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有關違法犯罪低齡化的調查報告範文

在我國有關的法律檔案中,對"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確的界定。就其詞義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與少年的合稱,"青年"是指人從十五六歲到三十歲左右的年齡段,"少年"指人從十歲左右到十五六歲的年齡段。理論界對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違法犯罪低齡化的調查報告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有關違法犯罪低齡化的調查報告範文

違法犯罪低齡化的調查報告1
 
青少年正處在十幾二十幾歲這個令人羨慕的黃金年齡段,本應是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展現自身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階段。然而,有的青少年卻由於種種原因,卻陷入了犯罪的泥潭,在人生的履歷表上寫下了揮之不去的汙點,有的身陷囹圄,有的甚至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筆者運用在電大所學法律知識,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寫出了本調查報告。
 
XX年至XX年,x省x市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青少年(14至25週歲)犯罪嫌疑人1838人(其中14週歲以上18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505人),佔批准逮捕刑事犯罪嫌疑人總數4878人的43.5%。青少年犯罪在刑事案件中所佔比重接近50%,且犯罪年齡呈低齡化發展趨勢,應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犯罪特徵鮮明
 
當前青少年犯罪的型別以侵財型犯罪為主,此類佔批捕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總數的65%,以搶劫和盜竊最突出,其次是以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犯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較常見,三年共批捕殺人、傷害、q####j、搶劫、綁架等五類暴力犯罪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920人。賴某某等3人(年齡在14-17歲不等)為搶摩托車,以僱車為名將載客司機謝某某騙到偏僻路段,用西瓜刀將謝某某砍死後,騎著搶來的摩托車逃離現場,荒唐的是,作案前3人還模仿電影裡的鏡頭,特地到城裡買了一塊手錶,看殺一個人要花多長時間。黃某某僅僅因其父不肯給他200元“出門打工費”,便當場用水果刀將其父刺傷致死。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型別向多樣化發展,出現一些新的型別,如綁架、投毒、妨害公務、非法拘禁、破壞生產經營等犯罪,特別是與網路有關的犯罪明顯增加,如利用網路進行q####j、詐騙等。姜某某通過玩網路遊戲認識浙江的網友樓某某後,多次以做生意急需資金為由向樓某某“借”(實為詐騙)了70多萬元用於揮霍。
 
青少年犯罪的手段向成人化、智慧化發展。一些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反偵查意識明顯增強,利用從報刊、影視上學到的反偵查手段實施犯罪。黃某某、劉某某、羅某某(均為17歲)等人瘋狂盜竊作案14起,案值達5萬餘元,他們分工明確,事先踩點,選好作案目標,戴手套作案,作案不留痕跡,加大了偵查機關的破案難度。
 
在作案時,有的青少年往往不計後果,採取殘忍手段。陳某某、黃某(兩人均為18歲,已於XX年10月被執行死刑)夥同郭某某、林某某、林某某經多次密謀,事先便踩點好埋屍地點,綁架了國小六年級學生連某,採取先“撕票”後勒索30萬元現金的手法,用尼龍繩殘忍地將連某活活勒死。周某某等九人受色情影片、書刊的影響,經預謀,在一週末晚上,由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將其國中女同學江某某等3人騙出喝酒,九犯罪嫌疑人對三少女輪番敬酒,後不顧江某某的苦苦哀求和反抗,對江某某實施了l##j。
 
青少年犯罪的方式以結夥或共同犯罪為主,出現了幫派苗頭。主要表現在搶劫、搶奪、綁架、故意傷害、尋釁滋事等犯罪中,基本上都是2個人以上共同作案,在批捕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佔了62%。從結夥型別來看,社會青年易與有前科的人結夥,在校生易與輟學生結夥,他們之間相互影響、感染,互相提供資訊、技術,作案的動因、能力、頻度大大提高。17歲的胡某某和16歲的賴某某因不服其同夥被人欺負,邀集一夥人,攜帶馬刀等凶器,對中學生謝某等十人恣意砍、打,致使謝某等7名學生不同程度被砍、打傷(其中一名重傷者達六級傷殘)。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一些青少年模仿港澳臺的黑社會組織,組成具有黑社會萌芽性質的犯罪團伙實施犯罪活動。XX年查處的“蠍子幫”,就是由6名16至20歲的青少年(其中一名為女性)組成,他們設立“幫主”、“堂主”,在當地發展成員43名,瘋狂實施搶劫、盜竊、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主體呈現男性化、低素質化,無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犯罪突出。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90%以上為男性。因近年來開展青少年犯罪預防和維權活動主要是以學校為依託,在校生犯罪率較低,僅佔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總數的1.2%。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一大部分為無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三年共批捕無業青少年犯罪嫌疑人323人、外來務工青少年犯罪嫌疑人256人。他們大多數文化水平不高,法制意識差,基本屬於學校的流失生、輟學生或社會上的“問題青年”,為了滿足私慾或追求剌激,走上了犯罪道路。
 
