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寫讀後感的心得體會模板5篇

我們在寫讀後感,可以深入探討書中的主題、情節和人物形象,進一步理解作者的意圖,讀後感的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書中的文化背景,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寫讀後感的心得體會模板5篇,感謝您的參閱。

寫讀後感的心得體會模板5篇

寫讀後感的心得體會篇1

很早便聽說了費孝通先生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中國農村的主要特徵,涵蓋了人文環境、社會結構、權力結構等內容。為何要討論中國的基層社會呢?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初次出版於1948年,正處在我國從鄉土社會轉向現代化都市社會的過程中,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並進行對比和解讀。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也許我們現在生活在城市,但上一輩或上幾輩定在農村生活過,因此鄉土社會是我國的基層社會。正如書中所說,“因為只有直接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她的兒女一般”。簡單來說就是鄉土社會人口流動性較小,村子裡的人祖輩都生活在一處,彼此間很熟悉,甚至是親戚。就連我這個生在城裡的孩子,每次回老家見到任何一個人總能發現我們之間存在著某種親戚關係。先輩的經驗以及禮俗也得以通過語言流傳下來,並不需要依附於文字。由此可見,鄉土社會的特性決定了文字在鄉下的非必要性,我們若是因為多識得幾個字而沾沾自喜,那便是膚淺了。

其實一直以來有個問題困擾著我,為何我們的文化與西方文化相差如此之大?不敢說我從《鄉土中國》中找到了確切答案,但確是汲取了一些想法。我們的鄉土社會是依賴於農耕的,所以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祖輩的禮儀文化通過一代代的言傳身教得以延續。因為周圍都是熟悉的人甚至親戚,所以“面子”就顯得很重要,也由此衍生出了禮俗。例如向別人借了錢,不僅要及時歸還,還要再多送對方些東西以示感謝,否則便是失了禮數。這些禮俗也好,亦或是道德準則也好,可以說都是模糊的共識。並不需要法律的要求,每個人自出生就會從長輩那裡瞭解到這些共識。所以我們可以說,社會格局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文化差異。

寫讀後感的心得體會篇2

國中美術教學對於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感到中學美術教學應從興趣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入手。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心得體會。

一、興趣的培養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如果學生沒有興趣,教師卻一味地強迫學生學習,這樣不僅教師的教學效果差,而且學生也感到厭煩,最終導致整個教學活動的失敗,所以說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麼,我們在教學工作中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課時安排、老師配備

美術課程在國中教學中,一般是一週一節,這就需要保證授課時數,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學習美術。同時安排足夠的美術老師上課,讓老師有充沛的時間和精力備課、上課、輔導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美術興趣的培養。

2、室外美術課

美術課上,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進行戶外寫生或瞭解並學習民間藝術,如:藤條繩編類、女紅針織類、泥塑類、石刻類、根雕類、攝影類等。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帶學生參觀展覽或博物館,引導學生走進我們偉大的民族文化遺產中去,讓學生去感受、領悟美術的魅力,鼓勵學生在尊重歷史文化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見解。

3、教師的作用

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興趣方面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首先,美術教師要有著良好的素質。教學要深挖教材,認真鑽研,銳意改革教學模式,多準備與教學相關的教具及資料;並要具有較高的動手示範能力,善於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時,教師還應有自己的創作,增加實踐的經驗,不斷充實、完善自我。此外,教師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熱愛、關心學生,保持活躍的課堂氣氛,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民主作風,從各個方面發現學生的優點,及時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

其次,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允許他們發展自己的興趣,廣泛地涉獵各美術領域。如教師在黑板上用清水演示梅、蘭、竹、菊及山石畫法,先讓學生看,待激起學生的興趣後,再讓他們在水泥地面上用淸水畫,並適時點撥,這樣不僅節約了紙墨,使學生興趣盎然,還培養了學生放開膽量繪畫的能力。

再次,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美,美的東西都是人們樂於欣賞,樂於收藏、擁有的,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養成收藏的習慣,這也是培養興趣的途徑之一。如郵票、火柴盒、糖紙、小插圖、精美的石頭、根雕等都可收藏,把這些東西收集歸類,就能成為一種資料、一種愛好。學生在這樣的收藏過程中,鍛鍊了審美能力和興趣發展的方向。如有恰當的時機,教師可再舉辦小型的收藏展覽,進一步激勵學生將這種興趣愛好堅持下去。

寫讀後感的心得體會篇3

在團日活動的推薦書目中選擇了《活法》這本書,認真閱讀後,收穫頗豐。

?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這本書除了介紹人的生活需要具備的品行之外,企業和國家,甚至社會、全人類的生存之道也包括在《活法》所闡述的範圍之內。

這本書讓無數人在迷茫時代找到活著的意義,修煉靈魂,保護美德,瞬間激發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讀了這本書之後,有以下三點特別深的感悟,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示,相信對我以後的生活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一、好心態,好未來。

稻盛和夫曾說“總是積極向前,有一顆感恩的心,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不惜努力。”積極的心態是非凡人生成功的起點,是生命的陽光和雨露,讓人的心靈成為一隻翱翔的雄鷹,馳騁於浩瀚的天際,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源頭,是生命的慢性殺手,使人受制於自我的陰霾裡,畏縮在狹隘的角落。

