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1000字5篇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深人們對名著故事的分析,我們能夠在讀完一些文字後拿筆完成一篇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1000字5篇,感謝您的參閱。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1000字5篇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1

就像任何真實的人類活動一樣,教學不論好壞都發自內心世界。

我把我的靈魂狀態、我的學科,以及我們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學生心靈上,我在教室裡體驗到的糾纏不清只不過折射了我內心生活中的交錯盤繞。

從這個角度說,教學提供通達靈魂的鏡子。如果我願意直面靈魂的鏡子,不迴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機會獲得自我的知識——而就優秀教學而言,認識自我與認識其學生和學科是同等重要的。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

自身認同是指一種發展的聯絡,在這種聯絡中,自我生命中所有力量匯聚,進而形成神祕的自我:我的基因組成,賦予我生命的父母的性格;我成長的文化環境,有支援過我的人,也有傷害過我的人;我對別人和對我自己做過的有益的或無益的事情,愛的體驗和痛苦的感受——還有很多很多。

在這個複雜的領域中,自身認同是使我成其為我的內力和外力運動著的交匯,這一切的一切不斷聚合在我們成其為人的永恆的奧妙中。

自身完整,就是說,無論怎樣我都是一個整體,這種整體特點能夠在朝著一定方向形成和再形成我的生活模式時的內在聯絡中發現。

自身認同在於構成我生活的多種不同力量的匯聚,自身完整與這些力量的聯合方式有關,使我的自身完整協調,生機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氣沉沉。

好的老師具有聯合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複雜的聯絡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好老師形成的聯合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在於他們的心靈——這裡的心靈是取它古代的含義,是人類自身中整合智慧、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記住我們是誰,就是把我們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復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重獲我們生活的完整。當我們忘記了我們是誰的時候,我們失去的不單單是一些資料,我們解體了我們自己,跟著來的就是可悲的政治後果、可悲的工作後果、可悲的心靈後果。

在那些有時把工作等同於受苦的文化中,提倡職業的最佳內涵的象徵是深層愉悅,這是一場革命——而且是實實在在的革命。如果一項工作是我內心真正想做的,儘管連日辛勞,困難重重,我仍然樂此不倦。甚至這些艱難的日子最終也會使我的生活充實快樂,因為這是我真正傾心的工作,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正好幫助我成長。

教師的內心不是良心的呼喚,而是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吶喊。

心靈深處直對心靈深處才產生共鳴,如果我們不能發出我們內心深處的聲音,我們當然聽不到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

當我喚回了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時,當我牢記我的自我個性和我的天職意識時,威信就樹立起來了。這時教學就能夠發自我自己真實的內心深處——這是一種有機會在學生們的內心獲得默契的迴應、共鳴的真實。

任何制度或文化,如果不提倡教師發揮他自身獨特的優勢,不鼓勵教師以一種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的本真狀態與學生的生命深層互動,永遠只是在努力拔高向外在標準靠攏,那就很可能壓抑教師獨特的創造潛力,枯竭教師作為優秀教學之根本來源的心靈世界,相應地會導致學生更多地生吞活剝成套的知識概念,卻欠缺了心靈的滋養和生命的啟迪。

教育迫切需要找回教師的真心真我,學生迫切需要沐浴教師心靈之誠信與完整,教師更需要透過學生的生命強健而完滿自我,重振敞開心靈的教學勇氣,在教學的苦樂成敗中吸納成長的源泉,把教師的自我、所教學科和學生編織成複雜的聯絡網。

正所謂水能載舟,水能覆舟,任何疏離於教師心靈能量發揮的教育改革或課程改革都不可能成功,任何教育改革或課程改革要想成功,惟一的出路是創造條件讓教師在聯絡性教學活動中彰顯自身生命的本質。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2

我覺的自己一直就是一個自信的人,但工作以來,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漸漸的喪失了信心和勇氣,內心也產生了巨大的痛苦和恐懼感,所以當我看到“教學勇氣”四個大字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這本書,這是一本直面那些為恐懼所糾纏的痛苦的心靈的書,作者帕爾默是一個誠實的勇於自我解剖的人,在這本書裡,他討論了產生恐懼的原因,探討如何走出恐懼,獲得一種真正的勇氣來直面職業生涯,重新獲得職業幸福。