犯罪成因多樣
 
青少年犯罪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有社會、家庭、學校及自身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影響。
 
社會不良文化影響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黑網咖”有抬頭之勢,超時營業、接納未成年人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網咖經營者以電腦學校、職業技術培訓班等為名,“掛羊頭賣狗肉”,極具隱蔽性。走私、盜版音像製品活動猖獗,其內容往往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以青少年學生為讀者物件的有害卡通畫冊和淫穢“口袋本”圖書屢禁不止,違規經營歌舞廳、錄影廳和淫穢色情表演在一些地方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青少年好奇心強,有強烈的模仿慾望,難以抵制不良誘惑,容易走向犯罪。
 
不良家庭環境也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師長,良好的家庭環境,會促進子女的健康成長,反之,則會造成子女的心理障礙,以致誘發違法犯罪。放任型家庭使青少年缺乏家庭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誘惑。溺愛型家庭對孩子百般溺愛,易使孩子任性嬌縱、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棄,有的家長恨鐵不成鋼,不顧子女的內心感受,經常對子女大打出手。父母自身素質偏低型家庭忙於做生意或沉溺在酗酒、賭博、搓麻將上,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不良影響。還有的家庭對子女的性教育採取迴避的方法,缺乏用科學方法加以正確引導,使孩子不能順利度過青春期。另外,家庭的變故,如父母離異、死亡及父母犯罪等,都有可能會使子女失去家庭的溫暖和精神支柱,產生孤傲冷漠、報復等病態心理,有的甚至過早輟學流入社會,與社會不良青年結群而誤入歧途。
 
學校對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疏忽,也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許多學校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片面追求升學率,不重視德育教育,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疏於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當,使“後進生”無人過問或受老師及同學的冷眼看待,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前途喪失信心,出現厭學、輟學現象,最終脫離學校,走入社會。流入社會後,校外教育工作又沒有跟上,無人管理,從而使這些青少年滑坡墮落的危險性大大增大。

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是複雜的,是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筆者認為,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也必須從多方面下手,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總體規劃,進行立體的多方位治理,治標和治本相結合,以教育為本,預防為主,才能有效減少青少年犯罪。
 
第一,要從家庭入手,家長對子女必須真正承擔起法定義務和社會道德義務。應恩威有節,循循善誘,使子女懂世事,有禮節,且堅強務實,會處理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會理智地對待生活中的各種人際關係。同時,家長要特別注意子女的不良傾向,及時加以誘導和釋疑,使其明白髮展下去的後果,教會子女正確思考和麵對人生。

第二,要從社會入手,給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應該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環境。對於當前文化市場存在的“黃”、“賭”、“毒”氾濫之狀況,應堅持不懈地進行整頓,加強監督檢查。對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應加大打擊力度,不斷淨化我們的社會環境。
 
第三,要加強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控制教育。學校和家長應加強對青少年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使他們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時刻把握住他們的思想脈搏,經常性地進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還要有意識地磨鍊他們的心理素質,讓他們進行健康有益的活動來充實自己。
 
第四,要加強對失足青少年的幫教工作。青少年犯罪後,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不能棄之不理,應結合他們具有的可塑性強、易改造的特點,堅持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把著眼點放在對他們的感化、挽救上,使他們早日迴歸家庭,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一員。
 
第五,社會各部門應加強聯絡,建立起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體系。對青少年犯罪的控制與預防,單憑某一個部門的努力是難以奏效的。這個社會性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齊抓共管,形成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工作網路,使“花兒”不再過早凋零。
 
