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家鄉文化生活調查報告7篇

調查報告要求作者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調查研究經驗,通過調查報告,可以瞭解到某一事件或現象的各個方面的情況和發展趨勢,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家鄉文化生活調查報告7篇,供大家參考。

家鄉文化生活調查報告7篇

家鄉文化生活調查報告篇1

一、過去的狀況

過去的馬路,說白了就是土路,坑坑窪窪,高低不平,一不小心腳就崴到了。晴天還好,但車子一過就塵土飛揚,連連讓人咳嗽。雨天就更讓人煩惱,雨水一澆,路上泥濘一片,一輛車子過來,泥水就濺了行人一身。有的水積在坑裡,大冷天的,便結了冰。人走在上面,一不注意就滑倒了,摔傷不說,咱這面子往哪擱啊……媽媽小時候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別的不說,以前這路啊,非常的窄,一人過還行,要是幾人一起過,恐怕就得側側身了,人挨人,人擠人,程咬金來了恐怕就得爬著走了。交通不便,導致各地的貨物、資源流通不快捷。那時候,人們過黃河都是擺渡,人們過江都是坐旱船的。媽媽上師範可就難了……

二、現在的狀況

瀝青鋪成的大道平坦極了,而且十分寬敞。兩邊的綠化帶更給灰灰的公路添加了一些生機。兩邊的汽車整整齊齊的,沒有人越過分道行駛線,司機們都十分守規矩。一道到汽車,成了一道風景線。寬寬的馬路,四輛大卡車過也不擠。一個個“不下崗的警察”——紅綠燈、斑馬線、攝像頭,特別是指示牌,禁停、勿轉等等,指揮著人們的交通安全。路面非常的平坦,不像以前那樣坑坑窪窪的,高低不平。人們走在上面,從心底感到舒適。在一九七四年,洛陽市又修築了黃河大橋使吉利區和孟津縣相通。兩地的人民都非常的喜悅,那年,“建橋”成了潮流的名字。

三、發生變化的原因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中國的變化巨大。人們的生活有了保障,人民富起來了,經濟好了。在還沒有修路時,人民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對,修路!只有路變了,這個城市的經濟看起來就很好。於是,家鄉轟轟烈烈的開始修路。修完後,人民都皆大歡喜,心底都高興自己能走上平坦的大路了,是的,中國的經濟、科技事業也走向了平坦的大路,步步高昇。

四、我的想法和建議

現在的人們雖然普遍都遵守交通規則,但是仍有一些素質低的人冒犯這規則。比如:有的三輪車,覺得只有汽車闖紅燈才會被罰款,所以在馬路上無所顧忌,橫衝直撞,讓別人嚇一跳。也有一些汽車,把車牌號擋住,闖紅燈,妄想逃過罰款他們不知道,這不是幾百元的事,在他們的一言一行裡,繫著千萬條生命,一不留神就會出車禍。主要司機們還是存著僥倖心理,想著不會出車禍什麼的。可是,我們不要讓這樣的安全隱患出現,豈不更好?一些非機動車跑上了機動車道,身邊的大車呼呼開過,難道這些人的心裡不慌嗎?汽車跑上了非機動車道,自行車車主們嚇得趕緊讓道。這樣不都是安全隱患嗎?另外,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交通工具普遍的變成了汽車,汽車的車尾氣是人類的公敵之一,危害人類的健康,所以,我建議大家多騎自行車,既鍛鍊身體,有健康了他人,何樂而不為呢?

千言萬語總結成一句話,家鄉的變化真不少,最卓越的就是公路,我們應該感謝老前輩們,是他們,給了我們優越的學習條件。我們要好好學習,為效勞祖國,也為報答先輩!

家鄉文化生活調查報告篇2

大學生家鄉文化調查報告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外來文化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在享受外來文化帶來的快樂之時,往往忽略了培養著我們長大的本土家鄉文化,導致我們家鄉的文化不段沒落。一個地區的風俗是這個地區的特色,知道了地區的風俗,才算是這個地區的人,而現在的人們因為忙碌的工作與學習已經淡忘了自己的家鄉風俗。因此我從家鄉文化入手 ,通過蒐集資料,瞭解大學生對家鄉文化的認識的層度。

一、調查目的:

為了解目前我校在校學生對家鄉文化了解的真實狀況,我們特進行此次問卷調查

二、調查物件:

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大學生

三、調查地點:

學校食堂,學生宿舍樓

四、調查時間

20xx年5月27號——20xx年5月29號

五、調查方法:

調查採用集體開卷式,不記名問卷的方法。學生問卷,共發下調查問卷35份,總共收回有效問卷35份,所有資料全部採用人工統計處理分析,有效率達100%。

六、調查內容:

1.性別

2您的家鄉是哪裡?

