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就業類調查報告8篇

調查報告的寫作能幫助我們從感性主觀的認識上升到理性客觀的認識,明確了調查報告的特點之後,我們才能將調查報告寫得出色,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就業類調查報告8篇,感謝您的參閱。

就業類調查報告8篇

就業類調查報告篇1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小組做了一次網上問卷調查,共有548位大學生參與了回答。調查檔案採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為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一、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階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裡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為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二、影響學生擇業就業的因素突出。

(1)多數學生對職業價值標準上,把“工資福利待遇”、“實現自我價值”作為重點考慮。兩項佔的比例分別為36.62%、26。

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為重點考慮因素。調查顯示,學生的就業除了受薪酬的影響外,人生價值觀中個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學生在進行人生選擇時較多考慮個人因素,較少考慮社會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實現時也折射出主要強調的是“自我”而非“社會”的需要。對於這現象的利弊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

(2)在就業過程中,有44%的學生認為“經驗及實踐能力”為最重要的因素。而“學歷”、“畢業院校或專業”、“應聘技巧”則各佔10.48%、10.34%、12.69%。這可能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要求有關。

三、多數學生對就業素質的評價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1)多數學生的優勢為“理論基礎”、“師範技能”。

(2)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於劣勢狀態,它們分別達到了33.07和30.69;在學生認為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方面中,“創新能力”、“實踐*作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被納入了前三項選擇,結果見圖7。其總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識更新迅速,知識越來越深,越來越廣,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另—方面學校教育滯後,教育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還沒形成;在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說得多卻做得少,培養的覆蓋範圍也相對狹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養的環境。除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外,如何提高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將成為高校就業指導的兩大課題。

就業類調查報告篇2

摘要:戀愛已成為學普遍的現象,然而學生處在特殊的時期,其戀愛觀和戀愛行為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會影響學生的事業和前途,影響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近年來,傳統的學生戀愛觀不斷受到著各種因素的衝擊,並形成了一些新的特點。

引言

隨著開放和經濟的增長,現代的校園已不在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園。學生戀愛已經是普遍的現象,出入的雙雙對對、親親我我也不會被認為不正常的行為,雖然愛情可以讓人陶醉,讓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戀愛心理也會給戀愛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各校園因此每年都會因失戀或別人的感情原因而跳樓或割脈的現象。因此,我院心理中心聯合調研部開展了《關於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希望能發現問題、尋找原因,助我院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本次調查針對我院學生,採取分層抽樣等抽樣方法,隨機發放問卷的形式,共發放問卷1300份,其中有效問卷1173份,有效問卷佔90.23%。我們將這1173份問卷全部用於資料分析,運用社會學統計軟體spss10.0進行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一些相應建議,供同學們參考。

調查結果與分析:

1.10%的同學選擇了非常欣賞父母的婚姻;18%的同學選擇了欣賞父母的婚姻;51%的同學選擇了不太欣賞父母的婚姻;其餘21%的同學選擇了不太欣賞父母的婚姻。

2.8%的同學接受過很多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29%的同學接受過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47%的同學很少接受過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16%的同學一點也沒接受過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

3.7%的同學覺得自己的家庭文化氣息很強;20%的同學覺得自己的家庭文化氣息強c38%的同學覺得自己的家庭文化氣息不太強35%的同學覺得自己的家庭文化氣息不強。

4.23%的同學的父母如果知道他、她在戀愛,他們會贊同;36%的同學的父母如果知道他、她在戀愛,他們會批評;26%的同學的父母如果知道他、她在戀愛,他們會嚴厲批評;15%的同學父母如果知道他、她在戀愛,他們會不管不問

5.做的同學有12%的同學認為其父母對其出現的戀愛傾向而做出的教育非常正確;28%的同學認為其父母對其出現的戀愛傾向而做出的教育正確;37%的同學認為其父母對其出現的戀愛傾向而做出的教育不太正確;23%的同學認為其父母對其出現的戀愛傾向而做出的教育不正確

6:22%的同學在校經常進行過戀愛觀教育;34%的同學進行戀愛觀教育;26%的同學在校不太進行戀愛觀教育;18%的同學從沒進行過戀愛觀教育

7:對有戀愛現象的學生2%的學校選擇嚴厲批評;有8%的學校批評;44%的很少批評;也有46%的是對此事不管不問

8:對最喜歡的老師是否影響自己的戀愛觀4%的選擇影響很;16%的選擇有影響;有45的同學認為有點影響;35%的認為沒有影響。

9:在你的同學戀愛的多嗎?27%的選擇有很多;38%選擇多;22%選擇不太多;也有13%的選擇沒有。

10:你的同學對你的戀愛觀有影響如何?26%的選擇了非常積極;38%的認為積極的;19%的會選擇有些消極;17%同學會消極的對待戀愛觀。

11:28%的同學認為學生戀愛應該非常真誠;58%認為學生戀愛要真誠;12%的認為應該不太真誠;2%認為不真誠。

12:37%的同學認為男、女朋友親暱非常正常;56%認為正常;5%認為不太正常;只有2%的認為不正常。

13:28%的同學認為看待電影中男女接吻非常煩怒;32%的同學認為憤怒;25%的同學看影視上男女接吻只是有些憤怒;15%同學不憤怒可以理解的。

14:18%的同學選擇了當他/她看到別人有男/女朋友時,他/她也非常想交一個;27%的同學選擇了當他/她看到別人有男/女朋友時,他/她也想交一個;38%的同學選擇了當他/她看到別人有男/女朋友時,他/她有點想交一個;17%的同學選擇了當他/她看到別人有男/女朋友時,他/她沒有想要交一個14.18%的同學選擇了當他/她看到別人有男/女朋友時,他/她也非常想交一個;27%的同學選擇了當他/她看到別人有男/女朋友時,他/她也想交一個;38%的同學選擇了當他/她看到別人有男/女朋友時,他/她有點想交一個;17%的同學選擇了當他/她看到別人有男/女朋友時,他/她沒有想要交一個

