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看見名著讀後有感範文三篇

  在讀《看見》之前,“柴靜”這兩個字對我們而言只是一位記者的名字,此刻柴靜在我腦海中是扯著“求實,公正,平等”大旗的鬥士。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看見名著讀後有感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看見名著讀後有感範文三篇

看見名著讀後有感1

  楊絳教師曾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之後才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看見》這本書是準備考研時合著考研書湊包郵費買的。書中講了太多赤裸裸的社會現象,非典時期一線的醫護人員們、相約服毒的少年們、因家暴而殺了丈夫的女囚犯們、行賄不成窘紅臉的地方官員們、隱於夜色中的同性戀們、與記者一齊生活的妓女們......

  一群群人兒猶如一堆堆的跳蚤掩藏在一襲華美袍子下,每人都頂著社會扣在他們身上的標籤過活,但再不堪的標籤背後都是一樣深沉的生活和掙扎。這讓當時的我越讀越是疑惑不已。

  看見,看見什麼看見社會上的形形色色各階層不可言說的傷與痛後,一個柔弱記者變得強大了

  柴靜的文字,猶如柔軟的絲綢下藏著一把鋒利的銳器,冷不丁地割一刀,又忽然遞上一雙有熱度的手暖一暖。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完美與真實是分裂的。

  最近重拾起這本書,感受與之前又有些不一樣。

  書中講了這麼一個歌功頌德的故事。一位中學教師辭職在家,收了幾個有智力障礙的孩子。故事中極儘教師對孩子們的付出與關愛。為孩子們批改作業、修訂破損的作業本,還帶孩子去吃麥當勞。

  片子出來後,觀眾為之動容。可之後細問那位記錄此片的記者,才知那位教師做這樣的事是收錢的,價格不菲。故事的溫度立刻被大打折扣。

  質問記者“為啥不說教師收錢”記者答不上來。仔細一想,也不能怪那位記者。這是潛意識裡的觀念。歌頌一個人,就要撿好聽的說,不好聽的儘可抹去。這雖不是怪念頭,卻需要人時刻警惕。

  舊思維定勢沒有錯,卻容易令人人云亦云,忘記了獨立思考。柴靜也特意向一位前輩請教,前輩說了一句話,“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強求,更不要變成強制”。

  書中還講到了崔永元做“口述歷史”的事。崔叔叔說,《論語》是後人在孔子死後300年成書的。說的是不是孔子的事,還不必須。但,世世代代聽心得,提高慢。做口述歷史,就是直接想聽孔子怎樣說。

  崔叔叔這一番話對與不對暫置一邊。但這位“執拗”於真實歷史的老主持在五十知天命的年紀,揣著心裡的某處不安,離開新聞,到處籌錢,做《我的抗戰》、《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等口述歷史。不計較採訪困難,不琢磨節目編排,為多采訪一人,多整理資料,能夠費時一個月甚至更久,只是想離真實的歷史更近一些。

  當大家都以為崔叔叔是要為一些耳熟能詳的歷史定論翻案時,崔叔叔又告誡起來,“重新對歷史下一個結論,又可能誤導一批人,我不想幹這樣的事。我期望五六十年後最終有一本被大家公認的書,大家認為它是真實的,僅此而已”。

  新聞也好,書本也罷,無論是哪種媒介,究竟是重於供給真實資訊,還是表達觀點呢以我有限而淺薄的閱歷來理解,無法定論。但作為一個讀者的角度,無論它供給資訊也好,表達觀點也好,讀者總是會不可避免地試圖用自我的人生去感受、去思索。

  我以往聽過形形色色的講座,總是這一“說法”應這一時代而生,再過一段時間,又一“說法”推陳出新。一家談一家之言,有的是換湯不換藥,有的確有幾分道理。但,看多了,若忘記了自我的思考,必是眼花繚亂,分不清東西。

  一蓮教師和子復教師說,那裡有“術”與“道”的智慧。

  何為“術”我淺顯地理解為“術”猶如盲人摸象。摸到鼻子,覺得大象是鼻子;摸到耳朵,覺得大象是耳朵......而“道”呢,就是一向在那裡靜靜不動的大象。

  “術”是通向“道”的途徑,而“術”是“道”落地的載體。求“術”沒錯,但盡信“術”,還不如拋開“術”,就活在實實在在的生活裡。

  生活可不管你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它全然地給你。

  書中有一句話總結,“別在生活裡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裡發生的東西”。

  認識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座標。你在座標系的哪個位置不是取決於你明白多少,而是取決於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多少。

看見名著讀後有感2

  提到柴靜,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敢進入非典現場女記者,沒錯,這的確是她豐功偉績中很重要的一環。可是我第一次明白她,並不是非典,那距離我們這個年紀過於遙遠,關於違法工廠汙染的紀錄片,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她在紀錄片裡說,她不忍讓自我的孩子每一天戴著口罩生活,無論是作為一位母親,還是一位記者,她都履行了自我的職責。一位敢做,敢說,敢擔的“記者”。

  書中提到她初入央視的一段,才明白這樣一位記者開始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心高氣傲的小姑娘,之後經歷的一切,成就了柴靜。

