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8篇

通過文字,我們建構起豐富多彩的內心讀後感,通過讀後感,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人性的複雜和世界的多樣,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8篇

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篇1

[讀後感]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1):

選取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正因自己一向喜愛哲學,尤其是喜愛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說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正因畢竟這本書成書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說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瞭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用心好處。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後,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簡單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遊或是遊走於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或者和平和發奮。能夠說,中國文化在必須程度上到達了高峰。我們此刻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佈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並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個性是儒家倫理)。……這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禮貌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禮貌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一樣。馮友蘭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並認為這是正因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裡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裡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

驗高於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著科學的不斷髮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麼辦法到達可高的價值,那麼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到達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代替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說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物件。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馮友蘭教授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就應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就應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能夠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就應不關心哲學,正因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就應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以前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必須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正因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

?他們為後人帶給了各種各樣可供選取的可能方式。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後,馮友蘭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說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治中期,社會需要穩定秩序,統治者大多采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於君主。盛極必衰,由於缺乏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著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汙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治者不得不採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縱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聯上,因此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說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是中

國曆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聖人。墨子老年隱居於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並卒葬於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蹟供人們瞻仰。

中國哲學並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不斷髮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相容幷蓄直到這天。回顧歷史,我們發現,其實中國文化在應對外來文化時一向都具有這樣的韌性與海一般廣闊的精神。我堅信,即使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時代,一個西方文化佔主流文化的時代,中國哲學依舊能綻放它的光彩。

馮友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資訊),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但是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務必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帶給的最高福分。”期望人們都能在中國哲學中尋求到心靈的慰藉。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2):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選取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正因自己一向喜愛哲學,尤其是喜愛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說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正因畢竟這本書成書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說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瞭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用心好處。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後,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簡單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遊或是遊走於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或者和平和發奮。能夠說,中國文化在必須程度上到達了高峰。我們此刻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佈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並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個性是儒家倫

理)。……這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禮貌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禮貌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一樣。馮友蘭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並認為這是正因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裡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裡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

驗高於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著科學的不斷髮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麼辦法到達可高的價值,那麼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到達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代替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說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物件。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馮友蘭教授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就應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就應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能夠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就應不關心哲學,正因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就應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以前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必須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正因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

?他們為後人帶給了各種各樣可供選取的可能方式。摘自copyright8轉載請保留此,謝謝。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後,馮友蘭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說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治中期,社會需要穩定秩序,統治者大多采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於君主。盛極必衰,由於缺乏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著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汙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治者不得不採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縱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聯上,因此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說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是中

國曆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聖人。墨子老年隱居於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並卒葬於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蹟供人們瞻仰。

中國哲學並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不斷髮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相容幷蓄直到這天。回顧歷史,我們發現,其實中國文化在應對外來文化時一向都具有這樣的韌性與海一般廣闊的精神。我堅信,即使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時代,一個西方文化佔主流文化的時代,中國哲學依舊能綻放它的光彩。

馮友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資訊),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但是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務必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帶給的最高福分。”期望人們都能在中國哲學中尋求到心靈的慰藉。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3):

讀《中國哲學簡史》有感

對中國哲學,我一向抱著“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正因其浩瀚的思想,讓人產生敬畏之心。當我捧起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時,這種感覺頓時釋然。此書的作者,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講述,讓人一讀之後,欲罷不能。

馮友蘭先生對哲學“入世”與“出世”的剖析讓人心境豁然開朗。佛家說,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圖說,肉體是靈魂的監獄。這些歸結起來彷彿是說,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務必脫離塵羅世網,務必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出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世務。這種哲學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願講超道德價值,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

有人認為,儒家是入世哲學的代表,並舉例證明。孔子有個學生問死的好處,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照字面講這句話是說,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是入世的。正因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但馮友蘭先生指出,從更廣更深的角度而言,這種看法有失公允。

中國哲學中的一個主要流派道家認為,生命是個贅疣,是個瘤,死亡是除掉那個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聖人,是不僅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內聖,是其內在的修養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會上的功用。只但是儒家和道家的側重點不一樣,儒家重“名教”(把各種社會關聯規範化),道家貴“自然”(順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道家講求修身養性。

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這兩種思想看來相反,其實卻相輔相成,使中國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入世哲學是強心劑,出世哲學是清醒劑,入世哲學使人關注社會價值,出世哲學使人關心自我的超越價值,入世哲學使人振奮,出世哲學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補,進退相宜,這是中國人從入世和出世哲學中獲得的人生智慧。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升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

在為功名利祿所累和人心浮躁的這天,中國哲學思想也許是慰藉心靈的一劑良藥。歌手李娜在出家時說過四句話:“人有四種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三是文化、藝術、哲學;四是宗教。只有進入第四種境界,人生才閃出亮點。”進入第四種境界閃現人生亮點,對於我們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過高和不太現實,但透過對哲學的修養來實現對人生較高層級的領悟,找到精神的家園,確是每個人人生的一種使命。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務必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帶給的最高福分。”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4):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隻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著本書裡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樣去說,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但是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能夠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能夠了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瞭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鑑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個性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著發展。