違法犯罪低齡化的調查報告2
 
未成年犯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與環境汙染、吸毒販毒共同被列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國未成年犯罪根據近幾年調查資料顯示存在逐年上升趨勢,存在著:犯罪動機單純、偶然性、激情性犯罪突出,共同犯罪、團伙作案多,犯罪低齡化明顯、以及再犯罪率高等特點。對成都市某區當2010年提供法律援助的91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進行調查,形成調查報告。旨在瞭解成都市某區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做好新形勢下未成年犯罪的預防,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發生,加強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況及特點
 
1.犯罪呈低齡化發展趨勢。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初次作案年齡在17歲這個年齡段的有42人,佔總人數的46%;初次作案年齡在16歲年齡段的有30人,佔總人數的32%;其餘的初次作案年齡在14-15歲,佔總人數的22%。
 
2.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從調查情況看,以初中文化和國中肄業居多。其次是高中文化和高中肄業,還有部分僅為國小文化。
 
3.犯罪團伙趨勢顯著。從統計資料來看,未成年人團伙或共同犯罪人數不斷上升。據調查,團伙作案佔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91.35%。總體趨勢上,都是無組織的共同犯罪,多為臨時結夥犯案,無組織、無幫規,為鬆散組織形式。
 
4.犯罪型別多元化。據調查,犯盜竊罪的人數佔69.14%;犯非法拘禁罪的人數佔1.23%;犯故意傷害罪的人數佔6.17%;犯搶劫罪的人數佔22.23%;犯尋釁滋事罪的人數佔7.41%;
 
5.侵犯財產性犯罪比重比較大。據調查,盜竊、搶劫案件達80%以上。盜竊、搶劫物件為同年齡段學生、老弱人群居多,每次作案金額多為較低,為滿足玩樂、上網所需;並呈現出多次盜竊、搶劫為主。
 
6.受調查的物件中外來人口所佔比重較大,生活居住環境多為農村和城鄉結合部。
 
7.未成年人犯罪具有突發性、盲目性。從未成年罪犯的身份來看,多為初高中畢業或肄業,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意識不強。在實施犯罪行為時缺乏明確的目的和動機,多為滿足獵奇心理或者是為了好玩。
 
二、未成年違法犯罪的原因
 
根據調查結果綜合被調查地區的實際情況,對當地未成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未成年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因素
 
未成年人正處於人生成長的重要過程,從生理上講,他們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時期,人體在形態、結構和機能方面都在發生明顯的變化和發展;從思想上正處於三觀的形成期,法規意識淡薄,社會適應性不穩定;從心理上,他們的心理髮展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不良思想影響的能力。遇事衝動,行動過激,存在嚴重的逆反心理。追求金錢,貪圖享樂。據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未成年犯罪型別以金錢犯罪為主,可反映出未成年人因其特殊的心理樣態難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金錢觀、價值觀,往往容易出現貪圖享樂,盲目攀比的現象。再加上被調查物件大多初高中畢業或肄業在家,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以此激發了他們通過犯罪來滿足自身金錢需求的目的。
 
1.獵奇心理滋生未成年人的犯罪動機。調查顯示,未成年人犯罪初次作案年齡普遍較小,最大17歲最小14歲,並且都是多次作案。開始只是好奇、好玩,後來得手次數增多,心存僥倖,越來越肆無忌憚,最後被繩之以法。
 
2.注重哥們義氣,交友無原則。因未成年人思想都還不成熟,文化程度較低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朋友,易結交損友走上犯罪的歧途。
 
3.法制意識淡薄。被調查的未成年人因過早輟學進入社會,往往不懂法,不學法,法律意識淡薄。甚至犯罪之後都不明白為何就犯罪了,也更不知道哪些行為就是犯罪行為。
 
(二)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
 
1.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就當前社會存在著許多不良的社會風氣,不良的金錢觀、價值觀正腐蝕著未成年人的心靈。由於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遇事易激動,這些不良的社會現象極大地誤導了未成年人的思想, 在未成年人中產生了“金錢萬能” 、“金錢至上”的錯誤觀念, 再加上被調查的未成年人因其文化程度和居住環境多在農村或城鄉結合部,屬於城市邊緣犯罪滋生的重災區,使他們面對誘惑抵禦能力低,導致題目不擇手段, 甚至通過違法犯罪手段達到目的。
 