  我們這一代對非典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概念,偶爾聽長輩提一嘴,也不當回事兒,柴靜對它的記錄,卻讓我有一種壓抑感,經過文字都是如此,何況身處其境呢。讀到滿屋子躺著的痛苦的非典患者,讀到柴靜進入那扇門後強烈的想出去的心理,讀到那29個被遺忘的患者,讀到被不幸感染的工作人員,雖一切已經過去,我才明白,那次災難所帶來的痛苦與掙扎。

  活著,比什麼都好。

  進入“新聞調查”應當是柴靜的一個轉折,從此,無論在哪,從事什麼工作,她,本質裡,永遠是一名記者。

  調查性報道,意在於調查,揭露,需要揭露的事情,往往深藏其下,可想而知,任務的困難性,採訪物件的不配合,在此前提下,記者需要做的,便是給予社會一個真相。

  我想,記者該是最瞭解社會一個群體。他們總要去接觸一般人所接觸不到的人與事,甚至比當事人瞭解的還要透徹。

  五個國小生團體服毒自殺,原因是情感糾紛,就算是如今看來也讓人覺得荒.唐,偏偏這就是事實。

  不可否認的是,現實生活中,童年並不是像電視劇中那樣天真,回憶起來,那時候也會有許多煩惱,甚至有些所謂的情情愛愛。很多東西,一旦接觸了,就會構成自我的觀點,思維,無論年齡,之後的價值觀構成,也是經歷所造成的影響,各不相同。

  十一二的年紀,有喜歡的人,有三人成虎的小團體,甚至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可是,這都是如今社會所不認同的東西,這個年紀,出於一種變相的保護,也不會有人告訴你該怎樣處理這些事情。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場杯具

  對同性戀採訪的那一段,是全文中我最為揪心一個事件,大概是本身對他們就有了解。張北川教授有一段話“我們的性文化裡,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越是思想傳統的人,越是貼合這段描述,至少在國內,這仍是現狀。隨著思想的開放,社交平臺的流行,這個話題相對以前似乎沒有那麼禁忌了,可是,打壓程度卻隨之愈發嚴厲。這是好是壞

  提到家暴,像李陽這種高知識分子,都認為理所應當,何況是在農村,明知如此,卻無能為力,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改變,談何容易。可是,要變。

  “採訪,不用來評判,只用來了解;不用來改造世界,只用來認識世界。”

  這本書教會我的,是做新聞人的態度。要有對人性,對觀念,甚至是法律的度量,“新聞人就是要去人多的地方”,矛盾聚集的地方。如果開始,我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對傳媒行業的熱衷,那麼此刻,更多的是對成為一名新聞人的期待,去了解社會,感受他人所不能感受的。

看見名著讀後有感3

  因為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題記

  大學聯考那年,我“看見”了一本書。那本書的封面上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著圍坐在一齊,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畫面是那樣的溫暖。這是我第一次認識柴靜,明白有這樣一個人,也正是因為這張照片我一向儲存著這本書,直到此刻,封面還是完好的。

  她不是什麼大人物,可是她很真實。最近,柴靜主導的演講“《穹頂之下》”上映了。這個在20__年就讓我覺得“偉大的女人”。我再一次拿起了那年讓我不得不買的書。讀著柴靜的書,對一些以往並不甚瞭解的新聞熱點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我好似又一遍的經歷了一番,那幾年的重大事件。過去多年的非典時期,此時彷彿也浮此刻眼前了。那時的我還在上國小,每一天都要帶上厚厚地口罩,清晨進校門的時候還要被教師各種“觀察”,但老實說,自我一向認為那件事距離自我很遙遠。那一段段文字,卻讓這段恐慌那麼真切。雙城事件,開始我也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小的孩子會把有些東西看的比生命還重要,但我漸漸理解他們,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我執著的東西。有很多事情,也許我們一輩子不會遇見,但這些確確真真的發生過,也許就在我們周圍。許多事,許多人,我們不能理解,但我們沒有權利去幹涉它的存在。如今,我還記得柴靜給小楊寫信時裡面的一句話:“對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憤怒,也不需要還去,只需要蔑視。”

  看見讀後感。有人善意地告訴柴靜,她做的節目脫離了大眾,僅僅關注社會邊緣的人與事物。我想說,那些大眾的問題,有人在說了,有很多人在關注了,為什麼就不能分點兒給那些“被社會拋棄的人”。的的確確,我們能感受到柴靜很真實,很有力量。也許這就是欣賞!

  有人說柴靜不像一個新聞人,那麼我想說的是,每個人對新聞的理解都不一樣,而我所理解的新聞,就是以小範圍的客觀,大範圍的去尋求本質。不論是觀眾還是當事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真實的去還原事情的真相,將之呈此刻人們面前,也許這個結果是兩面的,但得到的人會不再因旁人的譏諷而感到身心疲憊,痛苦不堪,得不到的人會因事實的真相而得到法律的仲裁。

  柴靜的演講、書之所以對我有吸引力,也許正是因為有真相,有看法,有血有肉,我才會喜歡的吧。非得要買來一本她的書,看一看她做的演講和節目。因為我會無條件的相信她所述的真相,也許這就是信任。

  柴靜說:“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

  我說:“因為相信,所以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