書上也說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一樣,因此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禮貌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說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到達拋磚引玉的效果!期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5):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當代大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聘擔任講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寫成《中國哲學簡史》,於1948年由美國著名出版公司麥克米蘭出版。馮友蘭,字芝生,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1952年後一向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五十多年來,該書一向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響很大。論者認為,本書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學史專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其中充滿睿智與哲人洞見。個性是作者對現實問題的關懷,頗具“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大家風範。本書對於今日中國的讀者,不失為一本教興豐厚的議論經典。

引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漢語研究中心教授德克-佈德的一句話:“我們西方人對中國哲學的真實知識實在是少得可憐。即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人,如果請他們列舉中國的主要哲學家,除非是漢學專家,大概能舉出的中國哲學家只有孔子,或可能再加一個老子,這個看法,甚至對一般哲學教師來說,恐怕也不為過。”德克-佈德向我們反映了關於西方對中國哲學的瞭解狀況。其實,仔細想想,就是許多中國人對自己的哲學的掌握也並非想象的那樣精深,關於孔子的“仁愛”,老子的“無為”,墨子的“兼愛”懂得的也只是皮毛而已。

我不知道其中的深層原因是什麼,但我覺得現代的中國人過於現實,即使是思想的東西也要求為現實的功利服務。哲學不一樣於其它理工科、經濟類、醫學等學科專業,它不能給人帶給現實的物質的東西,不能幫忙人長生不老,也不能幫忙人發財致富,在物質面前,哲

學是無用的;哲學只能給我們一種觀點,一種有用的觀點,人們從這些觀點能夠尋找那個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因此,哲學起的是無用之用。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陳染說過一句話:“想想把自己的大好時光泡在看不見摸不著無本無質的哲學思考中,整個人就像一根泡菜,散發著文化的醇香,卻失去了原有生命的新鮮,這是多麼可笑。”其實我也覺得這話不無道理,但也並非全然,作為一名作家,陳染是太感性了。讀哲固然粗糙乏味,但哲學能夠使人聰明,一樣能夠讓人散發理性光芒的知識,它本身就沒有造成生命青春的毀滅,反而更能彰顯它給生命帶來的萬古長青。

那麼,以下將結合現實社會的一些現象粗略說墨子的思想,印象中墨子是許多人樂意理解的,他的核心思想“兼愛”,事到如今人們仍然受用不淺。看看他的哲學怎樣的,起的又是怎樣的作用?

墨子,姓墨名藋,是孔子之後的一個重要哲學家,約生活在公元前479——381年間,墨家便是其創始的流派,他的思想資料主要集中在《墨子》一書中。

在哲學思想上,現代人常常視墨子為孔子的第一個反對者。崇尚倫理道德建設的儒學人士被稱為“儒”,墨子和他的追隨者多來自遊俠,喜好武士精神,被稱為“俠”或“遊俠”。需要強調的是,墨家的“俠”又不一樣於一般的遊俠,根據馮友蘭先生的研究,墨家與當時的其他遊俠有兩點不一樣:首先,其他遊俠只是僱用兵,誰僱用,便為誰賣命。墨子和他的追隨者們則反對任何侵略戰爭,他們只為防禦性戰爭效勞。其次,通常的“俠”只是墨家武士的職業道德,墨子和他的追隨者則對武士的職業道德進行理性化的解釋。

作為中國古代兩大著名學派,墨家和儒家在一些文化觀念、民間儀禮上有截然不一樣的觀點。在文化觀念上,孔子對古代禮貌的態度是加以理性化、合理化;墨子對孔子則持對立的態度(這一觀點在下方的“美學”角度將作簡單的說)。墨子認為,它們都不具備合理性和實用性,併力求使之簡化,認為他自己的看法更為適用。在民間儀禮上,儒家強調祭祀的重要性,不信有鬼神,墨家信奉鬼神,卻反對喪葬和祭祀所採取的繁文縟節。這讓我想起了中國嶺南一帶客家人的一些民風民俗,客家人個性注重喪葬和祭祀,不僅僅在死者安葬之前需要舉辦幾天的喪禮,還要為死者守夜、洗浴、更衣等等活動,喪禮完畢之後,死者的子女及其後裔還要守孝,準備來年舉行的二次葬等(這似乎與中國人一向堅持的入土為安有點出入,據一些專家論斷,二次葬是古代南方蠻夷族人留下來的風俗習慣)。他們之因此重視喪葬禮儀,不是正因信奉鬼神,而是由於重視去世的祖先。這與墨家的觀點並無多大出入,也是一種兼愛的表現。

