,經商誠信這個問題,有人天生覺得人應當誠信,所以他做生意誠信;而對於另一個人來說,他天生喜歡掙錢,結果發現誠信給他帶來的收益遠大於不誠信的情況,所以他同樣也會選擇誠信。這兩種思想是不同的,但是他們導致的結果可以是相同的。

一個人自出生以來就在發展當中,整個世界也在變化當中,所以都在改變。誰改變了誰這個問題是不是有意義,我不太說得清。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不管你願不願意,這種改變必定是自然的,人的反應也是自然的。這種自然的意思,大致就是日然而然的那個意思。平時很會改變的人很有可能突然變得固執;一貫固執的人很有可能那一次突然變成相反性格。而這一切,都必然是隨機因素與既定因素所導致的一種自然的過程。這種自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外部作用能夠相應地影響其程序的一種自然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自然是難以模擬的,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提前預知採取怎樣的行為會促使向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影響的因素太多,隨機的因素也太多,而且,沒有可控的實驗給我們做。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被世界改變還是改變世界,乃至於改變不改變這個問題討論起來真得是沒有多少意思的。最終要的其實還是,自然。

熱門版《中國合夥人》觀後感範文4

《中國合夥人》這個電影公映快一個月了,聽很多朋友都說挺不錯的,出於好奇,一向不太愛看電影的我,也在電腦上看了一遍,看完之後,不免生出許多感慨,斗膽寫出來,與朋友們分享一下。

先說說成東青,孟曉駿,王陽這三個人,在學校時一個是大家眼裡的“土鱉”(成東青)一個是雄心勃勃書香世家的“俊才”(孟曉駿),一個是浪漫多情才華橫溢的“浪漫騎士”(王陽),從資質上看,孟曉駿,王陽要比成東青優秀的多,但為什麼卻是成東青成了老闆?成為“新夢想”的領袖?

當然,你可以說是因為成東青是發起者,是他在被學校開除之後,為生計所迫開了補習班,所以成為了“新夢想”的老大。

但是,如果只是憑這一點,我覺得成東青的老大位置是坐不穩的,也許在新夢想創辦之初就會夭折。我認為,成東青確實有領袖特質,請看好,不是領袖氣質,而是領袖“特質”。

特質一,成東青是一個勇於擔當的人。在孟曉駿王陽衝撞老師引起眾怒,被群而攻之的那一場戲裡,孟曉駿和王陽的反應是快跑,而成東青卻挺身而出,把門擋住,阻止了大家對他們的攻擊。在美國轟炸南聯盟中國大使館,群眾向“新夢想”進行衝擊的時候,又是成東青,不顧危險,毅然衝出與大家理論,哪怕負傷流血在所不惜,反觀孟曉駿和王陽,當時是沒有這個勇氣的。所以,一個勇於擔當的人,是有做領袖的資格的,無論他的決策對與錯,其後果他必定要有勇氣承擔才行。

特質二,成東青是一個有胸襟的人,當然,這是指他前期的時候,雖然在“新夢想”上市的問題上,他顯示出了自負強硬的一面,那也是一種質變的結果。我注意到在前期成東青基本上沒有對孟曉駿的各種規劃說過“NO”一直都是習慣性的“yes",因為成東青信賴孟曉駿,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他,所以,他基本是放手讓孟曉駿去做事的。並沒有因為孟曉駿的強勢而出於自己的虛榮心去壓制他,在前期新夢想的成功來看,成東青的胸襟是非常寬廣的。

一個領袖可以在才幹上不如下屬,這沒什麼可丟人的,三國的劉備,文不如諸葛,武不及關張,但是一點都不妨礙他做老大,做皇上。因為劉備是一個有胸襟的人,他不但可以容人,也可以容物,他可以讓一群比他更有才幹的人為他去做事,這本身就是最了不起的事,反觀諸葛亮,這絕對是個人才,但他主政蜀國以後,蜀國人才凋零,無人可用,甚至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局面。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又如何呢?只有帶出一個優秀的團隊才是王道,個人能力再強也不過是個人英雄主義,那是最終要壞事的。所以,蜀國之忘,有人說亡於諸葛,也並非毫無道理。

另一個讓我比較感慨的地方就是王陽結婚的時候,他說的那幾句話,前面的幾句就不說了,最後一句”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夥做生意,“我想,應該令許多人都動容。創業打拼的時候,真的是需要朋友兄弟之情的,因為中國人的傳統就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有困難的時候,需要用友情和親情做凝聚力,來共克時艱。但到了一定的階段,這個友情,就成了絆腳石,成為了做事業的阻力了。事事都講”情“不講”理“,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一個企業過了創業的階段,一定要把“理”搞明白,也就是說要講法規。不能以情代法。制定一個大家都要遵循的法度,高於個人感情之上,每個人都去遵循並很好的去執行。這樣才不容易出現朋友反目的局面。

再一個感慨的地方就是成東青知道孟曉駿的功勞至偉,很想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有一場戲是成東青給孟曉駿買了一座別墅,並把他的前女友找來,以為孟曉駿會喜出望外,沒想到卻引起了孟曉駿的當場色變。弄巧成拙。最後在美國,成東青終於瞭解了孟曉駿的心思,為他工作過的實驗室捐款,並把那個實驗室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個舉動雖然沒有給孟曉駿個人的利益帶來好處,然而,卻感動了孟曉駿,原來,尊嚴才是他想要的東西。

這個地方給我兩個啟示:一,老闆真的特別需要了解下屬真正想得到什麼樣的東西。二,尊嚴比黃金更寶貴。雖然說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有時候錢還真就不是萬能的,人的物質需求無論多大,畢竟總還是有限的,常常被老闆忽視的精神需求,有的時候更加被員工渴望。員工和下屬不光是希望在單位裡有尊嚴,更加希望在社會上有尊嚴,能不能給他們這份尊嚴,能不能讓他們覺得因為在這樣的單位工作有榮譽感,這真的是很多老闆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一個老闆做到了這幾點,我想,這個老闆是成功的,他的企業無疑也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