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在省委黨校培訓會上的講話

發言稿2.67W

在學歷史這件事情上真重視、下真功,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在省委黨校培訓會上的講話。希望大家喜歡!

在省委黨校培訓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培訓,其實也是一次讀書會。之所以把大家召集到省委黨校來,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充分感受這裡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靜下心來有所收穫。昨天,我們花了一整天時間,聽了×和×的三個報告,可以說內容非常重要、解讀非常到位。昨晚,大家也進行了分組交流。

我想,大家應該和我一樣,受益匪淺,收穫很大。毛主席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當前,×共青團事業發展的歷史接力棒已經交到了我們的手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以什麼樣的擔當、什麼樣的作為去完成我們肩上的歷史使命,顯得尤為重要。

一、所謂“忠誠”,就是要始終堅持絕對忠誠、緊跟黨走的政治品格,忠於黨的事業、忠於團的工作

共青團對黨忠誠的基因是天然形成的,團的一切工作要始終保持在黨領導的正確軌道上,就必須牢牢把握對黨忠誠這個要害。對於團幹部來說,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必須體現到對黨的信仰的忠誠上、對黨組織的忠誠上、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忠誠上。

(一)必須高舉信仰旗幟、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永不叛黨,這是寫在我們莊嚴的入黨誓詞裡的。絕對忠誠從哪裡來?最根本的是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堅定,絕對忠誠才有理性的基礎。在革命年代,有很多體現共產黨人信仰力量的榜樣。

1922年,擔任滇軍高階將領的朱德歷盡千辛萬苦在上海找到了黨組織並要求入黨,由於身份和經歷等原因被陳獨秀拒絕了。但他並沒有放棄,毅然離開祖國,遠赴法國尋找黨組織,後又輾轉到了德國柏林找到了周恩來,最終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了為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不懈奮鬥的金光大道,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留下了“革命到底”的囑託,用一生的奮鬥詮釋了什麼叫“絕對忠誠”。堅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抓好理論武裝。只有理論上的成熟,才有信仰上的堅定和政治上的清醒。

大家一定要有計劃地研讀一些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著作,從源頭上弄清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立場、觀點和方法;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最關鍵的是要增強政治定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要增強黨員幹部的政治定力問題,他指出:“檢驗一名幹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驗面前有沒有政治定力”。這就是要求我們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態度曖昧,不能動搖基本政治立場,不能被錯誤言論所左右,經得起政治風浪的考驗,絕不走岔走偏、改旗易幟。

(二)必須把牢政治方向、嚴守政治紀律。如果政治信仰是“主心骨”,那麼政治方向、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就是“頂樑柱”。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視起來。在座的很多年輕同志,特別要注意這個問題,大家由於年紀輕、經歷簡單,缺乏較為嚴格的黨內生活的錘鍊,對於黨的建設所必須具有的剛性要求還缺乏切身體會。

我給大家講一個黨史上的事件,就是發生在延安時期的劉立功被開除黨籍事件。1938年,劉立功從中央組織部黨員訓練班畢業後,黨組織決定派他到華北基層去鍛鍊,但他堅持要進馬列學院或回原籍工作,甚至揚言要退黨。最終因執迷不悟被黨組織開除出黨。陳雲同志為此專門撰寫了《為什麼要開除劉立功的黨籍》一文,指出黨內不準有不遵守黨的紀律的“特殊人物、特殊組織”。要真正在實踐中行動起來。

在當代中國,最大的政治和首要的政治紀律,就是堅決維護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核心地位,這是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所繫,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衡量每一位黨員幹部“四個意識”強不強、對黨是不是絕對忠誠的重要試金石。全省各級團幹部必須要將這個立場和態度落實到行動上、體現到工作中,不能搞“表態哲學”“空頭政治”。

(三)必須對黨高度信賴,做到熱愛黨、擁護黨、永遠跟黨走。這種信賴來自於對黨史的瞭解。我們黨走過了99年的奮鬥歷程,之所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我們有一個英明正確的黨中央。在黨的歷史上,由於認識的侷限性,也犯過一些“左”的、右的錯誤,甚至包括“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域性性的錯誤。