在美學上,墨子又是孔子的反對者,真是冤家路窄,相逢狹路,分外眼紅。孔子看來,一個人的主觀意識的修養,要從《詩》開始,要用樂來完成,孔子又認為,政治風俗的理想境界乃是一種審美的境界。而墨子的美學思想,集中表現於他提出的“非樂”的主張,主要是反對統治者“厚作斂於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是為了維護勞動人民的利益。從理性的角度看,墨子是偏激的,他有深邃的洞察潛質,但是他把審美和藝術活動看作是一種單純的娛樂,盲目否定文采美飾,說明墨子他還不瞭解審美和藝術活動在社會生活中能夠產生用心的作用。

我們前面說過了,墨子的核心思想乃是“兼愛”,也是遊俠們的職業道德的一種自然延伸。研究中國先秦哲學的人都一致認為,儒生來自社會上層或中層階級,俠則更多來自下層階級,本人認為這使墨家思想難免包內含樸素的農民思想色彩和遊俠義氣風度。墨子提倡“兼愛”,主張“有福同享,有禍同當”,主張天下所有的人不分高下,彼此相愛。愛就要淋漓盡致地去愛,在愛自己時,要延伸到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時,要延伸到愛他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以致愛所有的人,構建一個充滿愛的完美的人世間。

當我們被墨子“兼愛”的博大胸懷所感動時,實質上墨子也是在為後人帶給一個處世為人的道理。墨子說,仁人以利世除害為宗旨,實行兼愛是濟世利人的唯一道路,人唯有實行兼

愛才是一個仁人。而照以我們的現代社會,愛變得遙遠,許多東西都被異化成為一種工具,或者是人宣洩的物件。正如周國平所說的:“我們剛剛告別一切領域都縮減為政治的年代,一個新的縮減漩渦又更加有力地罩住了我們。在這個漩渦中,感情縮減為性,友誼縮減為交際和公共關聯……一切精神價值都縮減成了實用價值,永恆的懷念和追求縮減成了當下的官能感受。”愛似乎變得更功利狹小了,不再單純,我們生活在這個需要單純單純卻很少的時代,或許迴歸單純才是兼愛的最佳歸宿。

現實中,有太多東西需要我們認真思量。正如魯迅先生所透析的中國人的本性,中國人喜愛湊熱鬧勝過熱鬧本身。記得幾年前一報刊刊登的一則新聞:湖南某市有一男子站在樓頂欲尋極端,樓下聚集著一群圍觀“看好戲”的人們,圍觀群眾中時不時有人向那男子喊話:“喂!跳啊,快跳啊,怎樣不跳!”“兄弟,要解決就爽快一點,我在這等的不耐煩了”……那男子在氣急敗壞之下往樓下的人群拋磚頭,然後聳身一躍,驟然遍地紅花。還有一個例子是,2000年美國慘遭恐怖分子劫機襲擊,傷亡慘重,在我身邊感受最深的是人們打著“v”型手勢沸騰叫好,人們沉浸在幸災樂禍的狂歡中。像這樣的例子能夠拿出很多。我不禁要問,一個社會到了連大學教授極力要求制定“見死不救罪”時,作為一個人,對他身邊這個充滿畸形意識的社會裡,是否有過一點點人性關懷的色彩呢?在我們每個鮮活的人眼中,所謂的“兼愛”,就是這樣的嗎?

構建和諧社會在必須好處上也是提倡兼愛,只有大眾都有這麼一種意識,愛他人如愛自己,憐憫他人如憐憫自己。那麼,這個社會才算是和諧的、兼愛的!

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篇2

哲學這個詞看起來很深奧,但,在我再讀馮友蘭先生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後,逐漸領悟原本模糊的概念或觀點。哲學和思想是相關聯的,它們都與人類思維有關,相互衍生又相互豐富,但二者並不等同:

1、哲學是一門思維的科學,屬於學術;而思想是人類腦海中的一種意識,屬於行為。所以,先有思想,再有哲學。

2、它們涉及的範圍也不同。哲學家關心的是真理、邏輯等,而思想家關注社會、哲學、人倫、道德等各個方面。

3、把思想相同的(至少相類似的)人聚集在一起,找到他們共同思想上的特點,繼而形成一門學術,如儒家、墨家等,就叫中國哲學。

4、再通俗一點,哲學家一般是思想家,但思想家不一定是哲學家。

哲學的本質和思想也有關聯。以書中的一句話為例“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這句話從某個角度而言意味著哲學是思想的思想。

正是因為思想包含哲學,所以哲學家們能有不同表達自己思想特點的方法。這也是書中第一章第三點所講到的。有用比喻表述思想的,也有用格言表述思想的,還有用事例表述思想的。無論是明示還是暗示,各位哲學家們都是為了能用各自的方法說明道理,把思想傳播給後人,讓他們對此加以思考。

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篇3

剛讀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先說一下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感受,再說一下我個人的讀書觀。