2.網路發展滋生犯罪。21世紀是一個高度資訊化的時代,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產生著越來越重大的影響。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發展中心第15次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04年底,我國已有網民2400萬,其中24歲以下的網民佔全部網民大軍的51.7%。而廣大農村和城鄉結合部是“黑網咖”生存的土壤,被調查未成年人長期生活在“黑網咖”普遍存在的地方,並接受大量暴力、犯罪、色情等不健康資訊嚴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誘導青少年走向犯罪。
 
(三)學校教育失誤
 
1.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學生的德育和法制教育。當前學校教育以傳統教育為主,即“傳道、授業、解惑”,沒有專門開設法制教育課程,對學生思想品德地培養也是十分缺乏。所調查的區域處在農村和城鄉結合地區,師資力量本就缺乏必然不會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到學生的德育與法制教育中。被調查未成年人都是早早輟學在家,良好的知識結構都為形成,更談不上形成良好的文明教養,樹立高尚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沒有完整的學校教育也使他們不能正確的認識犯罪,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在長期缺乏人生指導的情況上,早早流落社會,基本生活無法保障紛紛走上犯罪的道路。
 
2.以學生成績來對待學生。農村學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對一些差生,問題學生放任不管,聽之任之。不但沒有給予心理的疏導,幫助教育,反而是疏遠、嘲笑、諷刺, 嚴重的勸其退學或開除,致使這些學生早早輟學在家,造成學生嚴重的逆反心理和對社會的仇視。這樣的學生一旦進入社會很容易通過犯罪來報復社會從而走入歧途。
 
(四)家庭教育不當
 
據統計結果顯示,該區未成年犯罪物件的家庭條件57%是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條件困難的為27%。60%的家庭平時父母關係和睦,平時父母愛爭吵,夫妻關係不和睦的佔調查物件的20%。近七成的調查物件表示,對於自己所犯的錯誤父母主要以耐心說服教育為主,平時對自己的生活和教育情況也是十分關心。只有極少數的調查物件表示父母對自己的教育以打罵為主或是放任不管。因此,可以看出所調查的區域屬近城市的郊區、農村,家中多為獨生子女,家長將其視為掌上明珠,對孩子所提要求都儘量滿足,致使子女在親情嬌縱中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性。
 
(五)對未成年人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從當地的調查資料來看,2010年該區未成年人犯罪援助案件僅為91件。而根據現在未成年人犯罪發展趨勢來看,更多的未成年人犯罪沒有得到相應法律機構援助,他們合理的訴權和合法權益沒有得到保障。法律援助機構沒有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以及相應的法制宣傳,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措施也未建立。
 
1.解決對策和建議。減少和預防未成年犯罪對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根據被調查地方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這是一件長期而系統複雜的工程,全社會共同努力,多管其抓共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堅固防線。
 
提高全社會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意識。我國雖出臺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未引起全社會高度重視。未成人的健康成長關係祖國的未來,未成年人犯罪不僅不利於國家的繁榮與穩定,對每個家庭來說也是一種災難和威脅。未成年人犯罪並不是先天因素,而是後天教育引導不力所致。因此研究未成年人犯罪,並定期對未成年人犯罪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及時制定相應對策。更重要的是,要讓全社會知道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緊迫性。建立學校、社群、企業和機關單位都參與的社會教育網路,淨化社會環境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各地教委與司法局定期組織法制宣傳活動,使法制進校園讓更多的未成年人瞭解犯罪,瞭解犯罪的危害性。
 
2.家庭教育的預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心靈的塑造,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家庭教育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其一,優化家庭環境,建設美好和諧的家庭。其二,家長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修養,以自身言行做出表率。其三,改變不良的教育方式,轉變教育觀念。其四,父母應履行教育義務,這裡的教育不僅是知識教育,同樣有德育和法制教育。
 
