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關於我縣就業再就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全力推進“六個精準”確保扶貧工作取得實效。進一步增強主導產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於我縣就業再就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我縣就業再就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按照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情況調研的通知精神。我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了調研組,在分管副主任的帶領下就此項工作深入到了相關單位,鄉鎮和部分企業,通過查、看、問、訪等形式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X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X人,困難人員就業X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X%,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X人,其中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X人。職業培訓X人,其中創業培訓X人,貧困勞動力技能就業培訓X人,貧困家庭兩後生素質提升培訓X人(其中縣職業中專X人)。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X筆X萬元,其中涉農涉扶貧X筆X萬元。新增創業主體X個,帶動城鄉就業X人,其中帶動城鎮就業X人。

二、經驗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考核獎懲,落實就業責任。

我縣歷來高度重視就業再就業工作,一直將其做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來抓,列入全縣綜合績效考核管理目標。每年初將新增城鎮就業指標任務分解到各鄉鎮,按月排程完成情況,年終進行考核評分,有力地保障了目標任務的落實。

一是積極落實各項就業優惠政策,企業職工得實惠。2019年,落實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鑑定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性支出X餘萬元。

二是積極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隨著縣園區企業蓬勃發展,對勞動力需求大幅增加。2019年共舉辦中小勞務招聘會、企業用工專場招聘會等就業供需對接活動X場次,提供就業崗位X個,求職登記X人次,職業指導X人次,供需雙方達成就業意向X餘人。

三是完善基層公共服務平臺,職能作用較好發揮。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全縣X個鄉鎮和X個社群成立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機構,且都建設了高標準的基層人社服務平臺,基本達到了基層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標準。指導鄉鎮社群積極開展失業調查、就業援助等活動,多渠道開發服務性和公益性崗位,努力建立“充分就業社群”。韓山社群、武江社群被授予“X省充分就業社群”,南塔社群、成仙觀社群、東雲社群被授予“X市充分就業社群”。

(二 )加強職業培訓,突出重點群體,提高就業能力。

一是完善就業培訓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省人社、財政部門聯合下發的《X省職業補貼培訓實施辦法》,建立了培訓報名管理制度、培訓機構認證制度、培訓資金撥付使用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技能培訓開班稽核和教學監管,及時組織結業考試和職業技能鑑定工作。

二是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加強培訓機構監督管理,實行不定期抽查和年度檢查評估等形式,規範辦學行為,確保培訓質量。

三是積極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大力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組織X人次高校畢業生到縣人民醫院等X家就業見習示範基地參加就業見習,發放就業見習補貼X元。

四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我縣將X家社會職業中介機構納入縣人力資源市場集中管理,並在各鄉鎮社群和行政村配備兼職勞務資訊員, 形成了以縣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為龍頭,鄉鎮社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站為依託,社會職介機構為補充的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網路。

(三)提升孵化基地,大力扶持創業,放大就業效應。

一是成功爭創省級示範基地。我縣創業孵化基地全面落實省市出臺的一系列創業扶持政策,為創業人員從創業培訓、金融支援、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支援。目前創業孵化基地累計進駐企業X家,其中在孵企業X家。2019年在省級優秀創業孵化基地基礎上,順利升級為省級示範孵化基地。

二是大力開展創業培訓指導。將有創業願望和培訓要求的城鄉勞動者全部納入培訓範圍,大力開展“創辦你的企業”和“改善你的企業”培訓。加強創業指導服務,成立了創業指導服務中心,配備X名專職工作人員,組建由X名專家、教授和企業家組成的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為創業者提供有關創業政策扶持服務。2019年開展創業培訓X人,培訓後實現成功創業X人,創業帶動就業X餘人。

三是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促進大學生創業,我縣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房租補貼、稅費減免、創業補貼、培訓補貼、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扶持,現正在招收入駐大學生創業企業,目前有意向進駐企業X家。

四是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把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五類”人員納入創業擔保貸款範圍,簡化貸款手續,及時為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實行財政全額貼息。2019年,我縣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X筆X萬元,帶動就業X餘人。歷年貸款回收率達X%以上。

(四)開展就業扶貧,打造就業載體,穩住就業底盤。

一是扶貧培訓促脫貧。對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貧困勞動力,開設家政服務、電腦操作、餐廳服務、電子電器、電動縫紉等專業,培訓結業後安排在家政公司、酒店及工業園區等就業安置基地就業,實現就業脫貧。對以種養殖業為主的貧困勞動力,我們請畜牧水產及農業、林業方面的專家下鄉進行技能指導,有針對性地開設現代種養殖農村實用技術等專業,實施定向培訓,並與當地農業合作社聯合,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對農村貧困家庭“兩後生”,我們在縣職業中專進行計算機、網頁製作、市場營銷、社會文化、玉石雕刻等中長期培訓,當前正在培訓中,畢業後定點定向安排就業。

二是勞務協作架虹橋。與X紅海公司合作,依託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站、勞務經紀人等,及時採集貧困勞動力的個人基本資訊,轉移就業意向和職業技能培訓要求等相關資訊,建立臺賬,定期更新,動態管理,並安排專人每月對系統內人員資訊進行抽查。加強與清遠市人社局、X市北湖、蘇仙兩區人社局對接聯絡,有序組織縣內勞動力外出就業。為X名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發放交通補貼X萬元。目前我縣累計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達X人。

三是開發崗位保就業。開發了鄉村公路養護、農村保潔、山林防護等338個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安置了X名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戶中沒有轉移就業且有勞動能力人員就業,併發放X元/人·月的崗位補貼。