我沒有看過其他人寫的中國哲學史,只是從《陳寅恪講國學》中瞭解到,陳寅恪對馮友蘭的這本評價非常高,覺得它真正發揮了'瞭解之同情'的態度,客觀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國曆代的哲學觀點。雖然沒有對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態度的客觀、公正,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淺顯、清晰流暢的語言,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著名學派(儒、道、墨、法、陰陽、佛、新道家、禪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他不對讀者的判斷施加任何影響,態度嚴謹、風格樸實,再加上簡潔語言的魅力,讀起來沒有任何壓迫感。任何人讀完後,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認同的學派,去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不管作為一位哲學史研究者還是作為書的作者,馮大師的這種風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難怪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裡,堪稱最經典。

因為書叫《簡史》,所以對各家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做深入的介紹。單從入門角度來看,已經能勾起人的興趣了。在看書之前,我不知道儒學在各個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視和新的闡釋,也不知道禪宗原來是佛學和道家的結合。老莊學說巨集大但晦澀隱祕,向郭註解卻把老莊哲學解釋得非常高明而又進步,讓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產生原來是因為佛教進入中國後,引發了大眾對民族宗教缺失的憤怒感。新儒學和先秦儒學差別非常大,到底哪個更高明眾說紛紜。中國人並不是沒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個人獨立意識的追求,魏晉名士的'風流'佳話一直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但也可能正是因為缺乏才顯得可貴吧。

馮大師說,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學科。我可能在這方面比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紀了,才發現自己漸漸開始選擇性地去相信和實踐某些哲學學派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清晰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西方客觀主義、自由主義為主。在我讀書的過程中,對於所有文學哲學書籍中我看到的觀點,我理解其由於歷史環境的侷限而不可避免的弱點,都會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去選擇稱讚或批判。而現實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跟我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選擇和歸依。我會理解這種差異,不會以自己信奉的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對於明顯落後和愚昧的觀念也會不留情面地批判。

這是我目前的讀書觀處事觀。不求完全正確,但求用自己獨立的理性認知,去實踐自己的觀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成為自己。

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篇4

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傳世名作。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哲學的瞭解大概就僅限於神祕、晦澀與深奧了——當時的我,甚至以為哲學是各門學科中最無用的一個。直到我翻開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後反思很長一段時間;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到中途時便大徹大悟;但這本書不一樣,我在翻開它第一頁的目錄時,便醍醐灌頂了。

“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的確!

哲學,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完一生後,想要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總結時發現的規律總合。而由於一個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許有人會說莊子的“喪我喪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認為其實那一種“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種具象化的體現),因此,哲學離我們其實並不遠,甚至無處不在。

第一頁的醍醐灌頂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很快,我便開始研究起了目錄——於是我便知道了為什麼這本書被歷史學家陳來先生讚譽為“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蓋因首先,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所有的哲學學派、理論、觀點都收集、理解、展示出來的書了,光是這點,便可以勝過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學書;其次,它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東西方的哲學觀念進行比較、討論、融會貫通的書了,這一點也同樣使它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開裡頁,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說上面所述兩點只能讓馮友蘭成為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的一代宗師的話,那麼現在,他可以說是開山鼻祖了。在這本書中,他不僅清楚闡述了各個哲學觀念,還對其進行了延伸探討以及比較討論,例如:在第九章介紹《老子》思想時,他不僅將《老子》所謂道解釋為了哲學家們為了進一步解釋“名”而所假設帶來的結果,還與西方“形而上學”進行了比較分析,看完不禁覺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真好!

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篇5

寒假我反覆認真的研讀《中國哲學簡史》,總感覺似懂非懂,雖然我在努力的看,還是覺得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費勁。書中古代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後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說不清的感慨。

現在將我讀這本書後對哲學的一點認識和感悟與大家分享如下。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為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所謂哲學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沒有智慧的那種智慧。哲學家們研究哲學問題從來不是為了提高智力,而是為了哲學本身。換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物件。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書中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通過閱讀我還了解了馮友蘭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學思想,瞭解了中華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的歷程的大致發展歷程,瞭解了儒學之所以成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間是相互影響和促進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著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孔子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變得更愛自己的父母,子女和親人,也同樣自然地去愛護別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與社會也就會朝著和諧的方向發展。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官者理解了這個道理,懂得了人倫之道,自然要竭盡所能來促進人民大眾的福利。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

如果,把這“仁義”擺進教育裡、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才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才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千年之後的現代教師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發展無時不在出事促使著我們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只有結合現實情況不斷的創新,人類文化才會發展得更快。

馮先生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資訊),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馮先生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馮先生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卻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眼中的學生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之分了。

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這也許就是我開始所說的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後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的原因吧?

最後,為了讓我們每個人能夠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都來關心哲學研究哲學吧!

