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小故事及讀後感6篇

讀後感可以讓我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讀後感是我們對作品的思考和感悟的總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小故事及讀後感6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故事及讀後感6篇

小故事及讀後感篇1

一直對三毛懷有一份獨特的情感,大抵是心下羨慕有人可以活得如此灑脫不羈,愛她對待生活的態度,一直尋求自然與單純,從臺北到德國,從撒哈拉到美利堅,她的一生似乎都是一個傳奇。

對於三毛所有作品都是鍾愛的,如果一定要選擇,那還是會選擇撒哈拉里的三毛。如一朵豔紅在沙漠裡綻放,沙漠的熱度和躁礪讓她顯得那麼飽滿、奔突,她滿頭的黑髮和遮擋於後的眼神,有著生命最亮眼的光芒。這段故事記敘著她與荷西的幸福,記錄著瑣碎的煩惱、憂愁、快樂。同時也帶給我從未體驗過的沙漠風情。三毛說她第一次見著撒哈拉,像見到久違的故鄉。那時她已在異國多年,也心存了各種風情。但還有比沙漠更適合安頓下三毛的雲遊四方的心的居所嗎?沙本是世間最無依無著之物,安定流浪聽憑風停風起。而沙漠收容他們——還有三毛,一併攬入它的懷抱。

我想曾經甚至是現在,有很多人因為《撒哈拉的故事》,而愛上沙漠,開始對流浪產生憧憬。從她的小說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遙遠而又新奇的世界,我們可以想象她在沙漠裡一步一步行走的模樣,可是在現實中我們不曾想象過一個現代人在荒涼的沙漠裡會是什麼樣的生活。一定不是像她所寫的那樣浪漫,一定有許多艱辛和阻礙,而她居然憑著一時的衝動就拎著少少的行李就去了撒哈拉,所以從中我們還可以讀到三毛對於沙漠的渴望是內心洋溢而出的一種對生活超逸不俗的態度,她的浪漫奇想總是可以為枯燥艱辛的沙漠生活製造無限情趣,就連痛苦也好似扎著蝴蝶結的。在三毛的筆下,她還原了一個女人的本性——天真,熱情,心中充滿了愛與感恩。一個女人,和自己心愛的人遠離故土,來到一個貧瘠,甚至是落後的地方,卻從未對生活失望,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信念支援著這麼一個瘦小的身軀。我想正因為不知道和許多的無法解釋,所以我們會心生羨慕。

人們常說,文字如人,三毛的文字,向來都是質樸,感人。閱讀她的書,彷彿你是在跟她交談,而不是在讀她的書,就像別後的友人在向你訴說著她遠行的故事,不加任何修飾。看的時候舒服,放下時卻是如此的感動。

三毛曾說:“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幸福的歸宿。”我想往往過於追求完美,追求理想化的人,容易選擇決絕的方式去達到超脫和昇華的境界。可是不管怎麼說,她一直都在追求她生命中定義的完美。

小故事及讀後感篇2

寒假裡我和媽媽一起讀了很多的童話故事, 俄國詩人普希金的童話詩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讓我感觸很深。

這個故事主要講一個老漁夫從大海里打撈上一條神奇的金魚,金魚為了生存,答應滿足漁夫提出的任何要求。但是善良的老漁夫的妻子卻是貪得無厭,不斷向金魚提出無理要求,最後終於受到了報應。

我和媽媽一起感悟了其中的道理。 永不知足的老太婆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太貪心,一心想不勞而獲是不對的,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創造財富;善良而又軟弱的漁夫告訴我們 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平等的待遇時,應該發出內心的吶喊,學會反抗,學會堅強,特別是面對一些無理而又苛刻的要求時,我們更要學會拒絕; 我們還要像小金魚學習,知恩圖報,我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