15.16%的同學選擇了經過緊張的大學聯考後,他非常希望有一個男/女朋友;34%的同學選擇了經過緊張的大學聯考後,他希望有一個男/女朋友;37%的同學選擇了經過緊張的大學聯考後,他有點希望有一個男/女朋友;13%的同學選擇了經過緊張的大學聯考後,他不希望有一個男/女朋友

16.12%的同學選擇了因為性而走到一起的人非常合理;27%的同學選擇了因為性而走到一起的人合理;45%的同學選擇了因為性而走到一起的人不太合理;16%的同學選擇了因為性而走到一起的人不合理

17.32%的同學覺得了學校園內廣泛的戀愛非常正確;44%的同學覺得了學校園內廣泛的戀愛正確;18%的同學覺得了學校園內廣泛的戀愛不太正確;6%的同學覺得了學校園內廣泛的戀愛不正確

18.5%的同學覺得和一個自己不喜歡而又非常有錢的人戀愛非常好b32%的同學覺得和一個自己不喜歡而又非常有錢的人戀愛可以;34%的同學覺得和一個自己不喜歡而又非常有錢的人戀愛不太好;d29%的同學覺得和一個自己不喜歡而又非常有錢的人戀愛不好

19.2%的同學選擇了非常相信為愛殉情的人;13%的同學選擇了相信為愛殉情的人53%的同學選擇了不太相信為愛殉情的人;32%的同學選擇了不相信為愛殉情的人

20.9%的同學選擇瞭如果自己有男/女朋友,非常希望自己的戀人穿著新潮;21%的同學選擇瞭如果自己有男/女朋友,希望自己的戀人穿著新潮;34%的同學選擇瞭如果自己有男/女朋友,有點希望自己的戀人穿著新潮;34%的同學選擇瞭如果自己有男/女朋友,不希望自己的戀人穿著新潮

21.11%的同學選擇了非常希望自己的男/女朋友像明星;23%的同學選擇了希望自己的男/女朋友像明星;34%的同學選擇了有點希望自己的男/女朋友像明星;32%的同學選擇了不希望自己的男/女朋友像明星

22.8%的同學選擇了非常希望嫁給或娶一個名人,而且是一個名人;12%的同學選擇了希望嫁給或娶一個名人,而且是一個名人;36%的同學選擇了有點希望嫁給或娶一個名人,而且是一個名人;44%的同學選擇了不希望嫁給或娶一個名人,而且是一個名人

23.27%的同學選擇了非常希望自己的男/女朋友比別人的帥或漂亮;34%的同學選擇了希望自己的男/女朋友比別人的帥或漂亮;32%的同學選擇了有點希望自己的男/女朋友比別人的帥或漂亮;7%的同學選擇了不希望自己的男/女朋友比別人的帥或漂亮

24.2%的同學選擇了非常認同婚外戀;2%的同學選擇了認同婚外戀;38%的同學選擇了有點認同婚外戀;48%的同學選擇了不認同婚外戀

25.32%的同學選擇了非常希望戀愛的歸宿是婚姻;35%的同學選擇了希望戀愛的歸宿是婚姻;21%的同學選擇了有點希望戀愛的歸宿是婚姻;12%的同學選擇了不希望戀愛的歸宿是婚姻。

總結

通過對學生戀愛觀問卷調查,並結合實際,我們進行總結分析得出了以下幾點關於學生戀觀的特點及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意見,希望能對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所助。

學生戀愛的幾特點及相關原因:

1、愛情至上,有些同學把愛情放在認識的第一位,把愛和被愛視為人生的極點,認為“沒有愛情,活著就沒有啥意思”。整天沉溺於卿卿我我之中,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漠然處之。在戀愛過程中往往產生很多的消極影響,有的分散精力、浪費時間、成績下降,有的只有“兩人”世界,脫離集體,有的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一旦失戀以後就悲觀厭世,精神萎靡,認為從此生活沒有了意義,學習沒有了動力。

2、相互攀比,趕潮流而行。有些同學談聯愛不是未來尋覓知音,而純粹是從眾的結果。看到別人成雙成對,自己心裡難以平衡,於是隨流也追求異性,從此而產生某種心裡的滿足感以極地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此類同學在調查中佔了4.8%,他們對待愛情缺乏嚴肅認真的態度。

3、相互炫耀。有些學生在擇偶的時候非常注重對方的外表的。認為外表美是天生的,不可改變的,內在美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是沒有用處的。相貌好,有一幅美麗的外表,才能在朋友中炫耀,和對方在一起的時候才會覺得自己臉上有光彩。這虛榮心的誘使導致對戀愛觀理解的扭曲,互相炫耀、盲目追求外表。

4、注意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現代學生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一些學生把戀愛當作一種感情體驗及時行樂,借次尋求刺激,滿足精神享受,一些學生為了充實課餘生活,排除寂寞,填補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消遣文化。這種行為實質是隻強調愛的權利,而否認了愛的責任。

5、主觀事業第一,客觀愛情至上。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把愛情放在首位,一旦墜入情網就本能自拔了,強烈的感情衝擊,各方面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很多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成就事業的熱情一天天冷卻,愛情逐漸成為生活的惟一追求,這樣也許就影響到就業,嚴重點則直接影響了好前途。

6、戀愛觀念開放,傳統道德淡化。隨著時代發展,當今學生戀愛觀念日益開放,傳統道德逐漸淡化。以前的學生,談戀愛多追求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侶,他們能把自己的感情控制在社會道德所允許的範圍內,很少有越軌行為的發生,使愛情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而現在的學生對性行為抱不嚴肅的態度,認為這是“個人自由”可以不受干涉,隨心所欲。在當前社會格調低下的性文化氾濫,尤其是隨著網路的發展,網上的世界正處於無柵欄狀態,黃色的資訊隨處可看到;另外,學生受西方的“行自由”、“性解放”的思想的影響。影響了部分學生的兩性觀,過早地打破了性的防線。不再象以前那樣的注重貞節了,甚至有人把性當作一種娛樂,追求性刺激作為與異性交往的原因與目的,也有學生認為“性”這種生理需要同“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及倫理道德對學生的影響較深,但隨著對外開放的範圍的不斷擴,學生的戀愛觀也變得逐漸開放起來了。