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篇6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將人生劃分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個人覺得,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處於功利境界。即我們所做的事都是出於利己考慮,儘管結果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有利的影響。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為自己謀取利益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同時作為社會成員的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但實際我們教師就是處在道德境界,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瞭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並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斷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對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首先,作為教師,要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以從事教育工作為榮,以獻身教育事業為樂,自覺地用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武裝頭腦,用科教興國戰略激奮自我,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現實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教師作為終身職業,孜孜以求,勤奮耕耘,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其次,要愛護學生,教書育人。教師教育物件是學生,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教學過程是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的過程。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動態,教師要善於把握學生思想,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主動與學生交流,和睦相處;要尊重學生人格,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業;要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思想,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薰染學生、陶冶學生、喚醒學生。將教書育人貫穿於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再次,要矢志鑽研,勇於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尤其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指導下,教師肩負著培育新世紀人才的重託,一定要學會用面向世界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從自身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並形成擁有自我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體系,使得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獨立思考,標新立異,運用已學的知識,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發現新知,於相互切磋中實現知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最後,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社會發展已證明:現代化的社會將是資訊社會,是科學知識不斷髮展、不斷擴大、不斷更新的社會。教師自身除搞好專業教學外,還要積極參加業餘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和精深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旁徵博引,遊刃有餘,變傳統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為素質教育的重學、重思、重樂,以適應教育體制的轉軌變型。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僅是教師,越來越多的人能達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會真正的成為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

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篇7

中國哲學起於“農”,祖先們在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中覺醒,寒來暑往,日月盈虛,於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動”,進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這個理論貫徹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於是我們格外重視此間原則,在繁盛時不忘謹慎常存,在黑暗時不忘靜候光明。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說道的運動迴圈往復,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物極必反,另一個是相反相成。

中國傳統文化中,各類事物的究極之境終歸都是返璞於自然。譬如書法,初學者起先臨摹名家,按照約定的章法規範去練習,而習到最後,待你忘了這些條框約束,於手中紙筆渾然一體,才真正做到了爐火純青。再譬如寫作也是一樣,好的文章絕非華美辭藻的堆砌,而是以簡潔清晰的敘事,渾厚深邃的思想流傳於世。杜甫堪為詩聖,便是他那樸實而真摯的詩文,沒有任何金雕玉飾,卻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淚的真大義。

這便是中國人講究的“物極必反”,因此我們的中庸之道講究凡事總要差那麼一點,“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此我們才覺得“大成若缺,大盈若衝”,我們才會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國文化才更加強調謙遜和低調的美好品質。

中華民族有著有異於其他民族的堅韌,這也和中國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天災人禍面前,我們堅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誨。“相反相成”便是告訴人們,你得先俯下去,為了更好地勃發。讀後感·無論說天人合一,內聖外王,還是儒道互補,中國傳統文化究其主旨都離不開正反比較的敘述。智慧哲人們總能從兩個相對立的事物中找到關聯,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這才是中國哲學要義。

“物極必反,相反相成”,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可以用矛盾的觀點來解釋。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於西方哲學用大量的定義去闡述這個道理,中國哲學家們用更簡練,更靈性的方式記錄了這個源於天地自然的哲學觀念,即“反者道之動”。在思考人於宇宙關係的過程中,很明顯,這種起源於直覺的暗示的確為中國哲學的發展提供了一條筆直而明確的捷徑。

對中國簡史的讀後感篇8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哲學”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夠了解,它卻充滿神祕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個很崇高,很神聖,同時也是一個含義深厚的詞。假期我在家中反覆的看這本書,但總是感覺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學它是一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許多事情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所以哲學給人帶來的魅力是無窮的。

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從巨集觀上對中國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有了認識,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漸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個起源,中國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為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時候,爸爸也推薦了這本書給我。當時很不瞭解,覺得這本書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現在的我們對讀懂這本書很難,但是我們可以領略到哲學的龐大氣場和魅力,它可以讓我們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夠提升我們的價值觀和擴寬知識面。

書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書中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書中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教學中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學生時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學。因為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在其中我們也可以學會

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也讓我真真的瞭解了哲學。雖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讓我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在這本書讀到一半的時候,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起錯了,它應該叫做《中國文化史》。因為一、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就是這些聖人的經典著作,這是中國文化五千年來的精髓所在,這是中國人的血脈和骨骼,中國幾千年來在此醞釀,這裡有中國人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大智慧。二、在第二章中講到中國的藝術和詩歌時,作者提出“儒家以藝術為道德教育的工具”、“中國的藝術大師們大都以自然為主題”,可見,文中在提到儒家的發展過程時也是在講中國文化的發展史。,另外,在第三章中介紹的‘周朝前期官、師不分的制度解體後’,各門學術原來的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他們就以私人身份靠他們的專門材能或技藝為生,這樣各種文化和藝術就在民間流傳開來。此類例證在文章後面還有很多。三、此書全面介紹了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重大的哲人和各家思想,這對於不瞭解中國文化史的人很有幫助。所以筆者大膽地認為此書的名字還可以換成《中國文化史》。