小故事及讀後感篇3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是《美德故事》。如言而有信的商鞅、前人栽樹,後人吃棗、魯班造鋸、孫康映雪等。但讓我感動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在遙遠的沙漠中有一片綠洲,綠洲中有一位老人跪在地上,拿著鐵鍬滿頭大汗地在挖沙土。一個遊人經過時看見了,便問老人在挖什麼,老人說:我在這裡種椰棗。遊人不相信,您多大年紀了?老人說:70還是80不記得了,這有什麼關係。遊人說:大爺,椰棗樹長成要五十年,長成後才能結出果實。您就算能長命百歲,恐怕也很難收穫到今天的成果。老人說:我吃的椰棗也是前人種的,播種的人也沒有夢想吃自己的椰棗而是為了讓後人吃到果實。我今天的播種也是為了讓後人吃到我種的椰棗。

讀了這個故事我受益匪淺,生活中只要我們真誠對待他人、對待生活,而不去計較回報,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像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沒有一一介紹,其實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德,只是我們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顆信任別人的心靈。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爭做美德少年吧!

小故事及讀後感篇4

今天我看了一個《狼與人》的故事,它講的是:一隻狐狸給狼講人非常力害,沒有哪一種動物是人的對手。但是狼不相信並吹牛說:“要是我碰上了人,肯定會撲上去的“。最後當狼真的碰上了一個獵人的時候,卻被獵人打的頭破血流、粉身碎骨。

這是一篇關於人的地位和力量的童話。並且也讓我懂得了在以後的學習中,一定要踏踏實實的,認認真真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不能像狼那樣只會吹牛皮。

小故事及讀後感篇5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同學那兒借到一本《居里夫人的故事》,我一口氣讀完了它。居里夫人——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女科學家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她勤奮的一生給了我深刻的啟示。

居里夫人生長在波蘭的亡國時期。她以刻苦學習的精神和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中學。由於經濟上的困難,她不得不去當家庭教師,以歉取深造的學費。她到法國進入大學後,一個住單身宿舍,經常以乾麵包充飢,以至引起嚴重貧血暈過去。在提煉震驚世界的“鐳”的過程中,她長年累月在潮溼的木板房裡工作。為了提取一克鈍鐳,她竟煮了一百多噸瀝青。後來,居里不幸因車禍死亡,她忍受了巨大的悲痛,繼續實驗。她終於以一個僑居異國的波蘭女子的身份登上了大學講壇,為她的祖國贏得了榮譽,對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

當代許多青年想有居里夫人的才能,羨慕居里夫人的榮譽,卻不曾經想過這些是從何而來的。居里夫人的經歷告訴人們,一切真正美好的東西都是從鬥爭甚至犧牲中獲得的,而美好的將來也要以同樣的方法去創造。

科學的道路是崎嶇的,只有那些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攀登上光輝的頂點。居里夫人以超人的毅力執著地追求,使她登上了一個又一個科學的頂峰,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她的一生對我們的啟示是: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她對祖國深沉的愛,是她排除忘難、努力奮進的力量源泉。

這本書使我懂得:每個有志氣的中國青年,都應該像居里夫人那樣,做一個勇於攀登科學高峰的鬥士,為祖國美好的前程,為人類的未來獻身。這才是生命存在的真正價值。

小故事及讀後感篇6

有些時候,阿凡提憑藉自己智慧的公斷,讓一個又一個本來心灰意冷的人重見希望;又讓一個又一個無惡不作的人改過自新。通過這本書,我對阿凡提的瞭解又多了,以前我只認為阿凡提只是用他的聰明機智讓壞人、惡人出醜。如今,我還發現了阿凡提身上一個很可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無私。他的無私不僅是幫助別人不求回報,還體現在別人暗害他後,他並不追究報復,而是寬容地諒解,語重心長地告訴他真正的人生價值。使“犯人”在感動過後,重新認識自己,這比受罰更有效。

這本書令人難忘,它用讓人捧腹大笑的`語言向人們講述深刻的道理,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我力挺它!