7、愛情承受能力較弱,部分學生擺脫不了“感情危機”,有的失去信心,放棄對愛情的追求,立下誓言,“橫眉冷對秋波,俯首甘為光棍”。因失戀,失志,失德者,雖屬少數,但影響很。

對學生自身樹立正確戀愛觀的意見和建議:

1、要正確對待戀愛。正圈理好戀愛、學業、事業三者之間的關係。戀愛是人生的一件事,但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學生應該以學業為重,因為學習是學生的主要目的。事業高於愛情,主張事業為主,不宜過早地戀愛。但也不要認為愛情是事業的絆腳石,處理得好的話,愛情也能對事業起到催化作用。

2、要培養愛的能力。其愛的能力包括以下幾種:

(1)迎接愛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心中有了愛就要敢於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如果面對別人的示愛時要能夠取捨,並及時做出接受或拒絕的選擇。能夠承受求愛拒絕或拒絕求愛的心理困擾。

(2)拒絕愛的能力。對於自己不願意接受或認為不值得接受的愛情應有勇氣拒絕。拒絕時應注意兩點:一、如果不希望愛情到來,拒絕的語氣要果斷堅決,容不得半點優柔寡斷。否則對對方造成的將是更的傷害。二、要掌握恰當的方式。要掌握說話的方式和度。雖然每個人都有拒絕愛的權力,但是要做到對別人的起碼的尊重。

3、要正圈理戀愛挫折。

(1)正視現實,失戀之苦在於一個“戀”字,愛情是雙向、相互的,以雙方的愛情為基礎,失去任何一方,愛情就會失去了平衡,戀愛即告終止。這時失戀的一方無論對另一方愛得有多深,都是不現實的了,作為有理智的學生應該正視這一現實。

(2)換位思考,要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這樣作有助於你理解對方終止愛情的原因,有助於你接受失戀這一痛苦的現實並及早走出失戀的陰影。

(3)感情宣洩。不要過分地隱藏或壓抑失戀帶來的痛苦,要找適當的方式進行宣洩。通常宣洩的方法有:1)眼淚緩解法。在悲痛欲絕時哭一場,可以使情緒平靜。專家認為,眼淚能把有機體在應激應過程中產生的某種毒素排出去。2)運動緩解法。劇烈的體育運動有助於釋放激動情緒帶來的能量。3)轉移注意。時常要想起以前和戀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心情不佳時,可以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4)文飾法。當得不到自己愛的人,失戀時,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實來解釋挫折,從而獲得精神上的安慰。5)傾訴。向可以信任的師長,同學,朋友,老師等訴說自己心中的煩惱,也可以寫日記或寫信。如果感覺心中的積鬱實在太深,無法排解時,也可以找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諮詢。

(4)情境轉移。失戀後之所以難以擺脫戀情的困擾,就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昔日的戀人有者千絲萬縷的聯絡,所以要向擺脫失戀的痛苦,就要換一個嶄新的環境,暫時離開曾經熟悉的環境。把自己置身於一個恢的環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參加一些集體性的娛樂活動,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遊散散心等,這樣有助於心情的開闊。另一方面是由於失戀後有一種空虛感,暫時難以適應,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麼方法來充實自己,不讓在有空餘的實踐胡思亂想。

(5)昇華。要儘快把失戀昇華為一種奮發向上的動力,儘快投入到學習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為失戀而一蹶不振,認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義。要知道,戀愛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失生活的全部,要正確的看待愛情,擺正愛情的位置,處理好愛情於學習,愛情於人生,愛情於婚姻的關係。

4、端正戀愛動機。戀愛是未來尋找志同道合、白頭偕老的終身伴侶,而不是為了安慰解悶,尋找刺激,更不是單純為了性的滿足。戀愛物件的選擇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能忽視了經濟、、文化、個性等因素,但什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戀愛動機的好壞,直接關係的戀愛的成功與否。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橋樑,其戀愛觀應該是理想、道德、事業和性愛的有機結合。

對於學校的意見和建議:

1、加強學生健康、科學的性知識教育。學生還處在人生的過度階段,雖然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但涉及性教育的方面還很少,對於異性也還只處於一種羨慕和嚮往階段,很多知識還是濛濛隆隆的,並不是十分了解。如果缺乏性教育,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很容易犯錯誤,甚至出現越軌行為。在缺乏一定常識的前提下,對於自己的錯誤行為並不能很好的認識,對於行為產生的後果也沒有能力來解決。從而會造成心理或生活上的壓力和障礙,對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的特點是年輕、精力充沛、思想活躍。有道是“思想,思想,時時在想,不是想東就是想西。”而且學生各方面還不是很定型,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勢在必行的。一是要通過利用板報、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卡拉ok、文藝演出、漫畫、各種文體活動等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活躍身心;二是加強學生心裡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學的網路資源,積極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和性健康諮詢服務,助學生端正戀愛婚姻的態度,調節同學因戀愛受挫而引起的心理和心理失衡,從而培養健全的人格。

3、加強學生成才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的理想。學生戀愛與否和學生的理想、事業心緊密聯絡。我們要引導學生追求事業、理想和前途,使其認識到愛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因此不能只顧兒女情長,荒廢學業很前途。

就業類調查報告篇3

實踐參加者:張宇翔

時間:20xx年x月x日

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難一直是全社會重點關注的焦點問題,而對於大學生來說與就業緊密聯絡著的就是專業的選擇,專業選擇的對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就業結果的好壞,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來說專業的選擇越來越迷茫,總是在自己喜歡的專業亦或是熱門專業之間徘徊。同時,這也就出現了大學生就業問題。

短短的幾天,去調查了我們當地的上一屆的大學畢業生,瞭解到了很驚人的訊息:大多數在超市或者在商店幫忙做服務工作。雖然在談話的過程中我瞭解到她們會找到其他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不會讓自己的大學學歷白白浪費在這些事情上,但是我覺得事實確實有些殘酷。

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用多維視角和發展觀的思維審視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不難看出現象的背後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多是發展中、前進中出現的。清醒地分析、科學地把握會找到多渠道解決的方案。就業問題是近年來困擾中國社會的一個突出問題,而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人群,與之相關的就業問題似乎也被賦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緊迫性尤其因近幾年應屆畢業大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加而顯得更為突出了。