3您所在地春節有哪些習俗

4您的家鄉春節期間有忌做針線活嗎?

5您對以上習俗的態度是

6您對家鄉文化有多少了解

7您知道家鄉有哪些名人

8您對家鄉的飲食有什麼特點

9中國各地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您認為造成民俗文化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10您的家鄉大年七年級基本上幹什麼?

11您覺得家鄉文化對你的影響?

12除夕夜您一般幹什麼?

13您的家鄉民俗文化最有特色的是

14您有宗教信仰嗎活動中的作用

15您認為傳統習俗在春節慶祝活動中的作用

16對於家鄉傳統風俗文化的保留工作狀況,您認為怎麼樣 17您家鄉春節氣氛如何

18您的家鄉結婚時喜歡用以下哪種方式

19您對家鄉文化的瞭解途徑主要是哪些方面

20對家鄉文化的發展,您的建議是?

七、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對家鄉文化的認知

1. 關於家鄉習俗的瞭解(由來):調查結果也很令人意外,10%的人對於家鄉的文化還是相當瞭解的,60%是比較瞭解,30%的人稍有了解,這種結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大多數人還是保留著當地的風俗,身為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他的文化不應該是瞭解甚多的嗎?這就要求我們大學生要更加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且文化背後的故事。例如:每個地方的春節,過法也是千奇百怪,有早上吃團年飯的、有晚上吃的、有關冰燈的、有舞龍獅的、有吃餃子的等,這些都是因為各個地方的故事不同所紀念的節日方式不同。

2. 關於大學生對家鄉飲食的瞭解 :調查結果顯示,25%的人家鄉喜食辣,22.5%人家鄉口味清淡,27.5%的人家鄉口味較重(鹹),25%的人家鄉所有口味都喜歡,從上結果我們還調查出有很多的個人愛好,也受家鄉飲食的影響。民間的文化與飲食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與興趣,值得讚揚的是不同地區的人們對自己家鄉的特色食品都是讚不絕口,從不同的飲食文化背後,我們可以看到新一代的繼承人已經開始趨於成熟了。美食文化節一方面展示了地區的特色食品,另一方面引導我們我接受和關注我們自己家裡的文化差異關於大學生對家鄉飲食的瞭解:很多人都會說,我的家鄉沒有什麼好吃的,我早都吃夠了,我還是喜歡在外面吃小吃,或許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最原滋原味的東西才最有營養。但是,每個地方的食物都有其地方的特色。

3.關於家鄉民俗文化的特色:20%的人認為在服裝上,12.5%的人認為在節日上,45%的人認為在飲食上,22.5%的人認為在其他的方面,飲食上的民俗文化是最為突出的,中華美食具有歷史悠久、技術精湛、品類豐富、流派眾多、風格獨特的特點,是中國烹飪數千年發展的結晶。飲食在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因此地區的.飲食特色比較豐富。

4.關於大學生對家鄉傳統習俗的看法:32.5%的人認為是活躍氣氛,22.5%的人認為是為了增加家庭凝聚力,40%的人認為是為了繼承傳統文化,5%的人認為是老人們的舊觀念。看來大多數的家鄉文化都被慢慢的繼承了下來,希望把它們發揚光大,且被後代子孫接受,還慢慢與這個時代相融合,但還有少數子孫不理解。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底蘊深厚,許多方面我們瞭解的都不夠,傳統的節日文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需要我們認真加以傳承和發展的。

5.有關家鄉傳統文化風俗繼承:20%的人認為繼承的非常好,45%的人認為繼承的比較好,32.5%認為仍需改善2.5%的人認為繼承的效果不好。從上看出家鄉傳統文化風俗繼承的不是太理想,由於現代社會在時間方面普遍上使用西方公曆為準,而中國傳統節日都是農曆時間,因而使現代中國大部分人很難準確知道中國傳統節日日期;洋節比中國傳統節日更能讓商家獲得更多、更高利潤,因而商家會在洋節進行大範圍促銷行動,造成洋節比中國傳統節日更熱鬧形象。