以下是筆者在讀此書過程中的幾點感悟:

我覺得大多數中國人是智者。他們固然有人類先天的慾望之一:對超乎現世的追求。但是他們在信仰上跨越了宗教,去追求哲學層面上超道德價值。

在第二章中講到中國的藝術和詩歌時,我同時想到了高中時語文老師總是提到的中國人最大的特點之一:含蓄。中國人在說話時講究含蓄,你問一個人“吃飯了沒?”,他寧願餓著肚子也會回答“吃了”;中國人在做事時講究含蓄,當一個小夥子喜歡一個姑娘時,他寧願天天飽受相思之苦,也不會對人家姑娘表白,最後當這個小夥子追到這個姑娘後,才知道原來這個姑娘也喜歡他,也暗戀了他很久;同樣,中國人在進行藝術創作和寫作時也講究含蓄,我們在欣賞詩歌和一切文學作品時,總是覺得一覽無餘的東西不值得駐足,但是賦予含蓄意味,耐人尋味的東西總想停下來細細體會一番。這裡面有一絲中庸之道,這也是中國哲學的奧妙。

從學中國近現代史一開始,我也很痛恨那些侵略過中國的國家,但是我也和文中作者一樣承認侵略帶給我們的進步,甚至感謝他們的侵略,早一點的侵略就早一點的進步。若是侵略再晚幾十年,中國現在會成為另一個非洲麼?中國在現代化中邁出的第一步是在外國侵略者的鞭策中進行的,我們若想逃離鞭策就要跑的快些,再快些??中國已然在跑,而且越跑越快,我們現在跑在世界的前列,進行著自主的現代化。

老子所說的‘知命’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到的世界存在的必然性是同出一轍的。我們有的命運不能改變,例如:出身、相貌、生存的文化環境??但是很多命運我們是可以改變的,在電視劇《奮鬥》當中,那群年輕人的起跑點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我們應該知命和學會“不知命”。

儒家和道家關於聖王到底該不該為的爭論,筆者斗膽認為問題的關鍵不是為的多不多,而是人的本性所致。“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社會混亂,出現偷盜,是因為人的私慾。戰亂,大多數是人有佔有慾。但社會的主流還是宣揚人性善的方面,社會道德的約束讓人的善壓制了人的惡。所以在今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時才有人數百萬千萬的捐款,讓人們體會到了這個社會的善。這些人已經從自我上升到了大我的境界。

文中在提到農業這個話題是,我再一次的感到氣憤,請細想一下,從春秋戰國一直到今天,中國的農民真的有翻身嗎?古代提出的“重本輕末”、“重農抑商”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只是利用,利用農民的體力創造財富和戰鬥力,來滿足自己的私慾。今天國家實行各種改革,提出“三農”政策,只是在改善、改善??有多少農民住著洋房,開著轎車?有多少農民不會為了看病發愁?有幾個人願意去當農民,而不是做商人?我覺得中國的農民數千年來一直在默默地哀怨,但是害怕失去更多,他們只好默默勞作。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在讀到神秀對禪宗教義的偈時,我們這些凡人只能暫且的心領神會,若讓我們把其中含義描述出來,確實是困難。但是我們為人處世就應該善用這個道理。在大學期間,我們應該學會接受,不要總是抱怨,一切事情皆有因果,你考試不及格,一定是你學習分外的事;你同學丟了某樣東西總是喋喋不休,以至於你會產生一種愧疚感,反正我經常會如此,但是那是他(她)的原因,不要與自己牽連在一起;當感覺自己大學四年白白浪費時,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不是自己不努力,何至如此。

讀完全書,雖然已令人筋疲力盡,無力亦無膽去研讀下一本有關哲學的著作,但一本中國哲學簡史、中國文化史足以讓人大開眼界。讀《中國哲學簡史》有感

假期我反覆認真的研讀《中國哲學簡史》,總感覺似懂非懂,雖然我在努力的看,還是覺得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費勁。書中古代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後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說不清的感慨。

現在將我讀這本書後對哲學的一點認識和感悟與大家分享如下。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為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並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並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所謂哲學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沒有智慧的那種智慧。哲學家們研究哲學問題從來不是為了提高智力,而是為了哲學本身。換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物件。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書中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 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通過閱讀我還了解了馮友蘭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學思想,瞭解了中華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的歷程的大致發展歷程,瞭解了儒學之所以成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間是相互影響和促進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著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孔子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變得更愛自己的父母,子女和親人,也同樣自然地去愛護別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與社會也就會朝著和諧的方向發展。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官者理解了這個道理,懂得了人倫之道,自然要竭盡所能來促進人民大眾的福利。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

如果,把這“仁義”擺進教育裡、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才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才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千年之後的現代教師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發展無時不在出事促使著我們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只有結合現實情況不斷的創新,人類文化才會發展得更快。

馮先生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資訊),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馮先生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衝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馮先生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聖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卻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眼中的學生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之分了。

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這也許就是我開始所說的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後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的原因吧?