關於近年來日益引起政府、社會與學界廣泛關注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社會上普遍流行的觀點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覺或理論分析的基礎上,而就業問題作為一個重要的公共政策領域,需要真實、可信的事實材料和同樣可信的客觀分析作為基本地需要。根據有關調查表明對於工作與專業的對口程度的估計,本科和研究生層次的對口率明顯高於專科生的層次。另外對就業資訊來源渠道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高校畢業生從學校獲得的就業資訊依然是占主導地位的,從學校獲得資訊的百分比是47.7%,從專門性的人才招聘刊物上獲得的比例是11.4%,從親戚朋友和熟人介紹的資訊中獲得的是10.5%,與用人單位直接談話中獲得資訊的是9.7%,在人才洽談會上得到資訊的是8.8%,從新聞媒介廣告上獲得的是4.2%,從企業的招聘廣告中獲得的是3.8%。

一 、當前大學生專業選擇趨勢

(一)盲目選擇,由於應屆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就業壓力的增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沒有從自身出發,更多的是看什麼是熱門專業或是父母的要求來選擇自己的專業。

(二)會因為所謂的性別問題而忽視或放棄選擇某些專業。由於舊思想的束縛,認為某些職業只適合女生或男生,因此而放棄自己喜歡或或被需求的專業。然而在現在這個社會,一些行業不再僅僅侷限於女生或男生,對於護士或是祕書這些職業不再僅僅是女生享有的特權,男生也同樣可以從事甚至是很需要的。而對於電子行業或是機械等一些其他的行業女生也同樣可以做,也會很受歡迎。

(三)有些同學自己不做主,父母也隨便他不作什麼要求,就問老師,有老師幫他選擇了自己以後的方向,這也是比較盲目的。

二、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和特點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可以看出一些關於大學生就業現狀特點。

(一)女生就業難度大於男生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男生的正式簽約率或是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比列都高於女生,可見女生的簽約率和意向率都明顯低於男生,面對就業壓力,有相當一部分的女生“不想馬上就業”或者“繼續深造”,也有一些女生認為用人單位選拔不公正導致自己求職難。

(二)理工類簽約情況好於文科類

根據調查結果,理工類畢業生“已簽約”比例為33.9%,“有意向但尚未簽約”的比例為35.6%,而文科類學生的簽約率和意向率分別只有29.6%、14.8%,都明顯低於理工類學生。因為如此,相當一部分學生

(三)從事與自己專業不對口個工作。

在調查中有對被調查者提問到: 對於“您目前所從事的職業和您在大學所學的專業?”的回答,肯定“對口、吻合”的只有26%;選擇最多的是“有關係但非本專業對口工作”,佔43%;最少的是“沒關係,卻是我的愛好和特長”,有9%;根本沒有關係的有22%。

智聯招聘的職業顧問:選擇“有關係但非本專業對口工作”的比例最高有兩點原因,第一是新職業不斷的推陳出新和老職業的內涵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人們所學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很難像以前一樣定位在某一職業方向。如電腦科學與技術類專業的畢業生開始適合從事軟體開發、經營和維護,或到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和技術工作,隨著職業發展也可以從事IT諮詢、管理、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等非技術工作。而理科出身的人未必需要從事科研、教學工作,資料分析員、生產研發,甚至投資分析等職業同樣適合他們。智聯招聘網的CEO劉浩先生就是北大物理系畢業,在耶魯學的法律,從事過風險投資,現在做了企業老闆。

(四)實踐經歷、“幹部”經歷讓畢業生加分不少

當今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往往比較看重求職者的工作經驗、動手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如果大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工作實習,同時又擔任過學生幹部,那他在求職的時候更容易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校期間參加過實踐實習的畢業生正式簽約率為39.1%,無實踐、實習經歷的學生正式簽約率僅有13.6%;擔任過學生幹部的畢業生正式簽約率為36.1%,未當過幹部的學生正式簽約率只有24.0%。

(五)多數學生就業心態趨於理性

在困難的就業形勢下,多數大學生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自身能力水平及就業環境做出正確的認識和評估,自動把薪酬標準降到合理區間。

三、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的深度分析

分析原因可以發現,一方面高校在培養學生的目標與社會的實際需求間存在較大的差距,高校規模效益與個性化培養之間存在著深刻矛盾,學校的評價標準與社會的標準本身也存在很大不同。另一方面,大學生的就業觀定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目前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上大學的家庭成本也比較高,學生和家長的投資回報期望高,多數學生喜歡選擇白領、粉領等工作環境好的地方就業,不願從事條件艱苦的基層工作。 大學生個人原因如下:

(一)、個人期待與就業環境之間的差距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的個人期待,或者說就業預期,主要指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自己未來就業前景的一種估計和預測,涉及對收入水平、就業地區和就業單位等方面的要求、預期和選擇。大學生的就業預期通常建立在大學生對自身能力素質及就業市場兩方面因素綜合考量的基礎之上,並將直接影響大學生就業的理性程度,影響大學生求職的行為和結果,最終影響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需狀況。客觀地講,當前大學生一般都能對自身能力水平及就業市場狀況進行正確的認識和評估,形成較為理性的擇業行為。薪酬一直被喻為大學生就業理性程度的“風向標”。根據此次調查的統計結果,大學生大多已走出開價虛高的誤區,有六成以上(66.10%)的學生將月收入定位在1000-20xx元之間。

(二)、個人能力與就業市場之間的差距

大學生的能力素質特別是專業技能是大學生成功進入職業市場的重要保證。本次問卷調查顯示,個人能力不足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1.就業能力仍有欠缺。就業能力與一般意義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學生進入人才市場所需的社會實踐能力、求職技巧等。

2.社會經驗普遍不足。

3.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有待拓展。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際關係在就業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儘管特定的社會關係網路影響了整個用人環境的公正、公平,但就個體而言,它仍不失為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

