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精選《刮痧》優秀觀後感範文三篇

觀後感3.26W

《刮痧》這部影視作品,給我們帶來了很深的人生啟發,你有沒有想過為《刮痧》這部影片寫一篇觀後感呢?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精選《刮痧》優秀觀後感範文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精選《刮痧》優秀觀後感範文三篇

精選《刮痧》優秀觀後感範文1

昨日,忽然對《刮痧》這部電影重新燃起了興趣。《刮痧》講述一個發生在美國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聖路易斯的華人家庭的故事。故事主人公之一,許大同,在美國生活發奮拼搏八年後,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和睦。

一天,許大同五歲的兒子丹尼斯肚子痛發燒,在家的爺爺正因看不懂藥品上的英文說明書,便用自己熟悉的中國民間流傳的刮痧療法給丹尼斯治病。兩天後的晚上,丹尼斯在黑暗中撞到了頭,大同將其送往醫院治療,但在廣慈醫院,醫生髮現丹尼斯的背上有醒目的瘀紅,便認為這是許大同長期虐待兒子丹尼斯而留下的證據。根據美國法律規定,體罰、虐待兒童將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廣慈醫院像兒童福利局舉報後,他們根據美國法律規定,對丹尼斯受虐待事件進行調查。調查期間,出於對受虐待兒童保護,法律規定在保護被虐待和忽視的兒童方面是專家的其他政府僱員有權決定將受虐待的兒童遷離家庭,兒童福利局監護決定先讓丹尼斯由州兒童寄養中心監護。就這樣,許大同夫婦與兒子分開了,並要他們理解法律的制裁。

在法庭上,控方一個又一個的證人和意想不到的證詞,使得許大同方百口莫辯。爭辯中,控方律師更是發揮了他的辯解潛質,對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規範做了“全新解釋”,許大同陷入了他的陷阱,最後最後失去冷靜和理智,謾罵控方律師,並有動手打人的傾向,這正中控方的下懷:許大同是一個暴戾,有暴力傾向的人。這樣的人,虐待孩子,不在話下。許大同方當然也理屈詞窮。法官當庭宣佈剝奪許大同的監護權,不准他與兒子見面。

其實,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試經絡穴位,透過良性刺激,充分發揮營衛之氣的作用,使經絡穴位處充血,改善區域性微迴圈,起到祛除邪氣,疏通經絡,舒筋理氣,驅風散寒,清熱除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增強機體自身潛在的抗病潛質和免疫機能,從而到達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爺爺給丹尼斯刮痧,治療他的肚子痛和發燒,有益於他的身體健康。但是為何中國流傳悠久的中醫治療——刮痧,到了美國,竟成了傷害身體的違法行為了呢?

有人說,這主要是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所造,如,大同在朋友昆蘭面前打自己的兒子,認為是出於尊重昆蘭,爺爺也認為,“人前教子,背後教妻”,“打是親,罵是愛”,但是,在昆蘭認為,大同打孩子不對,傷害他人身體。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導致了大同與美國當地居民的法律觀念衝突,能否和平、圓滿地解決,關鍵在於不一樣文化的相互溝通和明白。確實,正因大同的老闆、兒童福利局的官員、法官對刮痧都一無所知,大同的解釋也無法讓具有工具理性的美國人明白何謂刮痧,當然也無法和理解刮痧,況且他們也未曾體驗過刮痧,只看到的只是刮痧給丹尼斯身體留下的醒目淤血。看到傷痕,聯想到承受如此嚴重的淤血的痛苦,他們更堅信眼見的才是事實才是真相。