3.學校教育的預防。一是學校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從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輕德的教育理念, 轉變到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培養青少年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艱苦奮鬥的精神, 積極倡導良好學習風尚。依託校園文化等載體, 組織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 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學校要把法制課納入教學計劃,並開展法制進校園、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從根源上預防犯罪。二是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4.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完善。我國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一直以“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感化為輔”為原則。但未成年人的司法制度仍有待完善。首先,在價值觀念上,存在對未成年被告特殊保護與社會公共利益的衝突,應做好協調工作,實習社會效果和個人價值保護的統一。其次,在刑法的謙抑性方面,儘量用輕刑而不用重刑。再次,努力降低司法成本,節約司法資源,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最後,注重司法制度與社會預防的銜接。既要懲處犯罪行為,更要使未成人迴歸社會,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會矯治和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
 
完善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程式。一是健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預審制度,在偵查階段同樣貫徹不公開原則,建立專門針對未成人犯罪的偵查制度和強制措施,並賦予未成年人在偵查階段的沉默權。二是建立有利於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審查起訴制度,保護其心靈,有利於對未成人的教育和感化。三是由於審判的特殊職能和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完善未成年人審判制度,實現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效果。四是完善刑事執行制度,建立有利於未成年人成長犯監禁刑執行制度,完善未成年人減刑、假釋制度,未成年罪犯刑滿後迴歸社會保護制度。最後,各領域合作建立一個未成年人犯罪的綜合治理機構。
 
違法犯罪低齡化的調查報告3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已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牽動著社會穩定、家庭幸福和民族的興衰,引起了人們的本文來源於那一世範文網廣泛關注和擔憂。縣關工委近期組織了一次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情況的調查。基本掌握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基本情況,並廣泛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特點和原因進行了整理和分析,並提出幾點建議,現報告如下:

一、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基本情況近兩年來,我縣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呈上升趨勢,共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80人,其中女性4人。從年齡結構看,14歲以下8人,佔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10%;15歲19人,佔23.5%;16歲28人,佔35%;17歲25人,佔31.3%。從違法犯罪的型別看,尋釁滋事30人,佔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37.5%;盜竊18人,佔22.5%;搶劫18人,佔22.5%;殺人5人,佔6.3%;故意傷害5人,佔6.3%;強姦2人,佔2.5%;猥褻2人,佔2.5%。從文化程度構成看,國小4人,佔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5%;國中54人,佔67.5%;高中(或中專)22人,佔27.5%。從違法犯罪主體看,在校學生13人,佔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16.3%;因失學、輟學、未就業的社會閒散未成年人53人,佔66.3%;打工或學徒14人,佔17.5%。其中,農村46人,佔57.5%;城區34人,佔42.5%;重犯6人,佔7.5%。從處罰情況看,判刑46人,佔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57.5%;治安處罰34人,佔42.5%,其中送勞教7人,拘留16人,其它11人。

二、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基本特點

1、違法犯罪有低齡化趨勢。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14歲以下違法犯罪的有8人,佔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10%,而—只有3人,佔4.8%,有明顯上升趨勢。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低齡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手段有成人化趨勢,黎章的殺人,陳玉的投毒,葉祥江的搶劫,高鋒的盜竊等就是例證,他們均是剛滿或不滿14歲的未成年人。

2、違法犯罪有團伙化趨勢。近兩年,未成年人團伙或共同犯罪人數不斷上升,據調查,共有團伙12個,團伙作案達55人之多,佔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68.8%。其中,團伙搶劫18人,佔該案的100%;團伙盜竊14人,佔該案的77.8%;團伙尋釁滋事23人,佔該案的76.3%。從犯罪過程來看,他們都是無組織的共同犯罪,沒有組織名稱,沒有幫規,一般都以一兩個人為首,臨時邀集其他人形成團伙作案。如“3.31”團伙入室搶劫案,就是以兩人為首,邀請在校6名學生臨時實施搶劫,劫後散夥。
 
3、違法犯罪有暴力化趨勢。未成年人實施搶劫、強姦、投毒和殺人等惡性案件日漸增多,佔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37.5%,比前幾年大大上升。他們的作案手段殘忍,犯罪方式成人化,大多數是受暴力、色情傳媒的影響,模仿性強。如“4.19”3人搶劫案和“3.31”8人入室搶劫案都是犯罪嫌疑人將刀架在被害人的脖子上,實施搶劫的,如廖餘剛無錢花,便邀汪某、黃某,帶上刀於4月19日晚上在城區轉悠,物色好目標後,便跟蹤到一僻靜處,廖上前一手卡住被害人脖子,一手拿刀架在其頸上,汪某一手用刀頂住其腰部,一手搜身,並威脅地說:“不要叫,快把錢拿出來,不然就捅死你。”搶劫完畢,把被害人逼到一車旁,面朝汽車後,再撒腿逃離現場。,黎某、袁某、唐某的持刀殺人案,其手段之凶殘,令人髮指。
 