總結:對於大學生的專業選擇要越來越慎重,不能因為一些次要原因而改變,當然在專業已選而無法改變的情況下也需要採取措施來彌補。將這一問題與大學擴招直接聯絡起來可能具有似乎是顯而易見的說服力,但實際上是對人口因素的一種消極認識。還有在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的出路時,應避免將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作為確定各專業招生規模的重要依據和標準,而應確立有遠見的國家文化戰略,並使大學教育包括專業設定服從和服務於這一長期目標。

學院:機械與汽車服務工程 姓名:張宇翔

班級:11汽服3z

就業類調查報告篇4

摘要:隨著會計制度的日臻完善,社會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我們作為一名會計專業的大學生,為了順應社會的要求,加強社會競爭力,應該瞭解會計就業的前景。因此,我們調查小組設計了調查問卷,分別對會計與金融學院涉及會計專業,三個會計專業方向的學生髮放了調查問卷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目的

瞭解當前個人認為的會計行業的就業形勢,還有想從事哪個領域中會計工作。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要具備那些條件,以便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進行改進。

二.調查物件和範圍

主要調查武漢xx職業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的大一和大二的會計專業的學生。

三.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學校學生對會計是否對口,還有性別與從事會計行業的關係,從事會計工作面臨的壓力。還有所學的專業、性別、以及對會計就業前景的看法等。

四.調查方法

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勢調查,主要了解學院裡面注會、企會、電會。三個就業不同的學生。共發放問卷50份,收回47。本次調查問卷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

五.調查結果和分析

從調查結果看,我們調查了三個會計專業的男女比例為1:46由於我們學校學會計的女生太多,所以調查男女的比例這項資料是不準

(一)我們調查學生認為當前會計行業就業形勢如下:

(二)我們調查學生有意向報考那些會計資格證書如下:

(三)我們調查了對於第一份會計工作,能接受的最低工資調查如下:

(1)從表一看,會計電算化佔的比例最多,其次是企會。這說明當今社會會計行業從手工做賬慢慢的轉移到了用電腦來做賬。由於我們學校男女比例失調,女性佔了大半江山。但男性擔任會計主管的要多,而女性擔任出納和一般會計人員的較多。

(2)從表二看,女生的比例最大,就業與性別的關係有38%的人認為女性的就業優勢大些,有35%的人認為兩者是無關係的,還有27%的人男性的優勢大。

(3)從表三看,有68%的人認為當前會計行就業是困難的,因為我們調查的是在校的大學生,大家沒有任何會計工作經驗,只有一些理論知識,加上全國每年有幾百萬參加會計考試,由於會計市場會計人員過度的飽和從而導致會計行業就業難的問題。

(4)從表四看,報考會計資格證書,是會計人員自我提升的基石,從表中可以看出有38%的人想報中級會計師會計師有31%的人,還有23%的人想報註冊會計師,最後還有8%的人想報高階會計師,由此可見中級會計師是大多數人想報的,這反應出當今社會還是缺乏高階頂尖人才和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所以報考高階會計師的人數只有那麼點人8%。

(5)從表五看,調查了對於第一份會計工作能最低接受的最低工資。1500-2500的佔了66%,其次是2500-3500的佔了15%,還有1000-1500的佔了13%,最後就是3500以上的有6%,對於會計人員的工資在全國各個地區都有這不同的差異,其實對於自己第一份會計工作最重要的是工作經驗,工資是其次,只要得到工作中豐富工作經驗,自己的工資也會豐富起來。

六、 總結

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具備以下幾點:

(1)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職業操守以及敬業態度。

(2)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

(3)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把基礎理論知識學紮實

(4)廣泛的知識面要堅持學習。但不能只學習和會計有關的知識,還要學習與經濟相關的知識。

(5)掌握會計電算化,不斷提高英語水平

(6)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對學院教學的建議。

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理論功底與實踐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複合應用型人才。強化電算會計,專業課每門課程配套模擬實訓,與企業聯合辦學。

就業類調查報告篇5

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多,以及高學歷人數的增多,當代求職大學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而且受到各方面的壓力的影響,人才堆積,職業上崗比例失調,導致就業難上加難,真是應了一畢業就失業。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求職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校漂族越來越多。針對該問題我們隨機調查本院學生對就業問題準備得如何,對將來就業前景的態度,並且將資料總結處理,發現以下幾點:只有xx%的學生有一直關注就業前景,幾乎沒有人想要創業因為需要資金門路關係,xx%的人選擇要繼續深造,而且近乎百分百的大專生認為畢業實習需要關係人脈,專業成績倒是其次。少部分學生認為個人素質很重要,應該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能否充分的準備就業對當代求職大學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它決定你是否能在將來的社會生存中勝出。對你將來發展做出正確的判斷。

一、問卷調查

(1)調查範圍:xxxxxxx

(2)調查目的:瞭解xxx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使他們能正確認識到未來的就業情勢。

(3)調查方式:網上問卷調查

連結地??

結果表明本院學生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不是很好,大多數求職大學生都不能充分地準備就業,導致出現了一些問題,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在逐年增長。雖然政府在不斷地增加就業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那只是一點皮毛而已,供不應求的現象依然存在。求職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仍然不容樂觀。

(一)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於求。每年畢業的求職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業崗位數量多得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於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麼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麼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麼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求職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求職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求職大學生。這將是應屆求職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二)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現狀與分析

1、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隨著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人數驟增。從整個國家來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部分國有企業的大量職工下崗待就業,同時,農村富餘勞動力正在向非農領域轉移,向城市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這樣一來,給求職大學生就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形勢越來越嚴峻。

2、大學畢業生就業結構不合理

畢業生在就業中出現了結構性矛盾,包括地區結構、專業結構等。就業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地區,就業形勢好,人才非常多,就業渠道也比較暢通,而西部欠發達地區,就業情況比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經濟發展緩慢。

高校要建立求職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有效機制。理順就業指導工作的體制,建立相對獨立的就業指導機構,並充實人員與配備,充分拓展機構職能。就業指導機構還應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在涉及到學校調整專業結構工作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最終促使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充分就業。