在導言部分,作者帕克•帕爾默提出:“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僅僅源自於其所愛,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我覺得作者認為只有熱愛自己事業的教師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才能和他產生共鳴。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是熱情百倍,極有耐心,對待學生和顏悅色,極富親和力,真正和學生達成了一片,成了學生的知心朋友,到現在,過去的那些學生遇到我,談起話來還經常聊起我們師生過去的快樂時光。

那時候,看到辦公室裡有的老師對學生動不動就厲聲呵斥,聲色俱厲,我常常替學生感到委屈,常常想怎麼不對學生的態度好一點,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也漸漸地對學生失去了耐心,雖然心裡總想和學生在一起聊聊知心話,和學生在一起玩一玩,可總覺得沒時間,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每天卻總覺得很忙很忙,累得不行。

我也常常為教學而痛苦,為教學設計時無法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點,為課堂上無法激起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教學時不能作出迅捷的明智的引導,為苦心孤詣的教育卻看不到相應的效果……

幸好我遇到了這本書,我慶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看作者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有豁然開朗。

帕爾默告訴我,核心問題是“認識自我”,是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他說:“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就不瞭解我的學生們是誰。……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也不能夠懂得我的學科。”優秀教學需要教師的內心世界資源,因此,我們要去探索教師的心靈世界。這是帕爾默獨特的眼光,嶄新的視角。

在反覆閱讀《教學勇氣》一書的過程中,我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感動,驚奇於這本書豐富的資源。我會繼續閱讀,繼續發現,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寶藏,共享這美妙的教育經典。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3

我們中的很多人,是出於心靈的原因,再加上熱衷於某些學科、樂於幫助人們學習等願望的激勵而成為教師的。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於無心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在本書中,作者帕爾默帶領教師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

對我來說,讀書之美妙不僅在於書本身的好,還在於我是在一個適當的時候遇上了它。在已經歷了五年的教學實踐,開始對教育教學問題自覺思考之時,我有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看作者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有豁然開朗,重獲教育生命之感。當初剛剛走上講臺,面對讓我棘手的課堂,我總喜歡這樣安慰自己:等我再多教幾年書,多一些經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如今,已上了快三個月的課程,每每走進課堂時,卻並不如我當初所想的那樣遊刃有餘。我依然困惑,依然茫然,依然是每節課後,我都能找到一大堆存在的問題,以致於我有時都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一名教師。我常常為教學而痛苦,為教學設計時無法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點,為課堂上無法激起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教學時不能作出迅捷的明智的引導,為苦心孤詣的教育卻看不到相應的效果……

以上的感受,相信很多老師都有,我們熱愛教育,同時為教育痛苦。我們不辭辛苦,我們樂意學習,我們希望自己的教學生涯充滿成功。但現實往往是不盡如人意。有時,我們甚至想放棄,失去了繼續努力的勇氣。

為什麼會處於這樣一種狀態中呢?是學科知識的淺薄?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還是對學生的研究不夠?我們自我反思著。反思中,唯獨缺少了對自己內心的關注。然而,帕爾默告訴我,核心問題是“認識自我”,是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他說:“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就不瞭解我的學生們是誰。……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也不能夠懂得我的學科。”優秀教學需要教師的內心世界資源,因此,我們要去探索教師的心靈世界。這是帕爾默獨特的眼光,嶄新的視角。

在閱讀《教學勇氣》一書的過程中,我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感動,驚奇於這本書豐富的資源,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寶藏,共享這美妙的教育經典,傾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聲音,能夠注意、尊重和默契地迴應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進入學生的內心深處,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4

如今每年暑假總有一本教師必讀書,今年也不例外,學校推薦了一本美國教師帕克帕爾默寫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

初始一看這書題目,高!大!上!教學勇氣,我們做老師的每一次進講臺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哪怕現在我站在這三尺講臺已過十年,每當看到那一張張陌生的熟悉的臉,總有那麼種新鮮感,更不用說次次教室人相同,節節課堂知識卻不同,不同人需要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知識也總要想出不同的學法。