(二)大學生對家鄉文化發展的現狀與希望

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中外交流,這無疑對我國國民視野開闊和思維開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但在此同時,國外文化及文化產品也隨之進入我國,全球化是當今世界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在全球化這柄雙刃劍面前,傳統文化承受著它狂風暴雨般的洗禮。在這場文化較量中,對於我們這個繼承了很多年的民族文化一定必須發展下去,思考傳統文化在全球化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讓傳統文化與時代相結合的措施等,很多年輕的人們都不願意去繼續過那傳統的節日,覺得沒什麼過頭,都喜歡去過西方浪漫有趣的節日,導致傳統節日失去了在人們心裡的地位。我們通過這次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對自己家鄉文化的發展沒有想法,覺得還要繼續保持舊的、好的傳統就好,對於家鄉的未來更沒有過多的建。但是,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時代,決定了我們不可能撇開現代文化而去發展傳統文化的問題。但是,傳統文化是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象徵,更確切地說,只有從傳統文化的上述現狀和定位出發,不斷推動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化轉型,並在傳統文化、現代文化與後現代文化之間保持適度的張力,就能更好的發展傳統文化。

家鄉文化生活調查報告篇3

一、調查目的

我們日照綠茶特別有名,被譽為“江北第一茶”。日照綠茶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口味,好多人都喜歡日照綠茶。還因為我爸爸媽媽非常喜歡喝日照綠茶,他們每天在家都喝功夫茶,受他們的影響,我也開始喝茶了。我想調查研究一下我們日照綠茶的歷史淵源、製作工藝及品質特徵。

二、調查人員

劉涵日、爸爸和媽媽

三、調查內容

調查研究一下我們日照綠茶的歷史淵源、製作工藝及品質特徵。

四、調查方法

1、親自到茶廠體驗瞭解詢問;

2、網上搜集資料。

五、調查過程

1、歷史淵源日照種茶始於何時,已不可考。據傳日照城北的河山頂峰上有古茶樹一株,因生於懸崖之上,高不可攀,無人敢登峰採摘,唯拾其落葉,或拋石擊葉,用開水衝飲,不僅可明目提神,還可治腹疼,有奇效。

2、製作工藝日照綠茶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包括採茶、攤涼、殺青、揉捻、搓團提毫、烘乾等工藝。採茶、攤涼要求採摘必須精細,大小均勻一致,不採雨水葉、病蟲葉等,然後用竹簍裝盛,禁用各種袋裝,以防鮮葉紅變和悶熟。進廠後抖鬆攤放3-4個小時,鮮葉開始透髮香氣即開始加工。殺青採用殺青機或人工殺青,使葉失水35%到37%之間,然後攤涼。揉捻採用揉捻機,輕揉不加壓,時間3-5分鐘,揉捻時間過長,易出現茶汁外溢,影響色澤和顯毫。搓團提毫採用手工操作,這是一項技術活,憑技術工人經驗調節,邊搓團,邊解塊散熱,搓至條形捲曲,茸毫顯露,乾燥達80%即可。最後一道工序是烘乾,用烘乾機邊翻邊抖動,直至乾燥,烘至含水量6%就完成了。

3、品質特徵日照綠茶湯色黃綠明亮,慄香濃郁、回味甘醇,葉片厚、香氣高、耐沖泡。日照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茶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專家稱日照綠茶的營養價值高於其它同類產品。綠茶不僅是一種健康飲品,它還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常飲綠茶,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壓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輻射,減肥美容,延年益壽。電腦一族每天喝些綠茶,能防電腦輻射,而且對面板也很好。日照綠茶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是綠茶中的極品,特別是開春採摘的第一批更上極品中的極品,價格非常昂貴。日照綠茶已被列入山東地理標誌品牌,聖谷山、雪青、浮來青、碧波、旭光、莒國翠6個綠茶品牌,獲得了地理標誌產品稱號,獲准使用專用標誌。

六、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我對我們家鄉的綠茶有了更多的瞭解,我要讓更多的人瞭解日照綠茶,多喝日照綠茶,讓日照綠茶更加有名。

家鄉文化生活調查報告篇4

調查時間:

xxxx

調查地點:

江蘇省泗洪縣

調查目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與進步,經濟與文化共同發展的理念也越來越多的被提出。

然而,由於各種條件限制,各個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不盡相同。本次調查的目的是瞭解家鄉地區(江蘇省泗洪縣)的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瞭解家鄉人民的生活狀態與內心感受。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街頭問卷與網路問卷結合)

調查物件:

隨機調查

一.經濟發展狀況

經濟發展各行各業都不相同,在此次隨機調查中我發現,家鄉人民主要的收入來源是打工和種地;當然,由於環繞成子湖,漁民們捕魚為業;此外,還有基層服務工作者如醫師等依靠工資生活。不同人群經濟能力不一樣,調查之後發現貧富差距還是很明顯,縣城中基礎建設完善,人民生活條件較好,鄉下基礎設施落後,部分家庭條件較差。

二.文化發展狀況

此次調查主要在農村展開,參與填寫問卷的好多人都只是國小國中畢業,(部分人員由於僅參與過掃盲班或未接受過素質文化教育無法參與問卷調查填寫)很少有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並且,大多數人對於文化的概念僅僅侷限於學校。只有部分人員提到文化活動,他們的建議是增加文化活動,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同時,較多人提出家鄉應建設一所較好的中國小。總體而言,家鄉文化建設相對落後,有待加強。

三.個人看法及建議

經濟發展不平衡,文化發展有待提高,經濟與文化並未共同發展,經濟發展比文化發展迅速,縣城發展比鄉村發展迅速。外出打工是鄉村人普遍的選擇。於是,孤寡老人與留守兒童等現象頗為普遍,使孝親敬長成為一部分人難以實現的夢想。好在如今政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已經兼顧文化發展,努力讓兩者相輔相成,共同進步。在寒假期間,縣政府的“春風行動”讓人暖心。由政府牽線搭橋的大型企業招聘會在春節前後舉行,鄉鎮公交免費送達,數萬個崗位對外應徵。號召泗洪人回鄉就業創業,帶動泗洪經濟發展,使家人團聚,創造美好新生活。鄉村文藝匯演、元宵燈會等節目也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建議關注農民生活,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希望多多舉辦文化方面的活動。

家鄉文化生活調查報告篇5

大力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為了響應黨的號召,深入瞭解當前我村精神文化建設情況,以促進我村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步伐,根據學院的安排,由我對本村展開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調研活動。20xx年1月8日至20日,我通過訪問、觀察等形式瞭解我村基層文化建設和文化活動的情況,並在認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形成調研報告。

一、調查的背景與動機

進入新世紀,黨中央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要培養新型民,這就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在我的家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現狀如何呢?對此,我利用暑假返鎮時間,對我村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鑑作用。在我家鄉的農村裡,農民的生活情況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我們村是整個縣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可以代表家鄉農村的整體狀況。

方式:在村委會幹部的協助下,我對自己所在的張家莊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對附近的幾個村莊的調查主要是通過對一些親戚、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

內容:分別對不同時期(過去與現在,農忙與農閒的變化);不同年齡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查。

二、宣風鎮文化建設的現狀

總的來說,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文化建設也在蓬勃地發展和繁榮。一方面,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化、多樣化,聽廣播、看電視、打撲克、搓麻將、看電影等文化娛樂活動得到廣泛接受和普及,發展到現在,在我所調查的農村家庭裡,98%都有彩色電視,近40%的農村家庭安裝了有線數字電視,30%左右的家庭購買了vcd或dvd。另一方面,從文化活動的主體來看。當前農村文化生活的主體是30歲到50歲之間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裡還是自己家裡,他們主導著文化活動的組織方式和進行的內容,他們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裡看電視或者聽廣播,23%打撲克,10%左右搓麻將,7%下象棋,另外的6%讀書看報或作其他文化活動;而那些高於50歲的成年人,他們則對看大戲、聽說書、趕廟會、扭秧歌、舞獅子等活動情有獨鍾。就我調查的範圍和人群來說,農民對當前的情況是基本滿意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鄉鎮文化事業投入少,活動經費短缺

縣、鎮對文化事業的經費投入相當有限,而且這些經費大多為人頭經費,用於日常辦公開支已相當緊張,真正用於開展業務工作的所剩無幾。文物事業經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由於缺乏資金,使得文物部門無法對一些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也無法向民間徵集文物。我鎮民間資本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很少,幾乎沒有,文化站多年來未能添置新書,且文化活動器材匱乏。