4、加強對求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工作的目的就是促進畢業生充分合理地就業。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加強對求職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讓他們知道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要做好哪些準備。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在教材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理論聯絡實際,在教學形式上,要引入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不要把就業指導課拘泥於課堂,要採用多種形式,如請一些優秀企事業人士做報告,開設模擬招聘活動,還應注意網路資源的利用,組建網上論壇,讓師生可以在網上進行探討。

5、求職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素質,更新就業觀念

目前就業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的競爭,求職大學生要把就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求職大學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要充分利用高校這一平臺,不斷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另外,求職大學生們要認清就業形勢,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合理地確定就業期望值。只有這樣,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就業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

總之,能否解決求職大學生就業問題關係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關係到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解決此問題,要在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應對市場,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拓寬就業渠道,更新就業觀念。同時,求職大學生也要及早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積極面對就業問題。

調查報告執筆人:xxx

xx年x月x日

就業類調查報告篇6

畢業生就業牽動千家萬戶。來自xx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資料顯示,去年我市共接收各類畢業生37486人,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特別是學歷層次大幅提高。去年我市共接收博士生58人,碩士生1201人,本科生20563人。接收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共21822人,佔全市接收總量的58。2%;接收研究生數量達到1259人,增幅達52。1%。無論是接收總量和接收質量,都名列全省前茅。

然而不能迴避的一個事實是,在20xx年我市接收畢業生總量同比增長33。5%一舉突破3。7萬人後,20xx年接收畢業生總量仍在3。7萬人左右徘徊。與此同時,蘇州籍畢業生卻在突增,供需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20xx年蘇州籍大中專畢業生是30116人,這個資料要比20xx年的23908人,整整多出6208人。也就是說,蘇州20xx年與20xx年相比接收畢業生總量基本相當情況下,蘇州籍學生的突增,自然更加劇了就業壓力。

那麼,究竟有多少20xx屆蘇州籍畢業生還未就業?目前並沒有資料顯示。因為,通行的畢業生“就業率”是將未就業的登記畢業生人數除以總數得到的結果。問題是,蘇州籍大學生也是“雙向的”,分佈在全國各地。有些人考研了,有些人留在當地了,有關方面並不掌握;而還有些人,不管是就業還是未就業,他們都不進行登記。結果是,登記未就業的人非常少,以至於全國所有城市釋出的“就業率”都非常高。

據市人事部門統計,隨著國有企業改制的完成和新的非公企業的誕生,以及畢業生擇業觀念的改變,非公企業已成為廣大畢業生首選的主要去向。在我市落實到企業單位的近3萬人中,非公企業接收畢業生佔了全市企業接收總量的91。0%,繼續成為吸納畢業生的最大載體。全市錄用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人數分別是671人、4581人(其中教育系統2183人)。

而蘇州的五個縣級市,也成為接收畢業生的新亮點。資料顯示,20xx年xx市區共接收畢業生15330人,五個縣級市共接收22156人,市區與五個縣級市接收之比為1:1。45。其中,xx市、xx市接收總量增幅較大。此外,五個縣級市20xx年接收的研究生共277人,比前年增加159人,增幅高達135%,縣級市對高層次畢業生的吸引力正在增強。

總體來看,工科類專業的畢業生較佔優勢,新專業面臨新機遇。與我市產業結構相匹配的機械類、電子類等工科類專業的畢業生仍然“吃香”,醫學類以及工程類等行業特點明顯的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總體較好,像物流、營銷類等新專業的畢業生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

就業類調查報告篇7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會議,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乎經濟升級、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應屆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學生就業形勢一直是社會的關注點,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大學生在就業找工作太氾濫了,為了更好地瞭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便於分析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以應對高等教育擴招之後畢業生面臨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就業工作。我們放了發大概500份調查問卷,回收487份,在受調查的學生中男學生佔30.4%,女學生佔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問卷調查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學校、專業的分佈,反映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總體狀況。

摘要:20xx年727萬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年,再度被稱為史上更難就業年。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們應該分析大學生就業現狀,從根本上弄清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在哪裡?讓699萬名20xx屆畢業生為之拼搏的就業季剛剛落幕,20xx年727萬名大學畢業生又迎來了新的就業季。就業難的背後,既有求職者深深的無奈,也體現出就業市場一些長期難除的問題和痼疾。大學生在畢業後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學生就業難既有社會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事關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更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和大學生共同的努力。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大學生就業;原因;對策

1. 引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會議,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乎經濟升級、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應屆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學生就業形勢一直是社會的關注點,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大學生在就業找工作太氾濫了,為了更好地瞭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便於分析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以應對高等教育擴招之後畢業生面臨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就業工作。我們放了發大概500份調查問卷,回收487份,在受調查的學生中男學生佔30.4%,女學生佔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問卷調查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學校、專業的分佈,反映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總體狀況。

2.調查形式與結果

2.1調查的物件和範圍

本次進行的大學生就業觀調查,主要是利用大學生外出打工機會,調查打工所在地區的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具體涉及到大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勢、對就業前景的看法、就業方向期望、今後參與工作時所期望的資薪待遇等各個的方面。

2.2問卷調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學生所在各大工廠發問卷。調查為一對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還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發放。最後統一整理,分析。

2.3調查的目的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大學生的就業形式勢的調查,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及就業趨勢;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儘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讓大學生提高就業危機形勢,為自己的發展做一個新的規劃,儘量避免產生就業盲目性。

難點一:基層就業“非主流”

在近日舉辦的一些就業雙選會、招聘會上,城市就業崗位競爭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層鍛鍊”“基層服務”等字眼的崗位都少人問津,儘管各方面待遇和優惠條件與城市基本無異,但急需人才的基層醫療單位、基層事業單位等常常出現招不到人的情況。

儘管我國近年來逐步加強基層就業引導,但鼓勵政策、待遇保障等對於求職者來說都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並且還存在著發展機會受限、工作環境差等問題,導致基層就業“看上去很美”,實際並非求職者的主流選擇,基層就業未能起到緩解一線、二線城市就業壓力的作用。

難點二:“專業”冰火兩重天

近日,“最賺錢的十大專業”“就業前景最好的十大專業”“薪資最低的十大專業”等榜單引發了一場關於就讀專業與就業之間的討論,一些就業率低、競爭力不強、缺乏特色的專業讓畢業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機構釋出的“20xx年度就業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專業”中,動畫、生物工程等曾經令人趨之若鶩的“好專業”赫然在列。

