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精選關於《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範文

老師,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老師用自己的愛滋潤著每一位學生的心田,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關於《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精選關於《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範文
精選關於《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範文

《做最好的老師》是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李鎮西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地闡述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

捧起《作最好的老師》閱讀的時候,猶如一股甘泉湧入心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一個個跌宕起伏、曲折動人的故事裡,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深省,帶給我的是一次次心靈的震撼與感動。

一篇篇,一幕幕,李老師的育人之道是那麼得匠心獨具,與眾不同,那裡面凝聚著他多少心血與智慧呀!合上書本,一個個感人的畫面又彷彿浮此刻眼前。

開學入學教育,第一次與新學生見面,他早已給學生準備好一份禮物——一本書(他的作品《愛心與教育》)和一封信。信中鄭重地送孩子們一句話:“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並解釋它的深刻含義,這既是一種偉大崇高的價值觀念,同時也是一種平凡樸實的實踐行為。用精神撒播精神,以真情贏得真情。他請同學們在心裡默唸一遍,並在黑板上寫下這行大字,並結合初次見面所見一些學生的具體行為使學生看到這句話的含義,並期望每一個新朋友用自己的行動來註釋這句話。他給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做人第一”的品德課。能成為他的學生,是多麼幸福和榮耀!

為加強班級管理,他與學生共同制定了班級管理條例,並提議條例對班主任也作了一些規定:“凡每月對學生髮脾氣超過一次,或錯批同學,或利用自習課講語文,或下課壓堂兩分鐘以上,罰掃教室一次。”為了培養學生的平等意識,他嚴肅地對學生講:“紀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師怎能例外呢”兩年過去了,從第一次“犯規”一個人拿起掃把,在教室裡幹得大汗淋漓而引起轟動,到之後他因各種“犯規”而五次罰掃地,大家都覺得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了。有一年的教師節,他竟然向同學們索要寶貴的“禮物”,原先他是請同學們對他的工作提出意見,為了鼓勵和感謝同學們,還要來個“有獎徵諫”,要同學們不要坐失良機。他在學生面前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努力改善,用人格魅力征服學生,他與全體同學精誠合作,同舟共濟,創造了七月的輝煌。畢業時,學生送他一句話——“鎮西兄:血脈雖不相連,心靈永遠溝通!”

李老師目中有人,始終把對學生的培養塑造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李老師滿懷愛心在學生心田耕耘,學生成長便成了享受,他為什麼能做到這些怎樣才能做到最好、更好……從李鎮西老師的手記裡,我們能夠得到許許多多的啟示。

一、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

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李老師說的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物件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就應充滿人情味……”作為教師,在學生的面前要持續著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喚醒孩子的童心,這樣才會走進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感受你的愛。

愛學生,不僅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職責把欣賞與期盼投向每一個學生”。畢竟“每一朵花都有開放的權利”,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職責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完美的開端。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為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堅持不懈地寫下那麼多手記、札記,為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麼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學生,絕不是放下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二、把問題當成科研課題,做有思想、善思考的研究型教師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職責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物件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完美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職責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對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群眾建設呀、“後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物件,心態就平和了,教育也從容了。李老師認為:對於一線老師來說,最好的科研課題來自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你就應高興,因為新的科研課題在向你招手了——也許你走向教育專家之路的起點就在這兒呢!這樣每一天都有新的發現,每一天都有新的領悟,每一天都有新的收穫,因而每一天都有新的快樂。書中最震撼我的還有李老師對他對工作的執著、對教育的深思。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每一個失誤中都能做深刻的反思,把教育失

誤變成教育財富,而不是忽略一個個教育教學細節,也不是滿足於現狀,更不是為自己的失誤找理由。堅韌、好學、勤奮、思考……構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三、在教育的沃土中勤耕不輟,提升素養

從教20餘年,李老師一向不停地閱讀,“閱讀欲”就是他的“生存欲”。閱讀不但賦予他獨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讓他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俯瞰語文教育。把自己首先定位於禮貌的傳播者、思想的啟迪者、人生的導航者。他的語文課堂重在開啟學生思想的閘門,點燃學生思想的火炬,學生怎能不喜歡李老師讀書總是伴隨著思考,而思考總是使他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思維火花記錄下來。於是,一篇又一篇的讀書隨筆發表出來了,一本又一本的教育教學精華誕生了。同樣作為教學一線的我們,與其抱怨教育的要求過高,不如靜下心來用心“充電”。擺脫這種困境的最好途徑就是讀書和思考。“厚積”才能“薄發”,這是一個永久不變的真理。不做“經師”做“人師”,光讀書還不夠,還要善於思考。李老師推薦我們用寫作來進行清晰、完整、有條理的思考,這實在是一條促成教師互動交流、共同成長的專業發展之路。願我們都能拿起筆來,把所思所感所做都記錄下來,這既不湮沒自己的勞動,也是在幫忙別人,更是在收穫做好老師的樂、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作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下,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作最好的老師,就應成為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李老師的這些教育理論將成為我們的指路明燈,把教書育人當做是自己畢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作最好的自己。

精選關於《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範文

不久前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老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看到這裡,我想到了自己,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是無濟於事的,李老師的話使我受到了啟發,也增強了信心,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有點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每天進步一點是一樣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認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那每天就都會有新的快樂。

上學期,我接下二年二班班主任的工作。那是我第一次當班主任,立志做一名受學生喜歡和家長愛戴的好老師。而學生也確實沒有辜負我對他們的那份熱情,課堂學習和交流非常積極,但我得管理工作並不盡如人意。轉眼間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在看了李老師這本《做最好的老師》後,對這方面找到了一些靈感。李老師提供的班級管理方法很多,現在我管理班級不再手忙腳亂,工作也不感覺那麼累了。

李老師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線,一直都在講臺,一直都和學生零距離!我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臺,我的生命在學生。()是的,只有和學生們零距離接觸,才能感受到學生們的可愛之處,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記錄下和學生們的點點滴滴,才能體現老師的真正價值!對於老師,教學經驗來自於與學生們零距離的交流與接觸,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論。試著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覺得教學原來是如此精彩!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最後,我還是要把李老師的一段話獻給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

精選關於《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範文

一學期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 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讀後,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 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 同時,使我這個已經有17年教齡的老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 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譜寫著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熔爐裡, 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裡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

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他所具有的這種情感魅力,使我這個與李鎮西有著同樣教齡的人來說,望塵莫及。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 師生之間缺乏信任感,產生代溝。學生本身有一種壓抑感,快樂不起來。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 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 因為愛,枯木會逢春; 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 因為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 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為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為人梯,愛生如子。認清形勢,與時俱進,樹一代良師典範,誓為人民教育事業甘灑熱血,奮鬥終生 。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為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