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中愛和自由讀後感四篇

《愛和自由》這部作品,帶給我們很大的震撼,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將感受記錄下來。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國中愛和自由讀後感四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國中愛和自由讀後感四篇

國中愛和自由讀後感1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是本書自序的第一句話,通覽全書,回頭再看這句話有很多感想。

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並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種事例詮釋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時,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著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

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物件。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著,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為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

而蒙氏原著中,也大量談到了愛,自由,但是,這並不是蒙氏思想的基礎和本質。“尊嚴和獨立”:生命的尊嚴和個體的獨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張這種尊嚴和獨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極力想說明,如果你認識不到,不尊重這種天賦人權,你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愛、自由不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權利,是從“尊嚴和獨立”生髮出來的。如果不認識到這點,所謂的“愛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偽善的,也是善變的。

僅僅“愛和自由”,並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嚴和獨立”地發展,他需要責任,需要平等。不揹負責任,很難談到尊嚴;沒有平等,獨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嚴和獨立,孩子在被施捨的環境中成長,很難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當然需要愛和自由,但不是施捨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擔負各自的責任。這樣,人格才能健康發展,並走向成熟。

“如果我們珍視孩子的尊嚴,那我們就該成為維護尊嚴的榜樣”。

國中愛和自由讀後感2

這是作者孫瑞雪老師特別鍾愛的一首詩,《愛和自由》始終貫穿著愛和自由如何平衡的關係,學會愛孩子、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並不是溺愛、縱容、沒有規則,給孩子“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用愛的情感喚醒孩子成長積極性;以自由空間確立孩子創造熱情和自我意識;以規則形成孩子的社會秩序和內在智慧,用平等的關係引導未來社會的和諧和文明。

彤彤出生後,媽媽在家休了一年產假,沒有離開過一天,等要上班時,想孩子肯定受不了一天沒有見到媽媽,沒想到他竟然適應的很好,沒有所謂的分離焦慮症,當時不是很明白,怎麼跟大多數孩子不一樣,是不是晚熟呀,看了此書才明白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安全感一旦建立,就不太會對新環境產生恐懼,這一點在他剛入園時也得到了體現。

很多人都認為彤彤是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但更是個開不起玩笑的小孩,開始好好的,只要一逗,就翻臉,就會惱,發脾氣,甚至還會哭。但是周圍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是這樣的,無論怎樣逗,都笑嘻嘻不在乎。所以經常會有人私下跟媽媽說,這孩子遺傳誰呀,你們兩個性格都挺好的,怎麼他的脾氣這麼大,媽媽也大惑不解。看了這本《愛和自由》後恍然大悟,第五章不同品質的心理和智力中專門講了這種狀況,原因是媽媽對彤彤說到做到,也要求爺爺、奶奶言出必行,欺騙孩子會造成他對你的不信任,彤彤一直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不經逗。大多數成人跟孩子交往的一貫方式就是逗,但是他們大都不知道青少年“惡作劇”大多是源於兒童時期的“逗”。

彤彤上幼兒園選擇的是蒙氏班,那時媽媽對蒙氏理念還是模模糊糊,選擇是因為蒙氏班是小班制,孩子少,老師多,孩子可以得到好的照顧。上了幾天後,老師向媽媽反映彤彤是個非常有個性的孩子,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人家都在上課,他在玩玩具,人家都在排隊,他站在一旁觀看。還好是蒙氏班,還好老師受過蒙氏教育培訓,雖然老師認為他自由過度,但是也沒強加干預,漸漸的彤彤就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來了。看了這本書後,深刻了解了蒙氏教育的精髓,慶幸當初的選擇沒錯。

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是以欣賞、讚美的眼光看著獨一無二的寶貝,漸漸長大以後,欣賞、讚美被越來越多的批評、指責、約束所代替。正如作者所說的,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愛的禮物,我們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每翻看一次總能得到新的收穫,好書真的是要不斷翻閱學習的!

國中愛和自由讀後感3

四年前就看過孫教師的這本《愛和自由》,當時看的時候就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很好,可是書看完了就完了,沒有很深入的去執行,概念式的東西在頭腦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以往工作的早教機構雖然也主張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孫教師在書裡所說的傳統的觀念是那麼根深蒂固,那條路越走越偏。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總覺得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強烈的無力感,自我和孩子都很痛苦。一向想不明白:作為媽媽自我好像已經盡全力了,可是為什麼教育的路還是那麼痛苦呢!直到我聽到了孫教師的講座,走入愛如是,參加讀書會,再從新拿起《愛和自由》