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分析當代社會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即有未成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品德因素,又有家庭、社會的因素,概括起來,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淡薄,不學法,不懂法,不知道法制的嚴肅性。未成年人在學校和家庭沒有受到很好的道德和法制教育,造成一些學生不懂法,不講道德,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奮鬥目標。我們在調查中詢問一個少年搶劫犯:你知道搶劫是犯罪嗎?他回答說:知道是違法,但不知道是犯罪這麼嚴重。你知道是違法,為什麼還要去幹呢?他答道:好玩唄!在詢問一個少年強姦犯時,他說不知道自己犯了強姦罪,因為陳紅(被害人)是自願跟他“玩玩”的,他不知道與未滿14週歲的人發生性關係就是強姦。因尋釁滋事被拘留的方華軍告訴我們,他的女朋友與“小雞”(綽號)勾搭在一起,心中怨恨,便找人去修理他。平時有什麼不平的事,找警察沒意思,警察也管不了那麼多,都是靠自己去找哥們擺平,電視電影也都是這樣演的。他們的回答令我們瞠目,更令我們深思,我國曆來重視未成年人的道德和法制教育,《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關法律的頒佈與實施和學校德育課的設定,都充分體現這一點,然而真正落到實處的又有多少呢!在80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調查中,有32人說沒有上過法制課,佔40%;說好像聽過法制方面的課,但很少,沒有什麼印象的有27人,佔33.8%;只有21人說學校有法制課,並請專業人士講課,佔26.3%。
 
2、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力弱,崇尚“哥們”義氣。未成年人正處於“心理斷乳期”和“情感衝動期”,當遇到偶然事件的誘導和激發時,往往不能慎重考慮,行為常常不顧後果。加上社會閱歷淺,缺乏人生經驗,識別和抵禦各種腐朽思想能力不強,崇尚“哥們”義氣。許多案例表明,有相當比例的未成年人是在社會上被一些壞人的誘惑、拉攏和教唆下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如被一中開除的黎軍因沒錢去南昌,知道某中學經常有學生在租住的宿舍或校內的空房內賭博,遂產生“搜場子”(即搶劫賭博場)弄錢的念頭,便找到原一中同學周小明商定“搜場子”辦法,周又去找陳某,要陳在學校找好下手的目標,然後又邀集黃兵、付成、張俊等共8人持刀搶劫“場子”。在談話中,黃說,當時不想去,但大夥都來了,不去又不好,怕別人說自己不講義氣,不夠朋友。陳某說,當時,知道是去“搜場子”,很害怕,但黎說,學校有很多“場子”,以前也幹過,很容易得手,都沒有出事,同學是因為賭博被搜都不敢告發的,經他這麼一說,我便同意了。張某說,本來是不想去的,在路上都想要退出,但又覺得折面子,當時認為,只跟著去,不動手不會有事的。在這一案例中,他們大多數是不願意去幹的,因為怕傷面子,不夠哥們義氣而鋌而走險,又心甘情願地把搶劫的錢全歸別人所有。
 
3、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失當。一是父母離異,因感情糾葛,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致使孩子個性偏執,出現心理障礙。某校九年級學生袁林,原先學習成績名列全班第一,父母離異後,情緒低落,神情呆滯,成績急劇下降到三十名。二是父母忙於生計,只顧掙錢,對孩子要錢就給,只關心孩子的健康、學習成績和穿衣吃飯,忽視品德教育。三是父母自身素質低,無力管教孩子,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家長道德品質差,言行不端,常在家賭博,對子女影響極壞。四是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子女”由祖輩管教,形成隔代教育。大多數祖輩對孩子存在溺愛現象,物質上儘量滿足,言行上放任自流,甚至對一些不良行為也能寬容對待,加上受年代、知識、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老人對教育也感到力不從心,難以教育好孩子。五是教育方式不當。有的父母認為孩子考試分數高就行,其它方面不聞不問,甚至一味遷就,形成重智輕德的教育,孩子“有恃無恐”,容易走向個人極端;有的父母不瞭解孩子的自身能力和心理特點,只要知道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有違紀行為就口出粗言,譏諷、挖苦,甚至施以棍棒來教育,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產生牴觸情緒。據調查,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屬於以上幾種家庭情況的佔83.5%,其中屬於離異(或單親)的佔10%,父母不在身邊的佔20%。
 