2、文化活動少,農民文化生活貧乏

每年農村的文化活動主要是在各種節慶日、紀念日,由鎮文化站通過聯辦、協辦等方式,組織開展民間文藝演出、書畫展、圖片展、及棋、球類比賽等。上級宣傳、文化等部門組織開展的“文化下鎮”活動一年僅二至三次,活動形式僅為題寫春聯、電影公映等,活動次數與形式十分有限,廣大農村看電影難、看戲難、看書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四難”問題依然突出。

3、文化隊伍人才緊缺

我村文化站無編制,基本由村幹部兼任。由於文化站待遇低,難以吸收具有較高知識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進人渠道不規範,素質參差不齊,在崗人員也經常被鄉鎮挪作它用或被外借開展鄉鎮的其他中心工作,難以做到專幹專用。現有鎮文化專幹年齡偏大,

4、缺乏正確的引導,糟粕之風盛行

我們村是一個只有四百人左右的小山村,又不是新農村示範村。村民農閒時間大都會選擇聚在一起打麻將、玩撲克牌等“賭博”活動。村上得自動麻將的桌子就不下10張,有的家庭甚至常常因為打麻將而引起吵架、放任孩子不管等壞現象。另外,村裡的迷信之風也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少些老年人身上,在他們生病的時候在一兩次求醫不見效果後,便會選擇看神婆,找巫醫。

三、加快我村新農村文化建設步伐的思考與建議

以上就是我所調查的家鄉農村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況,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家鄉農民對目前的現狀是基本滿意的,農村的文化活動是豐富多彩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但目前的現狀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不適應,存在著一些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此我提出幾點建議:

1、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轉變人們的發展觀念,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密切相關的。

2、加大投入力度,切實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就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家鄉的農村鄉鎮有能力來建設一些公共文化場所,如:鄉村文化活動室,健身的器材和場地等。

3、加強教育培訓,大力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水平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要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水平,引導農民群眾移風易俗,樹立先進的思想觀念。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要改變農村貧困落後的`狀況,塑造農村新風貌,必須注重提高農民素質。農村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農民沒有一個好的精神風貌,就談不上是新農村。

4、完善農村文化管理體制

要加強對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保障農村文化市場健康發展。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避免政出多門、管理混亂。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要堅持引導、鼓勵與監管並重,既要保護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又要加強經營這得監督管理,防止經營者為了自己盈利而為農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動機會和場所。

家鄉文化生活調查報告篇6

一、調查目的:

探究淮安未來幾年的變化,看是否合適我們畢業以後是否能留在淮安發展

二、調查內容:

我的家鄉位於江蘇省的一座美麗迷人的城市——淮安,30年來,改革開放的春風滋潤了大江南北,在這一浪潮下,淮安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淮安是中國運河之都。京杭大運河自隋唐開通之後。即成為運輸主動脈、經濟大通道。淮安位於大運河中段,是純粹因運河而生、由運河而興的城市。從隋唐到明清,這裡一直是南北漕運的樞紐,明清時期由於漕運總督、河道總督都駐節在淮安,使之成為漕運指揮中心、漕船製造中心、漕糧儲備中心、河道治理中心和淮北食鹽集散中心,商賈雲集,盛極一方,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都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淮安是風光秀麗、景點眾多的旅遊城市。全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館藏文物4萬餘件,目前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旅遊景區、景點達60多處。有煙波浩淼的全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和正在申遺的水上長城洪澤湖大堤,有“明代第一陵”之稱的明祖陵,有被譽為“江蘇九寨溝”的鐵山寺自然保護區,有國家級森林公園盱眙第一山,有農業觀光好去處金湖萬畝荷花蕩。淮安人傑地靈,人文景觀眾多,文通塔、鎮淮樓、韓信故里、水下泗州城、明祖陵、吳承恩故居、梁紅玉祠、關天培祠,特別是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童年讀書處、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遺物陳列館等歷代名人的故居遺蹟分佈境內。這些文化底蘊深厚的人文景觀和純樸自然的山水風光構成了一幅風光秀美的畫卷。我們學的是酒店管理,旅遊的發展能帶動酒店行業的發展,我們認為這樣可以讓我們在淮安本地更好的發展。淮安的城市建設,農村建設,社會事業都需要進一步發展。