《愛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孫教師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話異常的觸動我:人們從不會為一個孩子長不大而擔憂,但卻從不認為精神的種子曾在兒童內心存在過,從不認為兒童內在也有一個自然、有序的成長過程,它只需要我們供給一個適合發展的環境。在兒童的精神上,我們一向在充當一個主角——“造物主”。在傳統教育中我們從不懷疑孩子是教出來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權威自居,我說的都是對的,都是為你好,你那麼小你什麼都做不了,你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成人固守著自我的信念,沒辦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觀察孩子,更沒辦法觀察到孩子的內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給孩子供給成長所需要的環境!然後成人就開始抱怨這孩子真不乖,帶孩子真是折磨人啊。這也許就是我前面說到的所謂的“問題”。如果不能瞭解兒童時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種“灌輸”,而是需要條件的準備,兒童會自我吸收這一規律,那麼這些問題就會一向困擾著我們。

我走進愛如是後,我仔細觀察身邊的孩子,他們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我喜歡的工作中,教師不會把自我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現出的那種工作時的平靜,遊戲時的喜悅,發生衝突時情緒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著我。我從心底覺得在這種環境裡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類的發展中有一個法則,就是愛。這個世界上最高貴的,最大的真理就是愛。無愛和非正常成長史這個世界最大的罪惡。”作為媽媽我們總是說自我多愛孩子,可是我們的愛是有條件的,不穩定的,變化莫測的,一切按照我們的計劃進行時我們是愛孩子的,孩子要什麼我們都會滿足;孩子“搗亂”的時候,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自我身體很累的時候,心境不好的時候我們都是不愛孩子的。對於這一點我深有感觸,經常會跟孩子說你怎樣這樣,你為什麼不能體諒一下媽媽?那種感覺十分的無力也十分的無奈。此刻每當我想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明白那是因為我缺愛。在我有情緒,我不舒服的時候我需要別人的安慰和愛,在得不到的時候我期望從孩子哪裡得到。我深深瞭解這種缺愛,不能獨立,依靠帶來的痛苦。我想結束這種痛苦,更加不願這種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續。隨著自我和寶貝在愛如是一天天的學習,我很明顯的感覺到我們之間微妙的變化,我們開始定規則,開始分享情緒,開始平等的對我們的衝突發表意見,孩子明白媽媽不會再那麼情緒化,對媽媽的愛有一種篤定感。我也越來越明白“愛你如是,非我所願”這八個字的意義。

書還是那本書,看書的人和看書的感覺已經不一樣了,這是一本需要反覆閱讀反覆感受的書,相信隨著自我的成長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國中愛和自由讀後感4

的確是這樣。孩子在幼兒園時,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誨,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在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揚。愛的教育讀後感30字在六歲前,給孩子充實的自在,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在而變得毫無構造與紀律,相反,在自在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

蒙特梭利說:“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謝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在的空間建立兒童自我認識的自動性……”

在蒙氏教誨,必要孩子們遵循的“規矩”特別少,比較主要的三條: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別人;第三,不傷害環境。孩子們在遵守這三條基本規矩的條件下,他們有權利為自己做決議,他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蒙特梭利說:“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謝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在的空間建立兒童自我認識的自動性…

遺憾的是,大部門家長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做了些什麼呢?一方面,他們總在孩子沒感覺的時間強制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在孩子有感覺的時間沒有把相應的詞語同孩子內涵的感覺配上對。紅巖讀後感600字孩子的那種天生的內涵視察和感覺就在大人的客觀逼迫中消散殆盡了……

實在,六歲之前的孩子不必要學習任何一門本領,他們要學的是掌握本領的方法。蒙特梭利堅信: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生長到概念。那麼我們怎樣理解感覺呢?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聽一個講座,我們能記著的必定是自己有領會的部門,因為你只對這部門內容有感覺。常有這樣的家長,以為自己的孩子該到學話的時間了,但是卻不願啟齒,怎樣教他他都不跟著念,此時有些家長便開始懷疑孩子的智力了,實在,這與智力有關,而與孩子的感覺有關。這使我想起女兒一歲半時間的一件事,當時女兒只會說一個字,比如,爸爸、媽媽、蛋蛋,飯飯……一天早晨我抱著女兒散步,一座大樓還在施工,那巨大的塔吊在忙碌地轉動著,女兒瞪著大眼睛看的很專注,此時,我隨意說了一句:“蓋高樓”,女兒頓時跟著說“蓋高樓(nou)”,這叫我非常愉快,女兒能說三個字了!現在想起來,正是由於女兒當時對蓋高樓有感覺,才會立即跟著我說,並把“蓋高樓”這個概念建立起來,我當時的一個隨意操作卻應了女兒的認知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