其實,造成這樣的衝突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彼此間的法律觀念不一樣。我們生活在一個法律多元的世界中,有不一樣的法律觀念,當這種觀念彼此間互接觸時,觀念差異和互不相容就很可能導致法律的衝突。在中國,沒有法律把刮痧歸為違法行為,而在美國,刮痧是對人身體的傷害,觸犯了法律。況且,美國人的法律觀念十分強烈,個性對於兒童,美國控方咄咄逼人的動機恰是對丹尼斯人權的維護和人情、人道的體現,雖然覺得他們的可惡可恨,不可理喻,但是,站在控方的角度,我們也無法容忍丹尼斯長期受到忽視、傷害、虐待,生活在恐懼和痛苦中。雙方都在為丹尼斯的完美明天著想,衝突因此也就越來越激烈,影片表現出來的感情也越來越濃烈。在控方眼裡,許大同是個施虐者,小丹尼斯是受虐者;而在大同眼裡,他們是一群工具人,只為硬邦邦的法律所活,不明真相,不講道理。仔細想想許大同,他知道把孩子單獨留在家裡違反了法律,但是他剛開始聘用了一位代理知識法案件的律師約翰·昆蘭處理家庭問題,這是一個誤區,這兩個領域的法律風馬牛不相及,儘管出發點是為了打贏官司,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法律盲點,相對於具有強烈法律意識的美國人,這個盲點是不可原諒的。

美國人那種處理“嚴肅法律問題”的方式,在影片中得到很好的體現,最初的控告,審判,發現明白真相,撤銷控告。這一連串的變化,大概都是正因他們對法律的嚴肅吧,但最後也不乏正直以及善良。

整個影片中,似乎親情戰勝了一切,但是法律亦在履行著她自身的職責,並在整部影片裡將此演繹得淋漓盡致!

精選《刮痧》優秀觀後感範文2

刮痧這部電影是以刮痧所產生的一系列的矛盾為主線,呈現了許大同一家在經歷過大風大浪之後,重新在一起,然後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並且對中美文化的態度也發生轉變。許大同是一個在美國奮鬥了八年,最後取得不小成就的中國人。在行業的年度頒獎大會上,許大同獲得年度的最佳設計大獎,面對在場的眾多美國同事、朋友,他激動而驕傲地告訴大家:我愛美國,我的美國夢終於實現!在這裡,我們能看出來,大同是一個在美國的追夢人,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拼搏,不斷努力讓自己可以更加靠向美國這個國度。倒不是說大同不愛自己的國家,而是表現出大同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具有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並且從他接自己的老父親來美國居住可以看出,大同是一個孝子。而這一切僅是剛剛開始而已,大同以後的生活並沒有因此一帆風順,反而美好的家庭變得愁雲慘霧,妻離子散。一切變化都源於大同的老父親給生病了的孫子丹尼斯刮痧。刮痧本是中國傳統的療法,是中國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文化,而在美國卻什麼都不是,沒有人能懂,甚至兒童福利局將這個歸為虐待,只因刮痧後留下來的刮痕太觸目驚心。我在觀看這一部分的時候實在無法理解,學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概論後,似乎這些從哲學的角度可以理解。事物都是有聯絡的,聯絡具有客觀性,事物的聯絡是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觀臆想的。就像大同的父親因看不懂英文就沒有給孫子喂藥而是選擇了刮痧,老霍的意外死亡,大同把丹尼斯一人留在家裡去警察局,簡寧加班工作,這幾件事都存在著客觀且普遍的聯絡。任何事物都是統一聯絡之網上的一個網結,並通過這個聯絡之網體現出聯絡的普遍性。