二、洋溢著滿腔的熱情、努力認真地過好現在每一分鐘。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正值年輕,應該有一個積極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努力為以後的工作積累資本。而不是像部分大學生那樣虛度光陰,毫無目標和計劃,對未來失去希望很信心,日子得過且過,到頭來一無所獲。

今天的態度決定了今天的行動,也決定了明天成功與否。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態度,積極面對生活,充分利用時間,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涯,學有所成。

三、工作是修行,是提高靈魂層次的有效途徑。

前一段時間我在學院的品牌策劃推廣大賽中擔任策劃部的部長,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更好地面對自己的工作,並從中得到收穫和快樂。

寫讀後感的心得體會篇4

冬夜,燈下,品一杯茶——暖暖的冒著熱氣的紅茶,看一本書——能使人感動的書,這是我的喜歡。記得開始看《平凡的世界》也是在一個冬夜...好書難求,就像知音難覓,《平凡的世界》就是我認為的一本好書,它寫得很真,值得細細品味。這本書使我感動的是書中人物的情與愛,為裡面敢愛的年輕人而感動。書中主要描寫的是這樣一個農民家庭:兄妹三人,大哥孫少安是村裡生產隊長,在讀高中的弟弟孫少平,在讀國中的妹妹孫蘭香,父母親都是淳樸老實的農民,還有年老臥床的祖母…貧窮時時困擾著這個黃土高原上的農民家庭,但他們的內心也有情有愛,還有“窮則思變”的努力向上的精神。書中的幾段情與愛的描寫很細膩,也蠻感人。孫少平與郝紅梅,兩個處於相同貧窮境遇的年輕人,同樣有年輕而敏感的心,因同樣酷愛讀書而相知,繼而有了似是而非的青澀初戀。他倆朦朧的情似乎註定會無疾而終,有些無奈的感覺,但我想我們大都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吧…

田潤葉對孫少安勇敢告白少女愛慕之心也很感人。但是孫少安為了挑起貧困大家庭的生活重擔,不想拖累她,始終將這段情深埋並且在她告白之後匆匆結婚以期讓她另覓佳偶。但是痴情的潤葉卻終不能忘情。或許有人會因此而痛罵逃避的少安,但我想他那份期望心愛的人得到幸福的心是很真,很灼熱的。還有使我感動的是高幹的子女田曉霞對孫少平的愛。他們因曉霞的表姐潤葉和少安的哥哥孫少平的緣故認識,同校不同班的他倆因一起排練節目進而更加深友誼,或許愛的種子也在此時以埋下。成為記者後的曉霞勇敢的向孫少平表白了自己的愛,並且相約兩年後古塔下的再一次相聚,然而曉霞就在約定的前幾天卻因採訪遇難。可以想見,當少平得到相愛的人遇難的訊息,會是怎樣的撕心裂肺啊!可能有人看後會覺得,他倆的愛似乎毫無來由,但我要說,年青人的愛有時就是毫無來由,年輕人就是要敢愛敢恨,活著,有愛才好。

當然,光有愛的生活只可能是幻象,書中的哥哥孫少安為了弟弟妹妹能繼續學業從13歲起就回家務農,一步步克服困難成為出色的生產隊長。為了擺脫貧困,開起磚場…都體現了他的家庭責任感和努力向上的精神;弟弟孫少平為了改變貧困家庭面貌,能給能砌上幾孔磚窯,外出玩命工作…“窮則思變”他們的努力也使我敬佩。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很好的書,我為看過這本很好的書而高興。

寫讀後感的心得體會篇5

?外公是棵櫻桃樹》是一本安徒生獎的書。它寫了託尼諾是個普通的小孩,他有天真頑皮的時候,也有善解人意的一面。他有一個特立獨行的外公。在外公的耐心指導下,他學會傾聽自然的聲音,山雀媽媽喂山雀寶寶的聲音,蜜蜂吸飽花蜜時的嗡嗡聲……這些平常不易發覺的聲音,在閉上眼睛注意傾聽下,竟是如此清晰動人。託尼諾在普通孩子的外表下深藏著一顆堅強的心。

在親情面前,外公和藹可親、滑稽搞笑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甚至讓我感覺有些可愛。他十分愛自己的外孫——託尼諾。他十分細心、悉心、耐心地照顧他,但這不是溺愛,而是一種十分真切、感人的愛。外公給了他做好的照顧,正是這些照顧,促使託尼諾快快成長!

現實生活中,親情第一。一個孩子叫做蘇珊,她家裡很有錢,她一點兒都不懂得去珍惜身邊的情感。一次,家裡著火了,爸爸媽媽為了救她出去,想盡一切辦法。最後雖然蘇珊被救了出來,而父母卻送了命。父母雙亡的馬欣被送往孤兒院。在孤兒院裡沒人照顧的蘇珊,感覺十分孤僻,因為她不再有父母的愛了,這時,她懂得了去珍惜。後來,一對夫妻領養了她,這時的她,更懂得去珍惜這份唯有的親情……

親情就像一股力量,在後面支撐著你,不停的推動著你;它又像一條鞭子,在激勵著你,讓你不停地往前衝!

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很大。雖然它沒有刻意的教化,沒有深奧的哲理。櫻桃樹象徵家庭與生命的延續,智慧與勇氣的傳承!這本書每一個字中,都煥發著動人的親情,就像一顆顆櫻桃一樣,甜蜜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