最後,為了讓我們每個人能夠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都來關心哲學研究哲學吧!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在學校號召下,有幸拜讀了《中國哲學簡史》,感觸頗深,受益非淺。這之前,總感覺“哲學”是個很崇高的名詞,是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哲學是?明白學?,許多事情只有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哲學是?智慧學?,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不管什麼時候、幹什麼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中國哲學就是中國哲學史。馮友蘭先生用英文撰寫並由其弟子趙復三先生翻譯的《中國哲學簡史》,為我們打開了中國哲學殿堂厚重的大門,讓我們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領略到中國哲學那浩瀚而深邃的智慧思想。李慎之先生有言,“如果說中國人因為有嚴復而知有西方學術,外國人因為有馮友蘭而知有中國哲學。”這或許能夠說明該書在世界上的廣泛影響和重要地位。

對我們教師來說,學點哲學的意義更是尤為重要。因為在這個複雜、快節奏的社會中,每天都要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處理各種關係。所以每看到書上的某一個片段,總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對待學生的態度,對待家人的態度。我慨嘆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沒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學生的長處與潛力。平凡得沒有一雙巧手,把學生引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我們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與學生打交道,有很多問題和事情,如果我們能夠用哲學的觀點來對待,其實就會容易很多。我感覺, 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基本瞭解馮友蘭先生的哲學思想,瞭解中華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的歷程,明白儒學之所以成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響和促進。而中國封建社會主流哲學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這裡想重點談談與我們教師息息相關的孔子。

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不僅被歷代的讀書人稱為“聖人”,而且在現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被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但孔子在不同的時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我們一直想了解:孔子本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對中國文化、世界文化有什麼樣的影響?這對於我們當前的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接近歷史上本來的孔子,但同時,我們的認識又不能不打上時代的烙印,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永遠值得人們重新研究的緣由所在。

孔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我年少時地位卑賤,所以學會了很多卑下的事情。孔子曾經在魯國當過管理糧草和牛羊的官吏。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認真,一絲不苟。當他管理倉庫的時候,“會計當而已矣”,很認真很仔細;他在做牛羊官的時候,牛羊很肥壯。這就說明孔子無論做什麼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認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這就是一個偉大人物的行事。

孔子一生非常勤奮地學習,從未間斷,自“十有五而志於學”就沒有間斷過。他的學習態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不同於現在的一些人以學習作為實現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學習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養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象他講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學習中對知識產生一種樂趣。孔子一生就是這樣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可以說是對其一生的一種總結。孔子一生無所不學,但學無常師。在他一生的經歷中,他曾向當時一個很小的諸侯國的人學習請教過歷史文化問題,還曾專門跑到東周(今洛陽)問禮,據說還向老子問過禮。

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著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孔子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

我想,把這“仁義”擺進教育裡、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才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處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才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縱觀孔子的一生,他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一部分是通過言傳,通過學習古代文獻,傳授各種技藝,而更多的,更為深刻的則是身教.他的勤奮好學,他對真理,對理想,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謙虛,有禮,他對國家的忠誠與對老百姓的關心,都深深地感染著他的學生與後人.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於我們千年之後的現代教師來說,如果我們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膨脹無時不在警示著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

一、我們要隨時保持學習的心態,因為事物是不斷髮展的。

21世紀是一個“學習、改變、創業”的世紀,在21世紀要征服別人,必須用知識。學習是儲備知識的唯一途徑,是給自己補充能量,先有輸入,才能輸出。成功是學習的過程。尤其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週期越來越短,過時的知識等於廢料,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攝取能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生存下來,要想成功就必須不斷的充實自己。要善於思考,善於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創新。學習是積累財富的過程,是創造財富的過程。

二、我們要學會正確地看待問題,因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在現實工作生活中,“矛盾”可以理解為“問題”、“困難”。詩有云:“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可見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了,可正是這些坎坷讓我們一天天長大、成熟。所以我們應該正確面對它們,承認“矛盾”的積極作用,既然“問題”在所難免,那我們就可以把解決問題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機會。同樣在與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樣難免也會出現一些矛盾,我們也不要千方百計掩飾或一次次的僅僅通過自己的讓步來避免矛盾的激化。我們應該明白,這些矛盾可能會促使我們彼此加深瞭解,發展成為一種新的關係,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實際上矛盾的發展只有三種結果:一方壓倒另一方;雙方同歸於盡;一種新的對立統一關係產生。所以我們既不能一再的謙讓,也不要拼個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去尋求建立一種新的平衡關係。

?中國哲學簡史》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後,讓我用馮友蘭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假如我們能夠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義,倘使我們不能瞭解人生,人生便無意義。各個人對於人生的瞭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別。”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簡史已讀過一遍,已是兩年前,只是通讀,第一次讀這本書立刻感覺中國思想文化博大精深,非常人所能領悟,尤其是儒家與道家思想。所以當年讀完即決定這本書必須多讀幾遍。這段時間再拿起這本書,沒有了當年發自內心的敬仰與崇拜,反而多了一些問題。