4、學校教育存在缺陷。一些學校仍在片面追求升學率,以分數論英雄。往往出現“重智育,輕德育,放鬆法制教育”的現象,法制教育課形同虛設。對一些學習成績差、表現又不好甚至有劣跡的後進生,教師不是用愛心去關懷,用耐心去幫助教育他們,而是“恨鐵不成鋼”,對他們態度粗暴,動輒訓斥、體罰,甚至以種種藉口把他們趕出校門,這樣流失的學生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次調查,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有67人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佔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83.8%;成績差,表現又差的後進生43人,佔53.8%。據他們反映,在學校時,大多數後進生受到歧視,被人瞧不起,因此,破罐破摔,對學校和社會產生不滿情緒。
 
5、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未成年人深受其害。一是暴力、色情文化垃圾和不健康的網路、傳媒的影響是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種暴力、色情書刊、廣告、音像製品屢禁不止。網咖、遊戲廳業主為了自身的利益,置國家的法律、法規於不顧,大量接納未成年人。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71.1%的人看過黃色錄影;86.3%的人愛上網,上網主要是打“傳奇”遊戲和聊天,其中23%的人有網戀。網癮就像毒癮一樣毒害著未成年人,上網讓他們荒廢學業,上網讓他們走向犯罪,上網讓他們不顧一切。某校白天剛對同學們進行網咖危害的教育和法制教育,並規定學生一律不準上網,違者將課以重罰。當晚11點多鐘就有兩名學生翻越圍牆去上網,後來知道是與網友約好時間談情說愛的。寧可違校規,也不能違網約,這是何等的網戀沉迷。某中學教師反映,周敏作業不做,在泡網咖,他母親去網咖叫他,他竟敢置之不理,母親只有打“110”報警,才把他嚇出來。該校還有一學生張濤因上網而弄得面黃肌瘦,精神不振,債臺高築,學校勸其休學,在家調養身體。要上網就要有錢,靠父母給的零花錢和從牙縫裡省錢遠遠不能滿足自己的網欲,他們想到了騙、偷和搶。據調查,因無錢上網而犯罪的佔同案的37%。聽聽家長們的呼籲:請關閉網咖,救救我們的孩子吧!雖然言辭有些偏頗,但網咖對未成年人的危害確實令人擔憂。二是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氾濫,領導幹部中的某些腐敗現象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未成年人。他們從小好逸惡勞,滋生盲目追逐、享樂攀比的習氣。沒錢花,就去偷、去搶。他們甚至認為偷盜和當官的貪汙受賄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不勞而獲。弄錢不能靠勤勞、吃苦,要靠手段,勞動觀念極其淡薄。從而導致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扭曲錯位,放縱自己的不良行為。某校七年級學生劉平從家裡偷了700元錢,帶三個夥伴離家出走,到九江後,每人買一套新衣服,住進了賓館,想瀟灑走一回,錢花完後,就想出了“好主意”:打110。當警察詢問時,他們只告訴一點,自己是某中學的學生,其它的一問三不知,就連家長姓名,聯絡電話都假裝說忘記了,警察拿他們沒辦法,只好通知學校來領人。在調查時,有許多同學反映,家長和老師在孩子面前經常缺乏誠信,不能兌現諾言,“我們不誠實,是跟大人學的。”有個班主任要到劉吉家去家訪,劉吉卻帶著自己的班主任在縣城轉悠了近兩個小時,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家,說是忘了,令人啼笑皆非。