三、調查結果

一城市建設

生活了20年,我感受最城市面積明顯擴大了,小几條寬廣的馬路,一到下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淮安出現了好多高層建寬又廣,公交車的環境明邊的綠化搞得非常好,像市,淮安已光榮被評為深的是,淮安的時候,沒有雨天,路滑給不便,現在,築,條條馬路顯改善,馬路一個園林城“國家級衛生城市”,這是我們每一個市民的驕傲。淮安市中心也比以前繁華了許多,記得還在我上國小的時候,淮海廣場那兒新建了地下商城,能在淮海廣場的噴泉旁拍照是小孩子們最大的樂趣,後來,鉑池山公園建成,現在金馬、沃爾瑪又相繼落戶淮安,富士康集團也來淮安安家,這些更進一步促進淮安經濟的發展、商業的繁榮、城市的擴建,身邊的這些變化讓每一個淮安人深深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改革開放創造的成就。

二農村建設

近年來,淮安農村建設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城鄉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農村,原來是草房居多,後來是瓦房居多,改革開放後的近幾年提出“建設農村”,許多兩層小樓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在路邊排成一排,放眼

望去,宛如一座美麗的商業街,這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社會的進步。這一切是由於,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淮安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勞動力轉移作為農民增收的第一措施,通過加強培訓、成建制輸出等辦法,積極開拓勞務市場。據統計,3年間全市新增勞動力轉移30萬人,勞動力轉移總量達到92萬人,勞動力轉移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業產業化升級,目前已培育出市級以上龍頭加工企業40戶,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11個;優質稻米、蔬菜、生豬、家禽、水產、林木等優勢產業形成支柱,建成淮安農業科技園和25個農業標準化示範園,通過省級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84萬畝,擁有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標誌318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迅猛發展,全市已有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826個,農民經紀人12.5萬人。這樣的舉措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是黨的正確領導促進了淮安農村的發展。

三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後,在社會事業上,淮安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資料顯示,淮安繼續組織實施科技“六大工程”,併成功舉辦了第六屆科技洽談會,簽約專案429個,其中超億元專案42個。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全面完成了165所農村國中“四配套”工程,啟動了452所農村國小“四配套”工程,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共免收學雜費1.83億元,惠及中國小生65.6萬人。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口達345.4萬人,參合率達96.9%,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蘇北第一;建成市婦幼保健中心母嬰大樓,完成市四院病房樓、急診樓新建主體工程;新建立標準化鄉鎮衛生院12個、農村社群衛生服務站300個。進一步加強文化工作,組織開展了首屆“農民讀書節”,建成“農家書屋”80個,完成市博物館改擴建和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新陳列館主體工程,有線電視行政村開通率達93%。

四、調查總結

淮安的發展很快,裝置很完善,跟我們的專業有很大的關係。在這裡我們可以提高我們的專業素質,我們現在只是學的是理論知識需要實際行動。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現在我會掌握在服務過程可能會遇到特殊情況,自己會用心去處理這些意象不到的事情。

家鄉文化生活調查報告篇7

調查地點:甘肅省武威市

調查物件:家中的人及附近男女老少

調查人:xxx

調查方式:通過自己家過年、上街走訪、詢問、觀察,向老人們瞭解,實地考察進行查詢,觀看家鄉春節節目。

調查目的:時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卻紛紛過上了洋節,漸漸淡忘了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春節臨至,身為華夏子女,更應瞭解這豐富多彩,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節日——春節,現在我就帶大家領略一下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及其文化內涵吧!

“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宵,這年才算過完了,我居住的武威市民勤縣的春節習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過親身體驗,上街走訪,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鄉的春節習俗及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接下來我將從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來一一介紹:

說起家鄉民勤春節習俗應該從臘八說起,農曆十二初八,民俗稱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此後“年味”日漸濃郁起來。臘八主要是吃臘八粥素食,民勤傳統的臘八粥用米、豆、麥、青稞等五穀(或糧食、大豆、黃米、玉米、扁豆)和寬麵條熬煮熟後,先用來敬門神、灶神、土神、財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一家大小一起歡歡喜喜,團團員員享用五穀雜糧的臘八飯。“臘八飯”用的水,須是凌晨的井水。因此,農村有搶“金馬駒”之俗。最早打上井水者,便謂得到“金馬駒”,就要發財。所以這天婦女爭先恐後的早起搶“金馬駒”。飯也是天未亮吃罷為好。俗語說“臘八飯,黑洞洞,田苗長得黑沉沉。”預示莊稼茂盛、豐收。此俗現仍流行。