但即使是這樣的錯誤,也是靠我們的黨、我們的黨中央自己糾正的。鄧小平同志曾經講過:“中國問題的關鍵在於共產黨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好的政治局常委會。只要這個環節不發生問題,中國就穩如泰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這種信賴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歷久彌新。各級團幹部要不斷地加強黨史學習,努力從黨走過的風雲激盪的歷史中、從黨開創和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中、從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長期實踐中,深化對黨的信賴,堅定對黨的領導的信念。

二、所謂“敏銳”,就是要始終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

共青團始終堅持聽黨話跟黨走,這是共青團的優良歷史傳統,我們必須堅持再堅持。新形勢下,共青團更應當努力提高認識大局、服務大局的思想定位,努力強化學習敏銳、行動迅速的組織特徵。

(一)樹立大局意識。大局意識強調的是從整體、全域性出發對事態進行綜合考量和謀劃。要認識大局。無論從共青團事業還是從團幹部自身成長來看,都需要自覺地增強大局意識。在這方面,黨史上有正反兩方面經驗可以借鑑。反面經驗是紅軍長征時期張國燾分裂主義,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習仲勳等陝北根據地優秀共產黨員所表現出的高度自覺地服從中央、維護團結的“大局意識”。

在黨中央毛主席到達陝北後,習仲勳從革命大局出發,堅定地服從中央領導以及組織安排,不斷向更加艱苦的戰場走去。1943年,毛澤東親筆寫下“黨的利益在第一位”贈給習仲勳,充分體現了習仲勳同志崇高的“大局觀”。要研究大局。既要學原著學原理學政策,通過增強理論素養帶動自身認識觀察能力的提升;也要加強對各領域基礎知識、發展趨勢的學習,本著不求做專家、但要了解大勢的態度去學習,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對巨集觀形勢發展的認識深度。

在這方面,團省委以年輕幹部為主體開展“讀報小組”活動,就是很好的探索。要服從大局。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青年工作思想為指引,切實將團的工作放在黨政中心工作的大局中去排布,真正從鞏固黨執政青年群眾基礎的高度去謀劃團的各項工作。

(二)強化嵌入意識。袁家軍省長在分管共青團工作時,反覆提出共青團要樹立“嵌入式”思維。如何嵌入?就是要提升理性思維能力。只有思維的“靈敏度”和工作的“精準度”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嵌入”中心工作,取得實效。要克服思維的表面性。

主動對接黨政關注、青年需求,深入把握這些關注、需求的內在邏輯機理,讓創設出的工作載體具有長遠的生命力和更深入的社會接受度。要克服思維的片面性。學會多角度觀察問題,多途徑解決問題。不僅注意到有利的一面,也要顧及到不利的一面;不僅想到區域性,還要統籌全域性,善於從總體上考慮問題,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要克服思維的短期性。不過度追求短期的轟動效應,多做一些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如何摸清黨政關注和要求上,放在摸清青年底數和需求上,放在摸清組織家底和服務能力上,真正出實招來鞏固基層基礎,讓共青團工作經得起時間檢驗、歷史考驗。

(三)堅持品牌推動。以專業化、專案化、社會化方式形成品牌,快速及時迴應青年需求是落實“敏銳”要求的又一體現。要適時而變。主動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順應青年接受習慣和審美偏好的新變化,與時俱進地賦予團工作以新的“時代基因”,打造新的工作品牌。

要久久為功。堅持“虛功實做,難事長做”,在繼承已有優勢專案品牌的基礎上紮紮實實打基礎、持之以恆抓落實,不換頻道、不減力度,為傳統品牌注入新的活力。要形成社會功能。找準黨政要求、社會需要、青年喜歡、團組織所能的工作專案,長抓、狠抓、深抓,努力將工作品牌形成社會功能。

三、所謂“活潑”,就是要始終保持銳意進取、奮發向上的青春朝氣,走在時代前列、引領時代風尚

毛主席說過,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團幹部正處於人生重要的積累期,成長幹事的黃金期,要以鍥而不捨的學習勁頭、敢闖敢拼的奮鬥熱情、時不我待的創新精神勇當時代弄潮兒。

(一)要始終處於“海綿不停吸水”一樣的學習狀態。年輕幹部如果不愛學習、少於學習,知識就會匱乏,思想就會缺少朝氣,工作難免就沒有底氣。我們看到,大多數團幹部的學習狀態、學習習慣是好的,但與“安專迷”的要求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海綿吸水就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學習狀態。

