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熱門版《四世同堂》讀後感範文4篇

看完《四世同堂》,我想你的心情一定久久不能平靜,面對敵人的摧殘,中國人民的精神值得我們尊敬,相關的讀後感別忘記寫哦,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熱門版《四世同堂》讀後感範文4篇,以供參考。

熱門版《四世同堂》讀後感範文4篇

《四世同堂》讀後感範文1

        我慢慢的鬆了一口氣,輕輕的合上了最後一頁書,揹負著歷史的厚重,彷彿置身於血雨腥風的年代裡,古老的北平城那小羊圈……一幕幕,清楚的在我眼前跳動,讓我為之震撼。

《四世同堂》是一部描寫抗日戰爭,揭露控訴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罪行,謳歌弘揚中國人民偉大愛國精神老舍先生用犀利的筆法將每個人物刻畫的活靈活現,謹慎持家的祈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隱士詩人變為革命鬥士的錢默吟,熱血青年瑞全,樂於助人的李大爺,無恥的瑞豐和冠小荷,陰狠得大赤包等等,栩栩如生的描繪出每個人的性格特徵小羊圈的各色人等的榮辱觀,生死存亡,記述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以小羊圈內人們與日本人及罕見的頑強鬥爭為例,表現出中國人英勇反抗日本人,為爭取抗戰的勝利作鬥爭。

讀《四世同堂》尤使我憤怒的是那一幫漢*,貪財好色之徒,尤其是大赤包和冠小荷,為了權勢錢而出賣自己的親人,讓人既可恨又可悲,但是又讓我覺得可喜,最後他們都慘死了,沒有一個完整的活下來。

小說以錢默吟先生抗戰勝利後驚奇地出現在鄉親們的面前,並與祁老人及一家老小慶祝抗戰的勝利而結束,這是完美的結束,是現實,也是讀者包括我願意看到的。

《四世同堂》讀後感範文2

《四世同堂》的人都是那麼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衚衕演繹著自己的悲歡離合,榮辱沉浮,他們的生活因為日本人的到來和離去而發生了質的改變。

說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裡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漢奸形象。“漢奸”,這個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他們只是目光短淺的愛財小人,為了財出賣了國家和自己的靈魂。他們風光,人們看著恨;但他們死,人們看著卻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漢奸”是可悲的,因為沒有了對國家的愛對自己的尊重,他們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憐人。

戰爭結束了,沒有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是悲壯。然而,《四世同堂》並不是一個悲劇。人們一直疑問老舍先生為什麼要給大家一個不是結尾的結尾,人們詫異於故事的戛然而止卻不知結局。其實所有的故事都是沒有結局的,結尾一句“起風了”,我想就足以表達老舍先生的意思了。

歷史的車輪輾轉向前,歷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風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許打雷,或許下雨,渺渺茫茫。中國始終推著大車前進,泥濘和傷痕總是有的,但回首過去悲壯的一頁,除了記憶和嘆息,我們應該看見預示著的光明的未來。

《四世同堂》讀後感範文3

《四世同堂》是老舍最著名的長篇小說,這部百萬字的鉅著描述了盧溝橋事件爆發的一九三七年至日本投降的八年間北京普通市民遭受到的殘酷壓迫與統治,以及他們面對生與死的自尊與自省。這部小說的創作始於一九四三年,當時老舍住在距重慶不遠的北碚,寫一些宣傳抗戰思想的短篇小說和劇本。在戰爭爆發之前老舍就打算寫一個家庭的故事,反映舊家庭因社會變化而引起的變革。

一九四三年底,老舍夫人設法離開了被佔領的北京,帶著孩子歷盡艱辛來到重慶。在夫人的敘述中,老舍瞭解到日本佔領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苦難遭遇。於是他決定寫一部長篇小說,希望能借此傳播抗戰的力量。他從一九四四年開始寫作,但由於生活不穩定,健康狀況差,包括不時發作的瘧疾,還有養家餬口的壓力,他不得不將小說分為三部出版()。一九四四年下半年開始,第一部以《惶惑》為題在重慶一家報紙上連載,一九四六年稍晚,這一部和第二部《偷生》合併,分為上下冊在上海出版。一九四六年三月,老舍和曹禺應邀赴美,在那裡老舍完成了小說的最後一部,並和艾達·浦愛德合作完成了英譯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老舍返回國內並促成了第三部《饑荒》的發表。

小說所述的故事發生在北京一個距護國寺不遠的"小羊圈衚衕"。祁家守舊的祁老人與兒子天佑、孫子瑞宣、瑞豐、瑞全及曾孫小順兒、小妞兒四代人同居一院,這四代人中的上下兩代人分別代表了新舊兩個世代。祁老太爺是北京老派市民的典型,在他身上集中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精髓"。