四、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幾點建議
 
1、加強未成年人教育。要緊緊抓住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的理想信念、革命傳統、集體主義、民族精神和民主法制教育,採取不同方式,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家庭教育上,主要是城鎮以學校為依託,農村以組或聯組為陣地辦好家長學校,聘請有經驗的老教師擔任教員,以《家教必讀》為教材,每半年上課1—2節。幫助家長改正溺愛、打罵、諷刺、只給錢不教育和重智輕德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家長的自身素質和家教水平。幫助解決好父母離異、單親及父母長期外出打工的未成年人教育問題。在學校教育上,首先是要真正落實素質教育,打破唯分數論的教育獎懲辦法,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其次是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希望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學習成績差,經常違法違紀的學生要倍加關愛,要有社會責任感,不能讓他們受到歧視,成為“棄兒”。要與後進生反覆進行個別談心,幫助其分析原因,找準切入點,用愛心和耐心去教育他們,只要他們做出了一點成績,取得了一點進步,就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要多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讓他們溶於大集體之中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參加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要與家長取得聯絡,共同進行幫教。學校儘可能地不要開除學生,不要把一些在犯罪邊緣的未成年人推向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講,轉化好一個後進生比培養一個優秀生所產生社會效應更大。四是要重視誠信教育。社會上各種虛假廣告、虛假宣傳、爾虞我詐、說話不算數等缺乏誠信的現象比比皆是,造成學生中,口是心非,相互欺瞞,不講誠信的現象普遍存在。希望家長和教師在孩子面前說到做到,做出榜樣,以人格的力量感化孩子,教育孩子講誠信,學會做人。
 
2、加強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普法教育要從源頭抓起。在“六五”普法宣傳時,要把學校列為重點單位,要切實加強學校的法制教育。學校的法制課要上課表,各級關工委要積極配合教育、司法、公安等有關部門為中國小校配備法制副校長,有計劃有步驟地上好法制課。在學習“兩法一條例”的同時,還要選學《刑法》有關法律條款,弄清罪與非罪、違法與犯罪的界限和幾種常見犯罪的特徵,使學生較系統地接受法制教育,從而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提高青少年的守法意識。政法部門在辦理未成年人案件時,本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在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中,對違犯治安管理條例的,一般不予以拘留,僅作訓戒處理。對社會危害不大,儘量多判緩刑或管制,採取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進行管制,共同進行幫教的辦法進行挽救。避免其投入勞改後,交叉感染;同時,要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加大懲治力度。
 
3、加大網咖、遊戲廳的整治力度,淨化社會環境。不定期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對學校周邊的文化市場要按相關法規下決心進行全面清理整頓。近期,網咖經過整治,有明顯好轉,但網咖接納未成年人的問題仍然存在,有相當一部分未成年人進不了網咖,卻可以進遊戲廳,遊戲廳的生意也因此“火爆”起來。因此,管理部門要依法加大文化市場的整治力度,切實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一是嚴禁未成年人進入經營性網咖(查驗身份證)。嚴禁在遊戲廳中玩賭博遊戲。一經查實,從嚴處理,該關閉的要堅決關閉。二是長期開設有獎舉報通道,發動和鼓勵教師、家長和關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有識之士加入到網咖、遊戲廳的整治活動中來,積極舉報,徹底打消經營業主所存在的僥倖心理。三是城市要加大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圖書館、少年遊樂園等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的投入,農村、社群可建立青少年活動室,使之真正成為未成年人健康有益的活動場所。
 
4、認真做好幫教工作。對“兩勞”回籍等失足青少年的幫教工作十分重要,是避免破罐破摔“再進宮”的關鍵一環。我委為了掌握情況,積累經驗,在縣拘留所設定了幫教聯絡點,並跟蹤幫教,但這僅僅侷限於在拘留所服刑的青少年,全縣幫教失足青少年的工作量大,任務重,建議由縣政法委牽頭,成立幫教領導小組,列入黨政的議事日程。充分發揮公安、法院、司法、工、青、婦和關工委的作用,對他們進行鍼對性幫教,在上學、就業等方面開闢多種渠道,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能重新做人,開始新的生活。要重視社會閒散青少年所面臨的“三無”(即無書可讀、無業可就、無組織去管)的現狀,全社會都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當中的大多數有學可上,有工可做,有人去管。這是有效減少社會閒散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根本之道。
 
5、動員更多的老同志來做關心下一代工作,充分發揮“五老”(老幹部、老黨員、老模範、老教師、老退伍軍人)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特殊作用,支援他們開展各項工作。要求他們協助學校教育好自己的孫輩,為青少年做一兩件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