影片中有兩個點讓我印象最為深刻,一個是親情的自然流露,一個是中美文化的碰撞。中國自古以孝為先,更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孝是中國傳統的優良美德。而《刮痧》中的許大同就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孝子。大同事業有成之後接年邁的老父親來同住,丹尼斯不能回來也特地瞞了父親,因為老霍的意外離世已經讓父親非常傷心了,不想讓父親擔心丹尼斯。在法官追問是誰替丹尼斯刮痧的時候,大同為了不影響父親的綠卡辦理,把責任攔在了自己身上,以及後面的父親的離開,打通不顧一切去把丹尼斯“偷”了出來,見父親最後一面。這都是真情流露,感人肺腑。而老父親對大同的愛也是溢於言表的。察覺到大同夫妻間的不對勁一直追問都沒問出個所以然來,只好自己一個人孤獨的抽著煙。最終,這位老父親為了知道事情的原委,灑下熱淚對媳婦簡寧說出了心裡話“我在中國還算個知識分子,到這卻成了聾子、啞巴啦”短短一句話,道出了老人家來美國後的辛酸。不僅是語言的不暢通,環境的變化,文化的差異都已經壓得這位老人喘不過氣來,無法在美國快樂的生活下去了。在機場那一幕更是一個感情的小高潮,老父親摸著兒子的臉,哽咽著說道“這把年紀了,不想忘了你長什麼樣”。其實他們兩個都知道,這一別不知道何時才能見面,而父親也已年邁,生活中的變數太多。於是大同終於忍不住,去帶來丹尼斯來見爺爺最後一面,算是圓了最後的遺憾。大同帶著丹尼斯離開機場開始了“逃亡”,看似緊張卻又溫馨的一幕,他們享受父子在一起的時光,似乎不是在逃跑,警察也在追趕中與丹尼斯開起了玩笑。警車越來越多,丹尼斯玩累了也睡著了,大同出乎意料的把丹尼斯送到了兒童福利局。這讓兒童福利局的負責人有些許驚訝,開始動搖自己是否做錯了。在這過程中,大同和簡寧的感情關係似乎也非常微妙。他們吵過,一起哭過,最後不得以做出了沉痛的選擇。在官司打輸後,簡寧不得以撒謊說自己的老公做錯了,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接回他們深愛的兒子丹尼斯。

在這場兒童福利局與大同夫婦的博弈中,可以看出中美文化的差異,甚至會給觀眾一種誤解,似乎兒童福利局不可理喻,毫無人情可言。而理智的分析來看,兒童福利局的做法也有他們的道理,他們也是為孩子著想才會對大同提起訴訟,贏得照顧孩子的權利。一切的根源在於文化的差異,以及美國人多中國文化的瞭解甚少。當那位男律師在法庭上扭曲了孫悟空,就為了贏官司的手段被女負責人發現後,她動情的說了一句“沒人贏了這場官司,我們都輸了,尤其是孩子”,可見她從內心深處是為孩子考慮的,是希望孩子有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當然,美國文化也有它的優異之處,當大同的老闆自己親身經歷。

過刮痧之後,去向法官說明真相的時候,法官最終決定這次的訴訟不成立,可見美國的法律還是比較人性化的,體現的是人文主義關懷。中美文化的差異體現了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體的、特殊的。對待矛盾,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影片到最後並沒有簡單結束,而是又讓觀眾的心揪了一把。,盼子心切的許大同裝扮成“聖誕老人”打算混進公寓大廈,被警衛發現並予以制止,思家團圓的他站在冰冷的大街上,望著公寓大廈外高高的九樓上自己家的燈火,決定鋌而走險,從樓外的排水管向九樓自己家的窗戶悄悄爬去,結果引來眾多警車呼嘯而至,仰頭圍觀路人們驚奇地看到在高高的外牆上腰裡掛著“孫悟空”的聖誕老人正在笨拙而堅定地向上攀爬,另一邊大同的老闆帶著好訊息往大同家裡趕。相信看著這一幕的觀眾都會和我一樣,祈禱大同能順利回到家,和家人一起迎接這好訊息。果然,影片最後以一個喜劇的方式結尾,大同夫婦也喜極而泣。我們不難理解,一個原本完整的家庭在經歷鉅變後重新聚在一起,這是多麼溫馨而又激動人心的畫面。同時影片也讓我感受到了,國籍不同,但是不同國家的國民是可以相互理解,成為好朋友的。儘管文化不同,但是人性是相通的。善良的人們最後在共同的努力下,共克難關,收穫幸福!