他怯懦地迴避政治與一切紛爭,甚至當日本人打到北京時,他也認為只要準備一些糧食與鹹菜,堵上自家院門,就可以萬事大吉。都快當亡國奴了,他還想著自己的生日,"別管天下怎麼亂,咱們北平人絕不能忘了禮節!"儘管自己只是平頭百姓,心裡卻總忘不了把人嚴格的地分為尊卑貴賤,忠實而真誠地按照祖傳的禮教習俗辦事,處處講究體面與排場。他奉行著"和氣生財"的人生哲學,"善良"到了逆來順受的地步。他向來抄家的便衣微笑、鞠躬,和藹的領受"訓示";他非常同情鄰居錢默呤受日軍侮辱的遭遇,又怕連累自己而不敢去探望。他的性格特徵就是懦弱、拘謹、苟安。祁老人的長孫瑞宣大致也屬於老派市民,但他是較年輕的一代,在他身上集中了更加深刻尖銳的矛盾。他受過現代的教育,有愛國心,也有某些現代意識,但他又是北京文化薰陶出來的祁氏大家族的長孫,在他身上體現著古老的北京文化在現在新思潮衝擊下產生的矛盾與困擾。

在民族危難的時刻,瑞宣雖然終於"找到了自己在戰爭中的地位",但小說中更多表現出他的性格矛盾和無窮的精神苦惱。三孫子瑞全對那個變化的社會做出的反應與選擇的道路更為積極一些,他未婚,在國難深重的時候他離家參加了抗日組織。瑞全可以被視為擺脫了傳統束縛的新一代的代表,老舍將這位年輕的革命英雄作為善的道德傾向的例子。二孫子瑞豐是一個沒有道德脊樑的軟弱男人,他是一個投機分子和趨炎附勢者,他的懦弱和巴結權貴的慾望導致了他的死亡,在哥哥和弟弟之間長大的他,即不受傳統道德的約束,也不盼著新的社會秩序。

《四世同堂》讀後感範文4

《四世同堂》這本書描寫的是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侵略者對中華民族發起全面侵略戰爭。在北平淪陷的八年中,以小羊圈衚衕裡生活的人們為題材,反映了淪陷區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統治下的,被奴役和蹂躪下的悲慘的生活、苦難的命運。作者通過以下幾位人物的描寫,勾勒出日本侵略者們的殘暴和淪陷區人們驚恐、屈辱、掙扎、抗爭心靈歷程。錢默吟先生是一個不問國事只對琴棋書畫感興趣的文人,卻在日本侵略者近乎瘋狂的嚴刑拷打與逼迫下,拿起了武器,悍衛自己的故土與尊嚴。最終鑄就成了書中的一位平民英雄。祁老大爺是一位經過封建社會的老人。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的閱歷,使他懂得了國家民族大事上的是與非、愛和憎。兒子祁天佑尊老愛幼,是一個正派的生意人,結果被日本人逼死;孫子祁瑞全在祁家排名老三,所以也叫小三兒,剛剛大學畢業,他見識廣、學問高,是新一代年輕人的代表,因為憎恨日本侵略者跟著王排長外出當兵。在經過幾年浴血奮戰的抗戰後,從毛毛躁躁的學生演變為老練精幹的地下工作者。冠曉荷的一家,因為認賊作父,為了自己的權利、虛榮、金錢,出賣國家和人民甘心做日本侵略者的漢奸,而他們的女兒冠招弟從一個善良、純潔的小女孩,受到他們的影響貪圖舒服,也淪為一個不為手段和廉恥盜取情報的日本特務,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最後冠曉荷被日本侵略者填了萬人坑,大赤包也死在了日本侵略者的監獄裡,招弟也被心愛的人殺死在一個小山洞裡。

讀完了這本書,我陷入深深的沉思,在國家淪陷的8年中有多少手無寸鐵的同胞被無辜的殺害啊!同時也對那些漢奸們感到憤怒,他們身為中國人不為自己國家而抗戰,只為了自己一點私利出賣國家,助桀為虐殺害自己同胞;從冠曉荷這家人的最終下場看到了,出賣民族和靈魂的人是沒有好下場。感到欣喜的是經過漫長的八年抗戰,最終獲得了勝利!我曾經看到過日本故事:“上課的時侯,他們的老師拿出兩個蘋果,一大一小,問他的學生:‘這有兩個蘋果,大的來自支那,小的來自富士,你們要大的還是要小的?’學生們答:‘要大的。’‘但大的只有支那有怎麼辦?’‘佔領支那!佔領支那!’”多麼恐怖的教育啊!這段時間看到日本想奪取中國的新聞。我們應該牢記歷史、莫忘國恥。就像“我的祖國”這首歌唱的:“朋友來了有好酒,要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槍”。認真學習、掌握知識、科技興國;為了祖國的明天變得更加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一份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