比如關於思想家的生活問題,根據書上所說,當時的早期思想家很多原是名門貴族人士,後衰敗成為庶民,以傳道教人為生。早期時有的思想家周遊列國,到處傳播個人思想,甚至還有很多弟子跟隨,經濟問題或者物質需求不知是如何解決的,特別是集體行動時。後期思想家幾乎全是達官貴人或出身名門,處在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中,生活中的經濟問題已經能夠解決,說明人若要有思想須先解決物質問題。

還有思想家的立場問題,畢竟大多思想家為上層人士,沒有感受過平民百姓的生活,更不曉得勞動人民的辛苦。儘管這些思想家從個人的修為一直談到國家甚至宇宙並進行系統的論述,但與現實多數相差甚遠,尤其是儒家思想,讀起來感覺有理想國還是烏托邦的味道。有時感覺這些思想家似乎是在告訴大家其個人的精神幻想,或他腦中構建的生活模式。呼籲大家按他說的做,以實現他的願望,但並沒有從實際出發,沒有考慮他人的感受。普通百姓大多整日都在為生存奔波,吃飯的問題都不能解決,哪有閒功夫聽這些高階思想,物質問題不解決直接跨越到精神領域,談何容易?天方夜譚!

第三問題是關於思想的影響,在當時所謂的封建環境中,思想家告訴大家應該怎麼去做,國家也推崇這些思想。讀過書中這些思想後,感覺從中國古代傳統思想就告訴人們做人要老老實實,要聽話守規矩,要學會去接受和忍受。再加上這些思想有自圓其說的成分,那就是告訴人們要學會自己騙自己,物質上得不到就從精神上滿足,小孩子都懂得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是不對的,成人卻被告知應當如此?!難道一個國家的上層社會必須要完全統一甚至限制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如果這樣做後果是十分可怕的。

從中國思想的影響不得不回顧它的發展,個人感覺萌芽和高峰階段似乎都在比較靠近前期如春秋戰國時期,這時思想領域較為開放,百家爭鳴,各秀其才,而隨著時間的推進,後期思想的發展高潮就相對較少,好像間隔的時間也相對越來越長。好比從印度到中國,一下先上了喜馬拉雅山,再往東走,就沒原來的氣勢了,山峰越來越少了,路也越來越平坦了。中國的思想後來逐漸失去了當時的輝煌,只有偶爾微弱的一點光芒,在自然科學領域也是如此,今天引以為豪人人皆知的就是當年的四大發明,後來的研究發明就少的可憐,沒有了積極活躍的思想與科學研究環境,人們也就缺少了動力,整個社會也就毫無生氣,落後也成為必然。

以上僅是我讀後的一些個人感覺,總的來說,中國哲學思想能被人們繼承並發展到今天還是尤其優點的,但又感覺年輕人好像不是很適合讀這些,年輕人正處在積極拼搏,不斷奮鬥的時期,很多中國思想卻好像在告知一些消極的想法,在打消年輕人奮鬥的念頭,好比一個年輕人願意為他的理想奮鬥終身,而一個長輩這時卻告訴他奮鬥終身也就是那麼回事。一個小孩子很多東西都沒見過沒學過沒用過,而你卻從小不告訴他這些,不讓他學這些,不讓他碰這些。一個井底之蛙能有什麼見識,沒有見識能有什麼想法,沒有想法如何能有所發展?所以還是先放下某些想法與觀念,年輕時還是需要不斷的奮鬥與磨鍊,待有了一定的人生經驗到了不惑知天命的時候再來學習,我想用人生經歷結合思想應該更有所感悟。

選擇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因為自己一直喜歡哲學,尤其是喜歡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說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因為畢竟這本書成書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介紹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瞭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積極意義。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後,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輕鬆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遊或是遊走於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說,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高峰。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佈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並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這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文明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馮友蘭 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並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裡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裡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著科學的不斷髮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麼辦法達到可高的價值,那麼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達到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取代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說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物件。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 馮友蘭 教授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 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後,馮友蘭 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說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治中期,社會需要穩定秩序,統治者大多采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 於 君主。盛極必衰,由於缺乏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著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汙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治者不得不採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縱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係上,所以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聖人。墨子老年隱居於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並卒葬於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蹟供人們瞻仰。

中國哲學並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不斷髮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相容幷蓄直到今天。回顧歷史,我們發現,其實中國文化在面對外來文化時一直都具有這樣的韌性與海一般廣闊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時代,一個西方文化佔主流文化的時代,中國哲學依舊能綻放它的光彩。

馮友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資訊),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們都能在中國哲學中尋求到心靈的慰藉。

中國簡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時間簡史讀後感

標籤:讀後感 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