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就業率等指標統計對一些專業亮出了“黃牌”甚至“紅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約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僵化思想影響,不能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做出富有預見性的調整,導致部分專業人才供過於求,陷入“滯漲”。就今年的就業情況來看,高校專業建設跟不上市場的情況依然沒有得到緩解。忽視市場需求閉門造車,只能加劇專業發展的危險性,“熱門”變“冷門”,導致畢業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

過去大學生國家統一分配,跟公務員似的,好壞給你安排個工作,不管對口不對口,喜歡不喜歡,對於單位也一樣,不管新分配來的大學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質都要接收。其中有些還是不錯的,像醫生、老師等,工作不錯,基本能對上口。

過去大學不好考,含金量很高,當時的中專都比現在的大專難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機械電等理工類的大學生,水平還是相當高的,很多都成了企業的中堅力量。

過去人們知識水平低,企業對人才需求門檻較低,所以大學生就業優勢十分明顯。例如,過去企業基本是人工操作,技術含量低,要求也相對低,大學生就業機會也大大增加。

近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學生在畢業後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曾幾何時,被譽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如今就業前途卻不容樂觀。

1.經濟原因 金融危機直接影響行業就業,並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就業衝擊。因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國際社會金融海嘯導致了金融機構的連鎖性破產,引發了金融行業的裁員風潮。金融危機滲透到實體經濟領域,會對整個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就中國而言,作為國際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行業性的衝擊不可避免。此外,與國際貿易相關的行業就業會受到最為明顯的衝擊。如果這個過程繼續影響到經濟增長,這對就業增形勢將是一個非常不利的資訊。

2.社會原因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此外,大學沒有迅速適應就業市場對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從傳遞知識的角度上看,在整個大學教育中,知識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個比重,理論功底及其相應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構建仍然極為薄弱;對於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轉換,大學缺乏系統的職業指導與服務規劃。

1.政府方面 政府要發揮它的巨集觀調控作用,就要通過各種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進行調節。首先實現經濟穩定發展,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含量;其次面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市場競爭意識;第三,積極拓寬就業渠道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縮小自主創業制度的門檻。最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發揮市場服務功能改善就業評估體系和加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2.社會方面 企業應提供儘可能多的就業崗位,在保證企業利益的前提下接納更多的大學生。在這一點上,企業領導人應該設身處地的為大學生們著想。作為工作第一線的各高校,更是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積極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更紮實的行動做好就業工作。

3.大學生方面 首先,強化擇業的競爭意識,在正確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敢於通過競爭去達到理想的目標。在心理上必須從社會進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來加深對競爭機制的認識,強化自身的競爭意識,自覺地正視社會現實,轉變觀念,做好參加競爭的準備。

其次,要學會正確對待挫折,在求職擇業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對人生總保持著自信心,如喪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開拓新生活的勇氣。順境中有自信心不足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援。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強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鍛鍊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遇到挫折後應放下心理包袱,仔細尋找失利的原因,調整好目標,腳踏實地前進,爭取新的機會。

大學畢業生要充分利用整個社會營造的就業市場,按市場規律辦事,把個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說,面對就業形勢和就業市場,大學畢業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會掉餡餅。要以積極態度,樹立市場經濟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和綜合競爭能力。

畢業生所應具備的素質

對於就業市場供求的雙方,只有瞭解了需方企業所需要的是什麼,我們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競爭力,因而我們必須知道畢業生具備什麼樣的素質或技能才能為企業所青睞。為了讓這部分更具有說服力,特別邀請到了麥肯嘉頓王先生為我們解答關於這方面企業的態度。

問:你認為“人才”的概念應該如何介定?答:人類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中。人力資源第一寶貴的,人才的概念太大, 其實所謂的人才應該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崗位上所發揮的作用及所展現的潛力、動力。我個人認為人才即把應該做的做好同時發揮自己的所長,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應具有的能力為專業知識、發展眼光、動作能力,指揮能力、協調能力、社會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對具有的理解能力。

問:貴公司中,招聘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多嗎?在招聘中最看重他們那方面的呢?答:不多,如果要招聘應屆畢業生我首先會考慮他的專業是否對口再次是 看他們的溝通、演講水平。因為專業只是代表他們以前的學習好壞,溝通、演講基本一個人的可塑性。還會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細節問題,細節能代表一定的素養及個人的觀察性、能動性。

問:您認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那些素質?其中您認為最重要的是哪一點?答:當代大學生普遍較浮躁。我認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以下素質: ① 所學專業性知識;② 與人溝通、交流、協調的能力;③ 吃苦耐勞的精神;④ 知識面要廣,專業性要強;⑤ 良好的個人養成習慣;⑥ 良好的動手、動腦能力,學以致用;⑦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態的調整能力;我認為較全面發展比較好,當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協調力較強。

大學生應採取的對策與態度

在解決問題的所有方面而言,我們主觀的意志與行為是我們唯一能去改變和做到的,先修煉好內功才能在應對競爭時佔據主動地位置,面對這樣嚴峻的就業形勢與激烈的競爭環境,我們需要在態度上和行為上做出一定的改變。

(一)接受客觀現實,調整就業期望值

從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其實中高等級的職位需求是較少的,而較低等級的職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許多大學生對“市場”殘酷的一面認識不足,對就業市場的客觀實際瞭解不夠,只是停留在自己對“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這就導致了就業市場上許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時,仍然有大量的職位空缺的現狀。我們說,與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費了時間、影響了自己心情,還不如勇敢地承認和接受當前所面臨的現實,徹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腳踏實地地尋求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就要求我們調整就業的期望值。

(二)充分認識職業價值,樹立合理的職業價值觀

當下,很多大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所考慮的因素不外乎經濟收入、工作條件、地點等因素,其實不然,我們選擇時也要考慮到職業對自我一生髮展的影響與作用,應看重職業是否有發展的潛力,能否幫助實現自我價值。對於那些雖然現在工作條件不怎麼樣,但發展空間大,能讓自己充分發揮作用的單位要優先考慮;對於那些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太高,但發展潛力大,創業機會多的工作地點也要重視。