精選《刮痧》優秀觀後感範文3

《刮痧》是一部中國大陸拍攝的以中國傳統中醫中刮痧治療方法為載體,反映中、西方文化衝突的影片,移居美國的華人許大同的孩子感冒了,華人家庭用刮痧方法治療,但卻意外遭到兒童保護組織的控告,因為他們認為許大同有虐-待兒童的嫌疑,這場誤會最終雖然消除了,但卻給許大同的生活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看完成這部電影,讓人沒有辦法感到輕鬆,我一方面為梁家輝飾演的父親許大同對孩子、家人的深情所感動,另一方面也對中、西方文化之間巨大的鴻溝,以及相互瞭解的不對稱性而感到惋惜。

中、西方兩種文明之間存在文化差異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可避免,要消除這種文化隔閡,就必須要相互增進了解,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消除誤會,但很遺憾的是,中、西方兩種文明的交流,雙方的態度和主動性都不一樣,是非常地不對稱,也就是說中國人對西方文化了解的程度,遠遠大於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瞭解程度,從片中可能看出,許大同一開始對美國的生活是非常向往,似乎已經融入西方主流社會,但這都是許大同自己的努力適應,他們能夠在西方人主導的社會中有所作為,說明他們非常瞭解西方文化,但“刮痧”事件發生後,讓許大同一家感到震驚的是,西方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不知曉,甚至有些誤解和歪曲,比方說片中對方律師對“刮痧”、“孫悟空”這些中國元素的解釋,可以說完全是汙衊了,就算是這名律師是有意而為之,而法官、許大同的老闆等對此也毫無認識,這就是文化交流的不對稱性所造成的。

這種文化交流的不對稱性,造成文化相互認知的不同,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認識遠遠大於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認知,而文化交流的不對稱性,又是和國家實力相對稱的,目前西方文化是世界主流的文化,就是因為西方的國家通常都是經濟發達的國家,所以西方人自身就會產生一種文化優越感,所以他們就不可能主動去了解別的民族文化傳統,包括中國傳統文化,但作為中國人,我們要增進文化交流,不僅僅我們要多多學習西方文化,同時也應該積極地將本民族的文化向世界傳播,過去我們就不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甚至連中國自己也要貶低自己的傳統,試想現在中國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刮痧”,有多少人看病會想到看中醫,這了難怪“端午節”也被別人搶注了,筷子也被西方人認為是日本人發明的,等等諸如此類,現在中國的經濟實力強大了,自然而然地學習中國文化的人增加了,我相信像電影中“刮痧”這樣的誤會會越來越少。

在這部電影中,最應該反思的應該是許大同本人才是,這次“刮痧”事件與其歸咎於文化衝突,還不如歸咎於許大同個人的失誤或其性格上的缺陷,在片中許大同夫婦是知道美國的相關法律,比方說對孩子的保護-法律、中醫“刮痧”不被法律認可等,但他們在主觀上並沒有認真看待,沒有認識到不尊重這些法律的後果嚴重性,許大同將孩子單獨留在家中,而且是在深夜中,無論如何都是不應該的,再加上他在眾在面前打小孩,這些都無法讓人認同他是一位負責人的父親,後來他第一次面對法官的陳述,明顯是表演的成份居多,他只是想走過場似的解決問題,請的律師也是一個門外漢,他聲淚俱下的表演讓人看了反而有些嘔心,至少讓人覺得他不是一個誠實的人,最後他一系列的衝動舉動,再次證明了他性格的不成熟,在危機面前缺乏冷靜的思維,許大同的悲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對法律的漠視,我相信對法律的漠視,並不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在任何一種文化中,不誠實、違法行為都是應該受到譴責的。

本片對許大同這個角色形象,是一個典型的中、西方文化結合的產物,是一個具有中、西文化的複合體,在他的身上不但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敬老愛幼、敬業持家的品德,又有濃厚的西方個人冒險、英雄主義色彩,他作為兒子,對沒有能很好地孝敬自己的父親感到內疚,自己發達以,將老父親接到美國照顧,這是典型的中國人的思維,雖然父親對新的生活不能適應,但內心還是非常幸福的,他作為父親,為了自己的孩子高興,他在聖誕夜,變成“蝙蝠俠”,可以說是奮不顧身,他身體這兩種不同的文化碰撞,結果不僅僅是智慧的火花,有時也會釀成悲劇,比方說將孫悟空設計到遊戲當中,出人意料地取得成功,並因此獲得遊戲設計大獎,但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教育子女,比方說“打是親、罵是愛”、“打自家孩子是為了給對方面子”,又讓他陷入“家庭暴-力”的泥潭,所以說如何處理好這種文化差異,對許大同似的華人才是最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