農曆臘月二十三“送灶爺”,是民勤正式的祭灶日,一般也可以說從此揭開春節序幕。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位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所以家家戶戶也不約而同的蒸上祭灶的灶卷饃,大概有點點那麼大小,獻到灶臺即可,讓灶神享用,以示堵口。臘月二十三日祭灶與過年有著蜜切的關係,因為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天上諸神引路的,所以除夕都要燈火通明,迎來諸神一起過年。至今有這樣的講究:婆媳做飯是要笑笑,就是讓灶神爺知道一家過的和睦幸福。長幼有序,對老人不能惡言,不能不敬。對上門的人不論貴賤要笑臉相迎,做到謙恭謹慎。因為灶神爺時時觀察你的一舉一動,否則會得報應。

臘月二十四到二十五“掃房”這兩天家裡人都會忙著打掃房間,庭院,廁所,豬圈雞舍等,過個乾乾淨淨的年,永珍更新。只要在家的家人這兩天都上陣,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

臘月二十五到二十九“辦年貨”、蒸饅頭、炸“饃饃”。家裡的年輕人會去街上買年貨,不過現在交通方便了,需求也大了很多,於是大多數人都去自己的鄉里或鎮裡,有的還去民勤縣城裡面買。好菜,好肉不管貴不貴,想要得都買下。說到肉我們民勤縣人大多是自家養豬的,所以豬肉一般不會買了。買些魚肉等等。還有寫對聯的紅紙或者直接買寫好、印刷好的,門神,香。

饅頭一般常見的,不過有大小兩種。“饃饃”有很多種,面是前幾天就準備,已經發酵好的,要看家裡婦女的廚藝怎麼樣了,手巧的女人會做各種各樣,色香味美,脆而不幹,甜而不膩。女人們會使出十八般武藝,將“饃饃”做得最好。得到正月裡來的客人、親戚的贊。接下來當然要說除夕了,除夕也就是臘月的最後一天,春節的前夜臘月三十。現在多稱為“年三十”、“除夕”,舊時,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當然“除夕之義就是舊歲至此夕而除,新歲自明晨開始,有除舊佈新之吉兆。這天也是我們吃、喝、玩、樂的日子,人們在中午便開始在大門、街門、房門上貼大紅對聯,門楣上掛門頭子(彩色紙刻花紋的裝飾品)和黃錢(黃紙上刻的花紋)。然後在下午要在肉鍋裡煮上餃子,用碗端上,拿上紙錢去莊子的前面迎先人,先燒紙錢,後致祭品,再放炮,意思是讓祖先們來家中過年。太陽一落,家家都在堂屋裡(院落中的上房,一般不住人,只供祖先牌位及先祖畫像等)點燭焚香,祭祀祖先。所有男人(婦女在過年期間,不能進堂屋)都衣帽齊整,上香焚表鳴磬。祖先牌位前要獻上食品供物。接下來是裝倉。所謂裝倉,是把豬肉(豬頭最好)羊肉(過去的闊氣人家還有雞鴨魚肉)煮熟了,每人撈上一碗,吃得盡飽,孩子們往往吃得很高興。倉裝完了,全家人坐在一起,說,拉家常,有的玩牛九紙牌,興的是一夜不睡,老人有一種說法“除夕”是熬壽的時間,誰休息得最遲,誰的壽命也就越長,年輕人可是衝這一點也要玩個天大亮。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守歲,即是對即將逝去的舊歲留戀之情也是對即將來臨的新春懷著希冀,如果徹夜不眠,毫無倦意,就是預兆來年的精力充沛。俗稱“熬壽”。