要樂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學習要有鑽勁,讓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中共早期活動家、新文化運動先驅陳望道先生在翻譯《共產黨宣言》時將墨汁誤當成紅糖仍甘之如飴,書聖王羲之為練習一個“永”字一花就是幾年時間,都是因為在學習中尋找到了樂趣並持之以恆,幹一行、愛一行才能做真學問,長真本事。

要勤學。“一勤天下無難事”,我們不僅要手腳勤快,更要腦袋勤快,主動學習,勤于思考,像魯迅先生那樣把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都花在寫作上,將點滴時間花在學習上。在這方面,總書記就是善擠善鑽的表率。他在農村插隊時上山放羊會揣著書看,下田鋤地也會在休息間隙,背字典的字義。

我們只有讓讀書學習成為吃飯、睡覺那樣的習慣,才能學得久、學得深。要善學。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總書記多次提出“學思踐悟”“知行合一”的要求,就是要求我們把所學與個人生活、工作實踐以及所處的時代相結合,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運用能力,在運用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水平。

(二)要始終處於“陀螺高速旋轉”一樣的奮鬥狀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唯有倍加珍惜,讓青春在奮鬥中像陀螺那樣高速旋轉,才能有所收穫、留下回憶。要敢於擔當。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發揚“三敢三不怕”精神,有一種“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士氣,在攻堅克難中成就事業、歷練成長。

要敢於鬥爭。古有康有為等人公車上書,今有青年網軍鮮明反擊“鍵盤俠”。如果面對錯誤言論不敢批評,面對歪風邪氣不敢鬥爭,這實際上就是計較個人利害得失,怕給自己惹麻煩。我們要克服“怕”的心理,不能總想著事事都四平八穩、皆大歡喜,更不能瞻前顧後、明哲保身。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召開前,針對社會上可能出現的雜音,我們要勇於發聲,勇做“戰士”而不做“紳士”。

要善於團結。歷史上的劉邦、劉秀、劉備這“三劉”之所以被大家所擁戴,就是因為他們有一個最大的本事,能團結一批有本事的人。習總書記從小就受家庭的影響,以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必須注重團結。俗話說,“一箭易折,十箭難斷。”我們要始終牢記,懂團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真正把團結兩個字做到位、落實好。

(三)要始終處於“產品更新迭代”一樣的創新狀態。柯達公司作為膠片業務的龍頭企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伴隨著數碼業務的衝擊,柯達公司沒有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對產品進行更新升級,將原本的優勢消耗殆盡,錯失了將傳統業務拆分出去的良機,將膠片徹底寫進了歷史,留給世人無限的遺憾。反觀創造了無數奇蹟的蘋果公司,正是通過不停歇的產品更新迭代,建立起行業準則併成為引導消費者的典範。企業的創新從某種程度上看就是青年人的創新。

青年人是最具有創造力、最能接受新生事物、最少保守思想的群體。團幹部要保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狀態,就要有敢於創新的闖勁。當今世界,新生事物層出不窮,迭代迅速,從QQ簡訊到微博微信,從高鐵地鐵到共享單車,從電子書籍再到視訊直播,從傳統公益到網路眾籌,團幹部要想與青年對得上話,在同一頻道上,就必須對新生事物要有主動了解深入研究的勇氣。

在工作中克服慣性思維,不墨守陳規、勇於嘗試、敢於創新。要有堅持創新的韌性。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創新的程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執著堅守。甚至可以說,堅持本身就是創新。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中,我們所看到的神舟一號飛船到神舟十一號飛船,就是中國航天人近二十年持之以恆、不懈努力的創新成果。

有的團幹部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缺創意和想法,但往往在碰到一些困難、遭遇一些挫折的時候就容易產生懷疑、否定甚至放棄的念頭。我們要認識到,所有的創新成果都是通過肯定否定再肯定這樣的實踐來驗證的,唯有不怕失敗、持之以恆才有可能成功。要有懂得創新的巧勁。

我們講創新並不是要閉門造車、苦思冥想,而是要深入青年、深入基層,從他們之中得到啟迪和思考,並與自身工作進行巧妙融合。我們講創新也不是要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要在原有工作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創新,實現量變到質變。