可是很遺憾,不知道是我這個理科生閱讀能力太差,還是美國教師的課堂觀念與我跨度太大,《教學勇氣》這本書,我讀到越是後來越是迷糊,字倒是認得清清楚楚,但是如何把書本內容與現在自己的教學生活相聯絡,我是怎麼都理解不了。唯一讓我有點印象的也就是第一章教師的心靈——教學中的自身認同和完整及第二章一種恐懼的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帕爾默在這兩章中以艾倫和埃裡克的不同經歷及自身如何面對一個“地獄學生”的教學例項來論證,在課堂中教師不僅僅需要智慧,更需要具備的強大自信及無所畏懼地面向全體學生,不拘受於個別學困生或個別事件中,而這一切的基礎是教師必須有一個完整的自我,我歸之於師生間的相互誠信。

教師,一門受人尊敬的崇高的職業,是園丁、是蠟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享有最高評價的美譽、最溫馨的愛稱,在學生時代,老師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個個“師”的印跡,讓我對教師這一職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無限的嚮往,有感於此,自己在中學生涯最後一次班級聚會上,在全班同學面前宣稱,將來要做一名好老師。

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涯,也有很多的無奈、恐懼。

一、信心源自於一個很多“第一”的班級

我教書生涯中第一次班主任是接一個八年級班級,當時剛接班就有不少八年級老師提醒我了:這個(6)班“家底很薄”,要好好幹了。我知道我所帶班級成績不好,可絕沒想到差到如此。這個班給我帶來了很多“第一”——倒數的第一!一次月考,四門主課,三門倒數第一,數學倒數第二。每每想到這些我起初只能沉默,我為我自己找理由、找藉口,逼到最後我對自己說壓力就是動力,有挑戰才能體現自己的能力,如此安慰自己。調整心態,總結、反思、批評、談話、教育,我在疲憊之中充滿了期待,可是在後面的考試中,五門課,三門倒數第一,現實總是那麼慘酷,可是讓自己心安的是,自己所教的科學這次總算沒墊底,雖然也是那麼慘淡。做為一個老師,必須要對學生有信心,哪怕再糟糕的情況,如果連我都喪失了信心,那我的學生們更加找不到自己的學習目標、自己學海的“彼岸”。

二、耐心磨練自“懶”人遍佈的班級

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一屆的學生,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字就是懶。衛生懶,開學初每每進教室隨處可見紙屑亂丟,後面的廢紙簍裡總是空蕩蕩的,而在它旁邊卻倒處是零食袋等垃圾,屢教不改,往往還查不到丟垃圾的學生。體育懶,開學體育課沒上幾節,體育老師來抱怨了,我們班學生太懶了,做操手腳伸展不開,跑步跑不動,連排隊都是東倒西歪的。於是我很“光榮”地成了體育老師,每每體育課前總要訓話。作業懶,抄作業、不交作業、作業中有空白、作業不認真等等,每個任課老師都訴苦過,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我這班主任所教課目的作業,心中也是一肚子火,每天督促訂正、補寫作業就差不多佔了我一半空餘時間。帕爾默遇到的是一個“來自地獄的學生”,而我則面對的是一群。家校的聯絡讓我更受打擊,在家時父母根本沒能力管住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心中不由惱火,我在學校所付出的努力、浪費無數的口水,都讓學生到家全敗在了家長上。可埋怨歸埋怨,工作還得繼續做,誰讓我是做老師的呢,全當小孩子健忘,耐心著教吧,羅馬也不是一日能建成的,抗戰勝利都要八年。

通過十多年的教學經歷,我從不覺得自己是所謂的園丁,是所謂的蠟燭,更不是什麼工程師,我只是希望儘自己最大所能把自己的所知教給學生們;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像當年的啟蒙老師們一樣,讓更多的學生能記住自己;我只是希望將來我的學生能放飛我所未能完成的夢想。這些就是我堅持在教學前線的勇氣。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5

寒假期間精心閱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表達了對教學的呼喚以及教學的痛苦與喜悅,生動鮮明、充滿感情、熱情洋溢、引人共鳴。它是任何一位教師的必讀書,令人信服地激起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真心。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共有七個章節,它的導言是“源自心靈的教學”;第一章是“教師的心靈”;第二章是“一種恐懼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第三章是“潛藏的整體——教與學的悖論”;第四章“認識於共同體中——為偉大事物魅力所凝聚”;第五章“教學於共同體中——以主體為中心的教育”;第六章“學習於共同體中——共事切磋”;第七章“不再分離——心懷希望教學”。