大年七年級,大概到凌晨四五點左右,男女老少更換新衣,繼則端上盤供,長輩們就準備燎天蓬的東西,當然燎天蓬之前要看今年的喜神在何方,農村一般要看自家的牛臥的方向,牛頭朝哪邊,就意示今年的喜神方向,然後全家老小,拿著花炮、燒紙、香、祭祀物品,出戶迎接喜神,按“曆書”所指喜神方向獻盤敬香。在喜神所在方向架起一堆大火,大人小孩都要從火上跳來跳去,嘴裡喊著“東去東贏了,西去西成了,牛羊滿圈了,騾馬成群了”意思是希望來年吉祥如意,五穀豐登。此即所謂“燎天蓬”。歸來,開始吃餃子、拜年,先由小輩依次“磕頭”遞拜家長,進茶奉酒。然後,出拜親族、鄰里,各家都在客房裡擺著油餜、饊兒和酒菜招待。晚輩給長輩磕拜後,長輩為了表示誠意和關懷,要給小輩壓歲錢。這一天,人人見面都要問“過年好!”,平輩相遇,拱手致賀。拜年完了,他們有的彈唱,有的玩牌打麻將,整天都沉浸在歡快的情緒之中。

大年八年級拜岳父、岳母都成為民勤一種鄉俗,無論是新婚夫婦,還是老女婿,在八年級都要去岳父岳母家道賀春節快樂。沒娶過媳婦的必須到舅父母家去,沒有特殊原因不能錯過這一天。

九年級是過年的最後一天。早晨仍在堂屋裡上香禮拜,並把門楣上、倉子上、箱櫃上掛的黃錢一律扯下來焚化,叫做“化錢”。意謂先祖來家過年,現在歡送他們回去。緊接著就是“打醋炭”,是在每個房裡的火盆上或火爐中燒上一塊石頭,備好一碗帶油花的陳醋,打醋臺者手端一個大木勺,勺裡放著燒紅的石頭,同時在石頭上澆醋,醋遇上石頭,就有濃煙般的熱氣冒起來,彌散整個房間,發出一種酸噴噴的異香。打醋臺的人走向各個房間,各個角落。然後把剩下的醋和石頭倒在大門外,據說這些東西驅瘟除邪,清除一年的災禍疾病,因之又名“除百病”。打醋臺的人前腳走,後面的人就跟著把房間、院落打掃一遍,三天的過年就算基本上結束了。

接下來從正月初四各鄉鎮排練的秧歌隊、社火隊穿梭於大街小巷、居民樓院、政府機關之間,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勤小調在文化廣場傾情演出,開著三輪車、小汽車的農村居民進城看戲、看社火成了新時尚,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日。

人勤春來早,正月初十就感受到了濃濃的元宵節氣氛。龍年元宵佳節準備得非常充分,氛圍營造得格外熱鬧。由縣城東小十字從南向北穿過文化廣場步行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寫著“龍年大吉”的拱形彩門,彩門內一幅巨型的象徵中華、祈禱人們萬事如意,平安祥和的九龍壁富麗堂皇地矗立著。其次,依次擺放的是“瓜果飄香”長廊、“蟠龍柱”、“龍王治水”、“勁牛”、“花團錦簇”、“玉兔送福”、“航天模型”。兩側對稱布臵“金錢樹”、“蘋果樹”等各種花樹。整體猶如傳統庭院前庭、中院、後院、左右廂房式對稱佈局。在最北端是在玉兔指揮下的兩條巨龍正歡快地玩耍“二龍戲珠”遊戲。

正月十五日便是元宵節,古稱“上元節”也是我國一個普遍的傳統節日,在民勤縣城四大街人山人海、人頭攢動,吃元宵、鬧社火、放煙花、觀燈、猜燈謎、蕩千米等,展現出民勤人民團結奮進、平安和諧、率先發展的時代風采,演奏出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生態良好、經濟發展、上下一心的和諧音符與篇章中結束一年一歲的春節。

調查心得:

通過這次寒假,我想,春節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視,是因為它代表了人們的願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滿,希望工作順利,前途無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惱和憤懣都將在大家彼此的祝福聲中消散,在彼此的祝願中積聚力量,春節,給了每一個人暢舒胸臆的機會。春節還意味著團圓,在當今親情日漸淡薄的形勢下,春節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體驗家的溫暖。春節也意味著春意融融,春天來了,永珍更新,憂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澱在冬天的冰雪中,當春風輕拂楊柳、小河潺潺歌唱時,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光陰流轉之速而增添寬容和大度。春節實在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節日。春節是四季之首,我們的足跡將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開始了一次始發,所以多一點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點幻想,就多一份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