(三)修煉內功,直面競爭

除了面對就業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外,能力是面對競爭脫穎而出的更為關鍵的決定因素。修煉好內功,才擁有談判的籌碼。在大學期間,我們大學生就應該樹立一個明確的方向,這個方向應細緻到具體的行業與職位,之後再去了解這些職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與素質,並通過大學的學習不斷往這個方向靠攏、深化,讓自己具備這些方面的技能,當我們在畢業應聘的時候,哪怕面對著激烈的競爭,修煉過內功的我們會贏在起跑線上。

(四)鼓起勇氣 適度自主創業

我國教育局常常鼓勵有條件的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這能夠紓解就業的壓力,也為畢業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於我國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侷限性,在大學期間沒有為生存做好必要準備,導致很多學生放不開手腳,特別是自主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普遍不強,而創業者恰恰除了應該具備一般的知識結構、思想品質和心理素質外,還應具備積極主動的心態和強烈的創業精神以及不怕失敗的勇氣和毅力,這就導致了只有極少數的大學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選擇創業,而許多人錯失了機會。並不是說鼓勵所有人去自主創業,只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正視這方面的選擇。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從大的方向上說,這關乎社會的穩定與國家的發展;從小的方面說,它關乎著我們的切身利益,也是當下和不久的將來我們會面臨的嚴峻的問題,因而全社會需要不斷地探討和關注這個問題,併為解決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們自己也需要樹立正確的態度和培養自我內在的素質,為不久後迎接激烈的競爭做好準備。

就業類調查報告篇8

xx年有畢業生727萬,被稱作史上更難就業季,xx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如何面對當前的就業壓力呢?很多人感覺很迷茫,那接下來,我們就經濟形勢和相關政策分析一下,希望對面臨畢業的大學生有一定的幫助。

一、中國經濟走勢

1.當今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四種壓力影響:

第一種影響:受到歐美經濟放緩影響。

第二種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或到了拐點。

第三種影響:人口紅利率的下降。

第四種影響:多年來結構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2.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 亞洲開發銀行(adb)xx年10月2日公佈xx和xx年最新經濟展望報告,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料分別為7.6%和7.4%,據有關統計資料,中國gdp增長估計7.5%,保8難以持續。

3.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動力源分析 近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於消費、投資和出口(俗稱“三駕馬車”)。

a、xx年,消費對經濟的拉動為38.6%,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為37.7%,出口對經濟的拉動為23.7%。

b、xx年,消費對經濟的拉動為37.3%,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為54.8%,出口對經濟的拉動為7.9%。

二、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首先,受歐美經濟低迷影響,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將放緩。其次,內外環境的變化,使得xx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成為大概率事件。

現階段,中國的經濟面臨通貨膨脹壓力、財政債務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多種壓力,使得政府下決心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員等措施。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減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世界經濟低迷對我國就業的影響

中國受歐美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轉型的影響,xx年預計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繼續回落,出口增長乏力,致使大量的企業減員或倒閉,加上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攀升,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據有關統計,中國gdp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將會減少就業崗位100-200萬人。出口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將會有30萬至50萬人失業。

四、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形勢

1、“xx”期間的就業形勢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依然用了“嚴峻”二字。“一方面,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格局並未改變。”

2、近兩年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 xx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組織開展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大調研。調研顯示,近兩年絕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是在中小企業就業,去中西部就業的畢業生比重逐步提高。 從學歷上看,研究生初次就業率最高,本科初次就業率略低,高職高專初次就業率最低。從專業看,工科畢業生就業率較高,理科和文史哲類畢業生就業率較低。從畢業院校看,重點大學就業率較高,普通本科和獨立學院就業率較低。 值得關注的是,已就業者中,部分畢業生流動性較高。

3、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心理 一些高校畢業生寧可成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蟻族”,也不願意到二三線城市和基層就業。多數高校畢業生仍然希望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就業,希望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業,到中西部地區、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就業的積極性不高。

4、大學生扎堆大城市

一是我國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且短時間之內難以改變。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就業機會也越多,發展空間越大,導致高校畢業生傾向於在城市、在高收入行業求職就業。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礙。現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戶籍制度、幹部人事制度與市場就業機制還不完全適應。以幹部身份和戶籍為基礎的管理方式與社會勞動力資源的統籌管理不協調,導致就業機會不均等,就業政策不平衡,畢業生在地區之間、企業與機關事業之間流動仍然存在障礙,畢業生身份轉換困難,就業渠道不暢通,進一步加劇了結構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需要大量畢業生,但工資待遇相對較低、發展空間較小,部分企業用工不規範,對畢業生吸引力有限;基層教育、醫療、農技等部門急需人才,但由於編制限制等原因,吸納畢業生能力有限。

5、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我國中小企業太少,就業容量不大。

二專門人才素質未達標,造成崗位難得其人。

三人才供求資訊不暢,造成職位浪費。

四結構失衡是就業難的主要因素

a、時間結構 大學畢業生供給增長的速度遠高於經濟增長。

b、區域結構 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區間與城鄉間差異,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很難對大學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較長的時期內,地區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將難以改變。

綜上情況所述,給xx年大學生畢業生提出以下建議:

1、關於職業生涯規劃:

現在職業規劃當中,很多時候會對學生有一種誤導,就是給學生們過早的制定了一個職業點,比如根據你的個性、特徵等來評定你就適合做什麼,過早的給學生定了一個框框,告訴學生就這個職業最適合他,這就對學生造成了束縛。其實我們的學生不明白,人的這種個性的東西是不斷的變化的,比如講我的興趣、我的能力,甚至我的價值取向,它是隨著外部的環境的變化和自己的學習,自己的體會,是在不斷調整的。

2.轉變觀念是實現順利就業的關鍵:

大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個性、能力、作出個性化的職業選擇,不把求職的目光盯在傳統的“集中”的區域、行業、單位,拓寬求職的視野。 改變“短期求職”為“較長期求職”在選擇工作時,大學生不能太理想化,一個人可能要經過3至4次的選擇,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對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標籤:調查報告 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