四是扶貧車間助脫貧。把扶貧車間作為推進就業扶貧的主抓手,規範提升扶貧車間建設。支援和鼓勵採取“企業+車間+貧困戶”“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方式,積極引導優質企業、返鄉能人到鄉村建立分廠、建立車間,確保每個鄉鎮建立X以上個扶貧車間,對吸納貧困勞動力X人以上的扶貧車間按X元/人·月進行獎勵。目前認定建立扶貧車間X家,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X人。其中,X鎮X村的X把自己在X的電子廠搬到X鎮開辦了分廠,車間X名工人中,就有X名貧困勞動力。

(五)提供殘疾人就業平臺,扶持就業創業,解決生存之憂。一是扶持殘疾人就業基地建設,安置殘疾人集中就業。我縣先後X個企業被評為全市、縣殘疾人就業、創業示範基地。二是加強培訓力度,促進殘疾人自主就業。近三年來,通過培訓實現殘疾人就業達X多人次。三是各用人單位分散按比例就業。我縣通過依法推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政策,全縣各單位已落實X名殘疾人就業。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我縣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宣傳力度不夠。職能部門宣傳政策欠深入,而企業負責政務的領導政治和政策意識不強,業務綜合素質不高,學習瞭解政策不透徹,導致優惠政策落實難到位。給就業再就業工作帶來一定的問題和困難。

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部分企業一線工人缺乏,與農村勞動力、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等就業群體就業難並存,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

三是就業資金投入不足。部分政策不能全覆蓋,如公益性崗位安置政策沒有覆蓋全部就業困難人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就業再就業工作。

四是基層勞動保障員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各社群鄉鎮勞動保障站的編制管理權在各鄉鎮,不在人社部門垂直管理,對政策落地和工作開展存在很大的難度。

五是企業的各種待遇和工作生活環境條件與就業人員要求差距較遠,招工和就業困難。表現為少數企業工作環境和條件較差,工作時間較長(有的長達XX個小時/天)。調研中員工反映:把員工當作是機器人,而工資等待遇較差(有的工種XX多元),其它社保福利都沒有,誰會進這些工廠企業。

招工時廣告所宣傳的內容寫得蠻好,而現在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這些工廠企業又怎麼能招到工。即使當時招到了,工作一段時間,員工接受不了這種現狀,又走了。他們招不到工,反過來責怪人社等部門單位落實優惠政策不好,服務不周到,企業只想享受優惠政策扶持,而優惠政策中規定的要求條件就不想照辦達到,招不到員工,從不找自身原因,甚至還到縣領導那裡告狀。

六是特殊群體就業壓力大。受經濟下行壓力,國內勞動力市場需求萎縮,高校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過高而產生較大的就業壓力。此外部分特殊群體,如女45歲以上,男50歲以上的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殘疾人等,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就業再就業難。

七是用工靈活性不強,部分可用的勞動力得不到充分就業。如:有的工作可不受時間、地點、性別、文化、年齡等條件限制,只要具有勞動能力就能做的工作而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工作甚至殘疾人都可以安排,企業還能享受優惠政策。但就是沒有靈活用工。

八是創業孵化基地待提升。創業群體多,創業孵化基地容量有限,孵化基地規模尚需進一步擴大或分類建立。

九是殘疾人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由於殘疾人自身條件的缺陷,社會認識不夠重視,甚至存在歧視的現象,他們的就業競爭仍然處於劣勢的局面。

四、意見及建議

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 視、報紙等宣傳媒體,並深入企業、車間,大力宣傳國家和省市促進就業的政策,樹立就業和創業典型,通過開展就業宣傳週、職業技能大賽、創業大賽、進企業宣傳服務等活動,營造有利於促進就業的社會環境,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援就業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多方渠道擴大就業。堅持把促進比較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實施有利於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第二、三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發揮中小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進一步營造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鼓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施更加有利於促進就業的財稅和金融扶持政策,努力增加就業容量。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援,促進勞動者自主就業。

三是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連線省市的就業服務資訊平臺,提高人力資源市場的執行效率。發揮鄉鎮社群勞動保障站在促進城鄉就業的基礎性作用,開展好城鄉勞動力管理、培訓和就業服務等工作。

四是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堅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首位,繼續加大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投入,舉辦大學生專場招聘會,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就業結構更趨合理,到基層就業、自主創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加強對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加強實名制動態管理和分類幫扶,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五是加強就業培訓管理。逐步將職業技能培訓推向市場化、社會化,指導社會培訓機構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式培訓、定崗式培訓等多種模式,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建立以市場為導向,與產業結構相適應,與就業相結合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六是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對大學生、失業人員和農民工等創業者的創業培訓,增強創業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率。繼續完善創業孵化基地,落實好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等扶持政策。指導基層服務平臺開展創業型社群建立活動,對創業者進行跟蹤幫扶指導,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

七是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和服務。引導企業依法依規依政策落實國家省、市、縣的相關法律政策,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提高職工各種待遇,增強人為關懷。實現企業和員工利益雙贏的局面,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和就業再就業工作上新的臺階。

八是深入開展就業扶貧。全力推進“六個精準”確保扶貧工作取得實效。進一步增強主導產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能力,努力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重點開展技能培訓。按照未轉移就業貧困戶實際情況,針對群眾所需,定製培訓計劃,開展精準扶貧培訓,免費對貧困勞動力開展裝飾裝修、電子電器、茶葉加工、傳統種植、養殖等各類就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繼續落實就業扶貧各項優惠政策,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健全創業培訓、創業諮詢、專案推介、專家指導等跟蹤服務工作體系。

九是出臺涉殘就業的法律政策要有剛性。上級政府出臺涉及殘疾人就業的法律法規政策,要具體細化有操作性,並能落實到位,且具有剛性的條文規定,確保促進殘疾人就業再就業及創業工作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