在本書中,作者帶領著教師,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學本質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強調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儘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作者還幫助教師建立了對教學的共同認識,號召有關的教育機構在這方面支援教師。作者認為教育是帶領孩子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用更真實的方式來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生存。要有鼓勵和引導來探索內心世界,才能完成教育、學校賦予我們的任務和使命。

讀這本書,絲毫感覺不到“閱讀”的累,也許得益於譯者語言的曉暢吧,看著看著,我就好像進入了情境,一切都像是自己置身在那個課堂裡;也像正在與身邊教師向我娓娓道說著他心中的困惑與反思,無疑也讓我產生共鳴。我在教學中,時常關注著那極個別走神的同學,竭力地想讓他回到課堂教學中心,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他的“開小差”不僅攪擾了我的教學情緒,也影響了整體教學策略。雖說,這樣的事往往不為他人所覺察,因為畢竟課堂上絕大多數同學的表現還是讓人滿意的,更何況我們對課堂糾正個別同學的“走神”與“開小差”是司空見慣的事,誰不會怪罪於教師的“多此一舉”,甚至在“為了一切學生”的幌子下,這也自然而然地成為堂而皇之的正常教學行為。可這恰恰是我恐懼的地方,面對課堂上那些學生,我的自尊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我表現出令人驚訝的無能,原來是自己不能敏銳地讀懂這些學生的行為,更談不上去感受他們面對我時的內心的恐懼了,我也從來就沒有按照他們的狀況來解讀他們,我是以我自己的觀點來剖析他們,看來我要拓展教與學的能力,否則複雜、混淆、衝突纏身的快速變化將會最終消磨我,於是我轉向踏實與坦誠,我將教與學等同視之,並循序漸進地發展自我。

《教學勇氣》一書的思想精髓,是認為要實現從人的心靈內部引出智慧核心、用真理啟迪生命的最高教育理念,就必須先讓教師大寫自己,認識教師的真實身份,喚醒教師的內心定力,源自教師的心靈引出優秀教學源泉。鮮活的生命教育和真正的以學生為本,必須依靠教師自己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而教師要成為心靈導師,首先需要自我意識的喚醒,成為探索內心世界的主人。只有當教師自己能夠清醒地與自我意識深層對話,傾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聲音,才能夠注意、尊重和默契地迴應學生內心深處的聲音,才能夠進入學生的內心深處,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不僅要深刻感受到心靈聯絡產生的巨大教育力量,而且在觀念上認識到要建立心靈聯絡和提升內心力量,在關鍵時刻接受挑戰,獲得自主專業成長的契機。現在我們正處在二期課改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首先應該發展自己的專業自覺,就是教師應該瞭解自身現狀,包括對自己職業特點的充分了解。應該明確,要改變教育物件,也要努力改變自己,從而產生改變自身的動機。其次教師專業思維的發展,就是教師在從事專業活動的過程中,能夠走通“思維的兩條道路”。思維的“第一條道路”是指教師要能夠“由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思維的“第二條道路”指教師能夠“將抽象的規定在思維行程中導致具體的再現。”也就是教師由教育教學實踐通過思考將經驗轉化為理論能力,教師在學習了教育教學理論之後,通過實踐、思考轉化為經驗的能力。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需要教師的專業發展,單一的知識結構需要教師重視自己的專業發展,教材的新內涵要求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學勇氣》告訴我們:教師需要心靈之旅,這是出於教師天職的神聖!教育的最高理念是從心靈內部引出智慧核心,用真理啟迪生命,引發出學生的鮮活生命潛能。教師在這種心靈之旅中,可以真正體會到自我反省獲得的增能過程,從而真正感受到用心靈聯絡心靈、互通智慧能量產生的巨大力量,真正體驗到用心靈聯絡課程和教學產生的無窮魅力,這就是《教學勇氣》告訴我們的真諦。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這也是《教學勇氣》給與我們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