四、所謂“實幹”,就是要始終堅守老實做人、認真幹事的人生信條,樹立正確的成長觀、進步觀

習總書記反覆強調“領導幹部要認認真真學習、老老實實做人、乾乾淨淨幹事”。年輕幹部不差能力、不缺活力、不乏動力,但恰恰有時會缺一股老老實實、踏實幹事的“傻氣”和“定力”。團幹部樹立正確的成長觀、進步觀,首先要做到做人真實,嘴上講的就是心裡想的,也是手上乾的。

(一)堅持青年為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黨奮鬥的目標。要強化宗旨意識。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指引下,黨內湧現出了許多的人民公僕,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就是這樣的楷模。廖俊波同志對群眾有深厚感情,在政和工作期間,他始終心裡想著“如何讓老區人民儘快脫貧增收”,帶頭深入貧困村駐村蹲點調研,分類施策,三年多時間,政和縣貧困人口減少3萬多人,脫貧率達69.1%。

他給自己的微信暱稱取名為“樵夫”,時刻提醒自己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必然要回到群眾中去。他去世後短短7天有40多萬人次在微信公眾號上悼念他,充分說明了“群眾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俗話說,“聯絡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

共青團是做青年群眾工作的,我們必須把青年擺在第一位置,從青年中來,到青年中去。要增進樸素感情。密切聯絡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威脅。從黨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絡的角度出發,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8+4”“1+100”等制度,真正做到“泥土粘得上、板凳坐得下、粗茶淡飯吃得進、家長裡短聊得來”,在密切聯絡、服務青年中,更好地凝聚青年。

(二)堅持提升境界。一個人境界覺悟有多高,人生格局就有多大。要正確看待得與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得與失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所謂絕對,是指在某個時間或某個地點,某個孤立的、單一的、區域性的東西的獲得或者失去。絕對是靜止的,不可彌補的。所謂相對,則是有相互聯絡、具有因果關係的整體中的某些東西的獲得或者失去。相對是變化的、運動的,是可以彌補和轉化的。大文豪蘇軾仕途不順,屢屢遭貶,賢妻早喪,但就是這樣的“失”造就他曠達一世的情懷,使他成為文學上的巨人。

我們要看到,個人的一事之失,一時之失,有時並不是真正的失,我們就是要善於用小失去換來大得。要正確看待苦與樂。做團的工作,缺人手、缺資源是常態,特別到了基層,要做出一點成績全靠三五個團幹部邁開腿、磨破嘴,確實有苦的一面。這個時候心態尤為重要,心態不對,幹什麼都嫌多、嫌苦、嫌累,心裡總是怨這怨那;心態擺正了,把艱苦付出當作成就事業的條件,當作個人難得的成長機遇,就會以苦為樂了。要正確看待快與慢。

我們要看到,幹部成長進步過程中,一個時期可能提拔得快一些,一個時期可能慢一些,這是常態。慢一點時,不能因為看見別人進步,心裡就彆扭,老是不服氣;不能因為“到點”了,沒有被及時安排,就覺得組織虧欠了自己,心生怨氣;更不能因為一時沒提拔,就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感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消極洩氣。“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權位就是一把“雙刃劍”,不能只敢看到“光芒”,看不到“鋒利”。

(三)堅持乾淨幹事。乾淨廉潔是每個幹部做人做事的底線。有人曾把科學家和政治家作了個比較,科學家做實驗不怕失敗99次,只要成功1次就能功成名就;政治家從政即便做了99件好事,只要做了1件壞事就可能前功盡棄,甚至身敗名裂。我們一定要從政治和全域性的高度充分認識廉潔自律的極端重要性,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要慎獨慎微。《論語》中說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能否做到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一個人戰勝不了自己,制度設計得再縝密,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要以“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態度高度重視和正確處理細小的事情,警惕小毛病、小問題,防微杜漸。要自省自警。

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和法治理念,帶頭遵守法律法規和相關紀律規定,自覺接受組織監督這一“政治體檢”,打好“政治疫苗”。要時刻注重維護團幹部自身形象,要把交友當做檢驗明鏡,既要與青年走得近,保持“親切”的姿態,也要與利益劃清界限,保持“清醒”的認知,真正做到親清二字。

同志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新的歷史方位下,我們要更加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看齊核心、緊跟核心,在學歷史這件事情上真重視、下真功,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不斷提升自身歷史厚重感,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優異的工作業績助力“十三五”順利收官!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